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送别诗呢

怎样赏析送别诗呢,第1张

摘要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来研究、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如何学及学习它的什么 这一问题是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的诗歌赏析题的考试,更要求我们重视诗歌艺术的教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如何赏析诗歌呢 本文主要从诗歌字词、句、篇的表现力,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语言特点等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同时结合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诗歌赏析、语言艺术、艺术手法

正文 :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从生产到鼎盛时期,它已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既然是一种文学艺术,它就不可避免的打上阶级的烙印和受到社会物质文明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局限,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来研究、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如何学及学习它的什么 这一问题是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的诗歌赏析题的考试,就更要求我们对诗、词作一些研究、探讨。下面我就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送别诗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

古代诗歌中,长亭送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也缘于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和信息不畅通,人们的离别往往是前程渺茫,生死未卜, 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长亭送别,也经常把它表现在诗歌中。在送别类的诗歌中,有些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情,有些表达的是情深意长的勉励之情,有些则是坦陈心志的告白。无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都是诗人在送别时表达的一种深深情感,鉴赏时,我们要根据诗作的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和思想,欣赏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鉴赏两首送别诗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的一首送别的名作。从题目就可以明白,有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某县少府,作者就写此诗送行。这首诗虽然是送别之作,但表现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离别的情感,不是凄苦感伤,而是非常爽朗豪壮: 不是故意造作,而是写得真挚感人。诗的首联,从离别的地点说到就任的地点,景物写得异乎寻常的雄伟;颔联转入离别,表达彼此惜别的心情;颈联笔锋一转,以激扬奋励的笔调,写出了千古绝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心胸是何等的开阔、健朗! 它把人们送别的情谊,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扫离别时的惆怅和哀伤。尾联以劝慰友人作结,正面否定了世俗在分别时的儿女之态,用这样的意思来总结全篇,明确有力,足以增强前面所表达的情感。作者以他的急于事功的心理,来勉励、支持、鼓舞他的朋友,指出分别不可免,也不是可悲的事。只要友谊长存,离别并不能把两个人隔开。全诗情感真挚,气象雄浑,含意深刻,感人至深。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在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在这样一种情景

下诗人要送朋友离别o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 你到达洛阳后, 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诽谤所进行的驳击,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一、诗歌字词、句、篇的表现力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读诗首先应从语言入手,这和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有共同之处。因此,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抓住字、词、句,弄懂弄通,尤其是那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更要透彻理解,不能只了解个大概,要分析出它们的特点,体会出新味,品尝出细微之处 ( 如意思、感情、音响、色彩等 ) 。在这方面,分析诗歌比分析其它文学作品要求更高,这是因为诗歌语言更为凝炼、深刻、含蓄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一切优秀的诗歌都是“语言可以明万意 ”( 刘禹锡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刘勰) 。因此,学习诗歌必须要下功夫去分析、理解,体会字、词、句在诗中的表现力,不可粗心大意。一首好诗,粗心的人一读就过,以为语言也很平常: 细心的人就能仔细体会,发现用字用词的妙处。如宋代学者宋祁在《玉楼春》词里写春景:“ 绿杨阴外晓寒轻,红杏校头春意闹。”作者运用通感,用一 “轻” 字,着一 “ 闹 ”字,夸张地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表现出来,获得人们的称赏。清代诗人刘公勇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 ”,认为 一“闹 ” 字卓绝千古; 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指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再看王维的送别诗《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七言乐府。诗的一、二两句,诗人抓住“轻”极力描写雨的作用,反衬三、四两句的送别之情。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曲名《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再看初中语文第三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的首联、颔联、颈联, 抓住一个“渡”字,而尾联则抓住 “仍伶 ”,把作者的行程、所见及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理解了诗歌字、词、句的意思及它们富有的表现力,还要进而分析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关系,理清全篇线索 ( 叙事诗,主要理清情节、形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抒情诗,主要理清思想感情的发展线索。)了解全篇思想。在理清线索,了解思想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诗歌结构上的跳跃和省略的特点。由于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炼,要求用不多的语言表现较多的内容,所以它的句与句间、行与行间、节与节间常有省略,有跳跃,由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由一种意境转到另一种意境, 其间往往没有形式上的联系和过渡。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诗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认识体会,补充那些被省掉和被跳过的东西,找出句与句、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发展线索。如: 上面提到的《渡荆门送别》,全诗以 “渡 ”为线索,首联交待渡的起点和目的地;颔联则写了“楚地 ”的环境,自始至尾,层层加深,直至尾联抒写自己在 “渡 ” 时的淡淡的眷恋之情。

二、诗歌的艺术手法

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相应的就产生了适应于表现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是从属和依附于特定的诗歌内容,并为体现诗歌特定内容服务的。

我国古代诗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古代诗人很早就懂得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为了发挥诗的抒情功能,多方面探索,特别是把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例如在抒情同写景的关系上,或者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或者用景物描写来寄托或暗示感情,甚至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某种象征,等等。这即所谓“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使我国古代诗歌深厚、含蓄、精炼、意味隽永的特色更为突出。如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 中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 ”, 描写的是春末的杨花和叫声凄切的子规,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来渲染凄苦哀愁的氛围,表露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和离愁别恨。又如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雪上空留马行处 ” 。虽然写的是雪景,暗示的却是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又如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首联和颔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都是叙事,交待长安的位置和自己和友人的共同经历,而颈联和尾联却转到议论上,又使诗风急转,表现出诗人心胸的豁达与豪放。

古代诗人情景交融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新诗的创作中,也为许多诗人继承和发展, 写出了无数感人的诗篇。作为当今的中学生,要去理解和赏析这些优秀的诗作,就不能不去理解这一手法。

除此而外,诗歌最常见、最常用的艺术手法还有比兴、夸张、拟人、反复、重叠、对比、排比、含蓄、象征等等。

但作为初中语文中的送别诗,最主要的是情景交融、象征、含蓄这三种,尤以情景交融突出。

三、鉴赏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诗人或诗作的风格紧密相关,有怎样的风格,就会有怎样的语言,语言是风格构成的有机部分。下面我们就鉴赏几种常见的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指诗歌的语言清爽新鲜、自然不俗,犹如清晨的空气,好像草叶上的露水,让人感觉舒畅。这种语言常见于山水田园诗, 如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的山水诗,语言大都清新自然。

通俗朴素。 指诗歌的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白居易的诗,据说如果能让老妪听懂了他才满意, 就充分体现了他诗歌语言的通谷易懂。

委婉含蓄。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 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杜牧的《泊 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这首诗借古讽今,语言委婉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当朝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绚丽明快。 指诗歌词藻富丽,文采灿烂,情思奇幻,简洁明快, 一语破的。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语言流畅绚丽,开朗明快,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

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要从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句含义等方面来理解,通过分析它的用词、典故、句式及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从而把握一首诗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一位诗人多首诗歌的语言分析,进而把握一位诗人的语言风格。

四、诗的阅读鉴赏案例

原诗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案例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李白 (701-726) 宇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东 ),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 (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 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 今四川江油 ) 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诲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嶙幕僚,因嶙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琦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后人辑有《李太白集》。

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首推李白,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后人又尊称其为诗仙。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包含希冀的痛苦或欢欣来摇荡心灵,酝酿歌吟。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履。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李白的独特个性和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整体感知,透析主旨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 ( 古人尚左, 故称贬官为左迁 ) 龙标 ( 今湖南省黔阳县 ) 尉是因为“不护细行 ”,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不注重生活小节。《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 “洁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是非常重视友情的,当诗人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也十分忧愁,他写了这首诗,从远方寄给友人,寄去了深深的同情和关心。

品析诗句,理解感情

一二句写景叙事。在杨花落尽、子规悲啼的暮春时节,忽然听到好友远贬龙标的消息,这于作者无异晴天霹雳。作者写景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 ”,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写物单选叫着“不如! 归去”的子规 ( 子规是杜鹊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入), 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心头的凄情;“过五溪”,足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 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摘溪、西溪、雄溪、沈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 这种种的愁情离绪叠加在作者心头,更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三四句借景抒情。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以前的诗作中也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这里的夜郎, 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固,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沉陵县的夜郎县。沉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O 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 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它; 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滴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分析形象,体会手法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己。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的方法,就是人格化手法,这是诗人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主要参考书目

张寿康《语文和语文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

刘国正《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 。

吴功正主编《古文鉴赏词典》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科书1——6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

知道。肖战,1991年10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肖战知道成毅表白杨紫。成毅,原名傅诗淇,1990年5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

大学的第一个国庆入学后不到一个月就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黄金周,刚开学不久,大多人还不是很熟悉,在异省他乡对周围人和环境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过第一个黄金周,内心无比的孤独寂寞。而很多离家近的人都回家了,校园显得异常冷清。我的两个室友也回家了,就留我和黎玲在宿舍,我俩过的就是吃饭、睡觉、看**的生活。终于到假期第三天的时候我俩没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黎玲在网上看了一下离学校最近的地方镇远好玩点,然后就说她请我到镇远去玩,想着她走了宿舍就我一个人,也就跟她去了。我俩跑到火车站,没想的票那么紧张,我俩中午去,买的的票都是第二天早上的。于是买完票又还会宿舍,继续那样无聊的生活,晚上实在没事干,就让黎玲教我上网。高中毕业前我都没见过笔记本电脑,学校的机房只有二十几台机子,还重来没有开机房门上过实操课,对我们来说那微机室好像只是摆设。所以到上大学了我都不会开关机,更别说其他的了。我让黎玲教我,她却忙着收拾东西,对第二天的出行兴奋不已,根本没有耐心教我。第二天一早我俩就感到了火车站,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镇远了,镇远是古城,所以建筑都依山傍水而建,镇远古城,整座城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是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城内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余种。在号称黔南第一洞天的飞云崖,明代王阳明,清代林则徐、何绍基等历史名人曾于此留迹,今存碑刻摩崖甚多。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住的地方,黄金周是旅游旺季,所以河两岸的旅店都是爆满,我们只能往再偏僻一点的地方走着找,终于在城外找个一家旅店,放好东西之后我们迫不及待的顶着大太阳出去逛,想要逛完全城的气势,无奈最后体力不过关,逛了一半就返回旅店休息了。在街道两边有许多比较有特色的店,里面有很多东西,小东西也不贵。到傍晚肚子叫了,该出去找吃的!“古城红酸汤”镇远特色,历史老店,来到镇远必须到的一处去处,虽然不大,但是小镇民家餐馆的感觉正是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到了镇远旅游。吃完饭之后,我们就在河边的奶茶店坐着,边聊天,边喝茶,边看美景,多么惬意的生活!到了晚上,不得不提的是古城里的酒吧,酒吧大多坐落在河两边,酒吧外写着有点暧昧的词语,开着昏暗的灯光,放着抒情的音乐。说不定会有另一种艳遇。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们是乖学生,没有进去,就在门口望了几眼。为了领略全城风光,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爬上了山顶。下午去去参观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收容所(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重要的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此一所。下午参观了祝圣桥,祝圣桥为七孔青石拱桥。桥中央有一个三层三檐八角攒尖顶楼阁建筑,被称为“状元楼”、“魁星阁”。据说此楼建成十年后,贵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两个状元。站在桥上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朱红小楼木格小窗,红灯率篷,苍翠山峦倒映在温柔碧绿的舞阳河,河中摇曳的乌篷小船。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青龙洞,值得一看的是一座融入了佛、道、儒及商业会馆于一体的大型贴崖古建筑群体,有西南悬空寺之称,当然最主要是它里面融入的“包容”“和谐”的文化精髓。很多人上青龙洞的目的估计和我一样,只是为了在青龙洞的古建筑上寻找一个拍摄古镇一角的最佳位置,而对于所谓的建筑不感冒。参观完青龙洞之后将近正午,走过祝圣桥时在古街口的粉店里面叫一份汤粉填肚子,我当时吃的是一碗8元的酸菜鸡丝粉。然后在古街上随意走走,买些纪念品,吃的。中午回到旅社,想着休息一下就去其他地方的,结果黎玲的姑妈给她打电话说从重庆到学校来看她了,我们又匆匆赶回学校了。有人说,镇远是一个适合私奔的地方。它没有凤凰的凄美繁华,没有丽江的闻名遐迩,但这里安静归真,走马观花的游客并不多,没有嘈杂喧闹浮躁功利。如果想要在某个安静的清晨寻找秘密,就来镇远吧。在这里,你不再带有自己的历史和过往。你可以重新开始。回到学校知道了黎玲的一些个人私事,原来她的父母再闹离婚,而她的姑妈看看他的目的就是作为她爸爸的说客,来说服她和她爸爸一起生活。有那么一瞬间,我是既佩服这个姑娘,又同情她。接下来的日子,她和她姑妈白天就出去逛,晚上回宿舍睡觉,而我就彻彻底底一个人宅在宿舍。直到我们假期完时她才送走她姑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88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2024-0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