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看人是你必须学会的一种本事
人活到老了,就学会看人。
看人是一种本事,是累积下来的经验,错不了的。古人说:人不可貌相。我却说:人绝对可以貌相,我是一个绝对以貌取人的人。相貌也不单是外表,是配合了眼神和谈吐,以及许多小动作而成。这一来,看人更加准确。獐头鼠目的人,好不到哪里去,和你谈话时偷偷瞄你一眼,心里不知打什么坏主意,这些人要避开,愈远愈好。大老板身边有一群人,嬉皮笑脸地拍马屁,这些人的知识不会高到哪里去。虽然说要保得住饭碗,也不必做到这种地步,能当得上老板的人,还不都是聪明人他们心中有数,对这群来讨好自己的,虽不讨厌,但是心中不信任,是必然的事。说教式地把一件不愉快的事重复又重复,是生活刻板的人,做人消极的人,这种人尽量少和他们交谈,要不然你的精力会被他们吸光。年轻时不懂,遇到上述这些人就马上和他们对抗,给他们脸色看,誓不两立,结果是给他们害惨。现在学会对付,笑脸迎之,或当透明,望到他们背后的东西,但心中还是一百个看不起。
美丑不是一个很大的关键。我遇到很多美女,和她们谈上一个小时,即刻知道她们的妈妈喜欢些什么、用什么化妆品、爱驾什么车。她们的一生,好像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一小时内,再聊下去,也没有什么话题。当然,在某种情形之下,你不需要很多话题。丑人多作怪是不可以原谅的。几乎所有的三八婆都是这一个典型。和她们为伍,自己总会变成一个,一字曰八,总之总之,碰不得也。愁眉深锁的女人,说什么也讨不到她们的欢心,不管多美,也极为危险。这种女人送给我,我也不要。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的,像林黛玉和乐蒂等人,都是遗传基因使她们不快乐。大笑姑婆很好,她们少了一根筋,忧愁一下子忘记,很可爱的。爱吃东西的人,多数不是什么坏人。他们拼命追求美食,没有时间去害人。大笑姑婆兼馋嘴,是完美的结合,这种女人多多益善。样子普通,但有股灵气的女人,最值得爱。什么叫有灵气看她们的眼睛就知道,你一说话,她们的口还没有张开之前,眼睛已动,眼睛告诉你她们赞不赞成。即使她们不同意你的看法,也不会和你争辩,因为,她们知道,世界上要有各种意见,才有趣。我们以前选新人,六七十年代中一部片就是上千个,有谁能当上女主角,全靠她们的一双眼睛,有的长得很美,但双眼呆滞,没有焦点,这种女人怎么教,都教不会演一个小角色。自命不凡,高姿态出现的女强人最令人讨厌——她当身边的人都是白痴,只有自己一个才是最精的。这种女人不管美丑,多数男人都不会去碰她们。从她们脸上可以看出荷尔蒙的失调。“我还很年轻,要怎么样才学会看人”小朋友常这么问我。要学会看人,先学会看自己。本人一定要保存一份天真。像婴儿一样,瞪着眼睛看人,最直接了。沉默最好,学习过程之中,牢牢记住就是,不要发表任何意见,否则即刻露出自己无知的马脚。注视对方的眼睛,当他们避开你的视线时,毛病就看得出来了。也不是绝对地不出声。将学到的和一位你信得过的长辈商讨,问他们自己的看法对与不对。长辈的说法你不一定赞同,可以追问,但不能反驳,否则人家嫌你烦,就不教你。慢慢地,你就学会看人了,之中你一定会受到种种的创伤,当成交学费,不必自怨自艾。什么时候学会看人,年纪大了自然懂得。当你毕业时,照照镜子,看到一只老狐狸。我就是一个例子。
广东旅游出版社肯定出版过无数的好书,好看,好玩的书。但是我对这家出版社的印象,就是因为蔡澜先生。当年广州图书馆某行书架上那一排蔡澜的作品,都是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
《七乐也》也是其中的一本,大约是20年前的文字,收录七乐也,八乐也,九乐也的专栏内容。不太清楚后来有没有十乐也。
生了下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
除了尊敬人,也要尊敬我们住的环境 这是一个基本条件。
看惯了人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朋友,甚至兄弟父母,也会学了饶恕。人,到底是脆弱的。
蔡澜的从不说教,只说他自己和他自己的所见所闻。
《七乐也》的“东莞之旅”,旅游巴士先到特区,到书城去逛了一下,“大陆出版的新书多得惊人。我要买一套十五本自己写的翻版书,已卖光。虽然一毫子不进袋,但也沾沾自喜。”
畅销书自有畅销的理由,不是文笔了得就是文字有性格,文如其人,蔡生写了几十年专栏,两者俱有。
再看20年前东莞饭局的一张菜单:常平阴菜炖牛肉,大岭山风味鹅,香煎沙田白鸽蛋,高埗冼沙鱼丸,盐焗虎门乌头。厚街腊味三并,豉油皇焗爽肚,清溪客家豆腐丸,禾花鲤鱼炊糯米,石排煮大鱼,东莞炒米粉 原汤鲜虾米面条,道滘裹蒸粽和家乡糖不甩。
这是华侨中心安排的饭局,本读者只知道,现在已经难觅东莞米粉了。
再看东莞山庄饮茶,不见吃惯的虾饺烧卖叉烧包,看到的是东莞茅根粥,排骨肠粉煲,咸汤圆,猪红粥等等。东莞人还喜欢吃又咸又甜的点心,有钵仔糕,红团,富贵果,赖角等,也都是未尝过的。
真是山外有山,我这个自认为老饕的人,经验实在太浅,正感到沮丧时,旅游局的人偷偷告诉我:“都是为你特别安排的,把些失传的菜重现。”写东莞美食,不忘把自己也表扬一个,蔡生可爱,当然他有那个价值,东莞美食不但上了当年的专栏,还结集成书,还能在大陆出版数次,二十年后,还能重温东莞的美食,而烧鹅濑粉竟然还未能被提名。
“听说你们的娱乐事业做得更好。”我才想起东莞在这方面的放肆,好在已经吃得没时间去玩去,不然再经特别安排,骨头都不剩,才能返港。
《东莞之旅》临别都还不忘幽默一番,看上去是“放肆”,倒也是实话实说。
20年前,蔡澜的文字粤味情浓。蔡生应该是新浪微博的老用户了,在微博回答网友的问题,也出版了两本书了,他79 岁了,写作停不了,有趣依旧,但是文风有变,细心的读者不妨比较一下。
隔着20年的光阴再回看,变幻才是永恒。[/cp]
按照惯例,蔡澜先生每年农历前一个月都会开放微博平台,和读者从吃喝玩乐扯到人生百态。网友说自己是AB血型,问先生是什么血型?蔡澜说:“白兰地喝得多,是XO型。”有网友找他吐槽:“因为喜欢做菜被叫‘没出色的女人’是不是太惨了?”先生义愤填膺:“管他妈的王八蛋!”先生的生活态度,可真是有趣极了。
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蔡澜是香港著名作家、美食家、旅行家、**人……也是许多人眼中的“玩家”。快80岁的老人了,去年上《十三邀》当客人,依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红光满面,玩心不减。蔡澜曾说,就算让他再活三世都玩不够,而TVB也有经典对白:“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
为了教大家及时行乐,享受人生,早在90年代,TVB就制作了旅游节目《蔡澜叹世界》,让最会玩的蔡澜带着明星满世界跑,感受代表人生最高享受的生活场景。在瑞士的雪山湖畔,他带邵美琪李绮红边喝红酒边吃啤酒造的芝士、吃烤鹿肉、还有现挤的新鲜牛奶……看邵美琪满足的表情,可真是“眉毛都鲜掉了”。
他又带着李嘉欣去北海道吃极品日本料理,叹顶级露天温泉。那时李嘉欣还是单身状态,一边叹温泉一边发表择偶观:“最紧要是人好和对我好。”
“叹世界”是粤语里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意思,香港人“识饮识食识叹世界”远近闻名,港圈中许多名人明星,都是吃喝玩乐方面的专家。林青霞作为几代人的女神,银幕里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青霞喝酒“更成为港片中的经典瞬间。
没想到姐姐一上真人秀,就因为一道醉蟹曝露“吃货本色”,一轮冲锋陷阵之后眼神迷离,感叹:“人间一大享受。”美食当前,姐姐还高兴地曝料,当年邢李源就是用几只大闸蟹把她给追到的。林青霞是不吃人间烟火的女神,章小蕙则是曾扬言“可以不吃饭,不可以不买衣服”的人间富贵花。话是这么说,其实章**何曾委屈过自己的胃?
早在2003年,她就在《星岛日报》上写过一篇关于《茶餐厅》的文章。从香港的金凤奶茶檀岛咖啡翠华鱼蛋到纽约的煎双蛋hash brown烟肉蘑菇,她如数家珍,说是百吃不厌。
可挑剔精致的意大利菜,她同样说能吃一辈子。从头盘的新鲜半软莫扎里拉奶酪,到主菜T-bone烤牛排,还有佐餐的季节黑樱桃。章小蕙从来都是不吃不快,不像一般女明星那样拘谨。
现在,她主张的是“饭要吃衫也要买”。
许多“识叹”的明星,还会将自己的嗜好发展成事业。
“咖啡王子”陈豪,自从开始经营自己的咖啡品牌后,明星便成了副业,咖啡才是主业。进组拍戏,也要带上商用咖啡壶,每天开工前提前起床,泡好咖啡招待同事。《杀手》里和他拍档的李佳芯说,“开工到凌晨都不怕了。”
共同的嗜好也会成为伴侣间的默契,陈豪和太太陈茵薇是因为咖啡结缘,而ex廖碧儿和他分手后,却钻研起红酒来。
廖碧儿后来逐步考获了国际品酒资格,还在波尔多酿制了一款个人品牌葡萄酒,取名“Bellavizio”,中文意思是美丽的错误,这只酒后来夺得7个国际殊荣。一个小小的嗜好变成得到国际认同,廖碧儿觉得很兴奋。
其实好吃好喝好玩的那么多,最受饕餮之徒欢迎,甚至无法拒绝的,还是美酒。
他们有酒,你有故事吗?80年代末,倪匡、黄沾、蔡澜这香港三大才子,办过一个叫《今夜不设防》的访谈节目。每集的开局都是以酒暖场,话题里总带着微醺的气息。
他们的话题自由奔放,毫无章法可言。有一次黄沾让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倪匡便说起自己第一次去台湾拜访琼瑶的经历。他说,当时琼瑶牵着两只贵妇狗,优雅地走下楼梯,笑眯眯地问:“倪先生,你想喝点什么?”
倪匡看琼瑶这精致的做派,不好意思直接说白兰地,故意文绉绉地说:“我想喝法国制造的,有酒精的液体。”琼瑶听到后说“好”便踱步回楼上,没想到再下来却交给倪匡一支法国香水……倪匡当场吓傻了。
倪匡、黄沾、蔡澜都是爱酒之士。曾经有人评价黄沾是“好色、好酒、好财”,黄沾知道后重新评价自己:“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钱无能。”
就像李白斗酒诗千篇一样,酒也是黄沾灵感来源。他填词的《流光飞舞》里,有一句“半醉半醒之间,盈盈笑眼千千”,寥寥数语便描绘出青蛇与白蛇的姿态。
90年代那句经典的洋酒广告“人头马一开”,也是他酒后灵感大发写下来的。此句一出,即横扫酒业,让人头马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
蔡澜说自己的好酒量遗传自母亲,老人家在78岁的高龄,两天就能喝完一支白兰地。
有一次倪匡去蔡澜新加坡家做客吃午饭,蔡澜妈妈试探着问倪匡:“听说你很喜欢喝酒?”倪匡怕老人家不喜欢“酒鬼”,又故作矜持:“我只喝一点点,而且天黑才喝,白天不喝,白天喝酒太堕落啦!”
结果吃到第三道菜,蔡澜妈妈突然一拍桌子:“倪匡!你不喝酒我喝!我这么大的年纪,不怕堕落了!”把倪匡说得脸都红了,原来伯母是想跟他对杯啊!
倪匡有一句关于酒的名言,前半句是“太阳不下山我不会喝酒的”,后半句则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地方是太阳没下山的”。
对于“白天喝酒堕落”这个理论,蔡澜也有自己的大道理:“能够一大早就喝酒的人,代表他是一个可以主宰自己时间的人,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是很幸福的。”
嗯,要喝酒,大文豪怎么会编不出理由?
贵圈中喝酒喝成行家的明星也大有人在。譬如刘嘉玲,就是圈中有名的“酒仙女”。在苏州长大的她,从小就很熟悉黄酒被加热后的香气——那是一家人围在饭桌前团聚的幸福感。
长大之后,刘嘉玲依然对酒情有独钟,她不仅酒量好,而且知道什么样的菜配什么样的酒,什么样的气氛喝什么样的酒,讲究得很。
梁朝伟也爱喝酒,而且他是沉浸在一个角色里喝酒。比如近期在看村上春树的书,他就会一个人跑到日本的酒吧和寿司店,一个人喝清酒或啤酒,刘嘉玲调侃:“他要自己演村上春树一样。”
如果是超级富豪,往往还会千金一掷来满足自己对酒的热爱。“娱乐大亨”林建岳和“香港四大富豪“之一的刘銮雄,都是香港有名的藏酒天王。林建岳曾说,发掘陈年酒就像发掘有潜力的艺人一样,是他的乐趣。
他说,见证一箱酒由鲜活缓缓转向沉实雅致,就像见证明星从初出道的寂寂无名到大红大紫,过程漫长而艰辛,而培育出巨星就像打造cult wine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可遇不可求。刘銮雄年轻时爱开party,所以狂买靓酒,不同年份、牌子搏命买,自称花费10亿以上。去年10月,大刘在苏富比酒行拍卖了自己38年来共117瓶“私人珍藏”,成交额达5304万,超出原估价的一倍之多。
看来,香港的富人们为了“叹靓酒”,都很舍得花钱。唯有美食与酒不可辜负
在TVB的豪门剧里,总能看到富人们摇晃着酒杯,谈论几个亿上落的大手意。职场剧里,律师医生们下班之后相聚酒吧happy hour,有什么烦恼,喝了再说。**里,精致的中产们举办品酒会,还会以舌尖品出酒的年份为乐趣,称之为“盲饮”。
酒为何会成为富人明星们无法割舍的心头好?除了某些藏酒的稀缺性,当然还有美酒带来的舌尖享受以及微醺之后的微妙快乐。
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会相对放松,不再受传统、世俗的价值观所束缚,谈天说地时表达得比较淋漓尽致一点,就好像把本我唤醒了一样,难怪刘嘉玲说,“懂喝酒就懂两种人生。”
品酒,从来不是简单的“一口闷”,而是一门值得研究的高雅、有趣的艺术。你可知道,一杯优质香槟区干邑,背后需要多少精力和时间才能酿造面世?
人头马之家在广州大剧院举办了一场名为“穿粤邑境”的集装置艺术、高科技、佳酿品鉴、派对娱乐于一体的干邑盛筵。E姐和美少女们受邀领略了这场创新式互动体验活动。
葡萄是干邑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品质优越的白玉霓葡萄才能赋予干邑独特的风味和馥郁的芬芳,而酿制优质香槟区干邑的原料,必须是产自夏朗德省科涅克地区的白玉霓葡萄,所以一进入展厅,“人头马之家”就以光影墙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葡园景象。
葡萄芬芳的秘密,在于种植的土壤,“干邑风韵”区域向我们展示的,正是法国干邑中心地带独特的白垩土地图。
下一个区域,我们开始沉浸式体验酿制的过程。
在充满科技感的“葡萄梦境”里,颗颗晶莹的白玉霓葡萄结于园中,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可以“摘”一颗,再踏上酿造干邑的匠心之路。
随后进入“蒸馏之道”,刚刚摘下的“葡萄”被我们投放到蒸馏管道中,经过压榨和发酵,在小型铜制蒸馏器里进行带渣双重蒸馏,直到凝结成一滴滴无色透明的“生命之水”。
把无色透明的生命之水交给酿造大使,他会帮我们投放到被火烤后而弯曲所制成的利穆赞橡木桶。在漫长的窖藏时光中,生命之水经过时间历练,就会逐渐变化成深琥珀色的芬芳液体。超有仪式感!生命之水与利穆赞橡木桶相处的时间越长,颜色越发醇厚,展览用一个“灯光秀”的形式来展示这种奇妙的变化。
由于原材料和酿造时间的不同,一杯小小的干邑里,会意外糅合许多食物的味道,比如蜜饯、圣诞水果蛋糕、蜂蜜、蜜橘……这也是品酒的乐趣吧!
温馨提示,以上旅程都可以用手机扫码打卡,每次扫码等于点亮一块人头马地图,当地图被全部点亮时,就可以换取一个精致的人头马生命之水作为纪念了。
在“人头马”首席品牌大使Bruce的带领下,我们还品鉴了一场“饕餮盛宴”。
Bruce说,人头马XO可以放大食物在味蕾上的体验,比如黑巧克力的醇厚,蜜橘的甘甜……对于佐酒的食物,Bruce先生还提供了一个思路:牢记一个大写的"C"。这个“C”可以是cake、cheese、chocolate、Corn等等。
旅程的最后一站必须重点推荐——摩登感十足的中央酒吧!
为了丰富来宾的体验,酒吧推出了五款特调干邑鸡尾酒,每位来宾都可以免费领取一杯饮品,点单的时候可以先咨询口味。其中“弘运”是由人头马大中华区荣誉大使袁弘现场创作的。
材料包括品质卓越的人头马VSOP优质香槟区干邑、袁弘湖北家乡的羊楼洞砖茶,以及广东人最爱的养生枸杞、红枣……听起来就很有“穿粤”的味道。
不过美少女们最喜欢的,还是其中一款粤韵十足的名为“东山少爷”的鸡尾酒,由VSOP、覆盘子醋、甜菜汁、苦酒和青柠汁调制而成,入口轻微酸苦喝完舌头有回甘,清新的味蕾感受很适合女生。
酒量好的朋友,可以试试“老广场”。这里面有VSOP,波本威士忌,红味美思酒,法国廊酒,苦精……
还有一款是VSOP、广式奶茶和君度橙酒搭配的“日新粤邑”,这款酒入口是奶茶的温柔,喝完却有XO的后劲……美酒虽好,请不要贪杯。
人头马之家,是人头马品牌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这场沉浸式的精彩之旅,将干邑的匠心传承与品牌的团队协作精神,呈现给每一位消费者。
自从2016年来,人头马之家已经走过广州、上海、厦门、成都、深圳等城市,时隔五年,人头马之家带着新品牌“人头马一开,我们耀精彩”回到精彩之旅第一站,以此回应广东干邑爱好者们的热情。
展览时间从1/9 - 1/24,广东的闺蜜们千万不要错过呀!E姐和美少女们已经准备二刷了……别劝我!我要醉!
精致的生活背后,离不开品质的奠定。自1972年开始,近300年来,人头马团队都以出色的才华,齐心共聚,共同协作,酿造着一滴滴珍贵的干邑。
这次“广州人头马之家”的创意在于,把严谨的干邑制作过程变成一场梦幻的体验旅程,让参观者跟随一滴干邑的脚步,发现人头马品牌的故事,感受一滴葡萄原液,蜕变为琥珀色佳酿的过程。
在中央酒吧小小放肆一回,才深感“叹世界”从来不是单纯的挥霍烧钱,品鉴者们投入时间和耐心去了解佳酿背后的学问和故事,本身也是其乐无穷的事情。
能感受到这种乐趣的可贵,才算真正的懂生活和懂“叹世界”吧。
今天的话题是:
你和酒有故事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我们常听到年轻人对自己家里的老人说:“上年纪了就不要到处折腾了嘛,就在家带带孙子,逛逛公园,晚上去跳跳广场舞多好啊!”这话乍听好像是对的,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是何其荒唐!
是的,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大家都在歌颂青春无价,但是每个人也只能中年一次,老年一次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珍贵,又何必厚此薄彼呢?
人类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因为年龄变大而丧失 探索 世界的好奇心,那就是可怕的了。
有些人已经六七十岁,但他依旧笑得像个孩子一样,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反观一些年轻人,生活刻板,不苟言笑,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把自己搞得面黄肌瘦,他们才是真正的老了。
老了这词,刚听到的时候觉得真可怕,但仔细想想,觉得还挺美好的。有人长出了皱纹就开始尖叫,其实那是老天厚待,脸上多一道皱纹,保护你脚下跨过一道坎。这世上有太多的人,被坎坷的路绊倒,没那个福分平安到老。
但还是有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年轻”的脸蛋,花大笔的钱去整容、打针。是的,美,的确占便宜。但是短暂的很,不会做人的话,一下子便生厌。
有些女人一看平凡,但是愈聊愈觉得她们有味道。以色侍人的日子总不会持续的太长。现在很多人找对象的标准已经将 有趣 排到有颜值之前了。
有人说:“我知道老了不是借口,但能不能等我的孙子大一点,上幼儿园了再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呢?”
你的人生应当由你自己决定和负责,但是,你要懂得“即刻做”的道理。任何事,一想到就该马上处理,要不然,转头就忘了。
今天忘记,下个月记不起,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那么一拖,孙子都结婚了,可能你还在人间,那你就要带重孙,也有可能你都不在这世上了。
年轻人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所以听不进去这些话,那老人呢?还是那句话,顾念亲情是好事,但也别忘了过好你自己的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满脸皱纹,皮肤松弛,头发花白,也许有的人已经成了秃头。但愿自己能像红酒,越老越醇。一股香浓,诱得年轻人团团乱转。一切看开、放下,人生豁达开朗,那有多好!
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是个特例,站在一堆正常人当中像个突然闯入的外星人,但是人就是不同才好,没必要争个高低上下。
为什么要害怕自己的与众不同呢?难道有一天你会觉得说:“哇!我身边的人在冬天都不穿秋裤,那我也不要穿秋裤了。”万一你就是个老寒腿呢?那不穿秋裤受罪的就是你自己,而不是那些 健康 的人。
所以,什么是任性的生活?能够坦然面对衰老,永远保持 探索 世界的好奇心,不惧怕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就是任性的生活!
蔡澜说过一句话:“要享受 美食 ,就要牺牲一点 健康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任性!但“任性并不是任意妄为,而是在 社会 规范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受羁绊。也就是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否则就会有很多让自己遗憾的事情。”
《理想的下午》的作者舒国志说:“人要任性,自己要做得了主,自得其乐其实是很难的,能假装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得有造化的。”
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只是需要造化,还是非常依赖人本身的修养的。而这种修养,又与生活状态相辅相成。蔡澜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方式,是一种任性、率性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想必也是你所期望的。
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质
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质,好书是女人的气质、精神永葆青春的源泉,能弥补女人的不足,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成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质。
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1一、《生活的艺术》
推荐语:林语堂代表作品之一,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部英文作品。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讲解了《圣经》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感悟:
1、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2、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3、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二、《爱的教育》
推荐语:《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由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对照日、英译本将这本书译为中文,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感悟:
1、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
2、不要让嫉妒的蛇钻进你的身体里。要知道,它会腐蚀你的心灵,吞噬你的灵魂。
3、人有着一个大要求。人不能满足于现在,对于无限,有着憧憬与畏惧敬虔之念。换句话说,人不能满足于一生,想求人以上的价值。这价值就成了理想,成了宗教,使人心归依。
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2NO1《向前一步》 谢丽尔桑德伯格
《向前一步》曾连续7周稳居亚马逊总榜榜首!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深刻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解开了女性成功的密码!她认为,女性之所以没有勇气跻身领导层,不敢放开脚步追求自己的梦想,更多是出于内在的恐惧与不自信。她在书中鼓励所有女性,要大胆地“往桌前坐”,主动参与对话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她还为女性提出了如下成功密码,激励女性勇于接受挑战,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NO2《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 蔡澜
好女人,好太太,好母亲,还是有的,这是上帝赐给的,但也是每个女人可以自我进步达成的。
《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是蔡澜七十多年与女人打交道得出来的经验,他或犀利辛辣,或温和淡定,或郑重朴实,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一边指出女人的问题,一边又给予积极的鼓励。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难题,愿我们能从蔡澜这里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NO3《柔软》 廖一梅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柔软》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终结篇,讲述了一位女医生、一个纠结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年轻人,他们对生活、对生命发出的提问和思考。
NO4《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 李筱懿
《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是新女性主义作家李筱懿2017年新作品集
《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收录了43篇生动精彩的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在职场和生活中“掉过的坑”总结的经验,写成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以此告诉大家:女性的成长没有一蹴而就,经历尴尬的过往,填平凹凸的坑洼,才能找到盛开的姿态,和好的时光。
NO5《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 徐巍
这是14年来一直奋战在女性时尚励志的《时尚COSMO》前总编辑徐巍给女孩们的成长信&挑战书。
除了徐巍贴心感性又振奋人心的文字,书中还收了她与蔡康永、冯唐、廖一梅、张艾嘉、梁文道、陈文茜等12位客座总编辑的精彩对谈。风趣、大胆、韵味十足,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女人,只要你,像爱奢侈品一样,爱自己。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好书是女人的气质、精神永葆青春的源泉,能弥补女人的不足,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成熟,难怪人们总说读书的女人有一种韵味,读书的女人最美丽。
女人看什么书可以提高情商和气3一、会表达的女人最优雅
粗俗的话会侵蚀你的心灵,自卑的话会夺去你的自信,不适当的说话方式,不仅影响你的心情和形象,还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丑陋。如果一个女人懂得说话的学问,就能够树立美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魅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和有气质。
二、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在浮躁而慌乱的世界里,让自己活成一株温婉优雅的玫瑰,让生命吐露芬芳,你所追求的一切才会款款而来。书中自有颜如玉,好的女人就如同一本书。岁月雕琢了她的细腻与处事,读书升华了她的气质与庄重。爱读书的女人,总不会没人爱。
三、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有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女人要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女人也可以终将破茧成蝶!
四、静心
别让自己活得太累,学会简单的生活,不要紧的魔力,学会休息,做到科学的休息,放松紧张的心态。实现内心的圆满与和谐,做真实自我,达到道家意义的生命自由创造状态,从而获得成功与幸福的人生。
五、婚姻不打理幸福不理你
婚姻是女人最重要的投资,第一步在挑选老公上就不能犯错,要以投资人的眼光来挑选。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体会来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理婚姻工具书。既包括衣食住行的精打细算,又包括父母儿女的远大“钱”程,还包括幸福婚姻的稳扎稳打,更包括人际关系的深谋远虑。
六、做个心平气和的女人
女人看透情商,更好把握幸福,培养高情商,从情商的角度主动认识自己,做幸福女人。这本书是一部培养女性“三商”的指南,一本提升女性内在素质的宝典,有空的时候多读读。
蔡澜,著名作家、美食家,与金庸、倪匡、黄沾合称香港四大才子。他写的不少文章中都是关于美食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1:留学时吃生鱼
到了日本留学,半工读,穷的日子三餐三日九顿,都是同样的一片咸鱼,一有钱就大吃特吃了。
寿司是最贵的,最初只选其中价贱的MAGURO,深红颜色。香港人至今还是瞧不起,但是真正在日本海捕捉的「真鲔HON MAGURO」,比近年来从印度或西班牙运来的鲔鱼鱼肚TORO还要有味道,时而用酱油腌个个把钟,切片上桌,是高阶食品,和日本人谈吃刺身,如果你说很欣赏MAGURO,他们会肃然起敬。
其实TORO太油太腻,还比不上「缟鲹SHIMA AJI」。此鱼价廉物美,但并非太多人懂得吃的。
日本人吃鱼,要切得整齐漂亮,把肚边最肥美的鱼油膏也扔掉,我吩咐师傅刮了那层TORO肥膏,用火枪略略一烧,美味之极。
鲣鱼KATSUO也能生吃,不过一定要把皮和肚子部份用火烧一烧,曾经看到国内人士就那么生㓥来吃,有点恐怖,因为鲣鱼的皮和肚都有寄生虫,尤其是其腹,寄生虫长大了成为一粒粒的黄疮,不烧是不行的。鲣鱼晒干后硬得像木头,我们俗称为木鱼,木鱼刮出来的丝可煮汤或放在豆腐上面,一淋酱油,好像会动了起来。
吃鱼生已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对它很熟悉,其它的鱼就不赘述了,说些在留学时代尝到稀奇古怪的。
在北海道有种叫「八角HAKKAKU」的,鱼身真是呈八角形,八条凸起来的鳞骨,不看到也不相信,此鱼剥皮后片成刺身,肉虽不多,但甚甜美。
同在北海道的有种石头鱼,名字叫为GOKO,一生贴在岩石上,一动不动,不必游水,骨头退化,只剩软骨,斩成块状煮面豉汤,口感和味道都好。
样子奇丑的有称为「虎鱼」的OKOSE,传说猎师上山,必带此鱼在身上,因为山中有妖怪,叫为丑女的山神,当遇到她,把虎鱼干拿出来。发现有比自己更丑的,大喜,就放过猎师不去吃他。现实生活中,把虎鱼切成刺身,有阵淡淡的幽香,十分美味。
说到丑,石头鱼「ANKO」也够厉害,初到日本时在新宿的料亭外,用铁钩吊著一条,有半个人高。因为它全身软骨,离了水面后,肉的重量会把胆压破,整条鱼就要扔掉了。分七个部份,一、肝,可生吃或煮熟来吃。二、鱼翅。三、卵巢。四、柳肉包括面颊。五、胃。六、鳃。七、皮。用各部份放入锅中煮,就叫「锅ANKO NABE」。
叫为MANBO的是「翻车鱼」,英文SUNFISH,名副其实地像太阳一样圆。尾部有两片巨翼,皮厚肉少,翻车鱼的刺身呈雪白色,有很独特的味道,吃惯了觉得不错,也可用面豉煮之,皮则是浸醋来吃。
谈回形状较为正常的鱼,三文鱼日人叫「鲑」,分为白鲑、红鲑和姬鲑,至今在河流中还能见到鲑鱼由海中游入产卵,但这时已变形,下颚上翘,狰狞可怕,没人敢去吃它,除了灰熊。
日人早知三文鱼寄生虫甚多,绝不生吃,多数用盐腌渍,切片烧之或煮之,就是我穷时的主要食物。一拿到薪水就吃三文鱼子IKURA,新鲜的绝不死咸,是天下美味。但很少能尝到 ,只在新潟县做的「村上宴」中吃过一次,包括了三文鱼头软骨,叫为「冰头」,用醋腌之,还有盐渍的胃和肠,一共二十二品。
三文鱼的肚边,叫为HARASU。从前切完扔掉,当今也一袋袋地卖,最为肥腻,味又甘美,高阶的寿司铺也会烧给你吃。从筑地鱼市买回来,不下油,就那么煎一煎,仙人食品也。
和鲑鱼一样游回溪中产卵的有夏天最清甜好吃的「鲇」,台湾人称之为香鱼。说也奇怪,活生生的鱼用手一抓,在鼻上一闻,绝无鱼腥,还嗅到一股像青瓜的味道呢。
鲶鱼一般是烧来吃,相信大家都试过,稀有的是它的肠和肝用面酱腌制,叫为URUKA,那股苦味,非常过瘾。
讲到内脏,香港人最大误会的是把鱼子叫为蟹子,那种爽爽脆脆的口感,产生于飞鱼。另外一块块很硬的日人叫为「数之子」,那是鱼束鱼的卵。
鱼子最著名的是乌鱼,又称「鲻」或「鰡」的,分淡水和咸水。海鱼较大,才能制造乌鱼子KARASUMI,日人称之为「唐墨」,样子像唐朝时进口到日本的墨条。后来传到台湾,被他们发扬光大,一般人还以为是台湾先学会吃乌鱼子呢。
吃过最珍贵的鱼子,就是河豚的,那是用盐腌制,要经过三年才能解毒的下酒菜,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味是咸。
河豚当然不可不谈,先是用肉来煮汤,那种甜美,一吃上瘾。奇妙的是,冷了也不腥。吃刺身的话,第一次觉得肉甚硬,没什么吃头,但到了第二第三回,细嚼之下,满口甜蜜的津液,才知道为什么要拚死去吃。
罪过、罪过。也试了鲸鱼,它一身是宝,皮下脂肪叫卑尔根,因像肥猪肉。小肠叫百寻,胃叫丁字,肾叫豆脏,还有 也能吃,但是尾部的肉最美,不比TORO差,才知日人为何那么痴爱。
在日本还吃过数不尽的鱼类,生吃固佳,但用清酒和酱油来煮,并不逊香港人的蒸鱼,尤其是那尾叫为KINKI的「喜知次」,皮下一层肥油,百食不厌。
还有数不清的鱼,不一一列举。留学之后,我又到各国流浪,一方面又为拍戏工作,到海外吃鱼去也。
篇2:面痴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面痴。只知从小妈妈叫我吃白饭,我总推三推四;遇到面,我抢,怕给哥哥姐姐们先扫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给你吃面好不好”妈妈笑着问。我很严肃地大力点头。
第一次出国,到了吉隆坡,联邦酒店对面的空地是的士站,专做长程车到金马仑高原,三四个不认识的人可共乘一辆。到了深夜,我看一摊小贩,店名叫“流口水”,服务的士司机。肚子饿了,吃那么一碟,美味之极,从此中面毒更深。
那是一种叫福建炒面的,只在吉隆坡才有,我长大后去福建,也没吃过同样味道的东西。首先,是面条,和一般的**油面不同,它比日本乌冬还要粗,切成四方形的长条。
下大量的猪油,一面炒一面撒大地鱼粉末和猪油渣,其香味可想而知,带甜,是淋了浓稠的黑酱油,像海南鸡饭的那种。
配料只有几小块的鱿鱼和肉片,炒至七成熟,撒一把椰菜豆芽和猪油渣进去,上锅盖,让料汁炆进面内,开启锅盖,再翻兜几下,一碟黑漆漆,乌油油的福建炒面大功告成。
有了吉隆坡女友之后,去完再去,福建炒面吃完再吃,有一档开在银行后面,有一档在卫星市PJ,还有最著名的茨厂街“金莲记”。
最初接触到的云吞面我也喜欢,记得是“大世界游乐场”中由广州来的小贩档,档主伙计都是一人包办。连工厂也包办。一早用竹升打面,下午用猪骨和大地鱼滚好汤,晚上卖面。宣传部也由他负责,把竹片敲得笃笃作响。
汤和面都很正宗,只是叉烧不同。猪肉完全用瘦的,涂上麦芽糖,烧得只有红色,没有焦黑,因为不带肥,所以烧不出又红又黑的效果来。从此一脉相传,南洋的叉烧面用的叉烧,都又枯又瘦。有些小贩手艺也学得不精,难吃得要命,但这种难吃的味道已成为乡愁,会专找来吃。
南洋的云吞面已自成一格,我爱吃的是干捞,在空碟上下了黑醋、酱油、西红柿酱、辣酱。面渌好,捽干水份,混在酱料中,上面铺几条南洋天气下长得不肥又不美的菜心,再有几片雪白带红的叉烧。
另外奉送一小碗汤,汤中有几粒云吞,包得很小,皮多馅少。致命的引诱,是下了大量的猪油渣,和那碟小酱油中的糖醋绿辣椒,有这两样东西,什么料也可以不加,就能连吃三碟,因为面的份量到底不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了日本,他们的经济尚未起飞,民生相当贫困。新宿西口的车站是用木头搭的,走出来,在桥下还有流莺,她们吃的消夜,就是小贩档的拉面。
凑上去试一碗,那是什么面硬绷绷的面条,那碗汤一点肉味也没有,全是酱油和水勾出来的,当然下很多的味精,但价钱便宜,是最佳选择。
当今大家吃的日本拉面,是数十年后经过精益求精的结果,才有什么猪骨汤、面豉汤底的出现,要是现在各位吃了最初的日本拉面,一定会吐出来。
方便面也是那个年代才发明的,但可以说和当今的产品同样美味,才会吃上瘾,或者说是被迫吃上瘾吧!那是当年最便宜最方便的食物,家里是一箱箱地买,一箱二十四包,年轻胃口大,一个月要吃五六箱。
什么全吃方便面一点也不错,薪水一发,就请客去,来访的友人都不知日本物价的贵,一餐往往要吃掉我的十分之八九的收入,剩下的,就是交通费和方便面了。
最原始的方便面,除了那包味精粉,还有用透明塑料纸包著两片竹笋乾,比当今什么料都不加的豪华,记得也不必煮,泡滚水就行。医生劝告味精吃得太多对身体有害,也有三姑六婆传说方便面外有一层蜡,吃多了会积一团在肚子里面。完全是胡说八道,方便面是恩物,我吃了几十年,还是好好活着。
到韩国旅行,他们的面用杂粮制出,又硬又韧。人生第一次吃到一大汤碗的冷面,上面还浮着几块冰,侍者用剪刀剪断,才吞得进去。
但这种面也能吃上瘾,尤其是干捞,混了又辣又香又甜的酱料进去,百食不厌,至今还很喜欢,也制成了方便面,常买来吃。
至于那种叫“辛”的即食汤面,我就远离,虽然能吃辣,但就不能喝辣汤,一喝喉咙就红肿,拼命咳起嗽来。
当今韩国作为国食的炸酱面,那是山东移民的专长,即叫即拉。走进餐馆,一叫面就会听到砰砰碰碰的拉面声,什么料也没有,只有一团黑漆漆的酱,加上几片洋葱,吃呀吃呀,变成韩国人最喜欢的东西,一出国,最想吃的就是这碗炸酱面,和香港人怀念云吞面一样。
说起来又记起一段小插曲,我们一群朋友,有一个画家,小学时摔断了一只胳臂,他是一个孤儿,爱上另一个华侨的女儿,我们替他去向女友的父亲做媒,那家伙说我女儿要嫁的是一个会拉面的人,我们大怒,说你明明知道我们这个朋友是独臂的,还能拉什么面说要打人,那个父亲逃之夭夭。
去到欧洲,才知道义大利人是那么爱吃面的,但不叫面,叫粉。你是什么人,就吃什么东西;义大利人虽然吃面,但跟我们的完全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把面和米煮得半生不熟,就说那是最有“齿感”或“咬头”的,我一点也不赞成。
唯一能接受的是“天使的头发”Capflli D'angelo,它和云吞面异曲同工。后来,在义大利住久了,也能欣赏他们的粗面,所谓的意粉。
意粉要做得好吃不易,通常照纸上印的说明,再加一二分钟就能完美。义大利有一种地中海虾,头冷冻得变成黑色,肉有点发霉。但别小看这种虾,用几尾来拌意粉,是天下美味。
其他的虾不行。用香港虾,即使活生生的,也没那种地中海海水味。谈起来抽象,但试过的人就知道我说些什么了。
也有撒上乌鱼子的意粉,台湾人不知道,以为乌鱼子只有台湾人和日本人才吃。撒上芝士粉的意粉,永远和面本身不融合在一起,芝士是芝士,粉是粉,但有种烹调法,是把像厨师砧板那么大的一块芝士,挖深了,成为一个鼎,把面渌熟后放进去捞拌,才是最好吃的义大利面。
了前南斯拉夫,找不到面食。后来住久了,才知道有种鸡丝面,和牙签般细,也像牙签那么长,很容易煮熟。滚了汤,撒一把放进去,即成。因为没有云吞面吃,就当它是了,汤很少,面多,慰藉乡愁。
去了印度,找小时爱吃的印度炒面,它下很多西红柿酱和酱油去炒,配料只有些椰菜、煮熟了的番薯块、豆卜和一丁点的羊肉,炒得面条完全断掉,是我喜欢的。但没有找到,原来我吃的那种印度炒面,是移民到南洋的印度人发明的。
在台湾生活的那几年,面吃得最多,当年还有福建遗风,炒的福建面很地道,用的当然是**的油面,下很多料,计有猪肉片、鱿鱼、生蠔和鸡蛋。炒得半熟,下一大碗汤下去,上盖,炆熟为止,实在美味,吃得不亦乐乎。
本土人做的叫切仔面,所谓切,是渌的意思。切,也可以真切,把猪肺、猪肝、烟熏黑鱼等切片,乱切一通,也叫“黑白切”,撒上姜丝,淋著浓稠的酱油膏当料,非常丰富,是我百吃不厌的。
他们做得最好当然是“度小月”一派的担仔面,把面渌熟,再一小茶匙一小茶匙地把肉末酱浇上去,至今还保留这个传统,面担一定摆着一缸肉酱,吃时来一粒贡丸或半个卤鸡蛋,面上也加了些芽菜和韮菜,最重要的是酥炸的红葱头,香港人叫干葱的,有此物,才香。
回到香港定居,也吃上海人做的面,不下鸡蛋,也没有碱水,不香,不弹牙。此种面我认为没味道,只是代替米饭来填肚而已,但上海友人绝不赞同,骂我不懂得欣赏,我当然不在乎。
上海面最好吃的是粗炒,浓油赤酱地炒将起来,下了大量的椰菜,肉很少,但我很喜欢吃,至于他们的煨面,煮得软绵绵,我没什么兴趣。焦头,等于一小碟菜。来一大碗什么味道都没有的汤面,上面淋上菜肴,即成。我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最爱的是葱油拌面,把京葱切段,用油爆焦,就此拌面,什么料都不加,非常好吃。可惜当今到沪菜馆,一叫这种面,问说是不是下猪油,对方都摇头。葱油拌面,不用猪油,不如吃发泡胶。也有变通办法,那就是另叫一客红烧蹄膀,捞起猪油,用来拌面。
香港什么面都有,但泰国的干捞面叫Ba-Mi Hang,就少见了,我再三提倡这种街边小吃,当今在九龙城也有几家人肯做,用猪油,灼好猪肉碎、猪肝和猪肉丸,撒炸干葱和大蒜茸,下大量猪油渣,其他还有数不清的配料,面条反而是一小撮而已,也是我的至爱。
想吃面想得发疯时,可以自己做,每天早餐都吃不同的面,家务助理被我训练得都可以回老家开面店。星期一做云吞面,星期二做客家人的茶油拌面,星期三做牛肉面,星期四炸酱面,星期五做大卤面,星期六做南洋虾面,星期天做蔡家炒面。
蔡家炒面承受福建炒面的传统,用的是油面,先用猪油爆香大蒜,放面条进锅,乱炸一通,看到面太乾,就下上汤煨之,再炒,看干了,打两三个鸡蛋,和面混在一块,这时下腊肠片、鱼饼和虾,再炒,等料熟,下浓稠的黑酱油及鱼露吊味,这时可放豆芽和韮菜,再乱炒,上锅盖,焖它一焖,熄火,即成。
做梦也在吃面。饱得再也撑不进肚,中国人说饱,拍拍肚子;日本人说饱,用手放在颈项;西班牙人吃饱,是双手指著耳朵示意已经饱得从双耳流出来。我做的梦,多数是流出面条来。
篇3:旅行时吃的鱼
从日本小仓乘船,抵达韩国釜山,再坐火车,一站站停,享用当地的海鲜,最后抵达汉城今首尔。
日本过量捕捉,鱼虾已少,但韩国的还很丰富,价钱便宜到极点。见到鱼缸的活鱼,就叫侍者㓥来吃,日本人少有把鱼内脏当刺身,韩国人全部吃,肠和肝生吃起来非常美味,前者爽脆,后者柔软甘甜。
他们做起金渍,把生鱼肠夹在白菜里面腌制,令其味错综复杂,也是一种文化。最怪的是把魔鬼鱼腌制发酵,奇臭无比,但一吃上瘾,又想食之。
另有一种海鳝,生活在海底,张开口就有浮流动物可吃,眼渐退化,盲了;身体也起异变,骨头没了。渔民捞起一把数十尾,用稻草生个火,把盲鳝抛进去,不一会儿,皮焦了。手抓紧,向前一捋,露出白色的肉,就那么吃将起来,一点也不韧,有咬头,细嚼之下一阵清甜,非常美味。
去到欧洲,餐牌上的主菜总有鱼和肉的选择,我从来不叫前者。因为洋人吃鱼,来来去去就是鳕鱼 HAKE、石斑 GROUPER、鱲鱼 SEA BEAM和同科的 RED SNAPPER、鲭鱼 MACKEREL、鰤鱼YELLOW TAIL、比目鱼 SOLE和鲈鱼 SEA BASS,当然最多的是三文鱼和金枪鱼了。
鱼是野生的,鲜甜得很,本身无罪,但是做法却不敢领教,不是烤就是煮,从来不会蒸。而且怎么做都好,一定要挤柠檬汁进去,这两种食材绝不配合,是从前做不新鲜的鱼留下来的坏习惯。
在美国时而见到游水的鳟鱼,彩色缤纷,称之为「彩虹鳟 RAINBOW TROUT」。大喜,买回来清蒸,肉粗糙,味道又怪,咽不下喉。
以为无鱼可吃,到了荷兰,见街边小贩卖鲱鱼,腌制发酵后就那么整条吞进肚。试了一尾,啊,香甜肥美无比,而且一点也不腥,真是好吃。
腌制过的葡萄牙人至爱,澳门人称之为「马加休」的,很对不起,我并不感觉到有什么滋味。反而在葡萄牙时,逢沙甸鱼节,大家都不做事,大事庆祝,吃当造的沙甸鱼,肉幼细,油又多,那可真是宝贝。
到了邻国西班牙,印象最深的是海鳗的幼苖。用一个陶钵,烧红了,下橄榄油和大量的大蒜,上盖,熄火,余热把鱼焗熟,美味至今难忘。
在伊碧沙 IBIZA小岛上,住着一群老嬉皮,他们各地旅行,享尽美味,落脚在当地后开海鲜餐厅,所选的大比目鱼 FLOUNDER,只卖其边缘的部份,抓着长骨,吸嚼骨边的幼肉和啫喱状的鱼胶,是其它鱼吃不到的美味。
苏格兰的三文鱼,用烟熏制后倒是可口的,除此之外,煮或煎,都没什么吃头。英国的炸鱼薯仔 FISH'N CHIPS,他们不可一日无此鱼,但我始终没在那里长期生活过,不懂得欣赏,因为用的不是新鲜鱼。
去到义大利,才知道他们也吃乌鱼子,盐渍后晒乾,捏碎了撒在义大利粉上。乌鱼子之中,品质最好的来自希腊的小岛,已被法国名店包去,用蜡封起来,卖得比金子还贵,法国人也是切片送酒的。
但世界上的鱼子之中,最珍贵的当然是鱼子酱。鲟鱼由海游入川中,在俄国伏尔加河畔,渔民抓到大鲟鱼,即㓥肚,取出鱼子,盐也不放,就那么送强烈的伏特加酒,一把一把用手抓来吃,不枉此生。
如果把八爪鱼也当成鱼的话,那么地中海周围诸国的八爪鱼最为好吃,用个铁网夹住,在炭上烧,下橄榄油和盐,也少不了柠檬汁。发现原来一点也不硬,地中海的品种和其它的不同,不能比较,要是用香港市场买到的八爪鱼同样炮制,一定韧得如嚼鞋底。
在马赛海边吃到的布耶佩斯鱼汤,和他处完全两样,用渔民在海中当天捕到的杂鱼来煮。那些品种是马赛独有的。汤,不用「喝」字,是因为喝汤只是一部份,主要是吃那些由汤中捞出来的杂鱼,异常香甜。
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海边,见有渔船上卖鱼,都是猛火烤的,也不怕船被烧掉。各种鱼类,以鲭鱼为主,烤一尾卖一尾,也因为是当天捕到的缘故,还是吃得过。
回到台湾,吃到肉最幼细,味最香的是他们的「花跳」了,这是一种弹涂鱼,生活在泥泞之中,样子像澳门的乌鱼,但比它甜十倍。用几尾来滚姜丝汤,已经甘美,不必下什么味精。这种鱼还有一样吃法,那就是放在炭上烤,但餐厅嫌时间花得多,已渐失传。
在筑地市场卖的鲔鱼 TUNA,因为运到时间太久,已冷冻得像一颗大,头和内脏皆除去,才不会腐烂。但在高雄附近的东港,离海不远就能捕到黑鲔,内脏还是新鲜,可做各类的佳肴,像鱼肠卤了、心脏用来煮、肝以大蒜蒸之、鱼脊骨煮汤,吸中间的骨髓、鱼头烤熟,眼睛有如苹果那么大,爱吃鱼眼的人可乐了。
大陆的鳜鱼、鳇鱼、鱼兹鱼、白鱼、武昌鱼和鲈鱼等等名贯天下,但对我这个不是从小吃到大的人来说,是不太懂得欣赏。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毕业于日本大学,中国专栏作家、美食家、**节目主持人。
现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特邀蔡澜作为节目总顾问。与金庸、黄沾、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称。
01、求学经历
蔡澜出生于小岛新加坡,蔡澜从小爱看**,当年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各不教对方语言。求听懂**对白,蔡澜上午念中文,下午读英文。从14岁在《星洲日报》发表《疯人院》开始,似乎就注定了此后蔡澜对工作价值的取向-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
蔡澜潇洒的背后并不是人们所看到的表面轻松,他始终保持惊人的阅读量,"如果一个写作人不喜欢看书,他就没资格做写作人"。
02、 文学才华
在商业与艺术间徘徊,蔡澜逐渐感到无味,还是拿起笔杆子,在不费一分的纸上写稿,思想独立。他的文章天南海北,三教九流,吃喝玩乐,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鲜活生动,妙不可言,令人称奇,也令人莞尔。虽然都是大白话,却很耐读。很多人都问过蔡澜,**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03、涉足商界
1992年,蔡澜进军商界,创办监制的产品有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产品,蔡澜酱料有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等等。蔡澜活得滋润,吃得潇洒,从来不拒绝胆固醇。“只要吃得开心,精神就会快乐,身体自然会健康,会好起来。”
“吃一顿堪称绝响的盛宴,品一壶走心百年的美酒,人生无憾。”——蔡澜
蔡澜写作多年,已出版之书籍超过60本,蔡澜的书真多,“玩物丧志”、“草草不工”、“附庸风雅”、“放浪形骸”,甚至是“荤笑话老头”,都可以拿来做书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