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瓜遇帅气男生,厚着脸皮加好友后他发消息:有点喜欢你,我该怎么回?

买地瓜遇帅气男生,厚着脸皮加好友后他发消息:有点喜欢你,我该怎么回?,第1张

每天读点故事作者:沈未名 | 禁止转载

1小白杨和皮蛋瘦肉粥

说起周周与林杨的初识,要从一个地瓜谈起。

北方的冬天来得迅速且冷冽。晚上10点,周周从图书馆出来,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早就听舍友肖然说,江城是没有秋天和春天的,这里只有冬夏。

果真百闻不如一见。周周向里缩了缩脖子,又跺了跺脚。

去往宿舍的拐角处,有大爷在卖地瓜。一缕缕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起,在昏黄的路灯下,像是妖娆的舞女,尽情展露不为人知的风情。尤其是在黑夜,格外勾人心魄。

被勾走的不止是周周,还有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

“大爷,拿两个地瓜。”男生说。

周周紧跟其后,“我也拿一个!”

男生诧异地回过头,这是林杨见到周周的第一眼。乌黑的秀发妥帖地披散在肩膀,微红的脸颊。而此刻的周周,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地瓜。两眼放光的那种。

林杨失笑。

大爷笑呵呵地对着周周说:“哎,不好意思啊,小姑娘,这是最后两个了。”

周周闻言,热切的目光瞬间暗了下去。蔫巴巴地回答:“哦……那好吧……”

周周垂下眼帘,正欲离开时,“咕噜咕噜……”

周周:“……”

大爷:“……”

林杨:“……”

周周大窘。这不争气的肚子!

林杨缓缓开口:“呐,同学,我的让给你一个。”

周周抬头,这才细细打量起面前这位男生。怎么说呢?眉眼分明,气质清冽。好看是好看,但周周并没有像书里写得 那样,什么跌入他温柔的眼眸啦,小心脏漏掉一拍啦……因为,她太饿了。

极度的饥饿感让周周脱口而出,“好啊!”

林杨怔了怔,接着又勾了勾嘴角。按理说,不应该客气客气吗?

还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周周小心翼翼地接过地瓜,凑近鼻尖闻了闻。这才满意地抬眼望向林杨,“谢谢啊,同学!”

林杨挑挑眉,“我叫林杨。”

周周接着说:“哦,林杨同学,你有支付宝吗?我没有零钱。”

林杨低眸轻笑,喉咙里那句“我请你”到了嘴边变成了一句:“微信可以吗?”

周周愣了下,“可以。”

林杨利落地掏出手机,“我加你吧。”

就这样,周周稀里糊涂被加了微信。周周后知后觉地想,这……算是搭讪吗?

周周看着微信通讯录那栏多出来的“小白杨”,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她抬头看向林杨,“那……再见!”

“哎!等等……你叫什么名字?”林杨晃了晃手里的手机问。

周周回头,粲然一笑,“我叫周周。”

林杨有一瞬间的失神,等到六神归位时,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在清冷的月光下,愈发清瘦。

“周……粥?”林杨再一次失笑。

这……名字也够奇怪的。

2今晚的月亮真好看

提着一个地瓜回到宿舍的林杨,被舍友陈大壮跟在屁股后面抱怨:“哎,你说你怎么就带了一个,另一个呢?”陈大壮趿拉着棉拖嘟囔着。

林杨一脸淡定地回道:“我吃了。”

陈大壮一脸狐疑,“你不是不爱吃吗?转性了?”

林杨滑动着手机屏幕,勾起了嘴角,“嗯,刚刚决定以后要爱吃。”

陈大壮拧着两道浓密的眉毛,嗤笑一声,“你是有病吧?说爱吃就爱吃啊?”

“你丫才有病呢!”林杨躺在床上,慎重地将昵称“皮蛋瘦肉粥”改为“周粥”。盯着头像那个笑意盈盈的小脸,失神。

“喂,你看什么呢?”陈大壮突然靠近,笑得一脸猥琐。

林杨“啪”一声反扣了屏幕,不说话。

陈大壮讪讪地退了回去,眼里“嗖嗖”地放着小李飞刀。

林杨笑意浅浅,丝毫不在意他眼里的鄙视,斜眼问他:“地瓜……好吃吗?”

陈大壮白了他一眼,含糊不清地回了句:“你不是吃了吗?”

“所以?”

“倍儿香……”陈大壮舔了舔嘴唇说。

闻言,林杨笑意加深,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地瓜倍儿香。他反复琢磨着这几个字,会不会有点轻浮?可思来想去,他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和周周搭得上话的话题。

就地瓜了!林杨毅然决然地按了发送,心突突地跳得飞快。

这边的周周刚刚解决掉地瓜,正惬意地窝在床上敷面膜。微信提示音响起,周周心下一动,作为女生的直觉告诉她:是他。

至于周周为什么想到是他,她自己也不晓得。顾不得费好大劲儿贴好的面膜,周周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

床随之一颤,上铺的肖然嗔怪道:“死鬼!急啥 ?这么快就等不及了?”

周周嘴角抽搐,努力绷住敷着面膜的脸。又一条消息进来,周周迫不及待地抓起手机看。

小白杨:地瓜倍儿香。

小白杨:今晚的月亮真好看。

周周的嘴角抽搐得更厉害了,这地瓜和月亮有毛关系?

她摸不着头脑,这哪儿跟哪儿啊?忽然,灵光一闪:他莫不是对自己一见钟情,要追求自己?

这样想着,周周耳朵有些发热。

“咋了你,像个傻子似的。”肖然探出半个身子来。

周周呐呐地问:“哎,你说一个男生对你说‘今晚的月亮真好看’,代表什么意思?”

肖然摸了摸下巴,“这……分明就是喜欢对方啊。”

“为什么?”

肖然一脸嫌弃地说:“这句话是日文翻译过来的,好像是一个叫夏目的日本人说的。”肖然想了想又说:“日本人表达爱意比较委婉,总之,这话绝对是喜欢的意思!”

“怎么,有男生要追你?”

周周的心突然跳得厉害,她下意识地想要低下头,可一想自己脸上还有一层皮,就索性抬了脸。

“没有啦!就是突然想到了而已,你别瞎想。”周周干巴巴地说。

“叮”,又来了一条消息。

林杨:出来看看吧。

周周怔了怔,随即挣扎着下了床,向阳台走去。

“喂!你敷着面膜干啥去?”

“我看看月亮。”周周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回道。

就这样,敷着面膜的周周在寒冬腊月的夜晚,跑到了阳台上。只因林杨一句:今晚的月亮真好看。

“是挺好看的。”周周仰着头,对着夜空那一轮悬月,喃喃自语。

周周摩挲了一阵手机,思量了又思量。回复什么好呢?

有些刺骨的寒风吹了过来,周周再按捺不住,匆匆发了句:嗯,好看。

然后,哆嗦着身子钻进了被窝。

苦等回复的林杨,一直都没退出对话框。所以当周周的那句话发送成功时,他一眼就算出了时间:刚好六分钟。所以,她是去看月亮了?

林杨满足地笑了。当然,这单纯无害的笑容在某些人眼里,那是意*的真情流露。

不过,他才不管呢!

林杨抬眼去看窗外黑压压的一片,高深莫测地对着陈大壮说了句:“今晚的月亮真好看。”

“唰”,窗帘被拉上了。

3守“瓜”待“粥”

第二晚,从图书馆出来的周周,直奔地瓜摊。

冬天十点多钟的校园,格外冷清肃穆。周周踏着夜色,一步一步朝大爷走去。还未走到跟前,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向这边挥舞着手臂。周周纳闷,四下扫了一圈,发现就自己一个人。

叫我吗?周周眯了眯眼,终于认出了那男生分明就是昨天晚上让给自己一个地瓜的小白杨啊……不对,是林杨。

顿时,周周波澜无惊的心泛起丝丝涟漪,接着便是滔天巨浪。

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这厢放下了手臂,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

周周走近,乌黑溜圆的大眼睛氤氲着雾气,在黑夜中,直勾勾地盯着林杨。一向自诩镇定自若的林杨,竟在一个小女生的目光中,乱了阵脚。

“你叫我?”周周问。

“嗯,那个……今天特地给你留了地瓜。”说着,林杨看了看旁边当隐形人的大爷。

大爷一脸“我什么都懂”的表情,笑眯眯地对着周周点了点头。然后,干脆利落地挑出一个最大的地瓜包好递给周周。

周周接过从天而降的地瓜,脑子有点蒙。

“我请你的。”林杨定定地看着她萌得冒泡的表情说。

大爷一个凛冽的眼神瞟了过来,林杨心里发虚。又转念一想,虚什么鬼?我的心思纯洁无比,日月可鉴!

林杨悄悄挺了挺身板,周周抬眼看他,直愣愣地站着那儿,还真像一棵挺拔的白杨。

“那……我送你回宿舍吧。”林杨说。

周周习惯性地点了点头,等反应过来再想摇头时,傻大个儿林杨已先行一步了。

周周呆呆地望着他修长的背影,想说“不用了”之类拒绝的话,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知道在哪儿吗?”

林杨顿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回头对着周周摆手,“你领路。”

周周小碎步跑到他跟前,刚刚伸出的小手被林杨眼疾手快地抓在了手里。周周愣住,大脑彻底死机了。

“嗯,我知道在哪儿了。”林杨嘴角噙着“阴谋”得逞的笑。

“哦……”周周低下头,数着脚步声一步一步往前走,竟忘记了自己的手还被别人牵着。

林杨回头望了眼几米之外露出“慈母”般微笑的大爷,挑了挑眉。

看吧,我的心思真的很纯洁。

很快,7号宿舍楼便到了。

林杨轻轻握紧了手里那柔若无骨的小手,有些舍不得松开。一路上的周周早就憋红了脸,低声说:“你可以松开了。”

林杨干咳了一声,恋恋不舍地放了手,没话找话地问道:“那个……你到底是哪个周……粥?”

周周抬起头,想了想说:“我爸和我妈都姓周,所以我就是两个周。”

林杨恍然大悟,随即打趣道:“那你爸妈够懒的。”

周周溜圆溜圆的大眼睛眨了眨,眨得林杨心里一紧。呀!生气了

刚要张口补救时,周周淡淡开口

(原题:《 我喜欢你,你说怎么办?》,作者:沈未名。来自:每天读点故事,看更多精彩)

阎维文最好听几首歌有:小白杨,一二三四歌,说句心里话,强军战歌,想家的时候。

1、小白杨

《小白杨》是阎维文最有名的歌之一,这首歌歌词简单、曲调不繁,但句句写实、饱含深情,歌颂的是具有白杨精神的人们。

2、一二三四歌

《一二三四歌》也是阎维文最火的歌之一,这是一首反映军人情怀和部队生活的歌曲,歌曲的节奏简洁明快,旋律刚劲有力,充满了活泼、乐观和豪迈的风格。

3、说句心里话

《说句心里话》这首歌结构简洁、清楚,音乐语言通俗易记,音乐秦材来自中国北方民间歌曲、小调、曲艺,音乐与歌词结合得体,歌曲的主要情绪是平稳的述说和表白,但平缓之中蕴含着激情,既有现代歌曲的审美意识、时代特征,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强军战歌

阎维文经典歌曲《强军战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作品,整首歌曲旋律起伏婉转,重复强调,和而不同,既有一般进行曲的慷慨激昂,又有反映新时代新目标的新旋律特点。

5、想家的时候

阎维文歌曲大全中一定少不了《想家的时候》这首佳作,这首歌由石顺义作词,孟庆云作曲,是一首描述军队士兵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深深想念的歌曲。

1,白杨即毛白杨

名 称: 毛白杨

学 名: Populus tomentosa Carr

别 名: 大叶杨、响杨

科 属: 杨柳科 杨属

类 别: 落叶乔木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lm,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至灰白色,皮孔菱形,老树基部黑灰色,纵裂。幼枝被毛,后脱落。叶芽卵形,长枝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1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或平截,具深牙齿或波状牙齿,下面密被绒毛,后渐脱落,叶柄上部扁,长3-7cm,顶端常有2-4腺体;短枝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下面无毛,具深波状牙齿,叶柄扁,稍短于叶片。花芽卵圆形或近球形,雄花序长10-14cm,苞片密被长毛,雄蕊6-12;雌花长椭圆形,花序长达14cm。果圆锥形或长卵形,2裂。花期3-4月,果期4-5月,蒴果小。

近缘种 杨属分为5个派,即白杨派、大叶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及胡杨派。

(1)白杨派 SectLeuce 树皮常灰白色,平滑,老树基部粗糙。叶被绒毛,或长枝叶下面被毛,短枝叶被绒毛或无毛。苞片条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长毛。果长椭圆形,2裂。白杨派中除毛白杨之外,有银白杨、山杨、河北杨、响叶杨、响毛杨、三倍体毛白杨、84k杨。鄢陵栽培较多的有:

①三倍体毛白杨 其生物学特性与二倍体毛白杨相似,只是在生长量上比二倍体毛白杨快,抗性比二倍体强,材质比二倍体优良。

②84k杨 84k杨是韩国选育的银白杨x腺毛杨的一个杂种无性系。树体高大挺拔,树形美观,树干光滑,皮青灰色,芽紧贴树干。叶片圆,正面深绿色,背面密被白绒毛,后逐渐脱落。它是雄性无性系,没有,“飞絮”,不会污染环境。生根容易,苗期与幼树生长快,材质好,抗风能力及抗性强。

(2)大叶杨派 SectLeucoides 树皮片状开裂,粗糙。芽圆锥形,微有胶质,无毛。短枝与长枝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叶柄先端微扁。花盘深裂,宿存;雄蕊12—40,花药长椭圆形,具细尖头;子房被柔毛,花柱较长,柱头2-3裂。果被毛,2-3(4)裂。主要有大叶杨。

(3)青杨派 SectTacamahaca 树皮纵裂,芽大,富胶质,有香味。叶下面常带白色,长、短叶形不同,边缘无半透明边;叶柄圆或近四棱形,有槽。雄蕊18-60,柱头2-4裂;花柱短或无花柱。果2-4(5)裂,花盘宿存。在鄢陵栽培较多的有:

①小叶杨 Psimonii 幼树皮灰绿色,老时暗灰色,纵裂。幼树小枝及嫩枝有棱,老树小枝圆,无毛。芽细长,先端长尖。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或菱状倒卵形,长3-12cm,宽2-8cm。叶柄圆,具有耐寒、耐早、抗风等特性。

②冬瓜杨 Ppurdomii 河南称大叶杨。树皮褐色,片状剥裂,无毛。芽无毛,萌枝叶长卵形,长达25cm,宽15cm;短枝叶卵形或宽卵形,长7-14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近心形。

(4)黑杨派 SectAegeiros 树皮纵裂,芽富含胶质。叶常为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宽楔形,具钝圆锯齿,叶缘半透明,两面绿色,均有气孔,叶柄扁。果2-4裂,花盘宿存。鄢陵栽培的主要有:

①沙兰杨 Px euramericana 树冠宽阔,圆锥形,侧枝稀疏,近轮生;树皮灰白至灰褐色,基部浅裂。长枝及萌枝具棱,灰绿至灰白色,短枝黄褐色。芽三角状圆锥形,短枝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llcm,宽6-9cm。

撒贝宁,男,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著名主持人。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撒贝宁

别名: 小撒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回族

出生地: 广东湛江

出生日期: 1976年3月23日

职业: 主持人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法学院

信仰: 伊斯兰教

籍贯: 湖北省武汉市

身高: 172cm

出生: 1976年3月23日

个人履历

年仅四岁时,撒贝宁一人站在舞台上表演儿歌毫不怯场;十一岁时和妹妹撒贝娜策划、导演、演出一台家庭“晚会”,这一年他还获得了武汉市五年级口头作文竞赛第一名;进入初中后,他对演讲、唱歌产生了兴趣,常一个人在家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有时让爸爸作示范;上初二时,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拿了第一。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撒贝宁穿梭于各类演讲比赛,选手一听有撒贝宁参加,就“只能争亚军了”。撒贝宁说:“我喜欢演讲,因为我爱上了那种站在舞台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直抒胸臆的感觉。演讲给我自信,演讲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著名的北京大学每年都邀请各省重点中学里学习好、有文艺特长的同学参加冬令营。高三那年,撒贝宁有幸去了。试演时唱了一首《把根留住》,评委老师问:“你会唱民歌吗?”撒贝宁搜肠刮肚地想起了一首《小白杨》。老师说,明天汇报演出,你就唱《小白杨》吧!撒贝宁当即傻了眼,连夜找到父亲的战友,赶制伴奏带,还请了一位声乐老师,两个小时速成,调整发声发音,第二天顺利通过了汇报演出。

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小撒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激动得差点晕过去,回宿舍收拾书包时眼圈红红的,同学不解地问,“你被开除了?”

北京大学是自由、宽融的。热爱艺术的撒贝宁在北京大学如鱼得水。他的专业是经济法。在他看来,律师既能改变别人的命运、又有渊博的学识和表演的空间,还能满足表达和说服的欲望,很符合他对职业的想象。

1997年夏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开始筹备,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招主持人,老师推荐了小撒。当时他正在香山排演话剧《保尔·柯察金》,呼机在山里收不到信号,只能面试其他的同学,走时栏目组留下了联系电话。一个星期后,撒贝宁回来了,但面试已经结束。一连几天撒贝宁都在琢磨到底要不要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这个在学校公用电话亭里用饭票给栏目打的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接电话的是北京大学校友钱蔚,她让撒贝宁马上去试镜。撒贝宁穿上仅有的一套肥大的蓝西装,打了条红领带,急急忙忙地去了,像个傻女婿。那时撒贝宁总在外面踢球,晒得又黑又瘦,像个猴子似的。在演播室里,撒贝宁结结巴巴背了一段有关“企业破产”的毕业论文。编导急了:“停!停!这是招主持人,不是让你背论文来了。”然后,递给他一张报纸,“随便找一段,谈谈自己的想法。”于是,撒贝宁就“美国一男孩因黑客被抓”一事,联想到北京大学的一个“邮件事件”说了一通。两天后,接到了“尽早加入节目运作”的电话。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顺利。不少人认为,把一个日播栏目交给一个没有任何电视从业经验、没有接受过正规播音主持训练的二十二岁大学生,风险太大。当时栏目内部在撒贝宁的去留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先作为记者留下来,慢慢培养;二是觉得镜头感不错,有可塑的潜力。当时正值撒贝宁研究生第一学年,学业压力很大,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煎熬:是坚持还是放弃?甚至常常失眠。每天一早从学校赶到中央台,在演播室里从早上8:00录到晚上9:00,录完节目,回到学校,人就成了一摊烂泥。即便发着高烧他也咬牙扛着,觉得自己代表着北京大学法学院,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正是年轻人不服输的那股劲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1998年1月,一脸书生气的撒贝宁和开创了中国法制节目新形态的《今日说法》一同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同样的清新、同样的亲切、同样的独特。人们开始关注天天说法的小撒,那个邻家男孩般、理性、机敏,有些与众不同的主持人。撒贝宁的辉煌源于主持《今日说法》。

另外,撒贝宁也在一些喜剧电视参与演出。

人物生平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1994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1998年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业余爱好:听歌、打篮球(心中真正的英雄是乔丹)

最热爱的食物:不吃伊斯兰教禁食之物,最喜欢牛肉(每顿饭必有)

现任职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获奖:2000年荣获中国电视法制栏目主持人大赛一等奖,2001年初获“荣事达”电视主持人大赛,获复赛第一名。

1976年3月23日—1983年 广东湛江

撒贝宁在广东湛江出生,父母都是军人,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没离开过艺术,我对世界的理解或许就开始于父亲所在的文工团里那一方小小的舞台,因为那时候我爸在排练时,台下的观众往往只有我一人。

1984—1991年 武汉洞庭街小学、红领巾小学

小学二年级时父母转业回到武汉,我的转学生涯也就开始了。初中二年级,在一次不经意参加的演讲比赛之后,我几乎成了一颗区里的演讲新星,后来又到市里、省里,就差全国了。

1991—1994年 武汉一中

高中在武汉市一中,省重点只看分数,演讲是歇了,但还是贼心不死,逮个机会就要露脸,一会129纪念晚会,一会54汇演。最过瘾的一次集导演、主持、独唱演员、舞蹈演员、小品演员于一身,搞得老师们都说我入错了行。高三时,因为他的艺术特长和优良的学习成绩,被北大保送,开始了人生新的一页。

1994——1998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

在北大四年还不闲着,从大一开始搞广播电台,副台长兼播音。大二搞戏剧社,在北大过足了戏瘾,不光是舞台上,还拍电视剧,获得了中央台“理想杯”二等奖,但最佳男主角没捞着,遗憾。大三作为合唱团团长率队远征西班牙,在国际比赛中勇夺第一。大四好事颇多,先被保送研究生,后又被<<今日说法>>吸纳成为主持人,从此开始了中央台、北大两头跑的生活。

1998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北京大学法学院

做<<今日说法>>第二年时,获得了全国电视法制栏目主持人比赛一等奖,并且参加了我这一生中或许是最重要的一次比赛:“荣事达”杯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最终夺冠。年底获得2000年中国电视榜年度新人奖,2001年5月又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具潜质主持人奖。2001年12月央视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中荣获首届央视十佳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今天的我,已经开始在主持人行业里迈步。

社会评价

观众眼中的小撒

个儿不算高,也不是特帅,但能吸引众多眼球的关注,这就是每天中午12:40带您畅游法制世界的《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观众都习惯于亲切的称之为“小撒”。

四年前,成都西南书城签名售书现场,在大妈眼中,小撒是个孩子:“这孩子,一点名人架子没有,还挺帅气的,就是学生气浓了点。”在大学生眼中,小撒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多才多艺、才华出众、咋咋呼呼。在小朋友眼中,小撒是可以陪他们玩、陪他们闹的大哥哥。

四年后,梅地亚中心,接受采访的小撒少了一些学生气,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稳重。从学生气不断地向成熟的社会人发展,这样的变化让小撒感到欣慰, “毕竟自己主持的是法制类节目,对于生活来说,学生气是件好事,能够让人活得非常单纯,但不利于做节目。”经过这么多年工作的打磨,小撒的性格中多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与人交往的默契。

有网友说,很难把节目中严肃的小撒和网上幽默的小撒联系起来。的确,生活中的他更多的是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完成工作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与人交流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生活中吸取养分用到下次节目中去。“如果二十四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很快就会使自己精疲力竭,观众也不希望我们《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每天都沉浸在对案件的分析中。”生活中的小撒喜欢运动,打球、游泳、郊游、爬山……,只要能放松身体的,他都会尽情参与进去。

成长路上的小撒

小时候的撒贝宁,调皮是出了名的。在幼儿园里,经常带着小朋友去抓毛毛虫,被弄得浑身疙瘩,经常带着小朋友玩打仗,把人摔得头破血流……老师拿他没办法,只有将其“遣送”回家。也是这样一个淘气的“小”撒,创下了演讲的神话,初、高中时,只要有他参加,别人就别想拿第一。

小撒是幸运的,他找到了兴趣和专业的契合点,虽然从小就热爱艺术的他选择了相对理性的法学专业,但在他眼中,法律同样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用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纠纷,用来平衡整个社会的艺术。他愿意在这样的一门艺术中游走,虽然最初对律师的认识只是:带着假头套,在法庭里走来走去,很是威风。

当提及怎样与《今日说法》结缘时,小撒直言不讳: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这个机会不是留给我的,而是被我撞上并争取到了。如果这个机会走到另一个年轻人面前,他只要努力一点,也是能够抓住的。

在大家眼中,小撒的路似乎走得特别顺畅。从保送北大本科到保送北大研究生再到进入CCTV《今日说法》,一路上,没有羁绊、没有挫折,风景无限美好。其实不然,毕竟对于电视这行来说,刚入道的小撒是个门外汉,道行尚浅。由于缺乏电视方面的专业知识,刚开始做节目时,他经常找不到感觉,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嘉宾、面对镜头。经过几年的磨练,镜头前的他早已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了,但他却把自己的这种进步、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完全归功于领导、同事这么多年来对他的宽容与鼓励。“他们从来不会对我提出任何硬性的要求,所以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氛围让我慢慢地随着节目一起成长。”

对于小撒来说,《今日说法》给他提供了一个最完美的结合点:既满足了他固有的表演欲望,又不至于丢掉在北大这么多年所学的法学知识,他愿意用“十年磨一剑”的形态去做这个节目。

走近撒贝宁

四年前的五月,撒贝宁及《今日说法》其他两位主持人在成都西南书城签名售书。和所有支持他及其节目的观众一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在了长长的队伍中,期待着这种不常有的机会。能和自己喜欢的主持人面对面,估计是所有Fans所盼望的。我也不例外,为了多几次这样的机会,买了五本书、排了五次队、让他签了五次名,收获了一大堆照片。当时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能与撒贝宁面对面的接触,甚至采访采访他,那该有多好!四年后的四月,这个梦想居然实现了,有幸成为 CCTVcom《线上故事》的实习生,从而获得一次采访他的机会。

撒贝宁很忙,除了录节目还总出差。好多次打电话,他都在外地。每次听到他因要改采访时间而传来的商量式的、歉意的声音,就会觉得他永远是大家心目中那个极具亲和力的小撒。好事多磨,终于,他坐在了我面前。刚录完《今日说法》五周年特别节目,脸上还留着残妆,就更显他的帅气。节目中的撒贝宁,呈现给我们的是严肃的面孔、严肃的眼神,而对面的小撒却充满了和善,他的眼睛很漂亮,这是以前看节目时未曾察觉到的,温和的眼神透着敏锐和朝气。

其他

现在他主持<<今日说法>>《大家看法》黄金周里还会有《大家判案》《拍案惊奇》,有时还会出来唱支歌,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再活五百年》。有时,会在央视的节目中露露脸,比如《开心词典》、《欢乐中国行》,上次和何美钿跳舞,被她踩了。还有参加董卿的节目,玩了什么,不记得了~

家庭

在念大学以前,小撒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和小妹。爸妈的做人原则和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他,“父母给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导,包括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中一丝不苟的状态。”初高中时,小撒喜欢打篮球,非常希望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漂亮的球鞋。但在当时,对于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个愿望的实现只能等到生日或者春节的来临。虽如此,小撒仍然过得快乐而知足。“我家并不富裕,但很温馨。”说到这,时间有了短暂的凝固,或许童年的美好回忆像**的快镜头一样在小撒的脑海中迅速闪过。

小撒并不在乎自己另一半的职业。“我只在乎能不能在见到她或者和她在一起时真正感受到幸福,只要愿意和她在一起,我不会在乎她是否是圈里人或其他什么职业。”在小撒看来,一个理想的家庭,其成员之间应该是相互扶助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上、工作上去关心另一个人,去帮助、赞赏他(她),要懂得生活的艺术,懂得怎样去解决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85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