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类的一封信
敬爱的人类:
你们好!
我们之所以还愿意叫你们一声“敬爱”,是因为我们还相信你们还是有良心及爱心的。
我们是一群藏羚羊,我生活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这里有着绿油油的草儿和新鲜的空气。可是,你们的贪欲之心战胜了你们的一切良知,剥夺了我们亲爱的家园。一天,正当我们静静地品尝着美味的午餐时,一群粗犷的猎人闯进了我们的家,他们蜂拥而上,骑着烈马,开着卡车,践踏着我们可爱的家。看者被蹂躏的大地,我们想去解救它,可我们不行,因为我们自身难保,成群结队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向我们扑来。我们惊慌失措,疯狂地奔跑,拼命地逃,可幼小的弟弟妹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们去落入了“虎口”。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猎人捉走,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关进铁笼,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大声地呼喊,:“快走,快走!”我们伤心欲绝。在一瞬间,我们美满的家庭破裂了,妻离子散;在一瞬间,我们失去了最重要的家人,心痛不已;在一瞬间,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惨不忍睹。“是什么?为什么?你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朋友吗?”“你们何必自相残杀呢?”
我们的世界瞬间灰暗下来,等待的是无尽的迷茫和绝望。
人类,你们的感触是什么。难道你们没有一点怜悯之心么?难道你们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吗?不,我们也有生命!
我不知道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哪里,说不定正徘徊在死亡的边缘,说不定正在动物园贡人欣赏,说不定已经五马分尸,被作成药材及衣物了。
而我,现在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挣扎着,提起笔,将我的心声诉说给了你们,这也是我最后一段话了。
送你们一句话:“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也不是你的。”
敬爱的人类,我之所以还尊称你们一声“敬爱”,是因为我相信,你们会醒悟,会改变,当你们大彻大悟的时候,一定是我们动物重生的时刻!
一只垂死的藏领羊
狗――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我妈妈的爸爸――外公养了一条守门狗,它的名字是我表弟取的,叫花花。这是一条土黄和白色相间的牧羊犬。
它眼睛大大的,鼻子长长的,很乖。尾马不长不短。嘴巴很大,里面布满了锋利的牙齿,专门来啃骨头的。四肢很长,也非常灵活,擅于奔跑。要是它不擅于奔跑,那怎么能追得上小偷呢?
有一次,我和妈妈到外公家作客,外公带我们到果园玩,我狂奔向果园。一阵奔波过后,我来到果园。正当我喘气的时候,花花引吭大叫,叫着便向我扑来,我撒腿就跑,那种“森林之王”的霸气(我属虎)荡然无存。我惊慌失措地跑到妈妈跟前,像个断了魂的兔子。当快到果园的时候,我躲在妈妈身后,胆颤心惊,心“砰砰”直跳。只见外公拍了拍手,这意思是“客人来了”。花花乖乖地退到一边,心里却不服气。
时间长了,花花的气也消了。外公叫我和表弟,还有那个把“森林之王”吓得胆颤心惊的狗,一起照一张像。我犹豫再三,竟答应了。爸爸给我们仨哥们儿(狗也算一个)拍了一张合影。嘿,这个新哥们儿真帅!
它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一碗饭几分钟就搞定,就是干饭也不过十分钟。
它要是要睡觉,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如果没人叫它,它能睡上一天二十四小时!但它又那么的尽职:即使在睡梦中,鸟扑翅的声音都能把它惊醒。
狗――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到此,我想说:“狗,的确是人类忠诚的朋友!”
近日,山西太原的一位保安大叔与猴子跳舞嬉戏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视频中保安大叔隔着玻璃与猴子神同步,动作出奇的一致。视频被网友看到之后,许多人纷纷表示“快乐是会传染的”。
的确,视频中的保安大叔与猴子可爱的一幕就是他们互相传染给了对方。而作为人类,与动物最理想的关系也应该是保安大叔与猴子的这种关系。
作为人类,我们理所应当的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在一些动物眼中我们更像是“神”一样的存在,时刻掌握着它们的命运。而我们在如此长的发展之间,种种行为似乎也是这样做的。人类想要动物是什么样的,他们就会被变成什么样。
为了满足私欲,我们对各种动物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用它们的生命类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这样非常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自古的各种灾害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毫无疑问,如此这样下去对人和动物都没有任何好处。
人与动物最理想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关照,相互促进,和谐与共同发展的。作为更高级的人类,我们应该时刻关爱着各种动物的成长。因为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世界的一份子。既然动物将人类看做是上帝,那么我们更多的应该做一些善良的,帮助它们的事情。
人与动物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和谐发展,和谐既然是我们人与人的主题,那就也应该是人与动物的主题。只有人类和动物共同存在,和谐发展,才会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对人与动物都是有益无害的。
这位保安大叔与猴子嬉戏的视频让我们在感到快乐当中更加深入的思考了这个问题,相信作为人类,我们一定可以与动物保持这样良好的关系。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飘散着荷尔蒙的味道,大部分的物种在这个时间段内都会进入发情期,以期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生下自己的小宝宝,赶上一个好的季节,阳光明媚食物量充足,这样后代的存活率才会更高,设想一下有哪个物种会像人类文明一样,有着大房子冬天暖气供上夏天空调吹上,发情期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寒冷的冬天也还是可以生娃的,当然问题并不会这么简单,必然还有些未知的原因在作祟,接下家可以深入的了解一下。
动物的繁殖期
地球上的生物史已经有38亿年了,从最初的简单单细胞生命,一路发展进化经过多次生物大灭绝,发展到今天地球上已经有180多万个物种,并且还有很多新物种尚未被人类所发掘,占据地球70%表面积的海洋也不是人类可以轻易彻底探测的,可以说发展到今天的这些物种都是有着它自身的优势,是被自然所选择下来的。
生物在地球上生存最本质的两个追求就是填饱肚子同时繁殖后代,这两个目标是缺一不可的。不过,要了解的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生存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有的物种在食物链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那么也就意味着天敌的存在,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还需要警惕成为别人的猎物。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时刻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既能更好地捕食猎物填饱肚子,同时也可以谨慎面对天敌的袭击。在什么时刻生物是最脆弱的?首先一定是进入黑夜睡眠状态,这一点人类是深有感触的,我们时常可能会在夜中惊醒,有的时候换了新的地方很难入睡,这些其实都是人类潜意识里的警惕性,这是被刻在基因内的东西。除此之外当野生动物处在孕期的时刻是最脆弱的,因此都会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时期。
同时需要保证超高的后代成活率,让每一次付出都尽量得到更高的回报,因此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这可能是几十万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生存方式,一个合理时间内的发情期会让该物种保证自己的后代更好地存活,之后尽可能的减少让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的时间。
人类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繁殖周期?
其实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至少人类这个物种在学会了直立行解放双手,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尤其是使用火之后,不再受自然环境和季节性的约束。因为人类可以自己创造舒适的环境,季节性已经难以影响人类的繁殖习惯,即使孩子在冬季出生,依然可以生存的很好。同时学会使用工具的人类,寻找食物并且阻挡外来危险的能力提高了,因此季节性繁殖习惯也久没有意义了。
那么人类没有明显的繁殖周期还有其他原因吗?
在数百万个物种里人类的婴儿可以说是最没用的,当然这也是因为人类直立行走的习惯,让产道变窄,这就意味着婴儿不能在子宫内发展的时间太长,“提前”出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大脑壳还没有变得那么坚硬而是软的。即使在婴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可以说智人的幼崽娇贵的很。
那么如果父母双方都共同参与照料“无用”的小婴儿,可想而知他们的成活率要高很多,在这个时候雌性可能就要想一个办法把另一半栓住。那么隐藏排卵期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如果有发情期的存在,那么发情期结束一般而言雄性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但是当不存在明显的发情期,那也就意味着判断雌性是否成功受孕,因此为了避免隔壁老王的介入,雄性就需要一直守在雌性身边,直到宝宝降生。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没有明显的发情期促进了人类发展成一夫一妻制。在《自私的基因》中有这样一段话“任何生物都是基因为了保全自己而设计出来的精致的生存机器”,其实可以知道这也就意味着生物的个体数量越多越好,因此生物都有着过剩繁殖的趋势。
从基因生物进化角度来理解“发情期”的存在
生物所表现出的一切本质上来说都是基因在作祟,99%的物种存在发情期也好,人类不存在明显的发情周期也罢,这一切并非是生物自己的意愿,都是自然选择下的结果。一个种群最初所有的个体可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可以在一年当中任何季节交配繁殖后代,但是我们清楚,有些季节出生的宝宝存活率会更高,因为环境上较适宜,食物量也充足。那也就意味着,这些个体把基因遗传下去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适应了自然会环境,就被自然所选择下来。
而对于人类这个特殊的物种,一切都变化了,我们有能力适应所有的自然化境,因此季节性无法作为选择的条件。
前天晚上,农业农村部官网正式公布关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而此《目录》公布的动物种类当中,并不包括狗类。而农业农村部给出的解释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及偏爱,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国际上普遍不作为畜禽,我国也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这里说的人类文明肯定是指人类驯化狗之后的历史,
那么人类与可爱汪星人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本期内容将告诉你答案!
下面的内容会分成三个角度来介绍。
01
史前时代
在史前时代,也就是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狗就已经被驯化了。
一个共识就是:犬类是由狼驯化而来的,但是对于驯化的时间,科学家以及学者的意见分歧就很大了。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距今5万年甚至10万年人类就已经驯化了狗,而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在16万年前人类才驯化出狗。
另一个共识(基本上)就是:狗是在亚洲或者说东亚最先被驯化的。
上面这些我们都先不管,我们可以一起来还原一下当时的生活:
在亚洲生活着一群疯狂原始人,这些人每天都为食物而发愁,女人们总是出去采集野果,而男人们则出去打猎。
通常,男人们打猎的战利品都是死的,除了一些吃草、攻击性比较弱的动物,毕竟那些攻击性太强的动物也不敢留着,比如老虎之类的。
而那些还活着并且能够被暂时活体储藏的动物便被留了下来,比如说弄个草绳拴住野山羊,弄个粗糙的木栅栏关好原始猪(生造的)以及灰狼等。
而一些动物不能光关着而不进食,否则会饿瘦或者饿死,所以人们就开始投喂食物,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很多动物的野性就逐渐消失了,就是不咬人、不发狂了,而逐渐与人形成了比较友好的关系:即动物把人当成投喂食物的工具人,人把动物当成活体粮食的和谐双赢的场面。
就这样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一部分动物被驯化,比如猪、狗、羊等最先被驯化,而原始的畜牧业也开始发展。
而当时的人除了认为这些动物是活体粮食(养肥了再杀)之外,还有一些动物则被当成了工具,比如灰狼。
一些人便在打猎时弄个草绳把狼给栓出去,一是为了遛一遛(过一把撸狼这种猛兽的瘾),另外就是为能够凭借狼的能力,来捕捉其他小动物(混口饭吃)。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能用狼来托运一些东西,说不定还有人坐过狼拉雪橇呢~
在这样的过程中,狼和人逐渐生出了一定的感情,这也帮助了狼快速被驯化。
当然,当时的狗(以及之前的狼)和人的关系还是比较原始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出宠物与人的关系。
02
人类文明出现后至近现代
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狗和人的关系仍然没有发展出所谓的伴侣动物关系(注意:本处的伴侣动物意思为伙伴、友谊关系,承接农业农村部的说法,而这一用法是有歧义的,伴侣一词指夫妻关系,而放在动物当中显然是不可描述的不可理解的)。
而在东亚地区发展为“伴侣动物”,则至少要到近代之后。
在欧洲(西方),古罗马、古希腊人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犬类,其中就包括玩赏犬。
这实际上说明,当时人们对于犬类的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已经不限于垂涎于其身体组织了。
而在中世纪,狗则被赋予更多积极的品质,比如:忠诚、天真、专注,而许多牧师也时常自比于牧羊犬,说自己引导基督徒的灵魂向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西方人对于狗的态度就出现了转变,即产生了所谓的“伴侣关系”(不忍直言),所以,许多人也就不再吃狗肉了。
而在东方的狗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啥这么说?
就从词汇角度来说吧,刚刚说了西方的“狗”一词内涵是忠诚、天真、专一,并且很多时候都会用来比拟人,而在东方(中国),如果用狗来比拟人的话,则显得不礼貌。
如果严格来说,说东方的“狗”未由家畜转变为宠物,这种说法实际上不太严谨。
《史记》记载:“帝纣……益收狗马为奇物,充仞宫室。”而这就说明,商代时,狗并非是一种食物,而更多是一种宠物。
而在清朝,工作狂魔雍正帝则有一个癖好:养狗,他甚至还给狗取名字,比如:“造化狗”、“百福狗”,他甚至还亲自为狗定做衣服和玩具,俨然一个“平平无奇的撸狗小达人”。
这些说明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室历来将狗当作宠物,但是在民间却不一样,民间几乎没有出现宠物化趋势,吃狗肉的习惯还在延续,至少在很多普通百姓家中是如此。
01
近现代
在近现代,西方的“狗”的宠物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甚至还出现了人化的现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些西方人对于狗肉态度比较坚决,甚至还声称食用狗肉会侵犯“宠物权利”。
“权利”一词只有依附于人才得以实现,因此我才说出现了人化现象。
而在中国,狗成为一种大部分人所公认的一种宠物,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人类才可能对动物产生感情,而并非只是当作一种家畜,而食物真正充足的时刻,也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后了。
而大规模反对吃狗肉、呼吁保护动物,则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这是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越来越多的爱狗人士开始涌现。
当然,在当下,还是有一些地方仍然认为狗是一种食物,并没有发展出具有浓厚而细腻的感情的所谓“伴侣关系”。
因此,所以一些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就是吃狗肉,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那实际是受根深蒂固的西方文化的影响。
本次意见征集,我看到一些人的态度比较鲜明,很多人都是持反对意见,所以我觉得这个不如先缓一缓,等到将来形成共识之后再重新来编订《目录》也行。
说明:
:源自网络
文字参考:[1]官德祥《汉文化中“狗”的角色》中国农史 [J] 绵阳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
[3]三联生活周刊《名画里的“汪星人”——狗的艺术史》201612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