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 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就连老师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毕加索的母亲听了觉得无脸见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只有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既有天赋的。他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带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齐白石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梅兰芳 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时,曾带往香港存入银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统治下的香港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梅兰芳,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兰芳日夜思考的难题。他问夫人怎么?夫人说:“最近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现在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近日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者安排。主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然而此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上海当局的报纸抢先发布头号新闻,言称:“褚部长目瞪口呆,一场画展一场虚惊!”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广大群众也纷纷寄来书信,支持梅兰芳的爱国行动。梅兰芳看到全国人民对他如此赞赏和支援,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贝多芬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说起毕加索,很多人都很熟悉。他是著名的西班牙画家。他很小就开始画画。可以说绘画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他一生致力于创作。这么有才华的画家,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毕加索有钱吗?”
毕加索的作品
与梵高相比,毕加索很幸运,因为他的父亲是美术老师。在父亲的影响下,毕加索7岁就进入了艺术殿堂。从此,毕加索“失去了控制”。后来,他的父亲也非常欣赏毕加索的才华。震惊世界的是,毕加索死后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不仅如此,毕加索还拥有约395亿元。在绘画史上,只有毕加索生前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毕加索每次有新作品,都会叫上几十个他认识的商人去参观他的展览。在展览上,他会向大家详细介绍他的作品和灵感。毕加索刚好接住了。相比某些画作,人们更关注的是其背后隐藏的故事。这样做,他不仅可以提高价格,还可以提名作品的知名度。
1919年,毕加索住在巴黎最豪华的公寓里。1930年,他买了一栋17世纪的别墅。28岁以后,毕加索不再为钱发愁了。到他38岁时,他已经非常富有了。65岁时,毕加索成了百万富翁。财富不仅增加了毕加索的名气,还帮助他随心所欲地完成绘画。
毕加索死后,他的财产是如何分配的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是西班牙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1973年,毕加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91岁。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但没有遗书。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很多人似乎都很怀疑毕加索死后的财产是如何分配的。
毕加索和他家人的照片
从毕加索去世那天起,西班牙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案件。这个案子的起因是毕加索的遗产。他的后代在法庭上为他们的继承权而激烈争斗。生活中,亲戚之间互相仇恨报复。在毕加索争夺遗产的过程中,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和秘密情人自杀,他唯一合法的儿子吞药而死。这应该是毕加索万万没想到的。
据统计,毕加索的总资产高达26亿美元,有油画1885幅、雕塑1228件、陶器2880件、铜版画18095幅、板画6112幅、油毡浮雕3181幅、素描7089幅等。政府选择了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作为遗产税。剩下的遗产留给了他的后代。遗孀杰奎琳继承的遗产份额最大,占总价值的十分之三。玛丽娜和伯纳德各继承了总价值的十分之二多一点。玛丽娜在拉格富尼得到一栋别墅,伯纳德则继承了布瓦吉尔的别墅。其余的人得到十分之一的遗产。毕加索的作品以抽签的方式分配给后代,抽签的作品决定了他们继承的份额。
1995年,毕加索管理法院成立了毕加索管理委员会,以监督和保护他的作品。
毕加索的作品
毕加索是上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毕加索的作品数不胜数,但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品。他没有固定的作品风格,追求自由。当时都有些影响。让我们来看看毕加索的作品及其特点。
毕加索作品《拿着烟斗的男孩》
1889年,毕加索画了第一幅人生油画《斗牛士》。1894年,他的作品首次被发现并展出。那时候他才13岁。他告诉其他孩子,在他还只是玩玻璃球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生活”。从1900年到1903年,毕加索经历了人生的低潮。1903年,毕加索创作了《生活》,在这幅作品中,他表达了一种悲伤和痛苦的感觉。1905年,他完成了《拿着烟斗的男孩》。1907年,毕加索从蓝色转向立体主义。那一年,他创造了《阿维尼翁少女》。这也是导致毕加索形成立体风格的主要标志。1917年是毕加索的古典时期,他创作了《奥尔加画像》。1920年,他画了《三角帽》。1932年,毕加索在转型时期完成了《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1934年,毕加索开始关注斗牛。1936年,由于西班牙发生骚乱,毕加索在此背景下创作了《0750》。1947年,毕加索的儿子出生了。那一年,他创造了《多拉玛尔画像》。1968年,毕加索创作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幅作品:《天青石》和《有趣的人》系列版画。可以说毕加索的一生是辉煌的。他的作品达到了近6万件,这也说明他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他的思想与艺术紧密相连,似乎可以为所欲为。
毕加索的评价
毕加索是当代西班牙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世人是怎么评价毕加索的?
毕加索的作品
众所周知,人们称毕加索为天才,因为他小时候就有非凡的色彩天赋。毕加索描述别人只会躲在父母怀里哭的场景,他很擅长。他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自由发挥。然而,天才也有其缺陷。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在教室上文化课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他听课时总是东张西望。学生经常嘲笑他,让他玩“一加一等于几?”然后笑着离开了。
有时候老师会在他父母面前说毕加索是个痴呆,描述他的痴呆。毕加索的母亲听后觉得他是个傻瓜。只有毕加索的父亲相信并支持他的儿子。在父亲的支持下,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画画。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他从事艺术活动,一生创作了数万幅作品,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一生创造了不同的艺术技巧,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技巧都被改编成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哪种手法,毕加索都能保持他大胆有力的风格,这是一种完美的状态。
与毕加索不同,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之中。他是第一个看到卢浮宫收藏的作品的画家,并被列为十大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2003年2月5日,纽约,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室外,美国时任国务卿林·鲍威尔在闪光灯下,声称萨达姆政权可能生产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美国以此为借口宣布进攻伊拉克。
在鲍威尔身后,有一块印着联合国徽章的蓝布,这块巨大的蓝布遮挡的就是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的复制品挂毯。
在这样一副反战名作前面宣布发起战争,无疑充满了讽刺,此地无银三百两地遮挡《格尔尼卡》反而增加了它的力量,大量抗议者在街头高举《格尔尼卡》图像来反对鲍威尔的行为。
作为一幅画,《格尔尼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能让那些挑起战争的人感到忌惮?它是怎么从一件艺术品成为一个反战标签。英国学者詹姆斯·艾德礼《格尔尼卡:毕加索的愤怒与人类战争的反思》为你讲述这幅旷世名作背后的故事。
1《格尔尼卡》缘何而起?
1937年的一天,西班牙政府的代表团敲开了毕加索在巴黎第23街的公寓大门,说服他为5月开幕的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贡献一幅重要作品。
就在前一年的夏天,西班牙驻摩洛哥军队在佛朗哥和莫拉将军率领之下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就此爆发。
与《格尔尼卡》作为和平象征的意味相反,政府希望借此结束英、法、德对西班牙的武器禁运,装备一支军队去对抗反叛者。
原本讨厌委托创作,不关心政治的毕加索被这半年来发生的事件冲垮了内心屏障。他在听说独裁者弗朗哥和他的追随者们疯狂的语言和残暴的行动后,写道:“西班牙战争是一种反动——反人民、反自由”。
在自己的出生地马拉加被空袭后,毕加索创作了蚀刻版画《佛朗哥的梦幻和谎言》。这幅描绘*秽可笑、一只独眼、两个大鼻孔,为虚荣和凶残本能所陶醉的佛朗哥将军的形象,明确表达了他对内战和引起内战的人的感受。
正当毕加索寻找主题时,一个悲剧事件发生了:1937年4月德国空军对一个不设防的巴斯克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轰炸。分崩离析、末日、熊熊大火。恐惧从格尔尼卡向外蔓延,带着各种消息像压抑的浓雾一般从门缝渗进毕加索在巴黎的画室。
在花神咖啡馆的谈话中,刊印的废墟照片里,各类报道的字里行间,毕加索获知了格尔尼卡的惨状,开始了这幅旷世名画的创作。
2《格尔尼卡》是如何诞生的?
《格尔尼卡》是以公开方式创作的。具有影响力的与艺术家、作家和其他文化界人物应邀到画室观看它的创作过程。毕加索的情人多拉·马尔用照片详细记录了作画的全部进展。
有趣的是,在这些黑白照片记录的变化中,却如画家本人所说“尽管外表改变了,但最初的‘视觉’几乎保持不变。”
冷漠无情的公牛和痛苦嘶鸣的马都出现在最初的两幅素描中,在之后的几天被翻来覆去地摆弄。“哭泣的女人”在草稿中反复出现,那张神情错乱,张口悲泣的脸不断被调整,直至在画面中定格。
毕加索曾试图让受伤的士兵举起一只肌肉发达的手臂,拳头紧握一捆谷物。而这些最后都被一个介于眼睛和聚光灯之间的某种东西取代,最后演变为成稿中的电灯泡。
这个电灯泡发出暗淡的光亮,与女人手握的灯,形成画中的两个光源。毕加索这种选择性聚光,借鉴了他的视觉导师弗朗西斯科·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马德里》。戈雅画中的光源来自置于地面的方形灯笼,毕加索称“那盏灯笼是死亡” 。
这些摄影作品不仅是记录,而且对画作产生了影响。马尔认为象形元素和主题组成的《格尔尼卡》“就像一张照片”,反映格尔尼卡被摧毁的一个瞬间。
5月1日创作第一幅画开始,整个创作持续了一个多月。毕加索讨厌完成一件作品。他的助理罗伯特·马塔的日常工作就是试图阻止他继续画下去,把《格尔尼卡》从画室弄出来。
3从艺术名作到反战标签
从《格尔尼卡》创作至今,已经过去了80多年,《格尔尼卡》已经超越了艺术作品本身,成为反战标签,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20世界60年代,《格尔尼卡》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而此时这个却正置身于战争之中。这幅画的细部经常出现在反战抗议横幅上和标语牌上,它所展出的房间成了抗议越南战争集会守夜活动的现场。
1967年,400名艺术家和作家向毕加索请愿,要求他将《格尔尼卡》从美国弄走。他们写道:“请在战争期间从美国撤回你的画,以此使你这幅画的精神发扬光大,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它要传递的信息。”《格尔尼卡》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格尔尼卡》也给了后世许多艺术家灵感,美国艺术家林戈德曾创作《美国人民系列第20号:死》和毕加索一样,她画的是一场灾难,但主题不是空中轰炸,而是60年代美国街头爆发的种族冲突。
这幅画对《格尔尼卡》构图的借鉴十分明显,延续了毕加索立体主义扭曲的风格,画中人物那些狰狞的绝望的面孔,表达了画家对于种族冲突与极端暴力的强烈反对。
时至今日,局部的战争与暴力冲突仍旧在世界各地上演,但人们对于和平的追求从未间断,《格尔尼卡》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后人是战争因何而起,为了和平,人类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非常的多,也非常的出名,是第一个看见自己的作品被收进卢浮宫的画家,所以我认为他十分的有才华,而且他对于中国文化非常的敬佩,非常喜欢齐白石老人的画作。
20世纪的艺术伟人,西班牙裔法国籍画家,西方美术诸流派中影响最卓著的人物,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作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经历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现代流派各个方面的探索,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生活考验,他的艺术与政治信仰得到了磨练,从而为世界人民所尊重。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从小受当美术教师的父亲何塞 鲁伊斯 布拉斯科的影响,于1891年开始学习绘画,毕加索是他母亲的姓。他15岁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随后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约1900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注意观察贫民,专以他们的生活为描绘题材。还在巴塞罗那时,毕加索就洞悉西欧诸艺术潮流,当地的文化人涉足的“四猫”咖啡馆,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来到巴黎以后他的眼界更加扩大了。他先后从立体主义开始(包括分析性立体主义和综合性立体主义)到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以致波普艺术,无处不染指。随着生活与时势的变迁,他经常在他所喜爱的流派中不断反复实践,表明了他旺盛的不知疲倦的精力和崇尚时代潮流的性格特征。他曾说过:“当你发生困难的时候,你只能靠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以外你一无所有。”
这位艺术家何以有此充沛的精力,并对世界现代艺术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一、毕加索没有离开民间生活,他始终植根于民族、民间艺术。他热爱故乡安达卢西亚,了解它的民情风俗。他收集古代伊里安人的明间艺术品,对传统的西班牙文化有深厚的感情。
二、他虽然受过严格的学院式教育,从不脱离社会下层,他从早年的蓝色时期到定居巴黎后的粉红色时期,对社会
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1906--1907年间,开始对绘画形式结构进行探索,并创造出立体主义风格。毕加索一生勤奋,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估计有 6万件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巧变不竭,但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风格。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与1937年创作的一幅壁画作品。当时,毕加索正接受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次年春季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展馆作装饰画。4 月26日下午发生了德国纳粹空军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的故都格尔尼卡城的法西斯暴行,这是第一次对无辜贫民的狂轰滥炸,镇上的两千多贫民惨遭屠杀。这一野蛮暴行震撼了世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抗议和无情谴责。
毕加索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本来对政治不大关心,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佛朗哥政权倒向法西斯,毕加索却毅然站到了共和国一边。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强烈的震惊了毕加索,他义愤填膺,毅然放下手边的其它工作立刻投入了创作。历时一个半月,终于创作出了这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开始的几天里,他共画了25幅草图,最后完成画面已经高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刚好撑满了他的一个画室。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和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的野蛮暴行用复杂的场面无情的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人们都能够领会,其强烈的表达效果决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画面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是从一座着火的楼房里跳下试图逃命;另一女人在狂奔,她们都被惊恐与绝望笼罩着。左边有一母亲,怀抱被炸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是人类受苦受难的象征。右上方一妇人从窗子里探出头,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试图把眼前的一切都展现于光照之下,让世人看清法西斯的兽行。高处一个眼睛似的灯光,发出耀眼锯齿般的光芒,强化了痛苦扭曲的悲剧气氛,如同冷酷的梦境。地上是倒下战士残缺的肢体,死不瞑目,断臂上还握着已折断的剑柄,剑的上方有一朵鲜花,那是对英雄的哀悼。中央的上方,一匹受伤的马在嘶鸣,它仰着头张开撕裂的口,在爆炸声中惊恐万状,代表痛苦挣扎着的人民。几枝箭从空中落下,刺在痛苦挣扎的人和动物身上。左上方的牛头,眼睛位移形象狰狞,冷漠之中透着威胁,是典型的邪恶的象征,代表残暴与黑暗。
在画面组合的形体上,毕加索采用的是分解立体构成法;在画面的色调上,他仅用黑、白、灰三色组成,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充满了悲剧的气氛。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构图上,想要以古典绘画那种整体、严禁的规则来解释显然是徒劳的,画面布满了可供我们观察的内容,以至我们的眼睛不得不在画面上看来看去,感觉似乎杂乱、无序,其实则不然,这种独特的构图方法更好的表达了作品的内容,烘托出了作品的主题。所有的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都充满了愤懑的抗议,作品无情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滔天罪恶和法西斯的野蛮暴行,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正如毕加索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正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超凡的艺术手法赋予了作品不朽的价值,使其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真正具有大众意义、使用大众语言的大众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西班牙未能结束法西斯统治之前,按照毕加索的意愿,《格尔尼卡》只能在美国的纽约展出,公展以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奔走相告,人们首先感觉到了画家在残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出的觉醒。毕加索曾在《法兰西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是音乐家就只有一对耳朵?如果是诗人就只有一具心情?如果是拳击家就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 的灾情,并从各方面作出反应。他们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使自己与丰富的生活隔离开来呢?不,绘画并不单纯是为了装饰而创作的,它也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这些话体现了毕加索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
有些人开始不大理解《格尔尼卡》中的隐晦含义,问毕加索那匹可怜的马和牛头是否代表受难的人民和残暴的法西斯?毕加索说:“那头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象征着残暴与黑暗马代表人民《格尔尼卡》是象征的寓意的。这就是我要用公牛和马等形象的原因,这幅壁画要明确表达和解决一个问题,所以我运用了象征主义。”在一次展出时他说画上所使用的象征性手法是“平凡的”东西,“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着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也在与此。
《格尔尼卡》后来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巡回展出,反响十分强烈。至本世纪40年代经毕加索同意,借给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同时他象公众表示:一个重获民主和自由的西班牙才是这幅画的当然故乡。1981年初,按照毕加索生前的遗愿,这幅作品终于被送回了故乡,陈列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展出之初一度遭歹徒破坏了局部,现已修复。
对于在二次大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法西斯来说,这幅作品是他们犯罪的铁证。纳粹占领军在法国期间曾多次干涉毕加索作画,后来又一反常态竟然去“拜访”画家,试图“关心”起毕加索的生活来,说要给他冬季取暖的燃料,毕加索断然拒绝说:“西班牙人从来是不会冷的”。当德国住巴黎大使看到这幅《格尔尼卡》的照片时问毕加索:“这么说这幅画原来是你画的了?”毕加索冷冷地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保持了一个艺术家爱国的凛然气节
=========================================================
《自由引导人民》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在这以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 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回音哥:性别:男 又名:门神 家乡: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87年10月22日 星座:天枰座 血型:O型 身高:一百七 发型:小平头(跟樱木花道一样)、纯黑色 样貌:大概是单眼皮(据回音哥的微博回答) 性向:直男 特长:川普、唱歌 爱好:唱歌、游戏(←他自己都说是死宅一个) 偶像:Pink (锅说他是男人中的极品 女人中的男人。唯一一个让他疯狂的女冷)Michel Jackson 方大同 必杀技:有两个喉结唱歌的时候自动切换 戴眼镜否:否(但出门会戴眼睛) 怎么唱歌的:小时候五音不全,但是有一次吃花鲢,有一根非常大的鱼刺卡在喉管, 至今没有拿出来。后来慢慢发现鱼刺跟喉管融合在了一起,后来慢慢发现五音全了 (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 最讨厌的两种人:当着他说他坏话,背着他说他坏话 最喜欢的人:萝莉(就是单纯的人,没有被污染过的人) 最喜欢的零食:巧克力味的巧克力 刚(交的朋)友:保健寺毕加索 神秘粉丝:HEY JUDE(又名黑猪),曾在回音哥微博以及YY多次表白,疑似毕加索COS,但声音不像。 保健寺毕加索爱称:刚强的门神——刚门、宝贝儿 土豆 老大 门神(在对话里出现过) 粉丝爱称:回音、肥音儿、肥音锅、回音蝈蝈、宝贝儿 最爱的水果:橘子(应该是鸭梨,他说唱首歌要浪费很多维生素C) 喜欢玩的游戏:TERA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中文名: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外文名: Pablo Picasso
国籍: 西班牙
出生日期: 1881年10月25日
逝世日期: 1973年4月8日
职业: 画家 剧作家 诗人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