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东登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登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第1张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约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注解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译诗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提示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安西途中。恰遇入京使者,因而捎带口信,反映了作者怀乡思亲的凄苦心情。

向东望见通往长安故乡的漫漫长路,双袖擦不干泪水长流。在马上与你相遇没有准备纸和笔,请君带口信给家中报平安。

评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古人以诗言志,借诗抒情,所以在这些流芳千古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独特的灵魂。真爱一首诗,一首词是因为爱上了文字里的灵魂,每说诗词,我耳边总是回想起一个沧桑,一个雄厚的声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个满是力量的声音,让人激情澎湃,由衷敬佩。

写下《观沧海》时候的曹操,已经52岁了。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1首通篇写景的诗,是中国山水诗最早的佳作,也因此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青睐。

初读便被这首诗的气势磅礴打动了,字字句句写景,大海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我却分明看到了警钟,长情有如苍劲有力的笔墨绘制的画卷,透过画卷便看到一个英雄的博大胸怀和气魄。

想来那个时候必然没有什么阅读写作课,那他是怎么写下这首具有独特魅力的佳作呢?有句话叫做“我手写我心”。我以为,若要品其诗,必先读其心。回顾一下52岁之前曹操的经历,看看这颗英雄心的练就:

童年的他,卑微无靠,狡猾,喜欢恶作剧,同时又机智好学;

少年时期因为放荡不羁和他宦官养子的身份让“世人未之奇也。”,但他在15岁的时候得到乔玄的另眼相待,言语励之。

青年期的他20岁的时候做了洛阳北都卫,和所有出入社会的热血青年一样满怀热忱的希望,投身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有效工作改良社会,当时的他写下了《对酒歌》《度关山》,这其中便有了《观沧海》中理想与情怀的影子,只是那个时候更多的是落地的政治主张与实操建议。

中年期,历经官场争斗,反董联盟失败,群雄纷争,他的理想与抱负一次次的受挫。但他从来没有失去热情,更没有失望,反而在这样的磨练中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坚定,“奉天子”“屯养兵”,“败袁术”,“收黄巾军”,在群雄争私名,夺小利的混乱中,他已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步步为,营奠定了基础。

终于历史的转折点,到来公元200年,45岁的他在官渡大败袁绍,开启了雄霸北方的新篇章,公元207年,他巩固战果消除,于是继续北征乌恒。此时三分天下的局面还未形成,途中经过碣石山,他意气风发,感慨万千,写下了《观沧海》。

读他的经历也是读他的心路,历经挫折热情不灭远大的抱负,开阔的胸襟,细腻的情感,这些都是他的心!不难发现,从阿蛮到奸雄,从宦官养子走到今天,历经的挫折与胜利,都化作沉淀后的豪情万丈,存于广博的胸襟中。

而今北征胜利在望,站在高高的竭石山顶,俯瞰波澜壮阔的海面,连绵有力的洪波拍打着竦峙的岩石,放眼望去,日月星汉,尽收其中,这种沉雄,这种壮阔正是景映其心!

读了几次,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一般写景文通常较为注重季节下的对应特点,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独钓寒江雪”等等,一看便知是那个季节所特有的景色。然而观沧海全诗写于秋,却不限于秋,也不强调秋,除了“秋风萧瑟”这一句,其他的诗句完全看不出与秋天有关。更不会因为秋天的季节受限。也许在曹操心里,秋,只是自然的存在,却不是自然的限制,在过去52年里,多少次秋冬风霜,早己不再成为他的限利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无论是不是秋天,又有什么关系呢?碣石山,沧海,树木,百草,他们就是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种经历困难的泰然处之,不正是他过去生涯中练就的气度么!

早年面对董卓的暴行,他在诗中表达自己无力阻止人间惨剧的哀哀伤;在《蒿里行》中抒发了对战乱让生命涂炭的悲痛之情,他的内心有着对恢复社会秩序的深深渴望。所以每每读到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我便固执的认为这就是他想看到的社会,百姓应该生活的样子:生气盎然,充满活力!这个被后人称为“乱世奸雄”的男人,痛恨民不聊生的时代,心痛那些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的家庭,今天站在碣石山顶面对胜利,他看到了希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全诗唯一写到秋的地方。确实那么不经意,即便秋风又如何,这只会让他内心的洪波更加汹涌。这是从风霜中一路走过来的曹操生命态度的写照。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从来不会因为挫折失去对卓越的追求,这是或浪漫或婉约的唐诗宋词所不懂的,那些风花雪月,阳春白雪或是感时花溅泪的伤情,根本就不属于东汉末年这个昏黑的时代。

从壮阔的海面到雄壮的山岛,再到繁茂的草木,最后到奔涌的洪波,动静皆收眼底!这就够了吗?不!当然不够!日月星汉尽揽!这才是曹操的格局!“若出其中““若出其里”,两句中一个淡淡的“若”写,让不张扬的豪气喷薄而出!

什么样的灵魂,便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我手写我心,我心何其广!

最后再欣赏一下这首诗:

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67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