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字母。

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字母。,第1张

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例:开,读音kai,第一个字母k。

2、第一个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母的音序排列,第一二两个字母都相同,则按第三个字母的音序排列……如此,找到要查找的那个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再根据标明的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那个字。

3、如果同一音节的字太多,字典一般依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排列。如kai音节有三个声调,kai、kai、kai,查找“开”字,就得在阴平音节k1i所对应的正文页码中查找。

4、如果知道要查的字的准确读音,并且又熟悉字母表,那就可以按字母顺序和四声顺序直接在正文中翻检所要查的字。

扩展资料

一、部首查字法: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应用。

步骤:

1、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3、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4、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补充)部首查字法的运用:

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

几个部首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

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 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

二、数笔画查字法:根据汉字全字的笔画及起笔顺序查字典,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及部首时应用。

步骤:

1 、 数清所查字的笔画数。

2 、 翻到字典中的“部首检字表的第(三)部分“难检字笔画索引。”

3、 按这个字的笔画数查出这个字来,看清字旁所标页码。

4、 按此页码翻开字典正文,找到要查的字,即可查知该字的读音和意义。

参考资料:

——查字法

1 142

更多回答(14)

百度输入法定制版全平台覆盖,多终端支持

百度百度输入法定制版AI 赋能,输入流畅,百度百度输入法定制版提供全方位支持,快速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怎么学拼音快儿童智力开发,明星爸爸黄磊选择掌门少儿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语拼音音节为您推荐

怎么学拼音快,幼儿园小学智力开发课程,促使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好老师0距离,可视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手机百度输入法皮肤-百度输入法皮肤安卓用户转享,免费下载!

百度手机百度输入法皮肤,免费下载,极速输入,智能词库,知你所想!/语音,更炫

百度输入法

下载

srfbaiducom广告

为您推荐

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什么,再查音节什么

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hǔn。 音序查字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查字的方法。

34 浏览2321

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什么再查什么

1、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查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 2、按查到的音序,依次查找所查字的音节

1134 浏览5932

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

先查声母,然后韵母 比如说风《feng》字,先查F,然后在里面查eng,

154 浏览7433 2017-11-24

现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什么再查什么?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什么部再查几画?

现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x再查i和an,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王部,再查4画。 现 拼音:xiàn,注音:ㄒ

29 浏览1768

拿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什么再查什么

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N,再查音节ná。 基本字义: 用手取,握在手里:拿笔。 会意。手合起来,

1 浏览524

百度输入法定制版全平台覆盖,多终端支持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手机百度输入法下载官方-百度输入法下载官方安卓用户转享,免费下载!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语拼音音节为您推荐

百度输入法

下载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沙漠中的骆驼尸体,为什么要小心?

119k 浏览1907846

别大意!身份证千万别这样用,小心倾家荡产

9957 浏览2015218

十二星座的变身咒语分别是什么?

376 浏览3419

十二星座表白成功率分别是多少?

935 浏览1226

二十六个字母怎么读,就来「51Talk」免费试听!

根据文中提到的音序查字法为您推荐

wap51talkcom广告

国几排放标准应该怎么看?

2350 浏览2813

终于找到含水星球!与地球相距111光年,这意味着什么?

17 浏览81

大清亡后,美丽的格格都嫁给了哪些人,哪些名人是她们的后人?

17 浏览122

巨蟹座男生和什么星座比较配?

4016 浏览7605

怎么学拼音,儿童智力开发,适合4-10岁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语拼音音节为您推荐

mzhangmenkidcom广告

装修不到半年,家里地砖突然起拱,听师傅说完后悔了!

263 浏览60792

邀请你来回答

135×48-48的简便运算怎么算?

学习 理工学科 数学 回答

指甲有竖纹表明缺钙?这些疾病自测法是自己吓自己

1907 浏览563038

接吻可不是简单的啃嘴巴,接吻的技巧您知道多少

1888 浏览632570

搜输入法-安卓版免费下载

根据语言培训相关内容为您推荐

app1appttpcom广告

比吴奇隆小两岁的岳母究竟长啥样?这声“妈”真的能叫出口吗?

660 浏览1112

为什么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348 浏览14861

装修时能不能把开发商装的窗户换掉?别等吃亏了才后悔!

206 浏览57144

鸵鸟为什么把头埋起来呢?和你想的不一样

14 浏览1522

qq输入法最新版本下载_生活APP高速下载

根据文中提到的音序查字法为您推荐

应用宝

下载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广告

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123 浏览418

为什么说要面子买大众,省油买丰田,穷人才买国产?

868 浏览10081

最近运势好到爆的星座?

148 浏览1294

为什么老木工装衣柜从不选推拉门?

248 浏览506

拼音拼读_每天15分钟,把握3-7岁宝宝识字敏感期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广告

核辐射会将人体变成某种怪物吗?

737 浏览79686

科目三靠边停车30公分如何判断?

103 浏览3193

二手房“满两年”和“满五年”有什么区别?弄清了能省一大笔钱

161 浏览31051

这5种废品埋土里,根20年不烂,叶子油绿花开比碗还大!

228 浏览52137

买4g还是等5g手机?哪个好?

7882 浏览70148

装修不到半年,家里地砖突然起拱,听师傅说完后悔了!

263 浏览60795

动画片《蜡笔小新》有哪些未解之谜?

648 浏览3584

历史上最聪明的五个人,据说其中一个可能还活着,这个人是谁?

359 浏览2072

历史上最爱上青楼的帝王,最后得了花柳而死,这个帝王是谁?

3 浏览65

用音序查字典“川”是什么意思

3 浏览46

为什么得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不是因为烟酒,这些习惯你可能也有

430 浏览54796

经常胃不舒服,有的时候还有胀气,这是什么原因?

8 浏览146

爱因斯坦晚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销毁自己的研究成果?

38 浏览370

科目三靠边停车,30厘米如何把控?

73 浏览1095

几百亩韭菜一年不收割,就为挖根,小韭菜根里藏着什么财富?

862 浏览108507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中国姓嬴的几乎没有了?

11 浏览176

外星人:人类文明是在“棋盘”上的?

252 浏览14612

蚂蚁速度有多快?若像蚂蚁般奔跑,博尔特最高时速为八百千米/时

804 浏览136211

臭屁温度高达100℃,放屁虫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屁烫伤?

1798 浏览335847

人死后,指纹还能解锁手机吗?

4172 浏览1306619

邻国献给君王两大美女,宠幸一晚上后,为何君王就翻脸不认人了?

406 浏览228

生男生女,这些基因说了算

575 浏览145056

十二星座的专属昵称是什么?

718 浏览7762

西施陪伴夫差18年,回国时年龄已经不小,为什么想娶她的人还是很多?

9 浏览123

为什么说地球在宇宙中是孤独的?

6 浏览85

“前不栽桑后不种槐,院中不栽鬼拍手”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3 浏览691

十二星座都有什么武器?

139k 浏览6418

十二星座专属古代凤冠分别是什么?

1833 浏览922

为啥做手术时一定要全裸?真不是医生有啥癖好,原来是为了…

804 浏览235884

双鱼座女生嫁得最多星座男是哪个?

80 浏览1944

人类不可能在宇宙中找到外星人, 科学家给出一种原因

773 浏览87503

中子星能被黑洞吞噬吗?一口吞了还是会撕碎后再吞噬?

5 浏览775

王鸥为什么总被“黑”?

1270 浏览13831

夜钓,如何钓到更多的鱼?

41 浏览128

为什么蚊子永远不会被雨砸死?

494 浏览69472

十二星座谁唱歌最好听?

2918 浏览4591

女儿无偿献血九年,母亲需要用血,献血证成了废纸一张,到底是谁的错?

10 浏览66

失去美颜滤镜的马苏,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

3 浏览90

狗狗一岁到底相当于人类几岁?

1033 浏览247728

一年级语文题:象形字羊像( )尖尖角,木像( )长的高,怎么填空?

40 浏览487

李叔同:这半世风流半世清寂的男人,为何今日仍被无数人怀想?

33 浏览2777

姜昆老搭档的孙子孙越,为什么没有去投奔姜昆反而跟了郭德纲?

17 浏览85891

为什么人家打一遍除草剂,死草得很彻底,而我打了多遍还是治不住?

52 浏览410

电动车到底是真空轮胎好,还是普通轮胎好?

145 浏览104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涩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神,写尽人生。

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这么喝着,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他有理由爱酒,因为他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他不能没有酒,因为只有在酒中,才有他涌动的生命。花间独酌,他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对饮,但见那“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行路艰难,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临行饯别,会有“愁来饮酒二千石”开怀。更有那奔腾不息的《将进酒》,挥洒着李白的诗酒大自在。

黄河奔流着,青丝白发就这么悄悄地交替了,时空流转的记忆里,没有更多属于永久的期待。唯有酒,和那酒香中流泻的诗情,才是亘古常新的生命关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许是有些悲情,但那是巨人式的伤感,不见颓废,只有自信。他相信人是大写的,张扬自我,肯定个性;他相信人不是金钱的奴隶,一切随心而动,千金散去不悔。那是一场磊落的豪饮,“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就在这杯杯豪迈里,但见诗人纵酒狂歌,踏步前行。功名富贵何足道哉!君不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侯将相能永久乎?君不见“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醉着吧,就这么“但愿长醉不复醒”。醉意里有陶渊明的悠然南山,有刘伶的自在竹林,有王翰的边关琵琶,有曹操的沧海雄心。更有那寂寞的陈思王,才高八斗却有志难展,在知心的酒中留下不改的美名。

饮着,唱着,想着,诗人不免有些醉了。还有比饮酒更为欢畅的人生吗?为何不倾其所有以尽今日之欢?“五花马,千金裘”,身外之物留之何用,还不赶快“呼儿将出换美酒”,去共同感受那绵延不绝的万古之歌!

爱诗,爱酒,爱人生。

李白《将进酒》赏析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简直象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何以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周啸天)

古来圣贤皆寂寞

怀才不遇又如何,却使佯装作醉狂。

宠辱原本平常事,笑看他人看不穿。

牢骚竟使千古颂,愧杀诸般慕道人。

有人说,李白是诗中之仙。

他的文字,灵感而飘逸,大气而磅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殊不知,这样的风格,并不是个人追求的成果,而是社会压抑下内心扭曲的反映。自古成仙得到,或飞升,或坐化,无不是确定了目标,而那个文字里飘逸灵感的李白,在大唐垂垂危已的幕布之下究竟是怎样的为人,众所周知。

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啊李白,你的愁,你的恨,竟然被后人理解成了洒脱与磅礴,可叹啊可叹。既知白为仙,何知李为人?

黄河的水,一去不返,人坐高堂,镜中霜鬓,这不是愁,难道是洒脱?

李白,亦有改造社会拯救社会的决心,亦有满腔热血的愤恨,他绝不是个脱世之人,他也从未曾想过要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成仙。

然而,社会并没有给他机会啊,当怀揣才气的白在玄宗的大殿上大谈治国安邦之道时,如何又想得到,在残酷严峻的政治斗争中,自己连做个棋子的机会都没有,他太理想化了,太热爱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了,更不曾想到看上去精明能干的玄宗所看中的,仅仅是自己的文才而已,贵妃啊贵妃,可笑你只知欣赏笑看一篇篇诗作,却不知那中间凝结了多少诗人心中理想的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哪里是潇洒,那哪里是不放在心上?他分明是把一切都放在了心上,没有一个人比白更难舍弃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白更希望自己被发掘被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一直相信他的才气能被社会接受,一直都相信的,然而,社会真的会接受他吗?社会真的能接受他吗?唐朝已经到了黑暗腐朽的时代,统治者再不需要治国的英才,只是轻信了无庸的阿谀奉承之辈。所以,李白的期望只能是个悲剧,天生我材,却无法被用,白的期望被发掘的心态已经到了饥渴的程度,这是何其的一种悲哀。

且为乐,李白终于开始麻醉自己,他失望了,因为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并未实现,他的理想终于面对现实的“不”了,他开始喝酒,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醉了才能忘掉伤悲。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白看穿了,面对社会的不,他坚定而执着地走上了自己一个人的道路,钟鼓馔玉,不就是锦衣玉食吗?不就是在朝为官吗?算了,一场酒醉,不过虚幻而已,社会让白知道了自己的孤独,他是哀伤地说这句话的。圣贤皆寂寞,看官,你以为寂寞是种解脱?你以为寂寞是种超然?寂寞,只是一种悲伤,一种无人理解的悲伤,是一种站在人群里,却万分无助和远离人群的心态。李白说圣贤是寂寞的,饮者是快乐的,其实他不仅仅是饮者,亦是圣贤,他的寂寞只能靠醉酒来化解。

五花马,千金裘,五花马,千金裘,可爱的李白,他终于在诗的最后表白了自己的意思,对高头大马,对荣华富贵,他是曾经追求过的,而且一直都在追求,他有五花马,他有千金裘,是啊是啊,而他的万古愁又来自何方?不就是马和裘的丢失吗?他哪儿还有这些可以拿来换美酒?即使有,他也不可能舍得丢下而去选择美酒啊。白是无奈的,他笑说自己是拿官位和理想换了美酒,其实,不过是在用酒麻醉自己官位的丧失,仕途的失意。

世人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愁,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愁。

难道李白那与尔同消却不一定消得尽的就不是愁了?诗人只说要去克服,却没有讲过一定能克服得了它,那可是万古的愁啊,万古愁!

李白无意成仙,只是社会让他寂寞,他从来不曾远离社会,只是社会把他抛弃,那不是洒脱,而是无奈,和恨。

将进酒,杯莫停,愁未停,杯莫停……

你好:希望能帮助你

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 (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 (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 (生:《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雨霖铃》 (板书)

一 关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二 整体感知

1 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 (板书)

2 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 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三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 哪些是情景和说 词中哪些是实写 哪些是虚写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 是情 是景

生: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师:地点呢 (长亭)时间呢 (晚上)季节(秋季)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 (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这写什么 (写情)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 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 )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这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属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 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这样一句唱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念"字是上声还是去声 (是去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 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 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感受画面色调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师: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师:"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师: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

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 别后想象写实 别时情景

再想想词中的三副画,给人的感觉都是:哀婉,无奈,凄清这是这首词的特点,也是婉约词共同的特点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在北宋著名词人,有一个以毕生精力从事词创作的专业词人——柳永。

柳永生于大约公元987年,初名柳三变,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因作过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据说他从小就很有天赋,酷爱词曲,通晓音律,无论有孔的还是带弦的乐器都会演奏。少年时填词就很有名气,有一年他到汴京(开封)考进士,本来考得不错,临放榜时,宋仁宗嫌他生活放浪,御笔一挥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将他金榜除名,堵塞了他的仕进之路。他一气之下,索性挂起“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从此出没于乐工、歌伎之间,在流荡的生活中填词作曲,成了第一个专业词人。一生不得志。直到五十多岁时,改了名,才中进士。以后只作了几任小官。1053年前后,在穷愁抑郁中离开了人间。

他一生写了很多词,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的词多数是反映市民生活的,这类词从题材上扩大了词的表现天地,对词的发展是一个贡献。但这部分的词思想境界不高,往往夹杂着庸俗的内容。他颇有名声的词是那些抒写江湖流落,羁旅行役的感受的词。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名作之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的情景。开首三句,不单点明了季节、地点、时间、天气,而且于景中渲染出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凉气氛。“寒蝉”历来是感秋文字中典型的物象,词人用“凄切”来形容其鸣声,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长亭”暗寓离别,这些都是离别之人眼中的愁景。“都门”指汴京。“无绪”是因为“帐饮”而起。“留恋”是不忍分别,“催发”是别离在即,主观客观的矛盾将离情别绪推向高潮,直逼下边正面表现伤别的两句。才说“帐饮”又讲“无绪”;正在“留恋”,又被“催发”。一意未尽,又转一意,这种“半句一转”,正是离人愁肠百结的感情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句,写难分难舍的情状,神吻逼肖,如在目前。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人物内心的无限的伤感,“凝噎”:悲伤气塞,说不出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柔肠寸结。末句以“念”字贯串,由眼前之景推想别后旅程水远山遥,烟波千里,暮霭楚天。景象渺远苍茫,也寓意离人别后茫然若失的心境。

下片主要是设想别后情景。萧瑟秋风,草木摇落;自古至今,离别是最令人伤感,何况中秋时节,本是团圆之时。如今却与心爱之人离别,更显得零落凄清。倍添离愁别恨。词人将一己一时的感情放射于自古至今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更增添了感染共鸣的力量。“今宵”二句,自问自答,推想酒醒之后,身处何方。作者择取最能表现离愁的景物杨柳、晓风和残月组成的画面,造成凄清冷寂、令人低回帐惘的意境。这两句被人称为“古今俊句”,它所创造的意境,形象地表现了柳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的婉约风格。“此去”以下四句,由“今宵”进一步推想“经年”。由即将经历的“千离烟波”,想到日后的“千种风情”,又由“无语凝噎”想到日后的“更与何人说”,放笔直下,以率真的语言写真朴的感情,故能感人至深,成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这是一首长调慢词。柳永蜚声词坛,多以慢词见长。历来文人填词多选简短小令,对慢词极少涉笔。柳永留下的一部《乐章集》存词一百九十四首,其中慢词就有一百零三首,所以后人也称柳永为慢词的开拓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头几句,写深秋——傍晚——长亭——骤雨之后的运河边,送别场景。

寒蝉,是指深秋季节的知了,叫声凄切,衬托当时的悲情环境氛围 ;

长亭,是古人送别远行人的地方,一般长亭都设置在官道距离州县城十华里处,所谓“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相送应该是情谊非常深厚的亲友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行为,所谓“高接远送”,也意味着对接送之人的尊敬和重视。

都门,有些人解释应为北宋都城汴梁之门,帐饮,设帐宴饮。无绪,无心绪。

看来刚刚一场“骤雨”耽误了行程,——但深秋时节,骤雨之后,景色会更添几分凄凉,

对着长亭雨后的晚霞,没有心思饮下送别之酒 ;这边正留恋着,那边的小舟已经催着赶紧上路了(因为天色已晚)

现在再读一下这头几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能感悟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心境了吗?

寥寥数句,活画出一幅感人的秋日送别的动态画面,不仅有情、有景、还有声。

秋景本来就容易给人凄凉肃杀的感触 ,写秋日傍晚,骤雨之后,郊外10 里长亭河边,伴着寒蝉凄切的叫声和雨后萧杀景色的送别,悲戚的离别情形可以想见。此景状的描写已经超越所谓的“诗情画意”,因为它已经不是静态的“画”,而是有声的情、景交融的动态场面。

下面开始直写当事人的情态和心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几句其实是在前面几句情景铺陈的基础上,由婉转的写景致转向直抒胸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的场景描写是很直观的,能感觉出当事人的悲凉吗,——泪眼对着泪眼,哽咽着说不出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人说不出话,只有“寒蝉”在凄切地鸣叫着。这种呼应也真算一绝。其实人是有声的,这种“声”此时只在心中无奈地澎湃着、呐喊着,也就是这首词所表达的“心声”。

注意,这里的主人公所写的与之“执手相看”之人 ,当是他在宦游中遭遇的红颜知己之类,应该不是同性之男人,一般应该是古代青楼歌伎。对此,我们读到诗词后面可以感觉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要注意“去去”两字。“去”,是向远方走去,两个“去”叠加使用,很巧妙,并富有动态感,很生动地写出了“挂念着你越走越远”,很快就会消失于千里浩淼的烟波之中 。“暮霭沉沉楚天阔”。 ——暮霭沉沉,不用解释,当时正是傍晚,日暮时分,薄雾已经开始逐渐地加重。楚天阔,楚天,揭示出远行者将要去的方向,应为古楚国(今四川)一带。

这是写送行者的心声,——不等离开,就已经挂念——可见情感之深、之缠绵。

这几句寥寥二十几个字,既描写出了人的表面情态,也写出了内心至深的挂念。

古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中国古人的许多名词佳句,都产生于与青楼女子,与自己的红颜知己的交往中。或许正是这种浪漫遭际才能酿出这样浪漫的文章。

以下一句转向更直白的感喟,是足以引发所有人内心共振、共鸣的佳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这也是对前面所有景致和人物情态描写的总结性感喟。

通过作者前面对冷落清秋时节的景物和对人离别伤感之情的描述,人们早已领略到不堪的悲情,这句顺其自然地呐喊出来,不能不使所有的人为之动容。

再往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远行者的心声。想自己现在还在酒意微薰之中,可一踏上征途呢?今夜一旦酒醒,那岂不更感凄凉?那可能是下半夜后的拂晓,醒来可以想见的是只能看到运河岸边寂寥空旷的杨柳,还有拂晓清凉的风,和那东方天边凄冷的一弯冷月。

此景致把离别后的苍凉写到了极至,是名句。

同时,读者还可以咂摸出,远行人是从东往西走;他所怀念的人,在东方,也就是出现残月的方向。残月同时也意味着残缺。

注意古人对生活和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体味非常细致——残月之月相,只能在阴历每月的月末几天才会出现,而且,残月只能出现于后半夜日出之前,恰好可与“晓风”呼应。在这一点上,我们在钦佩之余,应注意学习古人的治学和知识的严谨。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功底应该多年积累形成的,厚实不厚实,会通过自己写出的东西表现出来。

最后几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纵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最后哭诉式的带有绝望情绪的表白。远行人此时尚没有真正离开,刚才一切都是想象中的,但真到离别了,这样的悲叹还是倾泻出来吧——我这一去,得经历多少年呀,(“经年”,应该是“经过多少年”的意思)在这期间,一切所谓的“良辰好景”,对你我来说,都是空的,无意义的,在这期间纵使有千种风情,我们能对什么人说起呢?

看来远行者就把送行者作为平生唯一的知己了。读到此,对我开始说的一定是“红颜知己”,你该相信了吧。

欣赏这首词,要了解并设身处地地置身古代情况。古代当官(宦游),都要遵循回避制度,不能在自己家乡。所以古代的很多有才华的男人为博取功名,一般都要远行,并长期“身在他乡为异客”。但那时候的交通条件,可不能与现在比,坐船、步行、骑马,一千里得走多少天呀!根据历史史籍记载的情况看,明朝时候皇帝从南京到北京要走几个月,可以想见当时远行就意味着远别……只有置身当时的环境条件,才能更深切地领略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意境。

 学前要则: ­

  一、参与劳动,多做运动,每天保证流汗四五升以上。否则学诗词很容易学进歧途,变成老穷酸。 ­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对应学诗的三个阶段,可以按部就班。

  三、每部分由“精读、朗诵、工具、泛读、练习”四个栏目组成。精读,要求仔细阅读,认真理解;朗诵,不强制记忆(能背下当然更好),以培养语感为主;工具,主要是各类工具书;泛读,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浏览便可。

  ­

  第一阶段 ­

  精读类: ­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 ­

  ●注: ­

  这两本书很厚,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篇章阅读,没必要一页页翻到底。如果实在嫌厚,可以用《唐诗小札》及《唐宋名家词导读》代替。 ­

  ★目的: ­

  学会如何欣赏一首诗。 ­

  朗诵类: ­

  《唐诗选》、《宋词选》 ­

  ●注:繁体版。学诗之人,繁体字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终究学诗绕不过繁体字这一关的,不懂得准确辨析繁体字的话,诗也很难学得深。后面会细述个中缘由。 ­

  ●又注:每天起码朗诵半个小时以上,念完一遍从头再念。

  ●又注:无须深入求解,只要明白诗句的意思,读顺了口就行。 ­

  ★目的:培养语感。 ­

  ­应用类: ­

  《白香词谱》(或《唐宋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辞海》 ­

  ●注:在诗词写作中有格律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全篇合字数、合平仄,另一方面押韵也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

  ●又注:《白香词谱》和《诗词格律概要》主要解说字数、平仄的要求。押韵方面需要《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这两本书一般都附录在前两本书里,无须单独购置。

  ●又注:建议从网上下载一个版本优的《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打印一份随身携带,方便使用。 ­

  ●又注:《辞海》是字典。比较厚,而且不属于古汉语专用,但其中的词条包罗万有,读诗时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去查一下,常见历史人物和典故及常用文言都可以查得到。 ­

  泛读类: ­

  各朝代著名诗人生平的传记,四大名著,

  ●注:市面上版本不少,选自己喜欢的吧。 ­

  ★目的:增加兴趣。 ­

  ­练习: ­

  一、找自己喜欢的诗进行仿写,或者沿用前人的题材,自己重新演绎。这个阶段是一定写不出好东西的,目的仅仅是练习。又,不要去强调表现自我、宣泄情感等等,那需要相当的写作技术来支持。 ­

  二、这个时期最好严格按照格律来练习。如果静不下心来琢磨格律的话,有可能为日后的学习埋下祸端。无论能否遵照格律,都必须要清楚一点:格律不是限制、不是死板的形式,它是你写好一首诗最好的工具。写诗好比钉钉子,格律好比锤子,熟手工人也许可以用石头甚至手掌代替,但终究是不如锤子好用的。即使一些场合无法使用锤子了,必须用其他工具代替,那也得懂打钉子才行,而没拿过锤子的人又怎么学得会打钉子呢? ­

  三、无须苛求每一首习作的质量,因为想苛求也没这能力,反倒搞得自己很迷茫。只须多练就可以。 ­

  四、这个时期的学习目的就是感受下诗词写作是什么一回事,也打好日后写作的一些感性方面的基础。 ­

  ­

  第二阶段 ­

  精读类: ­

  《写作概要》、《文学概论》、《古代汉语》 ­

  ●注:选各大高校的教材通常会比较客观。 ­

  ●又注:这部分绝对要学扎实。认真学习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就能基本掌握这三本书了。 ­

  ●又注:《古代汉语》是繁体书(包括白话讲解部分),所以前面要打繁体字基础。而且,越学到后面,越要接触大量的繁体书籍。 ­

  ●又注:先弄清楚什么是文学,再弄清楚什么是诗词,那么视角会高明得多、眼界将宽广得多。文学就好比一间房子,诗词就好比房子里一个茶壶,站在房子里能够一眼看清楚茶壶的形状,站在茶壶里却永远搞不清茶壶的造型。固然,这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却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

  ★目的:了解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写作?了解古汉语是什么一回事。 ­

  ★开始时机:待上述的仿写练习不觉得困难之后。 ­

  朗诵类: ­

  三曹诗选;李白选集、杜甫选集、唐朝边塞诗集,王维选集,孟浩然选集;豪放派词选,婉约派词选 ­

  ●注:按上面的内容找吧,市面版本太多,更新也快,不过也没必要太挑剔,只要没错漏就行了,最好是繁体本。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质量最为可靠。

  ●又注:同样是不需要求深解的朗读。 ­

  ●又注:之所以选诗多于词,主要是“诗庄词媚”的历史现实。并不是说诗比词更好(那是外行人说的话),而是在学习之初,学词太多很容易走入小道,最后钻了死胡同。 ­

  ●又注:之所以选盛唐最多,因为盛唐是中国历史上诗文化最鼎盛、文人们精神最丰满、国民心态最自信的年代(连王维这种惊才绝艳的诗人也只能屈居三、四,这是中国诗史上仅见的)。学诗首练“胆、气”,此二者未得,写一百年都不过是滑手、诗匠。有人说婉约清灵一路不需要胆气,其实花间也好、易安也好,其胆气是含而不露而已。 ­

  ●又注:之所以漏掉大批的非重点诗人,是因为第一阶段已经面积性地扫过一遍了,第一阶段那两本书有空还是得翻的。 ­

  ★目的:进一步加强语感;深入体会最优秀的诗文化;体会什么叫“丰满的精神”。 ­

  ★开始时机:随便吟出一句应景诗(一句而已),象诗了,而不是文言文口号。至于象不象,可以找几个水平较高的帮看一下。 ­

  应用类: ­

  《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 ­

  ●注:若能买得到后者,就可以省下前者了。两本都买下自然更好。

  泛读类: ­

  一、《李杜诗学》(杨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美术史简编》、《中国音乐史简编》、《世界艺术史略》 ­

  ●注:第一本建议多读几次,第二本建议选取记忆(不是背诵),后面三本以最简略的方式读就可以了。 ­

  二、《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的白话本 ­

  ●注:白话本可以了,原著以后看,现阶段看的话很容易打瞌睡的。 ­

  ●又注:《孙子》也可以选原著,因为文字比较浅显。推荐《宋本十三家孙子注》。 ­

  三、《战国策》、《国语》、《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的白话本 ­

  ●注:完全可以当成历史小说来看。

  四、前面提到的两本鉴赏辞典不能放下。 ­

  ★目的:了解文学艺术的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传统审美观的根源;了解诗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

  练习: ­

  一、各种题材、各种技法、各种风格都尝试一下,尽可能地拓宽诗路。 ­

  二、把个人作品区别对待,一些是写着玩的,随意即可;一些是用心去写的,就得反复推敲琢磨,从段落结构到个别字眼,乃至放下数月又翻出来继续修改,这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径。

  三、非常不建议找人帮你改诗。写诗,到最后还是得形成个人风格的,这里面的过程不可能假手于人,只能自己辛苦耕耘。

  四、发现自己的诗不满意,第一时间要修改的是整体结构,然后是句法,最后再抠个别字眼。 ­

  五、到后期,就是学懂了精读部分的若干理论之后,就要有标的性地练习。主要有: ­

  A结构练习,进行各体各种常见结构的专题练习。计有:

  绝句无对仗起承转合结构。 ­

  绝句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对仗转合。 ­

  绝句一二句对仗起,三句承转,四句合。 ­

  绝句全对仗。 ­

  绝句逆起式。 ­

  律诗起承转合结构。 ­

  律诗承转互换结构。 ­

  律诗全对仗结构。 ­

  律诗颔联重心结构。 ­

  律诗颈联重心结构。 ­

  律诗尾联重心结构。 ­

  律诗逆起式。 ­

  ●注:词的体裁比较复杂,所以练习词结构没有范式,建议还是从诗结构学起,诗学好了转写词一点也不难。 ­

  ●又注:也可以按传统的结构分类法来练习。总之目的在于对诗词文本的结构心中了然。 ­

  B句法练习,熟悉运用各种句法。句法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在修改自己作品的时候,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句法来表达同一句意,并比较效果。 ­

  C炼字。没有方法,牛活,犟着脾气抠吧,有不顺眼的字就换,换到没法换为止。 ­

  D比兴。许多初学者写诗就知道表白,其表白方式比对老公老婆还赤裸裸。故此这个阶段得学会东拉西扯的比兴了。倘若嫌比兴这个词不好理解的话,那么可以这么说:一、场景描写。举个例子:说悲伤,总不能从开头到结尾都大吼“我很悲伤”吧,所以要刻画、渲染一个悲伤的场景;二、象征。写诗就象谈恋爱一般,要挑逗不要挑衅,所以要适当地含蓄点,有些东西没必要说得清楚明白,只需用一些物性相近的替代就可以,比方说“我是好人”,那么就拿“我是香草”来取代(呵呵,幽默了,不过学到这一步,大概就能从这个玩笑中了解我的意思了)。三、典故。试着用吧,是个不容易的课题。 ­

  E叙事。虽然说诗词不侧重情节,但是基本的叙述能力还是得有的。于此可以多学习点杜甫和白居易的歌行,及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

  ­

  第三阶段 ­

  精读类 ­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审美学概论》 ­

  ●注:同样是找高校的教材。 ­

  ●又注:《作品选》的教学提纲中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记忆力好的话整本背下来吧。 ­

  ★目的:了解、并一定程度上掌握文言语体;了解什么叫“审美”,初步懂得运用审美常识来判断自己的诗作。 ­

  二、《诗经》、《楚辞》、《古诗源》 ­

  ●注:繁体版。实在看不下去的篇章可以跳过,但至少要精读三分之一。 ­

  三、《唐宋八大家文选》 ­

  ●注:繁体版。不需要背诵,但要能掌握其行文之妙。 ­

  四、《庄子》、《曹子建集》、《庾子山集》 ­

  ●注:《庄子》是先秦文学中最富有文采的散文集;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集大成者。 ­

  ★目的(二、三、四):系统学习唐朝以前最优秀的文学家。 ­

  五、从唐宋诗人中找适合自己风格路子的诗人全集 ­

  ●注:如喜欢走沉郁一路的,就学杜工部集;喜欢走简约一路的,就找王、孟等等。以词做为主攻方向的也同理。 ­

  ★目的: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个人风格添皮补肉。 ­

  六、《左传》、《战国策》、《史记》 ­

  ●注:前两本简直是诗词的典故库。《史记》是中国史书中最富有文采的,其他史可以不看,这个绝对不能绕过。 ­

  ★目的:能够灵活运用典故;体验一下传统诗人对历史的激情。 ­

  ★开始时机:初步确定自己的写作路子之后。 ­

  朗诵类 ­

  《全唐诗》、《全宋词》 ­

  ●注:读就行,别管自己读了什么。

  ★目的:最全面地感受唐宋诗词文化。 ­

  ★开始时机:当你随便看到一首诗就立刻能把握住它的风格特点之后。 ­

  应用类: ­

  一、《诗韵合璧》 ­

  ●注:其实用途并不太大,备一本吧,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

  二、《古汉语小字典》 ­

  ●注:为什么把这本入门书放到这里呢?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开始跟大量的古籍打交道,这本小东西方便随手翻查。等到了看一篇文言文基本上不用看注解的时候,这本东西可以暂休了。 ­

  三、《说文解字》等 ­

  ●注:看个人需要吧,一些训诂类的工具书还是要的。不过就写诗来说,训诂学无须很精通,明白基本原理就够了,这个在《古代汉语》中有教的。 ­

  泛读类 ­

  一、《山海经》、《水经注》、《神异经》、《穆天子传》、《神仙传》等 ­

  ●注:神话、传说是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

  ●又注:选文白对照的版本就可以,因为除了《水经注》之外,其他几本都无甚文采可言,其实《水经注》也就是个别篇章比较富有文采而已。《山海经》有岳麓插图本的,推荐。 ­

  二、《论语》、《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晏子春秋》、《淮南子》等

  ●注:这次要看原版的了,因为涉及到文言语境的理解及典故的运用。除上述数“子”外,也可以选些对自己胃口的其他“子”,如《吴子》、《尸子》、《鬼谷子》之类。 ­

  三、《易经》 ­

  ●注:必须选注解详尽的,因为即使有注解也看得你很莫名。我手头上是南怀瑾早年注的版本,还可以。 ­

  四、《世说新语》、《文选》 ­

  ●注:了解性的就行了,前者跟诗词关系不算太大,不过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后者良莠不齐,主要是容易受到骈丽文风的影响而走入歧途——兵器虽然无罪,但好歹也是危险品。 ­

  五、《文心雕龙》、《人间词话》、《沧浪诗话》、《诗品注》、《艺概》等 ­

  ●注:一定要先把《审美学概论》学透之后再看。 ­

  六、近代至今编撰的各类文学、诗学相关的论丛 ­

  ●注:太多了,自己找些感兴趣的浏览吧。 ­

  练习 ­

  这个阶段已经没其他了,确定一两种个人追求的风格,选定一些适合自己的格式体裁,写吧。 ­

  ­

  补充:

  第四阶段 ­

  ●完成上面三个阶段后,你面前已经是天高海阔了,也许你的诗还写得不算很好,甚至暂时比不上那种天天捧一本《XX集》的临摹型诗人(他们是速成的)。 ­

  但是!你现在已经对诗词、乃至对文学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你足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导你自己学习和写作。 ­

  甚至你已经为你自己打下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无论你以后打算玩复古派、当代派、实验派,乃至你的创作路向在诗、词、杂言、四言、排律等等之间频繁切换,甚至从格律诗词转型为诗歌、散文、小说,你会发现很轻而易举——难度是很低的,能不能转得好就看自己有多用心了。 ­

  ●貌似上面列举的书目多得让人头晕。其实都分好类了:工具书平常是拿来摆的;朗读类的只需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念经般的就可以;泛读类的可以作为无聊时打发时间的调剂(如果你无聊的时候想打游戏逛商场多于想学诗的,那当我没写过、也当你没读过此文);至于精读类的,确实要好好琢磨,大概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最笨也不会超过七年,坚持不懈就可以全部学透。如果连三五年都不能沉静下来学习的话,那么也别学诗了,学火星文(又名脑残体)就不错。不然学了大半辈子还是没看见文学的大门,这是浪费生命啊。 ­

  ●以上我很少提及到金元明清的内容,主要是这四代在古典诗词上比较敏感,在还没了解诗词和文学之前就钻进去的话,不大明智。 ­

  ●可能大家会疑问,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朗读诗词不需要求深解。那是因为学习了古汉语之后、能对文言文有足够的阅读能力之后,诗词的字词便成了很简单浅显的东西。而朗读不但是培养语感,还是培养感性的诗心,太多于考究训诂无益反害。至于如何去理解诗作,学完审美理论以及前人诗论之后,再加上阅读今人的诗评,理解一首诗就水到渠成了,无须刻意苦求。 ­

  ●以上书籍绝不能找电子书,电子书这玩意错漏百出。注明要繁体版的就不要用简体取代。­

2009年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 病逝,享年98岁。11月6日,钱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他的遗体前方,摆放着夫人 蒋英 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 “学森安心走好”

这短短6个字,却浓缩了蒋英62年来对丈夫的感情。如果说钱学森是一座高山,那么蒋英就是高山上潺潺的流水,他们的爱情故事足够动人和传奇。

要谈钱学森和蒋英和爱情故事,得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蒋家是浙江海宁望族,蒋英的父亲 蒋百里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教育家,他和钱学森的父亲 钱均夫 早年都就读于浙江杭州求是书院,两人因为志同道合而结为好友,此后又都定居于北京,钱、蒋两家的关系非常亲密。

蒋百里与夫人 左梅 育有5个女儿,蒋英排行第三,是几个女儿中最聪明漂亮的一个。钱均夫与妻子 章兰娟 只有钱学森一个儿子。在蒋英4岁时,章兰娟对左梅说: “你们有五个女儿,太多了,给我一个好不好?”

左梅欣然同意: “行吧,你挑一个。”

章兰娟于是挑中了蒋英,不久以后,蒋英就过继到钱家去了,并改名为 “钱学英”

蒋英到钱家以后,就叫钱学森 “干哥” ,钱学森大他8岁,当年已经12岁了,他始终不跟这个4岁的“干妹妹”玩,蒋英在钱家呆了几个月,觉得钱家并没有自己家热闹,于是就闹着要回家。

正好此时蒋百里夫妇也后悔了,他们于是找钱家说要把蒋英要回来,章兰娟同意把蒋英送回去,但提了一个条件, 就是蒋英长大以后,得回到钱家当儿媳妇。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蒋百里夫妇也满口答应: “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蒋百里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开明,蒋英从小就喜欢音乐,蒋百里就着重在这方面培养她,她很快就学会了唱歌和弹钢琴。

干兄妹下次见面已经是12年以后了,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考取了留美的公费生,临行前,他来到蒋家,向蒋百里告别。蒋百里夫妇连忙招呼蒋英下楼来,给干哥哥弹钢琴听。

此时蒋英已经16岁,长得亭亭玉立,笑声和琴声都十分动人,这给钱学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英弹完琴后,钱学森对她说: “你的笑声特别美,你能保持下来吗?”

蒋英调皮地反问: “为什么?”

钱学森回答: “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

临别之际,蒋英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集,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1936年底,蒋百里奉命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他带着蒋英一起来到了欧洲,蒋英留在了德国,在著名的 冯·斯东凡尔德贵族学校 学习。 1937年,蒋英考进了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并在一次匈牙利举行的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奖。

在欧洲的几年为蒋英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 1944年,她应邀出席在瑞士举行的国际音乐节,并一举夺得了女高音比赛桂冠,被舆论称为中国最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1946年,蒋英回国后,更是轰动了上海音乐界。

1947年,在上海的钱钧夫给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写信,要他回来看看,于是钱学森回国,当时36岁的他已经是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钱学森回国后不久,蒋英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行了一场独唱音乐会,演出轰动了整个上海,报界评论: “中国一样有优越的艺术天才,良好的资质和聪颖头脑……” 钱学森静静地坐在观众席上听完了演出,他也感到如痴如醉。

钱钧夫夫妇考虑到儿子年纪也大了,就让蒋英帮忙为钱学森找个合适的对象,蒋英带来了两位漂亮的富家女孩,其中一位富家女竟然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但钱学森却拒绝了,他已经暗暗决定: 非蒋英不娶

几天后,钱学森在参加完一个讲座后,主动提出送蒋英回家。到家后,蒋英对他说: “我这里有很好的唱片,给你挑一张顶好的、我喜欢的唱片给你放好不好?”

钱学森却说: “不好,不好!” 两人一下子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钱学森说: “你跟我去美国好吗?”

细腻的蒋英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相当于是钱学森向她表白了,但女孩子固有的矜持还是让她回了一句: “不行,我有男朋友了!”

钱学森却说: “我也有女朋友,但从这儿就开始,你的男朋友不算,我的女朋友也不算,我们开始交朋友。”

蒋英心里也早就对钱学森有好感,她于是很快就接受了他的表白。但她的妹妹却不同意,她还给蒋英讲了一个故事:钱学森在美国时, 赵元任 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让他把这位**接到赵家,结果他却把人家给丢了。但蒋英还是下定决心要和他在一起。

1947年9月,钱学森和蒋英在上海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不久以后,钱学森和蒋英一起回到了美国波士顿,钱学森专门为新婚的妻子送了一架钢琴。

蒋英来到美国后,一时英语还不能过关,钱学森就抽空教她学英语,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咯咯”地笑。而且钱学森还烧得一手好菜,蒋英曾对朋友们说: “我们家学森是大师傅,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

但大多数时候,钱学森的工作非常忙,他很少在家,在家时也是吃完晚饭就躲到书房里工作读书,直到半夜12点才出来。

1948年,钱学森和蒋英有了第一个孩子 钱永刚 ,但家里的一切事务全都依靠蒋英,钱学森几乎不管不问。后来有了女儿 钱永真 ,这个当丈夫、当爸爸的照样一概不管。

当时钱学森去美国各地讲学的机会很多,每次外出他总不忘买一些各种新的唱片给蒋英,包括很多经典的钢琴独奏曲、协奏曲,这也让蒋英非常感动。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在1950年春天回国,8月21日,钱学森飞往华盛顿,去五角大楼见负责喷气工程项目的美国海军次长 金贝尔 ,并向他汇报了自己将要回国的消息。

但金贝尔坚决不同意钱学森回国,他说: “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他掌握着火箭武器的重大机密。”

回家以后,钱学森失望地对蒋英说: “我们走不成了,他们不让我走,你带两个孩子回去吧!”

蒋英说: “不,我不能离开你,我也要呆在这里!”

不久以后,钱学森被美国当局软禁了起来,他只能在学校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蒋英则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那是一段屈辱而又艰辛的日子。

但对于蒋英来说,这是丈夫在家呆的时间最长的时期,她也一直在尽力地陪伴,和谐的家庭氛围也给了钱学森很大的慰藉。

最后在 周恩来 总理的亲自过问下,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两个儿女,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蒋英回国以后,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她经常和演员们一起到全国巡回演出,深受群众们的欢迎。

但正当蒋英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时,周恩来出于照顾钱学森生活的考虑,建议蒋英从舞台上退下来,蒋英同意了,于是到 中央音乐学院任歌剧系主任、教授 ,她一干就是4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那时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艰难起步,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经常亲临第一线,由于工作都是高级机密,他在家里很少说话,而且人还经常失踪。有一次,钱学森回到家后,对蒋英说: “蒋英,我要出一趟差。”

蒋英问他: “又要出差?去哪儿?”

钱学森回答: “很远的地方。”

蒋英有些不高兴了: “很远的地方。总该有个地方呀!”

钱学森也严肃地说: “蒋英,你知道我工作的性质,这地方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

但蒋英还是坚持说: “对自己的妻子也要保密吗?”

钱学森回答: “是的,这事关系着我国重大的军事机密。周总理说,他是连邓颖超同志也不告诉的。”

蒋英于是不再问了,但钱学森一出门就是3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蒋英终于受不了了,她于是找到了一位国防工业的***,质问他: “首长,已经3个月了,钱学森到底到哪儿去了?” 说完她竟然哭了起来。

领导安慰蒋英说: “蒋英同志,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学森’同志,我们再借两个月,两个月以后,我们一定把他给你送回来!”

蒋英这才破涕为笑: “唉!真拿你们没办法!不过,两个月后再见不到学森,我可要拿首长是问啊!”

两个月以后,钱学森终于回来了,他已经整整瘦了一圈,人也憔悴了不少,蒋英这才知道丈夫的辛苦……

以后每次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都会请钱学森去听,有时候钱学森工作忙,她就会录下来再放给他听。这样钱学森的工作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艺术的滋养也给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灵感。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学森在与 《文艺研究》 编辑部同志座谈时,就谈到了妻子蒋英在艺术上给他的启发:

蒋英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教学事业,她亲手培养的学生如 傅海静、祝爱兰、姜咏、吴晓路、孙秀苇、赵登峰、多吉次仁、赵登营 等人,都成为了国际乐坛上声名显赫的歌唱家。

音乐学院的一位老师一直跟着蒋英学声乐,蒋英每周给她上课2小时,却从来不收她的学费,对此钱学森称赞她说: “你做得对,学生在求学阶段哪有什么钱啊!”

蒋英的学生曾这样形容她:

1991年10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钱学森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荣誉称号,他在颁奖仪式上满怀深情地向蒋英表示感谢: “我今天获奖了,我也不要忘记,我老伴几十年来给予我的这种理解和支持。”

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了表彰蒋英执教40周年的音乐会,88岁的钱学森写了书面的发言,发言里说: “我和蒋英结婚已52年了,这是不平静的52年!我在这里特别要向同志们说明:蒋英对我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这实际上是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

2012年2月5日,蒋英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她的去世,距离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过去仅仅1个半月。高山流水,相知相伴,蒋英在天堂会与爱侣钱学森继续共同演绎和谐的科学与艺术二重奏!

刚进大学的时候自己读书还不够用功,后来我看到一个学姐家庭条件特别好,每天都是开车过来上课的,也就是这件事让我得到了成长,我心想条件这么好的人都在努力,我自己为什么就不去努力,所以后来我也就开始刻苦读书了。这件事也间接促使我“成长”了。

三声

come loose; dispel; disperse; disseminate; fall apart; give out; scatter;

散1

sǎn

(1)

逍遥,懒散 [free and unfettered]

庸众驽散。――《荀子·修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3)

潇洒;洒脱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at ease]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4)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5)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sinecure]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6)

又如: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7)

杂乱;错杂 [random;mixed and disorderly]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又如: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9)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free from parallelism]。如:散句(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散行(散体文);散隶(以散笔作的隶书);散体(即散文体。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

(10)

零碎;不集中的 [scattered;fragmentary;odd]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又如: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12)

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13)

平凡;不成材 [ordinary;useless]。如:散衣(平常穿的衣服);散民(普通百姓);散木(无材用之木。后比喻无用之人)

sǎn

〈名〉

(1)

药粉 [medicine in powder form]

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3)

另见sàn

散板

sǎnbǎn

[fall apart] [方]∶散架,分开

散板

sǎnbǎn

[free measure] 一种京剧板式。节奏自由,可据唱词内容自由发挥。如西皮散板、二黄散板

散兵

sǎnbīng

(1)

[skirmisher]∶疏开队形的一组士兵中的一名

(2)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stray soldier from defeat]∶溃散的士兵

散兵游勇

sǎnbīng-yóuyǒng

(1)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无人指挥的逃散的士兵

(2)

[freeman]∶指无组织的独自行动的人

(3)

[an unoccupied person]∶指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散诞

sǎndàn

(1)

[free and unfettered]∶悠闲自在;舒心

到园子里散诞

(2)

[wild in speech and behaviour]∶放诞不羁

散匪

sǎnfěi

[scattered bandits;random notes;sidelight notes] 散文形式的一种,属零散…零散、不成伙活动的土匪;被围剿后群龙无首的土匪

散匪作乱,不彻底剿灭,祸害无穷

散工

sǎngōng

[day labor]短工;零工

打散工

散光

sǎnguāng

[astigmatism] 一种视力缺陷,看到的东西的影像分成许多部分而模糊不清

散话

sǎnhuà

[digression] [方]∶闲谈的话语或不重要的话

散记

sǎnjì

[travels;random notes;sidelight notes] 散文形式的一种,属零散片断的记录(多用做文章标题或书名)

《旅美散记》

散剂

sǎnjì

[powder] 松散而干燥的颗粒状或粉末状药物

散架

sǎnjià

(1)

[tire]∶常用于形容极端疲劳

今天可把我累散架了

(2)

[fall apart]∶架子散开,比喻组织、结构解体

这写字台太旧了,全散架了

散件

sǎnjiàn

(1)

[spare parts]∶指尚未组装成整机的零部件。与“整机”相对

(2)

[odds and ends]∶还没有集中于大包装中的零散物件,与“整件”相对而言

我们先把散件装箱,然后托运

散见

sǎnjiàn

[sporadically appear] 零星地出现,分散地见到(主要指文章观点、材料内容等)

他的学术观点散见于他近年发表的论文中

散居

sǎnjū

[live scattered] 分散居住

一家人散居各地

散乱

sǎnluàn

[messy] 不整齐;没条理;纷乱

散乱的头发

桌子上散乱地放着各种文具、书籍

散漫

sǎnmàn

(1)

[undisciplined]∶任意随便,不守纪律

自由散漫

(2)

[unorganized]∶不集中,零散;分散

在散漫的手工业基础上,全部的精密计划当然不可能

散曲

sǎnqǔ

[a type of verse] 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形式。盛行于元、明、清三代

散沙

sǎnshā

[rope of sand] 无内聚力或稳定性的某物

散射

sǎnshè

[scatter] 由于粒子、光子或光波与其所穿过的媒介物的粒子互撞而射向不同方向

散碎

sǎnsuì

[fragmentary] 散乱而碎成小块的

散碎的瓷片

散体

sǎntǐ

[prose style free from parallelism] 不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散文

sǎnwén

(1)

[prose;essay]

(2)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散文诗

sǎnwénshī

[prose poem]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文体,写法像散文,不押韵,但注重节奏

散职

sǎnzhí

[sinecure] 闲散的职务

散职无拘束

散装

sǎnzhuāng

[bulk] 指商品出售时由大包分成小包或不加包装

散装咖啡

散座,散座儿

sǎnzuò,sǎnzuòr

(1)

[extra seats]∶剧场中包厢以外的座位

(2)

[odd customer]∶旧指人力车夫拉的不固定的主顾

拉散座

散2

sàn

〈动〉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break up;disperse]

散,杂肉也。――《说文》

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后汉书·华佗传》

散木也。――《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汉·贾谊《过秦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发,使分散 [distribute;disseminate]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清·黄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6)

敞开 [open]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蔡邕《笔论》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dissipate]

[以]虫篆散忧乐。――鲍照《蜀四贤》

(9)

又如: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10)

逃,逃走 [run away;escape;flee]

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herd;graze]

马散之华山之阳。――《礼记·乐记》

(12)

抒发 [express]。如:散怀(抒发情怀);散意(表白心意)

(13)

结束 [(of a meeting, etc) be over]。如:会还没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间的最后一次打更);散坐(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4)

丧失,失去 [lose]。如:散灭(散失净尽);散阙(散失不全);散朴(失去质朴)

sàn

杂乱,纷乱 [chaotic;helter-skelter]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

另见sǎn;sɑn

散播

sànbō

(1)

[strew;broadcast;diffuse;disperse;distribute]∶传播

可能在邪恶的心灵中散播一些危险的猜测

(2)

[disseminate]∶散布

散播种子

散布

sànbù

(1)

[disseminate]∶分散到各处

种子随风散布到一片很大的地区

(2)

[scatter]∶分散传布

敌人在我们的队伍中散布流言

散步

sànbù

(1)

[walk, take a walk]∶ 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去散步

爱作长距离散步

上公园去散步

(2)

[walk out]∶尤指在漫步中向人求婚

她同汽车修理厂的一个技工出去散步

(3)

[stroll;go for a stroll]∶漫步徘徊

到田野里散步

(4)

[parade]∶尤其为了炫耀而缓漫步行

贵妇们早晨穿着黑衣服,但是下午却穿着漂亮时髦的丝长袍散步

散场

sànchǎng

[let out] 演出、比赛等结束后,观众离开

散发

sànfā

(1)

[distribute]∶分散发出

散发调查表

(2)

[exhale;yield;give off]∶释放出某种东西

散发一股臭气

(3)

[hang down loosely]∶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

散发绝世

散工

sàngōng

[knock off] 收工;下班

今天不完成任务不散工

散会

sànhuì

[be over;meeting is adjourned;meeting terminate] 一次会议结束,参加的人离开会场

散伙

sànhuǒ

[part;dissolve] 指原来结合在一起的人解体分散

他们早就散伙了

散开

sànkāi

[deploy;scatter a part;disperse]分散

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散落

sànluò

(1)

[full sprinkle]∶分散下落

树叶散落了一地

(2)

[disperse]∶分散;分布

原野上散落着几间小房子

(3)

[scatter and lose]∶因分散而失落或流落

他的手稿早在动乱年月就散落在各地了

冼鉴、冯斗、谭槟一伙子人,如今不知生死存亡,也不知散落何方。――欧阳山《苦斗》

散闷

sànmèn

[dissipate] 排遣烦闷;散心

杜康酒能散闷

散失

sànshī

(1)

[be lost;scatter and disappear]

(2)

分散失落

他的不少诗作因战乱而散失

(3)

消散失去

西瓜皮厚,水分不易散失

散束

sànshù

[debunching] 由于互相排斥作用,一束电子沿着纵向横向散开的倾向,这个效应在速调管里是一个缺点

散水

sànshuǐ

[apron]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散摊子

sàn tānzi

[part;disband] [口]∶散伙;解体

工厂倒闭了,他苦心经营的企业就这样散摊子了

散亡

sànwáng

(1)

[disperse and loss]∶分散丢失

书籍散亡

(2)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离散逃亡

粮饷莫继,士卒散亡

散席

sànxí

[banquet is over] 宴会结束

散戏

sànxì

[a theatre empty after the show] 演出结束,观众离去

散心

sànxīn

[relieve boredom] 排除烦闷,使心情舒畅

往郊外散心

散学

sànxué

[classes are over] [方]∶放学

今天散学很早

散逸

sànyì

[dissipation] 向四处散开

sɑn

――见“零散”(língsɑn)

另见sǎn;sàn

散1

sàn ㄙㄢˋ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

(3)

排遣:~心。~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come loose;dispel;disperse;disseminate;fall apart;give out;scatter;

集;聚;

散2

sǎn ㄙㄢˇ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漫。懒~。~曲。~记。~板。~文。披~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居。~乱。~座。~兵游勇。

(3)

零碎的:~碎。~装。~页。

(4)中医称药末:~剂。丸~膏丹

中医术语散(sǎn,音伞)气 ,指分散不聚的正气。《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87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2024-0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