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一般情况下,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对于婚假新规定,职工本人结婚,用人单位应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至于假期超过3天的,全国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统一标准。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有良好教育的人会不太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使你看不透他,我想他一定有那么一段伤心往事,一段情史,从他的表现上看,她对那个女人用情太深,而你的表白使他想起那个女孩,那段往事,所以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俗话说,谁的青春不迷茫。24岁的我,拿到了985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就职于世界500强Top5的国企。朝九晚五的我,看似度过了迷茫的青春期,却又迎来了入职后的彷徨。
回顾过往,处于青春期的我,曾做出过很多选择,得到的同时却又似乎错过了什么。是啊,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初中毕业时,想对喜欢的女孩儿表白却始终没有开口,如今已经是别人家的女朋友了;高二时,女朋友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她一度想放弃,我说还是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吧,如今已经在美国读博,再也没有见过;大学时,因为对所学专业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一怒之下转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并顺利地进入了当时一直憧憬的公司。
而现在,入职已经一周了,得知未来的一年都将处于培训状态,而所谓的培训就是一次又一次与实际工作毫不相关的考试,以及一个又一个的领导见面会。每天的生活就是去教室背背题,仿佛再次回到了学生时代,像机器人一样去记忆那些枯燥的文字。每每想到这里,总感觉自己在虚度年华,既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又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曾经的壮志凌云到如今似乎已经变成了浑浑噩噩。国企的工作的确不累,的确福利好,的确稳定,但是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放眼未来,我打算重新规划我自己的生活,就像哪吒大声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工作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那么就用来过自己向往的生活,真正活出一个精彩的我。于是乎,我拿起了笔,记录下我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我的迷茫与憧憬,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拥有一个属于你的芳华!
现实的提问与滑头的回答
这是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问我的问题,他打电话来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个中原因并不在于我对于国有企业的用人特征毫无认知,而是由于我不想用我个人的成见、或者偏见去影响他。但是,我还是不得不给他一些建议,于是我采用了一个滑头的办法——当然也相当有效,我给了他打了一个比方:
在演艺圈内存在两个都叫做“冰冰”的当红女星,一个叫做李冰冰、另一个叫做范冰冰;而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显然国企会更喜欢李冰冰,而不是范冰冰。当然,我这里谈的两个人的分别不是真实的李冰冰或者范冰冰本身,而仅仅是指两人的公众形象——我所能了解的只是二者的公众形象(为了避免这篇文字走向八卦,我这里就将对两人的公众形象分析放在一边,而我相信各位都应当能对两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我这里也不想对国有企业的用人观到底为何做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让我认识到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雇主品牌的作用
雇主品牌应当得到企业的重视,应当作为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得到高度重视。除了具有资产功能之外,雇主品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与产品品牌作用类似,雇主品牌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功能。一个有号召力的雇主品牌有利于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
(2)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而言,雇主品牌构成了全面薪酬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员工有着激励作用,有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
(3)雇主品牌具有过滤功能,能够吸引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应聘者,让求职者在投递简历之前首先进行一次自我匹配。
第三个功能很有意思,对于很多企业的应聘者而言,投递简历是非常盲目的,尤其是在目前网络发达、投递简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应聘者往往是抱着广种薄收、大面积撒网的心理投放简历的,以至有很多应聘者在接到面试电话时都忘记了合适投递了哪家公司,因而很少有应聘者会对企业行业、空缺岗位之外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一个有号召力的、特征鲜明清晰的雇主品牌,不仅会吸引更多的应聘者投递简历,还会促使应聘者在投递简历前就进行一次匹配。对于前者,根本就不存在选择过程。
比如,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进行选择,由于这几类组织长期以来形成的外部形象,让很多毕业生会依据这些单位的一般性特征进行决策,比如稳定性、内部竞争程度、风险高低、收益多少等,正如前面那位毕业生所问的问题。而只有某些具有鲜明清晰特征的雇主品牌能够实现应聘者的自我甄选,比如谷歌倡导自由、平等、开放的雇主品牌,这会让让其中那些真正适合和向往这种工作方式的毕业生作出真正的选择。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应聘者的伪装术
现实中的任何一个应聘者在面对强势的企业和面试官的时候,都会揣摩,这家企业、这位面试官会喜欢怎样的员工呢。应聘者会在甄选过程中进行伪装,从而骗过面试考官而进入企业。当然这对于双方都是失败的,一方面企业用人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应聘者进入了一家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我知道,问我提问的这位毕业生是非常想进入这家国企的,因此他力图揣摩透国企的需求,而让自己表现得更像一个“对的人”。
尤其是影响大多数一般应聘者职业决策的主要的参量是工资待遇等因素,自己是否与企业和岗位相匹配是次要的。
因此,甄选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发展出行为化面试这样的甄选技术,从员工行为层面来辨别是否与企业和岗位匹配。
个人的适应和无意识改造
很显然,最初进入某个组织的人,都不可能完全适应该组织。正是如此,才有柳传志所谓的“入模子”,显然入模子是从雇主角度而言的,入的是老板的模子。这时,必然有人顺利的入了模子,成了组织系统中的一块拼图,而还有一些人则会格格不入,最终选择离开企业。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是在国有企业,却出现了人员流动率过低,这当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甄选效度更高,而是说明国有企业缓慢、渐进的“入模子”过程给了企业中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我相信,如果两位大学同学、一位进入外企而另一位进入国企,若干年后的聚会上定然一眼便能分辨出来。这说明,无论国企、还是更激进的“入模子”的民企和私企,实际上对于员工的塑造都是非常深刻的。员工在组织文化面前是弱小的。
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企员工在被改造的同时,还保留了对国企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在与很多国企人员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对于国企文化的各种弊端十分了解。因此,我认为,这种分裂状态表明他们长期一贯地延续了伪装,或者干脆说这就是行为方式的一种。这也是国有企业文化延续的重要机制。
变化中的国有企业
当然,国有企业的文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不能说国企改革的成功,但总体上说国企所承受的外部竞争持续加强。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有效的良药,某些完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人员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是值得钦佩的。这是打破和回答本文开始这位毕业生问题的最好方式,我期待有一天,没有人再去问这样的问题。 作者: 朱国成
职场上总会遇到像你说的这种情况,自己老实干事还不如别人会说话耍滑头的,导致自己被上司误解,如果你想要重新得到上司的认可,那就得做好以下几点:
一,拿个小黑板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每天早上列出你的工作清单,每隔一小时更新进度,还有任务的完成百分比等情况;如果中途发生故障也要记录下来,写上故障的具体时间;下班前把当天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也写好,然后拍个照发到工作群里。这样做可以让你的上司们看到你是个有计划性的员工,也能为你自己做个工作做个记录,万一以后有什么需要也能知道情况。
二,设备坏了最好事后写出故障的原因,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怎么修,以为设备保养方面等。把这份分析报告呈交上去,你领导就没办法责怪是你的原因了,还会觉得你特别有头脑,有担当。
三,会耍滑头的员工只是一时得到上司的喜欢,老板都喜欢老实工作的员工的,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即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出来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把工作做好,把同事关系处理好,也能为你带来益处。
如果你能采纳我的意见并长期做到的话,我相信上面的领导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说不定还因此给你升职加薪。相信自己,好好加油!
我是“职聊一下”,职场成长话题类一姐、人力资源资深行业者,关注我,与你一起畅聊职场话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