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代表颜色的字: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16,绛(绛)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17,紫 形声字从糸,此声《说文》:“紫,帛黑赤色也”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 会意字从丹,从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装饰本义是:“彩色装饰”《说文》:“彤,丹饰也”《荀子·大略》:“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朱红色”,如 《书·顾命》:“麻冕彤裳”《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现在仍有“彤日”“彤云”“红彤彤”等词语
19,青 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说文》:“青,东方色也”本义是:“蓝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也用来指“深绿色”,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形容“黑色”的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说文》:“碧,石之青美者”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也表示“青白色,浅绿色 ”,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21,苍(苍) 形声字从艸,仓声《说文》:“苍,草色也”本义是“草色”《广雅》:“苍,青也”后引申为“深绿色”或“深蓝色” ,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绛、朱、赤、丹、红”的区别
“绛、朱、赤、丹、红”五个词都表示红色,按其由深到浅的不同程度排列,“绛”的程度最深,《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朱”的程度其次,《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丹”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红”的程度最浅,《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到后来,“红”和“赤”没有区别
2,“青、苍、碧、绿、蓝”的区别
“青、苍、碧、绿、蓝”五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形容词,表示颜色但在古代汉语中是有区别的“青”古代和现代都表示“蓝色”,“苍”的本义是“草色”,表示“深蓝色”或“深绿色”,程度最深,“碧”的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表示“浅蓝色”或“浅绿色”,这三个词本来是有区别的,有时也可以混用如青天又叫苍天,青草也叫做碧草,青苔也叫做苍苔“绿色”和“青色”意义相差较远,混用的较少“蓝”在上古汉语中只作为“蓼蓝”的意思,是名词,后来才具有“蓝色”的意思。
1,黯 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 形声字。从黑,代声。《说文》:“黱,画眉也。从黑,朕声。”“黱”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后来泛指“青黑色 ”,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 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8,朱 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
9,丹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蓝 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13,黄 象形字。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是:“蝗虫。”后常指:“**”。《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14,褐 形声字。从衣,曷声。《说文》:“褐,编枲袜。”(枲:粗麻。)本义是:“用粗麻织成的袜子”。后表示“黄黑色” ,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褐绫袍厚暖。”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 会意字。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说文》:“灰,死火余烬也。”本义是:“火灰”。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16,绛(绛) 形声字。从糸,夅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纁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纁: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行縢:绑腿。)
17,紫 形声字。从糸,此声。《说文》:“紫,帛黑赤色也。”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 会意字。从丹,从彡。丹就是丹砂。彡表示装饰。本义是:“彩色装饰”。《说文》:“彤,丹饰也。”《荀子·大略》:“诸侯彤弓。”(按:“丹漆也。)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朱红色”,如 《书·顾命》:“麻冕彤裳。”《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现在仍有“彤日”“彤云”“红彤彤”等词语。
19,青 会意字。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说文》:“青,东方色也。”本义是:“蓝色”。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也用来指“深绿色”,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形容“黑色”的较少,如“青牛”等。
20,碧 形声字。从玉,从石,白声。《说文》:“碧,石之青美者。”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也表示“青白色,浅绿色 ”,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接天莲叶无穷碧。”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21,苍(苍) 形声字。从艸,仓声。《说文》:“苍,草色也。”本义是“草色”。《广雅》:“苍,青也。”后引申为“深绿色”或“深蓝色” ,如《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也表示“灰白色 ”,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红:绛、朱、赤、丹、赫 、绯、彤
2、白:素 、缟、皓
3、黑:淄、黯 、黛 、褐 (黄黑色)
4、青:绀青、苍、碧、绿 、葱、翠
5、紫:茈、堇
扩展资料:
常见颜色的表达及含义:
蓝色:光或颜料(作为颜料色中,使用青色代替蓝色)的三原色之一,这种颜色有很多种,有天蓝、湖蓝、宝蓝、粉蓝、冰蓝、碧蓝等等。欧洲为对国家之忠诚象征。
天蓝色代表宁静、清新、自由,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天蓝色和粉红色一样,是安抚色,一看到就让人的心情感到放松;湖蓝色,海的颜色,代表忧郁、深邃、冷淡;宝蓝色即宝石蓝,最深也最亮的蓝色,也叫海军蓝,代表冷静、智慧等。
红色:光或颜料的三原色之一,最强有力的色彩,热情、活泼、激情、喜庆的象征。容易鼓舞勇气,西方以此作为战争相关象征牺牲之意,东方则代表吉祥、乐观、 喜庆之意。
参考资料:
1表示白的颜色词语两个字的如:雪白
银白、苍白、花白、霜白、洁白、皎白、白净、斑白、惨白、煞白、雪白。
一、银白[ yín bái ]
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一场大雪把大地变成了银白世界。
二、苍白[ cāng bái ]
1白而略微发青;灰白:脸色苍白。苍白的须发。
2形容没有旺盛的生命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苍白无力。
三、花白[ huā bái ]
状态词。(须发)黑白混杂:~胡须。才四十岁的人头发都花白了。
四、霜白[ shuāng bái ]
犹雪白。
五、洁白[ jié bái ]
没有被其他颜色染污的白色:洁白的床单。洁白的心灵。
六、皎白[ jiǎo bái ]
指月光明亮洁白。
七、白净[ bái jing ]
白而洁净:皮肤白净。
八、斑白[ bān bái ]
也作班白。(头发)花白。
九、惨白[ cǎn bái ]
1(景色)暗淡而发白:惨白的月光。
2(面容)苍白:脸色惨白。
十、煞白[ shà bái ]
状态词。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十一、雪白[ xuě bái ]
状态词。像雪那样的洁白:雪白的墙壁。梨花盛开,一片雪白。
2形容颜色的两字词语红色:
火红、深红、浅红、暗红、橘红、桃红、紫红、朱红、胭脂红、牡丹红、粉红、亮红、艳红、酒红、殷红、苏丹红、绯红、绛红、赤红、枣红、花红、大红、灯红、嫣红、血红、黑红、砖红、玫瑰红
**:
金黄 姜黄 桔黄 金色 深黄 淡黄 浅黄 明黄 土黄 嫩黄 鹅黄 焦黄 娇黄 奶黄 柠檬黄 橙黄 褐黄
黑色:
黛黑 深黑 炭黑 乌黑 漆黑
绿色:
浅绿 深绿 墨绿 翠绿 碧绿 油绿
蓝色:
玄青 深蓝 浅蓝 藏蓝 海蓝 天蓝
白色:
灰白 雪白 苍白 惨白 银白 花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纺织业和陶瓷业的国家。这一切都反映到汉字中来。 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四个表示颜色的字——“幽”、“白”、“赤”、“黄”。《说文解字》中收了表示颜色意义的字75个,后世又增加了一些。这些汉字按部首可分为部、丹部、青部、部、赤部、白部、木部、黄部、黑部、衣部、羽部、玉部等。下面是一些例子: 红。《说文》:“帛赤白色。”本义指浅赤色的帛,后世常用来指大红绸子。唐代杨汝士《贺筵占赠营妓》有诗句:“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其中的“红”,指的是大红绸子。“红”最常用的义项是表示颜色的粉红色、桃红色以及像鲜血一样的赤色。 绿。《说文》:“帛青**也。”本义指蓝染料与黄染料调配后染成的帛,后来引申指像草和树叶壮盛时的颜色。 紫。《说文》:“帛青赤色。”本义指青赤色的帛,后来引申指青赤色。 素。《说文》:“白也。”本义指本色的生帛,后来引申指本白色。 丹。《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原来指的是一种水银与硫黄的天然化合物,后来引申指大红色。 青。《说文》:“青,东方色也。”青原指靛青,是古代最常用的染料之一,后引申指蓝色或深绿色,也可指黑色。 蓝。《说文》:“染青草也。”蓝的本义是蓼蓝,古代最重要的染草之一。后引申指颜色。 碧。《说文》:“碧,石之青美者。”原指一种青绿色的玉石,后引申为青绿色。 白。《说文》:“西方色也。”白本义指日光的白色,后引申为白色。 黑。《说文》:“火所熏之色也。”指的是火熏过的颜色。 朱。《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一种木材,后来指朱红色。 黄。《说文》:“黄,地之色也。”本义指大地的颜色。在古代是尊严崇高的颜色,帝王都穿黄袍,皇宫用金**的琉璃瓦。 翠。《说文》:“翠,青羽雀也。”本义指一种鸟,后引申为颜色。 从以上这些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看出古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了不起的创造力。
中华古汉语字典和辞海有这个字,一读利(li去声),“的皪”同“的砾”,明亮,鲜明貌。另一读落(luo去声),洁白意思。(中华古汉语字典有此一解)电脑上有白加繁体的乐,见上面打的字辞海上有白加简体的乐,读砾,有一种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