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不设防的边境线,两国士兵亲如兄弟,没事就互相“蹭饭”,是哪里?

中国唯一不设防的边境线,两国士兵亲如兄弟,没事就互相“蹭饭”,是哪里?,第1张

“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雷马克如此为士兵定义,并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战争、血腥、生死,士兵一词似乎永远映射着世间最沉重的一面。

但在中国的这条边境线上,却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穿着两种军服的士兵混为一堆,相互钻研着对方拗口别扭的语言,甚至像经年老友一般串门吃饭。这究竟是中国的哪一道边境线?

悲喜千万同幻泡,今古一梦尽荒唐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自古伊始,边境安宁就是国家安宁的保障之一。所以,守边戍境的将士们从不敢有些许懈怠,这就使得在边境对峙的两个国家的士兵时常怀着临战之心,相互之间从不往来,没有任何交流。

世间千万事,总有无常客,在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这条边境线上,两国士兵之间并没有大众猜想中的冷漠对峙,反倒是一幅其乐融融,乐不思蜀的友好画面。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再联想到曾经那些烽烟难灭的战争场面,一瞬间不知今夕何夕,万事变换竟如此荒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足客留鸡豚”,在中巴交界处生活的两国士兵,其友好程度恰如这亲朋见面一般。他们总会在闲暇之余越过边境线,互相串门蹭饭。

在这荒山野岭,人迹罕至之地,串门蹭饭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两国士兵无聊生活中的一项乐趣。他们热爱这一项目,就像热爱生活一般,令人感受到他们对于人生的憧憬。

在串门蹭饭的过程中,中国士兵和巴基斯坦士兵往往会为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美味佳肴。他们将两个国家不同种类的食物放在一张餐桌上,相互品尝,再品评一番。继而也许会将话题转到两国相差巨大的风土人情方面,然后便是天南地北地聊些有趣的事情,直至兴尽而归。

乘兴而来,兴尽而回,在一次次的串门蹭饭中,士兵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

“战争对于下层军官和士兵来说,就是一架巨型的绞肉机”,在动乱的时代,这似乎是万千士兵唯一的归宿,他们的生命被上层政治家当做战争的燃料,一刹那便付之一炬。

但在如今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巴基斯坦和中国士兵间的惺惺相惜令大家看到:士兵们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如果有谁单纯地将他们看作为战争而准备的工具,那此人一定缺乏人性。正如《西线无战事》中所展示的那样:“如果没有战争,也许我很乐意和他聊一聊钢琴”。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情谊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不明所以的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所以能够关系融洽,关键在于两个国家的外交友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世界大部分的关系,如果从头细看,都是由利益牵连起来的,中国和巴基斯坦也不例外。

上个世纪,苏联称霸一时,和美国形成相互对峙的局面。在这种国际局势下,世界其他各国都不得不在两国之间虚与委蛇,以免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攻伐。但弱国即便是两头讨好,也还是免不了两头受气。

当时,苏联出于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目的,选择入侵阿富汗。这场战争的爆发不仅让阿富汗国内人心惶惶,也波及到了巴基斯坦,因为该国首领非常担心苏联一旦在阿富汗得手,下一个受到侵犯的就是自己的国家。

怀着兔死狐悲的感慨,巴基斯坦只能选择拉拢中国。中国是二战中的战胜国,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话语权,能够为巴基斯坦发声;中国也是巴基斯坦的交界国,如果发生战争,中国也可以迅速派兵支援其国。因而,巴基斯坦倒向中国,是无奈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中巴之间,外交关系始于利益二字;横观纵看,国与国之间素来如此。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合纵连横是如此;当今世界,国家间的关系紧张,制裁手段层出不穷也是如此。世人只说,春秋无义战,但细细想来,又有哪一场战争是正义无辜的?其中都少不了利益角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攻”,世界各国***都深谙国家关系交往原则,所以在看到苏联势不可挡,冲击阿富汗的时候,其竞争对手美国也快速做出回应。

为遏制苏联进一步外推,美国主动和中巴取得联系,希望三国一道抵制苏联的入侵。得到这个消息,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欣然接受。就这样,三国联合,出钱,出兵,协助运输,帮助阿富汗御敌于国外。

在这场利益纠葛之中,中国和巴基斯坦并肩作战,国与国之间渐渐生出了利益外的情感,开始真正像一个兄弟之国。

国与国相互信任,因而在中巴的边境线上,中国也不再设防,以此表示中巴的友好交往。中国在苏联问题上给予巴基斯坦莫大支持,投桃报李,在中国四川发生地震时巴基斯坦也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不仅捐献飞机,还有上万个顶棚。

中巴从利益交往变为相互信任的国家,其中缘由主要因为两国交往中所付出的情感。这种国与国的相处之道,也告诉世人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人心是需要以心来换的,虚情假意永远无法赢得信任。

沧海桑田千古事,征伐戍边守国门

如今在中巴边境驻守的两国士兵,仍旧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他们一同工作,下班后一同游玩,甚至退伍后还会邀请对方来自己家中做客。

不仅如此,巴基斯坦的民众也非常欢迎中国的游客前去游玩,为了方便中国游客,他们还在适应中国的线上支付方法。沙场事,昨日事,如今戍守国门的士兵们也在享受着难得的和平。

中巴的外交始于利益,却陷于感情,最终造就出一条独特的边境线。看到这条线的美好,也令大家不由得感慨: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之日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这是因为这么多年巴基斯坦小学课文里面,老有一些文章一直不断强调中国人民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所以说中国人到了巴基斯坦往往会受到非常高的待遇。我一个朋友到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的纳兰的一些贫穷乡村,他们得知是中国人之后,并不富裕的巴基斯坦人竟然拿出水果、咖啡来送给这位朋友。虽然你并不需要,但他们一片好心,盛情难却。这种情况没去过的人不知道,去过巴基斯坦的人就能明白,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是多么的热情。

反过来咱们普通中国老百姓似乎对巴基斯坦人并没有那么热情了。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巴基斯坦人跟印度人长的一模一样,根本分辨不出他是巴基斯坦人还是印度三哥。我们普通中国老百姓对巴基斯坦人比较淡薄,他们却非常喜欢中国人民,非常崇拜中国大哥。这种感觉很像一种单相思。

巴基斯坦之所以跟中国成为这么好的铁哥们儿,确实有一些历史原因的。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大概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巴基斯坦其实还是美国人的盟友,接受美国的一些援助。后来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对抗苏联,就跟印度眉来眼去打得火热。

中国也愿意把自己一些好的东西分享给巴基斯坦。咱们是礼仪之邦,又最讲究朋友义气,你拿我当朋友,我就拿你当真兄弟。这就是中巴友谊。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国内姑娘长相好看,为啥中国男性却很少娶呢?

其实多数是由于信仰的难题,在巴基斯坦大部分的人民都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是忌食猪肉的,这就让很多爱吃猪肉的中国男性表明不能接受。此外,便是本地人不吃葱和蒜含有异味的物品,正是这些信念与生活差别,造成中国男性“望而生畏”。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好,在这次的疫情中,她们也一直适用着中国,并且巴基斯坦或是一个美女非常多的国家,巴基斯坦位于南亚地域,他的容颜有些好像欧洲人与亚洲人融合,既有亚洲人的轮廓温和,五官却较为深遂,身型也比较高挑,颜值还是不叫强的。

巴基斯坦女性许多不愿意外嫁

尽管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很好,但巴基斯坦人大部分信念伊斯兰教,他们也希望能找一个一样民族宗教得人,不愿意外嫁,因此当地的女性大多数是不愿意嫁入中国来的。

文化冲突

由于文化冲突,巴基斯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距特别大,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双方的看法是不一致的,自然也造成双方十分难相处下来。而越南,缅甸等国家,是中国的邻国,古代历史受中国危害也很多,其实在文化冲突上并没有太大矛盾,因而还是可以长期保持的关系。

还有一点原因是巴基斯坦的生活习惯是男的外出挣钱,女性照顾家庭,变成全职主妇。假如嫁入中国,代表着中国男性要接受他们不工作的状态,还要养活他们。以后加上有孩子了,压力就会变得特别大。对此许多中国小伙表明:消受不到。在中国生活本就压力大,要是再养一个“只负责貌美如花”的坚信日子不会太好过。

巴基斯坦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最铁的兄弟了,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巴基斯坦和印度爆发了战争,遭到了美苏两国的嫌弃,是中国在这个时候提供了强有力的援助,所以这一份恩情巴基斯坦就永远记下了。从此以后,只要是中国遇到什么灾害,巴基斯坦总是冲在最前面,给予中国帮助。是我们最好的盟友。尤其是在此次武汉爆发疫情的时候,巴基斯坦也是倾尽全部。

一:倾尽全力援助物资。

在最近几天,一批国外的物资运输武汉,在所有的援助物资中,巴基斯坦的物资包装大大小小,甚至有的包装都破了,可能很多的人都觉得上不了台面。但是巴基斯坦现在正在遭遇蝗灾,自己都自顾不暇,这批物资可以说是倾尽全力,从巴基斯坦所有的公立医院调出来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老底都掏出来了。

二:巴基斯坦人民给武汉加油。

在知道武汉爆发了疫情之后,很多的巴基斯坦人民都给中国加油。有巴基斯坦小伙和医生知道了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立即报名,援助武汉。在高速口帮忙检测体温。还有很多的年轻人大喊巴基斯坦奶茶给武汉热干面加油。看到这一幕幕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三:中国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这句话是在我们汶川地震的时候,地震发生第二天,巴基斯坦就向汶川捐献了90万美元和22260顶帐篷。很多的国家捐赠物资的时候都是整数,由此可以看出,不富裕的巴基斯坦可以说是倾尽全力给中国帮助。还有医疗队一起援助汶川。

这就是我们的好兄弟巴基斯坦,在中国有难的时候,就算自己只有一百块钱,也愿意拿出99块钱帮助中国,倾其所有帮助中国。

确切的说,是巴基斯坦** 不是印度的

**名字叫《好象不认识你(1986)》

这是一部巴基斯坦的老**了,楼主能有机会看到 真的很不容易

因这部**中央台曾在1989年播出过和《好像不认识你》,现在市面上和网上找都很少有这个片源,好象没有公开出DVD 和 VCD ,很多人在找片源。曾经淘宝有个卖家有**的胶片,也有出版商想出这个** 寻求版权呢

**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插曲《请你微笑》,有些印巴**插曲集合碟片上能找到

这次次恐怖袭击事件没听说给给保卫中国领馆的巴警员捐款啊?

巴基斯坦把中巴友谊写进了小学课本,他们从小受教育就说中巴友谊。

巴基斯坦欢迎队伍人群手中握着的是“六星红旗”多出来的一颗星是巴基斯坦。

他们甚至将中国国旗印到自己的硬币上。

(2009年中巴友谊60年10卢比纪念币)

是的你没看错,连马路上的指示牌都有中文!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把飞机的座椅全部拆除,总统也是站着来的!只为了能多放点物资。中国***问,你们医疗队来了,要什么待遇,他们的总统只有一句话, 有一口青菜汤喝就够,我们带了饼干。

支援的帐篷数目直接精确到十位,巴外长称,因为那些是他们全国所有的战略储备,所以不用点就知道数量了。而且在回收后对部分磨损帐篷的问题拒绝中方给予的补偿。

有一个中国小伙子在法国打工,一天晚上他去一个巴基斯坦人开的饼店里买饼。当巴基斯坦的老板看到小伙子的时候问了一句: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国人吗?]小伙子说yes。然后,那位老板多给他三块饼,当那位小伙子准备付钱的时候,那位老板说了一句,That is free just for our friendship![免费的,为我们的友谊]

当然中国人民也很令人感动!在云南,有个印度留学生买火龙果听说是印度的留学生,商贩报价7块5。而同一问价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得到的价格是1块5(批发价3块5)印度留学生问了句为什么,然后,水果商贩告诉他:“巴基斯坦所有人民都是中国的兄弟姐妹,四川地震连国防部储蓄的帐篷都送来了,我还不给人家火龙果吃?”

世界上唯一一个法律上禁止破坏与中国关系的国家就是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宪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破坏中巴关系,中国人永远是巴基斯坦的贵宾,在电视上看过很多视频中国的自助旅行者到了巴基斯坦会享受神一样的优待,如果他们在大街上发现你会免费提供你吃、住、行。

许多到过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当明星的感觉,因为令人赏心悦目的不只是巴基斯坦的湖光山色、名胜古迹等,更有巴基斯坦特有的旅游资源——中巴友谊。

在与中国接壤的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喀喇昆仑公路像一条纽带把两个友好邻邦联系得更加紧密。沿着喀喇昆仑公路继续朝中国方向行驶,会经过名叫“中巴友谊隧道”的路段。这里是一个隧道组,由5个隧道组成。这组隧道一边连着高山,另一边接着大湖。在两处连接前后隧道的临山一面,用中文和英文书写的大字赫然醒目,内容是:“中巴友谊万岁!”

喀喇昆仑公路又叫中巴友好公路。当年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曾有上百位中国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只有少数人的遗体被运回中国。在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牺牲同志烈士陵园”,共有80多位中国烈士长眠于此。园内花艳草碧,青松挺拔。陵园看护者是当地农民,数十年来,每天看护清扫,照料园内的树木花草,时常还要接待到此祭访的各方人士。

以前中巴是不错不知道这次选举后的中巴会如何?

提起“巴铁”可谓大名鼎鼎,那是说的邻国巴基斯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网民就把“巴基斯坦”和“老铁”结合起来,习惯性地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

这自然是从中巴关系得出的称呼,那么巴基斯坦和中国到底有多铁,中国又为啥这么重视巴基斯坦呢?

先从中巴传统友谊说起。

我们经常听说这样“中巴传统友谊”这个词,诚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能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来形容,但对中巴而言,“传统友谊”这个词是比较贴切的。

所谓“传统”,自然有历史渊源。近代中巴两国遭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历史就不多提了。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国际形势异常险恶,愿意承认新中国的是众多社会主义国家,能否争取到非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是我们外交上的一件大事。

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等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初,我国与巴基斯坦达成建交协议,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不久后中巴订立商业协定,之后两国各界和人民就开始了友好往来。

在英属印度时期,巴基斯坦也是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与英国渊源颇深。巴基斯坦和印度还是英联邦国家,是的,还有印度,在印度没有觊觎我国领土之前,它和中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两个英联邦国家与中国建交,对英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权衡利弊后,英国成了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这在实际上打破了西方敌对势力寄希望于孤立新中国的企图。一个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很快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中巴传统友谊并不仅局限于对新中国的率先承认这件事上,巴基斯坦的作用很快就发挥出来。

中巴建交后,巴基斯坦在国际外交上给了中国很大支持。

首先就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上问题的作用。1962年,巴基斯坦不顾美国的压力,在联合国投票中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直到新中国进入联合国,每届联大巴都作为提案国,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国作为礼仪大邦,当然懂得投桃报李。

出于对印度的担忧,巴基斯坦在独立之初选择的是亲美,它在50年代与美国订立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双边防御合作协定》等,也加入了美国组织的“中央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等围堵中国的组织,并允许美国在巴设立军事基地。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在印巴之间拉偏架,在中印发生边界冲突后,美国觉得可以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因此它大幅增加对印度的援助。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美国采取了对印巴实行武器禁运的办法,这个政策看似不偏不倚,实则对巴基斯坦相当于釜底抽薪。因为印度可以从苏联得到武器,巴基斯坦却不能。

印度凭借大批苏式战机取得了制空权,巴基斯坦形势极其不妙,不要说保住巴控克什米尔,国家还能不能存在都要打个问号。在国际上它已陷入孤立,正如当时巴国一名官员所说:

“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

眼看印度有希望将它“分裂东巴,收复巴国”的美梦变成现实,巴基斯坦背后出现了一个贫穷但是很大的国家,将印度从梦中惊醒。来自中国的支持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在关键时刻,中国一直坚定地支持了巴基斯坦,这让巴基斯坦意识到与美国结盟并不牢靠,开始更积极的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自此后,巴美关系虽不至于破裂,但已出现明显裂痕,巴基斯坦拒绝参加两个组织的军事活动,在越南战争和老挝问题上,它也不肯再支持美国。1965年起,美国断绝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和武器供应,作为回应,巴基斯坦关闭了美国设在它境内的通讯基地。

但毕竟,巴基斯坦和美国还是有交情的。它利用自己在中美间的特殊关系,主动承担起了沟通中美合适渠道的作用。

在冷战时期,西方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封锁,中巴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一扇窗户。尼克松希望访华的信息和中国邀访的信息,都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及时传递,基辛格首次访华也有巴基斯坦安保人员的合作与配合,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巴基斯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点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巴基斯坦拥有22亿人口,它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伊斯兰国家,与中东诸国和邻国阿富汗等渊源极深,由于巴基斯坦重要的地理位置,中巴的良好关系是华夏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往的重要桥梁,对中国发展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意义重大。

要说传统友谊的话,那这就是了,中巴建交70多年来,外交关系没出现过什么波折,友好亲善始终是主旋律,如果说这还不是传统友谊,那什么才算是呢?

除了传统友谊,中巴友谊还有更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原因就来自于印度了。

众所周知印度自视为英属印度的继承者,坚决要求继承英国全部的殖民地,甚至将英国人当初自作主张所划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对我们提出领土要求,最终导致了中印边界冲突。现代印度一直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它以“中国威胁论”为掩护,不断突破原有印巴力量平衡。

印巴之间又长期存在着克什米尔地区等诸多争端,两国为此发生过三次战争,由于印度实力远强于巴基斯坦,两国又近在咫尺,巴基斯坦对印度可谓是又恨又怕,将它视为最主要的对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何况中巴还有着传统友谊,印度敌视中国更敌视巴基斯坦,联巴制印便成不二之选。巴基斯坦作为中国“全天候的朋友”,既能使中国在中印冲突中增加对抗印度的砝码,又能让中国在印巴和解的道路上充当至关重要的力量,使得印巴均有求于中国,在印巴平衡者的角色中,中国可以最大限度维护本国的利益。

跳出南亚把眼光拉到全世界,巴基斯坦同样意义重大。

巴基斯坦既亲美又亲中,偏偏和印度是死对头。一旦中美关系不好的时候,美国会支持印度,这时候巴基斯坦站在中国这边反对印度。一旦中美关系好的时候,美国会支持巴基斯坦,中美巴形成联盟。

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候,控制巴基斯坦就是其南亚战略的核心,将对南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能源通道已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巴基斯坦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命脉。中巴传统友谊,让中巴军方联系紧密,让其安全有了保障。

对中国来说,失去巴基斯坦将失去西部安全屏障,也就意味着将直接面对美国的挑战,到时候美国可以直接对中国进行渗透,安全形势将受到挑战。

如果说国家战略这种博弈对普通人有点遥远,那么再看点实际的。

1963年,中巴签订第一个贸易和支付协定,规定两国在贸易、航运等方面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该协定至今有效。1969年,中巴开始发展边境直接贸易,两国边境地区直接交流更加活跃。

有了中巴友谊,中巴人民间的友好交往也就有了基础。曾经有英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采访巴基斯坦人:

“中国真的在乎你们吗?”

巴基斯坦的民众是这样回答的:

“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是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

有到英国的朋友回来后如是说:

见到的巴基斯坦人,无论司机,厨师,还是学校老师,学生,一看到我黄种人的长相,就一定问一句我是哪个国家的,得到回答后热情地回一句:ChinaandPakistanpeopleareforeverbestfriends!

那么如果是不是不接触巴基斯坦人,中巴友谊对你就没啥用了呢,当然不是啊。

在现代社会经济模式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即使个人不直接与巴基斯坦人打交道,也未必能保证你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或将来会成为国际经贸交往链条中的一个齿轮。

巴基斯坦本身就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国,中国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化肥、钢铁板材、机械设备等等,都是巴基斯坦的主要进口商品。

举例来说,在2019年,中国手机品牌OPPP就已占据了巴基斯坦手机市场25%的份额,排名第一,而华为和VIVO也分别占据了15%和13%的市场份额,中国手机占据了巴基斯坦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手机制造业供应链是个庞大的产业链条,牵涉到无数企业。而巴基斯坦也有自己的优势产业,比如医疗器械。巴基斯坦拥有亚洲最大的手术器械制造业,是全球医疗器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医疗器械是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再换一个角度,就算你的工作与这些都没关系,但国家的经济形势总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巴基斯坦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是重要的支点国家,中巴友谊让巴基斯坦就像个坚实的桥墩一样保障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它所经过的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它惠及的将是全体人民。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八年来成果丰硕,当前已进入第二阶段,龙头项目瓜达尔港已开航运营,它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让我国在马六甲海峡之外多了一个选择。

再加上上文提到过的陆上能源通道以及中亚高铁计划,事关整个经济的事,谁又能说与我们没有一点点关系呢。

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两国贸易总量还在逐年增长之中。

总而言之,为什么中巴友谊万岁,巴国政治家有句座右铭:

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等于选择了被抛弃。

意思是美国政策多变,态度诡异,相信美国就有被抛弃的危险。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是一贯而完整的,中国从来不会侵略他国,我们一向讲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才是主旋律。

中巴友好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这样的基石,中巴友谊定会长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60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4
下一篇2024-0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