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式如何推导呢?(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此公式如何推导呢?(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第1张

对于三个部门的经济均衡,从支出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付,即y=c+i+g

从收入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在符合经济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收入恰好等于支付,即有:y=c+i+g=c+s+t,消去消费c,那么就得到 i+g=s+t

如仍有疑问,请附加问题,谢谢

依然是m=L=ky-hr,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y是收入水平,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r是利率水平,ky可以表示消费需求和预见性需求之和,hr表示投机需求。由于利率水平与投机需求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是-hr。

LM曲线是所有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与利率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在给定的货币供给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因此必须通过利率的上升,造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下降,才会恢复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以LM曲线是正斜率的。

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和相对于利率的弹性之比,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的弹性越小,相对于利率的弹性越大,则LM曲线就越平坦。

扩展资料: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值。

LM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LM曲线

个人观点

宏观经济均衡就是投资=储蓄

两部门经济,居民储蓄,企业投资:i=s

三部门经济,居民和政府储蓄,企业投资:i=s+(t-g),其中t-g为政府的储蓄

四部门经济,居民、政府和国外储蓄,企业投资:i=s+(t-g)+(m-x),其中m-x=-nx表示国外的储蓄,m是外国收到的钱,x是他们支付的钱。

β=1-(α+i)/Y。

Y=(α+i)/(1-β),公式可以看出这明显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它的前提的是假定:只有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居民)。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I。 

当假定消费函数 C=α+βy (凯恩斯消费函数,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无论是哪一个作者引进的宏观经济学都会将这个函数的),则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α+e-dr)\(1-β)。

注意

重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国名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①名义、实际、潜在GDP、GNP的含义。

②六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五种收入总量+GDP)。

③三种统计方法(它们从哪些方面统计的)。

④分清个人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总储蓄、经济体内部的储蓄。

⑤事前平衡与事后平衡。

重点的名词解释

第二章 消费、净出口与投资需求理论

①简单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函数之谜。

②恒久性收入说、生命周期说的主要内容。

③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之间的关系(分借款者、储蓄者)。

④消费理论中,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投资理论中,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引诱、托宾的q、简单的投资函数与投资陷阱。

⑤什么是边际进口倾向;什么是实际汇率。

宏观经济学重要公式

第三章 总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场均衡

①国民收入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投资乘数、财政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第四章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与需求

①M0、M1、M2、M3的含义。

②中央银行的只能&资产负债表结构。

③货币乘数。

④中央银行直接、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

⑤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鲍莫尔交易性“平方根法则”;货币需求的三个命题。

希望以上知识对你有所帮助,更多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可以看这个网盘,非广告,全免费。上面的都是里面内容截图的,练习题、名词解释、重点知识等,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M=[(1+k)/(rd+rtt+e+k)]B,其中M为货量币存,k为通货比率,rd为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是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是定期存款比率,e是超额准备金率,B就是基础货币。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其中,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GDP的计算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产出法。这种方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者的生产总值来计算GDP。这些生产者可以是企业、政府机构或个人。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计算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这包括所有消费品、投资品和政府支出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种方法是支出法。这种方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支出来计算GDP。这些支出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计算所有最终支出的总价值,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支出。

  第三种方法是收入法。这种方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收入来计算GDP。这些收入包括所有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的收入。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计算所有最终收入的总价值,包括工资、利润和租金等因素。

  无论哪种计算方法,GDP都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不仅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状况和趋势。在实践中,各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142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8
下一篇2024-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