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著名建筑都有哪些

成都著名建筑都有哪些,第1张

成都著名建筑名录如下:

1、天府广场。天府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南路一段,地处成都市中心心脏地带。2、天府熊猫塔(四川广播电视塔)。锦绣天府塔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168号,占地10亩,塔高339米,是中国西部第一高塔。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4、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都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5、成都环球中心。商业区统一打造为地中海式商业风情小镇,是西南首个一站式购物休闲娱乐航母。

锦绣天府塔坐落于成都新华桥头锦江河畔,猛追湾边,又名骄子塔,成都广播电视塔。占地10亩,塔高339米,西部第一高塔。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地标性建筑,塔内8000平方米用以开展高空旅游、餐饮娱乐、室内外观光等,并为城市提供景观光彩照明。2013年9月15日开业。

高楼之下,大慈寺中,成都人的生活热火朝天。 图/图虫·创意

-风物君语-

城市之外见天地

雪山之下见众生

没有一个人不想去成都。

成都府河,锦绣天府塔。 图/视觉中国

她明明是繁弦急管的大都会,却具备“小城镇”的市井味道, 茶馆、酒肆、火锅、麻将、靓女、俊男…… 人群熙攘,往来悠然;明明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却坐拥古城的诗意栖居, 金沙遗址、武侯祠、文殊院、大慈寺、杜甫草堂…… 文人卿相,大隐于市。

在成都,古老的楼宇与现代的建筑并存。 摄影/咔咔

这座 2300多年 未曾改名、不曾迁址的城市,见惯了雪山大河,生长于肥沃盆地,塑造出了一张经久不衰的性格名片:

安逸

彭镇观音阁老茶馆里,外国游客正在体验采耳,茶与采耳的组合,是老成都最安逸的存在。 摄影 / 张永锋

然而,近十多年来的成都,逐渐展露出的形象又恰恰相反:

沸腾

2014年,成都GDP破万亿,正式进入“万亿俱乐部”。 制图/伍攀

她在2010年成为 “世界 美食 之都” ,2014年进入 GDP“万亿俱乐部” ,2016年跻身 国家中心城市 ,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蓉漂”,让这座城市进入了 “沸腾时代”

城市之外,山河壮丽——北有 西成高铁 穿越秦岭,东有 成渝高铁 直抵三峡,西部则沿着 318国道 一路看尽雪山连绵,通达的路网克服了蜀道之难,让成都不仅是 旅行的终极目的地 ,更是饱览河山的绝佳中转站。

高铁和公路并行,一起跨越河流、穿过平原。 摄影/觅斯特聪ᴹᴿᶜᴴᵁᴺᴳ ,图/ 图虫创意

雪山之下, 人群沸腾 ——作为最吸引年轻人的城市之一,2019年成都的 流入人口排名全国前三 ,这里的 加班时长比肩北京、地铁客流超过上海、新兴产业高度聚集…… GaWC 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仅次于北上广深。

成都市府河。 摄影/龚跃贤

如果从文化产业上看,成都更是全国最潮的城市, 科幻、汉服、动漫、 电音 、电竞…… 各类盛会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成都的各大音乐节上,人群沸腾。 摄影/石头鱼

成都的气质正如这座城市的“饮食图腾”—— 茶馆 火锅 一样,在这里,你能享受到悠闲岁月的同时,也正在感受着 沸腾人生

沸腾的火锅店,自然是成都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摄影/知柏

“小桶10元,大桶20元!”

2021年1月7日,成都南郊公园,一只白鹭独立寒风中,强降温导致成都迎来了2021年第一场雪。 图/视觉中国

大约10天前,在 2021年首场寒潮 的“助力”之下, 成都人 终于从下雪“气氛组”转为“晒雪组”,一时之间全城沸腾,成都市民当街卖雪,情绪如同春节提前放假——

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盼雪”心态,一方面来自成都人向来 乐观浪漫的天性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实在太过舒适优渥, 常年无霜无灾,难见飘雪。

图1文殊院的雪。图二2021年1月8日,成都,大熊猫乐享雪景。游客堆了一只雪熊猫。 图1摄影/胡文凯 图2/视觉中国

成都,是“四川中的四川”。

从地理上看, 四川盆地 被大巴山脉、横断山脉、大娄山等群山环抱,如同生于温室、长于襁褓;而 成都平原 位于盆地西端, 龙门山 龙泉山 护卫左右,形成了 “两山夹一原” 的格局,更是高枕无忧。

大雨之后,四姑娘山脉与飞机交相辉映。 图/视觉中国

往北,巍峨秦岭是她阻拦寒潮、遮挡风沙的屏障;

往南,云贵高原是她山明水秀、姹紫嫣红的花园;

往东,巴东三峡是她重门深院、曲径通幽的门户;

往西,横断山脉的雪峰冰川,是她凭栏远眺、极目千里的窗外风景。

成都三维地形鸟瞰图,“两山夹一原”的格局一目了然。 制图/伍攀

尤其是西部紧邻成都平原的众多雪山,让 成为了成都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方面由于群山阻隔, 冷空气 抵达成都时已为强弩之末,降雪也不过是零星的 “头皮雪” 。另一方面,在天朗气清时,成都人往往身处城市之中就能 与雪山同框 :海拔 7556米 的“蜀山之王” 贡嘎山 、海拔 6250米 的四姑娘山 幺妹峰 、海拔 5353米 的成都境内第一高峰 大雪塘 ……

在成都遥望雪山,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望雪兴叹”。摄影/石头鱼

当雪山上的冰川消融,汇集成流,以极大的落差冲出峡谷,形成了汹涌浩荡、喜怒无常的 岷江、沱江 等河流,河水裹挟着泥沙碎石,逐渐在山前沉积成厚重开阔、水网密布的平原,是为 成都平原

正是山河的壮丽,塑造了平原的富饶,一动一静之间,也构成了成都人的双面性格。

他们见惯了极致的山水风光, “窗含西岭千秋雪” 是远景,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是近景,充满生机的青翠峰峦和终年白头的圣洁雪峰,俯仰之间尽收眼底。

都江堰——岷江上的头箍。 摄影/张铨生

他们更偏爱平原的安稳舒适,尽管临近地质活动剧烈的褶皱地带,成都却由于厚重的沉积层,少有破坏性地震,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麻将先打完” 是他们独有的乐观心态。

哪怕连成都及其周边的 野生动物 也是如此——与成都市区相去不远的贡嘎山上, 岩羊、雪豹 等“高原精灵”跳跃律动,激情四射;而在平原上,成都人把慵懒娇憨的 大熊猫 打造成 中国野生动物“第一IP” ,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谁能不爱大熊猫? 摄影/张铨生

成都的魅力,正在于她从未想过成为天堂,只愿做离天堂最近的烟火人间。

“如果从准确的 历史 记载来考察,成都最早建城是在战国后期的公元前311年,主持建城的是当时的秦国蜀郡郡守张若。从那时起,成都城的位置从来就没有迁移,名字也没有改变。”

——《成都街巷志》

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 摄影/胡文凯

或许正是成都的“双面性情”,让她成为了时代的“晴雨表”—— 天下盛世,则成都繁荣、蜀人出蜀;每逢乱世,则成都封闭、稳固后方。

她从未做过 大一统帝国的国都 ,却从未缺席 历史 进程,看尽了王朝兴废、 历史 沧桑;她尽管经历过乱世动荡,却自建城以来 从未更名,连城址也几乎没有变动。

早在 3000多年前 ,古蜀人顺岷江而下,发现了这片乐土。他们在今天成都市区的西北部,建起了一座庞大城池,即为如今的 “金沙遗址” ;他们以“金乌负日”为图腾,用薄如蝉翼的金箔,打造出象征蓬勃生机的 “太阳神鸟金饰” —— “古成都人”的沸腾澎湃,可见一斑。

太阳神鸟金饰,四鸟环日而飞,生生不息。 摄影/刘艳晖

然而此时的成都,还面临着两大难题: 水患频发 道路闭塞 。前者主要是由于秦岭阻隔,使得蜀地无法与外界连通;后者则要怪脾气暴躁的岷江,动不动就洪水滔天,将川西大地化作“水乡泽国”。

事实上, 从来没什么天生乐土,成都的安逸环境同样靠人工打造

首先是 蜀道 的开通。传说中秦惠王以五头“金牛”骗取蜀王开凿了最初的蜀道之一, 金牛道 。此后,蜀地的大门逐渐打开,随着不同时期蜀道的开发,来自中原地区的技术和文明不断输入,逐渐让成都平原从封闭走向开放。

四川广元原老川陕公路与金牛道。摄影/张小平

而来自秦国的 李冰父子 ,则修筑了那个时代的“超级工程”—— 都江堰 ,先后筑起了 金刚堤 (鱼嘴) 、飞沙堰 等水利设施。这些精妙的堤、堰,如同一道道金箍,镇锁住了喜怒无常“岷江恶龙”。

成都的“超级水利工程”——都江堰。 摄影/见书

至此, 蜀道已开,水患已平 ,成都平原的两大劣势转换成了两大优势——它比关中更险固,更适合割据一方;也比关中更肥沃,乃至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府之国”这顶为成都量身打造的桂冠,终于稳落在她的头上。

在汉朝,她是与长安并列的“五都”之一。 当时最能代表大汉雄风的艺术形式是汉赋,而两汉四大辞赋家里有两位—— 司马相如 扬雄 都是成都人。蜀中不仅有学士,更有 卓文君私奔相如、当泸沽酒 的浪漫故事。

成都琴台路。摄影/不疯狂的石头,图/图虫·创意

在唐宋,她是和扬州并称“扬一益二”的经济名城。 这里出产的 “文创产品” 享誉天下——在两汉三国就引领潮流的 蜀锦 ,有了风靡全国的 “陵阳公样” ;远近闻名的益州 麻纸 ,在女诗人薛涛的手下成了一纸难求的 “薛涛笺” ;当时的成都更是赫赫有名的“音乐之都”、“乐器之城”,今天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古琴 “九霄佩环” ,相传就出自四川雷氏之手。

从上到下依次为“五星出东方”织锦护膊,黄金面具。 图1/视觉中国 图2摄影/刘艳晖

当然在动荡时期,她更是人们最后的“安逸之所” 。如 杜甫 一般乱世飘零、“万里悲秋常作客”之人,也只有到成都,才能得到一朝安稳,才能有观察黄鹂、白鹭、雪山的雅趣,有江畔独步寻花的从容,有“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宾主尽欢。

成都的杜甫草堂。 图1摄影/cerkang 图2摄影/ 见书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誓愿,诗圣无法以一己之力完成,成都却孜孜不倦地在践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成都 “安逸” 的标签似乎根深蒂固——慵懒熊猫、休闲茶馆、全民麻将类似的地标在成都俯拾皆是。

沏茶,需要一点“功夫”。 摄影/曹巨波

然而当你真正凝视这座千年古都,她的 火热 性情展露无遗。这里有让人热血沸腾的 历史 ——是 李劼人 “大河三部曲”的澎湃,是 川军 出征的勇猛壮烈,更是 “中国的城市永远在洗牌,但成都从未下桌” 的霸气外露

这里也有火热的创新 ——激发无数少年想象力的 《科幻世界》 ,来自成都,2019年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上映的 《流浪地球》 ,文本最早就曾刊登在这本杂志社;目前全球用户量最大的手游 《王者荣耀》 ,也在成都孵化,改变了互联网时代无数人的 娱乐 方式……

“蓉城之秋”花木兰歌剧在成都的快闪活动现场。图/视觉中国

如果具体到饮食, 火锅 ,绝对是成都沸腾一面的最佳代表。

然而当我们在 探索 成都时,发现大多数人对于她 “休闲之都” 的定义津津乐道,对她 “热情洋溢” 的一面却知之甚少。因此,当一座以 火锅文化、沸腾人生 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沸腾里 即将问世,足以让我们期待不已。

成都火锅,川味的集大成者。 摄影/刘艳晖

在这里, 沸腾的火锅 代表着万事万物、生而平等的包容。

无论是 毛肚、鸭血、鹅肠、脑花、肥肠、鸭掌、牛肉…… 还是成都人甘心为之放弃辣锅的 豌豆颠儿 ,任他下水野菜、玉盘珍馐,皆可在一锅之中,沸腾火热;不管是深谙川味、从容悠闲的 老成都人 ,还是初来乍到、加班深宵的 “蓉漂们” ,都能够共处一室,大块朵颐。

在火锅里沸腾翻滚的肥肠。 摄影/咔咔

在这里,成都最极致的 市井生活 被复刻

成都当地的火锅店不止是餐厅,更是 娱乐 生活的“一条龙服务”——楼上有喧闹 茶馆 ,矮桌矮椅、半躺半坐、喝茶聊天、采耳麻将,一盏盖碗茶、几朵茉莉花,就是个从容午后;桌边甚至有 川剧 表演,念唱作打、变脸吐火、水袖飘摇……浓缩了成都的人间烟火。

坐茶馆、看川剧,成都火锅店里拥有无限的可能。 图1摄影/咔咔 图2摄影/张永锋

无论有多忙碌,在成都想要约饭,只需要对上一句暗号——“钱都赚得完哇?”立马火锅约起,呼朋引伴汇聚一堂,吃完火锅打个麻将、喝点小酒,接着唱歌、按摩、看**……约火锅约的不是饭,而是永远激情、永远澎湃的生活

成都人吃火锅时注重氛围感。到熊猫基地5分钟车程的天府沸腾小镇,有着生态火锅的情境氛围,绿野、竹林、湖光、山色、星空一应俱全;在此基础上打造的沸腾里,更计划加入熊猫、音乐、酒吧、文创等元素,正如这座成都这座城市一样,多元而 时尚 ,永远走在潮流前沿。

成都沸腾小镇玛歌庄园,生态环境良好,夜里霓虹璀璨。图/视觉中国

这里还将建成一座“火锅文博馆”,从巴蜀之地火锅风味的演变,到现代成都火锅文化的流行,在一片沸腾中看见天府之国的无限可能。

这个由新都区政府主导、香投和万科匠心打造的 美食 文化小镇,背后体现着 两千多年天府文化、一千六百万成都人 的性情。抵达这里,方可领略成都真实的另一面—— 生而沸腾 的精神气质。

成都火锅,生而沸腾。图/视觉中国

在面对这片热土里时,我们感受到成都这座古城的生机和力量——沸腾的火锅与这座城市千年经济、 社会 、文化的繁盛一脉相承,是她永不褪色的印记。至此,我们才想起去解读 悠闲与激情并存 的成都性格,去领略 古典与潮流同在 的城市风景。

成都始终是复杂的—— 雪山之下红尘滚滚,高楼之间古迹森森,市井之中火锅沸腾 这就是成都,安逸是她的底色,沸腾是她的性情,动静皆宜, 她是天府,更是人间。

成都的火锅与茶馆。图1 摄影/刘艳晖 图2 摄影/胡文凯

- END -

文丨九月

图编|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伍攀

天府熊猫塔因设施设备维修、场地修复暂时关闭。天府熊猫塔(四川广播电视塔)也称为锦绣天府塔,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168号,占地10亩,塔高339米。天府熊猫塔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地标性建筑,同时也是四川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发射枢纽。塔上发射中央台、四川省台、成都市台以及数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共30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半径80公里。除此之外,塔上8000平方米还用以开展高空旅游、旋转餐厅及会展演艺等,开展各类商务及群众文化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93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2024-0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