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曹操,东汉末年大军阀,占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是曹魏王朝的奠基人。他之所以能够创立如此大的功业,离不开一件事,那就是爱惜人才。正是因为曹操这个人重视人才,所以这些人才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曹操抛头颅洒热血。那么曹操到底是怎么爱惜人才的呢?举几个例子大家一下子就能看得出来了。
01毒士贾诩曾谋害曹操儿子侄子,曹操却极为重用。曹操不仅爱惜人才,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爱惜人妇。在征讨张绣的过程中,曹操将这个爱好就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曹操大军前来,贾诩就告诉张绣,你还是投降吧,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张绣就投降了曹操,张绣原先是他叔叔张济的部下。
张济跟曹操是认识的,所以曹操早就知道张济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现在张济死了,张绣又投降了,曹操自然是想起了张济那个好看的老婆。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三国志》
于是曹操就把张绣的婶娘接到了军营睡了一觉。本来已经投降的张绣觉得奇耻大辱,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毒士贾诩就告诉张绣,你要是想争回面子,那就去把曹操杀了。不过,杀曹操不容易,因为他手下大将典韦是个高手,必须要先摆平典韦。于是张绣便宴请典韦,以此拖延时间,随后夜袭曹营。在曹军的拼死保护之下,曹操勉强逃走,可是典韦战死,曹操的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全都战死。
曹操悔不当初,发誓要把张绣给活剥了。可这个时候新问题又来了,张绣他反了曹操以后,也无处可去。贾诩再次建议张绣,可以去投降曹操。张绣觉得贾诩脑子有毛病,杀了人家的爱将和儿子侄子,你这是让我去送死!不过贾诩却认为曹操会饶了他们,并且会厚待他们。
结果果真如此,曹操不仅没有杀了张绣,而且还给他加官进爵。曹操活着的时候,张绣一直安稳度日。至于贾诩,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天下少见的人才,曹操不仅没有责罚贾诩,反而开始重用他,就像昔日刘邦重用陈平一样。由此可见,曹操是真的爱才。
02曹操对关羽和赵云,那是爱不释手的。关羽简直就是三国的一个标志,没有关羽的话,三国的趣味性将大打折扣。因为关羽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特征,是很多人所缺少的,那就是义气。在徐州战败以后,刘备抛弃家中妻子,只身逃到了袁绍处。这个时候关羽为了保护两位嫂嫂,只好选择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的才能早有耳闻,所以答应了关羽三个非常不合理的要求。
要求一:关某人降汉不降曹;
要求二:大耳哥是皇叔,朝廷要把大耳哥的俸禄发给两位嫂嫂;
要求三:关某人一旦知道大耳哥下落,那肯定要去寻找的。第一个要求曹操视而不见,曹操就是大汉,大汉就是曹操,投降谁都一样。第二个要求就有点小过分了,毕竟刘备是个挂名的皇叔,他哪来的什么工资呢?不过曹操还是接受了。第三个要求就是考验曹操这个人的度量了,知道刘备下落就要走,那我要你有什么用?
结果曹操还是三个都答应了,因为他就赌刘备已经挂了。所以关羽到了曹操那边曹操是各种赏赐,又送他赤兔马,又封他为汉寿亭侯。真的是把一颗真心都掏出来了,就差以身相许了。可惜关二爷身上的义气,决定了他不可能真心投降曹操。于是乎,关羽还是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刘备了。而曹操这一路都没有让人阻拦,可见曹操爱才之心。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
赵云那就比较简单了,在曹操大军南下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作战非常勇猛。于是曹操希望招揽他,不允许弓箭手放箭射杀。所以赵云就把曹操大军给捅了个底朝天,五十多位战将死于赵云之手,曹操这回差点被气吐血,就连曹操心爱的青釭剑都被赵云给抢了去。曹操爱惜赵云的才华,这才让赵云保住了怀里的阿斗,实在是用意深刻啊。
03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有太多机会可以杀刘备了,为什么他一直没有下手呢?还不是因为刘备的才华太高,曹操舍不得嘛!在徐州击败吕布以后,刘备便投靠了曹操。曹操对刘备那叫一个情深意切,几乎是隔两天就请刘备一起喝酒。曹操是丞相,要处理太多军国政务,可是他却偏偏有空跟刘备一起喝酒,其实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希望刘备能够真心投靠他。
曹操甚至把刘备引荐给了汉献帝,从而让刘备得到了汉献帝的认可。这么一来刘备可就名扬天下了,虽然未必得到皇叔的称呼,但的确成为了汉朝的重臣。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三国志》
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跟刘备说了一句名扬千古的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就是在夸赞刘备,吓得刘备筷子都掉地上了。后来刘备打算为曹操建功立业,曹操想都不想就放他走了,而且给送他人马钱粮。结果刘备到了徐州就把曹操大将车胄给杀了,辜负了曹操的一片真心。此后曹操和刘备就成了天下最大的死对头,谁都要把对方给吃了。爱之深恨之切,当初曹操对刘备的所有爱惜,在后来都变成了恨意。心疼一秒钟曹老板。
总结:唯才是举,是曹操最有特色的风范。曹操用人的制度比较不拘一格,他认为这个人只要有才华,不管出身如何,不管品行如何,那都可以任用。当然不是什么恶徒他都会用,不忠诚的人他是不会用的,参考吕布。五子良将几乎都是投降来的,全部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此外曹操还重视文化人才,比如说著名的蔡文姬归汉,其实就是曹操一手操持的。曹操欣赏蔡文姬的文学才华,所以花费重金从匈奴人手里赎回了蔡文姬。不过唯才是举的作风,得罪了士族大家们,所以曹操一直都跟这帮所谓的贵族不对付。曹操杀杨修,杀孔融其实也就是为了跟这帮人作对。可惜的是,唯才是举在曹操死后便终止了,因为不得高层的人心。
参考资料:
1、一身是胆
魏国与蜀国为争夺汉中而打仗,刘备和诸葛亮统率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十分恼火,就亲自统率四十万大军到了汉水,准备和刘备决一死战。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由于粮草没有准备好,所以还不敢轻易进兵。此时如果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营,把曹军的粮草烧掉,便能大大挫伤曹军锐气。”
老将黄忠再三请求出战,诸葛亮便派他和赵云一同领兵前往。黄忠争打头阵,但曹军早有准备,与黄忠厮杀起来。黄忠前后受敌,被围困未能取胜脱身。
赵云便带领几十名轻骑兵杀人重围救出他们。曹操亲自带兵追赶赵云。赵云寡不敌众,退回汉中营地。部将们劝赵云闭门防守拒敌:不料赵云反而下令打开营门。
叫一部分士兵埋伏起来,然后放倒军旗,停止击鼓,自己单枪匹马挺立在营寨门外,准备迎敌。天快黑的时候,曹军赶到。曹操见蜀军营中毫无动静。
又见赵云单枪匹马挺立营寨门外。威风凛凛、毫无惧色,怀疑有伏兵,恐怕中了赵云的计谋,不敢贸然进攻,便收兵回营。赵云领兵紧紧追击,杀声震天,金鼓齐鸣。
曹军因昏暗难辨,摸不清赵云到底有多少兵马。吓得丢盔弃甲,争相逃命,死伤无数;溃不成军,赵云以少胜多,反败为胜。
2、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流传甚广,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却在百家讲坛栏目里提出了四虎将之说,并为赵云叫屈。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
这五人虽然各自有着勇猛一类的评价,但还并未说有五虎上将,五人共同的评价是都被比作“国之爪牙”。五虎上将一说何时出现已不可考。元代戏曲里他们被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
3、赵云救主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
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镉,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张镉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马平空一路。
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4、桂阳轶事
赵云在山上屯兵,石壁上曾有唐代摩崖石刻,上面写着“赵云屯兵处”,唐宋时期,山上还建有“赵侯祠”。赵侯祠又叫护英祠,经历朝代更迭,赵侯祠屡被破坏,又屡屡修葺。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城关镇街道居委会在芙蓉峰开辟社队企业石灰窑、砂石场。将赵侯祠及石刻炸毁,只有碑记石刻、碑文、谒诗等流传下来,碑记石刻叫《汉顺平侯赵将军庙碑记》。
被收藏在蒙泉亭内。诗为顺平熊虎将,遗垒至今传。界憾潇湘水,人思战伐年。却婚轻国色,携胆镇蛮天。祠树闻啼鸟,还疑拜杜鹃。
5、赵云防羌
大邑县城北有一静惠山,山顶有一望羌台,相传赵云曾驻军在此,并筑一土城用以防羌。赵云去世后,蜀汉后主刘禅就将赵云葬于此处,并建有赵云墓祠。
曹操做梦都想得到的人很多,比如“江南二乔,河北甄宓俏”。但说到最想得到的五虎上将,豹眼认为还是关羽,绝非赵云。
01
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是刘备和孙权,尽管很欣赏关羽、赵云等人,但不在一个层次上。
曹操唯才是举,世人皆知,有诗为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其求贤若渴,想把天下英才全部收入囊中的志向,一览无余。
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其意是说,袁绍袁本初等人数不着,能够称得上英雄的就只有曹刘。
曹操可是孙权父辈级别的人,孙权如此拿老曹开涮,可见其豪爽、幽默的性格。尽管二人年龄相差较大,却是英雄惺惺相惜。
在豹眼看来,曹操真正做梦都想得到的人,只有孙权、刘备。
豹眼自然是事后诸葛,但曹操对刘备、孙权的赏识,却绝非在三国鼎立之后。
曹操真正称得上是,珍惜人才,慧眼识珠。
这是老板级别的对话,可以用做梦来说事,除此之外,无人能得到曹操如此青睐。
02
关羽、赵云等都是曹操希望得到的人才,但不在做梦想得到的层次上。
曹操赠金赠银,送宝马送美人,无非就是想把关羽留住,这是曹操爱惜人才的体现。
但毕竟二哥不是大哥,关羽说啥也比不了刘备,这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别的就不说了,就以题主所指定的范畴,在五虎上将中,还是没人比得了关公关云长。
赵云赵子龙忠义双全、智勇兼备,不能说就比关羽、张飞差,但也不会超出他们许多。赵云能够与关张二人相提并论,也就差不多了,也就不存在曹操做梦都想得到的问题。
首先相信大家共同想到的一个人就是关云长。关羽是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因为忠义被后世尊为武圣。论武力值,关羽在三国时期应该排名第二,论思想觉悟,三国里无人可比,但就是这样一位忠义双全,能力出众的好同志,却终生不为曹操所用,使曹操只能扼腕叹息。当年关羽为了找到大哥刘备,暂时投降曹操,后来在两军交战之中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这些功劳在曹操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关羽人才难得,因此曹操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拉拢关羽。不仅上表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而且还投其所好,将当年吕布所骑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
但关羽却念念不忘当年与刘备的情谊,不肯归降曹操,后来过五关斩六将,冲破一切阻力,护送着嫂嫂找到了大哥刘备,而曹操也没有继续追究,反而更加钦佩关羽的为人。
其实曹操之所以钦佩关羽,并不是完全因为关羽的武力很强。因为当年吕布的武力比关羽还要强,但是在杀吕布的时候,曹操却连眼都没眨一下。曹操看中的是关羽的义气和忠贞不渝的精神,可谓是英雄相惜。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后世对关羽尊崇有加,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
第二位,就是常山赵子龙。当年在长坂坡一战,曹操对赵云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刘备已经非常狼狈,后有追兵,前途未卜。连老婆孩子都差点儿被曹操抓走,幸亏赵云死力抵抗,七进七出,才将阿斗从百万军中抢了出来,长坂坡之战,赵云可谓出尽了风头。
仅凭一把剑砍死砍伤曹操将领无数,使远处观战的曹操赞叹不已,假如当年赵子龙能够投降曹操,或许曹操统一中原将不再是梦,曹操看见赵子龙可谓两眼发光,曾亲口赞叹道:我得此名将,何愁天下不定但是因为二者的志向和追求不同,赵云还是选择追随刘备,并在蜀汉后期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位猛将是曹操的部将典韦。典韦之死,曹操要负全部责任。因为这场悲剧完全是由曹操的不听劝谏而导致的。典韦一直是曹操身边非常忠诚的保镖,不仅忠诚而且武力值极高。当年曹操和吕布交战时,正是典韦救了曹操一命。后来曹操攻打张绣,打败张绣之后,曹操对人家的家眷打起了歪心思。结果张绣感觉受辱,在深夜袭击了曹操营寨。
幸亏典韦誓死保护,曹操才躲过一劫,否则曹操会死的很惨。而典韦则为了曹操,战死于军中。这场血战非常惨烈,典韦打得也非常勇猛。具体情节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曹操逃出升天之后,知道典韦已经死去,后悔莫及,对此,他悲痛的对身边人说:我儿子和我侄子为自己而死,都没有这么悲痛过。可见曹操对典韦之死充满了愧疚。
在赤壁败逃期间,曹操遭到了吕蒙、凌统、甘宁、赵云、张飞、关羽等层层关卡。在面对赵云的时候,张郃、徐晃两员猛将双双敌住赵云,曹军才得以脱险。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单挑没人能打过赵云,所以只能在人数上占得先机。尽可能的多上几员战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拖住赵云,给队伍撤退赢得更多的时间。
此战,建立在曹操的赤壁兵败之后。周瑜的一把大火,曹军中死伤无数,曹操仓惶奔走,败的非常狼狈。在逃跑的过程中,张辽指引曹操往乌林方向撤离。
走不多时,吴将吕蒙引一军杀出,曹操令张辽断后。正走之间,前边又涌出了凌统一军。吕蒙、凌统前后夹击,曹操肝胆俱裂,慌乱中不知所措。幸得徐晃引一队军马赶来,敌住凌统厮杀,才救得曹操性命。
再往南走,遇到袁绍旧将马延、张顗二人引三千军马,曹操令二将开路。刚行不到十里,又杀出一支军马,乃是东吴猛将甘兴霸。甘宁手起,一人一刀,马延、张顗双双落马。曹操慌不择路,望西而走。路上遇到张郃,令张郃领军断后,第二关总算是过了。
逃出东吴的包围圈之后,行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地界,曹操满以为渡过了危险期,喜不自胜。又是嘲笑周瑜无谋,又是讥讽诸葛无智,得意洋洋,仿佛打了打胜仗一般(当然!丞相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军心)。可惜笑音未落呢!赵子龙领一军杀出。
这时候!试问?还有谁敢独战赵云?
第一,曹军将士,经过赤壁逃生一系列战役之后,已经非常疲惫了。张辽、张郃、徐晃等人的武力值大打折扣。
第二,曹军将士连战连败,死伤无数,军心极度不稳。曹军只顾逃命,压根就无心恋战。场面上对张辽、张郃、徐晃极度不利。
第三,文聘重伤在身,李典、许褚还未会合,当时曹操身边的猛将,只有张辽、张郃、徐晃三人。必须留一员大将保护曹操,所以只能上两员战将挡住赵云。
如果不是身边的战将过少,曹操有可能会派更多的人去夹击赵云。
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张郃、徐晃二人,压根就不是赵云的对手,完全挡不住赵云。若不是赵云接到了诸葛亮的命令不加追赶,恐怕曹操很难逃脱赵云这一关了。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确实有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但是跟徐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三国志·赵云传》: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在这段记录中,只是简要地交代了一下,赵云救主的剧情,没有徐庶的戏份。在《三国志》中关于徐庶的记录很少,只是交代了他因为母亲被擒,投靠曹操的事情。
在《三国演义》中,剧情描述比较详细: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
曹操是在高地上,自己看到了赵云的英勇表现,让手下的人问明赵云的身份后,曹操感慨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随后,曹操下令让大家活捉赵云,不准放冷箭。这个命令给了赵云活命的机会,让他成功地带领幼主刘禅逃走。
综上所述,赵云单骑救主的时候,没有徐庶啥事儿(若是资料有误,欢迎评论指证)。解释了徐庶的问题,我们再来简单分析一下曹操,他为啥想要活捉赵云,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命令,可能会让赵云逃出去吗?因为没有在《三国志》里面找到曹操下令活捉赵云的记录,所以我们就以《三国演义》为主进行分析。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确实是个多疑的人,诸葛亮草船借箭时,就充分利用了他多疑的脾气。
不过,曹操并不是单纯的多疑,他还是一个很有胸怀的人。对自己欣赏的能人,曹操其实很愿意放低姿态,尽可能将其收服。比如关羽被擒拿的时候,曹操就对他特别好。
《三国演义》里是这么写的: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公谢恩归宅。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
从这段记录来看,曹操不仅带着关羽见了皇帝,给他封赏官职,还送了豪宅,摆宴席大肆庆祝。此外,还给了大量的金银和十个美女。曹操这么做目标很明显,他就是希望用荣华富贵收买关羽,让他逐渐信任自己,甚至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古人常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曹操这种手段对世界上大部分人都管用。也正因如此,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和足智多谋的文人。
按照《三国演义》的剧情,曹操当时应该是真的欣赏赵云,希望将其活捉,并且想办法收服。若是他真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得到一员虎将,而且还能抓到刘备的儿子,对刘备为首的阵营造成极大影响。只不过从结果来看,曹操低估了赵云的战斗力。赵云在乱军之中勇猛厮杀,怀抱着幼主刘禅杀出重围,留下了单骑救主的千古佳话。个人认为曹操在赵云逃走的时候,应该只是感觉有些失望,觉得自己跟一员猛将擦肩而过。不至于特别后悔,曹操若是真心胸狭窄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真心追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