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关于爱情的书籍,带你走进爱情

这几本关于爱情的书籍,带你走进爱情,第1张

爱情,它如溪水般平静,迟缓却偶有跌宕

《我们仨》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5年。该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该小说不仅表达了“经历爱情的折磨是一种尊严”,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

《爱你就像爱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2017年湖南文艺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波和李银河。本书收录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并收录二人的“媒人”《绿毛水怪》。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王小波尘封情书首度公开,无与伦比的文学,送给所有渴望真情的人们!王小波李银河书信集一直以“网络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作家余杰在接受一次访谈中说过:溯时间之流而上下,如果我遇见王小波,我会告诉他:你写得最好的东西不是小说,而是你写给妻子的那些信。

《飘》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1《傲慢与偏见》 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很精彩的哟,耐下性子看,会越来越入迷。

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之所以推荐这个是因为故事太精彩。1994年的彰化县精诚中学,柯景腾与一帮好友都喜欢同一个女孩:沈佳宜。柯景腾成绩暴烂而且调皮捣蛋,于是老师将他“托付”给沈佳宜,她是班里最优秀的女生。在沈佳宜的监督鼓励下,柯景腾的成绩越来越好,渐渐地,他喜欢上了气质优雅的沈佳宜。但是柯景腾不敢向心爱的女生表白,因为几乎被所有男生喜欢的沈佳宜对追求她的男生一律有一种反感。后面发生了什么,题主去探索吧,对了,书中写到了柯景腾的初中时光,**里没有的哟,一定要看看。(日版**最近要上映了)

3《撒哈拉的故事》 这本书一定一定要看,三毛其他类型的书也可以看。很精彩很精彩。就这本书来说,在三毛的笔下,那些撒哈拉沙漠的人和物丰富多彩。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千疮百孔的大帐篷、铁皮做的小屋、单峰骆驼和成群的山羊。书中无论是荷西把粉丝当做雨来吃,还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去海边打鱼、白手起家建立他们沙漠上最美丽的房子,都渗透着彼此间浓浓的温馨的爱意。

4《挪威的森林》 这是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书了。

No 1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这本书看似一本儿童童画,其实这是一本不折不扣写给成年读者的书。书中写到以小孩的眼睛看待成人的世界,写到小王子眼中不可思议的大人的想法。把大人光怪陆离的想法记录下来,并暗中提示了大人们寂寞空虚没有意义的斗争是多么无聊。这本书好在可以在复杂的社会中拯救我们被侵蚀的心灵。

No 2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不同的都者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小说讲述了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作者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No 3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这是一部由三毛创作的散文集,于1976年首次出版。

本书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由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以自然、清新、朴素的语言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No 4

《云边有个小卖部》——张嘉佳,该书主要写的是云边镇少年刘十三的成长故事。这本书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会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身旁。”满镇开着桔梗,蒲公英飞得比石榴树还高,一直飘进山脚的稻海。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外婆说,什么叫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刘十三就这样,看着小女孩像梦境一般,马尾辫,眉清目秀,向他走过来。毫无疑问,刘十三认为,这场面会铭记一生。爱情必须给予。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刘十三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尚未到来的未来。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的海。山风微微,像月光

No 5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一部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结, 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汇时人们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悲剧人生。

1《亲密关系》

作者:罗兰米勒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解析爱情,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我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在这本。

亲密关系向来是一件主观的话题,网络上人人都可以站在自己角度讲几句,导致鸡汤段子金句满天飞,可是只看毒鸡汤,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好感情生活,导致了“道理我都懂,就是过得不开心。”

对于困于爱情难题的读者而言,没什么比这种简单直观的数据和结论更有帮助了。

举个例子:对男生而言,身高对于择偶至关重要。

矮个子的男生要比高个子的男生多赚很多钱,才能在婚姻市场上得到差不多的结果。

在婚姻市场中,矮带来的劣势比丑还要惨。对一家网络交友平台6485名用户调查发现,长相丑的男人每年需要多出186000美元的收入,才能获得和英俊男子一样的女性注意力。

而对个子矮的男生来说,这个数字,达到了221000美元。

类似这种赤裸裸的数据案例,本书中还有很多。

2《爱的博弈》

作者:约翰戈特曼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这本书的别名叫做建立信任、避免背叛与不忠,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面向的人群就是期待运营好婚姻,维系好婚姻的人。

这本书刚读完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发现很多案例在戈特曼教授的笔触下都可以找到一针见血的答案。

在书中用博弈论的方式逐条解析了爱情中的种种冲突,同时有大量详实的案例和心理测评,

什么样的沟通模式会加剧伴侣冲突?

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边界?

哪些信号是伴侣出轨的高危信号?

这些婚姻中的经典矛盾,在书中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3《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这是一本由于翻译得不够好导致争议性比较大的书,看懂的人会说这是本可以指导人生的书,而看不懂的人则会说这只是一本胡说八道教人自欺欺人的书。

举一个书里提到的例子:你父亲小时候经常打你,你长大后跟父亲的关系很不好。

我们大部分人的解读这两件事的逻辑应该是:因为父亲打我,所以我跟父亲关系不好。

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会很不解,明明是父亲打人的错,为什么反而还要归咎到孩子身上呢?

这就是这本书里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维:。

课题分离简单说,就是谁的事情就归谁管,父亲打我,是父亲的事情,而我要跟父亲保持怎样的关系,则是我的事情。

被打是客观事实,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继续按照自己的惯性走下去,也可以选择承担起改变的责任,主动去做点什么事情让自己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好。

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变得更加自由也更有勇气的书,经常感受到无能为力的人必读。

4《有限责任家庭》

作者:李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做的咨询越多,我越发现,很多感情问题其实并不是偶然出现的问题,而是双方家庭遗留在各自身上的问题的必然结果。

比如妻子产后产生抑郁情绪,而丈夫疲于工作没有精力关心妻子,没有承担起丈夫体贴关心妻子的责任,妻子就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状态中,而无暇顾及新生儿的感受。一般情况下,婴儿能通过哭闹换得母亲的关注、微笑、哺育进而存活,但在产后抑郁的母亲面前,婴儿的哭闹换不来关注,只可能换来母亲的漠视甚至更强烈的焦虑和悲伤。

结果就是,关心母亲的责任由新生儿替父亲承担,新生儿会在跟母亲的互动中习得察言观色的能力,并努力取悦母亲。

孩子取悦母亲后,母亲才会给孩子好的体验,这个孩子便会坚定地认为每个人对自己好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于是成长过程中TA会习惯性地把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放在自己之前,努力迎合他人。

而在亲密关系中,这种相处模式就是讨好型。讨好型人的伴侣最终会由于忍受不了这种被过度讨好带来的愧疚感而被“勾引”成指责型,通过指责把愧疚感投射回去,双方都会觉得很不舒服,极易争吵和分手。

如果你在关系或者在家庭中,也背负了过多的责任,或者你在关系里一直都是个受害者,那看看这本《有限责任家庭》,可以帮助你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

5《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这本书是一部心灵的宝藏,它可以带你建构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对幸福追寻的勇气。

同时,如果你是一个心理咨询从业者,这本书也是必读的著作,书中罗列了很多引导咨询者走出阴霾的案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65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