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文“假本”少年译文
原文: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
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
至家,适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翁谢去,竟不与资。
或问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与手足矣。译文:有一个富翁,做生意的人很多都向他贷款。
有一天他出门,有一个少年跟随在他的马后,问他有什么事情,原来也是向他借钱做生意的。富翁答应了他。
来到富翁家中,刚好碰到茶几上有几十枚钱,少年便用手拿着钱玩耍,把钱叠来叠去的。富翁表示道歉便让少年离开了,最后没有借钱给少年。
有人问他为什么,富翁说:“这个人一定擅长赌博,不是正直的人,他平常玩耍习惯了,不知不觉在他的手上表现了出来。”这发问的人于是跟踪少年,果然是这样的。
(1)假本:借贷(经商)的本钱(2)几:案,低矮的小桌子(3)竟:终了,最后(4)端:正直(5)访:询问(6)从:跟随(7)诺;问(8)或:有人(9)博:赌博。
2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题小题1:B
小题2:(1)适:恰巧 (2)谢:拒绝
小题3:有一天,(富翁)外出,有一个少年跟随在他的马后面。
小题4:少年叠钱看起来是小事,但他动作那么熟练,只有在赌场混迹长大才能养成。
小题5:一个人如果沾染上不良习气,就会不知不觉之中流露出来。
小题1:试题分析:“商贾多贷其资”的含义是“很多商人都向他借贷资金”,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很多商人、都向他借贷资金”,即“商贾\多贷其资”。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适”,一词多义;“谢”古今异义词,谢罪。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出”(外出)、“从”(跟随)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因为他看到少年叠钱的动作那么娴熟,他认为这是在赌场里混迹时养成的。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5:试题分析: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富翁不菲少年借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有坏习惯,那么他会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来。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 师旷论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答案:1C 2①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向他请教问题。3①他好学,家贫,买不起书,但他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从而得以遍观群书。②为求得先达的指导,常常远行百里之外,登门请教,不耻下问,因此他能“卒获有所闻”。4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
4 卢文伟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可供参考: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州郡辟举为主簿年三十八,才被举为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劝说刺史裴俊依旧迹整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得其利其修整之工,裴俊一并委托给了文伟文伟善于营理,加之巧使私力,使贫寒之家,很快富足起来 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这时行台常景上书朝廷请留文伟为行台郎中当北方快要动乱的时候,文伟早在范阳城屯积了很多粮食,一出现荒灾,马上进行赈济,更是赢得了乡里民心不久被杜洛周俘虏洛周败,投奔葛荣,葛荣败,回到故家韩楼盘踞蓟城,文伟率乡民屯守范阳,与楼对抗朝廷便让文伟行范阳郡事与士卒同甘共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使得人人感悦,就这样防守了两年尔朱荣派出将领侯深讨伐韩楼,平定了蓟城文伟因功封大夏县男,食邑二百户,拜范阳太守侯深便留下镇守范阳尔朱荣被诛杀,文伟知道侯深不可靠,就引诱他出外打猎,然后紧闭城门不让进来,深无城镇守,只得前往中山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攻克瀛州,留文伟行瀛州事,自己领兵赶赴定州,却被尔朱荣的将领侯深打败文伟弃州,逃归本郡,仍然同高乾邕兄弟互为影响适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便派其子怀道奉表陈诚,高祖高兴地收纳了他们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此时安州没有宾服朝廷,文伟还是留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安州刺史卢曹也随灵助起兵,灵助失败,乘机占据幽州投降了尔朱兆,兆还是让他做刺史文伟不能入州,便将郡所升格为州治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天平末,高祖命令文伟行东雍州事,又转行青州事 文伟轻财,爱交宾客,善于抚安,好行小惠,所以在任职之地颇得民心,虽有受纳,但吏民还能承担经营资财,常感不足,致财积蓄,承候宠要,馈送不绝兴和三年(541)死在州刺史位上,年六十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号孝威 子恭道,宽厚温良,颇有文才本州辟举为主簿李崇北征,任命为开府墨曹参军自从文伟占据范阳,多次经受寇贼之乱,也多亏了恭道时常协助父亲进行防守七兵尚书郭秀一向与恭道关系密切,他有地位后,不断地向朝廷推荐,高祖也因此听到了他恭道的名字天平初,特拜龙骧将军、范阳太守在郡有德政仁惠比父亲文伟早死赠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军事、幽州刺史、度支尚书,谥号定 恭道子询祖,袭祖父爵大夏男有术学,文章华丽,为后辈之俊举秀才入京师李祖勋曾设宴款待文士,显祖打发小黄门送书给祖勋之母说:“蠕蠕已被我们打败,为什么没有看到你们家的贺表?”使者站立一旁等候着诸位宾客都作起表来,只一会功夫,祖询就写成了后来有次朝廷大量地拜官迁除,一天之中就要很多的任官诏令询祖站在东止车门外边,为二十多人作表,文不加点,辞文通畅 询祖初次袭爵为大夏男,有位高德朝士对他说:“大夏初成”询祖应声回答:“暂得燕雀相贺”天保末,以职出任筑长城子使询祖自认为有才,心怀不满,于是毁容改装,像贱役一样,去见杨忄音忄音说:“故旧都有合适的安排,惟有大夏未加处理”询祖高声说:“是谁的过失?”来到役所,作《筑长城赋》,其中有:“板是紫柏,杵为木瓜,为何有此材而有此用?草青青而繁茂,满山遍地都是,如让十步而有一芳,我为什么要辞别那荆棘?”邢邵曾开玩笑地说:“你是少年才学富盛,生角的动物是不长上齿的,我以为你不会长寿的”回答说:“询祖初闻此言,实在恐惧战惊,看到您老人家白发苍苍,才稍稍有些安心”邵极其看重他的敏捷由于他能言善辩,所以好臧否评价人物,曾对人说:“昨天东方欲晓之时,我走过和氏的门外,已经看见二陆两源,像槐柳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大概指的是彦师、仁惠与文宗、那延等人邢邵高度赞誉卢思道,认为询祖赶不上询祖说:“看到不能高飞的鸟儿借助羽毛,知道能升云天的鸟儿被剪除了翅膀”毁谤每天都有,时论都鄙薄他的为人长广太守邢子广看了二卢说:“询祖想效法祢衡,思道无冰棱文举”后一改往日脾气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于官有文集十卷,后来都散失了询祖曾为赵郡王之妃郑氏制作挽歌辞,第一篇云:“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水,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恭道弟怀道,性格轻率,喜好饮酒,却极有追求因父守范阳的功劳,赐出身为员外散骑侍郎文伟派他带着奏启拜访高祖中兴初,加平西将军、光禄大夫元象初,行台薛王叔向朝廷推荐行平州事,又召征到高祖的霸府兴和中,行汾州事怀道参预了举义,高祖待他们极好出任乌苏镇城都督,死于任上 怀道弟宗道,性情粗鲁,讲义气历职尚书郎、通直散骑常侍,后行南营州刺史事曾在晋阳置酒设宴,引来满坐宾客中书舍人马士达看着那位弹箜篌的女妓说:“手十分纤细”宗道便将此婢送给了士达,士达坚决不收,宗道就下令家人假意要将她的手臂砍下,士达无可奈何,也就接受了宗道准备动身前往营。
5 古文阅读及答案任何[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3分 [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
6 狐假虎威文言文阅读标准答案狐假虎威
文言文(古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想要吃掉它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地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地的命令。你以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没有!”老虎以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寓意:
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
7 张衮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有俊才,拜阳平公侍郎。众务修理,处断无滞。
苻坚闻而奇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
太原郝轩,世名知人,称玄伯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 太祖幸邺,历问故事于玄伯,应对若流,太祖善之。
迁吏部尚书。命有司撰朝仪,定律令,申科禁,玄伯总而裁之,以为永式,深为太祖所任。
势倾朝廷,而俭约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太祖尝使人密察,闻而益重之,厚加馈赐。
太祖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则。玄伯陈古人制作之体,及明君贤臣,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①忤旨,亦不谄谀苟容。
大臣多犯威怒,玄伯独无谴者,由于此也。太祖曾引玄伯讲《汉书》,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叹者良久。
是以诸公主皆厘降于宾附之国,朝臣子弟虽名族美彦,不得尚焉。 太祖崩,太宗未即位,清河王绍闻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
玄伯独不受。太宗即位,命玄伯居门下,虚己访问,以不受绍财帛,特赐帛二百匹。
诏遣使者巡诸郡,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鱼与宜都公穆观等案问之,太宗多其平当。又诏玄伯坐朝堂,决刑狱。
太宗以郡国豪右,大为民蠹,乃优诏征之。民多恋本,而长吏逼遣。
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
太宗乃引玄伯及元城侯元屈等问曰:“前以凶侠乱民,故征之京师,而守宰失于绥抚,令有逃窜。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诛,朕欲大赦以纾之,卿等以为何如?”屈对曰:“民逃不罪而反赦之,似若有求于下,不如先诛首恶,赦其党类。”
玄伯曰:“王者治天下,以安民为本,何能顾小曲直也?法度不平,须荡而更制。夫赦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
若其赦而不改者,诛之不晚。”太宗从之。
泰常三年夏,玄伯病笃。太宗遣侍中穆观就受遗言,更遣侍臣问疾,一夜数返。
及卒,下诏痛惜,赠司空,谥文贞公。 (节选自《魏书·崔玄伯传》,有删改) 注①謇谔:言语正直。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伯总而裁之 裁:判断,决定。B不得尚焉 尚:崇尚,尊重。
C朕欲大赦以纾之 纾;缓和,解除。D须荡而更制 荡:涤除,廓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不受绍财帛,特赐帛二百匹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乃优诏征之 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C①于是轻薄少年,因相扇动 ②批大郜,导大窾,因其固然 D①夫赦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崔玄伯受皇帝器重的一组是( ) ①称玄伯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 ②太祖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则 ③玄伯陈古人制作之体,及明君贤臣,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 ④善之,嗟叹者良久 ⑤太宗即位,命玄伯居门下,虚己访问 ⑥又诏玄伯坐朝堂,决刑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玄伯担任吏部尚书后,在朝廷中权倾一时。太祖因此对他有所忌惮,派人秘密调查,发现他简朴贫寒后,又厚加赏赐。
B崔玄伯为官既不因言语正直而与太祖相抵触,也不阿谀奉承讨好太祖,在其他大臣大多触怒过皇上的情况下,很好地处理了君臣关系。C崔玄伯为太祖讲《汉书》时,提到娄敬劝说汉高祖将鲁元公主远嫁匈奴的事,太祖受到启发,也将公主下嫁到臣服归顺之国,以利国家安定。
D西河、建兴两地盗贼纷起,当地官员无法禁止,崔玄伯反对元屈诛杀首恶的观点,支持太宗大赦盗贼以安抚他们的主张。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幸邺,历问故事于玄伯,应对若流,太祖善之。(2)诏遣使者巡诸郡,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与宜都公穆观等案问之,太宗多其平当。
答案:1B 2B 3C 4A5⑴太祖到邺地,向玄伯遍问以前的典章制度,玄伯应答如流水一样自如,太祖认为他应答得非常好。⑵(太宗)下诏派遣使者到各郡县巡视,督查检举不守法规的官员,命令玄伯与宜都公穆观等人审查他们,太宗称赞他们(做得)公平得当。
解析:1尚:仰攀婚姻,特指娶公主为妻。2均为副词,于是。
A①介词,因;②介词,用。C①介词,趁着;②介词,依照。
D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4“太祖因此对他有所忌惮”一句原文中没有依据。
8 狐假虎威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言臻21岁,顾清河25岁。言臻顾清河是小说《全世界都在等你心动》中的角色,在小说角色设定中,言臻的年龄为21岁,顾清河为25岁。《全世界都在等你心动》是由作者素西所写的一部言情小说,连载于起点小说网。
1 文言文答案孙傅字伯野
全文翻译: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条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条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2 文言文《孙傅字伯野》的答案是什么原文 :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条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 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 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译文 :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条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条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3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译文编辑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
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
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
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
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
4 唐临为官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译文: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税而被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肯。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就从此出名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暮春时雨( ) (2)吾自当其罪( )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言回答)
4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
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 这件事。
1(1)恰逢 (2)抵充
2B
3惧其逸
4为囚及其妻儿着想 敢于担当 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5 孙子练兵文言文答案1。在训练中,孙子一次三令五申只后,妇人们的反映是什么?第二次三令五申后,妇人门有时怎样的?当孙子斩左,右队长后,妇人们又有怎样的反映?
2。“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中的君命指的是什么?不受体现在何处?
3。文中最能体现吴王救爱姬心情急切的举动的句子是什么?
4。文中表明吴王对孙子斩其爱姬心中不满的句子是什么?
1,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2,君命,指的是不合适宜的命令,这里指的是楚王要求不要斩杀他的爱妃,体现在“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
3,。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
4,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
6 魏徵传八下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2008年镇江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l)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 乙 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 2 分)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答:13( 4 分)( 1 )同“熟”,仔细 (2 )认为 (3 )受蒙蔽 (4 )完,尽(答对一个给l 分)14 (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l 分)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16(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分意思对即可)17 ( 2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 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 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l 分 惫思对即可)戴震难师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数千言不肯休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C曰:“几二千年矣”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震很迟才会说话,但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B戴震不仅勤奋,而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C私塾先生被戴震的问题问住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说:“你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D戴震自幼读书即不能不唯师,不唯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很值得我们学习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贯中以天下是汉家的天下的立场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个主要人物形像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对宋江说的一句慷慨激昂的话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赞颂的理想人间D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D 9D 10C 11D。
7 任末好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净衣易之: 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3、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对你的启发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⑴ 有时 ⑵ 交换,换
2、(他)经常说做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来办成事情(成才)呢。
3、读书要有选择,要选读名人的好书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C 11B 12B 13D 14 (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 解析 试题分析: 10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语境,把握语句大意作一分析、判断。
C项,既,这里根据语境意思加以推断,应是“已经”义,因为,古代的“既”与现在的“既然”义差别较大。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实词的文言文中实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通过代入检验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句意思,选出正确选项不难。
同学还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这道题目都是课内知识课外考。大部分实词都是一词多义,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注意哪些义项是经常用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频,这些词语要注意积累。
本题中的C项,“既”这个字的意思,在学过的古代表计时的“既望”中有所接触,学生容易推断出答案来。 11给文言文断句,需要在通文意初断句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本句话的意思为: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
和他的哥哥李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李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
本题可据此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本题中,“开元初”表时间,必须断开,故排除答案AC两项,至于答案D项,需要注意结合“授汝州刺史”与“为政严简”这一内容加以分析、判断,不难排除答案D项。
12此题考查古代的文学文化常识,需要逐项分析、推断即可。B项,根据前文提示:“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由此推断应是属于年号纪年法。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需要平日多加积累。比如,A项,“丁忧”这一说法较为简单,只要是掌握了“丁”是古代男子的称呼,“忧”在古代是对家人尽孝等方面的委婉说法即可;至于B项“开元”这个年号,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做出判断;而C项的“继好之义”和D项的“告身”这两个概念学生比较陌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作出判断。
13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张冠李戴等等。B项“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其实是金城公主的建议,这里是张冠李戴。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 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本题的设置错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根据文中“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
一句话可以推知答案。 1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字词的解释。关键字:(1)殓, 尸体不放入棺材;但,副词,只是。
(2)所历:所到之处,名词性短语1分;见:表被动1分,句意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参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做法。
文言文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中,“见”字解释很重要,需要注意,还有“但”,要注意古今意思的不同。
文言文翻译 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
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
9 艾子有孙文言文翻译及答案一、译文
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厌学习,艾子常用棍棒打他但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用木条棍棒打孙子越加严厉。艾子的儿子对艾子无可奈何。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便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
艾子惊讶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呢?”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和艾子的儿子。
二、原文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ji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ǐ)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三、出处
(明)陆灼 选自《艾子后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艾子后语》是明代文言笑话集。作者陆灼,是书仿托名东坡《艾子杂说》。
二、作品赏析
《艾子后语》是一部古代幽默作品集,文中故事以虚拟人物艾子为主人公,诙谐有趣,讽刺世风人物,往往发人深省。作者的用意是给据传为苏轼所作的《艾子杂说》作补充。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1 求内容怪异的文言文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幞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曰:“行道之人,不能解愁忧,何劳相问。”生曰:“卿何愁忧?或可效力不辞也。”女黯然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有定所。”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女喜从之。生代携幞物,导与同归。女顾室无人,问:“君何无家口?”答云:“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生诺之。乃与寝合。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坦,则室门已闭。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迹之,遇于野,长跪求救,请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临别约会于青帝庙。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使妻窥之。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郎愕然,以为未有。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与俱往。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鬼!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
陈氏拜迎于门,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谢不能。陈益悲,伏地不起。道士沉思曰:“我术浅,诚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问:“何人?”曰:“市上有疯者,时卧粪土中,试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习知之,乃别道士,与嫂俱往。见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秽不可近。陈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人爱我乎?”陈告以故。又大笑曰:“人尽夫也,活之何为!”陈固哀之。乃曰:“异哉!人死而乞活于我,我阎罗耶?”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之。市人渐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陈红涨于面,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停结胸间。乞人大笑曰:“佳人爱我哉!”遂起,行已不顾。尾之,入于庙中。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既悼夫亡之惨,又悔食唾之羞,俯仰哀啼,但愿即死。方欲展血敛尸,家人伫望,无敢近者。陈抱尸收肠,且理且哭。哭极声嘶,顿欲呕,觉鬲中结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惊而视之,乃人心也,在腔中突突犹跃,热气腾蒸如烟然。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绺帛急束之。以手抚尸,渐温,覆以衾裯。中夜启视,有鼻息矣。天明竟活。为言:“恍惚若梦,但觉腹隐痛耳。”视破处,痂结如钱,寻愈。异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来源:《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清)
2 古文中,怪的意思
怪 (形声。
从心,圣声。恠曾为怪的俗字。
本义:奇异;奇怪) 同本义 怪,异也。――《说文》 诡于众而突出曰怪。
――《论衡·自纪》 铅松怪石。――《书·禹贡》 苟床之山多怪石。
――《山海经·中山经》 见怪物――《礼记·祭法》。疏:“庆云之属。”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逍遥游》 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水经注·三峡》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聊斋志异·促织》 怪(恠)guài ⒈奇异,不常见的:奇~。什么~事?何方~物?〈引〉惊奇,觉得异常:大惊小~。
少见多~。 ⒉神话、传说或迷信者所谓的妖魔:妖~。
鬼~。 ⒊[怪人]性情乖僻或形状异样的人。
⒋很,非常:~好的。~麻烦。
~讨人喜欢。 ⒌责备,埋怨:责~谁?这事不能~她。
⒍〈表〉明白了原因:~不得,她不来。你没说清楚,难~他未听懂。
3 比喻事情古怪稀奇的文言文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1),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2),故夏姓曰姒(3)。。。母吞燕卵而生。。(4),故殷姓曰子(5)。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6)。《诗》曰:“不坼不副(7)”,是生后稷。说者又曰:禹、。。逆生,闿母背而出(8)。后稷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9)。故曰“不坼不副”。逆生者子孙逆死,顺生者子孙顺亡。故桀、纣诛死,赦王夺邑(10)。言之有头足,故人信其说;明事以验证(11),故人然其文(12)。谶书又言(13):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14),遂生尧(15)。《高祖本纪》言: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16),见蛟龙于上。已而有身,遂生高祖。其言神验,文又明著,世儒学者,莫谓不然。如实论之,虚妄言也。
注释
(1)人气:指构成人的气。
(2)薏苡(y!以):俗称“药玉米”、“回回米”,一种禾本科植物。其果实可供食用或药用。
(3)汉儒认为“苡”与“姒”同音,故有此附会。
(4)。。(xi8谢):即契,传说是商的始祖。燕卵:本书《诘术篇》、《进瑞篇》、《恢国篇》均作“燕子”,可从。意思是燕卵是燕之子。下文“卵”亦同。
(5)参见《史记·殷本纪》。
(6)汉儒认为“迹”与“姬”同音,故有此附会。
(7)不:语助词,无义。坼(ch8彻):分裂。副(p@辟):同疈,分。
(8)闿(k3i开):开。以上说法参见《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淮南子·修务训》。
(9)感(h4n撼):通“撼”,震。
(10)赧(n3n男上)王:名延,东周最后一个君主,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秦灭周时,赧王只被迫交出土地和奴隶,未被处死。
(11)明事:摆出事实。这里指举出历史记载。
(12)然:认为是对的。
(13)谶(ch8n衬):预示吉凶隐语。谶书:指专门记载谶语的书。
(14)己(j@忌):语助词,无义。
(15)以上事参见《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
(16)太公:对年老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刘邦的父亲。
译文
儒者声称圣人的出生,不依赖于从天上承受而形成人的气,却是另外承受于天的精气。禹的母亲吞食了薏苡就生下了禹,所以夏朝的天子姓姒。。。的母亲吞食了燕子卵就生下了。。,所以商殷天子的姓叫子。后稷的母亲踩了巨人的足迹就生下后稷,所以周天子的姓叫姬。《诗经·大雅·生民》上说:“胞衣破裂,胎盘分离”,如此顺利地生下了后稷。解说者又说:禹、。。难产,是开他们母亲背才生出来的。后稷是顺利出生,胞衣破裂,胎盘分离。由于没有损害母体,所以说是“不坼不副”。难产的其子孙不得好死。顺生的其子孙就顺应天命死去。所以夏桀、商纣被讨伐处死,而周赧王只被夺去城邑。说得有头有尾,所以人们相信他们的说法;又摆出事实来证明,所以人们就相信他们写的东西。谶书上又说:“尧的母亲庆都到野外去,遇上赤龙冲动与之交合,于是生下尧。”《史记·高祖本纪》说:刘媪曾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见与神仙交合。这时,雷电交加天空昏暗不明,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去看,见一条蛟龙在刘媪身上。后来她就有了身孕,终于生下汉高祖。这些话象神似的灵验,文字又明明白白地写着,世上的儒者学者,都没有说它不对的。如实评论这些话,其实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说法。
4 文言文 异 有哪些意思〈形〉
1 (会意。“异”,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strange;queer;odd]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different]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1 其他,别的 [other]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
1 护翼 [shelter]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distinguish;divide]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be surprised;be astonished]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pay attention to]。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respect]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assist]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
1 指以往,以前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after;later;future]。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strange]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special skill;special ability]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5 文言文都有哪些可以说无数!
古诗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 《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 语》《幽梦影》
《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趣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
历史类:《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
另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杨氏之子》
6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有什么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假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言情小说是很多女生的心头所爱,当然我也不例外,在上初中高中那会,我们班上是特别流行看言情小说的,那会儿大家都特别单纯,而且也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因此特别向往浪漫的爱情,几乎每个女孩子都特别喜欢看,大家也会相互借阅和讨论。到后来上了大学,有了手机和互联网这些,就不怎么会专门去看言情小说了,但是之前看过的小说,有一些情节真的是非常好看,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深刻。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言情小说有《一克拉的眼泪》,亦舒的《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还有就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一、《一克拉的眼泪》。这本小说是一部校园的爱情小说,离不开的套路,男生霸道冷酷,女孩子温柔可爱,美丽单纯,他们之间的一些浪漫的桥段和感人肺腑的爱情,具体的情节我不大记得,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女主角坐在教室里,面向窗外看的时候,看到了男主角在操场上俊美挺拔的身姿,可能这是他们的初次见面,小说里面这段文字描写的特别唯美浪漫,让人画面感满满,这也是小说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人留有一些想象的余地。
二、《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这部小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记得当时是一个女生同桌推荐我看的,她在看完这本小说之后哭的稀里哗啦,然后强调我一定要看这个。里面的情节我还记忆犹新,故事发生在乌克兰,女生是一个漂亮的普通女生,而男生是一个黑帮,两个人相恋,后来发生了雪崩,特别冷,男主角为了保护女主角,不惜牺牲生命,是一部非常感动的纯爱的小说,看完也会久久无法平静,难以忘怀,有时候生活到达不了的境界和高度,小说和文字替我们弥补,因此我们会相信,有些爱情可以超越生命,让我们对爱情有了更多的向往,即使它并没有太真实。
三、《倾城之恋》。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本小说,相信很多人就算没有看过,也一定听过吧,这本书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里面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更是被人们拿来歌颂爱情和学习爱情的一本“教科书”。张爱玲的文字总是有一种神奇特殊的力量,给人温暖和浪漫的感觉,细细品味这本书,你会感觉到无穷的力量和爱情的神奇伟大。
小说是一种表达感情和阐述故事,很好的途径,而且我们看到很多影视作品的剧本都是来源于一些小说,相比于影视作品,我认为小说的文字更富有感染力,而且可以给读者留有更多想象的空间,看起来感受会更加深刻和难忘。
1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3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翻译: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4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6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7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翻译: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是足够的。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8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9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10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翻译: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11士别三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2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13高山流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翻译: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14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翻译: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15曾子杀彘(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16黄粱一梦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翻译:唐朝时期,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从衣囊中取出一瓷枕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这时已晚,店主人开始煮黄米饭。卢生便按着道士的说法开始睡觉,他很快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回到家中,几个月后,还娶了一个清河的崔氏女子为妻,妻子十分漂亮,钱也多了起来。卢生感到十分喜悦。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戎虏之兵,又提升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几个孙子,成为天下一大家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到了80多岁时,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惊醒,才知是一场梦。这时,店主煮的黄米饭还未熟。卢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说:“这难道是场梦?”吕翁听了便说:“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
17闻鸡起舞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翻译: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18螳臂当车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翻译:齐国国王庄公出门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子搏斗。(庄公)问他的车夫说:“这是什么虫啊?”车夫说:“这是螳螂。作为虫来说,(它是那种)只知道进不知道退的,不估计一下力量对比就轻率和敌方对阵。”庄公说:“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于是让车绕道避开了它,后来勇士都投奔了庄公。
19狡兔三窟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翻译: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
2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翻译: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
21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
翻译:司马文王同刘禅一起欢宴,司马文王喊来乐工舞女,特地为刘禅演唱刘禅故国蜀地的乐音舞蹈,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忘国感到悲伤,只有刘禅一人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又另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好,这里欢乐,我不思念蜀国。”
22指鹿为马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
翻译:秦二世当政的时候,赵高骑着鹿跟丛着走秦王说:"丞相为什么骑着鹿呢" 赵高说:"(我骑的)是马"秦王说:"丞相弄错了,把鹿当作马了"赵高说:"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可以问问众大臣"大臣中一半的人说是鹿,一半的人说是马在这时候秦王不能再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听从了逆臣的说法
2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翻译: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24奇货可居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翻译:吕不韦在赵都邯郸经商,看见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后,便问他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吕不韦说:“现在农民努力从事耕田劳动,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建国家,立一个君主,获利就可以传至后世。秦国的公子邑人在赵国做人质。住在城,我愿去为他效力。”
25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翻译:吴地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森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 “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6曲高和寡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翻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 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 《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不过几个人罢了。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
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 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 《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不过几个人罢了。这就是歌曲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
27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鴞。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引入黄河。
28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9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30班门弄斧
采石江头,李太白墓在焉。往来诗人,题咏殆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亦确论也。
翻译:李太白的陵墓在采石江头.来来往往有许多诗人在那里写诗吟咏李白,把墓前的灵台都写遍了.其中有一个过客写了一首绝句:”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这是多么正确的论述(真理)呀..
望采纳!!!最好加点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