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间是如何被确定的

春分时间是如何被确定的,第1张

春分时间是古人根据圭表上日影长短量化时间,确认二十四节气,春分的影长为六尺六寸六分。

古人最先通过圭表测影确认冬至与夏至,平分后得到四时,再平分确认八节,每节三等分确认了二十四气。其中分为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现代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春分也由此而来。

通过持续的天文气象观测,后人把对太阳的观测编制到历法中,在《时宪历》中首次采用了空间方法来划分二十四节气。现代天文学从空间上将太阳的运行轨迹黄道划分24段,太阳每移动15度为一个节气。当太阳走到黄道与赤道交点时,意味着进入了春分时刻,春分在天文学上是一个时间点。

气象变化

春分时节,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春分后,南方开始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随着天气回暖,泥土解冻,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也增多起来。

—春分

春分,昼夜均为12小时,此后,北半球昼渐长。“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不要过早减衣,以防病毒乘虚而入。饮食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早睡早起,散步放松,调达情志,保护肝脏。

春分由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天气气候

春分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 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相等,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 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 油菜花香。

春分习俗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春分到,蛋儿俏。”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饮食篇:忌热寒,求中和

春分时节,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适当多吃黄豆芽、芹菜、小葱、莴笋等。

作息篇:睡眠足,勤锻炼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可驱“春困”,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等;饭量不宜过饱。

“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保健篇:慎春捂,多梳头

不少人懂得春捂秋冻,但春分后,是否应该春捂就得看天气了。人们要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减衣服。此时头部要少捂,春分后阳气上升,多用梳子或手指梳头,有助于梳理阳经,利于阳气升发。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精神:心平气和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桃红李白,百花盛放,此时仍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广见闻 ,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起居:多晒太阳

在起居方面,虽然春分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而且仍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勿极寒,勿太热” ,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 可以多晒太阳,以利祛散寒邪

饮食:戒酸增辛

春分节气,肝气旺,肾气微,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韭菜、淮山、枸杞、土豆、椰菜、鸡肉、鲤鱼、 鲫鱼等,同时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春分时节,袅袅垂柳风,堕絮飞花,吹过点点回塘雨,清明未至,舞烟眠雨,却是烟雨落花时节。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与春分有关的现代诗歌,欢迎大家欣赏!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1

《春分》

嫣然一笑间

眼眸 已经触摸到温暖春颜

一种音乐仿若在耳边缱绻

文字 在心海里漾起

叠彩的流韵 开遍了指尖

粉润的馨香 摇曳在眼前

记忆的温情 雕出一座城堡

那里面住着 对春天永恒的眷恋

目光透过云天

寻觅到早春轻展的笑靥 花海一片……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2

《春分》

酣睡了,他们都在酣睡

游离着,我亦在游离

仿佛来到了宋朝

夕阳里,桃花柳下

谁的琴音乱了花雨瓣

仿佛回到了大唐

晚霞处,水堤河岸

谁的断弦惊了幽思呢喃

人立桃花前,几棵柳条儿

误入了桃花源……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3

《春分》

你从何处走来 拈花一笑岫红岩

你在深夜绽放 靖边惊诧莫明

你在枝头垂眸 百花缭乱魂觞

流连一曲乡间小唱

静思流年的欢畅

润泽两端殷殷过往

秒华云烟的衣裳

得天地之毓秀 承万物之荣兴

沐阴阳之恒久 浅博文之灵精

如芷如箜 如弃如初 似有还无 似离春风……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4

《春分》

铁树

桃红李白

柳暗花明

是燕子该回来的时候了

这是农家人的节日呵

沉闷已久的天空

一下子变得可爱极了

与快乐无关

不须扬鞭自奋蹄

那是老牛想抓紧,春风的尾巴

而诗人,像雨后的春笋

一行一行,粗砺无比的'字呵

细腻着山寨人的梦想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5

《现代诗·春分》

不老的流光

均分昼夜,春秋与太极

江山如梦,最抒情的一笔

唱一曲婉转妖娆,活色生香

写一轴画堂烟雨,尽醉芳樽

半梦半醒,似泉眼流淌

一汩汩,清新灵动

分花扶柳,隔窗小酌

条分缕析,秉烛旧游

阴晴不定,乍暖还寒,欲说还休

断横云,分飞燕,解语花

春分时节的现代诗歌 篇6

《春分静默》

信步踏过熟悉的老街

突然想起是春分时节

能否熬过白天

顺利到达黑夜

看遍每一个樱花

樱花哀怨我灵魂凋谢

风疼爱过了走廊

期待天边那一轮圆月

明月来的时间不可猜测

春分也因此自责

我的孤独

是一条忧郁的腹蛇

刚从冬眠中醒来

沉默是金的羞涩

如何向一条白云表白

嘴里无词的它已失策

选择在春分里

无声的流浪

河里的飞红

流淌了的远方

现在一棵枫树前

一个上午的迷惘

想说点什么

却被春分遗忘

在春分里静默

新发的枫叶

唱一曲无声的歌

冷眼看过别人的荣耀

春的气息越过

岁月翻开了泥土

翻开我埋下的过去的我

 春分,杨柳风就换成了桃李风,草色带朝雨,卷帘花万重,那温风似乎都被染成了红粉色,淡粉飘处,杏花烟迷,桃花雾浓,红深红浅之间,春色烘衣暖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与春分有关的现代诗歌,欢迎大家欣赏!

 1、《春分静默》

 信步踏过熟悉的老街

 突然想起是春分时节

 能否熬过白天

 顺利到达黑夜

 看遍每一个樱花

 樱花哀怨我灵魂凋谢

 风疼爱过了走廊

 期待天边那一轮圆月

 明月来的时间不可猜测

 春分也因此自责

 我的孤独

 是一条忧郁的腹蛇

 刚从冬眠中醒来

 沉默是金的羞涩

 如何向一条白云表白

 嘴里无词的它已失策

 选择在春分里

 无声的流浪

 河里的飞红

 流淌了的远方

 现在一棵枫树前

 一个上午的迷惘

 想说点什么

 却被春分遗忘

 在春分里静默

 新发的枫叶

 唱一曲无声的歌

 冷眼看过别人的荣耀

 春的气息越过

 岁月翻开了泥土

 翻开我埋下的过去的我

 2、《春分》

 新雨的后背

 蜗牛正爬过月亮润泽的叶脉

 梯田明镜似的

 鼓胀的肚子

 孕育村庄白皙的乳牙

 春在风中痴笑

 是谁将镂空的思念轻轻转动

 灰白的屋脊上

 一束灼灼的日光

 舟楫不动

 绿萍紧紧相依

 三月

 就让我与你

 平分了这春吧

 3、《春分》

 ——钟艺勤

 春风唤醒我的梦幻

 村人早起忙着祭祀祖先活动

 昨夜睡觉前浸泡一杯枸杞水

 早已在风中凉透

 短暂的睡眠

 一些梦残留于空脑壳

 去年的一次转身

 玻璃落地破碎

 各种各样的杯子从橱窗暗示我

 你需要一只盛放硬币的杯子

 用花纹安慰自己

 内心怎能逃过永恒的命运

 预料中的歌声离去

 如风雨来到窗外

 细微的感动来自贝壳内部

 将嗓音压低

 像夜色里不闭上眼睛的沉默花朵

 平静张望远方的红灯笼

 尽管时光的宿命渐行渐远

 一场梦醒之后

 阳光依然照耀大地上的村庄

 4、《春分》

 酣睡了,他们都在酣睡

 游离着,我亦在游离

 仿佛来到了宋朝

 夕阳里,桃花柳下

 谁的琴音乱了花雨瓣

 仿佛回到了大唐

 晚霞处,水堤河岸

 谁的断弦惊了幽思呢喃

 人立桃花前,几棵柳条儿

 误入了桃花源……

 5、《春分》

 你从何处走来 拈花一笑岫红岩

 你在深夜绽放 靖边惊诧莫明

 你在枝头垂眸 百花缭乱魂觞

 流连一曲乡间小唱

 静思流年的欢畅

 润泽两端殷殷过往

 秒华云烟的衣裳

 得天地之毓秀 承万物之荣兴

 沐阴阳之恒久 浅博文之灵精

 如芷如箜 如弃如初 似有还无 似离春风……

 6、《春分》

 是谁,

 让木棉花笑得如此灿烂;

 是谁,

 用雾的柔情呵护着你,

 嫩绿的树芽伸着懒腰,

 春 来了。

 小桥上的青苔,

 看着绕线圈的男孩,

 按耐不住的心急,

 是三月三飞满风筝的天。

 恋人,是最好的演绎,

 春潮的涌动,

 润湿的,

 岂仅是眼睛。

 只有辛勤的主妇,

 用熨斗磨去湿漉的烦恼,

 还得用眼光,

 牵绊住女孩

 雨中雀跃的向往。

 春,来了。

 7、《春分》

 铁树

 桃红李白

 柳暗花明

 是燕子该回来的时候了

 这是农家人的节日呵

 沉闷已久的天空

 一下子变得可爱极了

 与快乐无关

 不须扬鞭自奋蹄

 那是老牛想抓紧,春风的尾巴

 而诗人,像雨后的春笋

 一行一行,粗砺无比的字呵

 细腻着山寨人的梦想

 8、《春分》

 就在今天,春

 将自己一分为二

 前脚

 卸下冬的陡峭和萧瑟

 紧跟着

 就走进夏的繁华与张扬

 从今天起

 我们要试着一件一件

 减去身上的束缚

 轻装,才能更好的赶路

 看,路边的桃花开的多么灿烂

 地里的油菜花把金子铺到了天边

 是的,春天

 是最舍得下本钱的季节

 凉风有讯,春色无边

 你在春天种下汗水和智慧

 在来年必将收获黄金

 和比黄金更加贵重的爱情

 9、《现代诗·春分》

 不老的流光

 均分昼夜,春秋与太极

 江山如梦,最抒情的一笔

 唱一曲婉转妖娆,活色生香

 写一轴画堂烟雨,尽醉芳樽

 半梦半醒,似泉眼流淌

 一汩汩,清新灵动

 分花扶柳,隔窗小酌

 条分缕析,秉烛旧游

 阴晴不定,乍暖还寒,欲说还休

 断横云,分飞燕,解语花

 10、《春分》

 嫣然一笑间

 眼眸 已经触摸到温暖春颜

 一种音乐仿若在耳边缱绻

 文字 在心海里漾起

 叠彩的流韵 开遍了指尖

 粉润的馨香 摇曳在眼前

 记忆的温情 雕出一座城堡

 那里面住着 对春天永恒的眷恋

 目光透过云天

 寻觅到早春轻展的笑靥 花海一片……

 春分传统习俗

 综述

 春分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时节,中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民谚也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在中国还有“春分到,蛋儿俏”的民间说法。每到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试验。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祭祖

 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吃春菜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昔日岭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从田野中采摘回来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阳江妇女则会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弄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图。什么是春牛图?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家里都要吃汤圆,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风筝,古时称为“鹞”、“鸢”,“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78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