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什么意思?

凤求凰什么意思?,第1张

一般形容男追女。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司马相如曾以诗句”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来对卓文君表白.所以求凤凰就代表了追求的意思.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汉族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凤求凰

汉   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待嫁闺中的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多少情侣们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参考资料:

凤求凰 (司马相如辞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世间难吐只幽情,泪珠咽尽还生。手捻残花,无言倚屏。

镜里相看自惊,瘦亭亭。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双卿。

-贺双卿《湿罗衣》

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丹阳出了一位很有文学细胞的美才女,名叫贺双卿(1715~1735)。其凄婉的人生经历很有特点。她既非出身王室贵族的富家女,也非少女时代即选秀入宫的嫔妃媵妾,更非堕入风尘色艺俱佳的青楼女子。她是出生在社会最下层的农民家庭的女儿,却和普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少女时代对人生和未来充满憧憬。她美慧善良,文弱纤秀,满腹诗才,然而在那个封闭愚昧的时代,她只能嫁给“门当户对”的庄稼汉。婆婆害怕媳妇夺走她的爱,儿子周大旺对母亲惟命是从。贺双卿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丈夫不但不懂得怜香惜玉,反而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参与对她的虐待。

任凭婆婆和丈夫的百般凌辱,苦命的双卿有泪只往肚里咽。贺双卿的故事非常典型,她是古代中国千千万万农家妇女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这种情节在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中多有体现。

当千千万万受迫害被压迫的妇女面对种种磨难无法忍受和解脱时,往往选择轻身,而贺双卿则是将她遭受苦难的痛苦历程以诗歌的形式留给了后人。贺双卿的家庭是地道的农民,但她的舅父是乡间的私塾先生。幼小的双卿常去舅父处玩耍。每当塾师授课时,双卿就倚于窗下,悉心聆听,成为一名编外学员。就是在这种半自学状态下,这位极具文学天赋的少女,竟然“无师自通”,领悟到了做诗赋词的真谛,学会了吟诗作赋。

贺双卿惊人的文学才能,宛如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中修成的武功,既不为人识,她自身也不知其功力几成。她若是个男儿,家人或许会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从而也就有了度量的尺子。偏偏她是女儿身,家人没指望她去博取功名,当然也不知道她身怀绝技,具有非凡超人的文采。在封闭落后的乡下,谨守妇节的贺双卿在婚姻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她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嫁到孤儿寡母的周家。

无论是美丽还是诗才,贺双卿都像荒原上一朵野生的百合花,默默开放,随风摇曳,无声无息。直到有一天,一个男人偶然走过这片荒野,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带着浓郁诗意的馨香,发现了这朵野百合。

男人名叫史震林,是贺双卿婆家周大旺同村人。这位以“载异书,携美人,登名山,遍采歌咏以为一代风雅”的不凡之士,高寿87岁,是乾隆二年(1737)进士。1733年,史震林建议敞开绡山耦耕书院大门,广收博纳本地与外县的各路学者文人。就是在这一年,他偶然结识了同村周家刚娶的新媳妇贺双卿。

据史震林《西青散记》记载,1733年四月的一天,史震林邀段玉函等数名才子回村游玩,偶见一美艳少女手执畚箕出外倒垃圾,很觉惊讶:自己出生金坛,怎么从未见过这位美貌少女呢?再看垃圾中竟有不少树皮纸屑,上面隐约有笔墨痕迹。凑过去捡起来一看,竟是残缺不全的诗作。

经打听,史震林等很快得知了双卿凄惨的境遇,于是主动探访。捧读双卿完整的诗作,敬佩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双卿钦慕才子们的风度和才华,遂与史震林等诗词唱和,腼腆而拘谨,“发乎情而止乎礼义”。史震林等人在极端同情之际,曾思想帮双卿摆脱困境,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贺双卿却忧伤道:“田舍郎虽俗,乃能宛转相怜,何忍厌之,此生不愿识书生面矣!”直到去世之前,贺双卿对来自婆婆和丈夫变本加厉的折磨和凌辱,始终默默承受而不作任何抗争。

贺双卿去世之后,从长安搏取功名归来的史震林收到贺双卿留给他的一首词:

终日思君泪空流,长安日远,一夜梦魂几度游。堪笑辛苦词客,也学村男村女,晨昏焚香三叩首。

求上苍保佑,天边人功名就,早谐鸾俦。应忘却天涯憔悴,他生未卜,此生已休!

史震林大贺双卿20多岁,从词中看出贺双卿对史震林已是情根暗种,却不敢有丝毫表白,“他生未卜,此生已休”,内心深处的绝望溢于言表。捧着贺双卿的绝命词,史震林热泪纵横,泣不成声:“才与貌至双卿而绝,贫与病至双卿而绝。……”

为贺双卿真情所感的史震林开始全力搜集她的诗词。贺双卿做诗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丈夫婆婆不允许她写诗,见她写诗作词非打即骂,并将她从娘家带来的笔墨纸砚统统扫地出门;她身体虚弱,终日劳作,斟字酌词、专心写作的时间也少。贺双卿写诗作词,并非要流下传世之作,她只是想以诗句宣泄悲郁、抒发情怀,为她灰暗的生命点亮一盏属于自己的精神的灯,(就仿佛遍体鳞伤的羔羊躲在阴暗角落里舔血时轻声的呻吟。)或有意毁弃,或以粉笔芦叶为具,粉脱叶败既佚。史震林历经艰辛,仅收集到幸存的14首诗词。

史震林一生著述颇丰,但他对中国文学史最重要的贡献,则是发现并真实记录了女词人贺双卿凄婉短暂的人生历程和她不朽的诗篇。后人将14首诗辑为《雪压轩词》刊行。虽然只有14首,足以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第一女词人”、“清代易安”,两顶桂冠均当之无愧。

婆婆和丈夫的无情折磨,加之过度劳累,贺双卿一病不起,终于在无望的幽怨中含恨死去,年仅20岁。(她以生命的代价告诉后人,远离那黑暗的制度、愚昧的年代是多么幸运。)贺双卿悲惨的人生遭遇可以省略,但她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食粮却值得仔细品味、反复咀嚼。

同样都是出家人,有些一辈子只能做个和尚,而有些人却被尊为高僧,里面可是大有乾坤的。

我们在电视上都看过很多品行和修为没那么高的,就被称为和尚,只有那些真正在修道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和尚,才被会称为高僧。

小编今天所说的这位和尚也可以被称为高僧,他身为和尚,却遭到风流才女的求爱,为了拒绝的同时又不伤才女的心,他回了一首诗,诗中每一个字都非常普通,却反而成了拒绝别人的经典。

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让才女如此不顾双方身份去表白,又是怎样的诗,才让大家都觉得好呢?

这位高僧的名字叫皎然,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的祖先是史上非常有名的诗人谢灵运,身为大诗人的后代,虽说已经是第十代了,可是他的血液里还是遗传了祖上的好学基因,而且成就方面也不比他的先祖低。他从小非常喜欢诗书,不管有事没事都随手揣着诗书研读。在不断的积累之下,他的学识就上来了。

大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原开花的时期,就连西游记的背景都在那个时期。有很多人都受到佛法的熏陶而出了家,皎然也正是受到佛法的吸引才成为了出家人。他在佛法方面的成就特别高,领悟力很强,和那些酒肉和尚相比,实在高尚太多了。

而且他也不像那些只会吃斋念佛的出家人,而是一位文采过人的儒僧。除此之外,他还是我国茶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写下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诗。比如这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这是一首五绝诗,全诗非常容易理解,却道出了他对茶的倡导。每年的九月初月也就是重阳节,伴随重阳而来的正是那淡雅的菊花。诗人正是在这一天,看到山上僧院里的菊花开了才写这首诗。重阳节到了,那东墙边上的菊花也开了,菊花挂在枝上,整片墙下都成了**的花海。世人都喜欢喝酒,觉得大口喝酒是人间快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喝茶的香味呢?

这首诗中,前两句写出了皎然身处重阳时期的景色迷人,后面两句则写出了他对喝酒的反对,提倡大家喝茶的用意。

大家都以为茶文化是由陆羽发起的,其实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完全不低于陆羽,如果说一人是茶文化之父,那些另一个就是茶文化之母。为了打响茶文化,他经常以茶会友,不管到达哪里非常受人尊敬,就连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亲贵族们,在他面前都经常以平常人自居。

只要有空,皎然就会走访,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参拜当地的大佛,到处参悟佛法,他也因此而被大家称为“江东名僧”。

既然说他是高僧,那么他在佛法方面的领悟力肯定也是非常高的。像他这样的才子僧人,自然也会撩动不少少女的芳心。在这些动心的少女中,其中有一个名为李治的女子。这个女子从小就非常叛逆,可以说和皎然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不过,李治虽然性格叛逆,却并不像现在那些一无所成的小太妹一样,她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非常高,是唐朝时期的女诗人之一。她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作诗了,还因为她所作的那首诗,让她父母觉得这个女儿的性格太过开放,这才把她送到山上去修道。

她的父母原本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经过清修之后性格会有所改变,所以才把一个弱女子送到道观里面修道。可是因为她所处的时代对女子的包容性太强,再加上父母没有亲身教育,让她不仅没有清心寡欲,反而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热情,奔放。

李治见到了皎然之后,对这个外貌和性情比女子更温柔的儒雅美男子一见钟情,甚至抛开了矜持,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在多次暗示无果的情况下,李治更是直接写下了一首《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治的才女之名也是名副其实,而且完全符合她的性格,热情,毫不隐藏自己的情感。第一二句写的是她把诗句写在白雪一样的纸上,然后折成鲫鱼的样子。这里面还藏了一个很古代的说法,古人把写好的信之类的装进鱼的肚子里面,以此表达内容的隐秘性。身为才女的李治引用这个典故,则是在代表她的芳心暗许的意思。

后面两句则显示出了诗人的聪明之处了,表面上是藏了诗句,实际上却是在暗示读诗之人自己的心意。不管是“心里事”还是“腹中书”都是诗人的肺腑之言,如此可见这位才女对皎然的情感是真切的。

前文说皎然是高僧,其中也就包含了他的高情商。在他看完这首诗之后,自然是明白李治心思的。可是,李治喜欢他,他对李治却毫无男女之爱,于是,回她一首《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题目当中的季兰正是李治的字,他这么做,也是在表达他对李治的尊敬之意。从第一、二句中可以看出,皎然的文学水准确实很高,那么明显的求爱诗,却被他当作是天女来试探他的禅心是否坚定。既然无法回应对方的真心,就把对方的痴心当作是一种试探或者玩笑,让对方不会太难堪。

第三四句虽然拒绝得非常委婉,但是却非常坚定。而且特地说明并不是人家姑娘不好,而是与自己身份不符。最后一句则是劝姑娘断了对自己的情意。

整首诗通俗且含蓄,让读者一下子体会出其意思,堪称拒绝的经典,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高僧的智慧之处。所以说,人们称他为高僧,并没有夸张,他确实当之无愧。

1 关于少女怀春的7字诗句

关于少女怀春的7字诗句 1描写少女怀春的诗词

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3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6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7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9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10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11

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吕洞宾《梧桐影》

12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沁《离人》

1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1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2形容少女怀春的诗句

《卓女怨》

妾本怀春女,春愁不自任。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

托援交情重,当垆酌意深。谁家有夫婿,作赋得黄金。

《杂诗》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

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兰泽不可亲,凝情坐惆怅。

淇水春正绿,上宫兰叶齐。光风两摇荡,鸣佩出中闺。

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徒然路傍子,怳怳复凄凄。

碧树泛鲜飙,玉琴含妙曲。佳人掩鸾镜,婉婉凝相瞩。

文袿映束素,香黛宜裹绿。寂寞远怀春,何时来比目。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千秋岁 惠洪

半身屏外。

睡觉唇红退。

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

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木兰花十六首 晏几道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月会花期如意少。

思量心事薄轻云,绿镜台前还自笑。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

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

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

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

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

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

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

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

已拼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

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小颦若解愁春暮,—笑留春春也住。

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

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

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夜凉水月铺明镜,更看娇花闲弄影。

曲终人意似流波,休问心期何处定。

3描写少女春心的诗句有哪些

“畏君知侬心,复畏知君意。

两不关情人,无复伤心事。” 《前懊曲》钟惺仿“意思儿真,心肠儿顺。

只争个口角头不囫囵。怕人知,羞人说,嗔人问。

不见后又嗔,得见后又忖,多敢死后肯。” 《四块玉·风情》兰楚芳“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诉衷情》周邦彦“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

、“彼其之子,美如玉。” 《诗·魏风·汾沮洳》“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浣溪沙·春情》苏轼“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皱水轩词筌》贺裳“断颊微红眼半醒,背人蓦地下阶行。摘花高处赌身轻。

细拨熏炉香缭绕,嫩涂吟纸墨欹倾。惯猜闲事为聪明。”

《浣溪沙·闺情》吴伟业“何等姿态,妖冶极矣,然传神绘影,却不伤雅。千古咏美人者说不到此。”

《词则·闲情集》陈廷焯“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子夜四时歌·夏歌》萧衍“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1 纯情少女深爱着对方,但羞涩的心理却使她刻意掩饰自己的心思;她急切地想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但又害怕万一对方并不钟情于己,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情何以堪!细腻地刻画了为情所困的少女的怨恼之情。2 作品采用口语的形式,表现少女婉曲复杂的心理活动。

她始终无法克服少女的羞涩与矜持,所以一直没有向爱上的如意郎君挑明自己“愿与郎君成婚配”的心意;怕人知晓,有人问起便嗔怒责怪不承认。有一颗想爱又不敢大胆地表白的矛盾的心。

这份感情让她神魂颠倒,心烦意乱,心上人在眼前却犹豫退缩,不敢吐露真心。最后烦恼地自怨自艾:“多敢(意即多半、大概)死后肯。”

刻画了一个怀春又胆怯的小女子的形象。3 作品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具体情节。

少女刚品尝了一小口新茬杏子,便“齿软怕尝酸”了。作者用空灵的笔触,烘托出少女的伤春情事。

她先前初尝杏子,酸到眉尖;看到暮春的景色,又蹙起了双眉,这么一份伤春的酸楚简直就要痛彻心扉。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作者将少女品尝新鲜杏子的酸涩,与怀春心酸的本质内容相互勾连。

词作当中尝杏怕酸的情节,似乎对妙龄少女怀春的心境还有另一番隐喻作用,也就是暗示着少女心中萌发的爱情追求,就像吃杏子一样,想要尝试,又怕齿酸,而“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这种微妙的爱情心理,表现得十分真切含蓄。

细致地描摹出少女怀春的愁绪。4 少女对意中男子的思慕则充满着甜蜜的痴情,在她的眼中,他简直是帅呆了,美得无法形容,美得像怒放的鲜花,面色白皙,光洁如玉。

在对美貌男子的赞颂当中,流露出怀春少女的无限钟情。5 描写了怀春少女因为情无所属,常常表现出闲散、娇慵的意态。

6 怀春女子在梦中见到情人,但是欢情未洽,美梦难成,因此带着青春的苦闷。为了排遣无聊,她荡起秋千,身轻如燕;然后孤身独处,难以释怀,索性红窗昼眠,遁入梦乡。

通过少女的困倦娇慵,表现其落寞难言的心绪。7 描写待字闺中的少女的神态、举止,刻画出一位怀春少女的幽寂形象,细腻的反映出少女心里的孤寂欲动的心境。

8 从描写少女的举止看似娇憨可爱,实则渗透着闲淡之中的孤寂凄楚,上片“背人”两句即已透露出少女别有隐衷,而下片末句的一个“闲”字,又极其深刻地点出了独守空闺的青春少女内心的无奈和惆怅。9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莲与“怜”(“恋”)谐音相通,成为青年男女表露爱慕之情的隐语。

这里同样描写少女由碧水红莲的美好景色,触引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色同心复同”,是说荷花的花瓣都是红色的,而其花心均呈淡**。

“藕异心无异”,是说藕的形状各不相同,而其藕心皆为中空圆形。这两句虽然表面上是写荷花和莲藕,其实“心复同”、“心无异”则是在反复强调女子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以及对于意中人能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期盼。

这样的爱情表白因为采用了谐音双关和隐喻的艺术手法,所以显得含蓄蕴藉、意在言外。10 描摹少女一见生人闯入后园,便慌里慌张地害羞回避。

正当此时,仆人告知她,刚才进入后园的是自己未来的相公。她也很想一睹未来夫婿的样貌,为了不惹人注目,她倚靠着门的一边,回头去望;又怕进来的公子察觉有人在看他,洞悉自己的一片芳心,于是巧妙地做了一个“却把青梅嗅”的假动作,表面上是因为嗅青梅而回头,其实是借机来偷看一眼未来的夫婿。

极其形象地展现出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地去见的微妙的少女情怀。

4李清照“少女怀春”的诗词有哪些

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 《点绛唇·蹴罢秋千》

3 《浣溪沙·闺情》

4 《点绛唇·闺思》

5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原文:

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 《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9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0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作者生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9D%8E%E6%B8%85%E7%85%A7

5形容思春的诗句

1《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3《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4《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5《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黄金缕》

司马槱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7《减字木兰花》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8《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0《菩萨蛮》

李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文化中诞生了很多诗词,恋人们使用这些诗词进行表白,在彰显浪漫的前提条件下还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让人感到十分的浪漫。

第一句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这句话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示长相厮守的愿望,所以说如果今年要给另一半发红包的时候,带上这一句也是十分合适的。

第二句就是愿作鸳鸯不羡仙,中国古代的鸟类比如比翼鸟和鸳鸯都是十分浓厚的彰显爱情的色彩,但是鸳鸯是出轨类型的动物,交配后雄鸳鸯会另外择偶,可以说是渣男的最好代言词了。

第三句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但这句话其实是元稹写给自己已故亡妻的话语,所以说不懂的朋友们千万不要乱用诗词。

第四句就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菜叶,此物最相思,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友人的诗词,各位千万不要被最相思给迷惑了,其实古人的感情也是很单纯的,最相思都无法表示情侣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实在是令人感到十分的费解。

第五句就是春风十里不如你,但是此句实则是杜牧写给歌姬道别的诗句,颇有残花败柳之感,而这春风十里,其实居然是烟花之地。

每年的七夕,有对象人都会别出心裁的为其准备一份惊喜,例如一捧999朵玫瑰(当然更土豪的会准备9999朵)、一场出人意料的求婚仪式、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甚至还有些人会借用古诗词来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诗词的原意,和如今所代表的情感并不相同

事实上,一些词语看似凄美其实是凄惨,如果不懂诗词的原意和出处而随意使用,可能闹出笑话的就是自己了,说不定还会引起误解,尤其是针对那些才高八斗的才女,各位认为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52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9
下一篇2024-0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