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因为是赵姨娘所生,处处被赵姨娘压榨,最严重的一次是赵姨娘兄弟赵国基去世。赵姨娘就想探春看着是他舅舅,多给一些银子,这件事就犯了祖宗规矩了。有点徇私舞弊之嫌,从这一点就能看到赵姨娘,平时给探春添多少事。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害怕别人不知道探春是赵姨娘生的。探春亲自说:“ 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古代女子作为庶出在婚嫁上有时会吃亏的。高门大族有高门大族的门第之见,还有很多人会因为姑娘是庶出,很不乐意嫡出的儿子来娶的。王熙凤就有这一层的担忧,还生气地说,为什么探春不是很好从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呢。
有一段时间,探春都被视为不认亲母,而去讨好权贵王夫人等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探春的母亲就是王夫人,而且正常情况下,探春、贾环都要王夫人抚养。古代妾生孩子,一般都不参与抚养孩子的。孩子都是正室夫人来抚养的。比如顾炎武就是妾生的,是嫡母亲手教养才会有如此的成就。
而且王夫人对待探春,是从心里疼。平儿就说:“ 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这么大胆子小看他,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 ”后来平儿回去告诉王熙凤众婆子和赵姨娘的事情,王熙凤就说:“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 ”
探春虽然在赵姨娘那里得不到更多的母爱,但是王夫人给了她足够的母爱。王熙凤和平儿都如此说。老太太也疼爱她,王熙凤也疼爱她,探春在家的这十几年,是快乐。她临摹书法,读书识字。
虽然赵姨娘时刻提醒探春是她生的,不要老记得太太的好。其实父母教养孩子,都很辛苦,然而看到孩子茁壮成长,心里也是欢喜的。王夫人膝下只有宝玉在眼前,元春在宫里,贾珠早亡,她怎么会拿探春当外人呢。
谁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负责教养她。历史上宋仁宗就是很好的列子,宋仁宗不是刘太后亲生,但是刘太后教养他,帮他处理国政,一直到他成年。虽然宋仁宗曾经厌恶过刘太后,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越来越多地觉得给他生命力量的是刘太后。
探春对王夫人的尊重和爱戴,也是出于王夫人对她的疼爱。王熙凤能看出王夫人疼探春如同疼宝玉。比王熙凤还聪明一等的探春岂不知呢。
探春心里也有天大的委屈,就是她身为女儿家,不能出去建功立业,毕竟那是清朝,要是在唐朝,说不定探春就是第二个花木兰了。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就化用了花木兰这个名字,姚木兰。父母生女孩还是心里希望生个花木兰般的女儿出来。所以探春才发出如此的感慨:“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
本来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可惜生在那个男尊女尊的时代,有是清中叶,要是生在清末叶,说不定会是另一番作为,也不会最后是远嫁。
作者对给探春的判词: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红楼梦曲-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花名签
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放风筝: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这些都表明了,探春远嫁,远离父母,而且对于她的远嫁,她的亲生母亲竟然认为是另攀高枝,只有贾母王夫人暗自垂泪,这一去不知道何时回。也许就是最后一面,能够不伤心落泪吗?尤其是上了年级的贾母,心中更是无比的悲伤。迎春嫁给中山狼被折磨,最后被折磨死,贾母王夫人也只有垂泪。探春远嫁,不知凶多吉少,也不知道祸福如何?
我们相信带刺的玫瑰,肯定会有小王子的玫瑰的高贵自我,也有孙仲谋的聪明才智保驾护航,一定会游刃有余地生活下去。
今天我们很多女性,只要不妄自菲薄,能够在红尘中找到自我,不断地找到提升自我,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性。
我认为徐令宜和罗十一娘的感情并不纯粹。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徐令宜并没有想要在原配去世后重新娶一个继室,只是徐老太太有意向乔莲房作为继室,而罗元娘害怕自己孩子在自己去世后得不到庇护,自己的病也来的蹊跷,所以才在临终前恳求徐令宜娶了她的庶妹作为正妻。罗十一娘也是为了调查自己母亲死去的真相和凶手才愿意嫁往徐府。即使成亲了两人也是互不相干的模样。于是在他们感情萌发的开始,一个只是为了守诺,一个只是为了寻找真凶,都是有着目的性得,算不上纯粹。
一、原著也并不纯粹在原著小说中罗十一娘能够嫁给徐令宜也是靠自己谋划才得来的,并不是像剧版改编的一样为了调查真凶才嫁到了徐家。而在原著里也没有那么多的扎心事,姨娘们也并不都是那么的无理取闹、心机深沉,徐老太太也十分的善解人意。虽然改编之后故事情节丰富了许多,但是却和原著大相径庭了。
二、感情的萌发徐令宜是在和罗十一娘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发现她和别的女子似乎有些不一样后,才开始一点一点去关注她的举动和为人,慢慢的也就被十一娘的性格吸引深陷其中。而十一娘对侯爷也是从敬重到后来得相救才开始对他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和目光。话说日久生情,而他们就是最好的说辞。在动情之后两人的关系也明显的改善了许多,互相开始关心对方,为对方考虑,但是双方都没有亲自开口互表衷肠,以至于两人总是会产生一些误会。也可以说先用情的是侯爷,所以在后面的时候侯爷总觉得十一娘并不是那么的爱他,对自己没了自信。正所谓在爱情里谁先动情谁就输了,但侯爷与十一娘的爱情终是双向奔赴的。
三、如果成功远离罗家在电视剧前期十一娘为了不嫁入王家准备带母私逃,但在准备逃离的时候母亲意外丧命才和林公子失了约。如果当初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十一娘也成功逃离了罗家,那么和她一同离开的林公子是不是也就有机会在一起呢?这些都是不可知的,不过若论纯粹,林公子一开始对十一娘的感情的确很纯粹,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因为喜欢才想要对她好,但是命运终究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再见时心上人已为人妻,自己也没有了竞争的资格。
探春是贾府四位**中作者用笔墨最多,刻画最为细致的一个人。她一出场就显得比迎春,惜春更为漂亮。“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文才精华见之忘俗。”[1] 在旧社会,女孩的前景和受宠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容貌的优劣,探春的美丽决定了她成为元春以外最为受宠的女儿和孙女。就能干,心计,胆识与志气而言,她在《红楼梦》众女性中仅次于王熙凤,而且冷静明智,对家族的荣辱兴衰有清醒的认识。她是作者心目中的脂粉英雄,也是作者为中国古代文学塑造的一个最为出色的庶出的典型形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春这一形象作具体的分析,揭示人物的闪光之处以及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一 精明的才干 “才自精明志自高”一语道明了探春的本质特点。首先应该是她的组织能力,琴棋书画本是高贵**的休闲品,若论诗的格调与才气,探春确实不是很高,远比不上黛玉,宝钗等人,可诗社的发起者却是探春。黛玉虽然诗情很高,但她说“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2]宝钗受“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闺范的影响,更不会发起这样聚众作诗的活动,更不想因这事引起长辈们的非议,宝玉是个“无事忙”,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他也不敢,因为他父亲那一关就过不了。所以,只有让既风雅又勇敢的探春来发起了。她以邀请信的形式叙说兄妹情深为铺垫,从自己感冒说起,把自己生病的前因后果和感激宝玉对她的病中关心都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感情真挚,娓娓道来。面对这样高雅有趣,极具诚心而且刚刚病愈的小妹妹,有谁会扫她的兴呢?作者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诗社的发起者必然是志趣高雅而又勇敢的人,同时更表现出探春的组织能力。海棠诗社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章节,如果没有这些女孩子们结社的故事,整篇小说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必然大为降低,可见探春组织这次活动在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其次,探春对丫头们要求更为细致严格。她律己甚严,在管理自己的丫鬟更是一点也不疏忽,同时也表现出她是一个非常讲究礼的人。探春吃饭时,“众媳妇皆在廊下静侯,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等饭完回事,只觉得里面鸦雀无声,不闻碗箸之声,一时只见一个丫鬟将帘栊高揭,又有俩个将桌抬出。茶房内早有三个丫鬟捧着三盆沐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有捧出沐盆并漱出来,方有侍书素云莺儿三个,每人用茶盘捧了三盖碗茶进去。”[3]这些情景也不是一天两天,肯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否则那些贴身仆人也不会如此训练有素。正是探春在管理上的严格,所以这些丫鬟都表现得特别守规矩。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我的东西倒许你们的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凡丫头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有收藏。”[4]探春之所以有恃无恐,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的下属是不敢犯错误的。迎春的丫鬟和宝玉的丫鬟都因为犯错误被逐,连王夫人的丫鬟金钏也因与宝玉调情被撵出去,宝钗的丫鬟莺儿也曾跟贾环和春燕妈吵架,可是探春的丫鬟却从未惹出过事端,也从未让别人挑出过错来,这就是她们严厉的主人对她们的管理,比起宝玉和迎春对丫鬟纵容不羁,出了事却无能为力的表现,探春这种原则性极强的态度更令人欣赏。再次,在探春治家时更表现了她的理财能力,她的才情和干练都在这里显露无遗。她一开始就免贾兰,贾环,宝玉的上学的点心,纸笔的钱,(实际上是作为李纨,赵姨娘,袭人零用的月钱)她坚决而肯定的说:“怎么学里每人又多了这八两?原来上学是为这八两银子!从今儿起,把这一项免了。平儿,回去告诉你奶奶,说我的话,把这一项务必免了。”[5]没有人敢说反对话,因为人人心里都明白,探春这样做是正确的。这件事后,王熙凤嘱咐平儿说:“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倘她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说驳得好才是,千万别想着我没脸,和她一犟就不好了。”[6]由此可见向来无所畏惧的凤辣子对探春也有所畏惧,从细微处看出她这个小姑子管家的能力与过己之处。接着探春又做了两件让人佩服的事:第一,她把每个**每月置办头油和粉的二两银子免了,因为这些姑娘们每个月已有了二两月钱。在这里,探春发现了贾府里家庭经济中存在着“买办”现象。虽然是买办点丫头,**们的脂粉,却存在很大的弊端。探春免了这个钱,对姑娘们的损失并不大,倒是打击了买办们的恶势力。第二,她在赖大家看见赖大花园里的管理办法,认为好,就按照一样的方法派专人管理贾府的花园,每个月只要管理的人能奉呈少量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花园中的收益就全归他们。这种具有现代农业生产观念的经济方法,竟然出自一个姑娘之手,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见作者对这位三**赋予了极高的关注,赐予了她无比的智慧。探春治家是由于王熙凤病了,而顶替王熙凤的人除了探春,还有李纨和薛宝钗。而在治家的过程中引起我们目光更多的是探春,他的见识长远,措辞正确。精明干练毫不亚于王熙凤,所以我们习惯拿她与王熙凤这个历来管家的媳妇做比较:王熙凤理财贪且狠,她放高利贷,收受贿赂,都是为了填满自己腰包,而探春恰恰与之相反,她真正是为了日渐衰落的家族着想。探春节省了看来不起眼的小钱,使用的也是极其简单的方法,但这种公事公办,大胆无畏的做法充分显示了这位三姑娘的理家能力。可以说贾探春是贾府除王熙凤以外最有治家才能的人,也是同辈们的主心骨。当宝钗听说探春要远嫁时,心理叫苦:“我们家姑娘里就算她是个人尖,如今又要远嫁,眼看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7]袭人听了也很不受用,足见她在贾府同辈们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春理家时间虽短,但探春在理家期间表现的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非凡的改革精神,以及她的大将风度和气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 远大的抱负和远见的卓识说起探春的抱负,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了,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8]可以看出探春并不安心做一个富贵人家的**或太太了此一生。她是个天性好强的人,她自信不比男人逊色:“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9]体现了她有着男孩子般的大气和独具胸襟。作者曾很细致的描写过她的闺房:“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大理石书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的墨迹。”[10]一切文房艺品,高雅而大气,一扫一般闺阁的庸俗与纤弱的气息,一望既知,此屋的主人修养有素,颇富傲骨。在后来的“菊花诗会”又以《簪菊》让人叹服,诗中的“高情不如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有着压服不弯的嶙峋傲骨与自我认定的纵情豪兴,表达了她有着时俗之人不理解的高尚情操。无论是她的闺房脱俗布置,还是她高雅的诗情,都是与她的心胸志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表现出探春具有一些在当时广大女性当中所缺乏的女性意识和独立人格,她具有一种期男意识,就是期望自己成为一个男人,她认为女性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男性。与贾府里的男人们相比,探春就更具有人格魅力。在贾府的众女儿当中,探春对自己的家族形势看的最清楚,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前八十回五六处高潮中的最后一个高潮,是贾府腐败,大观园这个理想王国被摧残的转折点。而探春是主子中反抗最强烈的一个,宝玉与黛玉与她比较起来也黯然失色!抄检大观园时,她悲愤的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都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11]说着不觉流下眼泪来,可见探春对这种行径是多么痛心疾首。一个威武堂堂的贵族之家,所以趋向崩溃必须是先从内部的分裂和腐朽,而且由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种种祸乱开始的,这一规律被眼光深锐的探春已觉察到了,足已表明探春的远见卓识。“她是大观园中唯一具备政治风度的女性。”[12]探春这样痛心疾首又招人忌讳的忠言说出来是很需要勇气的,贾宝玉,林黛玉不是具有反抗精神吗?在抄检大观园时怎么不敢说话?只有探春,这个有胆识而且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的三姑娘强烈反抗。探春深感“我们这样人家的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麻烦更厉害”[13]和“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像乌眼鸡你吃了我,我吃了你!”[14]都表现出探春对这个家族既是悲哀又是不满。三 自强而又自卑的性格探春是庶出,王熙凤说:“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的确,“庶出”这一身份在当时的社会,特别是在封建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里,对她的婚姻,地位是有严重影响的。她在贾府的境地非常尴尬,一方面她是贾府的主子姑娘,享有封建贵族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她又是封建社会最让人看不起的姨娘所生,为世俗所鄙视,尤其生母赵姨娘又是让人感到可恶的人物,她由奴才出身而做了贾府的侍妾,始终处在很卑贱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一个大丫头的地位,而且经常闹事,让探春脸上更加无光,加上赵姨娘还有一个让丫环,奴才都看不起的儿子贾环,这一切都让探春感到非常难堪。但是探春依然不失为“镇山太岁”,“玫瑰花儿”的称号,她有一股与生具有的“威仪”,就连恃权横行的 王熙凤也惧她三分。平儿教训那些媳妇们时说:“她撒个娇,太太也让她三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样。你们就大着胆子小看她,可是鸡蛋往石头上碰。……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她五分。”[15]说明探春在众女性中独有着不畏权势,不容侵犯的性格光彩。她处处在维护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命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她想何况探春是个姑娘家,况且又是庶出,就故意掀她的衣服,结果被探春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指着王家问到“‘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我的衣服……你来搜捡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细细的翻。‘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16]对王善保家的来说,这挨打也是头一回,自以为“有脸的奴才胜过有脸的主子”更没想到半辈子的体面毁在这个娇柔**手里,探春给王保善家的这一个嘴巴叫做“金声玉振,响彻乾坤,余音绕梁,千年不绝!”[17]探春最恨平时不尊重她的人,一个耳光既回击了对庶出女儿的歧视,又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也维护了丫鬟的尊严。 “庶出”的身份虽然是探春身上无法弥补的缺点,但她非常的自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她极力亲近贾政,王夫人,费尽心思去博取他们的疼爱,经常为宝玉做些小手工,而对自己的母亲和同胞弟贾环却极尽鄙视,与别人一样歧视他们,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下,身为女人已是非常的不幸,更何况是“庶出”。因此,探春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探春对赵姨娘特别无情,而是那一点母女之情既被封建社会的嫡庶制度剥夺无几,又被探春的自尊心理损伤,更被赵姨娘的无行彻底破坏了。”[18]况且,从小她就在贾母王夫人那里长大的,赵姨娘对她没有任何的母女之间的感情。赵姨娘听说探春远嫁的事,反倒欢喜起来,心里说道:“我这丫头在家里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她的丫头还不济!……如今老爷接去了,我倒干净,想要她孝敬我不够了,只愿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19]一个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探春对她的态度是不值得同情的。同样是“庶出”探春却不像迎春那样懦弱老实,毫无原则,任人欺负。在七十三回邢夫人对迎春说:“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不及她一半!……”[20]探春在自己家庭中的地位与声望,是通过自己的种种努力换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是由于“庶出”的身份使探春要强独立,探春的“庶出”不白庶出,她早已学会了在不利的情况下捍卫自己的尊严。而且对自己的优劣势她心里比谁都明白,她努力做一些事情博取大家对她的喜爱。在第四十六回,王夫人因鸳鸯拒给贾赦作妾的事受连累,被气头上的贾母骂了几句,众人都不敢辩护,只有探春勇敢的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事与太太有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21]从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探春的心思是何等的精细,她对众人的心里形势揣摩是非常到位的,能用一句话为王夫人解冤,让老太太自觉糊涂,探春的机敏可见非同一般,而贾母王夫人对探春的偏爱绝非偶然。探春虽然自尊自强,但是由于身上这种抹不去的身份印记,内心深处也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曹雪芹多次点明探春的庶出身份,并写她竭力想摆脱这个庶出的阴影。“她的重场戏多与这庶出身份有关,她的好强与不甘受辱,从潜意识层面上看,正是这一反庶心理的驱动所致”[22]不论谁不小心触到探春这一隐痛,都会被她迎头反击。凡是探春出现的地方,基本上都刻意强调的尊严也随之出现,尽管探春自己说“不管什么偏的庶的”,然而恰恰是她最在意这种“偏的庶的”的自卑观念。“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三两个月寻出头来,彻底来闹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23]她对赵姨娘的行为是气愤至极的,她痛苦着喊道:“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 !”此时她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探春在维护她的自尊的同时,内心的自卑感也恰好表现出来了。
贾探春是个奇特的庶出**,第一她不愿意承认,她口口声声的喊,我只认老爷和太太两个人,她不认生母娘家的亲戚,左一个奴才,右一个他们的好坏不与我相干。
见了赵姨娘,当了人,主子是主子,姨娘是姨娘,私下里如何相处,有待考证,总之公开场面,与赵姨娘相见,这对母女,不见亲情,只看见了,妥妥的界线。赵姨娘想要表白,这是我生的,探春反复强调,我是主子。
探春和赵姨娘见面,是尴尬的,她要人们记住,她是贾政的三女儿,不是赵姨娘的女儿,所以见了赵姨娘,她难免架子实足,其实非常的累。
贾府的女儿,是读书识字的,所以探春有通身的气派,能更早的洞悉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她不是对抗的,她是融入的,只有融入了,才能被接受,要被认可,不是被轻视。
她积极的融入进去,靠近王夫人,在贾母面前为王夫人解围,果然,王夫人投桃报李,凤姐生病时,让探春参与管家,给了探春一展抱负的机会,而且能经常去王夫人的娘家,参加一些活动,这是拓展了社交,也让亲戚朋友知道,太太对这个庶女是非常认可和重视的,有了社交的机会,有了让王家接受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她,这朵亮丽的玫瑰花。凤姐也要赞叹一声,好个三姑娘。
管家是一件大事,探春要抓紧机会,哪怕是生母为了赵国基的后事补助银子,来闹腾,赵姨娘明打明的要关照,要特例,只因为,我生了你,你现在说一是一,你就要额外照看赵家,探春马上讲规矩讲礼仪,直言,我按规矩行事,我不拉扯奴才,他们的好坏不与我相干。二人各有各的理,赵姨娘是私情,探春是规矩。
当然是规矩大过私情,赵姨娘闹腾一场,也还是无功而返,除了帮助探春树威,让大家知道,三姑娘的态度,规矩就是一切,我就是维护规矩,我不额外照看庶母。
有了这个好的开始,余下的事,否定凤姐的,凤姐要点头,免了重复开支,大家要拍手。于是令行禁止,赵姨娘到是闹对了,没有赵姨娘的折腾,探春不能无缘无故的树威,不能让凤姐低头。
三姑娘有强烈的责任感。
夜抄大观园,上有李纨下有宝玉,无不老老实实接受,只有探春,和太太的关系,亲近不及宝玉,体面不如李纨,却敢拒绝清查,一句话,查我可以,我的丫头,却不许查。还敢打了王善保家,把贾母的两个儿媳妇的面子,都扫了,一句话,烦感他们内斗。
然后沉痛地提及江南甄家,如何被抄,感叹大家族内部不团结,自杀自灭,才是败家的根本。
三姑娘就是三姑娘,一朵奇葩,还是庶出的奇葩。
姨娘这人物身份很特殊,她被称为是半个主子,她是贾政之妾,是贾环和探春之母。但探春个性强,对于自己是姨娘生的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只把王夫人看作自己的母亲她要为自己正名,她不能让人看轻自己,而损害了她的主子形象;她一直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偏偏她那“有些倒三不着两”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 ”.而这也恐怕正是赵姨娘和探春母女关系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在探春心目中,王夫人才是她真正需要的母亲,王子腾才是她一心企慕的理想舅舅。而赵姨娘赵国基能给她什么呢?或许在她看来,只有耻辱而己。而用赵姨娘指责探春的话来说,就是“‘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这话出自赵姨娘这神身份之人的口中,虽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也决非信口雌黄。确实,探春是一个非常注意自己的主子身分的人,在她眼里,奴才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后来的抄检大观园一节中,写她打了王善保家的痛快淋漓的一巴掌,固然有奴才不识趣,仗势欺人的一面.但更主要的,仍是她为了保持自己的主子尊严,而容不得他人(尤其是下人)对自己有一丝半点的不逊。所以我们可以说.探春在处理赵国基丧葬费这件事上,她的再三强调这是为了遵守祖_L 的规矩,其实也正是她欲借此机会以树立自己的守正形象,以进一步博取贾母、王夫人等好感的一种托辞罢了。毫无疑问,作者眼中的这个人物,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人物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鉴赏辞典 人物形象鉴赏 贾府的太太和奶奶 赵姨娘》
在贾府的女眷中,赵姨娘是地位很特殊的一个。她是贾政之妾,探春、贾环之生母,但探春、贾环却不认她做母亲,只称她为“姨娘”。其他人也都只称她“姨娘”、“姨奶奶”。她是由丫头而成为主子的小老婆: 说她是奴才,她与一般奴才不同;说她是主子,她又非正经主子可比;因而称她为半个主子也许最合适。畸形的家庭地位,更助长了她性格的畸形发展;而她生性的糊涂,心术的不正,又使她在家庭中进一步处于孤立和被歧视的地位。
赵姨娘生性愚昧糊涂,说话办事,常蝎蝎螫螫,不伦不类,极不自重,因而被上下人等都瞧不起。为她兄弟赵国基丧事的赏银,她雄赳赳吵上门来,当众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没脸”,“作贱”得探春“气的脸白气噎,抽抽咽咽”哭个不住;须知在封建家庭,像探春这样的庶出女儿本就忌讳自己的出身,但她做母亲的丝毫不体谅女儿的苦心,“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并指责女儿“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她还常常调唆了贾环去闹,闹出了事来,贾环捱了打骂,她一般也低了头。一次为茉莉粉些须小事,她调唆贾环未成,竟自己出面去闹,半路上又听了一起老婆子的挑拨,更“越发得了意”,竟和芳官等小丫头大打出手,闹得不成体统。难怪探春说她“自己不尊重”,“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作粗活”。
即便在一些小事上,她也有些着三不着两的。一次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她心中喜欢,“忽然想到宝钗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于是“自己便蝎蝎螫螫的拿着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兴兴头头说了些“不伦不类”的话。谁知被“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回到自己房中,将东西丢在一边,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 ‘这个又算了个什么儿呢。’一面坐着,各自生了一回闷气”。卖好卖不到关眼上,拍马拍不到点子上,这就是赵姨娘之所以为赵姨娘。
赵姨娘不仅生性糊涂,而且心术不正。她自以为生了探春、贾环,颇不满于偏房的无权地位。她虽不敢对王夫人怎样,但对王熙凤、贾宝玉最为忌恨,认为如果没有王熙凤和贾宝玉,她就可以掌管荣府家政,贾环也就可以成为荣府的合法继承人。但她又没有与之抗衡的手段与本领,只能悄悄勾结马道婆,采用魇魔法暗中“算计”凤姐和宝玉姐儿俩。宝玉和凤姐被魇病重后,她“自是称愿”,在旁劝说“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当即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臭骂了一顿。处于偏房地位而不满于正房的权力威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采用旁门左道来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这就属于心术不正了。
在《红楼梦》中,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多采用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的手法,只有很少几个人物纯粹采用贬法,赵姨娘即是其中之一。曹雪芹最讨厌历来小说中那种“美则无一不美,恶则无往不恶”的俗套写法,他何以自己又重蹈窠臼呢这一点,也许我们从赵姨娘的出身和地位中能找到部分答案: 即由于她畸形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她畸形的性格和灵魂。从赵姨娘这个人物身上,我们不难看到封建家庭和婚姻制度是如何扭曲了一部分女性的心灵。
由于探春不认她这个母亲,只称她为姨娘,更谈不上“拉扯”她和环儿,因此赵姨娘每每怀恨在心。后来探春远嫁,宝玉等都很伤感,唯赵姨娘反倒喜欢。贾母死后,全家送殡至家庙铁槛寺,赵姨娘突然中邪,把一生所行不义之事尽都吐露出来,最后发疯而死。这一些,都已是后四十回的事了。这些描写虽无太大背谬之处,但对人物的处理未免浅薄了一些,特别是人物的内心感情揭示得过于简单了一些。
红楼梦》
先从宁国府的开始
贾敬,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是丙辰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时腹中坚硬如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死后天子追赐他五品之职。
焦大,宁国府的老奴。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著肚子去偷东西给主子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主子喝。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后敢大骂他们∶“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吓得众小厮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贾珍,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熙凤料理丧事,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样办”,姿意奢华。为了丧礼上风光些,他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这场奢靡的丧事,也足以说明他与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了。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尤氏,贾珍之妻。虽为宁国府当家奶奶,但并无实权,素日只是顺从贾珍。她没什么才干,也没口齿,是个锯了嘴子的葫芦。她极力阻止过尤二姐的婚事,但无奈贾珍主意已决。当王熙凤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大闹宁国府,尤氏束手无策,随王熙凤作践,把她揉搓成一个面团儿。贾珍在家中聚赌,她也毫无办法。
佩凤,贾珍之妾,年青姣憨之女子。
偕鸾,贾珍之妾,年青姣憨之女子
贾蓉,贾珍之子。他原为监生,妻子秦可卿死后,为了在丧礼上风光些,父亲贾珍花了一千两银子给他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后娶胡氏为妻。贾蓉长得是面目清秀,细挑身材,但生活上却和他父亲贾珍一样荒*无耻。他和婶娘王熙凤有著不可告人的关系,还和姨娘尤二姐不乾不净。为了达到能与尤二姐不断鬼混的目的,他想出了让贾琏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凤逼死。由于他和父亲作恶多端,被人参奏,宁国府被锦衣军查抄。后依附荣府生活。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瑞珠,秦可卿的丫环。秦可卿生前与公公贾珍关系暧昧,服侍秦可卿的瑞珠因此受到贾珍的威胁。秦可卿死后,瑞珠触柱而亡。
宝珠,秦可卿的丫环。秦可卿死后,宝珠见秦氏还未出殡,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后在铁槛寺陪伴秦可卿之灵,执意不肯回宁府。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入画,贾惜春的丫环。因她父母在南方,她和哥哥只好跟随叔叔过日子,可叔叔婶婶只知道喝酒赌钱,她哥哥只好把做小厮所得的赏赐托人交给她保管,抄检大观园时被发现。贾惜春非要把她撵走,入画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只得叫人将入画带到宁府。
下面就素荣国府
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凭著她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大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鸳鸯,贾母的大丫头。她长得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父母在南京为贾家看房子,哥哥是贾母房里的买办,嫂子是贾母房里管浆洗的头儿。贾赦看上她,非要纳她为妾,让邢夫人、鸳鸯的哥嫂来劝她,威逼她,但她坚决不从,发誓说∶ “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 宝金’、‘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悬梁自尽。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考中探花后,哎为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娶妻贾敏〈即贾母之女〉,生有一女名叫黛玉,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黛玉六岁时,贾敏一病而亡。贾母爱惜孤女,便把她接到贾府生活。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离不开。她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使宝玉痴病大发。黛玉死后,她被派到宝玉屋里做丫头,后跟贾惜春出家终身服侍惜春。
雪雁,林黛玉从苏州家里带来的小丫头。宝玉成亲时,她是扶新娘的,致使宝玉误以为林黛玉是新娘,后给她配了个小厮过活去了。
贾赦,字恩侯。世袭一等将军之职,贾母的长子。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在他胡子花白,儿子、孙子一大群时,还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由于鸳鸯的强烈反抗,贾母又不舍得,他才没有得逞。但事后,他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做妾。贾母不大喜欢他,这使他颇为不满。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他用讲笑话的形式影射母亲偏心。席间,贾宝玉、贾兰、贾环作诗,他只对不受贾母宠爱的贾环大加赏赐,并赞他的诗有侯门气概,有世袭前程。后因交通外官,仗势凌弱,革去世职,发往边疆充军。
邢夫人,贾赦之妻。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自己的媳妇王熙凤又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这使她极为不满。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给她们制造难堪。当她发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香囊时,便以此作为武器,打发人交给王夫人,把王夫人“ 气了个死”,这才引起了抄检大观园。
秋桐,原是贾赦房中的丫环。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赦夸他能干,就把秋桐赏他为妾。秋桐自以为是贾赦所赐,无人敢冒犯她,连凤姐、平儿都不放在眼里,王熙凤用藉刀杀人之法,调唆她天天破口乱骂尤二姐,还去贾母王夫人处诬告尤二姐,尤二姐不堪折磨,吞金而逝。王熙凤死后,秋桐又和平儿争风吃醋。贾琏嫌弃她,她便天天哭著喊著不愿意在贾家,贾琏便叫她娘家人领了出去。
贾琏,贾赦之子。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不务正业。住在叔父贾政家里,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家务。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儿” 鬼混。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他和王熙凤同床异梦,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盘剥,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尤二姐,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模样标致,温柔和顺。贾珍馋涎妻妹的美貌,对尤二姐无所不至,当他玩腻后,就把她让给了贾琏。贾琏因惧怕王熙凤的*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荣国府外,但不久被王熙凤发现,在她的借剑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贾兰,贾珠与李纨之子。在寡母的教导下,从小诵读四书五经,走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之道,长大后考中第一百三十名举人。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贾宝玉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袭人,原名花蕊珠。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老子娘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环。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服侍史湘云。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宝玉把她改名为袭人。她细挑身子,容长脸儿。她的所做所为合乎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有谁。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宝玉挨打后,她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 ,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王夫人把她升为“准姨娘”,被晴雯斥为“哈巴狗儿 ”。宝玉出家后,她嫁给蒋玉函。
麝月,宝玉的丫环,深受袭人影响,一味小心服侍宝玉,故也得王夫人的信任。
秋纹,宝玉的丫环,一味小心服侍宝玉。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著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 ”;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坠儿,宝玉的小丫头,因偷了平儿的一个镯子,被晴雯得知后,气得晴雯蛾眉倒蹙,凤眼圆睁,把她撵了出去。
四儿,原名芸香,袭人把她改为蕙香。她原是宝玉房里的小丫头,因有一次宝玉和袭人等赌气,不愿意使唤她们,麝月只得把两个小丫头叫进房里供宝玉使唤,其中一个大两岁,清秀些的便是蕙香。宝玉嫌名儿改得不好,了解到她在家中排行为四,便叫她四儿。她很是乖巧,变尽法儿笼络宝玉,她和宝玉是同日生日,因背地里说过一句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被人密告给王夫人。王夫人勃然大怒,把她撵了出去,让家人来领了去配人。
柳五儿,厨役之女,因家中排第五,故名柳五儿。五儿生得与平儿、袭人、鸳鸯模样相类。她和芳官是好朋友,有一天她到怡红院去给芳官送茯苓霜,回来路上被林之孝家的发现,怀疑她是贼。王熙凤要把她打四十大板后,立刻交到庄子上,或卖或配人,幸亏平儿相助,软禁了一夜就放了。后成了宝玉的丫环,宝玉甚是喜欢,把她当作晴雯。
李嬷嬷,宝玉的乳母。她是一个年老爱唠叨的人。儿子李贵是跟宝玉上学的仆人。
茗烟,宝玉第一个得用的小厮。他年轻不懂事,在贾蔷的调唆下,便大闹起书房来。后随便与小丫头万儿鬼混,被宝玉撞见。宝玉要他带路去袭人家,袭人见了,又数落了茗烟一通。后改为焙茗。
赵姨娘,贾政之妾,贾探春和贾环的生母。因是偏房,她备受王夫人、凤姐等的欺辱,连亲生儿女也不把她当母亲看。为了报仇,在马道婆的暗示下,她花钱让马道婆作法,暗害王熙凤和宝玉。在贾府主子眼里,她是奴才,可她在丫头跟前,却总想摆主子的谱儿。当她得知芳官用茉莉粉当作蔷薇硝给贾环时,便气得眼红面青,赶到怡红院来打芳官,遭到藕官等四人一通“手撕头撞”,探春见了,对她又是一番数落。贾母死后,她送灵至铁槛寺时,突然暴病而亡。
贾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因人物萎琐,举止粗糙,故甚不得人心。他十分嫉妒宝玉,有一天王夫人命他抄《金刚咒》,让宝玉躺著,他便故作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推去,使宝玉脸上起了一溜燎泡。金钏儿投井自尽后,他又向贾政诬告是宝玉强奸不遂所致,把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将宝玉打了个半死。他从不把生母赵姨娘当作母亲,赵姨娘说他一句,或无心中错拿了一件东西给他,他便扭头暴筋,瞪著眼,对她大发脾气。贾赦等人为了和贾政他们对抗,便拉拢赏赐贾环。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他便串通邢夫人,想把巧姐卖掉,幸亏刘姥姥相助才未得逞。后宿娼滥赌,无所不为。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贾蔷,宁府的正派玄孙。他父母早亡,从小跟贾珍过活,比贾蓉生得还风流俊俏。虽然每日应名去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旧是斗鸡走狗,赏花阅柳。他上有贾珍溺爱,下有贾蓉匡助,越发自大起来。后成了贾府小戏班的总管,与小旦龄官相好。贾府败落后,他便偷典偷卖、酗酒聚赌,闹得更不像事了。
贾芸,生有一张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父亲早逝,因宝玉一句玩笑话“像我儿子”,他便伶俐地说∶“ 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为了到荣国府谋个事儿做,他借钱买冰片、麝香来送凤姐,并百般求告,才得了一个在大观园里种树种花儿的活儿。他以儿子的名义送宝玉两盆白海棠,大观园才有了“海棠诗社”。他对丫头小红颇有点意思。贾府败落后,他也不认宝玉为父亲了,与贾蔷等人混在一起,喝酒赌钱,闹翻了天,还设计要把巧姐卖掉。
贾芹,贾府小和尚小道士的总管。他在家庙里,为王称霸,夜夜聚赌。有人匿名写了“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好声名。”的帖儿贴在荣府大门口。贾政见后,气得头昏目晕,革去了他的总管一职。王夫人让贾芹无事不得进入荣国府。
贾瑞,贾府义学塾贾代儒的长孙。贾代儒如果有事,即命贾瑞管理学中之事。他是个最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助著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才引起书房里的一通大闹。在宁府庆贾敬寿宴时碰上凤姐,又动了勾引之意。王熙凤假意与他周旋,最后,贾瑞丧命于王熙凤设计的相思局。
金文翔,鸳鸯的哥哥。金文翔是贾母房里的买办。当他听说邢夫人要鸳鸯做贾赦之妾时,便和媳妇劝妹妹,但鸳鸯咬牙不愿意,两口子也没办法。鸳鸯自尽后,贾政等人以为她是为贾母殉葬,赏给金文翔家的一百两银子。
金文翔家的,鸳鸯的嫂子。金文翔家的是贾母房里的浆洗头儿。金文翔家的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当她听了邢夫人要鸳鸯做贾赦之妾时,便喜得不得了,兴冲冲跑去劝鸳鸯,被鸳鸯抢白了一遍。鸳鸯自尽后,贾政等人以为她是为贾母殉葬,赏给金文翔家的一百两银子,金家的便喜笑颜开,全无丧妹之痛。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有两个女人够帅才,一个是王熙凤,另一个是贾探春。王熙凤人称凤辣子,探春人称刺玫瑰。但凤辣子辣的是下人,而刺玫瑰几次出刺多刺向自己的生母赵姨娘的心窝。
赵姨娘是贾政的小妾,即为王夫人的情敌。“妻不如妾。”或许,在私房里,个人感情上,赵姨娘深得贾政的宠爱的,不然她不敢生出一双儿女来。她与平儿是同等身份的人,为何没能奴随主贵呢?是赵姨娘不会做人吗?不然。平儿不敢让贾琏碰,她胆敢跟贾琏生出个吧孩子来试试吗?也许,他的命运还不如赵姨娘。
赵姨娘敢与王夫人争老公,是王夫人嫉恨她的主要原因。王夫人仗着自己显赫的家世,在贾府的地位,她当然要把赵姨娘揉搓在脚底下。而王熙凤呢,她心机深密,毒辣,其实就是道貌岸然的王夫人的翻版写照。王熙凤当家,对待姑妈的情敌自然要镇上一只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墙倒众人推。贾府中那些趋炎附势之流都来踩挤赵姨娘,连那些小丫环也狗眼看人低,来踩她。甚至,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来踩她。还附带上贾环。贾环还是个小孩子,当然要跟母亲亲近,众人也就讨厌了贾环。“众丫环素日厌恶他,都不理他,只有彩霞还和他合得来,倒了一杯茶递与他。”而同为贾政之子,宝玉为何一出来众人就众星捧月地围着他,甚至以能给他端洗脚水而为荣,丫环秋纹不是为此骂小红吗?看来,不是贾环不讨人喜欢,而是子因母才能贵。
探春讨厌母亲的原因是“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赵姨娘若真的敢倚势生事倒不冤枉她,可事实呢,在“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里,贾环因看不惯宝玉撩拨彩霞,就推翻蜡烛烫了宝玉的脸。凤姐上去收拾,说“老三上不了台盘。”又说“赵姨娘平时该教导他。”这明摆着是在扇风点火,提醒王夫人,王夫人叫来赵姨娘骂道:“养出这样黑心种子来。”这本来是两个孩子之间斗气,怎能怪着人的娘?赵姨娘忍声吞气帮忙收拾宝玉,但王夫人何曾饶了她?“又数落一顿。”赵姨娘母子如此受踩挤,连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都看不下去,帮她打抱不平,使魔法让宝玉与王熙凤疯癫死去,其实这是生活在大家族里的弱者无奈的抗争,只是幻想的,虚拟的,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大概这就是她唯一能生出的事。
赵姨娘明白自己的弱势,“我们娘儿们跟的上这屋里哪一个?”她便逆来顺受,她粘个鞋面只有零碎的绸缎,而黛玉来了整批的绸缎搬她也不敢争议。她像老鼠一样躲在洞里,贾府中大大小小的宴会,酒席上有赵姨娘的一席之地吗?她不敢出来,她一出来就跟过街老鼠样人人喊打,而喊打最厉害的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是让人讨厌她的吗?应是值得大家同情的。
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槽头买马看母”,观她便知赵姨娘绝非窝囊之辈,然而她倒霉的就是她生了个如此出色的女儿。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的精明在于,她首先明白自己是赵姨娘生的,是个很大的弱势。但能看清贾府的整个形势,知道如何抓住机会向上“凫出水面”攀高枝。她看清贾府有一个中心: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只要为好这三个人便百事亨通。她为了依附权势,她在等待机遇。
在“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节里,贾赦要鸳鸯,贾母将一腔怒火撒向王夫人的时候,众人都躲出去了,只有“探春是有心的人”,她向贾母陪笑道:“这事与太太何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她的一句话为王夫人翻了案,申了冤。她也博得了王夫人的欢欣。这是她凫上水面的第一步。
而当她自己的亲母受委屈了,她是如何处理的呢?在“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一节里,王熙凤病倒了,让李纨、探春当家执政。这对探春是个绝好机会,她确实抓住了。
当得知舅舅赵国基死了,探春竟毫无感觉,只按例批给二十两银子。比袭人的母亲尚不如,赵姨娘当然来评理。探春一口一声的“姨娘”,又是翻帐本,又是按皇历,能说出一百条理由让自己的娘亲伏法。她的理由明显的只有一条:凡是“太太”、“老太太”那边的事都可法外施恩,你赵姨娘就得照章办事。她当家固然要守法,她若柔声说明原委,做母亲的也绝不会难为自己的女儿,可她当着众人的面藐视母亲是奴才,而且出语如刀,刀刀见血,直扎进亲娘的心窝。赵姨娘气得:”说:“如今你舅舅死了——”探春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个舅舅来?我倒素昔按礼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每日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哦,明白吗?她嫌这个舅舅穷,不认;只认那个做“九省检点”的舅舅,但不知那个舅舅可认她?真是一派胡言,气死娘亲。还有,“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怕人不知道,故意说出来表白表白。”她连亲娘也不想认呢,怕人知道她的出身,羞于承认自己是“庶出的”,一心想混个“正出”的名分。凭谁论,有这么个女儿无论多么出色,可亲可爱吗?
还有可气的呢,有人来领贾环与贾兰在学堂里买点心与只纸笔的银子,探春一查账说道:“把这一项蠲了。”平儿都叫免得好。免了这项银子贾兰是不怕的,他有靠山,少不了他的点心与纸笔。倒霉的只有贾环一个。
这两件事都把矛头刺向亲母的心窝,而维护了王夫人的利益。王夫人,王熙凤都满心欢喜,满口称赞。谁不喜欢敌方的叛徒呢?不战能曲人之国乃为上上策。探春这一步棋走得好,她踩着亲娘的头凫上了高台面。
令赵姨娘寒心的还有一件事,宝玉丢了玉,只有探春首先想到“有人使促狭”,并武断的判决“使促狭的只有环儿。”让人找来贾环当坏蛋盘问,赵姨娘母子当然不依,王夫人便来恐吓。赵姨娘又一次败在自己的女儿手里。
探春远嫁,也是王夫人一力在贾母面前促成的。这也是王夫人的毒招。赵姨娘得知不忧反喜,表明她对这个女儿彻底寒心,不指望了。而探春临行前只想到与宝玉告别,对赵姨娘和贾环睬也没睬。
贾探春是个冷酷无情、面目可憎的不孝之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