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为什么会喜欢上西门庆呢?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为什么会喜欢上西门庆呢?,第1张

人一生孜孜所求的东西,必然是生命中缺失、期盼得到的东西。如果以古人的眼光来看待潘金莲,古人一定会将潘金莲视为不守妇道的女性。如果以宋朝人的眼光来看待潘金莲,那么宋朝人只会觉得潘金莲是个苦命的女子。

潘金莲本是清河县一大户府中的丫鬟。因其貌美被大户人家的男主人所看中。随后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便想将潘金莲纳为自己的小妾。不想大户人家的女主人因嫉妒之情,将潘金莲许给了当地最丑的男子:武大郎。

从这些便可得知,潘金莲应该出身贫寒,要不然她的父母,也不会让她到大户人家去做丫鬟。如果能成为大户人家男主人的妾侍,那么一定是潘金莲全家喜闻乐见的,因为这可以改变家境。不曾想女主人却因嫉妒之情,将潘金莲许给了当地最丑的男子:武大郎。

潘金莲是如何选择的呢?接受命运的安排,嫁给武大郎。也可以说是不自信的她选择了向命运低头。编者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宋朝女子改嫁,是被宋朝人所认可的。

在一本叫做《夷坚志》的书中记载,宋朝女子改嫁的事例多达61例,其中有55例是二婚,6例是女子经历过三次改嫁。所以研究完该书的史学家判断,宋代女子离婚再嫁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果这还不能证明宋朝女子改嫁,能被宋朝人所接受,那么编者再具体讲两个故事。

宋神宗执政时期,国子监监生祖无择知道徐家有个女儿长得十分貌美,于是他便向徐家提亲。徐家女儿希望自己能亲眼见一见祖无择,然后再决定是否嫁给对方。祖无择知道自己长相丑陋,徐家女很有可能看不上自己。于是他便让自己俊美的好友冯光世,冒名顶替去见徐家女一面。满意冯光世长相的徐家女,就这样同意了这门亲事。不曾想嫁过门后,见到祖无择真容后的徐家女当即反悔,提出离婚。

李清照人们都熟悉,作为两宋交接年代的她,更是有过两次改嫁的经历。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去世以后,她便嫁给了颇具才华的第二任丈夫:张汝舟。

不曾想张汝舟只是惦记李清照的财富,婚后张汝舟还经常家暴李清照。于是对第二任丈夫忍无可忍的李清照,便选择了举报张汝舟科举作弊,向官府提出了离婚的请求。一场官司下来张汝舟不但没有得到李清照的丝毫财物,他还被判了个发配柳州。对于检举丈夫的李清照,官府只判了监禁九天。由此可见宋朝女性提出改嫁,只要事出有因,还是会被当时的人所支持的。

既然宋朝支持女性离婚改嫁,那为何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时,不选择反抗呢?只能说是出身贫寒的潘金莲,选择了向命运低头。可以说在没遇见武松之前,潘金莲还是很守妇道的。

武大郎让潘金莲做到了衣食无忧,只可惜潘金莲遇到英俊不凡的武松时,一切却悄然发生了改变。潘金莲只接触过一个男人,而且这个男人还是个极丑、极矮的男人。

见到武松的那一刻,衣食无忧的潘金莲对爱情产生了渴望,这就是饱暖思*欲。不想武松断然拒绝了潘金莲,随后潘金莲又遇见了那个家中已有七位妻妾的西门庆。

西门庆家中有七位妻妾说明什么?说明西门庆家产颇丰,很了解女人的心思,长相还很出众。刚被武松拒绝的潘金莲,遇到了这样完美的西门庆如何抵挡得住?于是在王婆的怂恿下,潘金莲便奋不顾身的选择了西门庆。

可以说是武松的出现,让潘金莲见到了世界最好的一面。但这最美好遇见却只让潘金莲看了一眼就消失了。随后满足潘金莲对情人所有幻想的西门庆出现了。

前半生命运苦楚,嫁的第一个男人又是个三寸丁。生活稳定下来的潘金莲,还不能憧憬爱情吗?如果潘金莲给予武大郎一定的经济补偿,在宋朝提倡改嫁的背景下,潘金莲还是很有可能和武大郎离婚,随后再嫁给西门庆的。怪只怪两个人为了隐瞒,对武大郎下了毒手。

潘金莲可以自私的去追求幸福,但在她追求幸福的同时,不应该容不下前任丈夫活着。最终武松得知了兄长是被潘金莲、西门庆联手害死的,他选择了拔刀相向替兄长报仇。潘金莲死时,看着武松的眼神没有丝毫悔意,她的眼中充满了委屈。为何当初最美的遇见,却断然拒绝了自己呢?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爱是剩余价值还是协新价值?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偷情是因为协新价值这一万有引力而相互靠近,偷情没有罪,但毒杀武大郎,榨取武大生命的剩余价值是有罪的。正如《知本论》的协新价值道德经所说: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无罪,但杀人有罪,偷情是文化调节和血缘调节的高度综合,但不能杀人,杀人是文明社会无法接受的暴力调节。总之,西门庆与潘金莲惊天动地的爱情,也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一样,是以协新价值规律为主导,以剩余价值规律为补充。西门庆娶老婆都是为了赚钱,为了财色兼收,为了协新价值与剩余价值同时占有,然而,潘金莲没有钱,西门庆对潘金莲是真爱,双方的主要矛盾是爱情上的协新价值,而次要矛盾才是潘金莲不参加工作,坐享其成,榨取西门庆的剩余价值而守上富太生活。

他们之间并非爱情,只是比较原始的欲望。西门庆看中的,是潘的美貌和媚惑,如果对她是爱情,又何以有李瓶儿和庞春梅?潘不过是他众多妻妾之一,他的一个玩物罢了。潘金莲看中的,不过是西门庆的财势。她以得到他的宠爱好在别的妻妾面前耀武扬威为荣,为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不是真的爱情。他们的人生观爱情观都有问题,当然不值得学习了。

翻开历史的画卷,滚滚的历史红尘的斑驳之息扑面而来。一卷卷,一章章,都掩映在这轮回更替的岁月静寂的流逝中。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重复的,也有人说现代生活是历史的翻版。或许,这些话真的是有一些道理的。至少,对于感情生活这个领域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情感的轮回重演:古代人有悲欢离合,我们现代的人也有喜怒哀乐;古代的人有爱恨情仇,我们现代的人也有为了一份感情的恩恩怨怨。纵观这大千世界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上演的一幕幕情感大剧,真的有一点历史穿越的味道。

在这历史的烟火气息中,爱情,亘古不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在想,以现代人的感情观:唯金钱至上,爱情是条件匹配下的产物。如果,西门庆和潘金莲活在当代,他们是不是真正的爱情?

众所周知,潘金莲和西门庆是一对奸夫*妇,因而为道德和伦理所不容。所以,便有了**电视剧中的武松弑嫂的事情发生,也便有了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美名传颂。

潘金莲,我想大家都是已经比较熟悉的人物了。但,我想大部分人是通过**电视剧作品所熟悉的。然而,在原作品中的潘金莲却是没有被武松所杀的,而是在西门庆死后又成功勾搭上西门庆的女婿陈济敬的。也就是所谓的丈母娘勾搭上了闺女婿。

关于潘金莲的身世,可以说潘金莲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她先是被生活所迫嫁给了身高没有三块豆腐高的武大郎,委屈巴拉的活着。后来在王婆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西门庆,然后被西门庆狂撩。继而委身于西门庆,两个人开始了一段为千百年来人们所不齿并且唾弃的苟且。

在潘金莲和西门庆“有染”之后,于是,武大郎更不能入得了潘金莲的“法眼”,随后潘金莲与西门庆合谋毒死了武大郎并且成功嫁给西门庆做了宠妾。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门庆死后,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依然独自苦苦支撑着整个家庭,而西门庆的宠妻们却做鸟兽散各自寻找自己的“出路”了:李娇儿(西门庆宠妾)卷钱回到了妓院,潘金莲和庞春梅(西门庆的宠妻)则是为了找靠山,勾搭了西门庆的女婿陈济敬,这正是原配和小三之间的区别!

从潘金莲的身上,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种人性的劣根(为了套图物质的享受而没有了做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底线。更有甚者,却是对于感情的亵渎!在感情和金钱博弈的时候,感情一文不值,而金钱却能通神!)。同时,也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爱情的样子。按现代人的思维观念:爱情,爱一个人首先是衡量这个人值不值得我爱。当然,这个值不值得是以金钱和财富的多少而作为衡量标准的。而后再根据你的金钱财富的多少考虑“我是不是该爱你”。并且,当金钱和财富不在的时候,我们的所谓的爱情也就随之而消亡。

当爱情成为一种衡量和比较以后得出的结论的时候,爱情是悲哀的——因为爱情本就是一种由心,由灵魂深处迸发的一种心的所属的爱慕之情,是由衷的,没有任何条件的,一种纯粹的感情而已。所以,当爱情被附加了条件之后的所谓的爱情,已经与真正的爱情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生活在我们现代的人,不仅以金钱和财富的多少来衡量“我该不该爱你”,并且还强调“现在哪里还有什么真爱?”。如是,那么,我想这种观点与潘金莲的观念不谋而合:潘金莲因为西门庆的金钱和财富而与西门庆苟合,又在西门庆死后勾搭了西门庆的闺女婿作为自己后半生的靠山——与我们现代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何其相似呢?

在当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金钱至上的观念依然存在着,并且很严重。不仅如此,并且,我们所谓的爱情,尤其是现代人所谓的爱情,又有多少人与经济不是挂钩的呢?又有多少爱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粹的感情的爱恋呢?

以此而论,如果西门庆和潘金莲生活在现代,按我们现代人对于爱情的观点而论,她们是真爱吗?如是——爱情之悲哀!因而,爱情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是一种“现代人的悲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81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5
下一篇2024-0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