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群雕,是勉县人民政府为加大定军山的对外宣传,由我研究中心策划,2008年特请西安环宇雕塑设计院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它是定军山三国文化的标示,让游客观瞻。此大型雕塑,象征当年蜀汉神兵天降,袭杀曹魏大将夏侯渊于定军山,更意喻诸葛亮曾两次显圣定军山的典故。 第一次显圣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和《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记载:蜀汉景耀六年(263)春,后主刘禅在定军山下“因近其墓,诏为亮立庙于沔阳”(今汉中勉县)。当年的秋天,魏国数路兵马便开始伐蜀,魏镇西将军钟会率军取汉中,势不可当,蜀汉阳平关守将蒋舒和汉城守将蒋斌(大司马蒋琬之子)纷纷开城降魏。当时,定军山一带愁云布合,雾锁山头,忽然间狂风大作,喊杀声四起,似神兵天降,钟会忽然觉得背后数千骑突出,随风杀来,于是慌不择路,纷纷逃命,坠马者不计其数,但逃到阳平关时,又不曾伤一兵一卒。钟会惊奇不已,便问蒋舒等降将“定军山有神庙乎?”蒋舒等答:“此地并无神庙,唯有诸葛武侯之墓”。钟会听后大惊失色,他想,诸葛亮为了蜀汉基业而佐先主、辅后主,南征、北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不遗余力,死后又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守护着蜀国北大门。然而,我这次是来灭蜀的,肯定是得罪了诸葛武侯,因此才前来找我的麻烦。所以,钟会惊曰:“此必武侯显圣也,吾当亲往祭之”。次日,钟会备了三牲祭品,带文武将佐到定军山下武侯墓虔诚拜祭,一再向诸葛亮表白,灭蜀汉取汉中是国家之事,受差遣身不由己,并非个人所为,希望诸葛亮在天之灵能够理解和原谅他。于是,钟会又下令三军,“不得于亮墓庙所在刍、牧、樵、采”,这一禁令世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使武侯墓古迹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便是诸葛亮的第一次显圣。武侯墓现存清嘉庆七年(1802)汉中知府赵洵所提的“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楹联,说的就是这件事。 第二次显圣 据清《汉中府志》、《沔县新志》《续修南郑县志》和《忠武侯祠墓志》等方志记载:嘉庆二年(1797),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来到汉中盆地,他们攻城池,打寨堡,杀贪官污吏,势不可当。清军连连失利,地方纷纷向朝廷告急。为此,陕西巡抚松筠立即派身边最能打仗的将军——西安布政使毛震寿率部前往清剿“匪患”,然而,毛震寿到汉中沔县之后,一战便被白莲教所杀,于是,朝廷又派都统德楞泰率大军前来汉中镇压白莲教,结果又大败而归。 沔县,是汉中盆地的西部门户,秦、蜀间的军事重镇,这里古道纵横,山环水抱,关隘重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白莲教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均德、马五、高三等主要将领率部都在沔县(今勉县)一带驻军活动,声势浩大,当时的沔县知县丁淑藻携家眷连夜出逃,幕宾姚文翰跳井自杀,一应抵抗势力荡然无存,“唯城门石狮子岿然”。朝廷在屡派官兵清剿而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嘉庆皇帝给陕西巡抚松筠又加封为陕甘总督,令其统西北地区军兵到汉中进行“剿匪”,同时又从京师派政协王韩嘉业、军门王文雄和鲍贵三位将军前往助战,归松筠节制。白莲教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了避其锋锐、诱敌深入而边打边撤的战术。松筠不知是计策,便令韩嘉业、王文雄和鲍贵三位将军带兵紧追不舍,结果,韩嘉业等三位将军和数万名清军官兵均被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引诱围歼在今汉中市西乡县的梭罗关(小地名称为官兵坟),无一生还。在无可奈何之下,松筠一方面向嘉庆皇帝报告,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已经阵亡的韩嘉业、王文雄和鲍贵三位将军身上,说他们来自京师不听将令,恃勇好战,误中圈套而全军覆没;另一方面又编造出诸葛亮显圣定军山而吓跑白莲教匪的故事,他让地方官吏和军兵四处散布宣传说:“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账房参差,及早遍访实无兵至,而教匪信已报退”,于是,便说成是“武侯之灵昭昭(显圣)”,神兵天降,帮助官兵杀退了“教匪”,遂将此事申报朝廷。嘉庆皇帝虽然对全军覆没和痛失爱将而伤感,但是对诸葛亮显圣之说龙颜大悦,他认为诸葛亮的显圣是忠君的体现,于是,下诏在沔县修“三公祠”(今勉县继光村马超墓、祠旁的马公祠小学),以示千秋供奉(同治年间,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毁掉);又拨发币金九百两,各地官吏共捐一千余两,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重新整修了武侯墓、祠古建,使其焕然一新。同时,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公元1803)八月十六日在北京的皇宫御书“忠贯云霄”并制作为金匾,同年,由各驿站奉旨发往沔县武侯祠,九月悬挂至今,以此褒奖诸葛亮忠君的“神明之显佑”。
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他的先祖诸葛丰在汉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诸葛家族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任太山郡丞,但在诸葛亮八岁时就过世了
诸葛亮和他的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从此都靠他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诸葛亮的幼年时期,正是东汉王朝极度腐败,民不聊生的时候,并且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们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
诸葛亮九岁时,西凉豪强董卓带兵进京废掉少帝,另立献帝,控制了东汉政权野心勃勃的其他豪强借口讨伐董卓纷纷起兵,从此开始了豪强割据,军阀混战的大乱时期
诸葛亮13岁时,曹操攻打当时占据徐州的陶谦,使诸葛亮的家乡面临毁灭之灾为了躲避战乱,诸葛玄带领诸葛亮,诸葛均和诸葛亮的两个姐姐辗转半个中国,到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到襄阳后开始住在城内,在城南的学业堂里读书17岁时,他的叔父诸葛玄去世了,他就在城西的隆中山定居下来
少年的诸葛亮离乡背井,不仅亲眼目睹,而且亲身经受了混乱时代的灾难,渴望安定,渴望统一,决心为消灭豪强,重建统一的国家而奋斗为此,他在隆中生活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密切关注国家的局势;他自比管仲,乐毅,立志为重建强大的国家做出贡献
当时,襄阳是荆州的首府荆州管辖南阳,南郡,江夏等七个郡,辖区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的南部和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因而襄阳几乎成了当时南部半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士民富庶,文化教育也很发达同时,襄阳还是联络南北的重要驿道,勾通东西的汉水也在这里汇集交叉,襄阳成了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因而也就成了信息的中心,容易了解到天下大事
由于中原处处战火,一片焦土,那里的缙绅,士人纷纷逃到襄阳避难,一时,襄阳文人荟萃,集中了各地的俊杰僻静的隆中山庄与襄阳近在咫尺,息息相通,这些有利条件为诸葛亮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是故交,他们一家来到襄阳后,受到刘表的特殊照顾,很快和当地的名门建立起密切关系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襄阳德高望重的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号称凤雏的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诸葛亮的另一个姐姐嫁给了蒯祺,蒯祺是襄阳大豪族蒯氏的一员;
诸葛亮的妻子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他的岳母和刘表的妻子是亲姐妹;
当时统管荆州军马的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亲舅父;颖川司马徽,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和诸葛亮都是最要好的朋友诸葛亮的这些社会关系,无疑对他各种知识的获得起了重要作用
得天独厚的客观环境孕育了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的诸葛亮,经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具备了将相之才,被人们誉为"卧龙"
公元207年,身处厄境而壮心不已的刘备三次到隆中来拜请诸葛亮,向他请教统一天下的计策,邀请诸葛亮出山帮他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从政治,军事,地理,人事等方面精辟地分析了国家的形势,建议刘备先占领荆州,益州为根据地,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和占据长江下游的孙权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已经统一北方,力量雄厚的曹操;内修政理,积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到时从荆州和汉中两面夹击中原,以实现统一国家,重振汉室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此后的历史证明,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正确的策略
诸葛亮自从公元207年接受刘备的邀请,登上政治舞台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隆中故居公元208年,曹操率兵攻打荆州,诸葛亮随刘备败走夏口(今汉口),在败军之际,危难之间,诸葛亮挺身出使东吴,缔结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使刘备占领了荆州四郡
公元221年,蜀汉帝国建成,诸葛亮担任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总统国事,他厉行法治,结好孙权,南征北战,直至公元234年病死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享年54岁
诸葛亮虽然没能实现统一国家的夙愿,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国家统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聪明才智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少年才子
诸葛亮踏进了设在襄阳城南二里,岘山脚下的学业堂他望着这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的学堂,认定是个十分适宜读书的好地方,便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学堂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寒窗苦读的生活开始了
每天清晨,雄鸡报晓后,诸葛亮便叫醒弟弟诸葛均,一同到岘山上去学习这很快被细心的老师黄承彦知道了,他感到这是个温故而知新的好方法,便号召学生们向诸葛亮兄弟俩学习,并把晨读作为学业堂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从此,学风为之一新,人们每天老远就能听到从岘山顶上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
不久,黄承彦又发现诸葛亮是个天资很高的学生他读书的方法很特殊,不像一般的学生那样死记硬背,而是观其大略,记其精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如要吟诗作赋,命题一出,诸葛亮便能即席而起,信口而出,并且文简意明,高雅隽永,字字句句都能表明他是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更使黄承彦惊异的是,这个平日沉默寡言,喜怒从不外露的诸葛亮,竟不顾刘表独尊儒术的三令五申,在夜深人静之时,如饥似渴地攻读诸子百家的著作
黄承彦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不同凡响的学生年考就要来临诸葛亮突然向黄承彦提出要参加最高年级考试的要求,黄承彦居然答应了他消息传出后,立即轰动了整个学业堂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有人说他狂妄,有人挖苦他想出风头,有人指责他目中无人,他们都等着要看诸葛亮的笑话
诸葛亮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年考那天,他沉着冷静地走进考场,接过考卷便一挥而就他那旁若无人的神情,稳操胜券的气度,表明他早已成竹在胸考试揭晓,诸葛亮竟以最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这事很快传到了刘表那里他派人来到学业堂,给诸葛亮和黄承彦下了一道大红请柬原来,刘表要聚会荆州名流,专门为他们师生摆下了"才子宴"诸葛亮感到受宠若惊
第二天,他高高兴兴地去邀黄承彦老师一同前往赴宴,走到窗下,见老师正在与他非常崇敬的伯父庞德公边说话边下棋,诸葛亮便伫立在外等候只听庞德公说:"我看刘表这个人真是越来越华而不实了"
诸葛亮吓了一大跳又听黄承彦老师说:"庞公之言是也眼下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天下已被弄得四分五裂,比战国时期还要乱,可刘表如今拥兵数十万,有地数千里,却不思进取,一统华夏,还要摆什么'才子宴',让人为他歌功颂德!由此看来,他是个沽名钩誉,好大喜功,昏暗庸俗的小人长此以往,只怕荆州不久便属他人所有了!"
诸葛亮一向崇敬刘表,闻这一席话惊讶不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迅速地离开老师窗下,匆匆赴宴去了
果然,刘表并未把这个才子放在眼里,在座的社会名流,达官显贵也都没把诸葛亮当成一回事,他们争先恐后地为刘表歌功颂德那些俗不可耐的吹捧和丑态百出的阿谀谗媚,使诸葛亮如坐针毡高高在上的刘表得意洋洋,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为自己充当钓饵的布衣小子诸葛亮,便举起酒杯高声道:"今日之宴,应为才子诸葛……"人们这时发现,才子的坐席是空的,诸葛亮不知何时,已罢宴而去
刘表非常生气,认为诸葛亮寄他篱下,竟在大庭广众之中不顾他的面子,准备要惩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浑小子
刘表的儿子刘琦也在学业堂里读书,他的生母死后,继母蔡氏为了能让自己的亲儿子刘琮代兄继承父业,便总是当着刘表的面跟刘琦过不去刘表知刘琦冤枉,却又怕得罪了大权在握的小舅子蔡瑁,便听了诸葛玄的建议,送刘琦进了学业堂刘琦和诸葛亮是好朋友,非常崇拜他听说父亲要惩办诸葛亮,立即想方设法为朋友开脱,还请出自己的亲姑母,黄承彦老先生的夫人为诸葛亮说情,这件事最后才不了了之了诸葛亮心里很感激刘琦十年以后,他救了刘琦一条命
学业堂里有许多优秀青年,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荆州求学的有志之士其中最杰出的有博古通今,为人忠厚的博陵人崔州平,文韬武略兼备,性情豪爽的颖川人徐元直,学识渊博,胆大心细的又一个颖川人石广元,字斟句酌,幽默风趣的汝南人孟公威
他们和诸葛亮一样,都是黄承彦的得意门生,自然也都成了诸葛亮的同窗好友平时他们除了在一起研究学问外,还经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国家大事
隐居隆中
自从刘表的形象在诸葛亮心目中动摇之后,他更加崇拜德高望重的伯父庞德公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表三番五次地拜请庞德公,伯父却始终不愿出来辅佐刘表的道理他决心拜伯父为师,做一个有志气的男子汉
庞德公听了诸葛亮的心愿,没有说行或不行,只是把儿子叫到跟前:"民儿,带你内弟到南山打柴去吧!"说罢,便转身入室
庞山民拿着扁担,斧头,站在诸葛亮面前也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盯住他,好像在说:"你看怎么办呢小兄弟"
诸葛亮高高兴兴地跟着姐夫到南山上砍柴去了这一天,可把诸葛亮整苦了,累,渴,饿,他咬着牙顶过来,而且手脚都磨出了血泡,痛得他几夜都不得安宁,但他却始终没哼一声不久,诸葛亮第二次来向庞德公表白求师的心愿庞德公叫来侄儿庞统,指着门前的一块地对他和诸葛亮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你兄弟二人今天代老夫把这块地犁出来吧!"
说罢,搬把椅子坐到门外晒太阳去了庞统和诸葛亮谁都不会套牛,更别说扶犁了怎么办呢两人一合计干脆用镢头刨吧!于是,本来一会儿就能犁完的地,他俩却整整刨了一天,累得不行
这次,诸葛亮从劳动中悟出了为什么满腹经伦的伯父总是躬耕陇亩,注重农桑的道理
诸葛亮再一次拜见庞德公时,发现他和衣躺在床上,鞋都没脱他怕惊动了他,先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后来想到上了岁数的人这样睡觉容易着凉,于是上前轻轻地给庞德公盖上被子,又单腿跪在床边慢慢为他脱掉鞋子这回庞德公醒来了,看到诸葛亮不由心头一热,满意地微微点了点头,不等诸葛亮开口就带他来到平时从不让人进的后院庞德公在一个周围堆满了秦砖的巨大磨石前停下来,然后拿起一块砖,认真地在磨石上磨了起来
诸葛亮开始感到莫名其妙,过了一阵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非常大的案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排放着已经磨好的秦砖他走过去一看,每块砖上都编了号当他拿起"壹"号砖观看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上面刻着两个苍劲有力的汉隶大字"诗经"诸葛亮的心被震撼了,一下跪在庞德公面前说道:"师傅请教我!"
庞德公这才语重心长地点头道:"要做我的学生,就得先学会做人,做人和做学问一样,是磨炼出来的"
在庞德公如数家珍的教诲下,诸葛亮开始潜心研究历史,纵观上下几千年的兴衰,探索改朝换代的根源,定国安邦的重大问题
就在诸葛亮刻苦攻读,学业大进的时候,他那一心为刘表在豫章开辟领地的叔父诸葛玄,向刘表飞报来一封封告急文书:"豫章被围,速派救兵!""粮断兵变!"如此火急的呼救,刘表却作出了"宁丢豫章,不乱荆州"的决定诸葛玄被俘,却硬是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被朱皓杀害了悲痛万分的诸葛亮彻底看透了刘表他从中领悟到一个铭心刻骨的道理:贤才必须投靠明主
诸葛玄死后,刘表在岘山下为他立了衣冠冢,一面安抚诸葛亮一家,一面表示愿意把诸葛亮留在身边做事诸葛亮当即回绝了他,使刘表大为恼火
不寄刘表篱下,学业堂自然也就上不成了大姐劝他投奔在江东为官的诸葛瑾,二姐愿意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但诸葛亮都没有同意
到什么地方去呢诸葛亮来请庞德公指路庞德公认为刘表虽然不可依,但荆州这块地方尚可保持十年之内的安宁,倒是求学炼志者的一个难得的地方他指着襄阳城西二十来里处有一山隆然而起,说可在那里结草为庐,耕而学之,学而炼志
诸葛亮于是在好友们的资助下,带领全家来到了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隆中定居,结草为庐,开山为田,开始了他躬耕陇亩,博览群书,游学访友的生活
春风化雨,万物更新转眼之间,麦浪翻滚,诸葛亮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他叫全家作好明日开镰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出来,诸葛亮兄弟二人已把麦子放倒了一大片当火辣辣的太阳冒出来时,诸葛均已是满身大汗,禁不住道:"好热的天啊!二哥,还是歇会再割吧!"
诸葛亮边割边道:"小弟,你我还是一鼓作气,趁今日天气好割完了再歇吧!"
这时,一个老农夫挑着一担斗笠从躬耕的田边经过,不由好奇地望着这两个年轻人,忍不住叫道:"喂——割麦的小哥,开镰也不看天气,今天哪能割麦!"诸葛亮听老农夫这么一嚷,抬起头看了看天,然后不解地问道:"老伯,您老怎么啦,这天气不是很好吗!"
老农一听,把这哥俩好生打量了一番,这才说:"今天就是不能割!"
兄弟俩相互看了看,问道:"为什么"
老农夫拍了拍脑袋:"看样子你们是读书人但是农家都知道今天不能割麦,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反正这是农家的规定今天有雨,信不信由你"
诸葛亮望望霞光万道的天空,说这位老伯可是想雨想迷了心窍,大白天说梦话
老农夫听了很生气,干脆把斗笠担子一放,找个石头坐下来,冲着诸葛亮说:"好,就冲你这句话,老汉我今天就坐在这看你们的好戏,看是我老汉大白天说梦话,还是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诸葛亮哈哈地笑了起来,转身继续割麦老农夫见状,反而坐不住了,走进躬耕田,动手帮他们将割倒的麦子捆起来就在地里的麦子快割完时,山冲里起了风老汉忙跑到诸葛亮身边,焦急地说道:"冲内有风,冲外狂风小伙计,你别再跟我赌气了,眼看你一年的血汗就要白流!快跟我把捆好的麦子搬到高处去堆起来!"说罢,抱起捆好的麦子就往高处跑
诸葛亮看着老农夫那紧张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
这时风紧了,刹时,乌云滚滚而来,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四起,接着瓢泼大雨倾空而下诸葛亮还没反应过来,大雨已把他淋了个透不一会儿,山洪冲了下来,把他二人割倒而老农夫还没来得及捆绑的麦子冲了个一干二净他目瞪口呆地站在田里,羞愧得无地自容他想起了孔子关于"吾不如老农","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导他省悟了,忙来到老农夫面前,长揖施礼道:"请老伯教我!"
老农夫叹口气道:"这只不过是我们这里传下来的千年农谚中的一句,'早上放霞,等水浇茶',是说一定有大雨'晚上放霞,干死蛤蟆',就必定是百灵百验断定明天是好天气的方法"
诸葛亮听罢惊异地说:"天哪,没想到农谚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老伯,弟子就拜您为师了!"
从此,诸葛亮便经常向这位老农夫求教学习,老农夫还把他带到懂得农谚更多的农夫那里学习不久诸葛亮就记了一大本农谚,这又逐渐打开了他研究天文地理的通路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诸葛亮日后在赤壁大战中,怎敢"草船借箭",又怎能巧妙地瞒过周瑜,借来神奇的东风火烧战船,最后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呢
看看这 会对你有用的
http://wwwzhuge-liangcomcn/
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没有军师,诸葛亮本身就想投靠刘备,要不然读那麼多兵法干嘛,又没有用,只是刘备来请的时候,他还在装,这样自己的身价才会更高,但美人呢,也要人家本身就喜欢你啊,若表白几次别人都不肯的话,那就别在继续了,无论是谁都会觉得烦,或许你在满足自己坚持到底的决心时,已经让人家感到困扰了,况且,三十次要答应早答应你了。
《三国演义》为卧龙先生所设置的口水戏,除了展现其杰出辩才的《舌战群儒》,还有一出精彩绝伦的骂奸臣。
这出戏在《演义》第九十三回,标题叫《武乡侯骂死王朗》。故事是这样:
诸葛丞相北伐中原,杀得曹魏大都督夏侯楙仅以身免,魏国震动。司徒王朗举荐大将军曹真,并且亲随曹真前往抵御。到渭河之西,安下营寨之后,王朗自告奋勇,要去阵前说服诸葛亮:“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叫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曹真自然大喜,当夜传下将令,明早四更造饭,“平明务要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第二天一早,两军对圆,王朗进前向诸葛亮“喊”话:
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
回答如锋刀利斧,当下斩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王朗接着说道: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各位,大魏国的王朗司徒,在这里所说的“盗贼蜂起,奸雄鹰扬”中的“奸雄”,那可不是指曹操。在他看来,曹操以外所有试图割土称王者都是“奸雄”,唯独他的主子不是。可后世偏偏仅以他的主子为“奸雄”,世间事往往就是这么逆人心愿。
王朗劝说诸葛亮降魏的说法,首先是说汉朝末年,天下扰攘,“盗贼蜂起,奸雄鹰扬。”全靠“他”的“太祖武皇帝”,扫平贼寇,荡尽奸雄,才使得分崩离析的天下,重新归于安静祥和。武皇帝功高盖世,“万姓归心,四方仰德”,文皇帝登基,乃是“应天合人”,并不出于主动的窃夺。
王朗首先申说曹魏得位之正当性,然后说服诸葛亮说,“公蕴大才,抱大器”,就应该顺天应人,归顺大魏,而不当强“逆天理”,硬“背人情”;同时,也要看清形势,不要以微暗的“腐草之荧光”,与“天心之皓月”争竞照射力,自讨没趣,给人以缺乏判断力,不识时务的感觉。接下去再为诸葛亮考虑,“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如果能够这样,既能“不失封侯之位”,国家也可以结束纷争,百姓从此可以过上和平、幸福和安乐的生活。
这是先说理,再讲势,又喻人。前后次第清晰,内外轻重晓然,得失判断明了。如果按照对历史的客观解释,王朗这套由理及势,再到人的说法,逻辑是很严密的。我们在读这段书的时候,往往只去欣赏诸葛亮之骂的淋漓酣畅,常常忘却分析一下王朗话语的严密性。因为大多数读者,只是要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情绪的快慰,经常不能从理性的角度看待王朗话语中严谨的逻辑推演。
但是这场争的结果,却是王朗是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连老命都搭上了,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看诸葛亮的回应: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凌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 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先在整体上定论说:王朗的说法绝不是什么“高论”,原来只是“鄙言”。何以见得?
孔明接下去也像王朗一样,先说汉末以后的狼藉情况,再说王朗的出身,然后指责王朗,正当国家处在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的狼藉不堪的情势之下,作为汉朝的“大老元臣”,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刘”,想不到你竟然“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真是“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诸君读此段文字,不要忘了诸葛亮开场的自我表白:“吾有一言,诸君静听。”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如何击败王朗,而是要通过这场辩争,达到鼓动军心,瓦解敌人的另外效果。诸葛亮偷换了概念,转移了目标。他在利用机会,做战前动员和战场宣传。
孔明紧接着又痛骂王朗: “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 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骂得淋漓酣畅,读者读至此处,无不拍手称快。
但是诸葛亮这段骂,其实并没有王朗的逻辑性更强。王朗从理之必然,到势之实然,再到人之应然,既符合历史评价的标准,又符合语言的递进逻辑。孔明先只从理上说,而不及于势,然后却从情上发起攻势。王朗所持之理,是“势中之理”,是“已显之事理”,是自然之理;孔明所持之理,为观念之理、习惯之理、人伦之理。两人辩争孰是孰非的标准不一致。孔明借助人们的心理习惯,借助人们“习与性成”的“血统论”的正统观念,赢得了众人。
导致王朗在精神上崩溃的原因,不在他的话语和逻辑,而在于王朗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舍弃习惯性的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他的话语跟他的心里所想并不完全一致。于是才因此羞愧,以致“撞死于马下。”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都会不小心被某种既成的观念所左右。当我们想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或者正在陈述和申说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们经常都是从自己既有的观念出发。尤其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如上辩争的时候,双方都很难站在对方的逻辑基点上去考虑问题。多半的情况之下,辩争往往都是情绪化的,很少顾及客观实际。辩争的双方,谁都不愿在理性的指导下跟对方进行平和、平等的对话,因为这类辩争的目的,不在于澄清到底谁有道理,而是事先早已认定自己正义,对方邪恶。表面上说的是“理”,实际却是为了争得自己或自己集团的利益而任气使性。所以,这种旨在压住对方的辩争,就只能以语势和语气鼓荡听者,助长自己和听者放任情绪,舍弃理性。自己既全然没有这种主观自觉,更不愿意去为这场辩争而唤醒理性的自觉。其所坚持的“理论”,只是坚持自己一方不能丢掉利益,不能被对方在气势上压制下去而已。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其实在《三国志》本传中,王朗还是个不错的人物,而且《明帝纪》、《王朗传》、《诸葛亮传》和《曹真传》,都没有关于这回事情的文字记载。也就是说,王朗根本没有跟随曹真,亲自前往抵御蜀军的进攻,更没有到军前跟诸葛亮叫阵,试图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诸葛亮投降的事实。
《三国演义》作者,必欲使魏国的丞相,被蜀国的丞相骂死在两军阵前,无非是想让大家看一出好戏。这显然是罗贯中等《演义》的作者们,给读者摆设的一桌“文化大餐”。真正的劝降,哪能在两军阵前进行?
《演义》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关注度,凭空虚构这段故事,张扬血统正义的同时,也借此抒发对庸碌卑劣的政治统治的愤懑和批判。在王朗和诸葛亮,还有《演义》作者所身处的家天下专制主义一手遮天的时代里,权力完全掌控在腐朽糜烂的统治集团手中,而统治者却借助自己手中掌握的“无与争衡”的不受制约的权力,无端而又肆意地败坏民族文化,败坏社会国家,败坏人心风俗。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面对极度黑暗同时又“山险水恶”的政治社会,胸中郁闷得不到正常的渠道发泄,就只能借助小说的形式以屈求伸了。
不过,诸葛亮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的一段骂法,真可说是揭破了所有王朝政治的不隐之弊,可谓骂了一时,骂了一世,骂了千年万载!就像狂泼墨而后的大写意一样,替前此、后此的所有社会正义之士,骂出了由衷的心声!
没有穿透世事的眼睛,谁能骂得这样准确,骂得这样透彻,骂得这样畅快淋漓!
不过这也只是骂骂而已,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其实诸葛亮也一样,痛骂王朗,就算使用的词汇,比“皓首匹夫! 苍髯老贼”再严重一些,也不过就是快快自己的心志。除此之外,或许还有警醒人心的效用,倘使人心还可以警醒的话。
逻辑上的得体,并不能保证发言者就此成为话语交锋中的赢家,所以王朗还是被“骂死”了;辩争中的一时得手,同样不能导引出军事、政治上的最终胜利,卧龙也无奈于时势的发展。绝代贤相诸葛孔明先生,虽然尽忠许国,不懈伐魏,还是不能扭转天下已然颠覆之势,终于无益于“匡扶汉室”。最后巨星陨落,五丈归天。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憾,憾,憾!死而后已,“留得英名在人间”,羡,羡,羡!
《三国演义》说诸葛,实在使说书人无缝插针,所有的附加言说,都显得狗尾续貂,相形见绌。服了,咱们是彻彻底底的服了!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也确实是以身许国,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宰相。不过他也只是个能臣和忠臣,既不是行仁政于天下的王者,更不是布大道于人间的圣者。将他提升到圣贤的高度,当成古今宰相学习的楷模和效法的典范,确实是宋代理学家们的“再造”之功。关于这一点的详细情形,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就不再这里赘述了。
而有关“武乡侯骂死王朗”,我想再加一点小缀。《三国志•王朗传》称:魏明帝曹睿即位的太和元年(227),王朗升转为司徒,“太和二年薨”。《三国志·明帝纪》记载更为具体:“(二年)十一月,司徒王朗薨。”王朗根本就是病逝于魏国的皇都,哪有于军前被诸葛亮骂死的可能性?而王朗的儿子王肃,还有侄子王详,都是此后一段时间历史上的大名人。
站在蜀汉正统的立场上,将为曹魏效命的王朗看成是“老奸臣”,其实也并不过分。王朗作为“道具”,被《演义》作者拿来当靶子,痛骂官场腐坏、庸碌,虽然死于小说中的军前,也算是牺牲我一个,教育千万人,值了!
不过大家读到这一节,拍手称快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王朗是“撞死”于马下的。也就是说,王朗还有羞耻之心,否则就会大笑说:“我以为孔明是何等高人,原来只是个不识时务的腐儒——没用的书呆子!哈哈哈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三国演义》对于其中人物的定性,是跟作者的正统观念一脉相联的。没有对于蜀汉正统的定性,就没有王朗,尤其是曹操之被当成奸臣的定位。诸葛亮作为千古第一贤相的形象塑造,同样导源于蜀汉正统的基本立场。没有这个立场,莫说关羽之作为神将,基本没有可能;就是诸葛亮,同样不能像后世所推崇的那样,“被”站立在历史的峰巅之上。可以这样讲,刘备的正统地位、诸葛亮的贤能无匹、关羽的忠义少双,都是宋代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们,比如胡安国、胡寅父子,还有朱熹、张栻等,为了自己的祖国——大宋朝的重新复兴,为了捍卫华夏民族文化的尊严而做出的重大理论奉献。仅此一点,理学就可以光耀千秋而永垂不朽了!
作者还想在这里提醒今天的读者们,诸葛亮,确实是传统时代里少见的宰相典范。他的公而无私、忘身许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断不是那些玩弄权术、以权谋私、借位整人和素餐尸位的庸碌之辈所能望其项背。但是我们早已经走过了专制主义的家天下时代,已经走上民主、法治的康庄途程,因此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再拿道德的楷模去束缚人、要挟人甚至去绑架人。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神的角度去理解诸葛亮,才能给予他更多的真心理解和关怀。丞相也好,宰相也罢,不过是国家公务员行业联盟的临时执行长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生而已,他个人有没有道德,并不是得到这个职业位置的直接理由。个人道德,并不比他有没有意愿去充当,有没有能力担待起这个执行长和服务生的义务更紧要,而且也一样要受到法律的高度监控和制约,断然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处断并非他家的公共事务。把诸葛亮,还有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的贤者们,都当成道德的“尸祝”,去绑架别人,以贯彻自己的意志,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以达到别人都不要来跟自己争权,都不要来跟自己争利的暗藏目标,同时愚弄缺乏见识的蒙昧者,就更加不符合现代的精神。
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是大智慧。道德是最好的东西,但是成天放在嘴里讲,它就变成了最坏的东西。过分强调个人道德的魅力,就会削减社会对于法律和公平正义的企望和努力,妨碍我们走上真正的民主、法治的道路。
三国虽然是说不尽的,但是品评三国人物总要有个了结。
至此,鄙人可以将自己品评的三国人物做个总结:
在整个三国时代,以读书人坚贞不移,传承历史文化血脉,为人类保存文明火种而论,管宁第一;以宰相(国家公务人员)忘身许国、公而少私,忠于职守、忠勤劳瘁而论,孔明第一;以安平天下、经营天下的雄才大略而论,则曹操第一。这是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定位,若从对人物性格喜好的角度,这种排序就会整体倒转过来,变成了曹操、孔明、管宁;而要是从受人敬重和爱戴的程度,排序就是诸葛亮、管宁和曹操了。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并不代表任何一个另外者。不过我还是相信,上面这三位,才是三国时代真正的“三一重‘公’”!
感谢凤凰网国学频道,感谢各界朋友们的关注,尤其应该感谢很多朋友们的评论和参与。不管是赞同还是责骂,其实都是因为大家对历史文化,还有人类的美好前景,仍然抱有由衷的热忱和殷切的希望,再次感谢大家。
周瑜为了难为诸葛亮,故意给诸葛亮安排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命令诸葛亮在三日内,建造十万枝箭,同时暗地里吩咐军匠“故意延迟,反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希望在规定期限内,诸葛亮无法交差,这样一来便可以给诸葛亮定罪,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怨。面对周瑜的刁难,诸葛亮没有真正费力地区率领军匠制造十万支箭,因为他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是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向鲁肃“借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千于个,分部两边“,当夜五更时候,诸葛亮率军把船开到曹操水寨附近,由于当时江上大雾浓密,因此曹操一见敌军来犯,不敢贸然出兵,只命令乱箭齐发。使得使得草人身上挂满了箭。天明时分,鲁肃找到周瑜,详细汇报了孔明取箭之事,周瑜无奈感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三日内取箭十万,是因为他能科学的预测事情的发展变化,经过预谋取胜。正如专家对鲁肃所说的那样,他所以敢草船借箭之事,是因为他首先“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因此料定三日内有大雾,同时也深知曹操为人谨慎,在重雾中不敢贸然出击,算定了这一切,诸葛亮才有草船借箭之招。 在战场上,通过预谋可以打出一个个漂亮的胜仗。在商场上,预见能力也能引导一个人处于不败之地。世界银行行长伍兹的成长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