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的男宠魏丑夫,他最后是怎样的下场?

芈月的男宠魏丑夫,他最后是怎样的下场?,第1张

历史上,魏丑夫是秦太后的男宠,也是她的初恋情人。当秦太后即将去世的时候,为了让魏丑夫和自己生生世世在一起,打算让他殉葬。那么魏丑夫的结局是什么,他最后有没有被殉葬呢?

幸亏有庸芮出面为魏丑夫游说宣太后:“太后您认为人死后还会知晓人间的事情吗? 太后也是通达事理之人,知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当然不会知道。”世间的事情,到临死了还看不透吗 庸芮于是穷追猛打:“太后圣明!既然死后没有知觉,又何必将自己生前所爱殉葬于自己毫无知觉的躯体旁呢又假如即便人死而有知,那么先王对太后的积怨已经很深了,太后恐怕自救赎罪都来不及,又怎能顾得上亲近魏丑夫呢?”

芈月是历史上的秦惠王之后、昭襄王之母,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惠王死得早,宣太后深宫寂寞,此时男宠魏丑夫便闪亮登场了。

幸亏有庸芮出面为魏丑夫游说宣太后:“太后您认为人死后还会知晓人间的事情吗? 太后也是通达事理之人,知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当然不会知道。”世间的事情,到临死了还看不透吗 庸芮于是穷追猛打:“太后圣明!既然死后没有知觉,又何必将自己生前所爱殉葬于自己毫无知觉的躯体旁呢又假如即便人死而有知,那么先王对太后的积怨已经很深了,太后恐怕自救赎罪都来不及,又怎能顾得上亲近魏丑夫呢?”

  太后认为庸芮说得确实有道理,于是就打消了让魏丑夫陪葬的念头。

  看来,太后让魏丑夫陪葬,不是单纯占有,而是确实有爱。庸芮说的“人死不知生前事”让宣太后觉得爱一个人不是毁灭他,而是要他好好地活着。另外一个层面,也是一个死去的人挽救了活人,那就是去世的惠王。如果太后让自己的情夫殉葬,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从人间带到阴间,估计惠王真的能气活过来。庸芮的言辞之妙,切入之巧,令人回味。当然,也幸亏太后通达悟理,从善如流,假如太后执意不肯改变主意,试问,谁又能救得了魏丑夫。

《战国策》

上节讲了《国语》和《战国策》里面挽救国家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个人的命运也是很难掌握的。在自己面临生死存亡危险的时候,怎么样用言语来使自己存活下来,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甘茂和庸芮为我们展示了很大的智慧。请看本讲,甘茂亡秦且之齐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一、甘茂亡秦且之齐

甘茂是一个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做了秦国的官员,甘茂后来从秦国逃跑了。

亡:就是隐匿,逃亡。且:不是而且或者并且的意思,是将要。

之:动词,到。关:函谷关。

子:对人的尊称,苏子指的是苏代。

夫,代词,那。

处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没有出嫁的女子,一个是待在家里的妇女。这里指的是待在家里的妇女,就是家庭妇女这个意思。

家贫:不是家穷,古代的贫和穷是有差别的,贫指的是没钱,穷指的是没势,所以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家里没钱而没有蜡烛的。

去:不是我们现代说的到哪里去,而是离开。比如说去秦之楚或者说去秦之齐,去是离开秦国。

之:到,去之是使动用法。

译文:

甘茂从秦国逃跑了,将要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碰到了苏子,说:“您听说过那些江上的处女吗?”

苏子说:“没听说过。”

甘茂说:“那些江上的家庭妇女有一个家里很贫穷,家里没钱,又没有蜡烛,那其他的家庭妇女就互相说话讨论,想使这个家里没钱的处女离开她们。”

(因为她没钱,可能老沾别人的光)

这个妾,并不是这些女子的妾。因为现代说妾是男人的小妾,但妾在上古就是指的女奴隶。《尚书》说臣妾逋逃,臣是男奴,妾是女奴。那么用妾这种低微卑贱的身份称呼自己,是一种谦逊的称法。

以:介词,因为。

扫室:打扫房间。

注意这里的爱,它不是喜爱,而是吝啬的意思。

何为:疑问句,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面,为何去我。

译文:

“家里没钱没有烛的妇女啊,她将要离开的时候,对那些处女说:‘我因为没有蜡烛,所以常常先到这里,打扫房间布置坐的那个席,那么你们为何要吝啬剩余的烛光,来让四壁明亮呢?我在这里它要照到四壁,我不在这里它还会照到四壁,希望你们把这个余光赐给我,对你们又没有妨碍,我自认为对你们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要使我离开呢?’

以为然:认为,然,就是这样。

足下:对别人的敬称。不敢直称对方,称帮他下面办事的人。

无我逐:这是否定句里面代词前置的典型用法。用现代汉语说就是无逐我。

重:使…被看重,动词用法。

译文:

剩下的这些妇女又互相讨论一下,认为是这样的,就把她给留下来了。

“那么我现在不好,被秦国给抛弃了,把我给逐出来了,所以我现在出函谷关,希望为足下您打扫房间,布置坐的席,希望您不要驱逐我。

苏代说:“好。我将会使您得到齐国的重用。”

后来苏代就到秦国去游说,又到齐王那里去游说。果然甘茂得到了齐王的重用,被赐予上卿之位。

在甘茂游说苏代的过程中,他就是打了一个比方,你点个蜡烛就是借光,您借给我点光,您也不会损失什么,这个甘茂真的是智慧过人。

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有个电视剧叫《大秦帝国》,里面有一个小角色就是魏丑夫,和他相伴的一个大角色就是秦国的宣太后。宣太后比较喜欢魏丑夫,上古的时候对贞洁什么的并不是特别看重,风气还比较开放。

那个时候还有非常残酷的殉葬,包括秦国的有些比较著名的将领,都跟着做了人殉,在《诗经》里面也有反映。

魏子: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爱称尊称。

以什么什么为:实际上就是认,以是动词,前面省略了主语。

译文:

秦国的宣太后特别喜欢魏丑夫。太后生了重病,将要死掉的时候,出了一个命令,说:“给我下葬的时候,一定要用魏丑夫做人殉。”

魏子很担心这件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太后,您认为死者是有知觉的吗?”

太后曰:“没有知觉。”

(这个太后好像还是一个无神论者)

之:是取消。主语和谓语的独立性,把它作为一个短语用在句子中。

译文:

庸芮说:“像太后您这样的冰雪聪明,明明知道死了的人没有知觉,为什么还徒劳地用你活的时候所爱的人,来埋葬到没有任何知觉的死人的旁边呢!”

(反过来庸芮又说了另一层意思)

“如果死的人有知觉,我们的先王他对您产生怒气,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因为魏丑夫实际上是宣太后的小情人,这个是秦国包括诸侯列国都知道的事。)那我们先王生气的话,太后您到先王那里去补救错误,可能都补救不过来,哪里还有功夫去私会魏丑夫啊?去把您的感情用到魏丑夫身上呢。

(庸芮说话好直白)

太后说:“很好。”把这个让魏丑夫做人殉的这个事儿就给搁置了。

庸芮也是很有智慧的,把魏丑夫做人殉的事给阻止了。

通过这两篇选文,我们可以看到。苏代和庸芮都很会抓住人的心理,从而让自己的游说取得成功。如果说展喜和触龙的言语是救国,那么苏代和庸芮的言语算得上救人了。国与人之间,中间还有一层就是民。接下来我们将选读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的一个救民故事。请看下一讲,智除迷信,除弊兴利《史记·滑稽列传》节选之西门豹治邺。

在第一个故事中,是甘茂对苏代说的话。但在总结时,王统尚老师却说是苏代抓住人的心理游说成功,我想可能是口误吧。毕竟苏代游说秦王和齐王的言语,并无在此处出现。

在最近热播的历史正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暮年的宣太后芈月回顾她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小鲜肉情人魏丑夫感慨万端,也对自已多姿多彩、放纵天性的一生了无遗憾。

我们一起来看看宣太后与她的四个男人,体味这传奇女人“随心所欲不越矩”的活法。

01   第一个男人义渠骇

义渠骇是宣太后(芈月)的第一个男人,在楚国云梦泽,两人相亲相爱,情浓之际,芈月未婚先孕,有了与义渠骇的儿子芈琰。

然而,就在两人谈婚论嫁之时,义渠骇却被其叔父挟持回草原,谋划复义渠国大计。

第一个男人义渠骇,深爱芈月,却为了一个复国的执念,身不由己,抛下了身怀六甲的芈月。

初恋是那么美好,纯真热烈不顾一切。却又容易夭折,一朵盛放的爱情之花就凋零在王国之梦里。

纵使深爱,男人的心也不可能仅仅是女人,年轻的芈月,很快就认清了现实,没有寻死觅活,仍然在云梦泽,不同的是有了芈琰。

02  第二个男人赢驷

伤心的芈月独自生下了芈琰,就在此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就是被芈月救过的张仪。

张仪说服芈月将芈琰送给了楚令昭抚养,贵为秦相的他带着芈月走向了她第二个男人:秦王赢驷。

入宫的芈月不为世俗礼法所绊,追求随性就情。在一次与秦王赢驷的偶遇里,两人一见钟情,开始了如胶似漆的甜蜜。

接下来芈月被封八子,侍奉在秦王赢驷身边。就在普通女子为此沾沾自喜,以容貌悦君心心念念时,芈月却跟随在赢驷身边,耳濡目染秦国政务处理。为她以后扶助儿子赢稷执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冠宠后宫,却无背景无依仗,致使秦国宗亲视之如红颜祸水,后宫妃子嘲弄孤立,孤立无援境遇里,芈月尝尽人情冷暖。以致后来许多年,芈月重用其弟其子,用“用自家人”辅政。

再好的情侣也有闹别扭之时,芈月和嬴驷亦如是。

一次两人闹了别扭,芈月被赢驷遣送出宫,出宫后,芈月才发现自己有孕了。傍偟无际之时,赢驷却难舍芈月,亲扮车夫接芈月回宫。

夕阳漫天,羸驷轻牵芈月之手,温情款款,眼里的柔情全化成了水,满满地溢出来,芈月也才发现自已深爱上了眼前这个男人,不是因为他是秦国之君,而是因为他与她早已心心相印,情根情种。

这一幕后来成为芈月生命里不可多得之亮色,君王之爱,也有低佪婉转、柔肠百转时分。

但随着赢稷长大,赢驷却病情渐重。依现在看来,就是狂燥性精神分裂症。

帝国的车轮却依然要滚滚上前,清醒时的赢驷开始按排身后之事。

芈月和幼子赢稷被质燕了,其时燕弱,国内常有战乱。

在王权面前,芈月再一次被她所爱的男人推开!

纵使王权之强,君王之爱深宠,也护不了自已与儿子一生周全。

芈月又一次清醒了,从此以后,这个美貌却并不了纤弱的女子,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改写了秦国乃至整个战国的历史,也在那个男权为天的时代,最大限度地主宰了自已的命运。

03   最爱儿子赢稷

因为芈琰的缘故,芈月的一腔母爱几乎全都倾注在赢稷身上。

幼时赢稷被质燕时,芈月毅然陪伴羸稷到达战乱飘摇的燕国,母子共扛一段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

燕国战乱,芈月想尽一切办法,最困难时期,曲当衣饰以求赢稷一餐温饱,生命更是时刻受到威胁。

五年后,母子二人命运的转机来了。

惠文王赢驷死后,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遗诏武王之弟、也就是芈八子所生的公子则即位。

此时的蠃驷,还在燕国与母亲相依为命,芈月在得到遗诏后,当机立断,精心筹谋,在乐毅安排下,得赵武灵王之助,由白起护送、魏冉接应,几经磨难,火速回到秦国。

然此时等待母子二人的却是波谲云诡的政治局面,稍不注意,芈月与赢驷就要粉身碎骨。

果然,秦武王母(惠文后)、武王后及大臣拥立公子壮(武王弟)即位,称“季君”,一番血斗,在魏冉帮助下,“季君之乱”平定,从这以后宣太后重用其弟魏冉、芈戎等。形成党亲专政的格局,改变了秦国原来重用客卿制的传统被打破,这也是宣太后独具胆识之处,以其强有力的政治手腕,维护了国家统治的稳定。

政权初定,芈月在政治才能上逐步对赢稷进行了培养。或谆谆善诱、或霹雳手段、或苦口婆心。在让嬴稷执政同时,又把握了秦国大政的稳定。

从季君之乱、田齐入秦为相、楚怀王被扣乃至后来诱杀义渠王,一一展示了宣太后铁腕政治手段,也淋漓尽致了展现一位母亲培养一位君王“狼心”的大爱。

四十年后,当一个逃亡的魏人范睢出现后,揭开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专政擅权、不利秦国王权的咄咄事实。

四贵被逐、长孙赢倬质魏被杀、阏于之战秦兵死八万人,宣太后在深思熟虑之后,绝食而死,断了公子悝等人谋反的念想,嘱赢稷逐四贵收兵权留四人生命。

最后宣太后叮嘱儿子“天凉了,早晚莫忘了添衣,国事繁重莫忘了吃饭,夜深了,放下书简歇息”等只言片语,平淡中流露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冰释了两人长达四十余年的嫌隙,更彰显了皇室亦有温情在的一面。

深爱儿子的芈月,用生命为羸稷再一次铺平了王权之路,避免了再次内乱的局面。

04  笫四个男人魏丑夫

太后晚年,魏丑夫陪伴了她二十年。

芈月在临终前,为魏丑夫梳头,问起魏丑夫是不是愿意为自己陪葬,魏丑夫欣然同意,可芈月提到一是人死后不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二是即使有,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自已怒火中烧。自已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所以不舍得魏丑夫为自已陪葬。

一心赴死的芈月内心深处是有些孤单害怕的,所以有了让魏丑夫陪葬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理智地放弃了。

随心所欲不越矩的芈月,即使贵为太后,在死亡面前,也流露出她霸气却不失人性的一面。

我们回顾宣太后与她的四个男人,出身王族的她,性格比较开放,但行为也在情理之中,算不上大逆不道。

1未婚先孕,但她不因此自悲自怜,而是带着孩子,自在独立地生活。

2带孩子再嫁。但她完全不觉得尴尬,嬴驷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他娶的是这个女人。

3朝堂讲荤段子: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知道这对我有利,我不但不不感觉到重,反而会很舒服。 解救韩国的危难,秦国每天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这对秦国有什么好处?

4找了个小鲜肉情人。

用现代话讲,就是一个女子未婚先孕、又再嫁生子,又被其夫抛弃,然后带着儿子一起成功逆袭,继承其夫家业并发扬光大,五十多岁还找了个小鲜肉情人,掌控家族大权四十年,活到七十五岁,为了更好地帮助儿子打理家业,防止家族内乱,绝食而死。

且不说对错,单这一份护子为国之大爱胸怀,就远非寻常女子可比。

干古第一太后,非宣太后莫属。

男宠,魏丑夫历史上的皇太后。纵观历史,稍有权势的女性都会举起男宠,这大概就是登顶后的孤独吧。电视剧里,魏丑夫和齐悦的初恋黄轩很像。历史上对他的描述并不多,齐岳甚至放弃了让他陪葬的想法。

一、魏丑夫、男宠、宣太后米月

魏国人来自男宠魏丑夫,是战国时期秦郭萱的太后,不如武则天男宠详细,史书对其生平的记载也仅限于此。至于魏丑夫为什么能成为宣太后男宠,我觉得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个是长相比较出众,一个是比较有才华,或者长的和心上人很像。

魏丑夫属于一个外来的“和尚”。也许他对王太后的感情有些假。毕竟他会从太后的庇护中获得一些利益和政治资本,因为作为政治婚姻,侍奉君王总会带来一些虚伪,但宣太后的感情是真实的。

第二,宣太后想让陪葬。

王太后宣称自己病了就要死,并下了一道敕令:“如果我死了,魏丑夫必须为我下葬。”魏丑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担心。好在秦愿意为他游说宣太后:“你以为死后,太后还能感受到世间的事物吗?”宣太后道:“当然,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雍睿接着说:“像太后这样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人死了不会有什么感觉,那为什么还要无缘无故地杀自己的亲人呢?如果死者还知道别的,那么先王一定恨透了王太后。太后要赎罪为时已晚。她怎么敢和魏丑夫发生关系?”宣太后觉得雍瑞说得对,就打消了为自己安葬魏丑夫的念头。

宣太后 芈月一生与许多男人发生纠葛,是一个“多情”的女人,这位魏丑夫也是太后的囊中之物。

关于魏丑夫,史书上没有太多他的记载,只知他是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的男宠。一个魏国人千里迢迢跑到秦国,暂且不说这场婚姻中情感的分量有多重,冲着魏丑夫对宣太后的侍候,宣太后也曾真心爱过他。先秦时期民风古朴,社会文明不够开化,而对男女的关系也是比较开放的,不像宋朝那样对女子有着严格的礼教束缚,秦宣太后是秦惠王之后、昭襄王之母。惠王死得早,后宫的年轻王后想找个人填补空虚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能是宣太后太爱魏丑夫了,一生中只记得他的好,走到哪里都想有魏丑夫陪在身边,就连她在奔赴黄泉的路上也想带着魏丑夫,魏丑夫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两股战战,冷汗淋漓,也许后悔当初自己不该为了荣华富贵而葬送了性命。好在这时,庸芮出面为他游说宣太后,太后是个通情晓理之人,自知与魏丑夫有私情不对,愧对君王,最终还是放弃了让魏丑夫为其殉葬的念头,魏丑夫这才免于一死。

如若庸芮没有替魏丑夫在太后面前说情,魏丑夫早就成为黄泉下的一只鬼了。

魏丑夫和嫪毐同为秦国太后男宠,为何结局不同?

秦昭襄王容许宣太后拥有魏丑夫,而秦始皇却对赵姬和嫪毐痛下杀手,这是为什么

宣太后和赵姬皆为太后,其中宣太后乃秦昭襄王嬴稷之母,赵姬则为秦始皇嬴政之母,且不提宣太后与义渠王之间的情事,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私情,宣太后和赵姬都曾有过男宠。魏丑夫和嫪毐的结局不一样,根源便在于宣太后与赵姬的权力不同,以及魏丑夫与嫪毐的所作所为不同。

太后不同:宣太后大权在握,赵姬影响有限

宣太后和赵姬虽然皆有男宠,而两人的男宠之所以下场不同,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人所拥有权力的不同,而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君王对此的干涉程度。

1、宣太后大权在握。正如宋代陈师道在《后山集》之中所言,“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宣太后不仅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位称太后者,同样也是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其执掌朝政可是足足长达三十六年(另说四十一年)。

秦昭襄王嬴稷虽然继位时已经19岁,但由于早年长期在燕国为质,其在朝中可以说毫无根基。

而宣太后却并非一个“弱质女流”,其不仅通过与楚国联姻帮助儿子稳住了王位,更是通过大量任用亲信,成功掌握了朝中大权。

宣太后主政时期,外廷中先后曾有五人握有重权:即宰相向寿(宣太后母亲族人)、丞相魏冉(宣太后异父同母弟)、芈戎(宣太后同父弟)、公子悝(宣太后儿子)、公子芾(宣太后儿子),可见这五人与宣太后关系之密切。

凭借着外廷亲信,宣太后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直到秦昭襄王重用范雎,而宣太后由于年龄较大,逐渐将权力移交给昭襄王,嬴稷这才通过驱逐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掌握了朝中大权。

2、赵姬影响有限。史料中虽未记载赵姬是否直接掌握过朝中大权,但从嫪毐通过赵姬宠幸而得以干涉朝政,甚至被封为长信侯,赏赐大片封地等迹象来看,赵姬对于朝政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只是这个影响力却相当有限。

在前期,由于秦始皇相对年幼,丞相吕不韦总览朝中大权,赵姬与吕不韦之间的权力乃是依存关系,更何况此时两人还有私情。中期,嫪毐在逐渐通过赵姬宠幸获取权力后,赵姬、嫪毐的权力开始和吕不韦形成对立关系,但也正因如此,赵姬和嫪毐无法彻底掌控朝政。

后期,秦始皇亲政前后,朝中权力又开始向秦始皇手中倾斜。

此外,赵姬无法掌控朝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其自从拥有了嫪毐之后,便迁居雍城,就此远离权力中枢。

对于宣太后来说,由于其长期大权在握,秦昭襄王对于其生活作风问题根本不敢干涉太多。

虽然后来秦昭襄王重掌大权,但那是源于宣太后的主动退让和贬谪宣太后的至亲,因此容忍其作风上的问题,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至于赵姬,由于其始终没有掌握大权,对于男宠这件事情本就比较避讳,否则也不会与嫪毐避到雍城了。

男宠不同:魏丑夫谨小慎微,嫪毐权力欲极强

事实上,在南宋理学大规模普及之前,社会风气普遍较为开放,对于生活作风问题的关注度尚不是那么高,一个典型之处便是妇女再嫁现象极为普遍。

而宣太后和赵姬宠幸男宠的结局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男宠的行事作风。

1、魏丑夫谨小慎微。以宣太后当时的权势来讲,如果魏丑夫想要凭借宠幸获取一些权力,想必并不困难,然而史料中关于魏丑夫的记载实在不多,唯一的一条记载,还是因为宣太后临终之前,想要魏丑夫为其殉葬。

由此可见,魏丑夫虽然深受宣太后喜爱,但却并未借此干政,或者说宣太后并未容许其干涉朝政。

既然魏丑夫对朝政没有影响,那么秦昭襄王自然也就不必为了一个魏丑夫,再让退居后宫的宣太后难堪和伤心,这恐怕才是秦昭襄王未对其追究的主要原因。

2、嫪毐权力欲极强。嫪毐作为赵姬的男宠,在赵姬对朝政影响本就不大的情况下,却能对朝政施加巨大的影响,可见其对权力的追求和渴望。他不仅获得了长信侯的封号,获得了大片封地。而且更是蓄养门客数千,甚至通过巴结嫪毐求官的宾客舍人也达到了上千人。

权力的急速膨胀,显然也助长了嫪毐的野心,他竟然敢公然以秦始皇的“假父”自居,而在被告发后,又意图发动政变颠覆王权,可见其野心之大。

对于君王来说,太后养个男宠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可是想要对抗,乃至颠覆王权,却是任何一位君王所不能忍受的,更何况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

因此,从嫪毐步入权力漩涡的那一刻起,便等于已经宣布了他的死刑,至于被车裂和夷灭三族,那不过是手段问题,至于将嫪毐和赵姬的两个儿子活活摔死,更是为了斩草除根而已。

如果说宣太后与赵姬掌握权力的大小,只是决定了君王对其宠幸男宠的干涉程度不同,那么男宠对权力的干涉程度,则是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根本原因。

在《战国策》中这样记载: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即将去世时,传令魏丑夫殉葬。

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

幸亏有庸芮出面,为魏丑夫游说宣太后:“太后,您认为人仙逝后还会知晓人间发生的事情吗? ”

太后也是明事理之人,知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她说:“当然不会知道。世间的事情,到临死了还看不透吗?”

(《大秦帝国》中的魏丑夫)

庸芮进一步试探着问:“太后圣明!既然死后没有知觉,又何必将自己生前所爱之人殉葬于自己毫无知觉的躯体旁呢?又假如即便人死而有知,请恕臣直言,先王对太后的积怨恐怕已经很深了,太后您连赎罪自救都来不及,您还能去亲近魏丑夫吗?”

太后认为庸芮说得确实有道理,就打消了让魏丑夫陪葬的念头。

话又说回来了,女人爱一个男人,愿意为他去死,而男人则不,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男人们知道。

我认为这要从他身上背负的政治密码:

(1)魏丑夫是赢稷苦苦寻觅献给自己母亲的。这样一来,他得到了天下人的中肯,得仁孝的名声。赢稷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2)自从见过魏丑夫后,芈月便让他天天陪她谈心,他却实让芈月的生命有了阳光。芈月的目的达到了。

(3)此时的芈月大权独揽, 而赢稷双翼丰满,又不甘任人摆布。并且当时魏冉权倾朝野,急需赢稷收回大权,当时的秦也确实需要昭襄王这股新的血液,毕竟芈月是女人,在封建时代,女人还是受歧视的,另外年事已高的她已不能满足大秦成长的速度了。

芈月沉迷于情爱后,对朝政之事自然无暇顾及,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这样,魏丑夫像一块润滑剂,使大秦的大权柔和地滑到了赢稷的手中。赢稷的第二个目的达到了,大部分秦人的梦想同时也实现了。

(4)还得说魏丑夫作为男宠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多少人寒窗苦读一辈子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年纪轻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能捞到许多政治资本。

魏丑夫实现了大家的梦想,自然没那么多人再想去除掉他了,尤其是老大赢稷。

一切的出现都是巧合,同时也是恰到好处。

可叹,荣辱悲欢,一切都只是云烟过眼。在岁月的仓促里,所有的爱与恨都被时光的风吹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10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2024-0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