李白的《戏赠杜甫》

李白的《戏赠杜甫》,第1张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人们一般觉得李白是一个不太有责任感的浪子, 杜甫则比较实在比较老实 大概是这样吧, 尤其是读完很多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之后, 很多人都为他对李白的赞誉和关心所感染 杜甫很尊敬李白, 把李当成自己的师长和偶像

李白更有一种天才的味道 他的作品或者很有气势或者极富想象力; 杜甫更象一个专业作家 他的作品字斟句酌, 读起来很舒服, 看起来也很雅致 李白的作品大多是游山玩水饮酒听琴和感伤之作; 杜甫的诗作则内容广泛得多, 尤其是一些咏史, 论诗和评论时政之作写的很有深度 李白写过很多古风, 杜诗则以律诗和绝句为多

《天末怀李白》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盛唐时期,李白傻乎乎地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军队,李白单纯地以为是永王要去讨伐安禄山,谁知竟然陷入了永王和唐肃宗兄弟间的权力之争。后来唐肃宗镇压了永王的军队,李白也受到了牵连,经过多方活动,李白最后被流放到夜郎这个地方。

要知道,当时李白犯的罪是附逆罪,相当于造反,这在封建社会是要被杀头的。当时皇帝派高适处理这个案子时,李白以为凭借当年的情谊能够让高适帮助他,结果高适却躲着李白妻子避而不见这事对李白伤害很大。

在讲到《早发白帝城》时,去夜郎的路上,走到白帝城的时候李白知道自己被赦免了,恢复了自由。超级开心地写下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名句。此时,老朋友杜甫得知李白已经被赦免,放心多了,写下了这首《天末怀李白》。虽然经过这件事,但是杜甫没有放弃过他,一直在给李白写诗,这种友谊就是患难见真情吧!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有四个字形容颜色,“黄“,”翠”,“白”,“青”。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春天图画。

后两句“千秋雪”和“万里船”,一个说的时间长,一个说的空间大。

李白与杜甫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被人们并称为“李杜”,两人还是交情很好的朋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在二十四岁辞亲远游,但仕途不顺,在四十多岁才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得以侍奉翰林。李白才华横溢,文采名震天下,但生性高傲,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岁学诗,15岁就享有才名。他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文采卓越但一生穷困潦倒,一生坎坷。因为经历坎坷,也导致杜甫的诗富含了更多人生感悟,他注重叙事,精炼用词,约1400多首诗被流传下来,被尊为“诗圣”。

李白与杜甫是很好的朋友,两人在相识后关系好到可以携手同游、同被而卧。两人还会互相写诗调侃。在两人分别后,杜甫经常写诗怀念李白,《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都是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可见两人确实是关系很好。

有些人经常在网上刷李白杜甫的段子,赞美李白杜甫的大爱,而不是友情。但据史书记载,李白和杜甫虽然都是诗人,但似乎并没有太多共同之处。为什么李白和杜甫死后突然走到了一起?

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也有类似的情况。他被降职,不喜欢朝廷。当然李白更豪放大胆,敢说敢做。两人各有风格,又有一定影响力,在一起也算是合适的。

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元稹,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年有一句话,“当时人们称之为李和杜甫”。可见,李白、杜甫去世前后,有“杜丽”之说。

他与李、诗、孟浩然、何等诗人都有着良好的关系。李白曾写下“我爱孟夫子,而你的名声却一飞冲天”,可见他与孟浩然的深厚友谊。他和李白的诗人高适关系很好,但两人并没有走在一条“路上”,后来就疏远了。李白和何是更好的朋友。李白第一次走进长安街,遇见了何。此时何的诗已广为人知,官方更是一派教义。无论哪方面,他都算得上是顶尖人物。李白的蜀道难让何惊叹:“你是一个耻辱的白色维纳斯!”

从此,李白有了“谪仙”的绰号。李白第二次进长安,也是有功劳的。但他们的诗歌才华、家国情怀、个人魅力,显然与李白、杜甫不是一个层次的。后人将“李白、杜甫”并列,称之为“杜丽”,是经过反复权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闻一多说,李和杜的相遇是两颗星星的相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什么比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更重要和更令人难忘的了。

李白和杜甫无疑是两座巍峨的大山,是两种艺术生命的标本,是支撑中国文学和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自唐代以来,人们谈论其中一个人时,通常会联系到另一个人。其实两个人见面是有据可查的,也就是三四次。有人统计了他们两人互相涉及的诗词。李说杜,诗三四首:杜说李,诗近二十首。这个数字说明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牵挂更多。

中唐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扬李抑杜”或“抑李抑杜”两派人。

谁喜欢谁不喜欢,喜欢他的作品还是不那么喜欢他的作品,这是个人喜好,无可厚非。而中国有些人容易输赢,座位好,喜欢戏剧效果。于是,通过把他们拉在一起,互相比较,寻找差异,比较,他们就简单地互相对立,互相赞美,互相贬低,互相敲打。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在作品中把杜丽放在一起,很多著名的古诗名句几乎朗朗上口。无聊的网友发现后,自然在网上发酵,成了一对国民CP。

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与李白相处的日子,这时他们阔别已经十多年了想起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好时光,杜甫总感慨不已,颇为怀念如今正是仲春时节,蓉城景色秀美,心旷神怡,李白若能来此同游,那该是何等美事一代豪放的诗仙,在这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将栖息于何处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提笔做诗,写了一首五律《春日忆李白》,开头四句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在诗中对李白是这样赞许的:庾信的诗清新而不俊逸,鲍照的诗俊逸而不清新,而李白的诗兼而有之,其清新俊逸之风实在是无人可以匹敌的

杜甫的生平与李白有许多相似处,也有许多不相似的地方,这或者和他们的出身、经济状况有关,也和他们的主观努力和价值取向有关。杜甫一生,走的是一条大诗人该走、能走而且极具价值的道路。但与李白走的道路不同。

父母

杜甫的父亲为杜审言长子杜闲,生母为清河东武城人,但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父亲续娶卢氏。杜甫由其姑母抚养长大。杜甫有兄长,早夭,三个同父异母弟及一同父异母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及他们。但杜甫极少提到继母。

朋友圈流传关于“很重视的友情对方却不看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回答。

网友齐呼:李白,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那李白为什么不回杜甫的诗?

这就要从李白的生平讲起了。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据说李白出生时李白的妈妈梦到金星(又称“太白”)

入怀,遂取名李白。

“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童年至少年时的李白过着求学、博览的生活,对十八岁左右,李白开始学习剑术和纵横术,梦想着能以一身武艺报效国家,以唇舌之利游说帝王,实现政治抱负。

李白曾言“托言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你,诗人的话多是夸张的,好在那个时候也没有微信、微博,否则估计要被关进小黑屋了。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学成的李白开始了漫游生活,饱览大好河山,结交志士仁人。他也曾有过求人举荐的经历,但是谁会在乎这个无名无姓的平头小子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失望的李白开始和朋友一起隐居。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诗名越穿越广,连唐玄宗都知道了,于是穿了一道圣旨,宣他入京供奉翰林。

“迎天大小出门去,我辈岂是逢高人”。小小锦鲤,一跃成龙,李白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

进京之后,唐玄宗对李白很赏识,赠亲手为其调羹,以示重视。

话说有一次,唐玄宗在沉香亭想起了心事,穿一道圣旨令李白进宫。李白饮了酒,由人架来了,脸上喷了凉水,才算稍稍清醒。

唐玄宗把心中所想说与李白,李白挥毫拔模,刷刷刷写了十几首。

唐玄宗一看,哎呀,油菜花,传给大家欣赏。

由此李白的诗名广播天下。

但宫廷皇家森严壁垒,各种禁忌,李白身性散漫,不受约束,得罪了人。

有次他醉中起草诏书,让权倾朝野的高力士为其脱靴。怀恨在心的高力士就找了个机会,在杨贵妃面前说李白的诗在讥讽她。

后来,唐玄宗来打算再封李白一官半职,但都被杨贵妃劝住了。

这事李白也知道了,反而更加放浪形骸,后来直接向唐玄宗请求还乡,再度开始了漫游生活。

漫游中,李白遇见了小他11岁的杜甫,两人相淡甚欢。又遇到高适,三人一用登临怀古,射猎饮酒,好不快活。

就在李白过着优哉游哉的漫游生活时,安史之乱发生了。

立志报效祖国的李白认为施展才能的时候到了,他投到永生李瑞麾下, 希望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建功立业。

但不想,李麟和唐肃宗发生冲突,兵败被杀。李白也受波及,流放夜郎,后被赦免。白听说李光弼起兵南征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路生病,只好在叔叔李阳冰那里暂时住下,第二年就病逝了。

李白的这一生,并不得志。

早年读书、学剑,举荐不得用,后来一朝进入皇宫,又受到排挤,只得还乡漫游。国家动荡,本想投军建功,不想站错了队,受到波及,幸被赦免。晚年又想再次投军,却因疾病,依托族叔,遗憾去世。

如果有个人的一生是这样度过,那么他拿起笔来,恐怕要写愁啊、苦啊、闷啊、痛阿。但李白不是这样的,

在他的诗歌里,往往是充满了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对于黑暗现实的不合作,有一种豪迈冲天的意气。

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汉乐府的旧题本多是说借酒消愁的诗,但在李白笔下却表现出意想不到的洒脱。

在长安受排挤被赐还乡,在诗中,李白畅快地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话,不伺候。

如果人生有什么不愉快的事,那该怎么办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高兴了,就找条小船来,头发一披散,小船里一躺,仰望着蔚蓝天空,飘到哪儿算哪儿。这样的李白,谁不喜欢?

李白不回杜甫的诗,这是因为李白是一个仗剑走天涯,不为凡尘束缚的人,世俗的礼法约束对他犹如蛛丝浮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399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