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并在译经中一改生硬的“直译”为“意译”的名僧是()。。。。我爱

主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并在译经中一改生硬的“直译”为“意译”的名僧是()。。。。我爱,第1张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福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时称“四圣”。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而有良好之译本,系统之教义,佛典汉译之泰斗。

1鸠摩罗什法师(Kumārajīva,西域龟兹国人,344-413年),于南北朝(北)前秦苻坚、后秦姚兴时期入华译经

2真谛法师(Paramārtha,天竺优禅尼国人,499-569年),于南北朝(南)之梁朝武帝(萧衍)时来华主持翻译佛经

3玄奘法师(602-664年),洛州(今洛阳)人士,唐太宗-唐高宗-武后时,西竺求法、返唐译经

4义净法师(635-713年),齐州(今济南)人士,唐高宗-唐玄宗时,西竺求法、返唐译经

有意思的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佛经翻译家,包括2位国际友人、2位同胞;国际友人恰在南北朝对峙时期援华,一南一北,此为佛教在中国渐兴时期;2位本土大德,均在初唐、盛唐时期,先后西天取经,此为佛教在华鼎盛时期,所谓“盛世崇佛”也。

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创汉语大量新词汇,他的舌头一直被供奉至今,这位就是神童鸠摩罗什。我来为大家讲述这位神童神奇的一生。

对鸠摩罗什的解释: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 他曾经被一匹大马驼入阳关大道,前秦为了争夺鸠摩罗什,发动了两次战争。他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玄奘,不空,真谛并列佛教四大译经家。

鸠摩罗什的母亲很向往佛教,她在儿子鸠摩罗什七岁的时候,她便要求要出家。最后,在她母亲的逼迫下,鸠摩罗什和他的母亲便一起走进了佛堂,年少的鸠摩罗什就能背诵三万六千偈颂。龟兹,当时著名的佛教中心,这个地方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不久之后,鸠摩罗什已经十分的出名了。

鸠摩罗什小有名气之后,他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长安,他的队伍是一个很有纪律的队伍,分工十分的明确,据说有“三千弟子共翻经”的说法。鸠摩罗什不仅文笔十分优美,他还发明了许多翻译系统。这不仅融入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到现代社会,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公元413年农历4月13日,闻名中外的鸠摩罗什死在草堂寺。弟子将鸠摩罗什焚烧后运到鸠摩罗什供奉,之后还在此修建了一座塔,就是现在的罗什寺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361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