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奇闻趣事》暴君的雄才大略 ——隋炀帝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 历史 上有名的暴君,根据古代谥法:去礼远众成为“炀”。杨广是隋文帝杨广的次子,传说中杨广“逼兄,杀父,*庶母”也确有其事。为了夺得皇位,杨广设计陷害原为太子的亲哥哥杨勇。当杨坚得知杨广密谋皇位时,杨广又残忍杀害病重的父亲,继位后便强占父亲的妃子宣华夫人。就这几点杨广就足以遗臭万年,更何况后来耗尽国力,大兴土木,导致杨坚打下来的大隋王朝毁灭。
我不否认杨广做皇帝的残暴,但我们必须看到杨广的另一面,雄才大略的一面。
不得不说的是,杨广长得很帅。《隋书》记载为“美恣仪”,古代著名美男子潘安的记载也是“美姿仪”。
关于杨广修建大运河,大家都说杨广是只为游玩,并留下杨广因河边柳树遮日有功,赐姓为“杨”的传说,所以垂杨柳又有杨柳的叫法。但修建大运河并非杨广只为游玩,杨坚在位时便已开通了部分河道。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这段运河已不能满足 社会 需要,杨广才能修建大运河。而且,当时南北统一并不久,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也是应当存在的。直到清代,人们还一直享受着大运河所带来的好处。但人们却吃水忘了挖井人,一直批判运河的开通着杨广,这不公平!
称帝前才二十岁的杨广便被拜为兵马大元帅,冲过天堑长江,攻下富裕的陈朝,这证明杨广有很强的军事能力。除此之外,杨广还收复辽东,西巡张掖,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特别是对后世影响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便是杨广创建的,一个多么伟大的创新。
隋炀帝还酷爱书籍,深感书籍对后代的重要影响。主张收藏书籍,所以隋朝的藏书量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多。
更让你不可思议的是隋炀帝的文学才华,有后人所作之诗为证:“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为雄。”杨广的作品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诗风,功不可没。
但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会亡国呢?
笔者愚见原因有二:一,杨坚打下的江山太富有了,给了杨广挥霍的空间。而且杨坚打下的江山,毛泽东评价为:“蕴藏大乱”。为什么呢?因为杨坚刚进行改革,国内还不稳定,各种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平静来维持,需要一个守城之君。而杨广偏偏不是,这也是杨广亡国的第二个原因,杨广的性格。杨广桀骜不驯,过于自信,胸怀大志却急于求成,所有问题都想尽快解决,结果却造成了更大的问题。
杨广还是不够聪明,如果他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慢慢发展,必然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大的隋朝,功垂千古!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杨广有着父亲留下的丰厚资本,最后落了个身死国灭,名声差被抹黑也是理所当然。
但他被黑的最惨的一次,绝对是《隋唐演义》里的“六短之君”。
六短指的是:弑父、夺权、欺母、镇兄、图嫂、戏妹。
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一看,哎呦,这么泯灭人性、丧尽天良,还是个人吗!
然而翻开历史看看,就知道除了“镇兄”(杨广矫诏杀了哥哥废太子杨勇),其余五项罪名都是凭空捏造。
一:弑父
《隋书》是唐朝魏征等人主持编撰的,想想李世民的恶习,也知道这本史书对杨广不太友好。
即使如此,在写杨坚和杨广的帝纪里,也没有杨广弑父的记载。只在后妃宣华夫人里写杨广让心腹张衡独入寑殿,“俄闻上崩”。
魏征等没写杨广弑父,只用暗示性的语言诱导人脑补。
说句不客气的话,当时杨坚病重,身边是太子宰相心腹重臣侍疾。别说魏征,就是李渊这个杨广的表兄,也没资格进皇宫,他知道什么。
更有力的证据就是,杨广登基,老五汉王杨谅造反。如果杨广弑父,难道杨谅还会为他隐瞒罪行,而不是宣扬的天下皆知?
二:夺权
杨广以太子身份,名正言顺登基,他需要夺权吗?
三:欺母
指的就是那个庶母宣华夫人。
《隋书》在后妃传里绘声绘色写宣华夫人姿容无双,独孤皇后在的时候就受宠,杨广想当太子,送金银财物取媚于她。
然而,这和前面独孤皇后传自相矛盾,再想想独孤皇后的脾气,她在的时候,杨坚敢宠幸后妃吗?杨广敢背着她贿赂小妾吗?简直侮辱读者智商。
后面写杨广调戏她,杨坚驾崩当晚就去奸*她。
先不要鄙视魏征他们如何知道这些宫廷隐秘,只说些现实:
第一,杨广生于富贵。先前是大柱国的公子,皇后(杨丽华)的弟弟;之后大隋建立,又是晋王、太子。总之,不是个没见过美女的急色鬼。
第二,杨坚驾崩,杨广有无数大事要操心,比如登基,比如废太子杨勇,比如不省心的蜀王杨秀、汉王杨谅,比如同党杨素是不是有点功高震主,比如老婆孩子女儿……随便哪个都比一个美女重要。
四:图嫂
这个罪名真是令人喷饭。
因为《隋唐演义》里,杨广的皇后萧美娘,原是哥哥废太子杨勇的妻子。
好好的原配发妻,竟然成了夺来的嫂子。
这罪名,也是绝了!
五:戏妹
是说杨广调戏妹妹琼花公主(六项罪名三项都和女色有关),害怕杨坚知道又将她害死,这个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杨坚的五个女儿全是独孤皇后所生,根本没有所谓的琼花公主。
3、
高祖杨坚性格严肃持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天早上开始听朝,到中午还不知疲倦。虽然在财物上很吝啬,但对于赏赐功臣,毫不手软;将士战没,必加优赏,并派遣使者慰问其家属。爱养百姓,劝勉考课耕田种桑,轻徭薄赋。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务求节俭朴素,乘舆御物,破旧之后,还修修补补,继续使用;除了宴会,平时每顿饭不过一道肉菜;后宫女人所穿的衣裳,都是洗过之后再穿。天下人受他的风气影响,开皇、仁寿之间,男人都只穿绢布,不穿绸缎,带钩不过是铜铁骨角,不用金玉装饰。所以全国衣料和粮食大量积蓄,仓库都满了,要溢出来。受禅之初,人民户口不满四百万,到他末年,超过八百九十万,仅冀州已经一百万户。但是,他猜忌苛察,相信接受谗言,功臣故旧,没有能够保全始终的;以至于对自家子弟,都如同仇敌,这是他的短处。
当初,独孤皇后死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察氏都有宠。陈氏,是陈高宗之女(陈叔宝的妹妹);蔡氏,是丹杨人也。皇上病卧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阁侍疾,召皇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杨广考虑到皇上万一逝世,须预先防备,亲笔写了一封信,送出去问杨素;杨素写上一条条注意事项回复杨广。宫人误送到杨坚处,杨坚看了,大为气愤。陈夫人天亮时出去上厕所,被杨广逼着求欢,陈夫人拒绝,得以脱身,回到杨坚处。杨坚见她神色有异,觉得奇怪,问她缘故。陈夫人泫然说:“太子无礼!”杨坚大怒,擂床说:“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独孤误我!于是呼唤柳述、元岩说:“召我儿!”柳述等将呼太子杨广,杨坚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阁草写敕书。杨素听闻,向杨广报告,矫诏逮捕柳述、元岩,关押进大理狱;征调东宫兵士,接管皇宫宿卫,门禁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将后宫女子全部遣出到别的房间;一会儿工夫,杨坚崩逝。所以朝廷中外,颇有异议。陈夫人与后宫听闻事变,相顾战栗失色。黄昏时分,杨广派使者送来一个小金盒,上面贴了一纸封条,杨广亲笔写了一个“封”字,以赐给陈夫人。陈夫人见了,惶惧,以为是毒药,不敢打开。使者催促,才勉强开启,盒中有同心结数枚,宫女们都喜悦,相互说:“得以免死了!”陈氏羞愤交加,退后坐下,不肯致谢;诸宫人一起催逼她,这才拜谢使者。当夜,杨广与她同房。
七月二十一日,发丧,太子杨广即皇帝位。正巧伊州刺史杨约来朝,杨广派杨约进入长安,更换留守人员,矫称高祖诏书,赐故太子杨勇死,将他缢杀;然后陈兵集众,公布高祖死讯。炀帝杨广听闻,说:“哥哥优秀,弟弟果然也堪当大任。”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不设置嗣子。(追封一个死人王爵,又不许他的子孙继承,这就是个虚名。)
八月三日,杨坚灵柩从仁寿宫运回京师。八月十二日,暂时殡厝在大兴前殿。柳述、元岩都被除名,柳述流放龙川,元岩流放南海。皇帝杨广令兰陵公主与柳述离婚,想要把她改嫁;公主以死自誓,不再朝见,上表请与柳述一起流放,杨广大怒。公主忧愤而卒,临终,上表请葬于柳氏坟地。杨广更加忿怒,竟不哭,赠送的葬仪也非常微薄。
王鸣盛曰:
杨坚遗诏,列数杨勇罪恶,盛称杨广仁孝,说:“为了普天下之人民,恶子孙已被罢黜,好子孙足以负荷大业。”这份诏书是杨广企图奸*庶母之前,杨坚亲自拟定。等到后来,准备召回杨勇,罢黜杨广,不久就被害死。杨坚只有五个儿子“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都是独孤皇后所生。他常对文武官员说:“我身边没有小老婆,五个儿子都是一个娘亲,都是真正的骨肉手足,不像历代君王,宠妾太多,庶子纷争,那才是亡国之道。”杨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被次子杨广所杀。长子杨勇及他的儿子杨俨、杨裕、杨筠、杨嶷、杨恪、杨该、杨韶、杨煚(jiong)、杨孝实、杨孝范,全部被杨广诛杀。杨广及杨秀,杨广的次子杨暕(jian),杨俊的儿子杨浩、杨湛;以及杨秀的儿子(名字不明),杨谅的儿子杨颢,杨广的孙子杨倓(tan),全部被宇文化及诛杀。杨俊被他的王妃崔氏毒死,杨广的第三子杨杲(gao)被裴虔通诛杀;杨广的孙子杨侑被李渊诛杀,另一孙儿杨侗被王世充诛杀。杨家一门四代,凶死的一共三十余人。杨坚勤俭爱民,在位期间并无大恶,但是他对北周宇文皇族及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各君王子孙的屠杀,数目不下五六十人,则自己遭到毒手,后裔惨遭杀害,也是报应昭彰。
李世民曰: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华杉曰:
李世民把杨坚说透了,他心理阴暗,谁都不信任。越是谁都不信任,就越是要找出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于是坏人就按他的标准去设计自己的形象,骗取他的信任。最终把他骗得精光。
李世民说杨坚“心暗则照有不通”,自己心里狭隘阴暗,就没有“照妖镜”,照不出杨广这妖精原形。唯有心胸宽广,心中光明,才能智慧无碍,一切都在我的覆盖范围,物来心照,了了分明。
要美色不要江山
公元六世纪末,梁武帝的曾孙、梁简文帝萧岿,在梁灭亡后投奔北周,封为梁王,都于江陵,生下了女儿萧氏——她便是后来隋炀帝的正配萧皇后。当时,当地有个风俗,认为女生二月,命运一定不好。偏偏萧氏刚好生于二月。于是,萧岿毫不犹豫,第二天便将萧氏送给了没有子女的远房亲戚萧岌抚养。
萧氏8岁的时候,十分疼爱她的养父、养母相继去世,萧氏转而寄养于母舅张轲家中。张轲家境贫寒,生活十分凄苦。萧氏已经出落得花容月貌,温柔娴静,见到她的无不称赞。
隋炀帝杨广当时还是晋王,文帝杨坚准备为晋王在梁地选一位王妃,可是,偏偏梁地所选美女,均为不吉。这对讲求占卜吉凶的隋王室来说不能通融。萧岿早听说自己的女儿已出落得羞花闭月,出于侥幸,便迎回萧氏,送使者占验。结果,所占为吉,人皆大喜。经过细细审核验视,萧氏最后被立为王妃。
萧氏由王妃立为皇后,其间已经过了二十年与晋王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她替晋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她立为皇后以后,儿子杨昭便被立为太子。萧氏此时的仪容、姿质已臻于成熟。然而进入中年,又是二十年的老夫老妻,因此,对于盛年入主帝位的杨广来说,皇后已不能引起他太多兴趣:皇后不过是个主管后宫的主人而已,要寻欢作乐,只能去找别的美女。而且,即位以后的杨广,已经不是那个仪容俊美、才思敏捷、善解人意、谦逊礼让、体贴入微的晋王了。他性喜渔色,好大喜功,讲求享乐。杨广被立为太子以后,一直保持着进退有节,直至文帝病重,他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美色的贪恋,竟在文帝的病榻前非礼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
杨广垂涎宣华夫人已非一日。文帝病,宣华夫人奉诏侍疾。宣华夫人陈氏是陈宣帝的女儿,天性聪慧,容貌无双。陈灭以后被选入掖庭,在后宫为嫔。独孤皇后悍妒,后宫无容得幸,唯独容许陈氏偶尔见宠。杨广为晋王时,早就有夺宗之计。他想引陈氏为内助,因此时时进贡致礼。他进金蛇、金驼等奇珍异宝,取媚于陈氏。皇太子杨勇被废,陈氏也颇为用力,使晋王遂意。独孤皇后过世,陈进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文帝杨坚大渐,遗诏拜陈氏为宣华夫人。
文帝躺在仁寿宫,病体沉疴。令宣华夫人和太子杨广侍应。平旦时,宣华夫人出室更衣。太子杨广尾随其后,逼与非礼。宣华夫人拒而得免,匆匆奔回宫室。躺在病榻的文帝见状,问其出了什么事何故神色慌乱宣华夫人在逼问之下,泫然落泪,说:太子非礼。文帝如五雷轰顶,恚然骂道:畜牲哪里足以付托大事,是独孤皇后误我!文帝这才醒悟,独孤皇后所力主选定的太子杨广原来是个孽子,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了。文帝驾崩,杨广秘不发丧,随即入主大位。
杨广在其父皇杨坚暴崩的当夜即逼*他父皇的爱妃宣华夫人。同样,其父皇杨坚的另一位爱妃容华夫人也被他逼*。杨广即位以后,更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极尽享乐。正史称杨广荒*无道,给他的谥号是炀帝。有关杨广贪色,恣意*乐的记载,见于唐无名氏的迷楼记和唐颜师古的大业拾遗记。书中称杨广命侍从特制一种仅可睡卧一人的狭窄车厢,专用于奸污搜来的处女
本文来自历史大全网
杨广如此荒唐*乐,萧皇后无能为力,顶多从旁劝劝。但杨广根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不过,杨广对于萧皇后一直是很敬重的。每次游幸,杨广总要萧皇后侍驾随行。萧皇后见杨广日益失德,无可挽回,又不敢直言,于是写了一篇述志赋用以自寄,排遣忧闷。述志赋的主旨是临深履薄,居安思危,萧后的目的是为了规谏、劝导杨广有所收敛。谁知杨广读过赋后,一笑了之,大不以为然。杨广觉得,人生苦短,若不及时行乐又待何时尧舜如何桀纣又如何还不是到头来同样归命于黄泉!萧后感到绝望了,杨广根本不会改变。萧后干脆就不再说什么,做一个旁观者。
杨广穷奢极欲,恣意享乐,使得人心涣散,朝政江河日下,义兵此起彼伏。禁卫军司马德戡暗中策动,联络近侍斐虔通等,共推宇文化及为首,准备杀死帝后,一举西返长安。一位宫女得讯以后,慌忙禀告萧后。萧后想了想,让宫女直接报告给杨广。杨广听完奏报,竟说宫女造谣惑众,吩咐将她斩首。自此以后,再也没人前去奏报。
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炀帝杨广被缢死,幼子赵王杲被杀。萧皇后等乱兵走后,见皇帝、皇子死得如此惨状,不禁失声痛哭。然后,她吩咐宫人,将床板拆下做成两口棺材,将杨广父子收殓,埋入西苑花园
本文来自历史大全网
杨广被弑,萧皇后被挟持,消息不胫而走。下嫁突厥和亲的义成公主发誓要替杨广、萧后报仇,便要求始毕可汗派使面见占据河北的窦建德,要他杀死宇文化及。窦建德杀尽宇文氏全家,将宇文化及首级呈送突厥,义成公主为杨广发丧致哀,又派使迎萧皇后北上。史载说:突厥处罗可汗派遣使臣在洛州迎接皇后,窦建德不敢阻留,萧皇后便北去突厥。大唐贞观四年,唐破灭突厥,以礼迎接萧皇后,萧皇后回到京师,生活在宫中。
侯女欲泣不
成泪
隋炀帝好色多情,又自视甚高,自命风雅。炀帝晚年时,在扬州建造迷楼,令人在后宫中挑选美色、多情、多才的女子充入迷楼。侯氏是后宫宫女之一,美色多才,却没有被选入迷楼。日复一日,时光匆匆流逝,侯氏自伤自怜,自艾自怨,在寂寞、无望中迎来黎明,又送走落日。花谢了,过了严冬,又在春风中复发。君王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涯。自己才华横溢,美貌多情,却终年终日陪伴着荒草,无人能传达转奏,让皇上知道。
侯氏日夜忧思,渐渐由希望到失望终至绝望。侯氏感到活着实在是太多痛苦,活着苦海无边,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活着没有希望,没有乐趣,有的只是落寞、孤寂、忧怨、悲伤。与其苟延生命,不如一死了之,一了百了。侯氏伤心悲恸,文思泉涌,千言万语一下子涌上了笔头,于是,侯氏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诗。侯氏把诗放在一个精巧的锦囊里,把锦囊系在自己手臂上,然后悬梁自尽。侯氏死得很平静,因为她知道,她死以后,皇上能看到她的诗,能知道她的绝色容颜,能为她的才华所倾倒。
侯氏死了。宦官把她从梁上放下来,取过锦囊,恭敬地呈送炀帝。炀帝初听奏报,微微吃惊,等地翻开侯氏的诗稿,一缕怨情绕梁不绝,多情的炀帝真的震惊了。炀帝闭上了眼睛,幽怨的诗,一首首的在眼前浮动着,那样的刻骨铭心。炀帝嗟叹良久,伤怀不已。炀帝情不自禁,再细看侯氏生前的诗,文如其人,才气横溢。
一首首的诗,记述了侯氏的多情和哀怨,尤其是临别的自伤,叙述了入宫七八年寂寞苦闷的宫禁生活。炀帝放下诗稿,心情沉重地赶到后宫,去看望侯氏,希望她还活着。然而,侯氏确实是死了,不可能再复生,但侯氏的容颜却是和活着一样,美丽动人。炀帝痛惜不已,说:人已死了,容貌依旧美如桃花。急召中使许廷辅说:我让你选择美女送入迷楼,你怎么独独没送这个女子于是将许廷辅下狱,赐其自尽。厚礼下葬侯氏,礼遇其家人。炀帝很喜欢侯氏的诗,吩咐将侯氏的诗稿付与乐府,在宫中配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