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妈妈发现孙子和外婆很亲近,怎么让孩子和自己亲近些?

林志颖妈妈发现孙子和外婆很亲近,怎么让孩子和自己亲近些?,第1张

在现代社会当中,有很多年轻的母亲,生完孩子之后都是给长辈带的,因为当代社会的星星女性有自己的梦想,想和追求,所以不会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社交圈,这样才能够让一个家庭里面的生活经济负担减轻一些,而且也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加的多姿多彩,那么自己也就引来了一个问题,会发现孩子跟自己身边的长辈更加的亲近,那么此时又该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跟自己更加亲近呢?用心的去了解孩子,去体会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想要跟小朋友亲近,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一定要用心,很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小朋友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当你掌握了小朋友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就很容易去跟小朋友相处,因为众所周知,即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即便是在成年人之间投其所好,永远都不会错,这运用在小朋友身上也是非常正确的。陪小朋友做他想做的事情,很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其实任何一个人对美食都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那么在你忙碌的工作之余,平时有时间也应该多陪陪小友去吃一些比较好吃的食物,而且是适合小朋友吃的食物,这样也能够快速的拉近俩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还是亲切与孩子之间都是同一个道理的。陪伴在孩子身边,用心的爱他们。小孩子对于大人的情绪和态度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出来,因为在他们内心里有一把标尺,谁对她好?她就会跟谁亲近,因此,如果你想要跟小朋友们亲近,那么就要陪伴着孩子身边,即便不可以长时间经常性的陪伴,那么在陪伴的时候,也应该好好的爱他们,去陪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样也很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孩子的行为,见证了孝道传承,这样行为值得我们提倡,也值得当下社会很多人学习效仿。孩子年即将虽小,却用孝顺行为,成为了很多人老师。亲人去世以后,能够有孝子贤孙这样做,我想他们在天堂,也会感到欣慰和快乐。

贵州一位老人去世后,他5岁孙子趁着午饭间隙,偷偷跑到坟墓前跪拜。如果不是家人吃饭寻不到人,可能还不会发现,自己孩子内心如此孝顺,同爷爷关系如此亲密。面对这样一个孝顺行为,我个人内心持有下面两个看法。

第一个看法:孝道必须提倡,孩子值得表扬

封建王朝在很多时候,都会以孝义治天下,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忠君如同忠诚于自己父亲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孝道礼仪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慢慢变淡。

事件中的孩子,虽然只有五岁,还是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却能够独自祭拜自己爷爷。这样一份孝心,让人感动不已,也让人觉得他很优秀。孩子孝顺行为,又勾起了家人内心伤痛,也让人既欣慰又难过。

第二个看法:孝悌传承,也是家庭文化建设一部分

年幼孩子孝顺行为,值得我们肯定和表扬。能够对待自己爷爷这么孝顺,生活中也一定是孝顺父母好孩子。孩子能够有这样行为,同自己父母有很大关系。父母平日里孝顺长辈,在长辈离开后,时常前往祭拜,时间久了以后,孩子也学会了这种孝道,也会模仿父母,做出相同事情。

家庭生活中,我们在要求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应该将孝悌传承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孝顺重要性,将孝顺也作为家庭文化一种,重点建设和培养。

五岁孩子懂得孝顺自己爷爷,长大以后也会对父母无微不至照顾。这个家庭很优秀,他们培养的孩子也非常优秀。喜欢这样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像这位孩子一样孝顺懂事。

一种补偿的心理,如果人的感情是偏向平衡的话,那么对于孙儿的过度溺爱,很多就是因为对于子辈的爱护缺失的自动补偿。毕竟,一味地偏向一种心理的人比较容易崩溃,所以有这样的补偿机制。

从正常心理来说,过大的辈分差距其实会导致感情的缺失。孙辈不会喜欢上严厉的长辈,而父母因为是过于亲密,相反父母对于子女会更为严厉,因为日常生活的照顾也是他们在负责。如果把他们的供养和严厉均摊的话,其实差不多。

我非常想帮助带孙子或者孙女,这是我的真心话。为什么呢?我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退休了觉得自己这一辈的经验完全可以带好孙子和孙女。自己就一个孩子,由于那时候年轻工作忙,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并没有教育的太好,现在身体还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余热吧。

很多人都告诉我带孩子很不容易太累,这个我考虑过。不能太自私,帮助带孩子也是帮助了儿子儿媳更好的工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间接的我也是为 社会 做贡献。

现在 社会 变化快,年轻人压力大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老年人有能力,有体力也适合帮助带孩子,除去累啊责任大啊等想法,就是单纯的帮助孩子带娃,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

有人说年轻人躺在父母身上,自己担不起责任,父母辛苦一辈子了还得帮助带孩子,好像是不孝顺。因为我是纯属自愿快乐的来做这件事情,没有谁要求做,所以很充实很快乐。劳累辛苦在所难免,都是可以克服的。可能有的年轻人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父母很反感不愿意帮助带,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个我也是承认的, 社会 上这种情况会有,那就依着父母的想法,儿子儿媳自己带吧。

岂不知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属于主动型,帮助带孩子的乐趣大于其它一切。什么 旅游 啊跳舞啊等等消遣活动,都没有我帮助带孩子的乐趣大。

如果带孩子的方式方法与儿子和儿媳不同,那就先讨论然后选择正确的去做。老年人必须多听年轻人的意见,毕竟时代不同了, 育儿 的方式也有很大变化,现代的 育儿 方式比过去更科学,年轻人学的快上网查资料也更便捷。所以老年人不要固执,守着自己的那点老方法不变。

只要是为孩子好,老人要和孩子和睦相处,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宝贝茁壮成长,老人开心有事做,儿子儿媳放心全力投入工作,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各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经要念好必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家和万事兴!

以上是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说句心里话,我从内心不想带孙子或者外孙!辛苦工作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终于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拾起曾经的爱好并发扬光大,还想去做年轻时想做而没有条件去做的事情,比如背包去流浪!

虽然心里不情愿带孙辈,老年人带孙辈很辛苦,再说带孙辈也不是老人的义务,但是,老人帮带孙辈,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带外孙,自己的女儿可以重返职场,带家孙,儿媳妇可以和儿子一起挣钱养家!

我是未来的丈母娘,虽然已经退休,但并没有离开职场,只是换一个工作环境而已!存点养老钱,以后遇到事情不给女儿添麻烦。我还有自己的小爱好,理理财,看看书,在平台上写点文章,每年安排一次 旅游 ,忙碌充实着!

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儿有了小宝宝,需要我帮忙时,我会毫不犹豫前往——不是我心里有多喜欢孩子,而是不想我的女儿为难,最最主要的是不希望女儿因为宝宝的羁绊,成为家庭主妇,那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我用心培养出来的女儿,受过高等教育,却因为孩子被动回归家庭,与 社会 脱节,好不容易打拼出的 社会 地位,一夜回到起点!

@思豫释然 结语:

不管喜欢不喜欢小孩子,孩子们需要帮忙时,只要身体条件许可,还是尽量帮孩子一把,带孙子或者外孙,虽然不是义务,可是能给自己的子女解决大问题。 年轻人在职场打拼不容易,一旦因为孩子,女儿或者儿媳回归家庭,是对女性的不公平,要是以后重返职场,难度很大,也会很辛苦,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未必有理想的结果! 孩子有困难时帮一把,也是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奠定基础!

我是一个即将成为爸爸的年轻人,通过平常和父母的交流得知,他们特别想要帮助我们带孩子。

我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赶快要一个孩子吧”!我一般都是以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回绝她。她立刻反驳:“你们只负责生,我帮你们带,帮你们养,不花你们俩一分钱”。这种真挚的语言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呼声。我相信全天下的爷爷奶奶也都会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特别乐意的帮忙照顾孙子或外孙。

我为什么这么坚信,全天下的爷爷奶奶都很乐意照顾自己的孙子呢?

第一:“隔辈亲”并不仅仅是一句俗语。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表达。走进现在的家庭,特别是农村,有多少孙子不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由于生活压力变大,孩子的父母一般都要进城打工,一年才能回去一次,而自己的孩子完全需要爷爷奶奶去照顾。

第二:对于爷爷奶奶辈的人群来说,由于年纪大了,基本上丧失了劳动力,每天无所事事,而带孩子也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一种事业之一。所以有很多老人都喜欢带孩子,让自己忙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养孙子就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只有这样他们的身体也会一直很 健康 ,心态才会一直年轻。

第三:其实很多爷爷奶奶被的人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为了给儿子减轻生活负担,宁愿自己花钱带孙子,当孩子们安心的工作赚钱。在我国的传统思想里,都有一种“续香火”的说法,对于爷爷奶奶辈得人来说,由于受他们出生年代思想的影响,特别的看中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很乐意帮助照顾孙子为了自己家的后代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现在的农村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爷爷奶奶想帮忙照顾孙子,而儿子和儿媳不愿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由于目前农村人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年轻人宁愿顶着压力也要自己带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爷爷奶奶辈的学识有限,不能很好的辅导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帮忙照顾孩子了。

第二:溺爱心理,作为爷爷奶奶肯定会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子。当他们带孩子时,孩子犯错了不敢去批评,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要哭闹,爷爷奶奶立马想办法满足。这很容易惯坏孩子,导致孩子形成不 健康 的性格特点。所以很多年轻人愿意自己辛苦一点,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特征。

第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带大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一眼就能区别出来。就是因为年龄段不一样,眼光不一样,给孩子买的衣服也不一样,平常对孩子的卫生也不太重视。所以很多年轻人想要自己带孩子,保证孩子的形象,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我是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城市工作。以后我的孩子,爸爸妈妈肯定特别乐意去带,我也会很放心的让他们去照顾,但是前提条件下,带孩子不能让父母劳累,孩子可以成为父母的精神支柱,不能成为他们身体上的负担。

17年我儿子给我添了孙子,我们全家都高兴坏了!每天全家都围着孙子转!我和老婆每天忙着洗尿布,晾被褥!就是现在孙子三岁了,还像宝贝一样,我女儿三天两头给他送好吃的,早上去幼儿园,全家开车去送,我在外面打工,几乎每天都要和孙子视频!每年放假回家,我天天带孙子玩!早上孙子老早就醒了,他会打电话给我!说爷爷来陪我玩吧!我就马上起床去和他玩!孙子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带孙子是我最高兴,最快乐的事!

如果有孙子或者外孙我想带孩子。 首先 孙子与外孙又是一代人,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乐趣。 第二呢, 那时自己带自己的孩子,年轻懵懂,不知怎样对待孩子,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孩子哭闹,自己没有耐心,有时也会大声吼孩子,甚至赌气不理孩子,更甚会打孩子。现在看一些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的书与视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中关心与爱护的不够,教育方法很多不恰当,想带孙子与外孙时,用心带下一代。 第三呢, 自己也是从年轻走过来,自己边上班边带孩子,其中很多艰辛与无助,已经尝过是什么滋味。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更快,压力更大,自己能帮他们就帮帮他们。 最后 我想说的是,爱是一个代代相传的过程,也是相互给予的过程,只有自己真心爱下一代,下一代才会真心感恩父母。

说 里话,一定帮着带娃。

记得当年我初为人母,顺产后出院躺在自家床上,左边是嗷嗷待哺的娃,右边是等待孩他爸工作一天回到家(那个年代还没有十五天的陪产假!没有夫家的帮忙!没有月嫂!只有娘家妈妈一天一次的探望)八个小时的等待中,我下定决心:等孩子长大后,需要我帮忙时,我一定义无反顾!

从经济上看, 社会 发展到月嫂价高无比的年代,如果学个育婴师证书之类的,到自家孩子那里一亮证,相信是会被录取的。当然前提是自己愿意上岗。如果不愿意上岗,可能是身体状况或者其他情况(比如还在上班啦,还有比金牌月嫂更高的收入啦……)那可以考虑一下请个月嫂去帮忙。

从心理上看,不愿意帮忙的家长心里有梗的是:一辈不管二辈事,我卖力出钱,说不定在 育儿 观念上、沟通问题上跟孩子有冲突,不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啊,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子女呢,一定切记父母只是在帮助自己,并不是必须帮着带娃,言语上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法。父母呢,要学会科学 育儿 ,要接受新观念,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出现沟通的问题,不许发火不能过急,记得一家人没有说不开的事……

从身体上看,如果吃不消,可以采取孩子双方家长轮值制,或是根据经济条件请钟点工或者月嫂之类的。实在没经济能力的家庭,那就自己动手吧。

从心里上看,那么可爱的宝,舍得不见证成长吗?

中国父母为了孩子倾尽所有(买房支撑了房产事业……)在带孙/外孙这件事上,从传统到自身观念来看多半是认同的,纠结的是相处引发矛盾的问题。

当然也有不赞同带孙/外孙的家长,那也正常。

带不带孙/外孙,这是各家各户的问题,欢迎@左手风景右手 美食 讲述,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言分享观点

都不想带

心里话是当今的女婿或媳妇都不是善桩,在他她们的眼里认为是应该的没有感谢二字,反而得到的是二个字讨厌。

肯定帮助带啊,孩子们要上班哪有时间照顾孩子呀!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助她们,我就给我的孩子说的,如果你们生了孩子想让我带,我就给你们带,不想生那是你们的选择,你们的生活我不参与。

说实话真的不想带,实在没人带的话也就只能带了

你的父母很溺爱你的儿子?唉,同病相怜啊,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哪有爷爷奶奶不疼爱自己孙子的道理呢!只是他们光知道怎样去疼爱孙子,怎样去对他好,却忽略了溺爱孩子所带来的坏处!

下面,就让我这个过来人和你说说我是怎么说服我的父母和教育我的孩子的吧。

一:养和育要分开!

都是要养育孩子,其实要是我们稍加注意的话就应该知道这养和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养是什么意思?说难听一点就是让孩子吃饱饭别生病,就和家里养猪养鸡养鱼是一个道理,养的肥肥壮壮的就行了。

那么育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育可就大有学问了!育就是教育!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

我们的父母对孙子的溺爱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养这个阶段,他们也许压根就没有养和育的概念,简单的认为对孙子好就是养育了。比如很多爷爷奶奶在接孙子孙女放学的时候都会替孩子拿着书包,宁愿自己把孙子扔在地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里也不想去训斥孙子养成垃圾入筒的习惯,这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更不知道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特意和父母正式的坐下来谈一谈,详细的说明了养和育的不同,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养自己的孙子,如果只养而不育,他们的孙子长大了也是个离不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废人,经受不了一点风浪!

二:养不教,父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是三字经里面的,我小时候就知道了!但是我现在真的没有多少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每周要上六天班,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一般都是八点才到家。我老婆也和我一样忙。我们以前都是把孩子丢给父母,周末了就在家里睡大半天,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来陪孩子,更别说教育了。后来我渐渐发现父母太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想起来我是孩子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和父母谈过话后我就开始认认真真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了。

我就告诉他,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只能教会你生活的技能,以后你要自己照顾自己!比如以后书包要自己背,衣服要自己洗,吃饭时不会再有人喂你

平时我对他说过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自己”:自己去、自己做、自己想、自己拿、自己走

虽然刚开始他哭的厉害,但经过我一年多的“折磨”,他现在慢慢学会了独立,父母也没有再溺爱他了。

最后,也祝你早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方法!

我觉得这个妈妈做的对啊。孩子就是父母的宝贝。奶奶不是你的妈妈呀!他妈妈的意思就是你不能在奶奶面前恃宠而骄。在奶奶面前你就要有小辈的意识,奶奶是长辈,你就要尊重他。你不能说你是奶奶的宝贝。奶奶就必须得宠着你。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想必奶奶也能听得懂。

高考发挥的不好,考了个破一本。我父母嘴上说没事没事,后来暑假和我妈发生了一点矛盾,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生闷气。听到我妈和姨在打电话,我妈说早知道考成这个样子,还不如我去上班(我妈在我初三时辞职了),现在搞得我身体还不好还有一次我爸说到考成这样,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还想怎么样。

我爸总是说我是他的耻辱,给他丢人,对我不报希望了,以后退休就住养老院,遗产也不会留给我,只给我女儿等等等等。这样奚落和训斥的理由就是我不是研究生,也没考上公务员。我不明白为什么没考上公务员就是给家里丢人了,就是耻辱。跟他们谈了好多次,无非就是,“那你考啊。考上了给我们挣个脸”。‍‍

上班了以后公司想把我调到外地(离我家不远,坐车也就三个小时左右吧) ,我当时其实很想去,因为那工资对我来说挺高的,然后家人死活不同意,说是不放心,我爸说,不管我挣多挣少,只要一家人在一个地方就行了,而且不放心我一女生出去。然后我就跟领导说我不去,要辞职。 辞了以后,在家屁股还没坐热,我爸就嫌我没本事自己出去闯荡。

“也许他并没有你想象中那般爱你”,这句话让人感到十分地难过吧。而体验过这句话的人们,心里所受到的伤害也比想象中更加地重吧。也许仅仅是一件小事,又或者只是一个语气,还有可能是对方的态度所带给自己的感觉。哪怕只是比平常更加凶一点,又或者是没有以往那般地细心,都会让深深陷入感情中的人感受到对方没有自己想象中爱自己的瞬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07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6
下一篇2024-0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