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红楼100:情不自禁,宝玉表白林黛玉;慌不择路,袭人路遇薛宝钗

趣侃红楼100:情不自禁,宝玉表白林黛玉;慌不择路,袭人路遇薛宝钗,第1张

副标题:林黛玉一生有“三悲”,最悲的是贾宝玉的告白,竟被薛宝钗听了去

且说端午节后,史湘云来了贾家,才知道端午节期间,湘云竟被人家相看定亲了。结合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客,妓女云儿作陪和[悲愁喜乐]酒令对应[乐中悲]曲子,能证明冯紫英就是史湘云的定亲对象。

不过,让人疑惑的是贾宝玉对史湘云“订婚”,毫无表示,并没有任何的情绪。这本就是不正常的。除非男方是他极其熟悉和认可之人。可见冯紫英是不错的。

不过史湘云来后却是不太开心,宝黛一场大闹与金麒麟有关。湘云被牵连心中有气,就与袭人谈话间对宝黛二人夹枪带棒,对林黛玉颇不客气。

恰逢贾雨村过府拜会,贾政叫贾宝玉出门见客。史湘云就说贾宝玉应该与这些为官做宰的人多接触,不要再和她们厮混。

贾宝玉一听就不愿意,还说: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这是对照之前与秦钟上学,他父亲骂他: “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可见父母不经意的言语,会让孩子记忆铭心的。

这边贾宝玉急忙穿衣服出门,却在前面碰到了流着眼泪的林黛玉。原来黛玉担心湘云和宝玉因为金麒麟做出风流韵事,特意跑来探看,结果却听到贾宝玉维护她: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贾宝玉的维护让林黛玉大生知己之感,也消除了对金麒麟的疑虑,反而生出自怜自伤之情。

贾宝玉维护黛玉,懂她,是难得知己。黛玉心中固然欢喜,却也难掩悲伤。宝玉越是知己,就越显出他们的阻力困难。一时间不禁生出“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的复杂心情。

一,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知己者,乃知心之意。知音者,“闻弦知意”是为知心。知心知人是为知己。

世界上别人可以不懂我,你一定懂我,就是知己。

黛玉偷听到贾宝玉的话,明确二人心有灵犀,知己不是错付,是“喜”。

二, 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

贾宝玉不避嫌让林黛玉“心惊”。皆因这种维护已经超出表兄妹的友爱范畴。

宝玉不避嫌难免让人多想。他们自以为感情隐藏得很好,其实贾母、王夫人等过来人,早都看得一清二楚。贾母固然同意,王夫人却并不认可。

贾宝玉越维护,越适得其反。尤其他说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把劝学当成混账话,贾宝玉这是将林黛玉放在火上炙烤啊!

三, 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林黛玉叹息“既生瑜何生亮”,是对薛宝钗和金玉的介怀。既然宝黛互为有情,何以薛宝钗又出来横插一脚。如果没有宝钗的金玉良姻,是否会让宝黛姻缘更顺畅一些?也不用当下这般煎熬。

四, 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林黛玉有三悲。一悲,父母双亡,无人做主;二悲,体弱多病,命不久长;三悲,知己难寻却难天长地久。

有这三悲,怎不让她日日煎心,难以释怀。

贾宝玉见林黛玉大热天在路上独自垂泪,一腔柔情化作百转千回。他也顾不得去见贾雨村, 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

何为知己?此为知己。贾宝玉明白体察黛玉之心和病因,才给出“你放心”三个字。

问题是,贾宝玉可以在感情上让林黛玉放心。现实中并不能给予林黛玉任何放心的保障!

他所谓的“放心”就是非你不娶,却拿不出如何“非黛玉不娶”的办法。所以,他终究想的没有林黛玉远。也永不能让黛玉放心。

不过,宝玉立下此誓,已经让林黛玉知足,毕竟未来之事尚远,而情就在眼前,何不珍惜当下。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表白不能自持,贾宝玉也一时忘情怔住。林黛玉一介女儿,终究无话可表,只好转身离去。贾宝玉等人走了却还没醒过神,直觉身前有人一把抓住,再一次告白:

贾宝玉不知道林黛玉走了,此时抓住的是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这本就是戏剧化的描写。也体现出他至情至性的痴情。

贾宝玉忘乎所以,全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告白,等于将“私情”捅破,不再将林黛玉当妹妹,而是作为情人看待。

袭人一听这些话,吓得“魂消魄散”。男女私情在当时就如犯法一样,不容于世受千夫所指。

她当然知道贾宝玉不是对她表白,但也不敢揭穿,只能装傻,推着宝玉问 “这是哪里话,敢是中了邪”? 贾宝玉如梦方醒,当时脸就紫了,又是一溜烟地跑了。这一招他可比谁都擅长!

贾宝玉走了,袭人可就六神无主了。她虽然早看出宝黛二人的不妥,却也不知道进展到这等程度。袭人用当时的价值观,给了宝黛爱情一个正确的评价:“丑祸”和“不才之事”。

现代人认为爱情很美好。但在《红楼梦》时代,就是男盗女娼的丑闻,是家族的丑事,能让人身败名裂,千夫所指,名誉尽毁。

如果宝黛私情传出去,林黛玉将无颜苟活,贾家门楣含羞,贾宝玉再也挺不起脊梁立足社会,就算继承权都可能被剥夺……

王夫人那么反对宝黛姻缘,痛恨林黛玉,此为最关键。

袭人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吓得哭了起来。这就是袭人的善。她以当时的价值观衡量问题绝对没错,宝黛二人做的事,远不是悬崖勒马可解决。她心忧哭泣,足以证明心地纯良。

要说无巧不成书,此时薛宝钗突然转了出来,问她: “大毒日头地下,出什么神呢?”

这句话很有意思,没问站在这里干什么,却问“出什么神”?这就证明薛宝钗同样听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全部对话,这是在套问袭人口风,看她会不会说出去。

而薛宝钗“偷听”宝黛对话,此处隐笔的明文是第二十七回滴翠亭外偷听小红与坠儿关于贾芸手帕之私情。

当时薛宝钗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还被人认为故意坑害林黛玉。其实是作者提醒读书人,小红与贾芸的昨日,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今日。宝钗听闻的故事要对应今日宝黛二人互诉衷肠。

那么,薛宝钗听了宝黛二人的秘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应该是两个人都喜欢的。要不然,孟九为什么深知不能让玉儿看到他的腿呢?

(但是显然,小霍博得了她的芳心,也更符合金玉追求自由的性格)

金玉已经很确定地选择了小霍,而且她给了孟九三次机会,心真的被伤到了。所以结局如此。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番外对我这种支持九爷的人来说就是一大虐

可追问,望采纳。谢谢。

按理说宝玉这样表白,对一个也喜欢宝玉的女孩黛玉来说,这一刻来的刚好,恰巧,黛玉应该接过这句话,成全了他们的爱情。虽然黛玉很喜欢宝玉,也希望自己可以嫁给他,但在那样的环境下,黛玉的思想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接受宝玉的表白,更不会容许宝玉拿这样的话给她开玩笑。

其实黛玉的心里,听到宝玉这样的真情表白,心里一定是乐开了花,但在嘴上,她接受的思想不容许她那样做,所以她当时表现的很生气,很发怒。

《红楼梦》的故事有:

1、林黛玉别父进京都:

据说,这是一个刻在石头上的故事。石上记云,当日有两位神仙,他们偶然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蜂下经过,将女娲补天弃而未用的一块顽石携入红尘,历尽了人间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年已半百,只有一个三岁爱女,名叫英莲。葫芦庙内寄居着一个靠卖字糊口的穷书生贾雨村。甄士隐见雨村因行囊路费一概全无,无法赴京赶考,于是慷慨相助。

次年,雨村金榜高中,衣锦荣归。雨村虽然官运亨通,未免有贪酷受贿之弊,不到一年,即被革职。后经举荐,在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当了一名教师。林家只有一个女学生,名叫黛玉。这日,贾雨村得知都中恢复旧员的消息,连忙托林如海转向都中,央烦他的内兄贾政从中说情。

林如海的夫人贾敏,是威震京都,赫赫有名的贾府史老太君的女儿。她在扬州逝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女儿林黛玉,十分可怜。

外祖母把她接来身边。祖孙见面,悲喜交集。林黛玉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别人耻笑了。

贾雨村随同黛玉一起到了贾府拜见了林如海的内兄贾政。经贾政的引荐,谋补了应天府之缺,即日上任去了。

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快到除夕了。京郊村妇刘姥姥因过不去年关,想了个由头,带着孙子板儿到荣府求周济。荣府贾母的孙媳王熙凤是宝玉之母王夫人的侄女,素来杀伐决断,颇有男儿气概,王夫人因此将掌管荣府家业的大权交给她。

此次刘姥姥托了人情才见了熙凤一面,得了二十两纹银,回家过年。王夫人去梨香院看望薛姨妈,姐妹促膝谈心十分亲热。

薛姨妈令管家周瑞家的给姐妹们送去宫里的新鲜花样儿。黛玉见先选给了别的姐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来的也不给我。”说着,把花丢在匣子里。

宝玉赶忙打圆场。次日,熙凤应宁府妯娌之请,带宝玉前往赏梅、打牌。吃完晚饭方要告辞,只听马棚里焦大乘着酒兴发泄积压多年对宁府老爷、少爷的不满,一通浑骂。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将他揪翻捆倒,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了他一嘴。

3、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史太君、王夫人、贾珍等为老太妃的丧事,离京都已有一月,贾敬的丧事只好由贾珍妻尤氏独自料理,她便接了继母尤老娘和两个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看守宁府。贾琏见尤二姐的容貌俊美,不顾国孝、家孝,瞒过父亲和王熙凤,在小花枝巷买房舍,偷娶了尤二姐为二房。

贾珍来到贾琏新房,尤二姐备酒款待。贾珍对尤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尤三姐愤然将贾珍,贾琏调笑一阵,使他们望而生畏,不敢妄动。

贾琏见三姐是朵扎手的玫瑰,便与尤二姐商量把尤三姐说与柳湘莲,并要来柳湘莲的鸳鸯剑送给尤三姐作为定礼。尤三姐喜出望外,每日抚剑,自觉终身有靠。

不想柳湘莲打听到尤三姐的底里,十分懊悔。他说:“宁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于是来索回定礼。此时,尤三姐心痛欲绝,拔剑一横,自刎而逝。湘莲见三姐如此刚烈,抚尸痛哭,随后削发出家。

4、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王熙凤原本八面威风,不可一世,得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气不打一处来。这一天,王熙凤逼打贾琏的随从供出实情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亲自去花枝巷,假作倾心吐胆,将尤二姐诓进大观园同住,并回明了史太君。

表面她待尤二姐亲同骨肉,暗里设圈套作弄尤二姐,还派人调唆尤二姐的前未婚夫张华来要人,并往都察院告贾琏,趁势大闹宁国府。

此时尤二姐已有身孕,大夫用错了药,竟将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血行不止,酿成大病。尤二姐经不起王熙凤的百般折磨,无可悬心,遂吞金而亡。贾琏悲痛欲绝,扬言要为尤二姐报仇。

5、大厦倾公府末路:

宝玉、宝钗婚后,宝钗虽克尽妇道,却不能使宝玉回心转意,他思念的是林妹妹。贾政初次出任粮道,以失察属员被参劾降调回京。

王夫人酒筵排开,强颜欢笑,为他接风。不久皇上降旨,命忠顺王爷和贾雨村前来查抄宁国府和荣国府。

在忠顺王爷主持下,锦衣军查抄了宁荣二府,抄出宫禁用物并史家的转移财物。荣府门大开,数百主仆被押解鱼贯而出,贾政、贾赦等人被革职查办。

刘姥姥闻知贾府被抄,四处打听凤姐下落,几经周折,才得与凤姐狱神庙相会。她听说凤姐的女儿巧姐被舅舅王仁卖到了瓜州,便下狠心,拼了一把老骨头,也要把巧姐找回来。凤姐洒泪跪拜。关在男牢里的宝玉扶着木栅栏向刘姥姥拜别。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荣国府元宵夜宴,贾母和王夫人暗自斗法,一个指责袭人拿大,一个体谅袭人丧母,幸好凤姐从中周旋,这事得以平息。

袭人本是一个丫鬟,王夫人偏偏让她以准姨娘的荣贵身份回家奔丧,这无形中触发了宝玉的婚配问题。贾母和王夫人非常克制地挑明态度,所以荣国府的元宵夜宴比鸿门宴还惊心动魄。

席间,宝玉离开去解手。书中一个细节表明他已经长大,原文“宝玉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道:‘蹲下再解小衣,仔细风吹了肚子。’”

当宝玉重回酒席后,便要为众人斟酒,如同兄长贾珍、贾琏他们。长辈们都买这个面子,李婶、薛姨妈、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都干了。贾母又命宝玉:“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她干了。”

结果,黛玉没喝,宝玉替她喝了;另外贾蓉之妻是丫头们斟的。

贾母嘱咐宝玉“不许乱斟”,暗示他已经长大,注意礼仪规矩。贾蓉之妻是他的侄儿媳妇,宝玉不能给她斟酒。黛玉、宝玉之间的小插曲,表明二人当众挑明关系:他俩是恋人。

接下来酒宴变得暴风骤雨。贾母怒批才子佳人的俗套故事,王熙凤随机应变说“掰谎记”逗老祖宗开心;贾母讲笑话:小儿媳妇伶牙俐齿吃了猴儿尿,凤姐反唇相讥:有人提前点了大炮仗,偏偏抬炮仗的人是聋子,没听见。

这是荣国府的内部纷争。另外,宝、黛之事显然弄得薛宝钗非常尴尬,毕竟,薛家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宝二奶奶的位子。

后来,贾母和王夫人离开荣国府去守皇陵,宝钗趁机打压宝玉和黛玉,扳回面子。

宝玉生日,恰好宝琴、岫烟、平儿也生日。

薛蝌送了四色寿礼与宝玉,宝玉于是过去陪他吃面。两家皆治了寿酒,互相酬送,彼此同领。结果,宝钗却嘱咐弟弟:“家里的酒也不用送过那边去,这虚套竟可收了。你只请伙计们吃罢。我们和宝兄弟进去还要待人去呢。”

这样一来,贾家给足薛家面子,薛家却故意不给贾家面子。

宝玉的生日宴上,众人“射覆”行乐。宝钗故意覆了一个“宝”字,宝玉知道她指“通灵宝玉”,这恰好配她的金项圈,暗指“金玉之配”。宝玉只好说“钗”。众人起哄,曾经受教于颦儿的香菱机智地解围:“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此乡多宝玉’,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笑说他两个名字原来在唐诗上呢。”偏偏没有点破“金玉之说”,保住黛玉的尊严。

酒席之后,众人玩耍。袭人送来两杯茶,宝玉接过一杯,另一杯暗示宝二奶奶的身份。宝钗和黛玉恰好在一起,谁要得这杯茶呢?原文“袭人道:‘哪位渴了哪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里。”黛玉真心喜欢宝玉,所以毫不介意宝钗的挑衅,端起剩茶一饮而尽。

由此可见,黛玉看中的是宝玉这个人,宝钗看中的是宝二奶奶这个位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122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0
下一篇2024-0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