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小戎》
这句话的意思是思念如玉君子,住在曾经一起用木板搭建的房子,扰乱我的心曲。
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白头吟》
希望得到一个彼此交心的人,永远不分开~所谓心有灵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我害怕过多的感情会损害我的修行,想入山苦修又怕和你分开,世上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让我既不耽误佛法修行也不辜负你?
4、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求凰》
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啊,见了她的容貌,就难以忘怀;一天看不见她,心中想念得如痴如狂。
5、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蝶恋花》
美人在人群中嫣然回眸顾盼,一刹那只觉得,人世间粉黛若和她相比,就如同尘埃泥土一般。
6、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红楼梦》
三千华里那么长的弱水水量虽然丰沛,但我只舀取其中一瓢来喝。对于爱情,也是一样,很多女子中只爱一人。表现出对爱情专一不二的坚贞品质。
古代浪漫的表白方式分别是送香囊、弹曲子、作诗词,其中最浪漫的是作诗词,都说古人含蓄,在表白方面可不见得,有很多浪漫而唯美的诗词流传至今。
唐太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为了向杨贵妃花式表白,发动李白作了组诗共三首,其中《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杨贵妃说成天仙下凡,逗得她喜笑开颜。
连感情内敛的唐代宰相张九龄都为妻子写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还有以下诗句:
《诗经》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车遥遥篇》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用诗句来表白既不会显得轻狂,又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华,还显得对心上人的极为重视。这是何等的深情而又浪漫,比起现代直接的真情告白,还是更喜欢这种以诗传情,以词达意的独特方式,论浪漫程度古人的表白一点也不输给现代。
这些诗句所蕴含的感情真挚而浓烈,谈恋爱的过程中时不时来几句诗词以表心意,保证大小姑娘面上含羞带涩,心中喜不胜收,没有哪位女子能抵挡的住诗词的魅力。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情投意合的地方。如果说古人是靠着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古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古人在表达感情方面有哪些特别之处?接下来为大家介绍。
一、含情脉脉
情爱诗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含情脉脉,这是情诗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情意时,便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内心里面的情感全部表达出来。在古诗词中,“含情脉脉”是对情侣关系所表达出的一种感情寄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描写了女子对丈夫无怨无悔地为他奉献一切的爱与热情;“心上人在天涯住”则是借相思之情表达对恋人之情。以“心”为媒,将一份真挚的感情倾注于另一个人身上。这种含情脉脉表现出来的爱情是最打动人心的。
二、一针见血
李白有一首《赠刘长卿》,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白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但他仍不忘对好友刘长卿说:“汝为一日官时,何能见我一日之忧!”刘长卿听了这话,不由得叹道:“你是一针见血啊!你为我这个宰相大人写诗时难道不担心我看不见吗?”李白一针见血直抒胸臆是什么意思?
三、以情动人
情为心声,这句话可以说是传诵千年的经典语句了,有多少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内心最深的情感呢?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感情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古人会以不同于我们现代人的方式来表达感情,所以我们可以用诗歌作为载体。而诗里的情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一首诗中你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对方对你的爱和不舍。下面来看看那些表达感情时用错了地方吧。
四、真情流露
爱情是最纯真的,感情是最真诚的,也是最真挚的,而情感的表达就是真情流露。古人写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很少直接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李商隐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五、借景抒情
李白《将进酒》:“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萧瑟秋风急,一夜东风又一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重门为秋风所破歌。”这些诗句借景抒情,通过对白帝之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情思的表达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谈起表白,现代人有着非常花哨的方式,内容也大都单刀直入。而跟古人含蓄又动人的表白方式比,简直弱爆了。
中国人崇尚“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内敛和美感,而古人的浪漫表白,甚至常常托之于物,把旖旎柔情藏在花好月圆的情物之中,化作绕指柔。
写情书
写情书大概是古人最常用的表白方式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无法经常见面,所以委婉的书信也就成为了最文雅的方式。
古人的情书多以诗词作为工具,充满了文思与才情,就如同陶渊明的《闲情赋》。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赠物品
分凤钗、赠香囊、递手帕、采红豆不论是随身佩戴的事物,还是路边的花花草草,眼到之处都能承载他们的情感。
欧阳修在小花园里写下,“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的怦然心动;苏轼喜欢站在庭院中,看妻王弗小轩窗,正梳妆。张生与崔莺莺后花园里初见,有了“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的相思。
古时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辄植香樟于庭院,女儿到待嫁之年,香樟树也长成。媒婆于院外看到此树,知有女待字闺中,便可来提亲。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将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十年香樟成木,百年白首相约,何其厚重、何其深情、何其浪漫!
说媒
上面几种方式都充满了浪漫色彩,但大多数现实中的表白,却是通过说媒来进行的。那个时候,如果某个男子看上了女子,最大的可能便是聘请媒婆前去说媒。
最早记载古人娶妻由媒,出自《诗经》:“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见,周人就有了“媒妁婚俗”的风俗。当然了,各个地方的婚俗是不同的。史料表明,婚姻由媒,是由周人独创而来。
在同一时期,夏商后的中原婚纱苏,仍然是遵从原始的自由结合。当周人到了中原后,周公将婚俗进一步的改变,写成了一整套的“周礼”体系。不过中原人一直处于新旧婚俗的相互冲突中,最后渐渐地接受了周人的婚姻由媒的礼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