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王小波这个人,可以从他人生三件重要的事分析。
一、下乡插队。王小波成长于文革时期,那个时期的人都要去上山下乡,接受广大工农群众的再教育,王小波也是如此。他16岁去了云南某乡下插队。这是一段很痛苦的经历,身体劳役,思想束缚,大好时光浪费在了改造地球与思想批斗中,但正是这段痛苦的记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观看王小波的作品,大多围绕文革时期展开,他最得意的小说《黄金时代》便是如此。
二、王小波与李银河。王小波曾经在书中提及,他认为人生必有三个追求,一为自由,二为性与爱,三为有趣,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他都做到了。李银河便是她的第二个追求,是她让他的人生得以圆满。他们二人谈恋爱时的来往书信,收录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一书中,阅读此书不禁感叹王小波情感的充沛与细腻。看的时候,我常在想,要是没有李银河,他这一身深情将对谁倾诉。
三、王小波的作品。王小波的作品以杂文和小说为主,两者成就都比较高,而王小波一直坦言,他是写小说的,杂文只是副业。近来,王小波的作品越来越被推崇,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客观来看,他的作品水准很高,值得反复阅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在文中反应出的思想与智慧,是需要学习的思想财富。
从他的人生看,他虽然身处不安的年代,却一直追求思想的自由与智慧,是一个努力活得有趣的人。从他的作品看,他的杂文自然流畅,思想独特,让人读来拍案叫绝,他的小说里装着他的情怀与智慧,对待写作,他视其为推己及人的伟业,也曾耗费多年时间写作《黄金时代》,静心雕琢,立志写出高水准的作品,最后他有些满意的说,“《黄金时代》写得还行。”他对待写作的态度说明他是一个有完美情节的人。看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那腻歪肉麻的文字,让人感觉他又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
综合以上,有趣、有完美情节、浪漫的他就是王小波,一个其貌不扬但颇具才华的王小波。
《爱你就像爱生命》收录了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他们夫妇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 ,还完整收录了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是迄今王小波夫妇最完整、最全面的一部书信集,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很多人的爱情绝唱。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摘录其中几句最让我感动的情话,与你分享!
1这可不是海誓山盟。海誓山盟是把现在的东西固定住。两个人都成了活化石。我们用不着它。
2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歇。我觉得这世界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你也这样想我吗?
3要是你我的灵魂能合成一体就好了。我最爱听你思想的脉搏,你心灵的一举一动我全喜欢。我的你一定不喜欢。所以,就要你给我一点温存,我要!
4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
5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6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
7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会变好呢。
8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说吧,和我好吗?
**《初恋这件小事》中,女主角小水从初一起就一直暗恋着高一的阿亮学长,为了得到帅气优秀的阿亮学长的关注,小水一直默默努力着,让自己也变得更优秀。
又黑又丑的小水与闺蜜们一同学习、尝试各种变白变美的方式,只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想要得到对方的回应;默默地练习高抛又接住指挥棒、体验无数次失败,都是为了突破自己,以最美的姿态赢得阿亮学长的青睐与喝彩。
小水默默暗恋了阿亮学长三年,直至阿亮学长即将高中毕业,终于鼓起了勇气表白。却不料,另有一位学姐已经早一周向阿亮学长表白,两人已经在一起了。
暗恋里的感情是含蓄、隐而不露的,很朦胧,有很多憧憬,但是双方并不知道与对方是不是能在一起。所以说,不表达就永远达不到对方的回应。
011977年,25岁的王小波是北京一家半导体厂的一个工人,当时的李银河是《光明日报》的编辑。在恋爱之初,王小波备考人大经济学系,李银河经常在外地出差。
因此他们的恋爱基本上都是是通过情书和偶尔的见面来传递的。两人虽然都是北京人,并在相同的城市,但实际上也与异地恋差不多了。
那段时间,王小波在一篇情书中写道的:“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
他们常常分别,但他们依然很甜蜜,那是因为他们很会表白对方,在情书中将爱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可比那些明明爱得很深、却藏在心里的暗恋甜蜜多了。
02当李银河在杭州出差时,王小波在信中这样写道:“你不在我眼前时,我面前就好像是一个雾沉沉、阴暗的海,我知道你在前边的一个岛上,我就喊:‘爱!爱呵!‘好像听见了你的回答:‘爱。""
由于王小波的长相,他和李银河的爱恋曾遭到李银河母亲的反对,但他们没有因此分开,感情反而越来越牢固,王小波在遭遇到李银河母亲的否定后,他会在情书里深情表白:“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不怕被否定,他只想用深情表白感染李银河。
有时候,王小波的表白赤裸裸、热情满满。他常常直接告白李银河:“我和你说,你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人,我走遍世界也找不到。你太好了。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有时候,简单直接、质朴的语言最能打动人。
小波的表白方式还有很多。他常常在信里与李银河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也常常借诗歌语言表白对方。
03恋爱的美好也是是来自双方的主动与呼应,要是只有一个人在付出,那爱情也就不平衡了。
恋爱中的李银河也是个热情的人,她也常常在给王小波的回信中告白对方。
李银河写过这样的话:“我高兴让你发现我是一个你所希望的人,而且比你想的还要好,让你得到意外的惊喜,让你意外地感到我们是多么一致,多么和谐。我们俩就是一首和谐的唱不完的歌。"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暗暗痛苦,不知道如何向对方表白,总觉得对方离自己很远。在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想表白的时候,双双方隔着屏幕。
因为王小波的作品充满了自由的爱情,这种自由很多回超出中国传统的两性伦理,所以对于女生来说,他的作品太过于超前了,所以不建议阅读。
因为王小波的文章中过多的性描写,他的小说其实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这原因涉及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伦理价值等一些更深的层面。
正如他的妻子李银河所说,人们喜欢王小波,首先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
扩展资料王小波在自己几乎每一篇小说之中都有“王二”这样一个叙述者,王二身上又灌注了作者王小波身上的某些特征,这样就会造成读者对于王二和王小波的等价认同的一种阅读状态。
在《万寿寺》中,王小波写到王二是因为不愿做领导交代的事而进行小说创作,在最初就强调了一切叙述的虚假性,王二的玩世不恭让读者想到王小波的叙事姿态,这样便不再期待从王小波的叙述中获得一种意义,而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虚无感,因为在最初就规定了一种必然走向虚无的结局。
在《黑铁时代》中,王二本身就参与了“黑铁公寓”的管理,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王小波自己与世俗的合谋。这样,最初的强烈的心理冲击就得到缓和,叙述者变得不再可信,叙述者的话语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符号的堆砌,这样荒诞感就诞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