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运算公式

复数的运算公式,第1张

 1.乘法运算规则:

  规定复数的乘法按照以下的法则进行:

  设z1=a+bi,z2=c+di(a、b、c、d∈R)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bi)(c+di)=(ac-bd)+(bc+ad)i

  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在所得的结果中把i2换成-1,并且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3 复数除法定义:满足(c+di)(x+yi)=(a+bi)的复数x+yi(x,y∈R)叫复数a+bi除以复数c+di的商,记为:(a+bi) (c+di)或者

  4除法运算规则:

  ①设复数a+bi(a,b∈R),除以c+di(c,d∈R),其商为x+yi(x,y∈R),

  即(a+bi)÷(c+di)=x+yi

  ∵(x+yi)(c+di)=(cx-dy)+(dx+cy)i

  ∴(cx-dy)+(dx+cy)i=a+bi

  由复数相等定义可知

  解这个方程组,得

  于是有:(a+bi)÷(c+di)= i

  ②利用(c+di)(c-di)=c2+d2于是将 的分母有理化得:

  原式=(a+bi)÷(c+di)= i

复数运算法则有加减法、乘除法。两个复数的和依然是复数,它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和,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和。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复数的定义

我们把形如z=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当z的虚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二复数运算公式

1加法法则:复数的加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则它们的和是 (a+bi)+(c+di)=(a+c)+(b+d)i。

2减法法则:复数的减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则它们的差是 (a+bi)-(c+di)=(a-c)+(b-d)i。

3乘法法则:规定复数的乘法按照以下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a、b、c、d∈R)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bi)(c+di)=(ac-bd)+(bc+ad)i。

4除法法则:复数除法定义:满足(c+di)(x+yi)=(a+bi)的复数x+yi(x,y∈R)叫复数a+bi除以复数c+di的商。

复数根的求根公式如下: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数求根公式是x=(-b±√(b^2-4ac))/2a。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ax²+bx+c=0(a≠0)。折叠变形式:ax²+bx=0(a、b是实数,a≠0); ax²+c=0(a、c是实数,a≠0); ax²=0(a是实数,a≠0)。

复数根的求根公式为ax^2+bx+c=0,复数根即虚根,顾名思义就是解方程后得到的是虚数,虚数是为了满足负数的平方根而产生的,规定根号-1为i。

而虚根一般只在二次或更高次的方程中出现,如果一个实系数整式方程有虚根,则其共轭复数也是所给方程的根(共轭根),实现系数二次方程具有虚根的必要充分条件是b^2-4ac<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义

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

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且未知数在分母上,这个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如果有根号,且未知数在根号内,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

复数方程求根公式:x^2+x+4=0。形如z=a+bi(a,b均为实数)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i称为虚数单位。当z的虚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25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1
下一篇2024-0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