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带言字四字成语有哪些
甜言蜜语、
总而言之、
千言万语、
不言而喻、
言简意赅、
至理名言、
勿谓言之不预也、
微言大义、
难言之隐、
流言蜚语、
一言难尽、
言之凿凿、
人言可畏、
溢于言表、
一言九鼎、
巧言令色、
知无不言、
言不由衷、
危言耸听、
只言片语、
自言自语、
察言观色、
言传身教、
危言危行、
不苟言笑、
一言以蔽之、
金玉良言、
妙不可言、
谨言慎行、
直言不讳
2 厚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卑礼厚币 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才高行厚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得天独厚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多藏厚亡 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高官厚禄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高位厚禄 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3 带"言"的四字成语杯酒言欢 背惠食言 悖言乱辞 秕言谬说 币重言甘 闭口不言 闭口无言 变色之言 冰炭不言, … 博闻辩言 薄唇轻言 不苟言笑 不堪言状 不可胜言 不可言传 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 不可言状 不幸而言中 不恤人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信 不言而谕 不言而喻 不以人废言 不知所言 惨不忍言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谗言佞语 昌言无忌 畅所欲言 沉厚寡言 沉静寡言 沉密寡言 沉默寡言 沉毅寡言 沉重寡言 沉重少言 陈言肤词 陈言老套 陈言务去 成一家言 耻言人过 出言不逊 出言成章 出言吐词 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出言无状 出言有章 刍荛之言 创意造言 词言义正 大辩不言 大言不惭 谠言嘉论 谠言直声 得意忘言 德容言功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德言容功 笃论高言 杜绝言路 杜口绝言 杜口无言 敦默寡言 顿腹之言 顿口无言 多言多语 多言繁称 多言或中 多言数穷 讹言惑众 恶言厉色 恶言詈辞 耳食之言 发言盈庭 烦言碎辞 犯言直谏 方言矩行 放言高论 放言遣辞 肺腑之言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言雾语 风言影语 肤受之言 附耳低言 腹饱万言 甘言厚礼 甘言美语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姑妄言之 瞽言萏议 瞽言妄举 顾而言他 顾左右而言他 广开言路 规言矩步 诡言浮说 贵不可言 罕言寡语 毫不讳言 豪言壮语 好言好语 黑言诳语 闳言崇议 闳言高论 胡言汉语 胡言乱道 胡言乱语 花言巧语 话言话语 秽言污语 极而言之 急不择言 疾言倨色 疾言遽色 疾言厉气 疾言厉色 疾言怒色 计行言听 季路一言 嘉言善行 嘉言善状 嘉言懿行 尖言尖语 尖言冷语 缄口不言 缄口无言 交浅言深 矫言伪行 金口玉言 金口御言 金石良言 金石之言 金玉良言 金玉之言 谨言慎行 靖言庸回 靖言庸违 静言令色 静言庸违 酒后失言 举止言谈 君子一言, … 侃侃而言 课语讹言 口不择言 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 口无择言 苦不堪言 苦不可言 款语温言 狂瞽之言 乐不可言 冷言冷语 冷言热语 立马万言 临别赠言 流言飞文 流言飞语 流言蜚语 流言风语 流言混话 流言惑众 流言止于智者 龙言凤语 乱语胡言 落花无言 满纸空言 媒妁之言 美言不信 扪虱而言 秘而不言 绵言细语 妙不可言 妙言要道 敏于事,慎 … 名不正,言 … 名正言顺 默默无言 木讷寡言 目动言肆 难言之隐 讷口少言 讷言敏行 能言快说 能言快语 能言巧辩 能言善辩 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 片言一字 片言折狱 片言只语 片言只字 偏听偏言 七言八语 千里结言 千言万说 千言万语 千语万言 前言不搭后语 前言往行 钳口不言 遣言措意 巧言利口 巧言令色 巧言偏辞 巧言如簧 巧语花言 轻言寡信 轻言轻语 轻言软语 轻言肆口 轻言细语 情见乎言 人微言贱 人微言轻 人言籍籍 人言藉藉 人言可畏 人言啧啧 人之将死, … 仁言利博 仁言利溥 日试万言 软语温言 三夫之言 三复斯言 三言讹虎 三言两句 三言两语 散言碎语 涩于言论 伤言扎语 少言寡语 身轻言微 身微言轻 绳墨之言 诗以言志 食言而肥 事核言直 拭面容言 书不尽言 殊言别语 肆言詈辱 谈言微中 谭言微中 桃李不言, … 桃李不言, … 桃李无言, … 恬言柔舌 甜言美语 甜言媚语 甜言蜜语 甜言软语 听其言而观 … 同日而言 徒讬空言 徒托空言 退有后言 吞言咽理 托于空言 托之空言 托诸空言 万语千言 王顾左右而 … 妄言妄听 危言高论 危言核论 危言核论 危言逆耳 危言耸听 危言竦论 危言危行 危言正色 微言大义 微言大谊 位卑言高 握手言欢 无稽之言 无可讳言 无言可对 无庸讳言 五言长城 勿谓言之不 … 西邻责言 析言破律 下笔千言 下笔千言, … 闲言长语 闲言淡语 闲言冷语 闲言泼语 闲言碎语 闲言闲语 闲言赘语 涎言涎语 相对无言 小小不言 信口胡言 信言不美 行不副言 行浊言清 询事考言 训格之言 哑口无言 言必信,行 … 言必有据 言必有物 言必有中 言不达意 言不逮意 言不二价 言不顾行 言不及行 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 言不由中 言不由衷 言出法随 言出祸从 言出祸随 言传身教 言从计纳 言从计听 言从计行 言颠语倒 言多必失 言多伤行 言多伤幸 言多伤幸 言而不信 言而无文, … 言而无信 言而有信 言发祸随 言方行圆 言芳行洁 言高语低 言寡尤,行 … 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 言归正传 言过其实 言和意顺 言简义丰 言简意该 言简意赅 言简意少 言简意深 言近意远 言近旨远 言近指远 言来语去 言类悬河 言论风生 言气卑弱 言清行浊 言人人殊 言若悬河 言三语四 言十妄九 言是人非 言谈举止 言谈林薮 言提其耳 言听计从 言听计行 言听计用 言听谋决 言听事行 言听行从 言外之味 言外之意 言为心声 言文行远 言无不尽 言无二价 言无伦次 言笑不苟 言笑晏晏 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 言信行果 言行抱一 言行不贰 言行不符 言行不一 言行计从 言行若一 言行相悖 言行相符 言行相副 言行相顾 言行相诡 言行信果 言行一致 言扬行举 言犹在耳 言有尽而意 … 言与心违 言语道断 言语路绝 言语妙天下 言约旨远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言者无罪, … 言者谆谆, … 言之不文, … 言之不预 言之成理 言之过甚 言之无文, … 言之无文, … 言之无物 言之有故 言之有礼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凿凿 言之谆谆, … 言中事隐 言重九鼎 妖言惑众 药石之言 要而言之 要言不烦 要言妙道 一家之言 一言半辞 一言半句 一言半语 一言不发 一言既出, … 一言九鼎 一言两语 一言难尽 一言千金 一言丧邦 一言堂 一言为定 一言兴邦 一言一行 一言以蔽之 。
4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什么言什么语流言蜚语、花言巧语、自言自语、三言两语、甜言蜜语一、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释义:指毫无根据的话。
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出处:杨朔《渔笛》: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
二、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鲁迅《而已集·可恶罪》: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 三、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释义: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是不是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四、三言两语[ sān yán liǎng yǔ ]释义:指很少的几句话: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若不是我这老手三言两语拿他降伏住,还不晓得闹点什么事情出来哩。
五、甜言蜜语[ tián yán mì yǔ ]释义: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
5 一什么句言的四字成语没有“一什么句言”的四字成语,含“句”的成语如下:
闭门觅句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沉吟章句 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雕章镂句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断章摘句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掇拾章句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钩章棘句 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锦囊佳句 指优美的诗句。
句斟字酌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奇文瑰句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冗词赘句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搜章摘句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月章星句 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字斟句酌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雕章绘句 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同“雕章镂句”。
雕章琢句 象雕刻一样对文章的字句仔细斟酌修饰。
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分章析句 指雕琢推敲文章。
孤文断句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句比字栉 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句栉字比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金章玉句 指华丽的诗文。
刻章琢句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丽句清词 华丽清新的辞句。
丽句清辞 华丽清新的辞句。同“丽句清词”。
僻字涩句 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片词只句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骑驴索句 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千章万句 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
清词丽句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清辞丽句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同“清词丽句”。
三句不离本行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三句话不离本行 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三言两句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同“三言两语”。
遗文逸句 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一言半句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一字一句 形容人说话清楚从容。
躁言丑句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摘句寻章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章句小儒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章句之徒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章决句断 文章正确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辞。
逐句逐字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逐字逐句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6 第四个字是言的成语有哪些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畅所欲言: 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沉默寡言: 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得意忘言: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肺腑之言: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急不择言: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缄口不言: 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金玉良言: 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苦不堪言: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妙不可言: 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无庸讳言: 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下笔千言: 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哑口无言: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由衷之言: 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
有口难言: 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啧有烦言: 啧:争辩;烦言:气愤不满的话。形容议论纷纷,报怨责备。
仗义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至理名言: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自食其言: 指说了话不算数。
不知所言: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不幸而言中: 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变色之言: 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背惠食言: 指忘恩失信。
不恤人言: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薄唇轻言: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沉重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沉厚寡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创意造言: 犹立意遣词。
刍荛之言: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沉重少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沉毅寡言: 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沉密寡言: 犹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讬诸空言:
成一家言: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沉静寡言: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惨不忍言: 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笃论高言: 确切高明的言论。
敦默寡言: 稳重而少言语。
顿腹之言: 犹言肺腑之言。
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杜口绝言: 犹言杜口无言。
顿口无言: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附耳低言: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肤受之言: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贵不可言: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
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毫不讳言: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酒后失言: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金玉之言: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金口御言: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同“金口玉音”。
第一章 被扛沙包了 第二章 当菇凉遇上猛虎 第三章 跑路了? 第四章 他来了 第五章 当面瘫遇上脸盲 第六章 把她带走 第七章 还记得我吗? 第八章 他怎么在这里? 第九章 吻痕 第十章 扫地出门(一) 第十一章 扫地出门(二) 第十二章 刁难 第十三章 救美 第十四章 为什么是我? 第十五章 专业找茬户 第十六章 他给的维护 第十七章 跟她走 第十八章 领证 第十九章 霸道的男人 第二十章 接受 第二十一章 刻章 第二十二章 见岳父 第二十三章 叔侄‘兵戎相见’ 第二十四章 怀孕 第二十五章 嫂子,你好 第二十六章 走进她心里 第二十七章 趁我不在,抢我女人? 第二十八章 她不爱你 第二十九章 风起 第三十章 辞退 第三十一章 赌一把 第三十二章 冷战 第三十三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三十四章 盯上她了 第三十五章 吃了闭门羹 第三十六章 为她出头(一) 第三十七章 为她出头(二) 第三十八章 被抽鞭子了 第三十九章 秦三爷发飙 第四十章 心比天高的女人 第四十一章 擦呀擦药膏 第四十二章 恋爱模式开启(一) 第四十三章 恋爱模式开启(二) 第四十四章 不怀好意 第四十五章 抢人计划进行时 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 第四十七章 抢呀抢男人 第四十八章 下作手段 第四十九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五十章 反击 第五十一章 订婚(一) 第五十二章 订婚(二) 第五十三章 谁在演戏? 第五十四章 救命! 第五十五章 失望 第五十六章 失踪? 第五十七章 逮人 第五十八章 你只能是我的! 第五十九章 上贼船 第六十章 真相 第六十一章 出妙招了 第六十二章 奥斯卡影后 第六十三章 揭穿 第六十四章 流氓,放开那姑娘 第六十五章 后招(一) 第六十六章 后招(二) 第六十七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六十八章 温养 第六十九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 第七十章 撒娇 第七十一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七十二章 秀恩爱 第七十三章 对手戏 第七十四章 偷吻 第七十五章 会友 第七十六章 勾搭和算计 第七十七章 醉酒 第七十八章 二人吃货团 第七十九章 绑架 第八十章 引敌 第八十一章 陌生的男人 第八十二章 获救 第八十三章 护短 第八十四章 陆明泽 第八十五章 难兄难弟 第八十六章 解脱 第八十七章 阳光下的黑暗 第八十八章 解除婚约 第八十九章 度假三两日 第九十章 工作室 第九十一章 兔子急了会咬人 第九十二章 溺宠 第九十三章 姨妈来了 第九十四章 怎么是你! 第九十五章 纠缠 第九十六章 质问 第九十七章 倒打一耙 第九十八章 祸水 第九十九章 震慑 第一百章 让她放手 第一百零一章 逼迫 第一百零二章 剑拔弩张 第一百零三章 三爷的苦难日子 第一百零四章 新年特辑小番(一) 第一百零五章 新年特辑小番(二) 第一百零六章 新年特辑小番(三) 第一百零七章 新年特辑小番(四) 第一百零八章 新年特辑小番(五) 第一百零九章 新年特辑小番(六) 第一百一十章 腹黑 第一百一十一章 狗眼看人低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脸 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调戏良家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物有所值 第一百一十六章 胆大 第一百一十七章 邂逅 第一百一十八章 紧急来电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连夜离开 第一百二十章 父母之命 第一百二十一章 义女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强硬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脱 第一百二十四章 缘故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事大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衣无缝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择 第一百二十八章 找人 第一百二十九章 情敌见面 第一百三十章 苦肉计和登堂入室 第一百三十一章 想通和共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别 第一百三十三章 结交 第一百三十四章 名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姐妹 第一百三十六章 柏雪 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怨的秦三爷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了然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人欢笑有人愁 第一百四十章 内奸 第一百四十一章 线索 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牙还牙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发布会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情 第一百四十五章 意外之喜 第一百四十六章 富婆 第一百四十七章 理财和古玩 第一百四十八章 极品找茬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名媛圈 第一百五十章 士别三日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刮目相看 第一百五十二章 投资地产 第一百五十三章 港城度假 第一百五十四章 船上挑衅 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只能是她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 走大运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正夫纲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处罚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同学会(一) 第一百六十章 同学会(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同学会(三)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学会(四)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相看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交配 第一百六十五章 躲猫猫 第一百六十六章 比比谁更硬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奸商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时装代言 第一百六十九章 风雨欲来 第一百七十章 归来 第一百七十一章 鸿门宴 第一百七十二章 问题少女 第一百七十三章 偶遇? 第一百七十四章 恶作剧 第一百七十五章 惊喜or惊吓? 第一百七十六章 撕破脸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全身而退 第一百七十八章 被调戏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遇 第一百八十章 视频 第一百八十一章 胆肥的小离同学 第一百八十二章 盗版可耻 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火打劫 第一百八十四章 往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入瓮 第一百八十六章 巧合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进贼?突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 第一百八十九章 猎豹分队 第一百九十章 拍卖和意外 第一百九十一章 逢场作戏 第一百九十二章 解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寿星 第一百九十四章 调虎离山 第一百九十五章 风雨欲来 第一百九十六章 霸女 第一百九十七章 撕票?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逆转 第一百九十九章 卧底? 第二百章 天罗地网 第二百零一章 决断 第二百零二章 逼婚 第二百零三章 噩耗 第二百零四章 尘埃落定 第二百零五章 京城风波 第二百零六章 遗嘱? 第二百零七章 再见安森 第二百零八章 神秘女人 第二百零九章 黑暗中的那个人 第二百一十章 老婆孩子热坑头 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人世界 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相 第二百一十三章 白雅琴 第二百一十四章 酸儿辣女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各方反应 第二百一十六章 认干亲 第二百一十七章 疯狂 第二百一十八章 紧张时刻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取名 第二百二十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第二百二十一章 求情 第二百二十二章 玩火自焚 第二百二十三章 重磅炸弹 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言稚语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冰山男 第二百二十六章 毒药穿肠 第二百二十七章 螳螂捕蝉 第二百二十八章 时装周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月中 第二百三十章 惩罚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 第二百三十二章 当年那晚 第二百三十三章 暴风雨之夜 第二百三十四章 凶残 第二百三十五章 浪漫之都 第二百三十六章 洪门 第二百三十七章 牵扯 第二百三十八章 背叛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后手 第二百四十章 对峙 第二百四十一章 归程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个小混蛋 第二百四十三章 令人头疼的毛头们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吃飞醋 第二百四十五章 翻身做女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婚礼(一) 第二百四十七章 婚礼(二)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连锁反应 第二百四十九章 姻缘天定 第二百五十章 游戏开始 第二百五十一章 卫二的幸灾乐祸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温泉风波 第二百五十四章 疯狂的石头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请叫我好运来!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爷的患得患失 第二百五十七章 翡翠公盘(一) 第二百五十八章 翡翠公盘(二) 第二百五十九章 竟然是他? 第二百六十章 特别的礼物 第二百六十一章 林家出事 第二百六十二章 疯子上门 第二百六十三章 风水轮流转 第二百六十四章 偷袭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 几年后 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似 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思篇(一) 第二百六十九章 思思篇(二) 第二百七十章 思思篇(三) 第二百七十一章 思思篇(四)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宝篇 第一章 撞破和强吻 第二章 攻与被攻这个严肃的问题 第三章 冤家路窄 第四章 暗无天日的日子从此开始 第五章 较劲 第六章 真心话大冒险 第七章 大王小王配 第八章 相处之道 第九章 性向大解惑 第十章 捉奸 第十一章 较量之战 第十二章 群魔大乱战 第十三章 吃人的大魔头 第十四章 表白 第十五章 家庭聚会 第十六章 妙不可言的缘分 第十七章 阴差阳错 第十八章 论耍流氓与恶作剧 第十九章 新欢旧爱谁更甚一筹? 第二十章 回忆春情,找她算账 第二十一章 十八摸逼供 第二十二章 选片是个技术活 第二十三章 许家的恩怨 第二十四章 订婚? 第二十五章 姓许的,你无耻! 第二十六章 暴怒、黑化的许大少 第二十七章 青梅竹马 第二十八章 狐假虎威 第二十九章 风口浪尖 第三十章 温润腹黑狡诈 第三十一章 两大男神PK战 第三十二章 苦肉计 第三十三章 甜蜜,温馨 第三十四章 情敌 第三十五章 风雨来,逃避 第三十六章 找人,打包带走! 第三十七章 打游击,躲猫猫 第三十八章 排队,一个接一个呀 第三十九章 甜腻腻的小猫叫 第四十章 遛马,纨绔公子哥 第四十一章 龌龊心思,英雄救美 第四十二章 啪嗒,啪嗒 第四十三章 决裂,心疼 第四十四章 诱拐 第四十五章 拐回家,做压寨夫人 第四十六章 暗潮涌动 第四十七章 闹大,阴谋 第四十八章 出事,矛盾激化 第四十九章 遇险,对付 第五十章 踌躇,错过 第五十一章 许少归来 第五十二章 守株待兔 第五十三章 追妻守则,不要脸天下无敌 第五十四章 捉奸? 第五十五章 正牌男友PK求婚对象 第五十六章 夜宴 第五十七章 金毛怪,找打! 第五十八章 开场舞,靠山 第五十九章 热情洋溢的段大家 第六十章 恶毒的女人 第六十一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 第六十二章 毕业季,回归 第六十三章 蠢狗和躲猫猫 第六十四章 看到没,这是我媳妇儿! 第六十五章 撞见,三角恋 第六十六章 我的男人我做主! 第六十七章 偏执狂和死脑筋 第六十八章 人和人,天壤之别 第六十九章 七年之痒,意外 第七十章 来点各种不同的花样 第七十一章 见家长,风雨欲来 第七十二章 对峙,战斗开始 第七十三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七十四章 七寸,他的短处 第七十五章 威胁,绑票 第七十六章 受伤,许少发飙 第七十七章 他碰你了? 第七十八章 特殊照顾,庭审进行时 第七十九章 越狱,失踪 第八十章 翻云覆雨 第八十一章 一大波来袭 第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想发发不得 第八十三章 黑脸,想吃窝边草 第八十四章 意外,两不相欠 第八十五章 属猫的,九条命 第八十六章 许少,你hold住吗? 第八十七章 邮件,未知风险 第八十八章 宝贝,晚上陪我 第八十九章 高调的求婚 第九十章 神秘,突然‘袭击’ 第九十一章 嫂子,V587! 第九十二章 军嫂生活 第九十三章 遇到故人 第九十四章 你为什么要来? 第九十五章 执子之手 第九十六章 不一样的婚礼(一) 第九十七章 不一样的婚礼(二) 第九十八章 不一样的婚礼(三) 第九十九章 你的人你的心我都要! 第一百章 柳下惠和狼兄 第一百零一章 幸福的许太太 第一百零二章 他回来了 第一百零三章 宠妻 第一百零四章 段大BOSS和小白羊 第一百零五章 生一只足球队 第一百零六章 媳妇儿,我想你了 第一百零七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一) 第一百零八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二) 第一百零九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三) 第一百一十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卫谭联姻,故人出现(六) 第一百一十三章 惊险和意外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眼万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延迟和摸黑 第一百一十六章 地道战 第一百一十七章 幸福和苦难 第一百一十八章 筹谋,恶念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话,甜甜蜜蜜小夫妻 第一百二十章 真真假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谋夺! 第一百二十二章 撕破脸皮,对峙!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网打尽 第一百二十四章 离胜利,一步之遥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斗智斗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翰的目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揭破,带她回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答案,酒后纠缠 第一百二十九章 赘婿 第一百三十章 最后的疯狂(一)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疯狂(二) 第一百三十二章 狐狸精来袭,请戒备! 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婆,对不起 第一百三十四章 老夫老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客串角色(一)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客串角色(二) 第一百三十七章 独一无二的老公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绯闻 第一百三十九章 猪一样的队友 第一百四十章 嘴欠被打 第一百四十一章 情敌碰撞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相爱相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慈善晚宴(一) 第一百四十四章 慈善晚宴(二) 第一百四十五章 得罪贵人 第一百五十六章 蜜月游(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蜜月游(二) 第一百四十八章 蜜月游(三)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程 第一百五十章 三剑客再聚 第一百五十一章 姐妹花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人是一项技术活(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追人是一项技术活(二) 第一百五十四章 融入他的世界 第一百五十五章 放手?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来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见家长 第一百五十八章 许少的零花钱 第一百五十九章 当腹黑遇上腹黑 第一百六十章 终成眷属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为什么要刻印章
印章,信也,权也。古往今来,印章是权力、身份的象征;是责任、信用的体现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爱之物。
中国印,沉淀千年的岩层,只有配上古色古香的篆体文字,在方寸之间展现一片天地。。。。
1、你可以为自己篆刻一个姓名章,作为你独特个性的代表。因为你、我、他以及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一个篆刻印章也是独一无二的。此为真正个性化之物,只有手工篆刻的印章才能真正的独一无二,机器刻的楷书印不同于此“印”。
2、你可以为自己和爱人刻一对情侣印章。让两个印章成双成对,让印章成为见证你们永恒爱情的信物。珠联印合,浪漫永远,边款(印章侧面)更可以刻上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你喜欢的话语。
3、你可以为自己刻一枚藏书章。这样,你可以在精挑细选的每一本书上钤上你的印记。
4、你可以刻一枚印章送给你的好友、同事、同学、战友过生日的时候、分别的时候、想感谢一个人的时候很多的时候,你想选择一样礼物送给他人。你希望礼物能高雅脱俗、能意义深远、能记忆永久、能得到对方的重视和喜欢。而每个人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字眼莫过于自己 的名字。你送他一枚名章,这样的礼物他不会不喜欢,收到这样的礼物他不会不高兴。你所要表达的深情厚谊不言而喻。
5、你可以把你喜欢、你钟意。你有共鸣,你所感悟到的让你受益无穷的一句话、格言、座右铭等刻成印章。让它与你相伴,鞭策你进步成长,促你成功!
6、你可以为你所经营的公司及店铺等事业刻一枚印章。它可以体现你事业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和博大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如何鉴赏刻印的水平
篆刻之美,美在篆法,美在刀法,美在章法
篆刻不是简单地将篆书反刻到石头上就万事大吉的,每一方印章都应该是专门设计的,字与字,笔画与笔画甚至与边框之间都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的,篆刻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品评一方印章的水平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传统、流派、章法、刀法……让普通人往往一头雾水。简单的方法就是一看基本功,所刻印章的刀痕不是很粗糙,不是简单化随手就能刻就的,二看整体是否协调,与欣赏油画一样,整个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整体协调,给人以美感,在小小的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几经岁月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尤以甲骨、钟鼎、铜器、碑碣、简册等等都是古代文字之所寄。我们可以由此窥控书法的源流,但如果从另外一件小物品上去,就可更明晰的了解与意外的收获,那便是国人所知的印章了。
篆刻需以金石之学、书法之道为基础,方能将印文在径寸的围内妥善的安排运用、将中国文字的艺术性提升到极致。篆书是纯以线条为主,笔画平均、整齐,结构是对称的、调和的,又具有屈伸自如、增减合法、挪让有序的特性,兼有图案性、美术性而通过篆刻家分朱布白与雕必的巧心技能,可以使雕刻出来的文字,在方寸之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意境与风神。小小的印面姿态迭出,加上猩红的印色钤盖在雪白的纸面上,照应着丹青玄墨,在色泽与构图上,使书画生色不少,于是“书”“画”“印”便有了不可分性,此书法与篆刻结合的表现形态,也就有了它的独特性,不仅与书画相得益彰,进而成为一种可供单独欣赏的艺术品。
手工篆刻与机器刻印的区别?
很多网友通常在咨询时,问到手工篆刻与机器篆刻的区别,在这里我提供几种辨别的方法:
首先:手工篆刻表现的字体一般很有韵律感,线条古朴自然,而机器篆刻的文字相对死板,刻出的文字效果是字库文字模版的完全复制,只是线条均匀而已,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
其次:手工篆刻的印章边是生动的,字体之间有呼应,结构天成,好的篆刻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而机器篆刻的是千篇一律,规规矩矩,死板僵硬,拓出来的印,手工篆刻的有韵律且很自然的,古朴的会有一些拓边效果,机器刻的通常没有破损的边;
手工篆刻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诗、书、画并称四绝,现在又与笔、墨、纸、砚、印并称文房五宝,手工刻篆刻出来的印章有着独有的艺术价值,是电脑刻章无法比拟的,刻印也不绝不是只要把字印出来就行。手工印章是一门艺术,而电脑刻制只是一个符号,没有任何艺术收藏价值。
手工篆刻印章更会因为篆刻者本身水平的不同,名气的大小,其价值也会绝然不同。
什么是印章的边款?
印章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章章身四面的文字、图案,盖印的时候可以利用边款轻松的辨认方向,边款一边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确定刻与不刻,边款刻的内容选择很多,既可以只刻上篆刻的农历年月,也可以刻上抒情、励志、祝福的文字,更可以刻上一些特别的图案,或者治印者的名字。
书法/书画盖印的常识及注意事项: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无法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什么是藏书章?
1、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2、 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3、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北宋苏耆、苏舜钦有“佩六相印之裔”等印。南宋贾似道有“秋壑图书”等印。明末清初藏书家万贞言的藏书印上刻有“吾存宁可食吾肉,吾亡宁可发吾椁,子子孙孙永勿鬻”等字,情深意切。明清以后,宋元版书倍受藏书家珍惜,家藏宋版书者竞相夸耀,这类藏书印极盛一时。明朝文人多自号“山人”、“居士”等,故多在藏书章印上刻有这种文字,如“文水道人”,“五峰樵客”、“五峰山人”、“墙东居士”等;很多官宦之士喜欢刻藏书章,如明季振宜有印“吾道在沧州”、“柱下史”,叶盛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表达他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情感。还有些藏书家在书印上表达追思前人之意 , 如明江苏吴宽有“延州来季子后”印。顾千里有“陈黄门侍郎三十五代孙”印,陆芝荣有“忠宣第三十七世孙”印。明清之间妇女藏书章有归有光妻王氏的 “魏国文正公二十二代女”印,阮元继配孔经楼的“阙里阮孔经楼”、“孔子七十三代长孙女”印。有的藏书印极力表白家族的荣光,如袁忠彻的“袁氏父子列卿”、“忠孝世家”印、马思赞的“玉音孝友著于家庭信谊隆于乡党”印。有的藏书印告诫后人不要丢失图书,例如常刻有“子孙保之”字样,清陈鳣有“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印。有的藏书家对借书非常谨慎,唯恐有失,如明代钱谷有“百计寻书志亦迁,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不宝真其愚”印。毛晋有“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张蓉镜还在书上盖有“在处有神物护持”印。藏书家痛恨后人卖其藏书,如清王昶的藏书印上有“如不材,敢卖弃;是非人,犬豕类,屏出族,加鞭箠”的话,全印共64字,是迄今所见字数最多的藏书印。字数最少的只有一个字,如清何焯的“髯”字印。古代藏书家的书印一般不只一枚,有的多达十多枚乃至数十枚。
中国古代藏书章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图书馆也常在所藏图书资料上加盖藏书章。全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北京图书馆藏刊”。
图书的藏书章一般盖在书名页的下方正中,也有在书名页盖章以外,还在书中固定的某一页和在最后一页的下方正中各盖一个章。期刊和其他资料则多将藏书章盖在封面上。 藏书章形状多半是正方形和长方形,也有其他不规则形状。现代图书馆的藏书章形状多样,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还有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藏书章的用料也有多种,以石材为最常用。
四大印章名石介绍
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秀。
一、寿山石
寿山石,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青田石和鸡血石被成为中国“四大名石”,在1999年中国的“国石”参评活动中,寿山石和芙蓉石更是被分别评为“石王”和“石后”,在很多艺术家的眼中寿山石就是中国的“国石”。
寿山石产于水碧山青、风景秀丽的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因为此地是天造地设的精灵福地,前人便唤作“寿山”,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遗石----寿山石便富藏在山中。
寿山石质地纯净者,色泽为润白。若微含其他成份者则呈五彩。质地好的寿山石表面一般呈现珍珠、凝脂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都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共60多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最为稀罕。
水坑石产于坑头占山麓,位于寿山乡东南3里处,因矿脉很陡,易生成晶冻类珍品。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
山坑石矿布10多平方公里,产品极多,质地差异较大,变化也复杂。
寿山石中最名贵者为田黄,昂贵之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均曾好田黄,因而使其身价倍增,加之**一向为王者专用,而田黄又特别晶亮,所以田黄昂贵。二是意境好,所谓“福寿田”也一向为王者所追求,田黄取福寿双全之意,更显珍贵。三主要是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特殊,独石分散,无脉可寻,十分稀有。
二、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
青田石共分10大类108种。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淡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这三“青”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其价值也越来越高。
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青睐。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专家称之为“石中之君子”,十分贴切。
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易辨。近出龙蛋石,系暗红杂石包裹体,内往往有圆或椭圆上品封门青独石,极为珍稀;形成类似田黄,价值亦愈益昂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云和的小顺石,这是近几年来新开发出的叶蜡石矿。其色彩之丰富,透明度之高,柔润受刀之特点直逼寿山、青田、昌化,大受雕刻界青睐,身价直线上升。小顺石内质外观于寿山、昌化及小部分青田相似,除似寿山色彩之艳之外且透明度大多高于寿山。
三、昌化石
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色纯无杂者稀贵,质地纤密,韧而涩刀,少含砂丁及杂质。
如果在上述昌化冻石中有“血”者则为上品“鸡血石”。所谓鸡血,实是朱砂(辰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鲜红色。
鸡血石大部分是有地子的鸡血石。地子越灵透纯净越好。如桃花地鸡血红;遍体艳若桃花,鲜艳夺目。白玉地鸡血红,质地月白如素,无杂色,血色淋漓尽致。“刘、关、张”:红、白、黑三色相间,极富特色。豆青地鸡血红,地子似碗豆青色,微透明,血色鲜艳。荸荠糕地鸡血红,其透明度相当强,血呈红斑,片片诱人眼目。牛角地鸡血红,质地乌黑纯正,血艳,呈流纹,动感很强。藕粉地鸡血红,质地若冲泡而成的西湖藕粉,呈粉白色,鸡血醒目。肉膏地鸡血红,产量较多,质地有透明不透明之分,其红色似鸡血滴入石中为佳者。
值得提醒的是,鸡血石较易仿造。仿造者手段之“高妙”足以乱真,若非行家实不易辨认。但识别的手段亦有二:不管采用何种手段,使用何种材质,用打火机火苗燃之即发出特殊气味,为假,此一种。第二种鸡血倒是真的,然是人工“嫁接”的(取鸡血石碎小石,掺以化学物合成),确切地说是在真鸡血的基础上,做了假的手脚,其漂亮的程度令人怀疑,这类的分辨只能靠眼睛去仔细辨别。鸡血的自然外观有瑰红、条红、片红、斑红、星红、霞红等,色调浓淡过渡自然。经过人工嫁接的鸡血,它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不会统一的,分辨的关键也即在此(但做假的高手也不管确有使外观统一的,那是在极偶然,极有心,收集碎料、废料的前提下,统一地子,统一色调,统一血色,统一纹路,煞费苦心集中比较后使用贴片法合成,此谓以假乱真,看似大瑰面的红,实质上是由数小块拼接而成)。
四、巴林石
巴林石属天然原石,属铝硅酸盐类,是以高岭石、叶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质组成的黏土岩,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而得名。并与福建省的寿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齐名公称中国四大名石。
巴林石的分类没有寿山石那样复杂,按照质地分类,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其他一些叫法则多从寿山石石种称谓而来。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鸡血艳如彩霞、光彩耀人。以大小和色韵而论,堪称中国“鸡血石之王”。
巴林福黄石,其石质地柔和莹润,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味于一身。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纹理见长,色彩艳丽多姿,惟妙惟肖。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晶莹透亮,质地细洁,颜色妩媚,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说到小说的雅与俗,我想专门谈谈金庸的小说。
中国的小说起源于说书,并不是什么高雅的事物。高雅的人当时都去写诗了。所以,小说自古以来地位低微,是“小道”、“小技”,就连小说的作者本人,都羞于提及自己的写作,这就直接导致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白话小说,作者几乎都是存疑的。多数人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但也有人认为证据不足,作者有可能是曹雪芹的父亲,或者别人;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但也有很多人认为不是。《水浒传》、《西游记》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这些著名的小说,到现在都没弄清真正的作者是谁,就在于小说在古代是没有地位的,即便有人写了,也很少把作者的真实姓名署上去——说书、演戏、写小说,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不仅不能望重士林,甚至还会损及自己的声名。
这种局面现在已经彻底改观,文学界近年领风骚的多半是小说家,但不等于说小说就成了多优雅的文体了。
说到底,小说还是俗物,也是和俗生活紧密相连的。小说贴近日常生活的末梢,既描写人生中吃喝玩乐、喜怒哀乐的场景,也记录个体的经历、遭遇和命运。一个没有俗生活之经验的人,往往写不好小说。曹雪芹如果没有大户人家的生活经验和成长记忆,他是写不出《红楼梦》的;张爱玲如果没有对旧上海市民生活的精细观察,也是写出她那些世情小说的,她说自己“对通俗小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①,并称自己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她觉得小报“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②,这些其实都构成了张爱玲的写作资源。因此,小说不应该拒绝俗事、俗生活,相反,只有以俗生活为底子,作家才能把一种人生写结实了。古人云,“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这话说的就是小说,而非诗歌。所谓“文不能通而俗可通”,更是说出了小说的实质,把小说名之为“通俗演义”,恐怕亦因此而来。
关于文学的雅与俗之争,由来已久。多数人的内心,可能都会有一种向往世俗的冲动,俗只是不高尚而已,它的存在,并无什么罪过。给俗文学应有的地位和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走向多元、丰富。文学史不会因着写了张恨水和张爱玲,就变得俗气了;也不会因着写了金庸,就降低标准了。对俗文学一脉的正视,只会使中国文学的版图变得更加完整。梁启超曾说:“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各国文学史之开展,靡不循此轨道。……自宋以后,实为祖国文学之大进化。何以故?俗语文学大发达故。”③这当然是夸张之辞,假若梁启超真这么认为,他就应该认可《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的价值,可他事实上是否定的,可见,何为俗语文学,至少梁启超本人在当时的认识是不明晰的。
但金庸的小说,一直是被纳入俗文学范畴的;对他的接受与传播,倒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大进步。
其实,金庸的小说既是通俗的,但也有通雅的一面。他用了很多传统的叙事形式,可也吸纳了不少新文学的写作手法。譬如,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就受了阿Q这一形象的影响,但韦小宝性格的丰富性,是超过阿Q的——他未必有阿Q这种深刻的概括性,但比起阿Q形象的过于漫画化,韦小宝的形象要真实、生动、饱满得多,尤其是他把妓院哲学和皇宫哲学统一于一身,确实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缩影。除此,金庸还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譬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欧阳峰的蛤蟆功所伤,在牛家村的暗室里面呆了七天七夜,外面的世界经历了多少风险,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各色人物登场,惊心动魄、命悬一线,这种写法,就受了西方戏剧的影响。戏剧的特点就是要在非常有限的舞台,把各种冲突、各色人等都集中在一起出现。
这些,都是一般通俗小说所没有的,是艺术性很强的一种叙事方法。
然而,也不必否认,金庸小说里有很多俗文学的因子。我和金庸有过接触,也曾当面问过他,他本人从不讳言说自己的作品是通俗小说,也不讳言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娱乐大众。金庸曾是《明报》的创始人和负责人,他不能让报纸陷入危机,不能让报社的员工惶惶不可终日,把报纸办好、把读者吸引住是他的责任。他的小说最初放在报纸上连载,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做过报纸、看过连载小说的人都知道,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没有人物命运的强大吸引力,要读者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追读下去,是很困难的,而金庸做到了。金庸之后,直到现在,内地都还没有真正诞生能写好连载小说的作家,因为连载小说并不好写,他对讲故事的艺术要求是很高的。金庸在写连载小说的同时,还要办报纸、写社论、管理报社,是非常忙的——有意思的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往往越忙就越能迸发出来。所以不要否认俗文学的生命力,不要将俗文学看得那么不堪,往远说,《诗经》、宋词在当时迹近于通俗文学,往近说,《红楼梦》在它那个时代也是俗文学,但今天却已成了高雅文学的代表,以至于张爱玲说,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会读不懂《红楼梦》。这并不危言耸听,今日的我们,要读懂《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人生情怀,又谈何容易?
可是,雅与俗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昔日是俗小说的,今天可能成了雅文学,当年堪称雅文学的(如文言小说、诗化小说),今日若再以此为小说的新作法,则可能沦为庸俗之举。金庸的小说之所以争议大、影响大,和他的写作兼具这种雅俗品格不无关系。
但凡是俗文学,几乎都有类型化的特征,金庸小说也不例外。我简单列举几个类型化的故事模式,大约就可知道金庸小说的一些写作特色。
譬如,生身父亲的缺席与精神父亲(师傅)的设置。金庸的小说里面,主人公基本上是没有父亲的,郭靖、杨过、小龙女、令狐冲、韦小宝、张无忌、袁承志、陈家洛、萧峰等,要么生下来就没有父亲,要么少时父亲去世,要么父亲装死,处于隐匿状态——如慕容复、萧峰,都有父亲,但父亲一直假死,没有出场,这和没有父亲并无两样。郭靖、袁承志等人,知道父亲曾经是堂堂男子汉,杨过年长后知道父亲是一个坏人,韦小宝干脆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父亲的普遍缺席,就为主人公的成长建立起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作为无父的一代,他要具备独立担当的精神,同时,师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就扮演了“准父亲”的角色。当生身的父亲彻底退场,影响主人公精神、塑造主人公人格的便成了他的师傅。所以,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由师傅教育长大的,他们在精神谱系上,更接近师傅,而不是血缘意义上的父亲。就连韦小宝这种玩世不恭的人,对他的师傅陈近南也是存有真感情的,所以,陈近南在海滩被杀害的时候,小说这样写到:
韦小宝哭道:“师父死了,死了!”他从来没有父亲,内心深处,早已将师父当作了父亲,以弥补这个缺憾,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而已;此刻师父逝世,心中伤痛便如洪水溃堤,难以抑制,原来自己终究是个没父亲的野孩子。④
这是韦小宝难得的动情之时。他本没有父亲,而师傅是有民族大义的男子汉,跟从这样的师傅,让他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有了一个归宿,如今师傅死了,他的精神便无处皈依了,自己终归还是没有父亲的野孩子。一个孤儿,一个漂泊者,一旦师傅作了他的精神导师之后,就为他的人生选择敞开了多种可能。他在精神成人的过程中,师傅的影子就会一直坚定地存在,像令狐冲,他后来即便识破了自己师傅的狰狞面目,但在内心,也终究难以和他撇清关系。
而且,金庸笔下的主人公,师傅往往不止一个;有很多师傅,就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种价值在他身上交汇、激荡的可能。比如郭靖,最早跟江南七怪学武,后来跟洪七公学降龙十八掌,这些师傅都是正派人士,郭靖的侠义情怀基本上是从他们而来。但郭靖后来又学了九阴真经,还学了黄药师等人的武功,正与邪的界限就不那么清晰了,这也使得他对邪派人物也往往存一份同情和尊重;杨过学过全真教的武功,也是古墓派的传人,还练过欧阳锋的蛤蟆功;令狐冲师出华山这一名门正派,但他后来还学了独孤九剑、吸星大法;张无忌的武功底子是武当派的,他后来也学了七伤拳、乾坤大挪移,等等。也就是说,在他们成长、练武的过程中,每一个师傅的出现(无论是现实中的,还是秘籍里的),都代表了一种价值观,一种精神信念,不同的价值观相冲突、融合,必然会扩展这个人的心胸和视野,最终使他实现对正与邪之界限的宽广理解。最典型的是张无忌,父母是一正一邪,他自己的武功也亦正亦邪,而正是他这种特殊的存在,才得以最终消弭六大门派与明教之间的宿怨。这种以师傅为精神父亲的角色设置,里面有一种模式化的东西,但金庸写出来,并不雷同,而且各有各的创造,这也是他区别于别的武侠小说家的地方——在众多当代武侠小说家中,金庸是自我重复最少的一个。
又如,女性对男性的引领和改造。在金庸小说里,男主人公往往出身名门正派,刚开始都比较正统、木讷、老实,但他所遇到并钟情的女子,却几乎都是“小妖女”:郭靖刚遇到黄蓉时,黄蓉曾被江南七怪称为“小妖女”;张翠山遇到殷素素时,殷素素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妖女”;张无忌遇到赵敏时,赵敏是江湖人士闻之色变的“妖女”;令狐冲遇到任盈盈时,任盈盈是日月神教的圣姑,下手狠毒,也是一个“妖女”;而袁承志遇见的温青青,也近乎“妖女”,就连杨过遇见的小龙女,其言其行,在常人看来,也与“妖女”无异。为何总是出现这样一种模式——名门正派的男子,总是与来自邪派或者不为江湖正派所容的女子发生情感的纠葛?很显然,情感的纠葛,目的是为了昭示正派与邪派之间的冲突,有冲突,故事才有看头,命运才会曲折。
“小妖女”当然是代表一种革命性的、非正统的价值,她可能蔑视那些僵硬的公义观念,也可能对正邪之分不以为然,比起国家、民族大义,她们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感情,渴望实现自己的个人幸福。就连外表和手段都看起来刚毅、坚强的赵敏,喜欢上了张无忌之后,也忍不住如此表白:
管他甚么元人汉人,我才不在乎呢。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你是蒙古人,我也是蒙古人。你心中想的尽是甚么军国大事、华夷之分,甚么兴亡盛衰、权势威名,无忌哥哥,我心中想的,可就只一个你。你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对我都完全一样。⑤
连郭襄这样颇具侠义、磊落之风的奇女子,想起杨过的时候,也不禁叹到:
便是凿刻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须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却是时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⑥
这可能就是男性与女性的根本区别:男人想的多是军国大事,女性想的却多是“你心中舍不得我,我甚么都够了”(赵敏对张无忌说的话)。但是,一个正派男儿,在观念上接受了非正派的女性为自己的爱慕对象后,就意味着他的价值视野渗透进了新的因素,他的命运也可能随之发生逆转。那么老实的郭靖,碰上黄蓉,也开始想望快意江湖的日子,而常常忘记师傅交下的大事;张无忌是嫡传的武当弟子,遇到江湖死敌、朝廷郡主赵敏,无论处境如何矛盾、痛苦,他也放不下对她的挂怀,最终还是选择了为赵敏画眉;张翠山所爱上的殷素素,一出手就杀了七十多人,这在正派人士看来,是万恶不赦的了,所以,张翠山携妻儿从冰火岛回到武当山时,心中忐忑,他对师傅张三丰说,我娶的妻子不是名门正派,她是天鹰教教主的女儿,而且之前也来不及告知您老人家。接下来,张三丰说了一段话,可以作为关于正与邪之观念的一种豁达看法:
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二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⑦
原来是正邪势不两立,但因为在情感上有了正与邪的遇合,正邪对立的价值观念也就相应地受到了冲击。邪派女性的任性、美丽与坚贞,反而照出了正派人士的保守、僵化和腐朽,由正派人士所建立的江湖秩序,也就随着各种价值观的融合,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
在这种江湖秩序的裂变过程中,最具革命性的人,往往不是男性,而是女性;甚至在革命和颠覆的过程中,男性经常是处于被动的境地,他是被女性引领着走的,他的很多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由女性所塑造的。⑧没有黄蓉,郭靖无从学得那么好的武功,他也必定守不了那么久的襄阳;没有任盈盈,令狐冲无法应对那么险恶的江湖风波;没有赵敏,张无忌难以一次次在险境中化险为夷——当这些男主人公茫然失措的时候,总是女性出来为他们解忧,并告诉他们该如何行,事实上,女性是扮演了男性的另一个精神导师的角色。这也是金庸小说的深刻之处。
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父与子、男与女、正与邪等类型化模式的设置,金庸小说中还有很多畅销书和通俗小说所必须的一些元素,比如复仇主题,比如武功秘籍的得与失,比如成长过程中的危机与机会等。有一些甚至是很离奇的,比如杨过与小龙女的分分合合,看起来很不合常理,但金庸能够在小说中把它写得合乎逻辑、情理,这就是一种功力。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可能算是金庸小说中最笨的主人公了,练武的时候,手脚比他的头脑灵活,练会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练会的。刚开始,洪七公是抵死不愿收他为徒的,他喜欢郭靖的人品,但一想到自己的徒弟如此之笨,就怕被江湖人士笑话。仅仅因为黄蓉厨艺高妙,才骗取了他的降龙十八掌;郭靖在桃花岛迷路被囚禁,碰到周伯通,无意中学会了九阴真经;黄蓉受伤,本是一次灾难,但是碰到一灯大师,又使郭靖学得了九阴真理的总纲,还了悟了一些一阳指的高妙。这种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成长历程,在金庸俗小说中也很普遍,譬如杨过,如果不是断了一臂,恐怕也学不成绝世武功。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那么多的苦难,但是也有那么多的机会。
这些,都是通俗小说中常见的类型化母题。所以,在金庸小说中读到一些情节的重复、人物命运的相似,并不奇怪。但金庸的高明在于,他并不满足于俗文学的路子,而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把俗文学进行雅化,使俗文学也能兼具雅文学的风格,并使之承载起一个有人生况味的精神空间。
通俗小说的雅化,是金庸小说的一大特色。所谓的“雅化”,不仅仅是指作品中对诗词、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更是指金庸小说中浸透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有很多人生的感怀,甚至还有罪与罚、受难与救赎式的存在主义思想,这些都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所有的。
先说金庸小说中的中国文化精神。以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形象为例,就知道他是如何在自己的小说中诠释中国文化中的儒、道、释思想的。金庸笔下的侠客,大概可分为三类:儒家侠,道家侠,佛家侠。早期金庸多写儒家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儒家精神的底蕴,因此,郭靖明知道襄阳守不住,但他还是要守;还有陈家洛、袁承志、萧峰,虽然也有灰心、归隐的思想,但其壮年,却一直是带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抱负,只要是为国家、民族,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到中期以后,金庸大量写到道家侠,那种以抒发个体性情、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的侠客,比如杨过,什么家国民族大事,都不能和他的姑姑相提并论,他觉得和自己相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比如令狐冲,他根本不在乎江湖的权位,尽管做了华山派、五岳派的掌门人,他所在意的也更多是个人的情感、自由的生活和武学的境界,他喝酒、弹琴、高谈阔论,想念自己所爱的人;比如张三丰,一生冲淡平和,不争不怒;比如张无忌,已经做了明教教主,明教得天下,他也就是皇帝了,但他最后宁可退隐江湖,去为赵敏画眉;比如段誉,做了皇帝,心里也忘不了他的神仙姐姐。他们的有为之身,都存着无为之念。除此之外,还有佛家侠,就是那种有宽恕之心、悲悯之心的侠客,以少林和尚为代表。
这些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思想的儒道释文化,无论社会哪个阶层的人,哪怕他没有读过任何中国文化的典籍,但只要生活在中国,他的血液里就一定流着这几种文化的因子。只是,多数的人无法领会何为儒道释文化,金庸则通过这些侠客形象的塑造,把这些文化的精髓通俗化、感性化了。这有利于一般读者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正如我们读杜甫的诗,会看到儒家士大夫担当的精神;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到老庄思想中的自由心性与个性飞扬的东西;而读王维的诗,却能领会到一种禅境。
金庸小说中的儒道释这三种侠客形象,基本囊括了中国人生的各种方面。中国尽管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国家,但在每一个人身上,其实都有儒道释思想的多重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人生观是立体的,多层次的。比如在一些单位,某些人觉得自己升迁有望的时候,都想立德、立功、立言,都想干一番事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充满抱负、理想,这就是儒家精神。快到退休的时候,很多人就都成了道家的信徒了,开始劝人不要太在意现实的功名,关键是要内心活得充实、自在。再往下活,再经历人生一些变故,一些挫折,看多一些生离死别,可能佛家的思想就在他身上占上风了,他会觉得一切都是空,看穿一切。几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儒道释思想对他的影响,所以,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有弹性的,他很少会一条路走到黑,会在一颗树上吊死。即便他在现实中碰壁了,我们还可以写字、刻章,即便这些都觉得没有意义了,他还可以遁入空门,削发为尼什么的。儒道释一体的思想结构,使中国人更看得开,也不轻易因思考活着的意义问题而自杀。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痛苦的自我消解机制,所以,以儒道释文化来诠释侠客的精神、映照中国人的人生,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视角,它也是金庸小说雅化的标志之一。
金庸小说还具有存在主义式的人生思想。他对人生的观察与感叹,常常引发读者深思。《射雕英雄传》的最后,郭靖要忘掉武功,他沉思一个问题:“我是谁?”包括欧阳锋也曾追问“我是谁?”这是典型的存在主义式的诘问。成吉思汗死前,念叨的是“英雄,英雄”,他想到自己战绩卓越却白骨累累的生涯,于是在纠结与不解中走向死亡。在《神雕侠侣》里,郭襄对杨过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杨过爱着小龙女,小龙女爱着杨过,他们的世界容不下任何他者,郭襄最终只好在心思浩渺中,骑着小毛驴独自在江湖上游荡,这是一幅多么感伤的图景: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⑨
小龙女中了毒针,无药可医,她将人在世间比作去而复来的雪花来宽解杨过,达观、通透,心如止水,这是多么深的人生境界:
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的这些雪花罢了。⑩
《倚天屠龙记》里,小昭在海上的小船上,对张无忌等人唱的歌也充满人生的感悟:“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还有在光明顶上,明教众人在面临覆灭时所唱的歌:“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就连正派人士听了,都感慨说,原来明教创教的人也具有大仁大勇的人间情怀。
——以上这些作品的片段,贯彻着金庸对人生的深思,也能让人觉得人活着的悲苦和孤立无援,正如江南四友之一的黄钟公在自绝前所说,“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这些都是存在主义式的思考,表明人生就是一个受难的过程,这点是比很多纯文学作品都要深邃得多的。
最有深度的也许是《天龙八部》。它里面隐藏着很深的中国式的罪与罚思想,用金庸的朋友陈世骧的话来说,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也就是说,这部小说里的人,都蒙受着巨大的冤屈,而这部小说里的情感,也几乎都是孽缘。很无辜,也很惨烈。譬如,萧峰曾立誓,终生不杀一个汉人,但聚贤庄一战,他杀了很多汉人,后来他甚至还亲手打死了自己最爱的姑娘阿朱,你说冤不冤?虚竹一门心思想做一个标准的和尚,结果被逐出少林寺,而恶人慕容复、萧远山,最终反而可以在少林寺终老,你说冤不冤?段誉喜欢上的女子,是自己的亲妹妹,再喜欢一个,还是自己的亲妹妹,你说冤不冤?而萧峰对阿朱,游坦之对阿紫,阿紫对萧峰,王夫人对段正淳,康敏对萧峰,木婉清对段誉,无一不是孽缘。每个人生来似乎就是有罪的,他的人生不过是在受难,不过是在赎罪,在这样一个望远皆悲的背景下写人性,就会发现人性和生存本身,其实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
这种人生情怀、哲学思考,都不是通俗文学这个帽子可以涵括得了的。显然,金庸小说的内涵,比之前所有的通俗文学都要深切,他的小说,在讲故事和人物关系的结构上,借鉴了通俗小说、类型小说的技巧,但他的精神思索,却并不俗,甚至还有非常高雅、深刻的一面。他的小说不是没有毛病,雷同的地方也不少,过分离奇而背离情理的情节时有出现,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因过分漫画化而显得简单了,但总体而言,金庸的创造力是旺盛的,尤其是他在俗小说的壳里张扬文雅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点上,有很独到的实践,我们不可忽视。
这令我想起陈平原的一个观点:“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或称探索小说、文人小说、高雅小说)的对峙与调适,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一种颇为重要的动力。”11它们之间的对峙,固然有着艺术趣味的根本差异,但它们之间的调适,也使得小说的审美空间发生了裂变,并刺激了一种新的小说美学的生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如余华的《鲜血梅花》)和二十一世纪的谍战小说(如麦家的《风语》),都套用了武侠小说的一些模式或情节,就可看出,所谓小说的雅俗边界,在作家眼中早已消弭,相反,彼此的影响,反而成了小说变革的一种动力——在当下网络小说中的种种新型写作里,也几乎都能看到武侠小说对它们的影响。
这样的雅俗调适,赓续了小说的本源,并复原了小说本应有的大众面貌,它不仅没有弱化小说的艺术性,反而为小说如何走通一条“雅俗同欢,智愚同赏”(李渔语)的叙事道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证。在这个过程中,金庸小说的传播及其文学地位的确认,显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12
注释:
① 张爱玲.《多少恨·题记》,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第26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② 张爱玲:《纳凉会记》,吴江枫记,载《杂志》第15卷5期,1945年8月。
③梁启超:《小说丛话》(署名饮冰),转引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④ 金庸:《鹿鼎记》(五),第149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⑤ 金庸:《倚天屠龙记》(四),第104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⑥ 金庸:《倚天屠龙记》(一),第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⑦ 金庸:《倚天屠龙记》(一),第29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⑧ 这方面更全面的论述,可参见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一书的第三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⑨ 金庸:《神雕侠侣》(四),第130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⑩ 金庸:《神雕侠侣》(三),第9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1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9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关于敷衍的句子说说
1 即便是分手了,你任然接我电话,不过态度却是毫不在乎简单敷衍。你不在生我的气,也不在恨我。而这个过程却不到几天,你就已经完全不爱我不在乎了。是不是你从没真正爱过?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吵架过,每次都是你生气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但这一次你还在这,可心却死去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就不过如此吗?
2 小人开始在肚子里调皮捣蛋,翻身的时候顶着肚子不肯换睡姿。小人的世界如此简单,成人的世界如此惨淡,想叹息都没法叹息,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学长说,你坚强点,想吃什么告诉我,什么时候有事了告诉我,有什么我能做的让我做。原来这就是区别,原来一直是我在自己骗自己,原来你真的只是勉强敷衍。
3 好脾气的人不轻易发火,不代表人不会发火;性子淡的人不与你争吵,不代表人没有底线。感情,不能敷衍;人心,不能玩弄;缘分,不能挥霍;欲望,不能无度。以情惜情,才是真情;将心比心,方见真心!
4 旧爱被新欢取代,嘲笑自己的不应该。
5 爱一个人,是只属于自己的,卑微而神秘的存在。
6 慢慢的才知道,人这一辈子,要经得起谎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
7 永远都不要期望什么,因为你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8 海誓山盟都是一种玩笑,谁能许谁天荒地老。
9 至挚友原谅时间仓促,对你一直没有安慰愿有人不怕天黑只怕你心酸皱眉愿有人待你如初恋就像曾经有人疼你入骨髓愿有人将你与婚姻联结不曾敷衍与欺骗愿有人讨厌你的讨厌只怕你的心烦意乱愿有人厌恶阴天和雨水就像你喜欢阳光明媚愿付出都有回报从此深情不被辜负。
10 我大胆地走着正直的道路,绝不有损于正义与真理而谄媚和敷衍任何人。 法卢梭
11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12 这一场,支离破碎旳梦,是不是迩想要旳结果。
13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14 错的时间错的人,可悲的错误,而我们却一犯再犯。
你好~
去厦门肯定得去鼓浪屿,厦门火车站多路公交直达,望采纳回答~
公交线路:116路,全程约65公里
1、从厦门站步行约90米,到达梧村汽车站
2、乘坐116路,经过10站, 到达海滨大厦站(也可乘坐19b路、19a路、127路、3路)
3、步行约11公里,到达鼓浪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