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

致橡树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第1张

下边是“致橡树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详细内容:

http://zbaiducom/question/132925150html

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双方平等且独立,却又相恋相依的爱情

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致橡树》一诗中所表现是爱情观是这样解读的:“诗中摒弃的是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情假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而且多数教辅用书基本上也是持那种该诗否定了什么肯定了什么的论调的。于是许多人都这样理解:该诗否定了旧的爱情观,提倡的是一种崭新的爱情观。诗人(舒婷)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作者表达的是自由的爱情观,因而否定的是旧式男尊女《致橡树》的意义与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录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你爱“他”什么?“他 7、《谏逐客书》这篇文章贯穿始终的一种论证方法是什么? 8、在《谏逐客书 16、舒婷《致橡树》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 17、舒婷《致橡树 《致橡树》,诗中塑造的是与爱人并肩站在一起的《致橡树》中有一组意象,“清泉、险峰、日光、春雨 对今天的中学生都不能不说是一种污染在表达个人丰富多采的情感世界,展现人类《致橡树》一诗中,诗人用“绝不做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致橡树》(板书)是一首爱情诗,诗人在前一部分,诗人用昂扬的激情对传统的爱情观作了否定,那么诗人到底向往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中国当代新诗,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让我们静听那来自木棉心灵深处的表白,同时思考作者否定了怎样的爱情观,又表达了 致橡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初步你究竟姓什么呢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致橡树》(板书)是一首爱情诗,诗人通过内心 独白 2006-09-17 | 《致橡树》相关资料 分享 标签:你到底姓什么?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什么表达了怎样一种爱情观?从外部形态上看,前面六种 教材分析:《致橡树》一诗选自高教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 朦胧诗木棉致橡树 任务2、既然是木棉致橡树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把这些意象都给理清了。但现在一种认为“错误”是因男子而起,一种认为因女子而《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部宣言书,里面又传达出什么

  先给你两首普希金的诗毕竟是大家写的很好,本人文笔实在是不好示人 如果一定要原创的话,就追问我吧

  普希金《致克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魂,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中心苏醒,

  有人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 普希金《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会死去,

  象大海拍击海堤,

  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

  象密林中幽幽的夜声。

  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

  它有什么意义?

  它早已被忘记

  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

  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你觉得好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你所期待的是怎样的爱情?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我认识的三个女子。刚好她们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大我1-3岁,单身。

A是一个外形很不错性格温柔沉稳的女子,声音甜美,举止优雅大方。独生女,从小受尽宠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孩性格通常都比较圆润。刚开始我嫌弃她有些娇滴滴,但后来才知道她外柔内刚。我们在一次旅行认识。当时我们约在一起结伴旅行几天吃住都在一起,因而对她也有个全面的了解。那晚在敦煌一个酒店,我从外面游玩归来后推开房门,然后见到她,眼前一亮。一路上,我们的司机小杨哥都对她照顾有加,帮她拎行李,下雪天握住她的手给她取暖,叮嘱她吃饭,我有时会故意吃醋般地抗议他过于偏心。小杨哥和同行的吴妈妈私底下讨论,说阿灵这样的女孩,就适合一个人出来旅行,因为戒备心强,会照顾自己。而A呢,对任何人都不设防,让人操心(换句话说会让人想照顾吧)。一句话就道出了我这样的女汉子和A这样的公主的区别。A这样的公主,我觉得任何男人在她身边都会想照顾她吧。可她就一直单身了30年。我问她那个问题时,隔着屏幕,我都似乎能感受到她的心灰意冷,她说,已经不再去想,心里其实已经没有信心。我觉得很遗憾,我觉得那个最终能跟她在一起的男人肯定会过得很幸福,可他还在让她等。

B是一个我从高一就认识的女子。高中分过两次班,她是唯一一个高中三年都跟我同班的同学。因为这样的缘分,导致我们这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人最后都成了老友。B是慢性子,性格淡泊,物欲不强,思维很理性。别的女孩微信关注的估计大多都是穿衣搭配护肤化妆娱乐八卦的公众号,但她关注的公号都是金融经济理财时事政治类,近几年还开始关注佛学。总之,大凡女孩喜欢的东西,她都不喜欢。因为她跟我的女朋友们都太过不同,我潜意识里都把她当作一个中性的朋友来对待,跟她相处时从来不跟她探讨穿衣搭配或者感情问题。当我突发奇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她时,心里很期待能收到一个特别的答案。结果她却说,爱情过于浪漫,如水中花雾中月,不现实。临近30岁的女子,大概都开始脚踏实地开始让自己现实起来了吧,于是她在16年年末用省吃俭用存了三年的钱付了一套单身小公寓的首付。到最后如若没有爱情,至少可以对指指点点的旁人说,我没有男人,可我有房子啊。

C是我的一位同事。非常活泼开朗人缘极好的一个女子。有时我非常羡慕她这种性格的人,张扬,外放,大大咧咧。她大我三岁,已经到了世俗观念定义的“剩女”阶段。但她在父母支持下已经买了房,自己还做些投资,全家人都投了保险。也许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偶尔会对爱情迷茫吧,但白天我所看到的她是没心没肺,开开心心的样子。我说,我很羡慕你这种状态,因为有物质作为后盾而拥有极大安全感,压力小,因而才能过得忧虑少一些。我问她这个问题时,猜想能得到一个比较积极的答案。果然,她说,好的爱情就是两个人相处起来舒服。当面包解决了,爱情就能纯粹多了。

前段时间朋友圈有个平时很低调几乎不怎么发动态的男孩子,突然发了条朋友圈,是一个可爱的女孩,简短的内容,大致是两人认识两年,女孩曾要男孩亲口表白,于是,今天男孩将女孩公之于众,算是表白了。接触过这个男孩几次,觉得他有些冒失,印象一般,可是这条内容让我觉得他很赞,让观者觉得很甜蜜。我很感慨地问朋友A, 你说我们有生之年会碰到一个在朋友圈大方跟我们表白的男人么  A说,会的,愿我们都能碰上这样美好的爱情。我说,你有信心么?A说,没有信心,但要有信念。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情感上也很独立,不惧怕孤独甚至享受它,喜欢一个人呆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爱情于我而言,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向往的爱情,应该如舒婷的诗《致橡树》中描述的那样:如果我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我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每次重读这首诗,都觉得为之动容。好的爱情,就应该是两人一起并肩而立,脚步一致,共同成长。有生之年,如若拥有这般的爱情,实属幸运。

我所期待的遇见爱情的方式是,两个人因为喜欢同一样东西,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视而笑间,仿佛心有灵犀般,知道对方跟自己是同一类人而相互吸引。也许这样有点理想化,但是,人生已经有很多方面令人绝望了,偶尔允许自己幻想下,才能让人产生仍有美好东西在等待自己的信念。

记得12年在上海独自旅行,在城隍庙附近的街头,有很多老上海风格装修的小店,我拿着相机在那边拍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我边拍还得边注意自己没有碰着身边的人。然后抬起头时发现旁边站着一个很高的男孩也在用单反专注地摄影。长得很像余文乐。不过对余文乐无感,所以也不以为意。在城隍庙瞎逛了一会后,我又坐车去了文艺天堂田子坊。在弄堂里各式极有创意的店铺逛到夜幕四合后,人潮的拥挤让我有点厌倦,寒冷和疲惫铺面而来,我急切着想要离开。正当我左拐右拐避开行人往巷子出口走去时,在暮色里,我发现主巷的分叉弄堂口有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用似曾相识的姿势在拍照。我脚步匆匆地经过他的镜头,然后朦胧中我回过头看见他站直身子放下相机看着我,我想起来原来是“余文乐”,大概他在这儿也看到我感到有些讶异。然后我继续匆匆赶路离开。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这个小插曲我一直都记得。大概是我觉得,浪漫的爱情都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发生吧,因为有相同的爱好和品位,在命运神奇的安排下最终走在一起。只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爱情都稀松平常,时候到了便以朋友介绍或者相亲的方式而终结最后的浪漫想法,进而走入柴米油盐的现实里头。

有时我觉得自己性格太过棱角分明,不热情不温柔不体贴,觉得自己太多的缺点,有时会怀疑这样的自己,似乎不配拥有太过美好的爱情,不然别人的爱情总是来得那么轻易,而自己却与之无缘。现阶段的我,太习惯一个人舒服地呆着,假如真的碰上爱情,甚至都没有信心,能自己有能力给对方带来快乐。我总在做着自我反省,想着要把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更可爱一些。可是,更希望的,是遇上一个宽容的人,即便自己有棱角有缺点有着坏脾气,他依然会在街角转身等着我。

也不知最后结局会如何。Time will tell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

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

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

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

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

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

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

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

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

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

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

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

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

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

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

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爱情的礼赞——浅析舒婷诗歌《致橡树》

  作者:都市隐侠

  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

始大量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是与北岛、顾城一起并立诗坛朦胧诗的三

巨头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

不局限于朦胧,保持了超然的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文学的天空里涂抹出了一道绚丽夺目的轨迹。她的诗,从

意象到语汇都深具南方风情和女性特色。便如这首《致橡树》,语言和意象是何等的鲜活感人!而其所歌唱

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

  舒婷曾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致橡树》曾经是传遍天下的诗歌,二十年前,评说纷纭。虽然如今朦胧

诗派早已落入冷寂,但舒婷及其《致橡树》却值得一说。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

中国新诗八十年的发展史上,也许再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一九七

七年三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

  爱情,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课题,也是古今中外诗歌描写最为广泛的题材。朦胧诗人的杰出代表舒

婷,深感现实生活中崇高精神的丧失而追慕先贤们伟大爱情的坚贞,用其《致橡树》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爱情

的高标准。她在这一诗篇中塑造的爱情形象,鲜明地昭示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

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让我们逐字逐句地来把这篇关于爱情的经典诗作赏析一遍。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

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

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

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

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

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

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

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

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是你——/绝不象攀缘

的冰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是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

源泉,/终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

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

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

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

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

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

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

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

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

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

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

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皮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

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

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

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

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

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

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接着写道:“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真正的爱情,当然应同甘共苦。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根叶纠

结,“终身相依”。只有这样的爱情,在舒婷的眼中才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

里:/爱——/不仅爱你的伟岸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在这里对爱情的“坚贞”提出

了她独特的见解:爱情的坚贞,不只在于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止于容貌的倾慕和形体的

结合,而是更进一步,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从精神上完全相融和相互占有;

不仅在形体上、而且在思想感情上达到完美的结合,站在同一个阵地,拥有相同的生活信念,追求同一种目

标,才算得上“伟大的爱情”。

  全诗明丽洗炼、概括集中,作者运用了抒情主体拟物化的表现手法。诗中抒写的对象明为橡树,实为木

棉。写法上也独辟蹊径,不去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却用了一连串精妙的喻象从各个角度反衬出木棉的

品格、特征、信念和抱负。接着又从心理上对她的爱情观作进一步的剥露,从性格特征上加以刻划。在刻划

中用“叹息”、“火炬”两个意象对比,更深一层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然后,又把“寒潮”、“雾霭”

等意象铺开对比,衬托和渲染出木棉和橡树这一爱情形象的典型环境。这就从四面八方突出而饱满地表现了

木棉对橡树的爱情。在艺术上巧妙的比兴、鲜明的形象、蕴藉而柔婉的调子,构成了全篇的独立特性。全诗

收束处,既是虚拟,也是实写,虚虚实实,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开拓了题旨,对木棉的爱情观加以理性的

升华,以理想之光反照那象征爱情的形象,使木棉的坚贞倩影更为挺拔和崇高,显得那么饱满、美丽、鲜明

      《致橡树》,很多年前读过,觉得作者观点正确。现在重温,依旧非常赞同舒婷在《致橡树》中的爱情观。《致橡树》以 “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木棉即为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橡树则显示了一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男性性格象征。《致橡树》中,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的爱情观。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也表达了一种比肩而立、各自独立,既深情相对又相互扶持的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爱情观。

        文人鲁迅的爱情就印证了这一点,鲁迅的前妻朱安,是鲁迅在日本求学被母亲骗回家乡后娶的。旧时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词,因此他才奉命结婚。鲁迅和朱安的结合不幸,鲁迅并不喜欢朱安,结婚没多久,他就又去了日本,将娶过门的朱安丢在家独守空闺。过去的婚姻,一旦提出离婚(休妻),女方就会蒙羞,同时还牵连女方家庭。鲁迅一直到朱安病逝,都将她定为正妻。鲁迅和朱安两人本身没有感情,文化层次又不同,他们属于不爱的婚姻。

      鲁迅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两人在一起完全是因为爱情,事业上相互学习交流,许广平是鲁迅能够爱的人,能给予她帮助的人,同时,她也能够给鲁迅帮助。他们应该说是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又相互扶持的爱情。

        一代才女张爱玲在她24岁这一年,遇见了胡兰成,相识很短的时间就和胡兰成结婚,两人度过了一段无比甜蜜的时光。只是好景不长,当胡兰成结识了一名17岁的护士,两人先是同居,后来竟然还举行了结婚仪式。张爱玲却还在痴痴地守候着丈夫的归来,在得知真相后,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原谅。甚至在胡兰成逃难期间,又跟另外一位大他两岁的女人在一起,还怀孕了,胡兰成资金困难,张爱玲屡次伸出援手,将自己辛苦得来的稿费,多数寄给了胡兰成。她总是设身处地的为胡兰成着想,想他的难,想他的不易,想他的迫不得已,就是不为自己想。这段感情,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简直低到了尘埃里,还无法自拔。她给胡兰成的情书上曾说:因为爱你,所以理解,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她又曾说:“看见你爱的人,自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了,但在心里是喜欢的。可是这样做,爱情的果实能开得成熟吗?

        有一女孩是我朋友的同事,在单位里都有非常不错的人缘,和我朋友关系特别好,她有什么心事都向我朋友倾诉。这女孩平时性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唱歌、旅游,爱看**,爱买新的时尚衣服,对朋友非常大方。后来,她谈恋爱了,朋友说她一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特别内向,在花销上也变得特别小气起来。每次大家聚餐或者约去旅游,她都会推辞,因为她的男朋友是非常节俭的人。有一次,朋友约她去唱卡拉ok,平时特别爱k歌的她没有答应,还说现在没时间去唱歌了,要去学怎么去做好一道菜!因为对方喜欢会做菜的女孩子;知道对方喜欢看书,自己也开始喜欢尝试看小说,她放弃了自己的其他爱好和一些社交活动。再后来,女孩子失恋了,她伤心欲绝,向我朋友倾诉说:自己在感情上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为他改变了那么多,为什么到头来他还是和我提出了分手的要求?朋友批评女孩子,说她陷在爱情里已经不能自拔,爱得很卑微, 卑微到融入到尘埃里去了。这样的爱情当然就不能长久!

         所以,不管是旧时还是现代, 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的感情都是很悲剧的 。

        全诗的白话文释义: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诗中女子的痴情感人至深,也是值得肯定的。痴情是信念坚定的表现,也只有信念坚定了,又相互扶持、同甘共苦、冷暖相依,才能慢慢走下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致橡树》的爱情观:各自有独立的人格,双方默契而平等,相互尊重、理解,共同进步,同甘共苦。

        新时代的女性对待爱情,首先要独立,独立是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来源,但不要自高自大;然后需要自信,内心可以强大,但外表依然娇柔可人,偶尔的示弱和撒娇也是一种可爱。而更高的爱情境界是爱对方,不止要爱“他的人”,也要爱他的事业、他的理想与追求!

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

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

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从《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浅谈舒婷、裴多菲爱情观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

——疯子伊人

  

从《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浅谈舒婷、裴多菲爱情观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

  

中文摘要: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诗作中流露出的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思考令人回味无穷。本篇作者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所流露出的两位诗人的爱情观的不同,并分析形成这两种不同爱情观的原因。

关键词:舒婷 裴多菲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爱情观 对比阅读

  

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诗作中流露出的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思考令人回味无穷。但同时,通过对比阅读,两位诗人爱情观的不同十分明显。

一 《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中传达的不同爱情观

1、《致橡树》中传达的舒婷爱情观

舒婷的《致橡树》不像常见的爱情诗那样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或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诗中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出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第一层:用“绝不学”“绝不像”昭示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一是“鸟儿”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从意义上讲,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冲破。

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是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格式是什么呢?假如男人是一棵橡树,我如果爱你,我怎爱才算是理想的爱情呢?

第二层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爱情观的确立。诗人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对第一段的种种问题作了神圣而庄严的回答:理想爱情中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持有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决不能是凌霄花的藤。女性,不仅在男女双方永远分离状态下,应该是一棵独立向上的树,即使在男女双方终身相依的情况下,也应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是一棵能够独立支撑自身身躯的高大挺拔的树。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女性便应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只有双方具备了相匹配的能力,才能互为支持,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在人生的舞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应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如果女性唱、念、做、打的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致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在诗中,诗人的自我不仅指向过去,而且也指向未来,它不仅是诗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评价,还是诗人关于我该成什么样子的探索或思考。这样,抒情主人公必然包含着诗人的人格理想,使之成为理想化了的自我。黑格尔说:“要求得到另一个人的重视不只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的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由脉脉含情到心心相印,爱情诗的美,由于展现了人格的价值而变得崇高了。“在舒婷的爱情观中,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丧失自我。忘我是对爱情如交易,视人格如财物的一种超越;不丧失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只有平等才有交流,只有并进才有共勉。”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总之,《致橡树》中诗人,是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观,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我想,这是女权主义者温和的觉醒书。

2、《我愿意是急流》中传达的不同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在诗中,裴多菲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这是何等胸怀广阔的爱情。可是请注意其中所对称的意象:“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青藤”,“草屋”和“火焰”,“云朵”和“夕阳”。除了“云朵”和“夕阳”外,其它对称的意象都不是彼此独立,而是一种附属和被附属,依附和被依附关系。无论爱人是悠闲欢快的“小鱼”还是生活愉快而安逸的“小鸟”,她都只能在“急流”中“游来游去”,在“荒林”里“做窠”“鸣叫”,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男权主义,诗人俨然把爱人看作了自己的附属品、私有品,希望爱人永远归属于自己。当然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苛求前人,但这首诗歌的确留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诗人在无意识或是潜意识中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思想,毕竟这是个男权世界。

除了始终随处可见的男权思想外,作为一首向自己爱人表白爱情的诗,“诗人还坦露出了自己真诚热烈的胸怀,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表白自己无私奉献的心愿,不管这种奉献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作出什么样的牺牲,诗人都欣然接受,无怨无悔。”在对爱情的奉献上,这首诗达到了巅峰,具有极其强烈的感人力量。整首诗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的强烈感情。作者借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表现缠绵的倾诉,和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但“只要”爱人是“快乐”的,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生活得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第三段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第四段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但“只要”爱人能安全愉快,诗人甘愿承受打击;第五段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的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飘泊和苍凉。但“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飘泊。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因为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除了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外,还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裴多菲是一位以爱国著名的伟大诗人,他那首家喻户晓的《自由与爱情》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流露出了他强烈的政治抱负。在《我愿意是急流》中,诗人也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了政治倾向,“我愿意是急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滚过……”这里的“崎岖的道路”和“山岩”可以理解成为是诗人在民族解放战争中面临的种种敌人,而我终将从中穿过。在后面几段中,“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即使被轻易毁灭/我也并不懊丧”“饱受风雨的打击/屋顶留下创伤”“在旷野的上空/疲倦的傲然挺立”也同样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但这种政治抱负,是体现在爱情中的,无论“我”在哪里、怎么样,我的爱人都陪在我身边,“在我的浪花中间/愉快的游来游去”“停在枝头鸣啭/在我的怀里做巢”“绿色枝条恰似臂膀/沿着我的前额上升”“在我的炉膛里/愉快而缓慢的闪烁”。这就是裴多菲所特有的蕴涵着政治理想的爱情观。

二 舒婷、裴多菲不同爱情观的形成原因

1、男权社会

这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现在的世界,毕竟是一个男权世界,作为女性诗人,舒婷一直在追求一种和男性地位上的平等。所以,在她的《致橡树》中流露出这种感情十分正常。而裴多菲是一位男性诗人,他根本不用去谋求和女性地位上的平等,因为,事实上男性的地位还是要高于女性一等的。裴多菲不会也不可能要求女性和男性拥有同等地位。这是他们爱情观不同的第一个原因。

2、诗歌风格

应该看到,舒婷作诗偏重于爱情题材的创作,而裴多菲作品中爱情题材所占比例不及政治抒情诗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些爱情诗大半是在追求尤丽亚时创作的。因此,在对爱情的深入思考上,裴多菲当然不及舒婷。

3、家庭出身

裴多菲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长期的受压迫使裴多菲的意识中早早的便萌生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因此,在他的爱情观中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形势不足为奇的。而舒婷的家庭是祖传的大户,其祖父曾是留学过欧洲的南洋水师的将军,她没有切身的感受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辛苦,因而,她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纯爱情,没有裴多菲的政治性。

4、国家形势

裴多菲生活在十九世纪早期--十九世纪中期的匈牙利,历史上匈牙利人民长期受到周边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特别是17世纪以后,匈牙利又一直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而丧失了独立地位,十九世纪中叶,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争取自由的起义斗争此起彼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裴多菲,少年时代就愿意听老年人讲述民族英雄胡斯领导起义的传说。在小酒店和同伴谈论着当年匈牙利民族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深深打下烙印。长大后,他更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中去,因此,他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在为爱情讴歌时,很自然的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而舒婷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目睹了祖国一天天繁荣富强的情景,她的生活无忧无虑,当然不可能带有追求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政治性。

今天,无论裴多菲还是舒婷,都拥有庞大的读者群,这说明他们的诗在现今社会还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们的爱情观,还在被不同的人坚持着。其实无论舒婷的独立、平等、忠贞不渝的爱情观还是裴多菲带有政治色彩的爱情观,都无所谓对错,因为诗歌本身没有对错,爱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他们的爱情观必将传承下去,留给更多的人去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37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2024-0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