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河南大学是一所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院校。
我是河南大学的2021级的同学,我觉得我们学校非常好!环境清幽,绿树环绕,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充足,饭菜可口,住宿环境也非常好,我很热爱我的大学!接下来跟着我的脚步了解一下我的大学——河南大学吧!
一、特色专业
河南大学,扎根在开封这座幽静古朴的小城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体育教育、历史学、化学。欢迎各位高考生报考哦!!!
二、学校建筑
留学楼:留学楼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民国时期)重要史迹,原是清末废除科举后开封第一所官办大学堂,国家派遣留学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博文楼:博文楼也被叫做六号楼,这是学校最早的中西合壁式建筑。这里曾经作为预校和中州大学的教学活动中心,也一度作为法学院教学楼和校图书馆。李大钊同志曾应邀到博文楼的三楼大厅向全校师生作《大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史》的讲演,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在博文楼西侧树立李大钊先生头像以示纪念,因此博文楼西侧树立李大钊先生头像以示纪念。
邓拓碑:邓拓领导进步学生开展爱国斗争,推动了河南大学的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高潮。在百年校庆之际邓拓纪念碑敬立,它将作为一座永恒的丰碑,感召和激励广大师生奋勇前进。
三、食堂餐厅
有北苑餐厅,创业中心,教苑餐厅,东苑餐厅,南苑餐厅,华源餐厅,食物种类丰富,就餐环境也很好。浅浅的列举几个我喜欢的饭菜吧!
1黄焖鸡米饭(北苑食堂的人气款,12元一份,性价比一般,味道更一般 )
2米饭套餐(南苑食堂也太好吃了太便宜了,一荤两素才8元 )
3番茄牛腩煲仔饭(又来探索南苑美食,微甜的番茄和烧腊汁太下饭了,有肉有菜有蛋10元非常可,量很足哦)
4自选菜(北苑二楼自选,菜种类很少,味道很差但没得选,连食堂都放假了我们却还是满课)
5盖浇饭(南苑赛高,满满一大碗菜和足足的肉肉只要8元,吃饱喝足又买了小煎包尝尝,粉条肉味道很正,1元/2个超划算了 )
四、住宿条件
宿舍是四人间,可能也有六人间,非上床下桌。洗澡需要办卡。喝水也是按流量收费。宿舍四个人是自由组合的,报道当天尽早去,具体看新生群安排,晚了只能服从阿姨调配,可能和别的专业混寝。宿舍有空调,需要租,空调遥控器可以网购。河南大学的住宿费一年1100,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有独卫,淋浴有热水,有智能洗衣房和吹风机,独立卫浴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马桶旁边一个老式淋浴头。但是,这已经是很多河大学子羡慕的地方了,这一点我也已经很满足了,冬天也不用跑出去公共卫生间和洗浴中心。
2022年河南大学本科新生男女比例约为1:114,女生略多于男生,共录取9002人。
河南大学简称河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河南大学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有97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4300多人,专兼职院士14人;全日制在校生5万人,其中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500人。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继承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的优秀成果,其风格中西合璧,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学校厚重的历史及冼练凝重的风貌。建筑群从整体到局部,均是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
河南大学有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今年前半年疫情肆虐,但每年九月雷打不动的开学季还是来了。
2022级新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现在就是2022年,陌生却是因为不知不觉间竟然新生已经慢慢地和我们没有了任何联系,曾经的学弟学妹们也都要毕业了,比起新生们更是不知道大了几届。
看着朋友圈里还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发的今年新生们入学的场景,我不禁百感交集,又想到了当年开学时候的场景……
1
我们当年,学校在开学的时候还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阶段,像现在看到的这些单人间澡堂、宿舍的空调、装修精美的食堂、设备齐全的五号楼……当时统统都是没有的,但当时开学还是很兴奋。
为啥?
期盼许久的大学生活终于来了啊!早就在自己心中畅想了一万次自己上了大学后的生活多美好,终于要实现了那肯定是望眼欲穿。
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到东门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我们学校教学楼看上去高大上。
在“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横幅下走进大门后就开始排队,我都记得当时应该是学通社的一个学姐还上来问我:“同学,有没有兴趣参加我们当个小记者还是编辑啥的?”但是,极其害羞的我当场给婉拒了,我说我考虑一下然后就没了后续,不过后来咱这也算走向同样的道路。
拿到那个报道单后就开始走流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到处给你推销手机卡的学长学姐,学校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就像盯着小肥羊们的饿狼一样伺机而动。
不过报道时候的学长学姐们带你了解学校还是蛮不错的,当时好像是个有点黑的学长带我到学校各处大概溜了溜,还帮忙把行李带到了宿舍,也基本上让我对学校大致环境有所了解,后来体检啥的都搞完我还专门自己去学校转了一圈,感觉还挺大的,设施啥的也算健全吧,直到我后来大一的时候去了趟陕师大……
对于宿舍,当时觉得上床下桌比我们高中那个寄宿制学校架子床好太多了,而且还有独卫,简直不要太爽,至于空调感觉无所谓,然后第二年夏天就被酷暑所打败,纷纷叫苦不迭。
至于周边环境,我记得有个学长说过“政法学生的活动半径就是半站路,再多了谁都不去”,确实是这样,当时西到城南新天地,东到西崔一条街,作为新生我都很快了解了这个活动范围,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商都(当时还没GOGO街区之类)。
不过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刚跳出小县城高中的准大学生来说,当时对于大学开学还是很振奋期待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学校里不管任何方面都还算比较满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