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形容发小

古代人怎么形容发小,第1张

古代人用总角之交形容发小。

汉语方言词汇,读音为fà xiǎo,是指父辈互相认识,从小一起伴随长大的玩伴,长大后又经常在一起的朋友,常用于口语。

发小之间的友谊,其或可是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发小并非每人皆可遇到。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都会有这样一些“发小”,他们或者是你幼儿园、学生时代中一直同班级、同年级或同学校最贴心的同学或死党。

或是和你同住一个大院,在一个墙角逮蛐蛐,一起钻到汽车轮子底下,捉迷藏,拔萝卜,看邻居家的电视,分享最好玩具的伙伴……成年后,这些“发小”可能成为了你无话不谈的知己,你们常来常往的频率甚至超过了同家人的往来,在你郁闷,难过,悲伤的时候,他们常常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

随着工作、生活的需要或变化,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些朋友或同事,但由于长大了,见识了,社会化了,防御心理也强了。

总会觉得伪装的人太多了,周围的世界太复杂等等。而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往往少些功利,多些关爱,这种纯真、可贵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踏实、安全感更强,在“发小”面前,人们更容易做真实的自己。

1形容久别的发小今日相聚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久别的发小今日相聚的词语有:久别重逢、团头聚面、簪盍良朋、联床风雨、团头聚面、欢聚一堂、觥筹交错等等。

列举如下:

1、欢聚一堂

解释:欢乐地团聚在一起。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百二十回:“如今众位仁兄贤弟欢聚一堂,把往日的豪强自雄,侮慢英贤,不觉的可耻又可笑了。”

2、觥筹交错

觥筹交错是一个成语,读音是gōng chóu jiāo cuò,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3、久别重逢

久别重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ǔ bié chóng féng,解释是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多年不见了,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招呼大家坐下,书僮送上茶来。”

4、簪盍良朋

解释:簪:聚拢;盍:同“合”,聚合。

出处:宋·王十朋《蓬莱阁赋》:“簪盍良朋,把酒论文。”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5、联床风雨

联床风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 chuáng fēng yǔ,意思是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2关于“老同学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1、《七律同学聚会感言诗范文》

弹指一挥廿四秋,同窗欢聚语不休。

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微霜秋染头。

岁月无情天亦老,人生苦短莫添愁。

沉浮淡看轻荣辱,固守纯真心自悠。

2、愚人节里闻故音, 半是相信半是疑,十三年来无信息,今朝又续同学情。

青丝白发一瞬间,音容笑貌依稀现,唏嘘竟有人逝去,更信吾辈有英才。

3、水调歌头 聚会

才饮午间酒,又逢晚宴席,三杯五盏淡酒,恨愁尽全有,各地旧友来叙,

十三年别苦,今聚情更高,春暮冬已远,绿野满山花。

清茶香,佳酿美,话当年,回顾我辈人迹,愚痴逢乱世,唯有自重自强。

略知孔孟一二,尚可完身过,安得花甲退,康乐向天歌。

4、同学聚会感言

昨日喜闻要聚会,彻夜无眠难入睡,浮想联翩当年事,历历在目总不退。

光阴似箭日月梭,弹指之间中年过,当年少男和少女,两鬓染霜皱纹增。

同学齐聚滕州市,犹如当年小儿郎,嘻笑打闹仍不减,好似回到大课堂。

人间处处有真情,同学感情最真诚,劝君万事莫在意,享受生活在今生。

弱冠同窗风风雨雨各自飞,花甲再聚悠悠茫茫共相度。

5、七律

三载同窗友情深,一朝分别十三春,历尽沧桑重聚首,满眼皆是中年人,

举杯叙旧言不尽,互道珍重勤叮咛,知足常乐体健康,一辈同学三辈亲。

6 、

谁道青春去不回,微霜染鬓竟来归,

秋千荡起风情韵,舞曲唱得龙凤飞。

潇朗容光寻旧影,迷离尘梦涌心扉,

叨叨难尽离别意,倾倒金樽劝一杯。

3发小的句子

发小,就是一个馍馍合着吃,就是一根冰棍轮流舔,一把瓜子分着嗑的人;

就是彼此之间从来不称年夜名,见面永久喊外号的人;

就是不论有好事坏事,永久第一时间给你报信的人;

就是不管你官年夜官小、钱多钱少,一见面就不竭的数落你,而你却一点儿脾气也没有的人;

就是平常多年不见,但见面却一点儿也不生分,立马就像老熟人一样无话不谈的人。句子吧

“发小“之间的友谊,经常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成年后,这些“发小”可能成为你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一起相聚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永久可以不设防,毫无顾忌的放开心扉。

当你郁闷、哀痛、痛苦的时候,他们经常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更知道你,知道怎么安慰你、劝导你,陪你一起难过的醉。

当你成功、快乐、欢乐的时候,他们会和你一起“弹冠相庆”,击掌祝贺,和你一起兴奋的醉。那些午夜过后仍在街头踉踉跄跄、吆五喝六的醉鬼,没准就是一群“发小”。

如今的社会,在权势地位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也变得越来越世故和功利化了。

亲戚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疏远了,伴侣之间有“人心隔肚皮”的嫌隙,同学凑在一起,经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比拼“混”的如何,同事之间免不了职场上的明争暗斗等,让人感觉特“没劲”。

对于承受着巨年夜工作、生活压力的城市人来说,无处不在的疏离感使他们更需要“发小” 来弥补亲热感的缺失。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往往少些功利,多些关爱;少些拘谨,多些放松;少些客套,多些随意,这种纯洁、真挚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更踏实、更贴心、安全感更强。在“发小”面前,人们往往更轻易做回真实的本身。

如今的城市,高楼年夜厦多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远了,成为“发小”的概率也少了。昔时那种一个年夜院、一排平房比邻而居,我家包了饺子送往一盘,你家煮了肉汤送来一碗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亲戚伴侣、同学同事之间串门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瞧瞧在一个单位里住了多年却不知姓名单元、从不来往的邻居,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一起“撒尿和泥玩儿”的小伙伴来。

“当点点梨花落在身旁,当丝丝细雨滴在脸颊,当瑟瑟秋风拂进发丝,当片片雪花飘进眼帘,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个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才懂得我的一切和你息息相关,我早已离不开你……”一段描述“发小”的文字,不止一次使我心生感动、让我懂得: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伴侣,无论相距再远,无论多久不见,都可以彼此陪伴,一直到老往。

因为,我们是“发小”。

4描写朋友相逢的诗句

古代描写朋友相逢的知名诗句,有”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等。

(一)”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语出自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其一》。诗曰:”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拟古九首》主要抒写对易代之际世事之多变、交情之不终的感慨。诗开首诗人交代与朋友当初告别时,窗下幽兰茂盛,堂前垂柳依依,而再次相逢时”兰枯柳亦衰“ ,暗示了朋友之间的情变,情变的原因是朋友”中道逢嘉友“,也就是故友在出门万里客走他乡中,半道交朋结识了新欢,而背信弃义抛弃了老朋友之间的感情。在诗结尾,诗人意在告诫世间青少年,朋友相知未必心会不变。有的人,你为情谊愿为他献身,而他变心后对你却会弃无情感。诗中,”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就是写朋友远出途中与新朋友相逢的诗句。

(二)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出自明末吴伟业的《遇旧友》。诗曰:”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这是诗人在战乱中遇到旧友有感而作的一首小诗。诗开首就是写朋友相逢的场景,“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写旧友猛然相见未识,身子已经错过了才想起追问,仔细看才发现是故人。然后诗人细说为何偶然相见却未认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战乱随处可见,亲友的消息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即使追问后确定遇见了故人,诗人似还不敢相信,又擦一擦眼睛确定是真的遇到朋友后,才稳定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开始举杯与朋友笑谈。“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诗人邀请旧友搬到自己家的附近来住,因为两个白了头发的明朝遗民同病相怜。此句,诗人暗暗表达了应同为亡国之人,才更为亲切。

(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诗人所作的一首怀旧诗。杜甫初逢著名艺人李龟年,是在唐朝鼎盛时期。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但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进入”落花时节“,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原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写诗人和李龟年江南重逢的。

5朋友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朋友相聚”的诗句包括:1、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2、唐代杜甫《客至》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译文: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见群鸥日日飞去归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3、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4、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原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译文: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个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地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

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5、北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过故人庄-客至-江南逢李龟年-赠卫八处士-临江仙·送钱穆父。

6形容同学聚会的诗句

一、《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1、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

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

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2、注释①胜:优美的②杜草:即杜若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三、《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译文:小院掩映在春色深深的绿树繁花中,楼上小窗闲掩,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独自靠着栏杆,愁情无人可以诉说,只好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琴弦。

云虽无心,却催得暮色早降;微风吹雨,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

鉴赏: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

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

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四、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释义: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五、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 释义: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

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

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

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现在人们常用“发小”来指从小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这在古代被称为“总角之交”。

总角”是古代孩童的发型,发髻向上分开,形如两个羊角。“金兰之交”多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列传第三》:“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相关说明

中文名:总角之交

发    音:zǒng jiǎo zhī jiāo

近义词:竹马之交

出    处:《礼记·内则》,《晋书·列传第三》

故事来源:周瑜与孙策(即“总角”)

-总角之交

古代人形容发小的词语:总角之交 。

从小便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在古代被称为“总角之交”,用现代话说,就是“发小儿”。其出处是《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的是儿童发髻向上分开,形如两个羊角,它是古代八到十四岁少男少女通用的发型。

出处:“总角”的出处——《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诗经—《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古代小孩子的称呼:

1、赤子:“赤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原话是:“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唐代古经学研究家孔颖达解释说,“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意思是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红色)的,所以称为“赤子”,后来因为婴儿的心灵最纯洁,始终离不开父母,因此引申将品德高尚、对国家一片忠诚的人叫做“赤子”。

2、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襁褓”一词,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襁,指的是背负婴儿的宽带子,褓,指的是婴儿的小被子。

古时候人们劳动时间多,婴儿又离不开父母,于是父母就用小被子包裹着婴儿,再用一条宽带子绑在背上,带着孩子行动。因为背负着孩子,人们常说带着襁褓,慢慢就将襁褓作为不满周岁的儿童的称谓了。

3、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古代总角之交形容发小。

“总角”也就是古代小孩子头少常扎的辫子,“总角之交”指从小时候开始的友情。而“金兰”主要是指坚不可摧的友情,这两种是不一样的,只有“总角之交”才是特制发小的意思。

出处:《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列传第三》:“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金兰之交意思是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出自《汉书·韩信传》。

相关故事古时候,南京有一条老街道叫做“长干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商贩。其中有两户邻居,两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家是男孩,一家是女孩。这两个孩子天真无忌,自打他们会走路时,就经常在一起玩耍。

一天,小姑娘在自家门前摘了几朵美丽的野花,自顾自地玩耍着,另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小男孩手拿一根数尺长的竹竿放在胯下当马骑,飞快地从小巷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嘴里还不住地念道:“大马快跑,大马快跑!”他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不时飞奔到小姑娘面前问自己的马快不快。小姑娘笑了,拍着手夸赞男孩的马快。

小男孩听到了赞美,又得意地手拿竹竿,在巷子里骑了好几个来回。小姑娘则背倚家门,笑吟吟地看着小男孩在巷子里来回奔跑着。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又玩起了抛青梅的游戏。只见他俩手拉着手来到庭院,围着院中的井栏,你把青梅扔过来,我把青梅扔过去。两个人无比高兴,一直玩到天黑吃饭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各自回家。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青梅竹马,指从小相识的伴侣竹马之好比喻幼年时的友谊。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对居住在一起的小朋友,同龄人的形容。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除了青梅竹马以外,还有很多词也可以表达发小的意思

形容发小的情谊的词有:

两小无猜liǎng xiǎo wú cāi: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亲密无间qīn mì wú jiàn: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形影不离xíng yǐng bù lí: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难舍难分nán shě nán fēn: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古人称呼发小,总角之交 。

总角之交,汉语成语,拼音是zǒng jiǎo zhī jiāo,意思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出自《礼记·内则》,《晋书·列传第三》。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莫逆交不足恃矣,然~,应非泛泛也。(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晋书·列传第三》:“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总组词:分总、千总、总称、总合、总结、总算、总务、总星系。角组词:冰山一角、不露圭角、轨道倾角、角锥、口角春风、蜗角之争、蝇头蜗角、转湾抹角。之组词:充闾之庆、出阃之言、腹背之毛、涸辙之鱼、靡靡之音、骑虎之势、蜗角之争、血气之勇、言之不渝。交组词:国民外交、交锋、交通安全、交通岛、交帐、借交、目不交睫、善与人交

修订本

参考资料:

从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莫逆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亦作总角之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203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