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ura,我好喜欢~
诶、野野野崎君!
啊,是樱花啊,吓我一跳
我也很喜欢哦~
那个,野琦君可能不记得了, 在入学典礼的时候。。。
喜欢你哦,佐仓。
野野琦
哇哈哈
那个不好意思哈佐仓,对不起
嗯。。。
非常喜欢哦,樱花开。
sakura:桜と佐仓同音,所以这边应该是误解了对方的意思,而产生的对话,有点小尴尬。
这两天意兴阑珊,总是提不起兴致。虽不至于沉沦,但就是慵懒。只有孩子在跟前,才强打精神,听她讲动画片里的故事,陪她绕着整个乡村骑自行车,或是装模作样地手不离书。我一直很注重自身形象,亲自示范,希望孩子能够做个爱读书,好读书的人,我始终相信,书籍会使她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宁静的心灵。为此,我大大减少了手机阅读和刷屏。
其实心情低落时,书是不怎么能够看得进去的,只是机械地一页页翻动,没有多少句子和内容能够记住。但是,琦君的文字例外。
琦君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这学期之前我完全不认识她,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作家。
认识琦君纯属偶然,因为代课,而且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初二级的语文课,教材里面有琦君的《春酒》,这篇文章完全符合我审美和阅读的需求。里面有温声细语的慈爱细心的母亲,琦君在其他文章中说到,除了喜气洋洋的春节,需要安排很多家务活,母亲才偶尔提高嗓门说话;平日里,一年四季,漫长一生,母亲都是低声小声说话。这位母亲具备了旧时代所有女子的美好品德,不仅温柔贤惠,隐忍克制,任劳任怨,会种植,会干农活,养猪种果子,都不在话下,而且善良大方,深明大义。在教材课文里,由于当地正月十五有“饮会酒”的习俗,需要一个大客厅,琦君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母亲总是提前把客厅整理妥当让给乡亲们使用,年年如此,还无私奉献自己酿制的美味春酒。没有嫌弃麻烦,还一旁协助张罗,完全就是古道热心。
琦君的文章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像是在讲述故事,其实就是她成长岁月里美好的记忆。当我备课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作家。我文化功底浅,我不喜欢那些“太磨脑子”的书,我喜欢琦君这种能够把寻常日子当做故事一样慢条斯理地无比珍惜地讲述和分享的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母亲的爱,对生活中周围人们的爱,对美好人性,和谐环境的爱。这种爱,其实就是对家庭,对生活,对人生的温柔。唯有爱,才使人柔软。
当我读到琦君的母亲不舍得佩戴父亲送的金手表时,当我读到琦君的母亲因为二姨娘在蚊帐中举着蜡烛烧灭蚊子而引起火灾时,母亲勇敢救火却烧伤了自己的双手时,母亲委屈地哭了,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渴望爱却得不到爱的无比委屈的柔弱无辜的女子,她的肝肠寸断,是再也无法自我控制地真实地流露出来。尽管父亲临死时,紧紧握住了母亲的手,也许是愧疚,也许是醒悟,但是,真正的爱,在于陪伴,他已经一辈子错过了,亏欠了,他把她们母女俩长期丢在乡下,带给母亲情感上永生的折磨。这是母亲作为那个时代的女子的悲哀,琦君的文字里,有着对母亲一生刻进生命里的遗憾与痛心,这种遗憾与痛心也锤击着我们读者的心。
严冬里,同样手指冻得发青的琦君的母亲,会把女儿织给自己的羊毛背心拆了,熬夜两个通宵,只是为了赶在即将到上海求学的女儿的羊毛背心接上袖子,免得女儿在外受寒受冻,她是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女儿不忍心,故意生气,闹性子,她依然温声细语,一点都没有责怪,委屈。女儿一到上海,马上买回上等羊毛线为母亲赶织一件羊毛衣。收到毛衣的母亲,逢人必炫耀,那是发自内心底里的喜欢与幸福啊!母亲白天干活不舍得穿,害怕上灰,害怕衣服老得太快,只是在晚上穿一会儿,享受一会儿。当母亲亡故,琦君再次拿到那件毛衣,还好像是新的一样。其实。这那里是一件毛衣,是母亲爱女之细腻真切的心啊!
得了不治之症的母亲,临走前两年,身受病痛,却不愿意告诉自己唯一的女儿。一来怕影响她的学业,二来兵荒马乱的,不忍心一个女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来回,母亲只愿意把所有的悲伤,忧愁与苦痛留给自己。每当我读到这个地方,我忍不住一次次流泪:母亲一辈子温婉贤淑,克己爱人,却得不到父亲的爱;生前唯一的牵挂就是爱女了,可是她却不能够在临走前见上她一面,她该有多么深重的遗憾啊!谁说好人有好报呢?我怎么觉得母亲的一生是浓得无法排遣的哀伤与忧愁,她是那么美好的可敬可亲的人儿!
琦君的文字总是让我感动,掩卷沉思。
琦君的文字质朴无华,行云流水,但是无法学习,浸透于文字中的,是爱,那是对特定时代独特生活的史诗一般的描述。那种爱,不是一般人说一说,表白一番的爱,那种爱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起转承合,伏笔铺垫,篇篇卷卷,如影随形,早已经注入生命的血液中,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
今天刚好放假一个月。放假前就决定这个暑假要好好读书,不只是为了以身作则,更是为了充实日子,提升自我。可是,日子总是太匆匆,我总是太随意随和太没有规划性。一个月下来,只是读了三本书:琦君的《爱与孤独》、《青灯有味似儿时》和张爱玲的《半生缘》。比起冷峻的人性与人生,我更喜欢温暖的柔和的充满回忆气息的文字。我们固然要直面现实,但是我们更需要心有所往。那个我们向往的地方,有爱,有美好的人儿,有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世外桃源一样的迷人存在,千百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幻想。
今天鼻炎又犯了,整个人无精打采,可是一提起琦君,又逐渐清晰。她文字里的美好,值得我们一次次回味。所幸,我们有这样的文字,可以一直温润着我们有点干枯的心灵。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与人来往的边。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数的清楚。在如今,城镇的建设虽然显得飞黄腾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们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禁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这么大了,本来应该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生活分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忠实的在那里守候着。”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祖父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祖父,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显然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东方式的恬静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边城》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边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无论是“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有沽酒”的早春,还是“再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的初夏,都显示出远离人事纠葛的和谐氛围。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每一位读者在掩卷之际,内心为优美而感伤的希冀所充满,盼着二老傩送的归来,并盼着美丽的翠翠戴上红色头盖出嫁的日子。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刘西渭誉之为:“一部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美学家朱光潜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