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喜欢乾隆

康熙为什么喜欢乾隆,第1张

史实记载,当时康熙见到乾隆时,虽然乾隆只有十二岁,但已经让康熙过目难忘,只见乾隆长得非常高大,标准身材,而且相貌堂堂,尤其是乾隆的眼睛,非常有灵气,以及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大气与沉静,让康熙眼前一亮。

康熙六十年,康熙到了圆明园,与乾隆一起在牡丹台赏花,还非常有兴趣看了戏曲表演。此时康熙已经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孙子,于是将乾隆又接到了自己住的地方,也就是畅春园,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当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乾隆被康熙叫上,再去避暑山庄,一起随同读书。

有历史记载,有一天乾隆出去打猎的时候,差点被野熊伤到了,结果却一点事都没有,可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康熙知道后,马上派国师给乾隆算命,顺便还给乾隆的母亲也一块算,结果发现,乾隆的福报非常大,甚至可以高于康熙之上,可谓命数贵重。

扩展资料:

康熙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孙子,这个孙子就是嫡长子胤礽的二儿子,因为嫡长子的大儿子因为早夭,所以二儿子算是康熙的长孙,这个孙子叫做弘皙。

康熙对这个小孙子一开始就十分的喜爱,从小就把他养育在自己的身旁宫里,弘皙本人也是十分的聪明,饱读诗书,很有才华,康熙对此更加的喜爱。

后来嫡长子被废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观望这个孙子康熙会如何处置,在康熙病倒后,他留下了临终的遗言,让四阿哥胤禛立皇储,弘历要立为太子,废太子因为言行不孝,依旧终身圈禁起来,但是要不缺他的吃穿,废太子的二儿子弘皙封为亲王。

康熙过后,继位的是雍正,而没有直接是乾隆。其实当年的雍正没有太大的背景,而是凭着自己的综合能力去取得帝王之位的。等到乾隆登位以后,乾隆经常夸大自己与康熙的关系,并且多次提及雍正能够上位是其的功劳,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无非是乾隆自己的想法而已。

人民网—生在帝王家:康熙初见12岁乾隆为什么立刻喜欢上这个孙子

但是这孩子的八字却有些不同寻常。清代档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康熙六十年六月,四川总督年羹尧入京办事,皇帝命他找京城的“名算”罗瞎子推算某事。年听说这个罗瞎子为人四处招摇,且有病在身,就没去找他算。皇帝在他汇报此事的折子上批道:“此人原有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掌故丛编·年羹尧折》)可见,皇帝是这个瞎子的老主顾兼粉丝。“八字”推命即是以一个人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来推断人生发展的结果。在今天来看,这当然是彻头彻尾的迷信。可是,在过去,这些迷信往往在偶然中决定了历史之车的走向。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内容如下:乾隆八字: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土地很肥沃,第二年就结果了。乾隆皇帝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玉牒》)。因为母亲身份太低,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很明显,这个批语是算命先生写的。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论,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养育宫中”对于康熙时代的皇孙来讲确实是极大的“恩遇”。在弘历之前,近百个孙子中,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这个皇孙极为康熙所喜爱,以至于在康熙晚年太子两立两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割舍不了这个弘。朝鲜使臣回国后向国王汇报说:“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云。”又说:“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云矣。”也就是说,因为希望这个孙子将来能登上皇位,康熙才在废太子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朝鲜李朝实录》)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人认为,喜欢弘历,是康熙传位给雍正的一个理由。我们很难说,胤禛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父亲,不是老谋深算的一步。对于胤禛来说,这一举动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坏处。首先,这是试探老皇帝态度的一个机会。如果老皇帝把自己列入继位的候选人行列,那么必然会关心自己的子息。因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多算几步。退一步来讲,即使老皇帝不打算把自己列入候选人行列,那么使祖孙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自己的政治安全,无疑也大有好处。事情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雍亲王的期望。三康熙像康熙六十一年夏秋两季五个多月,避暑山庄中祖孙两人几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批阅奏章的时候,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老皇帝时常站起来,走到孙子身边,手把手教他写。吃饭的时候,祖孙两坐在一桌,爷爷不断地给孙子夹菜。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气都不敢出。乖巧的孙子给康熙一生中的最后岁月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之中,祖孙俩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夏天的一个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庄湖上,弘历正在山上玩耍。远远望见御舟驶来,就满心欢喜地跑下山来。老皇帝见了,生怕孙子跌倒,急忙跑到船头,朝弘历大喊:“慢点跑,别摔了!”祖父焦急的声音深深印在弘历的脑海里,六十年后还在御制诗《晴碧亭忆旧》中提及此事。在这半年之中,弘历的体育天分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他反应之敏捷,举止之精确,非常人可比。康熙亲自教弘历射箭,弘历也真争气,首次习射就连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赐给他一件黄马褂。“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弘历初次练习用火枪,教师把一只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试射,就“一发毙羊”。康熙十分高兴。

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死的那一年,去雍正家里赏花,雍正对他说,你还没见过孙子,然后康熙就顺口说,见见孙子吧,雍正把两个儿子叫过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脏。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最出色的。康熙大喜,就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然后下旨,把弘历带回宫里自己抚养。

野史中说,康熙的一个知己好友,人称布衣宰相的方苞见了弘历之后,对康熙说好圣孙,然后康熙就着重培养弘历,经常批阅奏章的时候,把弘历带到身边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621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0
下一篇2024-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