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中国选手高亭宇顶住压力、展现出上佳状态,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冬奥会第四金。四年前的平昌,当时21岁的高亭宇一鸣惊人,夺得中国男子速度滑冰的冬奥第一枚奖牌。四年来,高亭宇的技术、心理更加成熟,实力继续提升,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够在北京冬奥会上将奖牌换一个颜色,今天,他的这一心愿终于达成,并再次创造了中国男子速度滑冰的历史。昨天下午进行的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名将云集,除了卫冕冠军、挪威选手洛伦森之外,还包括2021年世锦赛冠军加拿大选手杜伯雷尔,2021年世锦赛第三名、俄罗斯选手穆斯塔科夫,2018年平昌冬奥会银牌得主、韩国选手车旼奎,2020年世锦赛冠军、日本选手新浜立也等。
但高亭宇的实力也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视。
500米是速度滑冰距离最短的比赛项目,需要运动员有着强大的爆发力,而高亭宇的爆发力在整个速度滑冰界都是出名的。本赛季波兰站的比赛上,高亭宇首夺世界杯冠军,他当时的前100米成绩达到惊人的9秒32,滑出速度滑冰史上最快的前100米。在去年9月的全国比赛上,高亭宇也曾滑出33秒83的成绩,距离世界纪录仅差022秒,如果这个成绩放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高亭宇将稳稳夺冠。
速度滑冰是冰上运动的基础大项,也是为中国实现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的项目,这个突破早在1992年就由叶乔波完成,但金牌零的突破直到2014年才由张虹实现。而中国男子速度滑冰改写历史的时刻来的更晚。如果从罗致焕在1963年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上为中国冬季运动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算起,中国男子速度滑冰获得第一枚冬奥奖牌已在55年后,夺得冬奥金牌更是在59年后。
北京冬奥会中国奥运代表团也是再传捷报,高亭宇在男子500米速度滑冰这个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成功的拿下了本届冬奥会的第四枚金牌,同时他还打破了奥运会的记录,最终加冕冠军。高亭宇夺金,韩国选手恐遭国际奥组委处罚,究竟怎么回事?
高亭宇夺金
在速度滑冰500米的决赛当中,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2获得了奥运会的冠军,打破了奥运会的记录。高亭宇的这块金牌也是我们中国冬奥队获得的第四金。在颁奖典礼当中,我们看到了非常具有争议的一幕,这也让我们的国人感到愤怒。因为高亭宇获得了金牌,韩国的选手车旼奎获得了亚军,日本的选手森重航是获得了铜牌。
男子500米速滑比赛非常激烈。共有30名运动员,15个小组进行比赛。一组中的两个选手竞争,并根据速度排名。24岁的高亭宇是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队的旗手。在这次比赛中,他排在第七组,同组的对手是波兰的茹雷克,比赛一开始,高亭宇就率先拿到了内角球,并在直道远远超过了对手,最终的成绩是惊人的34秒32,打破了奥运会纪录。然后,八组比赛逐一进行。没有对手超过高亭宇,冠军属于高亭宇和中国队!
韩国选手恐遭国际奥组委处罚,究竟怎么回事
在高亭宇夺冠之后,张虹情绪过于激动,似乎比她当年登上奥运之巅更激动。有眼尖的观众发现,张虹在解说的时候,眼睛不受控制地看向高亭宇,如果只是单纯地作为前辈为后辈高兴,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举动,只有两个关系非常近的人,才会发自内心地表示关注。更让人意外的事还在后面,组委会安排的颁奖嘉宾原本是非洲的奥委会官员,等到颁奖仪式进行的时候,为高亭宇送上金牌的却是张虹。
众所周知,韩国队在这个项目上的犯规是全世界最出名的,但那届冬奥会上,加拿大和中国均被9次被判犯规,作为东道主的韩国队只被判罚了3次犯规,很多判罚存在争议。这次车旼奎用了4年前别人侮辱他们的动作来抗议,抛开违规不说也太没有创意了,果然是没有他们不能抄袭的东西。
很多中国网友直接到奥委会官方微博下留言指责这种行为,有网友表现:“这本是互不干涉的项目,不知道车旼奎这个动作是什么原因,但显然是对冠军的不尊重。”还有网友直言:“强烈呼吁取消车旼奎的奖牌,这不仅是违规行为,更是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简直是输不起”。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呢?
高亭宇创造中国速滑的历史!
2月12日下午,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发令枪响之后,高亭宇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冰丝带”的洁白冰面,不愧是全世界速度滑冰前一百米最快纪录的创造者,高亭宇将同组对手远远落在身后,在全场观众兴奋的欢呼声中第一个闯过终点。34秒32,新的奥运纪录诞生了!二十分钟后,当比赛全部结束,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金牌终于诞生。
源自中国青年报
速度滑冰是冰上运动的基础大项,也是为中国实现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的项目,这个突破早在1992年就由叶乔波完成,但金牌零的突破直到2014年才由张虹实现。而中国男子速度滑冰改写历史的时刻来的更晚。如果从罗致焕在1963年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上为中国冬季运动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算起,中国男子速度滑冰获得第一枚冬奥奖牌已在55年后,夺得冬奥金牌更是在59年后。
两届冬奥会,高亭宇两次创造中国速度滑冰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