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得更高,谁的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不是想飞高就能飞高的,因为性格的影响,命运可能就会像红楼梦里的晴雯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十二星座中的这些星座就容易这样,还是脚踏实地一点比较好。
1金牛座:过度确实金牛座虽然平时看上去总是不声不响的,但是他们是有很多想法的,他们比较传统,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有钱,有名望,所以他们当然是想飞得更高的,于是他们也在兢兢业业地努力,但是他们过于实在,想要达到成功需要一点手段,没有手段,命自然太薄。
2双子座:什么都想要双子座想要飞得更高,奈何命却太薄,因为双子座其实是什么都敢想的,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他们就喜欢追求一些自己根本达不到的东西,往往还没有自知之明,其实想法是很好的,但是配置也要跟得上才行,否则也就成为了空想,很难做成。
3狮子座:追求完美荣誉狮子座也是这样的人,他们对于荣耀的追求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所以说他们就连做梦也想飞得更高,但是能力却跟不上,因为狮子座还是比较懒的,他们不喜欢脚踏实地,只喜欢动嘴皮子,于是也就只能飞得不高,只在那里打嘴炮而已。
4天蝎座:难成大事者天蝎座表面看上去非常低调,也不跟人争抢,但是他们内心是很高傲的,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天生就应该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但是他们命却太薄,因为他们通往成功的方式,往往只是精于算计,但是在更高层,只是这样算计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气度,天蝎座没有。
是的,资料如下:
姓名:杨幂(yáng mì) 杨幂百度ID:杨幂(百度认证) 粉丝名:蜜蜂 星座:处女座 爱好:看书、游戏、购物、睡觉 特长:表演、写词、绘画、古筝 喜欢的漫画:《火影忍者》(最喜欢的角色:卡卡西) 喜欢的歌手:梁静茹 喜欢的演员:周迅 喜欢的水果:火龙果、葡萄 喜欢的零食:抹茶味慕思百奇 喜欢的颜色:粉色、**、黑色、白色、紫色、绿色 喜欢的**:灵异类恐怖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幂幂 圈中好友:胡歌、袁弘、刘诗诗、霍建华、唐嫣、张檬、白冰、刘亦菲、马天宇、霍思燕、熊乃瑾、方安娜、戚薇、李倩、董璇、秦岚、李小璐、佟丽娅、肖涵、甘薇、刘芸、张翰、冯绍峰等 名字来源:因为一家三口都姓杨,也就是“杨”的3次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所以起名杨幂 座右铭:蜕弃羽翼,那漫不经心的惨烈,踏破最初的荆棘,轻拂尘埃,迎接绽放。
其他的自己去百科咯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曹雪芹假借雨村之口(假以村言)道出了他欣赏人物的角度: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异……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①
作为《红楼梦》里身居副册之首一,首二的晴雯和袭人两大丫鬟,她们不仅仅是通俗小说中的两个人物,更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出色的两个艺术形象,作者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赋予她们清明灵秀之美。
研究这两个人物的人们因为受了曹雪芹抑钗扬黛的影响,遂有了“晴为黛影,袭乃钗副”之说,所以在同时提及晴雯和袭人时不免多是赞晴而贬袭。其实如果从文学审美的角度,从忠于原著的态度来看,这两个艺术性形象都是鲜活饱满,可叹可亲的,只有性格上的鲜明对比,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下之分。而正是这个性格上的差异,才最终造成了她们各自不同的命运结局,一死一嫁,看似一悲一喜,实际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一、 晴雯的自然美和袭人的和顺美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样做。’这就是说,性格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实的行为,一是行为的动机和方式。人的性格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构成的。”②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多用对比的手法,如有了温柔端庄的宝钗,就必有风流小性的黛玉与之相对照,晴雯和袭人也是作者笔下的一组相互应称的形象。
晴雯“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曰“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③性格刚烈,疾恶如仇,虽身为下贱,却从不自卑。身为宝玉身边最贴心的四大丫头之一,她深受宝玉的喜爱,甚至被引为知己。她心地纯洁,心灵手巧,确实是一个十分招人疼爱的女子。从她的第一次出场,这个风流灵巧的丫头就凭借她那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读者的注意。第八回,宝玉从薛姨妈处吃酒回来,作者写道:
“晴雯首先接了出来,笑道:‘好啊,叫我研了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扔下笔就走了,叫我等了这一天。快来给我写完了这些墨才算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我贴在门斗上的,我恐怕别人贴坏了,亲自爬高上梯,贴了半天,这会子还冻的手僵着呢!’……”④
在宝玉面前,似一个闹别扭的情人一般,嬉笑自然,得到了宝玉的疼惜,直拉着她替她暖手,这种亲密的举动大概也只能存在于晴雯和宝玉这样的主仆之间了。袭人虽然喜爱宝玉,但终究奴性使然,顾及身份,根深蒂固的伦常使她即使想与宝玉亲密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对于宝钗黛玉来说,则是大家闺秀的一种矜持,象晴雯这般天真烂漫之人,且对情之一事尚处懵懂时期,能有这般举动,纯粹只是天性使然,相较于袭人那明显的心机重重,更见天真烂漫之气,所以能有这番举动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妥,这个俏皮的丫头也就更加引人怜爱了。
大观园原本就是一个群芳园,如果说晴雯是一支芙蓉的话,那么袭人就更象是被主人精心栽培的桃花了(就连抽签时她抽到的签也是桃花),美则美矣,却少了一份灵性。她温柔和顺,言谈举止非常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可说是封建礼教培养出的最为杰出的在“奴才”,并且还是一个温柔和顺的奴才,从第三回出场开始就成为了一个贯穿全书的人物。袭人的温柔和顺在整个贾府是出了名的,这从许多事情上都能够体现出来。第八回宝玉撵茜雪摔了茶杯,贾母追问时是她将过错一手揽在在身上,宝玉到袭人家“做客”,也是她将宝玉安排得妥妥当当,怪不得脂砚斋称她为“贤袭卿”,对于宝玉,可说是鞠躬尽瘁了。
温柔和顺,这就是袭人在贾府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生存的利器。象晴雯那样敢于公然反抗统治者的权威的奴隶,虽然获得了身心的快乐,保持了人格的尊严,但终究还是敌不过时代的局限和封建制度的摧残,晴雯的含恨而终就很好得说明了这一切。想要生存下去,这不过是她小小的心愿,而想要实现这个心愿,在那样的环境和时代下就必须做奴隶。温柔,凭借这个她不仅获得了统治者的绝对信任,更是掠获了心爱男人的心。对于宝玉这样的大家公子,即使他对封建的礼教有诸多的不服,想要冲破束缚,求得身心的真正自由,但他毕竟还是生长在深宅大院里的一个“富贵闲人”,根本没有受过民间疾苦,他所追求的平等是有局限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作为一个男人,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还是存在的,这从他恼怒晴雯,撵走茜雪就可看出。宝玉虽深爱林妹妹,也指天发誓说心里没有第五个人,但就象黛玉说的一样,他也会“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一面为黛玉寻死觅活,一面又窥视着宝钗的玉臂;他在林妹妹的面前受了尖酸刻薄的气,也会在宝钗面前获得释然。温柔的女子人人喜爱,袭人的温柔确实使得宝玉的心得到了些许的安慰,加上她那和顺的性格,如果不是她时时不忘对宝玉加以“规劝”,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贤内助的。她对宝玉温柔和顺,对上层的主子们鞠躬尽瘁,即使是对小丫头们,她也是恩威并施,在这一点上她和宝钗的性格倒是不谋而合。晴雯笑称她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也没有见她生过气;王夫人更是因为她的一番话搂着她直叫“我的儿”,就连林黛玉都“只拿你当嫂子待”,可见她的温柔和顺在贾府是出了名的,其贤惠程度大概也是无人可及了。
二、 晴雯袭人和宝玉的关系
《红楼梦》里的睛雯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平等友谊”关系,又有人说是“爱情”关系,还有人说得笼统些,是“亲密”的关系。⑤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要确切定位她们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先承认他们的主仆关系,这是在书中我们明确看出来的。说她们是有爱情关系,这并不假,毕竟晴雯在临终前也说出了“早知如此,我当日……”的话⑥,尽管并不完整,但也可从中看出她对宝玉并不是全无情谊的。一则宝玉是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二则,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不摆主子的架子,特别对于丫头们更是爱护有加,与贾链贾珍那些耽于肉欲的男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成为了她迷恋宝玉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她并不会为了坐上宝玉姨娘的宝座而象袭人那样讨好卖乖,但不可否认的,宝玉确实是她接触的为数不多的异性中最令她倾心的,爱上他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没有。相较于爱情关系,我认为他们之间更倾向于一种相互欣赏和尊重的关系。
宝玉对晴雯的欣赏,最开始可能是出于一种爱美的天性,并没有什么精神的契合,这是因为他的心性还没有成熟,只是天性使他本能得去接近美的事物,排斥丑的事物,所以宝玉会忤逆父亲,却改不了吃女孩嘴上胭脂的习惯。晴雯之于宝玉,首先在于她有出众的容貌,虽然书中对她的外貌并没有具体的描写,但从王夫人和贾府其他人的评价中我们也可窥一二。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本对晴雯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但听了王善保家的话,才想起来这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些象林妹妹”的丫头,这算是比较正面的一次对晴雯外貌的描述,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一段描述也可看出晴雯的确是一个出众的美人胚子。到了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王夫人把病重的晴雯叫到眼前的时候,在王夫人的眼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晴雯这个“美人”,一句“病西施”将她的美概括了出来。晴雯的美丽不言而喻,这几乎是荣府上下一致承认的,这样出众的一个人物,宝玉对她偏爱一些自是无可厚非了,所以才有了“撕扇子千金一笑”和后来为她撰写的祭文。随着宝玉心性的成熟,他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天性的反叛性格,加上精神伴侣默默的支持,长大的宝玉已经真正迈开了他反不平等的道路,晴雯虽为女奴却身贱心不贱,有着强烈的自我人格意识,与袭人之流有着本质的不同,而这正好契合了宝玉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基础的支持下,他和晴雯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说到宝玉和袭人的关系,这在贾府其实早已不是一个秘密了。王夫人公然搂着她直叫“我的儿”,说要将宝玉交给她,实际上已经暗暗承认了她的姨娘地位;王熙凤说“敢明儿还有更不好意思的事情!”也是指的这件事,甚至连最会挑人刺儿的林妹妹都赶着喊她“嫂子”,足可看出袭人的未来已是命定之数了。而宝玉对袭人的态度,以挨打为界,经历了两个时期。
挨打之前,宝玉尚对爱情懵懂未知,在梦中又被警幻授以云雨之事,梦醒后拉着袭人行不才之事,也不过是青春期的一种性的萌动,且袭人也自有她的可爱之处,可以说这一时期,宝玉对她是极尽宠爱的。袭人对宝玉也是早存了一分私心,也算是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因为她身为奴隶,早已看清了自己的命运。在这个除了“门口那两头石狮子干净”的贾府,想要安身立足就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可靠的靠山。贾府的主子们,尤其是男主子们除了贾政这些卫道者,其余的不过是一些不长进的纨绔子弟,身为奴隶,尤其是漂亮的女奴,不被窥视几乎是不可能的。象鸳鸯这样在贾母面前受宠的女子也会受到贾赦的觊觎,更不用说袭人这样根本毫无人生保障的女子了。封建社会所有女奴的命运,不是沦为主子的玩物,就是在年纪大后随便由主子加以婚配,就像彩霞,像后来的袭人。遇到了一个疼人的夫婿还好,如果遇到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也只能自叹命运的不济。袭人是从小就被卖到贾府的,虽不是家生儿,将来可以由家人赎出,但经过这几年的观察,看到自己服侍的主子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象宝玉这样一个人物,不仅风流倜傥且最是疼惜女儿,确实是一个最佳的夫婿人选,虽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当不了他的正室,但姨娘的地位还是可以争取的。袭人早就存了这样的心,所以在父母要赎她出去时,才会哭闹不休,并借由这件事情,“逼迫”宝玉改了那些不良习性,虽然只不过是暂时的,也足以看出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是亲密异常了。挨打之后的宝玉已经成熟了许多,且找到了与之心灵契合的林妹妹,对于宝钗时不时的仕途规劝已经万分反感了,而身边的袭人也俨然一个“道学先生”般,也隔三差五的说些仕途经济的话,自然也就引起宝玉强烈的不满,也使得他与率真自然的晴雯更见亲近。挨打后的宝玉与林妹妹的情感更近一层,已经开始公然的私相授受,而这个“红娘”人选就是晴雯而非袭人,足见他已将晴雯看作身边的第一人,对袭人的信任也逐渐降低。宝玉对袭人完全丧失信任就是在抄检大观园后,那时侯王夫人不顾晴雯的病体,硬是将她赶了出去,宝玉得知后自是悲痛异常,袭人安慰他,他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她的不齿行径“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这话问的何其尖锐,袭人何其聪明,岂会听不出宝玉言语中的不信任,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好搪塞过去。这时的宝玉已不复与宝玉当初的亲密,也注定了她与公子无缘的结局。
三、袭人的奴性与晴雯的反奴性
看多了红楼梦的人物评论,似乎谈到袭人总是与“奴性”这个词分不开,他与宝玉的相处,给王夫人通风报信,拉拢宝钗,这些做法无不透露出她奴性的本质。其实袭人的这种奴性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所积淀下来的成果。
中国人的奴性是从来就有的。从进入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开始,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人民,一方面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借助文化舆论的力量来麻痹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心甘情愿到做奴隶。儒家的圣者孔子主张仁,反对战争,这当然对中国人有好的影响。但从汉朝开始,董仲舒修改过的儒家思想被汉武帝接受后,就开始被统治阶层所利用,成了政治的游戏。统治者进行专制、集权的政治压迫,文化思想也带上了政治的色彩。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对君主绝对忠诚这就是统治阶级要求人民尊崇的教条。到了明朝,封建似的集权到了历史的最高峰的时候。明朝兴起了文字狱,建立特务机构,除了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外,更重要的功能就是钳制人民的思想,所以说这个时代的思想是最具奴性的。到了清朝,满清入关后为了统治汉人,还是沿袭了不少汉人的制度,而儒家那种愚人的政策也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也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中国人的奴性也得以延续了。
人们之所以具有奴性,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嗜利,二是嗜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古到今,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利益不惜卑躬屈膝,毁灭人格。至于权力,本质还是在追求金钱利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权力也只不过是获得利益的一个工具和手段。“列宁在《纪念葛伊甸伯爵》一文中说:‘意识到自己地奴隶地位与之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被称为大观园里的西洋花点子哈巴儿的花袭人,就是一个津津乐道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奴才。花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袭人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忠顺奴仆,她无保留地奉守纲常礼教,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书中这样描写她的性格:‘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眼中心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可见其对封建主子是何等俯首忠诚。另一方面,她城府很深,阴柔做作,老于事故,千方百计讨好贾母和王夫人,甚至不惜将同伴的生命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阶梯,晴雯之死的大冤案便是对袭人的深刻揭露。”⑦她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弱女子,如果不是奴才当的好,也不会在贾府上下获得一致好评。她严格遵守封建的教条,忠心为主子服务,不仅充当了王夫人的耳目,四儿与宝玉平日的玩笑话王夫人怎会知道,这分明是她告密的结果。为了巩固自己的姨娘地位,她明知宝玉心系黛玉,却向王夫人进言,变着法让宝玉搬出园子,生生切断了黛玉与宝玉的联系。抄检大观园后又惺惺作态,一方面安慰宝玉说叫他等王夫人气消了再把晴雯接回来,另一方面又悄悄派人把晴雯的衣物送出去,俨然一个主子的狗腿奴才,全不顾念姐妹情谊。作为奴隶的袭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自认为地位已足够稳固,竟又干涉起宝玉的仕途经济来,俨然从一个内闱的丫头变成了封建的卫道者,从一个单纯听话的奴隶蜕变成了一个封建教条的奴隶,她的本心是好的,也确确实实是从妾的角度为宝玉指明出路,只是她忽略了宝玉的心,从而将他推得离自己更远。
同是被压迫的奴隶,晴雯给读者留下的往往是比较美好的印象,而形成这种认识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那不卑不亢的性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奴性。
作为一个奴隶,晴雯自身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反奴性,她对袭人的鄙视更多的是出于女人的直觉,但就是她这样一种性格,却形成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有人说晴雯是“二层主子”,还有的人说晴雯实际上也是在憧憬着宝二姨娘的宝座等等。确实,相较于我们对奴隶的狭隘的认识,他们总是在受着主子的压迫,而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袭人和晴雯这样的丫头,她们日常除了需要服侍宝玉外,几乎和其他的主子姑娘并没有什么区别,晴雯麝月可以在屋子里赌钱玩耍,甚至连宝玉这样的主子都心甘情愿地替自己的丫头梳头,但我们应该看到,这很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宝玉的性格,他珍视女孩,平常几乎不说一句重话,但毕竟是少爷出身,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还是会迁怒,会摆公子爷的架子。他在别处受了气,回到自己的住处拿自己的丫头出气,结果却误踢了袭人;因为心中不服,也会将气撒在无辜的茜雪身上,这些都是他的“富贵病”。处理这种情况,贤袭人的做法当然是用服软的方式来化解,为的是求一个和平,但心高气傲的晴雯却不服软,总是据理力争,毫不低头认输。如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晴雯跌了扇子,宝玉直叫他:“蠢材,蠢材”,还说了些有辱人格是话语,晴雯的反映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这里的晴雯说话不卑不亢,她虽敬爱宝玉,却也不容许他侮辱自己的人格,所以有了这番争辩之词,虽有赌气成分,更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尊严。
晴雯对袭人的虚伪的表演洞察入微,也总是一针见血地撕下她的伪装,还其本来面目。第三十一回中晴雯和宝玉拌嘴,袭人过来和解时对晴雯说: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我们”二字,自然是袭人和宝玉了,冷笑说:“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名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这夹枪带棒的话,使袭人耳红脸紫,无地自容。在这些丫头中,除晴雯之外是没有任何人敢与宝玉冲撞的,因为宝玉虽不时时端主子的架子,但毕竟还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要真的和他冲撞起来,身为奴才的总是占不住理的。但向宝玉跪下请求不要“回太太去”的是袭人而不是晴雯。这意外的冲突,结局却是“千金一笑”的喜剧。又是在这一回中,宝玉让晴雯拿果子给自己吃,
“晴雯笑道:‘我一个蠢才,连扇子还跌折了,……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煽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 ‘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给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起。”
看这里的晴雯哪有奴才的样子,和宝玉相处也如挚友一般,其乐也融融。形式上的主奴,因为相互激赏而相处融洽,晴雯对他真诚相待,宝玉敬她“全无媚骨”,两人虽身份不同,思想上却能产生共鸣,在开怀大笑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作者赋予这二人的热情的灵魂。在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中,晴雯的反奴性精神发展到了高峰。当恶奴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伙同凤姐带领一群打手来到怡红院时,大小丫头们无不俯首听命、任其搜检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故: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即使面对贾府的正主子,她依旧表现地不卑不亢,敢以犀利的言辞和行动正面迎击那有辱人格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种石破天惊之举。每每看到此处,总是禁不住拍案叫绝,实在叫人身心顺畅。只可惜这样的抵抗在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毕竟还是微弱的,甚至是危险的。上层的统治者需要的是象袭人这样忠心耿耿的奴才,而不是事事忤逆的“奴才”,这种行为注定了悲惨她的结局。晴雯之死的回目是:“俏丫头环抱屈夭飞流,”重点在一个“屈”字。作者写宝玉去看望晴雯,晴雯悲愤地对宝玉说:
“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耽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晴雯受冤屈而死,死不瞑目。晴雯是正义无辜的,为了死而无恨,她选取了一种特殊方式,给枉耽的虚名充实进了实际内容。她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给宝玉,穿上了宝玉穿的小袄,而且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耽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⑧这是她对那个黑暗现实最后的一点抵抗,只可惜微乎其微,不能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全书中一件大事。晴雯是统治阶级与叛逆思想斗争的牺牲品,她的死预言了宝黛恋爱必归失败,宝玉必然逃亡的结局,因此,作者塑造晴雯这个反奴性形象是有其重大作用的。晴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不是一种偶然的孤立的行动,而是清代社会广大被压迫的奴隶们反迫害斗争的一个缩影,而塑造晴雯这个反奴性的典型形象,反映的社会意义是深刻而重大的。
在本文中,我从晴雯和袭人的性格、与宝玉的关系等方面对她们的形象进行了一番阐述,通过对她们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晴雯这一人物形象是充满了怜惜和同情之情的,而对于袭人这一人物颇有微词,但也不无对她的同情,所以设计了她所嫁非所心系之人的结局。不论是袭人还是晴雯,她们都只是作者塑造的两个独立的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晴为黛影,袭乃钗副”之说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更应该把这两个人物看作独立的个体来进行研究,这也是对她们的形象进行探析的意义所在吧。
晴雯人长的特别的漂亮,而且又得到宝玉的宠爱喜欢。这些大观园里面的丫鬟们,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们就比较讨厌晴雯这个人,又不能对她做什么不好的事情。浴室这时候,女生就会自发的去孤立她,这种行为,其实在女生里面很正常,而且非常的常见不是个例,身边就有不少这样子的例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晴雯这个人脾气有点躁爱骂人,这惹的很多人讨厌。比如说她经常跟丫鬟们怄气,当年还没听出黛玉声音不给开门造成了误会。王夫人不喜欢她就是因为经常看见她去责骂地位不如她的丫鬟们。这个被骂的确实会不高兴的啊,都是父母生的孩子,都是丫鬟,凭什么就被使唤,况且晴雯无论表情语气都是骄横的。就这么多次以后,别人越来越讨厌晴雯了。就不跟她一起玩,女孩子的小小朋友圈,最后慢慢演化成了被孤立。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是,大观园毕竟只是理想的存在,它依托于现实世界的外在形式,自然不能避免世俗的袭扰。大观园的最终命运,是归于毁灭,这是《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核心所在。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所以惊心动魄。
抄检的起因是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可能是司棋与潘又安幽会时遗落在园里山石上的。这件东西是男欢女爱的象征,而园子里住的是未婚男女,所以才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尤其担心宝玉乱性,做出风流情事,坏了名声。尤其是当她听信了王善保家的挑拨,见到晴雯打扮得像个病西施时,就越发动怒,于是下令抄检。
在这次事件中,邢夫人未出场,却扮演了一个可耻的角色。王夫人一来就怀疑绣春囊是凤姐所遗,显系邢夫人暗示的结果。邢夫人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和,妯娌间本有矛盾;与凤姐更是介蒂很深,常常互相拆台。邢夫人借机一石二鸟,是想让王夫人与凤姐姑侄俩难堪。她还派王善保家的推波助澜,惟恐天下不乱,最终导致了抄检。所以说,此情节反映了妯娌、婆媳间的矛盾。
王熙凤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值得注意。当她被冤枉时,侃侃而谈,以五条理由辩白,终获王夫人信任,反映出她的机敏。当她知道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用心时,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以此后的言谈举止就特别讲究分寸,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把难堪又还给了邢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一方。凤姐管家有年,深明利害,有此翻云覆雨手段,是合乎情理的。从抄检过程看,凤姐只是奉命行事,并无故意加害于园中人的用心。她为晴雯、紫鹃、入画等说情,更可看出她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由于后四十回掉包计的影响,凤姐与黛玉的关系常被误解,这是应当分辨明白的。
对于抄检事件本身,园中主人的表现,作者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两姐妹的反应。探春反应激烈,持坚决对抗的态度,认为这是家庭矛盾的结果,终将为家庭招来祸害。她从家族的全局利益着眼,义正辞严,眼光敏锐,头脑清楚。她无所畏惧,不但顶撞凤姐,拂逆王夫人之意,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耳光,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惜春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撵入画,与探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等的反应。晴雯最无辜,却先遭谗陷,被王夫人痛骂,所以抄检之夜她的态度也最激烈。她兜箱底倒物的举动,突出表现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火爆性情。然而,结果对她十分不利,在七十八回,她成了抄检的最大受害者。晴雯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宗法社会中大家庭家长们的刻薄无情。入画被撵事出有因,衬托出惜春冷面冷心的特点。司棋完全是邢王两派家庭矛盾的牺牲品,但她无所畏惧,且毫无羞愧之意,可见她与表弟潘又安的相爱是出于真心的,她的性格也是泼辣大胆的。因此她的行为虽有失检点,其悲剧命运却也同样值得寄予深深的同情。
从艺术上看,这段情节颇为曲折。事件的发生极为突兀,王夫人的怒气令人摸不着头脑。接着写凤姐的辩解与谋划,事情得以平息。不料,王善保家的又来挑拨是非,王夫人立即叫来晴雯呵斥,情势急转直下。抄检时由南至北,开始平淡无事,忽写探春大义凛然,最后以王善保家的打嘴现世作结,可以说波澜起伏,变幻不定,文情非常活泼生动。
借事写人,是曹写芹一贯的艺术追求。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作者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既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也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王夫人缺乏心计,耳软面硬;凤姐精明干练,老于世故;王善保家的阴毒奸险,没有眼色;探春刚毅果敢,明辨是非;晴雯脾气刚烈,司棋敢作敢当等,均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象
晴雯被撵出去之后,虚弱地躺在姑舅哥哥家的土炕上,对贾宝玉说了一句令人肝肠寸断的话:“我也知道不过是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比别人生的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如何一口咬定了我就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该另有个道理……”
没错,作为贾宝玉身边最重要的丫头之一,晴雯一直恪守着一条原则,绝对不和贾宝玉越雷池一步。
第三十一回,贾宝玉从外面回来,和晴雯笑道:“我才吃了好多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去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对于贾宝玉的这个要求,晴雯断然拒绝:“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上的水淹着桌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道怎么洗的,笑了几天……”
这个很隐晦的小细节,已经透漏出来,碧痕服侍贾宝玉洗澡的时候,这两三个时辰,大约是碧痕和贾宝玉也有了“偷试”之事。袭人曾经靠着和贾宝玉偷试,提前坐上了“准姨娘”的宝座,但是晴雯却不屑于这样,她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只是和贾宝玉说笑玩闹,绝对不肯越雷池一步。
虽然晴雯拒绝和贾宝玉一起洗澡,但事实上,她却曾经和贾宝玉在一个房里住了好几年。这件事要从袭人回家说起。因为母亲病危,袭人被哥哥接回家中,当天晚上,袭人的母亲过世,袭人不能回来,怡红院中原本是袭人晚上陪着贾宝玉住在内室,从这一天开始,就换成了晴雯和麝月。
等袭人从娘家回来之后,夜间在房里陪着贾宝玉,给贾宝玉端茶倒水的人,就正式换成了晴雯。因为晴雯在这几天服侍贾宝玉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比其他丫头更明显的警觉,只要贾宝玉略微有什么动静,晴雯立刻就醒了,能够更周到地为贾宝玉服务。
那么,晴雯既然拒绝了和贾宝玉一起洗澡,却为何会愿意在贾宝玉房里住了好几年?她难道就不怕别人在这方面怀疑她吗?其实,这终归还是因为晴雯对贾宝玉的一片痴心。
对于晴雯来说,贾宝玉就是她认定了的人,再加上贾母早就有意将晴雯给贾宝玉做侍妾,晴雯对这个年轻主子,早就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但是,她洁身自好,她在耐心地等着自己真正给贾宝玉放在房里的那一天。因为爱着贾宝玉,她希望对贾宝玉的服侍更为周到妥帖,当袭人不愿意再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只能是由晴雯来做了。
袭人之所以不愿意再做这件事,是因为自以为地位已经稳固,再加上王夫人因为金钏儿之死而动怒,不允许任何一条和贾宝玉有过于亲密的关系,袭人自然要避些嫌疑,也讨王夫人的喜欢。但是晴雯却因为贾宝玉在夜间得不到好的服侍,情愿来做这件事。比如麝月在贾宝玉身边的那一晚,贾宝玉叫了好几声,连晴雯都醒了,躺在旁边的麝月还不知道。
而且,晴雯有自己的底线,贾宝玉也尊重这个丫头的底线,并没有再提出过分的要求。晴雯以为,“清者自清”,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被扣上了“狐狸精”的帽子,成了怡红院中一个无辜的牺牲品。
书中还真没有关于晴雯生日的具体描述,只有以下几个人生日的具体日期
宝玉 宝琴 岫烟 平儿 四人生日皆同 (六十二回)
宝钗:正月二十一日 (见二十二回)
袭人和黛玉都是:二月十二日 (六十二回)
贾琏: 二月初九 (六十二回)
元春: 一月一日 (一回)
探春: 三月初四 (见七十回)
贾母: 八月初三 (见七十一回) 史太君
贾敬: 九月初某日 (第十一回)
贾政: 某月一日 (十六回)
薛蟠: 五月初三 (见二十六回, 二十九回 )
巧姐: 七月初七 (见四十二回)
凤姐: 九月初二 (见四十三回)
薛姨妈: 日期不详 (五十七回有写薛姨妈生日, 可是没有写日期)
贾琏年纪比宝玉大 (见第八十三回) 贾琏称宝玉为舍弟
宝玉和秦锺同庚 (见第五回)
袭人比宝玉大两岁 (见第六回)
"宝玉的亲姐妹是元春探春 叔伯的有迎春惜春" (二十回)
附:红楼人物生日中的节日(转贴)
黛玉二月十二花朝节,和黛玉的赏花、吟花、惜花和葬花相得益彰,黛玉
可称之为“百花之神”了,至于袭人,暗合一个花字
宝玉的生日一般认为是四月二十六,有人认为是芒种节,也有人认为是
饯花节,如果是后者,和黛玉的花朝节相比,寓意就很明显了:)
元春的大年初一就不用细说了,生日都被她占了第一,呵呵
探春的三月初三是长工节,寓意不是很清楚
巧姐七月初七乞巧节,巧姐整个一生都巧得很。
宝玉的生日未有定论。有认为是5月初三者,有6月初三的说法等等。另外,主要人物的年龄也多有说法。
以上说法有误。三月初一是太太的,初九是琏二哥哥。
贾琏应为三月初九。
2。“因今岁八月初三乃贾母八旬之庆”,却又从探春口中说出“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探春是出了名底精细,不会记错。
袭人告密《抄检大观园》选自《红楼梦》第74回,原名是“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是贾府种种矛盾激发的结果,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征兆,是贾府毁灭的开始,是《红楼梦》的又一个高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绣春囊”竟会闹得如此天翻地覆?一、抄检大观园的浅层原因“绣春囊”事件是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奴婢层青年男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文化教养,不会像“才子佳人”那样“吟风弄月,托咏传情”,只能私赠低级象征物“绣春囊”。这个东西是青年男女恋爱的信物,在园里出现,标志着园内的孩子们已不再是天真无邪的少男少女,而是到了谈婚论嫁的青年,这无疑对大观园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这些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做出违背封建礼教的事来。所以,一向很有身份、很有“派”又极有修养的王夫人大为紧张,急匆匆地到王熙凤处问罪,而且“气色变更”,“一语不发,走至里间坐下”,“含着泪”拿出了那个绣春囊,继而“泪如雨下”。王熙凤成功地洗脱自己的干系,并提出不扩大影响,不伤及无辜,不有损贾府形象和她这管家奶奶脸面的暗中查访举措,其实这些措施非常稳妥可行,“绣春囊”事件眼看就会和平解决,即“胳膊折在袖内”。可惜,王善保家的来了,在她的挑唆下,王夫人极为光火,前几天的不良记忆被王善保家的话勾起,于是命人叫晴雯来对证。王善家的挑唆无异于火上浇油。晴雯的奇装打扮终于导致了抄检大观园的总爆发。王夫人是一位古板正统的女人,她容不得任何一点邪恶之事,晴雯的打扮,在她的眼中就是妖媚,就是蛊惑,就是对贾宝玉的勾引。而贾府的所有统治者为了维护贾府的统治,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是不会作任何让步的,宝黛爱情的悲剧就是明证。他们极为警惕,抄检大观园后赶走了睛雯和四儿,就是为了肃清宝玉身边的危险品。抄检的结果表明晴雯是清白无辜的,以晴雯的高洁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当的,但王夫人还是亲临大观园,将“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的晴雯,残忍地命人“从炕上拖下来”“架出去”,片刻不许停留,逐出大观园。而四儿只是因为与宝玉同年同月同日生,开了一句玩笑(同日生的是夫妻),便被驱逐出贾府,胡乱地嫁人了事。二、抄检大观园的深层原因上面提的三条缘由,其实只是抄检大观园的表面理由,所谓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抄检大观园实在是贾府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翻开贾府宗系表,不难发现贾府中有许多异乎封建伦理常情的现象。贾政是贾府的二房,但他的地位却比大房贾赦高,原因有两个,一是贾母不喜欢贾赦,而与贾政住在一块儿,贾母绝对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是贾府的中心,她的喜怒哀乐可以决定一个人物的权利大小,王熙凤不惜扮演戏子来讨贾母的欢心就是这个理;二是贾政的女儿贾元春被选为王妃,贾府的兴衰全系于元春的身上,她荣贾府荣,她暴毙贾府衰落。基于这两个原因,贾政这一房的地位远远高于贾赦一房,王夫人就成了贾府的管家,是贾府的实权人物。邢夫人得到“绣春囊”后,不声不响地交给了王夫人,这一行动的潜台词非常丰富而且尖锐:这个家是你王夫人掌管的,管成这样子,看你怎么处置。王夫人也“心领神会”,所以才一反常态,大为激动。邢夫人与王夫人的矛盾是妯娌之间的矛盾。王熙凤是邢夫人的儿媳,论理她应该站在邢夫人一边才对,由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关系盘根错节,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儿,深得王夫人的信任,再加上王熙凤的才干和深得贾母的欢心,她却成了贾府的权力中心人物,于是她们夫妇搬来与贾政住在一起。邢夫人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所以一心要向王熙凤发难,看王熙凤的笑话,这是婆媳之间的矛盾。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贴身奴婢,她当然维护邢夫人的利益了,加上她对大观园中的丫头们个个看不上眼,“这此女孩子们一个个像受了诰封似的。他们们就成了千金**了”,“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在她的中伤下,晴雯成了抄检大观园的直接受害者。她们的矛盾是奴仆之间的矛盾。王夫人对晴雯是一百个看不上眼,这是主仆之间的矛盾。所以抄检大观园反映的是贾府中的宗系矛盾,是以贾赦、邢夫人为代表宗系斗争中劣势一方,向以王夫人、王熙凤为代表宗系斗争中优势一方的挑战。三、抄检大观园的实质原因要看清抄检大观园的实质原因,先得从大观园说起。大观园原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回家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回宫后,曾一度封锁,后来元妃传话让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和宝玉居住。大观园是个规模宏大的贵族庭院,方圆约三里半,其中风景有七八处,亭台轩馆十几座,真是“说不尽的太平景象、富贵风流”。住在大观园的人除宝玉外,都是年轻女子,其中少数是贵族**,大多是奴婢,大观园堪称女儿国。大观园是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男少女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间相亲相爱,主仆间没有差别。这里面没有功名利禄世俗干扰,也没有外界污浊恶臭。与充满虚伪、恶浊、狡诈的世俗世界相比,则更多一些天真、直率与自由。因此它遭到封建家长们的反感,以致对其来一次大摧毁,是必然的事。抄检大观园的实质是封建正统势力与叛逆进步力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封建正统势力对叛逆进步力量的镇压。封建宗法势力不能容忍大观园中的青年们不合礼法的个性自由,更不允许有这样一片花好月圆的乐土长期存在。他们感到封建大家族积弊太多,中兴无望,日暮途穷之际,以最后的疯狂清除异己,摧毁青春生命之灵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争。遭此浩劫,人间仙境大观园由盛转衰,情节急转直下,悲剧气氛越来越浓,贾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渐衰败,灾难一个个接踵而至:异兆悲音,迎春误嫁,宝玉疯颠,元妃薨逝,黛玉魂归,直至贾府被抄……风雨飘摇,群芳凋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以“抄检大观园”是牵动全书的一个大转折、大波澜,预示着封建家族及封建社会无可挽回的崩溃结局。人物性格揭密 抄检大观园从上夜老婆子处开始,共抄检了怡红院、潇湘馆、探春院、暧春坞、惜春房、迎春房等七处,各色人等反应不一,当然这是各人性格的外在表现。但正如德国谚语所云:“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首先看贾氏三姊妹。他们都是贾府中的主子,但他们的反应迥异,其中探春的反应最激烈,而惜春的反应最懦弱。何也?身世使然。探春是贾政的女儿,按理说她的地位是较高的,可惜她是贾政的妾赵姨娘所生,在封建社会里这叫庶出。虽然同父,但贾宝玉属王夫人所生,所谓嫡出,她们之间的差距无异于云壤之别。所以探春养成了敏感的性格,她自己都厌恶这种出身。当然,与惜春相较,她的地位还是较高的,所以她有足够的能力对邢夫人的忠实走狗王善保家的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毕竟贾赦的地位不能与贾政的地位相提并论。惜春是贾敬的女儿,宁国府已势力衰微,人丁不旺,人们提到贾府,第一反应是以贾政为首的荣国府,根本就不可能意识到宁国府。惜春虽然住进了大观园,但其地位之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她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加上她年纪尚小,面对入画保存哥哥财物这种正当行为,她只图自保,先说“这还了得,二嫂子要打他,好歹带她出去打”,后说“嫂子别依饶他。这里人多,要不管了他,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要依他,我也不依”。她的无情,实在是为了保护自己,出于无奈。反观探春就不一样,当抄检大军来临时,她毫无畏惧惊慌,“秉烛开门而待”。对抄检冷言讥讽,针锋相对,只许抄检自己,不许抄检下人:“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我原比众人歹毒……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下人。她对贾府的黑暗腐朽,危机四伏之趋于败亡,洞见先机,怀有特别的敏感和深重的忧患,发出了严正警告和预言:“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声泪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虫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极度悲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内没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样”——这恰是探春内心深处一个敏感痛点,这“先天不足”使她时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难,承受一种无名的压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当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戏弄地掀了探春衣襟,这下可惹恼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击——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接着又是一顿痛快淋漓的大骂,义正辞严,鞭辟入里。这是申张正义、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别人欲为而不敢为的一掌,不但打在为虎作伥的王善保家的脸上,也间接打在那些摧残少女的上层统治者脸上,替惨遭蹂躏、万马齐喑的大观园出了口恶气。尽管探春没能阻止继续抄检,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惨遭厄运,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溃之际,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探春者,叹春一去不再返也!——但这足以使那些助纣为虐、猖狂行恶者杀了威风。探春确是一朵红香带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再看抄检大军来到迎春处。这时,方方面面的关系出现了极其微妙的变化。迎春是贾赦与邢夫人的女儿,前面一直没有抄检出什么大问题,王熙凤的心理一定非常得意,现在出现了一个对王熙凤极为有利的局面:如果查不出问题,说明我王熙凤把贾府管理得很好,邢夫人的暗算自然落了空;如果查出问题,那更是妙极了,因为查来查去,石头又落到邢夫人的身上。王善保家的深明这个理,所以草草收兵,准备下没有问题的结论,谁知恰恰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出了问题。于是,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一个极力窜掇抄检的人,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王善保家的自责难免含有这种心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王熙凤则无比高兴啊:“出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结果,真是‘帅’呆了。”其次看抄检大军对黛玉和宝钗的态度。抄检潇湘馆时,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而到宝钗住处,就连二百五王善保家的都主动提出,“宝钗毕竟是客人,怎么能抄客人的家呢?”是啊,宝钗是客人,黛玉难道不是客人?为何二者有如此不同的对待?还是因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造成的。黛玉此时,父母双亡,她已没有一点儿靠山;宝钗至少还有母亲和哥哥,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姊妹,当然宝钗是有一点势力的。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宝钗由于会做人,赢得贾府上下的欢心,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宝钗几等同于宝二奶奶。大家都掂得出宝二奶奶的份量,谁愿意得罪未来的宝二奶奶呢?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地同意了王善保家的提议。而黛玉的反应大出人们的意料。论理,黛玉是众姊妹中最敏感的一个:我是客人,寄居你贾家,现在丢东西(抄家时以丢东西为由)了,你竟然抄到我头上来,这不明摆着对我不信任吗?所以黛玉理应是反应最强烈的一个。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黛玉此时可能只有一个想法:“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让你们看一看,证明我是清白的。”最后看看王熙凤。一向刁钻的王熙凤,一个无理都要争三分的人,此时竟然一反常态,成了息事宁人的和事佬,其实她是为了维护贾政、王夫人的统治地位,当然最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中心,她深知自己的荣辱是寄托在贾政、王夫人一方的。她从内心里渴望别出现问题,这样自己管家奶奶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当然,出现司棋的事儿,是连她都没有预料到的最好收场。最终,她得胜了。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晴雯的凌然傲骨、敢怒敢为,当然决定了她覆没的悲剧命运。我们分析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探究他的身世和地位,这才是人物性格的根源。叙事艺术揭密《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大事,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读起来心情起落变化,紧紧地被作者抓住。这缘于曹雪芹的巨人手笔,他在《抄检大观园》中波澜起伏的叙事艺术,取得了令人折服的艺术效果。从全篇文章来看,情节安排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王夫人拿着绣春囊气色变更,到王熙凤处兴师问罪,“一语不发,径直走到里间坐下”,继而“泪如雨下”,有一触即发的架式,读者的心自然悬起来了。此为一起。王熙凤不慌不忙,以退为进,含泪辩解,条分缕析,头头是道,不仅说得王夫人点头称是,读者的心肯定渐渐平和,至少王熙凤是没事了。随着王熙凤冷静地提出五六条明查暗访的建议,王夫人含泪同意,绣春囊事件眼看就要平息。此为一落。凑巧的是王善保家的一干人等来了,大家的心立码又平空悬起,因为来者不善,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忠实奴仆,她的表演其实是代表邢夫人的表演,换个角度说她的到来,其实是邢夫人派来打探消息,或者来监视王夫人和王熙凤行动的。果然,善者不来,王善保家的趁机挑唆,王夫人“猛然触动往事”,大为震怒,派人叫睛雯来对证。情势一下紧张起来,此为二起。睛雯深知王夫人“最嫌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所以自觉地检视了自己,“没有十分妆饰,自为无碍”,便来见王夫人。读者又松了一口气,恐怕不会出什么了。此为二落。谁知“王夫人一见他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一时“真怒攻心,一声冷笑”,矛盾突然激化,读者不得不随着心为之一紧,此为三起。好个睛雯,不愧是聪明伶俐的女子,她立时“便知有人暗算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她小心应对,王夫人问“宝玉今日可好些?”其实暗藏杀机,如果晴雯顺着话回答“宝玉好还是不好”,那王夫人就可以判断出晴雯跟宝玉走得很近,这是王夫人最忌讳的事。“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起,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晴雯机巧地绕开了陷阱。王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故意骂道:“这就该打嘴!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作什么?”其实王夫人此时心里已放松许多,再加上睛雯活灵活现地表白,合情又合理,终于,“王夫人信以为实了”,读者的心暂时松懈下来。此为三落。然后,他们商量出夜抄大观园的主意,“绣春囊事件”暂告一个段落。至此,行文的第一个大起落结束。开始抄检时,作者通过自己的匠心独运,也写得摇拽生姿,主次分明。上夜的老婆子那儿,自然抄不出个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抄检大军来到宝玉处,袭人“知道必有异事”,“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结果“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眼看事情就要过去了,“睛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给抄检的人来了个没趣,读者的心顿时收紧,此为四起。结果没查出什么东西,在凤姐的笑声中,抄检人员离开了怡红院中。此为四落。王熙凤提议“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得到大家同意。论理黛玉也是亲戚,按照王善保家的提出的“岂有抄起亲戚家来”的原则,本也不应该抄的,加上黛玉本来是最敏感、心性最小的人,他们竟然抄检起来,读者怎能放心得下,恐怕会闹出点什么事儿来吧?此为五起。可是,黛玉竟然没有发作,仅从紫娟房中抄出几件宝玉的物什,王善保家的自以为得了意,但经过凤姐的调停,事情平息下来。此为五落。到了探春处,抄检到了高潮,探春的激烈反抗,时而冷嘲热讽,时而声泪俱下,时而耳光脆响,时而厉声叱骂,最后以探春得胜、王善保家的服了软而告终。此为六起六落。李纨处无事,惜春处也没多大的事,仅是入画私藏了哥哥的正当财物,这不是抄检的关键。所以作者一笔带过。抄检的真正高潮,是到了迎春处。双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王善保家的希望早点结束,而王熙凤却想最好闹出点事儿。果然,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儿司棋竟然跟表哥潘又安私通,被抓住了把柄。这下王熙凤可着了劲,她尽情地嘲弄王善保家。“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便自己回手打自己的脸”,边打边骂。抄检大观园在一片笑声中收场,可谓七起七落。从抄检大观园的起因,到抄检的结束,整个抄检事件历经七起七落,扣人心弦,使人不忍释卷。再看局部,作者也不是写得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而仍然是曲折有致,令人回味无穷。抄检大军尚未来到,探春已经“命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双方剑拔弩张,读者绝对想起了鸿门宴的紧张形式。此为一起。探春冷嘲热讽,只准抄检自己,不准抄检丫头,形式紧张到了极点。一番检查后,什么也没抄到。然后探春声泪俱下,表达了对贾府前景的深深忧虑:“大家族,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种远见卓识,打动了凤姐和众人,“凤姐便起身告辞。”此为一落。偏偏王善保家的是个二百五,竟然“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便要趁势作脸献好”,戏弄探春,这恰恰中了探春的心病,因为大家都是明白人,王善保家的尚且欺负她是庶出,可见探春的自尊敏感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王熙凤阻挡不及,“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的一掌”,形势立即绷紧。此为二起。凤姐好说歹说,劝住了探春,拉走了王善保家的,按说事儿也就没了。此为二落。孰料“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竟然在窗外说起了风凉话,事情再度挑起,此为三起。探春的丫头“待书听说,便出去”还嘴,凤姐陪笑,探春冷笑,其他人等都陪笑劝解,“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抄检探春院终于告一个段落,此为三落。《红楼梦》如同一座矿山,随意的掘一锄头,就够我们受用终生。《抄检大观园》写得缓急有度,曲折有致,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