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表白李建的诗

余秀华表白李建的诗,第1张

余秀华表白李建的诗《我喜欢你,李健》。

原文如下:

写下这个题目,我笑了起来。

玫瑰开始吐蕾了,

你知道在鄂中丘陵,气候要晚几天。

你知道遇见一个人也许要晚好几世。

你知道我要做好久的准备,

至少准备好不在自己的残疾面前露怯。

我喜欢你。

我喜欢这人间所有的美好傍晚,

一只喜鹊落上阳台阳光里,

它腹部炫目的白我想送给你,

我想送给你满天星宿。

而这些也是你送给我的

我想送给你的,

还有这一个村庄的蛙鸣。

这花没谢完就结籽的油菜。

我还想送你一个姑娘,

尽管我不知道你拿她怎么办。

那天她和一个男诗人一起喝酒,

她那么芬芳,

以至于我忘了,

这个男诗人曾被我所爱!

简评:

余秀华的诗作总让人捉摸不透,一首《穿越半个中国去睡你》让她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她的事业巅峰期,又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那就是给歌手李健写情诗,让人惊掉了下巴,不禁让人感叹没见过这样的诗人。

在孙妍在KBS综艺《HappyTogether3》向宁泽涛告白。据报道,韩国艺术体操萝莉孙艳也在早些时候表达了对宁泽涛的爱。她在做客KBS综艺《HappyTogether3》全国代表专场时,公开向宁泽涛“表白”:“在仁川亚运会上看到中国的宁泽涛,真的很帅!”孙妍在似乎无法抗拒宁泽涛的魅力。

韩国艺术体操精灵,22岁独得5枚金牌,曾向宁泽涛表白。结果如何?

这位韩国艺术体操小精灵就是孙妍在。16岁时,她第一次参加广州亚运会就获得了铜牌。由于良好的形象气质,孙妍在曾被南韩选为亚运会形象大使。2016年,22岁的孙妍在代表南韩参加了第八届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一人五金,打破韩国队历史纪录,锻造职业生涯巅峰。

2014年亚运会,宁泽涛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四枚金牌。因为帅气的外表和健美的身材,他吸引了包括孙妍在在内的无数海内外粉。她曾在某综艺节目中透露,自己的理想男友是宁泽涛,她甚至可以为了他嫁给中国。然而,宁泽涛表示他对这种公开示爱不感兴趣,并出于某些原因拒绝了孙妍在。

她在2016年独自获得了五枚金牌,但她在2017年退役了。退役的原因是伤病频发和身体发育。我曾经和韩国歌手崔钟勋一起走过。然而这段感情只维持了半年,就以分手告终。孙妍在仍然单身。

孙妍在退休后的生活也很悠闲,身材也有些走样。好在她能及时控制饮食,锻炼身体,恢复原来的魔鬼身材。她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自拍和身材,不经意间透露自己其实很喜欢单身。

1994年5月28日出生于韩国首尔,2010年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获得个人全能艺术体操铜牌。2013年9月30日,孙妍在被任命为仁川亚运会形象大使。2014年9月,在2014年艺术体操世锦赛上获得个人全能第四名。11月26日获得“云谷女子体育奖”(年度最佳女性身体教育家)称号。

2015年7月,在夏季大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主场作战的孙妍在包揽了个人全能、团体操和球类体操三枚金牌。2016年在莫斯科举行的艺术体操大奖赛上,他击败了所有的强手,获得了两枚银牌和两枚铜牌,创下了个人全能成绩的新高。

孙妍在、车侑蓝、郑达莱、李瑟娥和韩松伊被评为“朝鲜亚运会五大美女”,皮肤透亮、眼睛明亮的孙妍在被称为“美丽的艺术体操运动员”。被誉为“艺术体操精灵”的孙妍在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被选为第一美女。

艺术体操是一种新型的女子竞技体育项目,是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它在日本被称为‘新体操’,而在香港和台湾省被称为‘艺术体操’。

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前通过苏联传入中国。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个人赛等多种形式。它由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式动作和一些技巧性动作组成。通常伴有音乐,具有艺术性。

但是她希望找到一个有着相同思想和灵魂的人。仁川运动会期间,她对宁泽涛一见钟情,但宁泽涛一心只想发展事业,拒绝了孙妍在的表白。被拒绝后,孙妍在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不久后,她和韩国歌手崔钟勋在一起,但很快恋情失败的消息传出。

虽然孙妍在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但她的感情一直很坎坷。现在的她已经习惯了单身生活,依然渴望爱情的来临,希望自己能找一个诚实的男人做男朋友。我希望孙妍在能早日找到他的白马王子,开始幸福的感情生活!

15首适合表白的歌曲一、陶喆《就是爱你》

“就是爱你爱着你,不弃不离开不在意一路有多少风雨;就是爱你爱着你;放在你手心灿烂的幸福全给你;就是爱你爱着你,我都愿意;就是爱你爱着你;要我们在一起”“就是爱你”,很简单、很直接的爱情告白,简单、直接的无疑也是最为有力的!一路上的风风雨雨也改变不了对你的爱,牵着你的手传递给你属于我的温暖,让你幸福、灿烂的微笑就是爱你最大的满足,就是爱你,因为爱你,任何一切变得那么的愿意,因为爱你,所以我们要在一起。

15首适合表白的歌曲二、王力宏《爱的就是你》

“我把你紧紧拥入怀里,捧你在我手心,谁叫我真的爱的就是你。在爱的纯净世界,你就是我唯一,永远永远不要怀疑。我把你当作我的空气。如此形影不离,我大声说我爱的就是你。在爱的幸福国度,你就是我唯一,我唯一爱的就是你,我真的爱的就是你!”你是唯一,爱是唯一,你是我爱的唯一,我唯一爱的就是你!当爱演变成唯一,就会变得那么的不可缺少,就如空气一般,那样的爱镌刻上了生命的意义,那样深刻的爱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种刻骨铭心!唯一的爱,是生命中感情存在的极致;唯一的爱,更是生命中无法错过与放弃的情节;唯一的爱,就是你我生命中对于爱情真谛的绝佳诠释!

15首适合表白的歌曲三、莫文蔚《爱情》

“要不是因为爱着你,怎黱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于你,我想你想你好想你;要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想你好想你。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如果说周渝民的爱在爱你是我最推崇的男生向女声女声表白的歌曲,那么这首莫文蔚的《爱情》则一定是最适合女生向男生吐露心声绝佳代表。为爱失眠,大抵是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为爱想念,也绝对是所有爱情“中毒”人最基本的表现,爱的折磨就恰恰反应在这上面。有了这首歌曲就不必为爱折磨,也许没有足够勇气表白,那么就娓娓唱来这首《爱情》,淡淡吐露自己的爱情心声,而歌曲最后的那句“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则无疑是整首歌曲的点睛之笔,也是整

辽市卫视真情告白告白认错人是2019年4月28日播出的《巧遇爱情》节目中的一期。该节目以真人秀的形式展现了一位年轻男子在街头邂逅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但在告白时却因为语言障碍而把自己的感情传递给了另一个女孩。最后,在经过多番努力寻找后,男主角终于在电视节目中找到了真正的女孩,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得到了美满的结局。

该节目通过真实的情感故事和真情告白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和热议。同时,该节目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呼吁人们在告白中更加真诚、自信,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愿,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社会氛围。

想要看好好恋爱的动漫,我非常的推荐《元气少女结缘神》。推荐这部动漫最大的原因就是单纯,关系明确,没有乱七八糟的狗血桥段。尤其是某一集两人坐着对视彼此,不仅如此,这部动漫的配曲都非常的好听,片尾曲一开始就很开心。好想要巴卫这种长的帅又强大,内心却意外温柔害羞,非常忠犬专一却不是百依百顺,每天都要斗嘴却最拿我没办法了的男友。

女主角我也非常的喜欢,并且想要成为和她一样优秀的女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乐观的面对,有一颗顽强的大心脏。不得不说巴卫真的是一个值得依靠的男人,不仅能保护自己喜欢的人,给给予她最大的尊重,不强求。又一个细节是奈奈生对二郎说:“强大的人也需要保护。”有点戳中我的泪点。

就像是其他剧情中那些非常让人感动的片段,都在说要更加保护那些看上去强大的人。因为强大的人也是需要保护啊。妖不会随意动心,动心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这部动漫最戳人的也就是这些细节,让人非常感动。

这部片子剧情发展的非常顺畅,很多伏笔都埋得非常好。揭晓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绕了一大圈子,比如第一季奈奈生靠瑞希的时间炉回到过去,看到了雪路和巴卫,有一些在最初觉得有些奇怪的场景,随着剧情的推进也慢慢变得合理。而到过去篇时关于雪路的解释才让人豁然开朗,结局自然是很暖心很治愈的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这部动漫中,画质真的非常不错,很漂亮很好看。不夸大的说,《元气》承载了我很多的美好,就好比如对恋爱的向往吧。虽然对男二号感觉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是非常不影响整个剧情的。嗯,谁让巴卫就在五百年前遇到了穿越回去的奈奈生呢。

又到情人节,“爱与亲密”的话题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年复一年借节日之名获得数不胜数的叙事关注。尽管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源自基督教传统,爱情的感召力及其极富煽 彩的特质却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语境,使其从私领域中出走至大众视野。爱是命定的天赋,在亲密爱、 、人 、公共爱的交迭对话中丰富其内涵;爱亦背负了历史和文化的重担,它之所以成为人们创作与研究的重要母题之一,正是因为它以内在于语言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验绑定在了一起。

人们对于爱情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希望这里呈现一些谈论爱的另类视角:博物馆与艺术馆中的展品如何能够成为凝结的爱的意象?艺术家们对当代爱情有哪些观察与思考?爱情能否与更具公共性的社会关怀相联系?

亲密是爱。云图映画联合今日美术馆推出了“爱的艺术:亲密”全球影像艺术大展,展览于2018年11月24日至2019年2月24日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展出,以视觉媒介的形式呈现当代艺术家对亲密关系的热切思考与积极探索。展览既涵盖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草间弥生、小野洋子等颇负盛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她们从女性体验情感的角度出发,以大胆创新的行为表演与艺术装置探索“爱”的多元表达形式。同时,该展览也展出了一组实验性与未来感十足的影像作品,旨在讨论社交网络、虚拟空间与消费主义对亲密关系的形塑,作为对当代无数新型亲密形式的回应与反思。

心碎亦是爱。2018年6月,世界第一家、也是最负盛名的克罗地亚心碎博物馆在上海迎来了它的第50场全球巡展,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慕名前去,这也是它首次来到中国办展。坐落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上城的这家心碎博物馆诞生于2006年,拥有世界各地失恋者捐赠的1000多件展品,并在2011年被授予“欧洲最有创意博物馆奖”。心碎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奥林卡·维斯蒂卡和德拉任·格鲁比希奇原是一对情侣,在分手之际萌生了一个“安放曾经亲密无间、千金难买的记忆”的想法。以更富有诗意的解决方法来处理已然结束的恋情,这是他们创办心碎博物馆的初衷。

克罗地亚的心碎博物馆

2011年,心碎博物馆的同名官方出版物《心碎博物馆》上市,书中收录了200件藏品,每一件藏品的旁都附有捐赠者的说明文字,讲述此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去年10月《心碎博物馆》中译本面世,将200个“人类失恋心理学研究标本”呈现到中国读者面前。

亲密关系的当代形式:情欲碎片与心碎物品

情书、情诗、当面告白,人们习惯于且偏爱以文字和语言传情,这是因为它能较为直观地传达表白者的心意,也是人们默认的正统交流方式。而将抽象暧昧的情感转译为声形俱备的语言也并非一件容易的工活,更何况情感的曼妙之处往往在于其难以诉之于口的特性,不过这番劳累也是恋爱者乐意承受的甜蜜负担。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承载情感的媒介也因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区隔、风俗的流变等变换不同的面目,就算是最基本的文字传播,也不再仅限于在纸笔之间做文章。在当代,数字媒体技术、社交网络与人工智能都参与了这场情爱的转译活动,也使得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更为多元立体。“爱的艺术:亲密”中的诸多展品都展现了这份裹挟在亲密关系中的现代性。

独白剧场(Monologue Theater)展出了翠西·艾敏的作品系列《承诺爱你》。将霓虹灯作为表达媒介是翠西·艾敏典型的创作风格,这也造就了她对情爱语句的另类书写。《承诺爱你》由数块电子屏幕组成,每一块屏幕上都有一句经典的表白话语,比如“When I hold you, I hold your heart”,“Love is what you want”,“I listen to the ocean and all I hear is you”。霓虹灯管被弯曲成手写字体的模样,拼接出了这些与爱相关的感受和思想。与《承诺爱你》有着相似呈现方式的,还有刘诗园的视频装置作品《情诗》。该作品将九首来自各个国家的古今爱情诗歌的诗句打乱,再重新拼接为一首高度抽象的冗长诗歌。这首长诗被翻译为十三种语言,以视频滚动播放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这首被重组的诗歌读来并没有连贯的叙事与深刻的含义,但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它在述说关于爱的故事。

翠西·艾敏的作品《承诺爱你》

刘诗园的视频装置作品《情诗》

这些告白的话语和情诗就像爱一样,就其本质而言,既令人困惑,又有一种凝聚的力量,正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反复剖析的爱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我爱你,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作为结构主义者的巴特将恋爱体验与恋人之间的情绪故事演绎为语言的蒙太奇游戏,用极富象征意味的符号描绘了诸多经典的恋爱情境。而当语言负荷了过载的情绪能量之时,它也导向了模糊不清的情爱路途。

《恋人絮语》

[法]罗兰·巴特 著 汪耀进 武佩荣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7

程然的录像装置作品《信》在未来剧场(Future Theater)展出。该作品由刘嘉玲演绎,呈现了一个艳丽女子的心事独白,她穿梭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向观众诉说一些朦胧的心迹与真假参半的回忆。刘嘉玲独白内容的灵感来自于程然收到的一封包装成 邀请函的欺诈邮件,其中充斥着挑逗的语句和暧昧的邀约。图像强化了文字的表现力,借由演员的自述表演,杂乱无序的文字自然地拼接为一个立体的女人影像——寂寞、神秘又充满诱惑力。她既是都市人对于情欲形象的惯性想象,又映射了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复杂联系。

程然的录像装置作品《信》

除了语言文字,物品也是承载感情的重要媒介。《心碎博物馆》的藏品就展现了人们将抽象的亲密关系实体化的诸多尝试。比如一张写着“Pay attention to me”的纸条、一双不合脚的红色运动鞋、一款同时送给妻子与外遇对象的海龟挂坠。奥林卡·维斯蒂卡在《心碎博物馆》的引言中写到,他们希望心碎博物馆成为所有逝去的、痛苦的爱情记忆的保险柜。尽管有形之物终会消散,但总比人转瞬即逝的感情与似是而非的回忆靠谱,这也是为何许多人会在恋爱时互赠物品、将它们视作感情的确证和依托的原因。物品作为感情的能指而拥有了意义,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它甚至扮演或替代了感情本身。

《白色绅士鞋》:“我很开心,再也不用时不时穿上这双白色绅士鞋来取悦她了。”

因此,维斯蒂卡与格鲁比希奇试图通过“展示”这些物品,帮人们完成“告别这段感情”的仪式。但心碎博物馆的别出心裁之处,或者说颇具当代性之处,在于创始人将所有物品统一在了“失恋”、“心碎”的主题之下,以一种庄严的方式来纪念一段不完美、痛苦甚至是毁灭性的人生体验。对“大团圆”故事与完美叙事体的破除,也映射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某种思潮:以直面的姿态对待残缺但真实的生活图景。作为构筑对特定群体有意义的生活秩序和集体身份的文化性机构,博物馆对“心碎”面向的选择和参与者的积极反馈,也反映了“肯定苦难”与“重新开始”在当代价值观念中的重要性。

《心碎博物馆:人类失恋心理学研究标本》

[克]奥林卡·维斯蒂卡 德拉任·格鲁比希奇 著 王绍祥 译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0

身体与在场:爱与艺术成为艺术家的生命本身

爱将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要求参与者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在“爱”自身的话语框架中保持“在场”状态。但现代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得“爱”的时间成本显得如此高昂,与此同时,正如程然的作品《信》所揭示的,虚拟经验与真实情感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且难以分辨,“爱”似乎也成为了若即若离、飘忽不定的闪烁存在。“将时间与爱可视化,”这是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面对这场“爱的危机”所给出的回应,通过这场活动,她也在探寻爱之于自身的意义。

2010年春夏之交,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了大型回顾展“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她本人也亲自参与了“艺术家在场”行为艺术项目的表演。在展览进行的三个月里,阿布拉莫维奇每日都会坐在一把木质椅上,等待观众轮流坐到她的对面。双方都被禁止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交流,只能够通过对视的方式接触。报名参加这场行为艺术实验的人不计其数,还有无数特地从大洋彼岸赶来的参与者,围观的人也总是把场地堵得水泄不通,许多观众在短暂的沉默对视中感动落泪。此次展览的 莫过于阿布拉莫维奇与其前情人兼艺术搭档乌雷的重逢,二十余年未联络的两人在木桌的两端以泪水与紧握的双手达成了和解。纪录片《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跟随记录了此次展览的全过程,并回顾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之间的爱恨故事。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在“艺术家在场”的表演上重逢

“爱的艺术:亲密”永恒剧场(Eternity Theater)为观众们呈现了这部纪录片,同时该展览也收录了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年轻时共同制作的两部行为艺术影像作品《剩余能量》与《恋人:长城徒步》。两人相遇所带来的火花和艺术能量极大地丰富了他们作品中的情感张力,并使得“爱与亲密”的母题与他们一生的艺术创作紧密缠绕。《剩余能量》以身体对抗的方式展示了亲密关系的脆弱、不确定性和关系给双方带来的恐惧与创伤;《恋人:长城徒步》则更像是一场告别仪式——两人分别从山海关与嘉峪关出发,花了三个月走向对方,在陕西二郎山相遇后,两人拥抱挥别,从此不再联络。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共同创作的作品《剩余能量》

对于阿布拉莫维奇而言,爱既是艺术表达的话题,也是艺术创造力的源泉。她在纪录片中表示,她的身体是她工作的主题、对象和媒介。她不仅以挑战生理极限的行为探索两性关系的边界,还以“身体在场”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爱的空间”。在她看来,“艺术家在场”的意义在于任何坐在她对面的人都能够和她产生直接、独特且紧密的联结并得到关注和尊重,这是对一个速度太快的世界的抵抗,她要求人们慢下来。阿布拉莫维奇和参与者在沉默注视中互相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与注意力,给她带来了“不可思议的轻盈与和谐的神圣感”。在这些冒险式、实验式的创作实践中,爱与艺术都成为了艺术家的生命本身。

宏大之爱:超越私密情感的社会力量

爱之于个人的意义纷繁变幻,对于《心碎博物馆》展品的捐赠者而言,爱是一场回味无穷的情欲体验或一份稳定熨帖的精神支持;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眼里,爱与艺术相伴常在。但爱是否是独属于私密领域的个人体验?它是否拥有更为普世的意义?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发明了“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一词,强调未定型的社会意识与过程中的鲜活经验——我们所体验的人类感情不全然是“主观感性”的结果,也受到具体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不同于严谨的学术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的人们与艺术家们以一种更直观、更具美感的方式阐释了爱的社会性意义。

狗项圈灯、弹簧床垫、从胫骨里取出的螺丝钉、伽利略温度计、填字游戏……《心碎博物馆》中的展品既有平淡无奇的,也有荒诞怪异的,但每一件展品都有着共通的特性:不事修饰地讲述某次极其私密的感情体验。它们展现了过去一百年里世界各地的人们真实生活的瞬间,也反映了这些人们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和社会问题。

怀着“无私的爱能够改变世界”的想法,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曾将1969年的蜜月旅行转化为一场反战行动。彼时越战已持续14年。两人先后在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酒店和蒙特利尔的伊丽莎白女皇酒店举行了“在床上”(Bed-in)行动,旨在宣传“ 不作战”(Make love, no war)。这是一场空前未有的行为艺术表演,行动持续期间,这对夫妇穿着睡衣在床上与媒体、政客、粉丝等各类人群会面,谈论人权与战争等议题。

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在床上”反战行为艺术表演

这场行动的影像记录《床上和平》(Bed-in for Peace)也在“爱的艺术:亲密”行动剧场(Action Theater)展出,展览还重现了这场表演发生的场景——一间贴满反战标语的酒店房间内,一张摆放着乐器与鲜花的大床。纪录片中,列侬将他们看似偏激的行动定义为一次日常性的尝试:“就像卖肥皂,会有人说这没有用,那么你也可以去做一些你能做的有用的事情。因为没有人尝试过和平,所以默认暴力是唯一的途径。总有一天,人们会知道,和平和暴力是不一样的。”48年后,小野洋子再度回忆起她与约翰·列侬共同发起的“在床上”行动,坦诚承认“1969年,约翰和我都太天真了”,但她同时也相信, “这个影片是有力量的,我们当时说的话,现在也可以被听见。”这封独白信同样也作为一件展品被收藏展出。对和平与善意的信仰和追求使得爱情不再局限于一份私密情感,而转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战的社会潮流相结合的爱,拥有了更为多元的公共面向。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82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8
下一篇2024-0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