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大学生旅游的地方

适合大学生旅游的地方,第1张

1山东青岛——春暖花开面朝大海。2厦门鼓浪屿-清爽的海岛之旅3安徽宏村——毕业前的浪漫之旅4浙江西塘——感受烟雨长廊5四川成都——吃货的天堂6四川稻城亚丁-凉爽的避暑胜地。7滇川交界处的泸沽湖——高原明珠8云南大理——骑洱海,走走停停。

关于花语的句子_经典语录_

人能说话,大家没有异议。动物里,走兽会说话吗?飞禽会说话吗?鱼虾会说话吗?它们有声音,可能它们的语言我们不懂。总之,马高兴了,它会长嘶;牛有兴致了,它会发出吼声。深山丛林里,飞禽呜叫的声音此起彼落,相互呼应,你能说它们没有语言吗?

大自然里,花草树木有语言吗?有的语言是有声音的,有的是无声的语言,像溪声尽是广长舌,这是有声音的语言;像山色无非清净身,这就是无声的语言。

即使是人,语言的表达也有低能,也有高手。有的人,几十年岁月里,自己本国的语言都说不好,何况要他再多学一种外国语言呢?有的人能通六国、十国语言,甚至我们赞美聪明的人善解人意;能够善解人意的女人,我们就称她为解语花。

说到花的语言,像康乃馨不就是代表母爱对你的关怀吗?

百合花不就是向你表达它的纯洁吗?紫丁香代表初恋,玉兰花向你宣誓,表示信任,牵牛花代表男女的情意,西洋的玫瑰花也在爱情的领域里,与牵牛花一较长短。

花各有特性,所以世界各国莫不选出国花,用以代表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国内地以牡丹作为国花,表示它的荣华富贵;此外,目前世界上各国国花为人所熟知的,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印度的荷花、尼泊尔的石楠花、俄罗新的向日葵、美国的西洋耧斗菜、英国的蔷薇等。

许多花都是在向世人诉说它们的身世、它们的精神、它们的内涵、它们的价值。尤其,花最擅向世人说的就是花开花落,道尽了人世的沧桑,一切苦空无常。虽然世事无常,花也有再生的希望,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语经典语录「大全」

1、珍珠梅花语:友情、努力。

2、雏菊花语:隐藏爱情。

3、马蹄莲花语:忠贞不渝、永结同心。

4、茉莉花花语:你是我的(像歌词一样啊)。

5、桃花花语:爱情俘虏。

6、蝴蝶花花语:相信就是幸福。

7、爱丽丝花语:想你。

8、粉红色天竺葵花语:很高兴能陪在你身边。

9、忘忧草花语:放下他(她)放下忧愁。

10、风铃草花语:温柔的爱(喜欢这个名字)。

11、星辰花花语:永不变心。

12、仙人掌花语:坚硬坚强。

13、牵牛花花语:爱情永固。

14、彼岸花花语:悲伤的回忆/相互思念。

15、白日菊花语:永失我爱。

16、深红蔷薇花语:只想和你在一起。

17、雪莲花花语:纯白的爱、坚韧、纯洁、给人们带来希望、圣洁。

18、狗牙花花语:清纯、善良。

19、花花语:希望、伤害他/她的爱、令人窒息的美。

20、栀子花花语:喜悦、永恒的爱与约定。

21、萍蓬草花语:崇高、跟随你。

22、紫滕花花语: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

23、白色花束花语:把我的一切都奉献给你。

24、白色菊花花语:真实坦诚。

25、松红梅花语:胜利、坚定、高升。

26、天竺葵花语:偶然的相遇。

27、松虫草花语:寡妇的悲哀。

28、水仙花花语:只爱自己。

29、玉簪花花语:恬静!宽和。

30、倒挂金钟花语:相信爱情、热烈的心。

31、白玫瑰花语:我足以与你相配,你是唯一与我相配的人。

32、桔梗花花语:永恒的爱、无望的爱、不变得爱、诚实、柔顺、悲哀。

33、百合花语: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34、向日葵花语:信念、光辉、高傲、忠诚、爱慕、沉默的爱。

35、秋海棠花语:呵护、苦恋。

36、粉红蔷薇花语:我要与你过一辈子。

37、金凤花花语:冷静、智慧。

38、圣诞花花语:美满冷漠,会受苦。

39、雪莲花花语:祈愿愿望达成后的安慰。

40、金凤花花语:智慧。

41、蔷薇花语:爱的思念。

42、百慕达奶油花花语:坚韧。顽强。

43、粉蔷薇花语:爱的誓言。

44、曼陀罗花语:不可欲知的死亡和爱(我非常喜欢的花,不漂亮,但就是奇异)。

45、含羞草花语:自卑(我不这么认为,含蓄罢了)。

46、波斯菊花语:天天快乐。

47、昙花花语:刹那的美丽,一瞬间永恒(昙花一现嘛)。

48、向日葵花语:沉默的爱。

49、蔷薇花语:美好的爱情、爱的思念、美德。

50、紫云英花语:没有爱的期待。

51、鸢尾花语:绝望的爱。

52、木棉花花语:珍惜眼前的幸福。

53、蒲公英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54、红色风信子花语:让人感动的爱。

55、蓝色鸢尾花语: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很伤感呢)。

56、红色天竺葵花语:你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57、油桐花花语:情窦初开。

58、栀柳花语:依依不舍。

59、天竺葵花语:偶然的相遇、幸福就在你身边。

60、野荨麻花花语:相爱。

61、万代兰花语:有个性、卓越锦绣、万代不朽。

62、郁金香花语:热情的爱。

63、韭兰花语:坚强勇敢的面对。

64、金鱼草花语:欺骗,高尚的女士,力量(远看很美的一种花)。

65、迷迭香花语:回忆不想忘记得过去,纪念。

66、石竹花花语: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

67、玫瑰花语: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68、水晶花花语:真诚无害、脆弱无城府。

69、紫玫瑰花语:珍惜的爱。

70、栀子花花语:永恒的爱/一生的守侯/我们的爱。

71、麦杆菊花语:永恒的记忆。

72、薰衣草花语:等待爱情、安静、坚贞、浪漫的爱。

73、小苍兰花语:纯洁、幸福、清新舒畅。

74、大理花花语:华丽、优雅(看起来很有设计感,有木有)。

75、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绝望的爱,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76、**三色堇花语:有着**花瓣的三色堇,花语是‘忧喜参半’,属性土。

77、菖蒲花语:相信者的幸福。

78、四叶草花语:幸运、幸福。

79、龙胆花花语:喜欢看忧伤时的你(霸气的名字)。

80、鸢尾花花语:热情、适应力强。

81、圣诞蔷薇花语:追忆的爱情。

82、野蔷薇花语:浪漫的爱情。

83、石莲花花语:永不凋谢的爱。

84、紫罗兰花语:感情的监禁,机敏,对我而言你永远那么美。

85、满天星花语:关怀、带来好运、真心喜欢、关心、纯洁的心。

86、球兰花语:青春美丽。

87、月光花花语:永远的爱。

88、三色堇花语:思虑、思念、沉思、请想念我、快乐。

89、红色素菊或玫瑰花语:我爱你。

90、石竹花语:奔放、幻想。

91、翠菊花语: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92、白蔷薇花语:纯洁的爱情。

93、鳞托菊花语:永远的爱。

94、夜来香花语:在危险边缘寻乐。

95、时钟花花语:爱在你身边。

96、海芋花语:希望,雄壮之美。

97、密蒙花花语:请幸福到来(原来这叫密蒙花,见到过呢)。

98、三叶草花语:一叶代表祈求,二叶代表希望,三叶代表爱情,四叶代表幸福。

99、郁金香花语:爱、慈善、名誉、美丽、祝福、永恒、爱的表白、永恒的祝福。

100、康乃馨花语:谢谢你的爱、真情、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热爱着你、不求代价的母爱、亲情思念、伟大,神圣,慈祥,温馨的母亲、思念。

101、连翘花语:预料。

102、悬铃花花语:才华横溢。

103、非洲菊花语:永远快乐。

104、粉红色山茶花花语:是你的爱让我越变越美丽。

105、白色铃兰花语:幸福即将到来(个人很喜欢的一种花,洁白,清脆的感觉)。

106、矢车菊花语:单身的幸福。

107、香水百合花语:纯洁,高贵。

108、风信子花语:永远的怀念。

109、天堂鸟花语:自由、幸福、吉祥。

110、香雪兰花语:纯洁。

111、虞美人花语:安慰。

112、雏菊花语:纯洁的美、天真、幼稚、愉快、幸福、和平、希望。

113、波斯菊花语:永远快乐。

114、紫罗兰花语:永恒的美、质朴、美德、盛夏的清凉。

115、大岩酮花语:一见钟情高贵大方,有福气。

116、梨花花语: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侯、分离。

117、茶花花语:你值得敬慕。

118、黄蔷薇花语:永恒的微笑。

119、杜鹃花花语:为了我保重你自己,温暖的,脆的,强烈的感情。

120、火百合花语:热烈的爱情(像极了卡萨布兰卡)。

121、紫色三色堇花语:有着紫色花瓣的三色堇,花语是‘沉默不语’,属性暗。

122、丁香花语:回忆(也很喜欢这种花)。

123、龙舌兰花语:是为爱付出一切。

124、银莲花花语:失去的希望。

125、红色仙客花语:你真漂亮。

关于花语

花作为感情的媒介,每种花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花语,或浪漫感人,或心酸苦楚,每一朵花,都是一种最真实的表达。花语是各国、各民族根据各种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说典故,赋予的各种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义。

1、白玫瑰花语:我足以与你相配,你是与我相配的人

2、吀靥花花语:真诚不变的爱

3、熏衣草花语:等待爱情(个人很喜欢的花,花语也很唯美)

4、红色风信子花语:让人感动的爱

5、时钟花花语:爱在你身边

6、花语大全——狗尾巴草花语:暗恋

7、油桐花花语:情窦初开

8、樱花花语:生命/等你回来(很浪漫的花)

9、花语大全: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绝望的爱,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10、向日葵花语:沉默的爱

11、蓝色妖姬或蓝玫瑰花语:

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

双枝蓝色妖姬花语:相遇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诉不尽的浪漫情怀。

三枝蓝色妖姬,送花人表达的是另一种情愫-你是我最深的爱恋,希望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12、红蔷薇花语:热恋

13、白蔷薇花语:纯洁的爱情

14、黄蔷薇花语:永恒的微笑

15、深红蔷薇花语:只想和你在一起

16、粉蔷薇花语:爱的誓言

17、花语大全——粉红蔷薇花语:我要与你过一辈子

18、圣诞蔷薇花语:追忆的爱情

19、野蔷薇花语:浪漫的爱情

20、花语大全——水仙花花语:只爱自己

21、仙人掌花语:坚硬坚强

22、三叶草花语:一叶代表祈求,二叶代表希望,三叶代表爱情,四叶代表幸福(很幸运的草哦)

23、彼岸花花语:悲伤的回忆/相互思念

24、花语大全——栀子花花语:永恒的爱/一生的守侯/我们的爱

25、蔷薇花语:爱的思念

26、蒲公英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27、花语大全——昙花花语:刹那的美丽,一瞬间永恒(昙花一现嘛)

28、波斯菊花语:永远快乐

29、卡萨布兰卡花花语

(1)伟大的爱

(2)一种充满回忆的花,花语是淡泊的永恒

(3)易变的心

(4)不要放弃一个你深爱着的人

(5)死亡,一种盛开的很傲然,厌世的花

(6)一种永恒的美

(7)负担不起的爱,乍一看像普通百合吧

它是百合的一种,卡萨布兰卡的花蕊有种嗜血的感觉,相比没有普通百合的纯洁

30、鸢尾花语:绝望的爱

31、花语大全——蓝色鸢尾花语: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很伤感呢)

32、迷迭香花语:回忆不想忘记得过去,纪念

33、龙舌兰花语:是为爱付出一切

34、松虫草花语:寡妇的悲哀

35、含羞草花语:自卑(我不这么认为,含蓄罢了)

36、夜来香花语:在危险边缘寻乐

经典语录:风懂解花语,雨懂叶孤寂

1、你根本没有感同身受的想过我,针不扎到你身上你不知道有多痛。

2、语言是脆弱的,语言无法跨越生死,时间,痛苦,以及绝望。

3、你都不知道现在的我哼你最爱的歌会痛 沉默也会痛。

4、温暖是件奢侈的东西,奢侈到需要用很深的寒冷和疼痛才能体现。

5、假若有那么一天,我忘了你,你会不会有那么一点心痛。

6、有时候,内心最直接的感受,往往是最难说出口的。

7、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说不爱了,却在听到关于他的消息的时候,心狠狠的抽了疼。

8、很多时候,不经意知道一些事后,表面装得无所谓,用微笑去掩饰,其实心里比什么都疼。

9、我们都努力的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到头来连自己都忘了真实的自己。

10、我还想你,只是再也不会为你难过为你心碎。

11、看着看着,花落了,走着走着,情冷了,轻拽着裙的褶皱,赤足踏上寻念的路途,曾经的曾经花香盈满衣,此时散落一地飘零,斑斓花瓣呼唤心语,你听,轻泣在泪里湿了念,枯萎的容颜悄悄挂在眉间。

12、风懂解花语,雨懂叶孤寂,散落一地念,瓣瓣吐真情,轻轻拾一花瓣,不舍情怀刻在脉络,低微诉说心音,等我回来,带着香浓寻你,笑颜依然挂眼睑,载着春的韵脚,淡淡馨香缠绵你,滴滴含泪的念,把芬芳留下,带走思念痛。

13、情怀若可以备份,永如初见多好,情淡了,伤了,都是最近的人,擦肩而过,带着笑颜可好,曾经彼此拥有过,记住那份情那份真,情可近可远,情近了殇近了,情远了人淡了,尺度是用心丈量,恰当的位置在哪,心彷徨,怕离,怕殇,怕淡,怕浓,指尖在心门徘徊。

14、哭,不哭到微笑不痛快;痛,不痛到淋漓尽致不痛快;爱,不爱到淋漓尽致不痛快。爱,不需要刻意安排,只需把每一天都当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会美到泪水掉下来……

15、有些爱,越想抽离越清晰。有些人,越是想在乎越是被敷衍。我一味的在乎,却被你忽视得好离谱。我对你掏心掏肺,为你撕心裂肺,你却看着我独自伤心流泪,不来安慰一句。我被遗忘在无人知道的角落,自己安慰自己。我只能用坚强竖起一道墙,围起你给我的伤悲……

16、爱在过境,缘分不停,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窗外小雨淅淅沥沥,我终于听见了下雨的声音,我的世界被吵醒,窗台上的滴落的雨滴,轻敲着伤心,凄美而动听。眼睛在下雨,心却为你打伞,一颗潮湿的心,一份滴水的痴情!倘若听见我哽咽的声音,请捂住耳朵,让我一直孤傲;倘若听看到我心碎的裂痕,请闭上眼睛,让我一直伤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除叙事性的歌曲外,有结婚时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节唱的歌曲如《都火》、劳动时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学歌》等。此外还有山歌,如布拖高胜山歌、儿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也有差异。凉山南部地区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区的民歌轻柔优美,东部依诺地区的民歌敦厚朴实。过去的彝族民歌,总的说来给人以压抑低沉之感,但其朴素优美的民族、地区韵味十分鲜明。民间器乐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历史时空跨度极大。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妇女.无论老幼,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随时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月琴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其中不乏优秀的民间月琴手。50年代.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奏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有的表现耕牧的勤劳。丰收的欢乐,有的表现征战的勇敢、爱情的追求。

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辉煌,而且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今天,在凉山城乡经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欢乐地跳着达体舞。达作是彝语的音译,意为踏地舞或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80年代一经形成,迅速普及全州并以大西南民族交谊舞的态势,很快向州外、省外推开。在94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围着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为一家,场面热烈壮观.气氛亲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和乐器。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从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类场合中演唱,气氛较为轻松随意;“雅”是一种独唱山歌,演唱者一般为男女青年,多为触景生情;“左”是一种婚礼歌,在举行婚礼大夜晚,由主客双方各出两名歌手边舞边唱;“格”是一种悼念死者时或祭祖活动时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领唱,众人学唱,歌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毕”是指彝族毕摩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歌,我们称之为宗教音乐,以与“俄”进行区分。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此外,还有多种乐器: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象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这里介绍其中几种。 (1)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由于大小凉山天堑壑障的隔绝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形态一一奴隶制,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 凉山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即蓄一绺长发椎髻于头顶头,大多头上盘缠黑色或深蓝色长巾,且常裹成一尖锥状,斜插额前,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佩饰最富特色即为“图塔”,是斜挎于身上的佩带,用细牛筋编织成带,带面镶以白色砗磲片。妇女着裙,戴头帕,生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下着百褶长裙,成年裙分为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多皱褶。多在腰际佩挂一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饰各种纹样,下端缀以五色飘带,用于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针筒以及装饰过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下分依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 (2)乌蒙山型 本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诲。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又可分为威宁式和盘龙式。 (3)红河型 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 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可分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 (4)滇东南型 本型服饰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斗方袍的古老款式,这款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 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总体而言,彝族服饰具有以下4个特点:(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饮食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民居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历法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 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打歌"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临近暑假,许多家长想要带孩子出门旅行,那么以下这几个风景区非常值得一去。

一、泰山风景名胜区

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泰山风景名胜区也是古代文人游历的一个重要地点,在这里,古代文人作画写诗,吟诗作曲。不仅如此泰山还建有大量宫观寺庙。

除此之外,泰山包含有岱庙、玉泉寺景区、天烛峰游览线、桃花峪游览线等等风景,每人只需115元,就可以领略这大好风景,门票三日有效,有效期间不限制次,学生、儿童可优惠。并推出了最便捷的西路游览线以及最经典的中路游览线,让我们在欣赏美好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知识的熏陶。

二、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2018年,开启了“智慧故宫”的序幕。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存有各色文物,一件件都彰显着时代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便是午门,东华门,太和门三大殿,延寿堂。假期带着孩子来游玩,在丰富孩子对国家文物历史的了解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奥秘。

故宫博物院想要观赏,需提前订票,并且最适宜游玩的季节在9-10月。

三、苏州锦溪古镇

锦溪镇曾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等荣誉称号。锦溪镇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锦溪镇的文曲艺术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宣卷,是苏南地区相当古老的地方戏曲艺术,是唱曲和说表融为一体,以唱为主,说表为辅,其中还融合了许多种丝弦乐器。当地每年农历腊月的初一、初八、十五之时,锦溪镇当地人民都会举行锦溪庙会;中秋节时,还会举行中秋国庆灯会。

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西湖不到五千米,也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三堤分别是福堤、绿堤、寿堤,十景分别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每一景拿出来,都能够让人为之惊叹。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这对于城市生态多样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闲暇之余来到这个地方,实在是一种享受!

上述几个地方都会是旅行度假的首选之地,让我们再放松身心的同时,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从中也了解到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一、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仁宗嘉佑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佑六年应直言极谏策问,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他也迅即卷入了这一浪潮。在嘉佑六年的对策中,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其后又在《思治论》中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但苏轼与欧阳修一样,对政治改革取比较温和的态度,所谓“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表明他希望改革在不引起剧烈变动的条件下施行,并主要通过社会各阶层的自觉努力调整与道德完善来改变社会的衰败。

因此,当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便与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而卷入上层政治冲突。在王安石执政期间,苏轼主动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实际上已经表明新法因其自身缺陷和外部阻力而失败。而反对与赞成新法之争,此后更多地与统治阶层中的权力之争联系起来。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精神上却因这一场卑鄙的文字狱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期间,他自号东坡居士,彷徨于山水,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

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大变动,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新法被逐一废除。苏轼也因此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苏轼对新法的某些部分原本有所肯定,所以不同意司马光等人一味“以彼易此”的做法,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而他的为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受性刚褊,黑白太明,难以处众”(《论边将隐匿败亡宪司体量不实札子》),因而又与当权者发生分歧,并愈演愈烈,发展成政治、学术乃至意气、党派的尖锐矛盾。他处于被人“忿疾”、“猜疑”的处境,遭到包括“旧党”在内的人士与洛中理学家的攻击,只好自求调离京城,出知杭州。

此后,他在不断受到攻击与诬陷的情况下,辗转于颍州、扬州、定州的地方官任所。

哲宗于高太后去世后亲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见与权威,又把时局倒转过来,宣布继承神宗的一套,起用自称维护新法的官僚,打击“旧党”。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岭南、海南岛。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大赦元佑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到达常州。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的艰辛,他于此一病不起。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苏轼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费衮《梁溪漫志》),无论旧党还是新党上台,他都不讨好。但正是在这里,反映出他的为人品格的一个基本方面。

苏轼从小研读经史,受儒学理想影响较深,“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他的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尽言无隐”(《杭州召还乞郡状》),“不顾身害”(宋孝宗《御制文集序》),不肯做圆滑的官僚,不盲从,不徇私,始终保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

而另一方面,经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他因此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他都以一种旷达的宏观心理来对待,把这一切视为世间万物流转变化中的短暂现象;他不愿以此自苦,而更多地在“如寄”的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支》)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表现。毫无疑问,苏轼上述心理中实际蕴藏着比一般直接流露的悲哀更深沉的悲哀,包涵着自我麻醉、苦中作乐的成分,这种心理使他的文学创作削弱了激情的强度,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不仅是时代文化的产物,而且毕竟表现出在更为高远的立场上观照社会与人生、处理个人不幸遭遇的宏达情怀。

苏轼的朋友、诗僧参寥在《东坡先生挽词》中写道: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正是从两方面归纳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他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

二、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后来忆及当时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眼看还要继续乱下去,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的白季庚,便送儿子白居易到南方避乱。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随后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后来又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也写得较好,历来为人称道,诗云:“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从这些诗中可见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从他家骨肉分散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自到长安,顾况为之延誉后,白居易有时居长安,有时在别处,曾去过徐州、襄州、杭州等地,交结了一些诗人,真正开始了他的诗人生涯。他27岁方从乡试,次年为宣州刺史崔衍所赏识,送往长安应试,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1岁时,试书判拔萃科,与元稹等同时及第,与元稹相识,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在32岁那年春,白居易被授校书郎,算是步入了仕途,33岁时自洛阳徙家于秦,卜居渭上,距长安约百里,到35岁时,罢校书郎,随后又授周至县尉。次年,他由周至县尉调充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这年冬季,授翰林学士,就在授翰林学上这一年前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元和三年(808年)拜左拾遗。

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不幸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贫又病,好友元稹时常分俸济其困难。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白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慕起陶渊明来,希望作个隐逸诗人,并转而事佛,企图从佛教中求得解脱。总之,被贬江州司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白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党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党残酷倾轧的朝廷,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荣枯任之,听天由命,颇有些与世相忘的意思了。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厌,直到暮年。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嗜酒,据他自己说,“唯以醉为乡”,“往往酣醉,终日不醒。”宋人统计白居易诗,说他“二千八百首,饮酒者九百首。”所以如此,都是为了逃避现实,自我麻醉。他还进一步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倚托,寻求解脱之法,用佛家消极出世思想麻醉、安慰自己。《大宋高僧传》所载白居易向名僧致礼稽问佛法宗意,与名僧探讨佛理妙义,多在出守杭州后。白居易进而持斋坐道场,并且从此后一直好佛,经常持三长月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场。所以白居易又为古代文人中崇佛、达观的代表,历代不少人对他称赞备至。其实,他之崇佛,并非真心事佛,而是为了解除烦恼,寻求解脱,是对社会的消极反抗,是一种退缩,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仕途坎坷,感到失望所致。饱经忧患后,才潜心释氏以寄托。白居易晚年所撰《醉吟先生传》自我表白云:“性嗜酒、耽琴、*诗。凡酒徒、琴侣、诗友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可知他是先酒乐而后佛的。他甚至怀疑真有佛否。同时又炼丹学道。从严格意义上讲,白居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时,他之崇佛,还出于健身的原因。这便是他有时一边持斋、坐道场,一边又在心中想着妓乐美酒的原因。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在杭州刺史任上,他政绩斐然,关心民间疾苦,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

长庆四年(824年)五月,在杭州任期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于是,他卜居于洛阳履道里。至此为官20来年,竟然凑不足买房钱,只好以两匹马抵偿,于此可见他为官之清廉。第二年,他除苏州刺史,在苏州刺史任上只一年多,便因病免郡事。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刘、白二人结伴归洛阳。一年后,白居易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58岁那年,即大和三年(829年)春,白居易称病,免归,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从此不复出,后除河南尹,寻以病免,64岁那年,除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因心境消极和健康原因,他不愿再为官了。60岁时,儿子阿崔夭折,这对诗人又是一打击,73岁时,曾施家财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揖。卒年75岁。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前面已讲到,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不言而喻,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参考资料:

太多了

安铿守屹忻韦着倪车永咨衡过彪酋丙苑麒开岗袁

1 后汉书杨终传文言文翻译

杨终传,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十三岁时,做郡小吏,太守认为其才很奇特,派他到京师学习,学《春秋》。显宗时,召他到兰台,拜为校书郎。

建初元年(76),大旱,谷价昂贵,杨终认为广陵、楚、淮阳、济南等处的牢狱,充军的人达万数,又远屯于绝域,官吏百姓怨旷的甚多,于是上疏道:“臣听说‘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意译“:优待善良的人应延及子孙,惩罚为恶的人应只限其自身,不可延及后代。”)百王常典,不变的道理。秦朝政治残酷厉害,违背上天之心,一个人有罪,连累到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高祖平定乱世,约法三章。

太宗(汉文帝)极仁慈,除去收孥之律(即妻孥受累)。万姓廓然,蒙受再生之福,恩泽达到昆虫,功绩垂于万世。陛下圣德英明,德被回表。今以连年干旱,灾疫不止,自奉菲薄,广泛访问得失,即使三代的隆盛,也不过如此,不能再增加了。臣私下查《春秋》记载的水旱之变,都应暴急,恩惠不下流。自永平年间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追,互相牵引,掠考犯人,冤及无辜,家属充军。加以北方讨伐匈奴,西方开拓三十六国,连年服役,转输耗费很大。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百姓怀念家乡,怨恨结在边域。

《传》说‘: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即安土重迁,是百姓的习惯。)从前殷代人民近迁到洛邑,尚且埋怨,何况离开肥沃的中原土地,到不毛之地的荒原呢?并且南方暑热潮湿,障毒互生。愁苦的百姓,足以感动天地,移变阴阳了。陛下留心观察,救救百姓吧。”书奏上,肃宗将奏章交给臣下讨论。司空第五伦也赞同杨终的意见。太尉牟融、司徒鲍昱,校书郎班固等人与第五伦辩论,认为移民之法施行已久,孝子没有改父之道的权力,先帝所建制度,不应回异。杨终又上书道:“秦代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思改革,终于失掉天下。所以孝元帝放弃了珠崖之郡,光武帝断绝西域之国,为的是不用远夷换我中国。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笑道‘: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为的是对百姓无妨害。

襄公作三军(即三卿),昭公舍弃中军,君子以为是复古,认为不舍弃就有害于民。现在伊吾之役,楼兰之屯,久而不还,不是天意。”皇帝听从了,迁还那些流放之人,全部停止屯边的办法。杨终又说:“宣帝广泛征召郡儒,论定《五经》在石渠阁。当前天下太平无事,学者得以完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应照石渠旧例,永为后世的法则。”于是诏诸儒在白虎观论考同异。碰上杨终因事系狱,博士赵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认为杨终对《春秋》很有研究,学术上多独特见解,上表请求,杨终又上书自我表白,即日赦免,于是得以参与白虎观。后来受诏删削《太史公书》为十多万字。当时太后之兄卫尉马廖,谨慎笃厚自守,不训诸子。杨终与廖友情甚善,写信劝廖道“:我听说尧、舜的百姓,可以比屋得到封赠;桀、纣的百姓,可以比屋得到诛杀。为什么呢?尧舜为之提防,桀纣示之骄奢的缘故。《诗经》上说‘:皎皎练丝,在所染之。’(即墨子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上智下愚,不可改变,中庸之疏,要在教而化之。《春秋》上记载晋侯杀太子申生,直称晋侯,表示厌恶,就因为他失教缘故。《礼记》规定,人君之子年八岁,替他设少傅,教之书写计算,以开其智慧;十五岁设太傅,教之经典,以引导他立志。汉朝兴起,诸侯王不致力于教诲,多触禁忌,所以有亡国之祸,而缺乏嘉善的称号。今君位置尊贵,海内寄予厚望。难道不可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为警戒么!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没有长君的退让之风度,而要结交轻狡无行之宾客,放纵而不教诲,视成任性,鉴念过去的教训,可令人寒心。君侯应该以临深渊履薄冰为戒。”马廖不采纳。

儿子马豫后因悬书诽谤犯罪,马廖回到封地。杨终之兄杨凤为郡吏,太守廉范被州所考核,派杨凤候杨终,杨终替廉范游说,被充军到北地。皇帝东方出巡,凤凰黄龙并集,杨终赞颂嘉瑞吉祥,上述祖宗之大业,共十五章,奏上,诏免罪回故乡。著《春秋外传》十二篇,改定章句十五万字。

永元十二年(100),召拜郎中,因病而死

2 《杨修之死》原文加翻译

原文: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 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蔼入帐 ,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蔼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 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蔼。

蔼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蔼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只见夏侯蔼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蔼问其故。

蔼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 意。”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操。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蔼,亦欲斩之。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蔼,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

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

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

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

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

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马超已退。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德断后。

操卧于毡车之中,左右虎贲军护卫而行。忽报斜谷山上两边火起,伏兵赶来。

曹兵人人惊恐。正是:依稀昔日潼关厄,仿佛当年赤壁危。

未知曹操性命如何。 译文: 身为魏王的曹操,得悉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便亲率大军20万为夏报仇,不想迭遭挫败。

这天,曹操看到厨房送来的鸡汤,觉得目前的战局很像啃鸡肋骨,丢掉舍不得,要吃没什么肉。此时,大将夏侯敦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而答:“鸡肋!鸡肋!”行军主簿杨修听到这一口令,随即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夏侯敦惊问何故,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将要退兵。鸡肋,是要吃无肉,丢掉可惜。

现在的战局也正是这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不如早归。

我料定魏王来日必要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时慌乱。”夏侯敦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也收拾起来。

曹操知道后大怒,以“乱我军心”论罪,将杨修处斩了。 杨修之死,是他与曹操矛盾发展的 ,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

但若至此戛然而止,原不免令人感到突兀。

3 文言文翻译《杨卓传》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

洪武四年进士,授任吏部主事。过了一年,迁任广东行省员外郎。

农家妇女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遇到伐木士兵,想的混乱。妻子不同意,被杀。

官府拷问同服役士兵二十人,都服罪。卓说:“士卒人多,必然善恶现象,可以全部抵罪吗?”列二十人庭下,仔细看了许久,指两个士兵说:“杀人者,你的!”两个死大吃一惊,认罪。

因事获罪贬谪凤阳种田,又起用为杭州通判。有兄弟争夺田地的人,多年来不决,卓到,垂泪开导,于是停止争执。

杨卓精于吏事,属吏不能欺骗。而社会公正,百姓心悦诚服呢。

4 查文言文,明史杨卓传译文

明史·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十八·杨卓传 原文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

洪武四年进士,授吏部主事。逾年,迁广东行省员外郎。

田家妇独行山中,遇伐木卒,欲乱之。妇不从,被杀。

官拷同役卒二十人,皆引服。卓曰:“卒人众,必善恶异也,可尽抵罪乎?”列二十人庭下,熟视久之,指两卒曰:“杀人者,汝也!”两卒大惊,服罪。

坐事谪田凤阳,复起为杭州通判。有兄弟争田者,累岁不决,卓至,垂涕开谕,遂罢争。

卓精吏事,吏不能欺。而治平恕,民悦服焉。

病免,卒。译文 杨卓,字自立,是泰和县人。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考中进士,被授予吏部主事的官职。过了一年以后,升任广东省员外郎。

有一个农村妇女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遇到了进山伐木的士卒,想要 她。那妇人不从,被(士卒)杀死。

当地官员拷打了二十名跟那位士卒共同参与此事的士卒,(它们)全都服罪。杨卓说:“这么多士卒,一定有善有恶,怎么能全都收到惩罚呢?”(于是)让二十名士卒在庭院中站好,(他)仔细地看了他们很久,(最后)指着其中的两名士卒说:“杀人的是你们!”两个小卒大惊,就认罪了。

后来杨卓因事获罪被贬到凤阳,后来又被起用做杭州通判。当地有兄弟因田地而产生诉讼,多年来都没有判决,杨卓到任后,流着泪开导他们,于是他们放弃了诉讼。

杨卓精于做官之事,小吏们都不敢欺瞒他。而他为政公正宽仁,老百姓都对他心悦诚服。

后来因为病重而免职,(不久)去世了。注释1、同役:共事。

谓一同参战。这里指共同参与此事。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2、引服:亦作“引伏”。

认罪,服罪。《魏书·樊子鹄传》:“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子鹄责让穆,并数其罪状,穆皆引伏。”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掠治日急,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置对,无一语罣人,惟自引伏。”

明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有富室某并其乡某甲田产,诬以人命,甲不胜拷掠,自引服。”3、抵罪: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

《吕氏春秋·直谏》:“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也。”

《史记·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司马贞索隐:“抵,当也。

谓使各当其罪。”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冒禁抵罪者,不可胜数。”

《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始吾谓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曲法,富者纳贿而得全,贫者无赀而抵罪,岂意冥府乃更甚焉!”许地山《凶手》第二幕:“杀人的事是小人干的,与小人之兄孙荣无涉,情愿自首抵罪。”4、服罪:承认罪责。

《荀子·君子》:“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史记·三王世家》:“于是燕王旦乃恐惧服罪,叩头谢过。”

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人立而拱,非禽兽之事;革而从人,且服罪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看见众喽啰中,陈名亦在其内,叫出问道:‘昨夜来盗马的就是你么?’陈名叩头服罪。”

5、坐事:因事获罪。《汉书·儒林传·梁丘贺》:“贺时为都司空令,坐事,论免为庶人。”

《周书·皇后传·宣帝朱皇后》:“宣帝朱皇后名满月,吴人也。其家坐事,没入东宫。”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禨祥·并蒂瓜》:“产瓜未几,兄弟坐事并斩于市。”6、开谕:亦作“开喻”。

启发解说;劝告。《三国志·蜀志·吕乂传》:“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

乂到宫,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唐郑棨《开天传信记》:“诸王有疾,上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形忧于色,左右或开谕进食,上曰:‘弟兄,吾手足也。

手足不理,吾身废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樊入室,开谕万端,女终不听。”

7、平恕:持平宽仁。《北史·赵绰传》:“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明方孝孺《杜推官赞》:“性刚严,而治狱平恕。”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惟有李勉与他尉不同,专尚平恕,一切惨酷之刑,置而不用。”8、悦服:亦作“悦伏”。

心悦诚服。《书·武成》:“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孔颖达疏:“悦是欢喜,服谓听从。”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明史·陶安传》:“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章太炎的晚年虽然不一定为鲁迅所悦服,但早年的革命精神和治学态度,无疑是给了 鲁迅 以深厚的影响的。”9、病免:以病免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汉书·扬雄传赞》:“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寻授苏州刺史,一年,即病免归;授刑部侍郎,不久,又病免归;除河南尹,三年,又病免归。”。

5 赵资清简文言文翻译

赵资清简译文在最下面:)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 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依,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惨 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 。复拜东海相。

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

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听子孙改之 听:听从,听便。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咨乃谢病去 谢:谢罪 D所凶无状,干暴贤者 干:冒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畅,为博士 ②因请为设食 ③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 ④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B咨恐母惊惧 C居贫,朝夕无储 D前后再三,不得已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 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曹暠感到很惭 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

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 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

赵咨的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参考答及 译文: 1C(这里的“谢”应该是“推脱”的意思) 2D(①与②的“为”分别是动词“做”和介词“替”,③和④的“其”虽然都是代词,但意思不同,③“他的”,是“故吏”的定语,而④是“他”,作主语。)

3A(“望尘不及”这里用的是它的本义,现在多用其比喻义,比喻远远落后) 4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5C(关键是对文中“咨之故孝廉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是“赵咨原先任敦煌令时举荐的孝廉”;“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也比较模糊,这件事主要是为了 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

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举为孝廉,他都不到任,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

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头饰进出(官署),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迁升做了敦煌太守。

因为多病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养家糊口。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了母亲,于是先到门口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体养,家中贫困,无隔夜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

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要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理了,真不该侵扰贤良。”

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去送给他们东西,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

朝延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

上任时,途经荥阳,县令敦煌人曹暠,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接,赵咨却不停留。曹暠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没有赶上,对主簿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掉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职回家。

他被当时的人推崇到了这地步。赵咨作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俸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

《六脉神剑》~(我还有几部)

本功出自逍遥秘笈,为神道剑者之武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做架简单,功效卓著,感应强烈,均为首屈一指。久习可得奇效,达到指剑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一柄无形的剑,无论是横扫或虚指,均可伤敌。在此载出其功中之初级部份,并非内功,但其运用人体自然采气收气的能力,可迅速开发人体潜能。治病疗疾,增长人体内力及耐力,亦为内功打下深厚基础。 

  功架一:颤气。马步、不用意,但最好能在静中进行。两手前提至体前与肩平,两手平行,手指向上,手心向前,吸气,屈五指,以食指、中指尖与拇指尖相对,但不相接,呼气时微颤双手,每习呼吸三十息。 

  功架二:拉气。马步,双手平胸,手心向胸,打开左手,使右手与左手成拉弓姿式。再变为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手指只伸拇、复、中三指,或可以拇、食、中三指一指一指的作拉弓式,做四十九次。 

  功架三:采气。直身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正眼平视,双手上举过头顶,掌心向天,手指夹向后,伸中、食、拇三指,双手向两侧下移,同时收气,至肩平再上移,呼气,重返头顶,如此做七十二次止。 

  功架四:采气。直身站立,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向上,手心向天,中、食、拇三指打开指向后,接着呼气,上身前府,腰腿均尽力直,手向下移动,使手心向地面,手指不变。再两手从两侧上抬,至与肩平时吸满气,呼气时向下放下,如此做七十二次止。 

  功架五:收气。直身,双手上举,五指向天,划园,先顺时针方向,次逆时针方向,共划108园。 

  功架六:收气。俯身,双手下垂,五指向地,划园,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方向,共划108圈。 

  功架七:收气。直身,双手前指,划园108次,先顺后逆。 

  功架八:收气。直身,双手侧指,划园108次,先顺后逆。 

  功架九:收气。直身,双手向后指,划园108次,先顺后逆。 

  功架十:划气。直身,双手上托,至头顶相对,五指成虚爪形,即五指尖在一平面上,下移双手,指不动,至移至腹前时,气吸满,加乎尽浊气,开始缓慢呼吸。意念依次宁双脚涌泉,头顶百会,大腿风市,胸口膻中,最后意守丹田,想着手印,呼吸三十六息。 

  下面的十个架专习力功 

  穴指:虚步站立好后,呼气,如左脚在前则从右手二指向左脚尖前端疾点,但需注意手臂放松。每次习72次呼吸后,换脚行动如数。 

  拿手:马步站立,双手前伸,掌心向灭,虚抓一次后翻,腕再抓,如此不停的翻腕,不停虚抓,做108次至360次止。 

  穴指:仆步站立,呼气时二指疾点向所伸之腿侧,如此72次。 

  穴指:弓步站立,如左腿后伸,则以右手之二指疾点向后左腿根边。如此做72次。 

  甩脚:直立,提左脚,尽力上提,而右手五指在同时疾向地指去,如此做108次-360次,再换腿行动。 

  抵力:以食、中、拇三指抵墙,身体后退,然后屈肘,使身前俯,再直肘撑起身体,如此做36次,可逐日加一次,至180次时亦不费力时改为俯地做,亦无吃力之感,则背加重物,直至背拱百斤而做108次亦不吃力时功成。 

  拉架:以身体躺在两凳上,只许头脚有落,其他部位均虚,手放于腹背上,俯仰二式均练,感气竭止。日久可加重物于腹背。 

  倒架:即倒立,气竭止。 虚指:挂重物于梁上,或沙袋、或铁锤、或铁球,以手指点击使之摇动,再以指抵挡,日久指力可佳。则挂棉球,以指虚点,棉球摇晃佳,再后退,直至距球七米亦能使之剧烈摇动时,则改为遥点沙袋或硬物,但均先练习集气、破气。 常时以手指末点水、沙、铁沙、木板、墙壁等物。 或可常空弹五指,一般做72次一组。 

  本功尚有阴功习法,暂不述。阴功成后可伤人不知,本功习成,可遥指伤敌并可使用手指横扫敌者,令人生威。但与传说不同的是本功不能以气剑打出明眼。习练本功非常劳累,功后习静功并擦热双手摩全身骨节,轻扭腰。 

  六 脉 神 剑 

  这是中级阶段的几个架,以为进一步练习。 

  收气秘诀 收气法架。由于脉轮内功的练习,人休内部经络得已很快开通,则采气很易了。现将主要方法述于下:本派所采之精,主要为天之精,即日、月、星、云、雾,变之精,即风、雨、雷、电,地之精,即霜、露、花、树、气乃地阴之精,水之精,木之精,火之精,因其方法注意事项很故一般习功者最好只采天地之精,即日之精、月之精、星之精、地之精气即可。采其它的精气没有切切可行之方法容易使人步入魔障,习者小心。 收气方法有十一种之多,除以双手收气之外,尚有穴位收气,全身收气,目耳收气,口鼻收气,毛孔贯气,病灶收气,双合收气以及两种器械收气法。这里介绍双手收气。 意念所需收之精气向已靠拢,在身体四周笼罩成一个雾状精团。伸双手向上,顺逆划圈各3次,意想精气成旋状。吸气时想精气旋转而入两手,呼气时意想气由双手出。本法不一定从劳宫入,只需想着从手掌出入即可。 

  破气秘诀 破气法架:本法主要习内气的外出入,使得内力得以外出,达凭空打人之力。现介绍其几个基本法:直身站立,双脚开与肩同宽,两臂上举,五指伸直在肩上屈两肘,使两手拿包成个园,指不相接,手心向前。逆式呼吸。意念吸气时气上升至右臂,从指出,沿两手指之间意想中的线由左手指尖进入左手,随呼气下降沿肩过吸气再上,如此循环,做18次呼吸即可。 

  行功三月后,再在意念的基础上在两手之间多加个圈,使气的运行路成“8”字形。 

  破气法架第二:这个方法比较重要,但没有功力基础容易出错,故习者鉴之。站立姿势同上,两手先自然垂直于体侧。顺式呼吸,收气时意想脐中发出一股力在腰间旋转,呼气时口呼“嘿”声抬左手甩向前,伸直意想那股按由命门开始向左旋再向右这个方向旋转的力随呼气上升至肩,经左手臂由五指尖向前冲出。如此习三个次法后,习右手。 

  回气秘诀 这里介绍简单的回气法,也要等内功深厚时方可习。回气法架见于下: 盘坐式,身正头直,两手上下相对于胸前,手心相对。呼气时意念内气由劳功冲出达于两手之间。吸气时两手互后,意念内气因收到挤压返冲回两手臂,一直冲到两肩。本功循环习练五次,即需平气一次,即意引内气返回丹田,三口呼吸后再接练上法。日习五个五次。 

  本法在六脉神剑一功中极其重要。因六脉神剑功法后阶段是集气要诀,习者如不习此功,会因经不起自己练出的无形剑气的反冲击而使双臂残废,习者鉴之。 

  六脉神剑(内功第一架) 大八字站立,双手前伸,放松全身,掌心向下,身正头直,开始动作,先吸一口气,用鼻吸,再身体慢慢下落,并非跪下,而是以两小腿仆地,双手在同时向身体两侧下按,意在劳宫,口中需发出“霍”声,是用喉咙挤出来的,呼气完后上身上抬,全身重新站起,同时双手翻掌上抬。吸气用鼻,意在印堂,习此功时,下落时需用劲于双掌,上身时意劲于两大腿,这种劲并非力,而是气,是一种看似微小实际极强大的内力,一般人仅能感觉到而已,长久习练此功的人,这种劲会极大,初时较死,后则活。至时,全身灵活无比,软绵如絮。当然,所配合整个六脉神剑的各架习练方可达此步。此功上下升落12次即可收功。即合双掌于胸前,收左腿,蹲下成半马步,双腿是并拢的,体会两腿与腰间的内劲。三口呼吸即可。 本架名莫那架,是一奇门功架。世无见,为六脉神剑功法中的较为重要的功架。六脉神剑功夫中的各架各式均有特殊呼吸及意守的地方,但它在无意念修炼时也可有相当的收获,只是无法进入高级境界而已,阴功到了第三步上就需努力修习意练及内气的运发之法,硬软功夫后来也有内外应合的运气法。这才是万法归宗的主题意义。 

  经脉  

  1、太阴肺经 

  经脉循行: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脉络)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过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桡侧端。 

  腕后支脉:从列缺穴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腧穴: 

  中府 云门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2 、厥阴心包经:  

  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正中,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到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腧穴 

  天池 天泉 曲泽 郄门 间使 内关 大陵 劳宫 中冲 

  3、手少阴心经:  

  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横膈,下络小肠。 

  “心系”向上之脉:挟着食道上行,系于目(指眼球与脑相联系的脉络)。 

  “心系”直行之脉:上行于肺部,横出于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尺侧腕屈肌腱之侧,到掌后豌豆骨部,入掌,经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腧穴: 

  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 

  4、太阳小肠经:  

  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循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腒粝拢�钟诒桥裕�聊磕陧觯ňγ鳎��胱闾�舭螂拙�嘟印 

  腧穴: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颧髎 听宫 

  5、手阳明大肠经:  

  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沿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会于督脉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扶突),经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口唇,交叉于水沟,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旁(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腧穴: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禾髎 迎香 

  6 、手少阳三焦经:  

  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伸侧尺、桡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采购员上臂外侧三角肌后缘,上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上直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到额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腒粝隆 

  腧穴: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外关 支沟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臑会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风 瘛脉 颅息 角孙 耳门 耳和髎 丝竹空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六脉神剑:大理段氏之超强剑气绝学。有质无形,是一套将剑意转化为剑气的高深武学。出剑时剑气急如电闪,迅猛绝伦。以气走剑杀人于无形,堪称剑中无敌。 

编辑本段六脉神剑全称及特点  右手大拇指—太阴—肺 经—少商剑。 特点: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 

  右手食 指—太阳—小肠经—商阳剑。 特点:巧妙灵活,难以捉摸。 

  右手中 指—阳明—胃 经—中冲剑。 特点: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右手无名指—少阳—三焦经—关冲剑。 特点:以拙滞古朴取胜。 

  右手小 指—少阴—心 经—少冲剑。 特点:轻灵迅速。 

  左手小 指—厥阴—心包经—少泽剑。 特点:忽来忽去,变化精微。 

  人身主要由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构成。奇经八脉为任脉`督脉等等。正经十二脉为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小肠经。手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心包经。六条手上的,六条足上的。手上六条称为六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9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