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孩子面前打自己:有多少孩子活在“以爱为名”的控制里

父亲在孩子面前打自己:有多少孩子活在“以爱为名”的控制里,第1张

刷到一则“触目惊心”的小视频。

儿子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告了家长,回到家后爸爸拿起旁边的木棍,但指向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爸爸对儿子说:“子不教,父之过,你来打我,我来替你受惩罚。”

儿子看到脱掉外套、露出背脊的爸爸,站在一旁手足无措不敢动。

爸爸不断地催促:“动手、动手”,一旁的儿子被吓哭却依旧不敢拿过棍子,爸爸见此便自己拿起棍子狠狠地朝后背打。

一边打一边说:“我的错,我没有教好儿子。”

爸爸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不再犯错,不打孩子惩罚自己或许在外人看来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自责、内疚会冲垮他们安全感和稳定感。

他们以后每做一件事都会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情会让父母受到惩罚,从而长久地活在恐惧之中。

父母利用孩子的恐惧达到目的这其实是一种控制,向孩子表达出“如果你不按我的想法做,我就会因为你而受到惩罚”的一种观念。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不经意间控制孩子,希望孩子活成父母希望的儿女,但是无论是何种方式去控制,最终反噬的永远是父母。

01 控制是为了满足内在小孩

之前热播的《以家人之名》里齐明月妈妈对待女儿的言语行为,让不少网友直呼:这不就是我妈嘛,打着为我好的旗帜,控制我的生活。

先来看一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

女儿和妈妈一起逛街,自己看中了一款黑色连衣裙,妈妈劝说道:

“年纪轻轻穿什么黑色,显得整个人死气沉沉,还是粉红色好,有青春活力”

女儿工作后,妈妈将衣柜里的粉红连衣裙全部撤下,告诫女儿:

“工作了就要穿的稳重些,粉红色已经不适合你了。”

女儿想要去北京进修,妈妈武断拒绝,并要求她考公务员:

“北京那是什么地方,你驾驭不了,还是考公务员稳定。”

心血来潮想要给女儿买房子,女儿不愿意背上房贷,她说:

“你知道什么,女孩子有房子以后才有底气。”

事事走在女儿前面,把女儿遇到的和将要面临的问题统统解决掉。

齐明月的妈妈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满足的是妈妈自己。

小时候想要一件粉红色的裙子,成年后想要一些沉稳的衣服,毕业后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后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妈妈并没有实现这些愿望,所以小时候的自己就成为了妈妈的“内在小孩”。

当女儿出生后,妈妈看到她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会不自觉的把“内在小孩”想要的东西给女儿,不管女儿是否愿意接受。

可换来的结果却是女儿“故意不填高考答题卡”以此来反抗妈妈的控制,导致两败俱伤。

02 控制是父母从孩子身上寻找价值

之前《我家那小子》第一季播出后,网友们对朱雨辰的妈妈可是“念念不忘”。

朱雨辰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从孩子身上寻找自己价值的母亲,她曾说过一句话:我的生命就是为了儿子而活。

每天早上4点起来为儿子熬梨汤,怕儿子拍戏上火,如果儿子不小心忘了,妈妈便拿着梨汤去找他,一直看到他喝下才安心;

一年四季随身携带电饭锅,陪同儿子去拍戏,照顾儿子的一日三餐;

不准儿子拍挨打的戏,怕他受伤,即使这是儿子等了很久的好角色;

干预儿子的每段恋爱,若对方不符合自己心中"贤妻良母"的角色,便叫儿子分手;

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却以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告诉儿子: 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要好好听我的话。

但可悲的是从孩子身上寻找价值的父母,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在“凌迟”孩子。

朱雨辰的姐姐害怕自己做不到妈妈那样的无私奉献至今不敢走入婚姻,朱雨辰自己也不敢构建亲密关系,因为自己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03控制是父母的分离焦虑在作祟

表妹考上一所离家比较远的大学,她妈妈很担心她生活的不习惯或者受委屈,便按照一日三餐的次数给她打电话。

表妹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一直强忍着拒绝的想法应付妈妈。

直到妈妈说,给她找了一个在当地的小伙伴,要求表妹与之成为朋友。

表妹终于忍不住爆发:"你不要再管我了,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电话那端的妈妈委屈不解,为什么女儿如此反对自己的关照。

因为妈妈自己并没有处理好与女儿的分离,她处于分离焦虑中。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所以拼命想为女儿做些什么,可大多时候女儿并不需要妈妈如此精心的关照。

很多家长提到分离焦虑觉得这是幼儿才会有的状态,但其实父母的分离焦虑也很常见,尤其是看到孩子要独立要离开自己时,父母的第一反应便是阻止孩。

比如《小欢喜》中的宋倩。

英子要去南京上大学,她不同意。虽然一直跟英子说留在北京妈妈可以照顾她,但实际是她无法面对与女儿的分离。

女儿从小就是她自己一个人带大的,从未离开过她,再加上一点偏执的状态,让她觉得若是女儿离了自己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只有女儿在自己身边,自己才可以为其遮风挡雨,她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性以及剥夺了孩子独自挑战困难的机会。

最终导致英子患上抑郁症,做了极端的选择。

在孩子一岁前,妈妈与孩子是共生关系,孩子需要妈妈。一直到孩子3岁后有了自主意识,妈妈就要慢慢退到孩子身后,以观察者的身份去“帮助”孩子,而不是去控制孩子。

不管是孩子还是妈妈,开始分离的时候都会有些许失落以及不习惯,尤其是父母,看到孩子独自远去的背影更是怅然若失。

但只有父母逐渐放手,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人,才能为自己负责,为将来的家庭负责。

见过很多控制型家长,他们坦言控制孩子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但是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次看到孩子不按自己预定的轨迹走,自己就很焦虑。

作为控制型家长,该怎么摆脱这份焦虑,该怎么学习不去控制孩子?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04 想清楚是自己想要的还是孩子想要的

最近田亮在微博上晒出了一段森碟打网球的视频,那个“风一样的女子”延续着对运动的喜爱,如今已是网球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之前很多网友认为森碟会女承父业学跳水,却没想到最后选择了网球,之前还爆料森碟已经开启了职业网球之路。

很多人不知道田亮一开始是想要森碟去学跳水,但是发现女儿对跳水的兴趣不大,老父亲还因此调侃道:她有点怕水。

比起自己想要孩子学习跳水,他更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的梦想最终还是由孩子自己决定,至于自己,只要当个捡球的门童即可。

蔡康永说过: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05父母要找到自我

一对五旬夫妻开房车全国旅行的视频火了,有网友疑惑含饴弄孙的年龄为何要长途跋涉?

夫妻俩说,他们年轻时就想到处旅行,可是因为孩子还没长大只能先搁置旅行的梦想。

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了,趁着自己还能走、还能看,就想去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视频中的夫妻俩,虽然已近是花甲的年龄,但谈起自己的梦想,眼里依然有光,对未来依旧充满向往。

当父母的生活只剩下孩子时,父母是接受不了孩子成长离开自己的,就会不自觉去控制孩子,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所以当孩子渐渐离开自己时,父母可以想想年轻时候的梦想是否能再次起航,或者尝试再次寻找自己的价值。

《少年说》里一位男孩站在天台上大声告白自己的妈妈,细细讲述了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最后他承诺“以后我长大了一定孝顺你”。

妈妈笑着回答他:“你要记住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不属于我,你属于你自己,你属于蓝天,好吗?

孩子的身体会慢慢长大,会学会走路、学会跑步,会逐渐有自己思想,会挣脱父母的怀抱,会反抗父母的决定。

心理学家西尔维娅·克莱尔写过一句有名的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控制”便是控制他们成为自己,同时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永远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

就像顾佳爸爸所说的那样:

愿我们孩子的人生掌舵人永远是自己。

《少年说》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节目广募国内中小学生心声、倾听少年们的诉求、接受少年们的“吐槽”,呈现中国当代校园积极向上、青春活泼的精神风貌。下面我们来说说里面都有哪些搞笑的片段呢?

在前段时间播出的《少年说》当中,有一个眼睛非常小的男孩站上了勇气台,在上台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们都想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看来男孩的人气也是非常高的了。男孩在做完自我介绍后表示,自己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会经常的特意去制造一个幽默,逗妈妈开心,但是男孩的妈妈却一直都板着脸说:别扯那些没用的,没看我在这,忙的脚打后脑勺了吗?哪有心情听你在那搞笑?就你那小心思,我不用猜就知道你下一句要说什么。男孩表示自己费尽心思想的段子,就像是点了一个大炮仗,却没有响一样,心里面难免会有一点点的失望。

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挺同情这个小男孩的,我们都能理解父母的忙碌,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父母就应该多陪陪孩子,尽管再忙,也应该花时间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他想干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即便是你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跟孩子多沟通一下。男孩表示,为什么妈妈就不能配合一下自己呢?男孩还表示,男人最大的魅力是幽默,你应该为你有一个幽默的儿子感到高兴。男孩开始对妈妈说到:“工作和家务是忙不完的,你不能因为它们,而皱紧眉头,你应该给快乐留一点时间”,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个男孩子真的很懂事。

在节目中一个高二的男生喊话自己的老师,从老师出场,学生们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人气很高啊,这么高人气的老师,肯定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而男生喊话人气老师:您被校长批评。男生也做出了解释,原因就是老师看到教室里面的黑板反光,就用黑塑料袋把窗户全都封死了。不得不说这个老师也是皮的很啊,有些搞笑。不过男生也表示对于他甚至整个班的学生们来说,老师不仅是老师,更像是他们的朋友,上他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可是这位老师现在不教他们了,而是去高三的重点班教学,为此男生喊话人气老师:您等着我,我明年肯定去重点班,再做您的学生。有这样的老师很幸运,老师有这样的学生也很幸运,其实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真的就像朋友一样,有时也无话不说,像极了一对好朋友。

我们在看了《少年说》以后,我们当然也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还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朋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看不一样的剧,体会不一样的快乐!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少年说》节目里面时常会出现家里面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既然是非独生子女家庭,那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弟弟妹妹之间争吵,打闹,但这些其实都是小事,重点是在于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很多家庭依然存在着旧时代的观念,比如说“重男轻女”,比如说“哥哥姐姐必须无条件谦让弟弟妹妹”等问题,而这次女孩当场哭诉在妹妹谦让问题上遭遇不公平待遇,而爸爸的回应却让人心寒,到底怎么回事呢,来看看!

女孩最初只是在抱怨爸爸对自己不信任,哪怕是在用手机查资料,爸爸都会认为自己是在玩手机,看来爸爸也是希望女孩好好学习嘛,应该没啥大问题,但问题是女孩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原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女孩说自己有一个妹妹,很喜欢招惹自己,妹妹调皮也会是天性,所以女孩选择教育妹妹,但妹妹却跑到爸爸面前打小报告,重点是爸爸的做法让女孩很委屈!

其实像姐妹俩打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家长都会问清楚怎么回事,然后再逐个教育,但这位爸爸却二话不说直接就把女孩(姐姐)教训一顿。这种做法就让人不能理解了,要说是个儿子爸爸偏心也能够理解,毕竟很多家长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为何爸爸对小女儿都如此偏心呢?

女孩说到此处内心是崩溃的,难怪刚才说爸爸不信任自己,所以女孩也是想趁此机会让爸爸听到内心的委屈,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爸爸的信任。但爸爸的回应却让观众们都心寒了

爸爸回应:你妹妹还小,你又比她大6岁,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其实对于信任问题,爸爸是接受的,但对于姐妹俩的问题,爸爸明显是更偏向妹妹,理由就是妹妹年纪小。但随后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原来女孩的妹妹已经上一年级,6岁了,爸爸居然还让姐姐无条件让着妹妹,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爸爸明显是固执的,但女孩依旧不放弃,明确指出每次都是妹妹的错,但受到惩罚的却是女孩(姐姐),不要说女孩了,就连成年人也无法接受吧,但女孩得到的回应依然是那一句:她小不懂事!

很明显,这位爸爸的思想是非常顽固的,就凭女孩一己之力根本扭转不过来,想要说服爸爸还得主持人上场。不得不说陈铭总结的很到位,孩子之间的谦让必须建立在一个公平的规则之上,比如孔融让梨,假如梨都没有到孔融手里,而是直接给到了对方,估计孔融心里都会有想法吧。女孩面临的情况也一样,她都从来没有得到跟妹妹一样的待遇,谦让又从而谈起呢!对此梁田也说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长此以往,女孩势必对自己的爸爸产生设防和不信任感,不仅如此就连家里的妹妹也会因为一味的纵容成为家长们的烦恼!

说到这里,场上一位女孩的遭遇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位女孩家里面有一个弟弟,而弟弟把女孩惹了,女孩都不敢吭声,重点是爸爸还骂她活该!这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其实跟刚刚女孩的问题也差不多,不公平待遇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庭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不过在大家伤心之际,女孩背后男孩的举动倒是挺暖心的!

话归正题,陈铭有句话说得好,一边是纵容,一边是怨恨。其实这位爸爸就是在纵容妹妹,而姐姐遭受不公平待遇久而久之势必形成怨恨心理。大家想想看,家长辛辛苦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教育失误导致两姐妹的心理问题,到时候父母又要抱怨子女不孝顺了,恶性循环啊!

果然在随后母女俩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妹妹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据女孩讲述,爸爸也对妹妹进行了教育,但妹妹从来就没有听过,而且还时常闹情绪,只有爸妈安慰之后妹妹才能消停。这位爸爸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妹妹这情况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最后害的还是父母自己!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是个很好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小姑娘很难表达出自己的心里话,就算表达出来了,估计爸妈也不会听,他们依然会用“妹妹还小”那一套来说教!

大家都知道如今这个社会非常的复杂,家庭矛盾也十分尖锐,也值得我们去思考,而在少年说中就把这种矛盾体现出来,从而让我们反思从而更好的相处。

   孙雨桥是一所初中的学生,他今天吐槽的对象是自己的爸爸,原因就是因为爸爸太抠门了,并且还罗列了一大堆的“罪状”,比如说:假期去玩,本来应该是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的,但是雨桥爸爸却是能省则省,住的是能偏则偏。总之爸爸在雨桥的心中就是一个抠门的父亲,他非常希望爸爸能够大方一点。

后来才知道父亲为儿子在准备婚房所以处处都要用钱,这才会省点钱我觉得孩子也要理解父母们的良苦用心适当的沟通,其实人和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沟通,哪怕是父子、母子之间也需要沟通,因为沟通是解决任何事情最有利的桥梁。作为孩子能在父母身边说出最真实的话,只会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加的深厚。

   这位父亲也是很多父亲的写照,他们都会为了孩子想很远,也会为孩子准备未来所要的东西所以每一个人就应该多沟通理解才能很好相处,对于父母来说,总是在为孩子默默地付出着,不管是再累再苦,总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点。

  最后呢希望每个孩子能体谅自己的父母,好好相处 。

最近发现一个高甜节目——《少年说》。

它模仿自日本的热门节目“天台告白”。每期都请一些中小学生站上天台,大声告白,喊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在这里,有男生抓住最后的机会对心仪的女生告白。

“胡忆婷,把你的高考志愿拿出来让我抄一遍吧!”

“以后,我还跟你一起继续加油!”

女生没犹豫多久,直接就说了“好!”

当然,也有对父母的喊话: “妈妈为什么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为什么看不到我的努力?”

还有cue同学接挑战的奇女子画风。

但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来自一个叫王鑫的女孩对同桌李铭浩的“告白”。

女生在天台上对同桌告白说:“初中时,我总是被班上的男生嘲笑胖,我变得有点自卑。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21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7
下一篇2024-0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