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喜欢上16岁少女,知县写词讥讽最后结局如何?

和尚喜欢上16岁少女,知县写词讥讽最后结局如何?,第1张

最后知县让这名和尚和少女结婚了。以前仓央嘉措做和尚时都曾经说过“世间安得双全法”,这说明出家的和尚内心还是保存着自己的七情六欲,并不是对感情一无所知。苏轼曾经在杭州做官的时候,碰见过一个案子,当时有个和尚为情所困,最后杀了人,苏轼最后判了和尚死罪,还一口气写了一首诗,感叹世风日下,和尚出家了还留恋凡尘。历史上和尚陷于感情的例子,不止这两例。古书中曾经记录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当时有一个大家闺秀柳舍春,当时她只有16岁,但是因为从小身子就不好,所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庙中祈福,希望能保佑自己健康平安。柳舍春非常美丽大方,身姿又十分娇弱,寺庙中的小和尚一看到她就被她迷住了。这名和尚还专门为她写了一个祝祷词。词中表面上是在写江南的春色,他在诗中说柳树嫩绿,没有成形,枝叶柔软,这就是在写柳舍春身姿娇弱,就像嫩芽,最后小和尚在诗的结尾写了“留取待,春深。”他将这首诗交给了柳舍春,柳舍春一看这首诗就明白了小和尚的意思,小和尚是在跟自己隐晦的表白呢。虽然她觉得这个小和尚也挺可爱的,但是她也不确定自己的心意,于是十分苦恼。最终家人发现了小和尚和她之间的事,就将小和尚告上公堂,希望小和尚不要再耽误自己的女儿。而当时的知县感觉这案子十分新鲜,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问清楚明白之后,他觉得这小和尚不适合再继续呆在寺庙里,和这姑娘成亲也是美食一桩,就让他们两个结婚了。

和尚写的这首诗叫《答李季兰》。诗中写道,“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和尚通过这首诗表明自己已经皈依禅门,无心与男女之情,委婉地拒绝了女道士的表白。

这个女道士叫李冶,也叫李季兰。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她六岁时曾写过一首咏蔷薇诗,其中有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里的“架却”与“嫁却”同音。这首诗表现出的是待嫁女子的烦乱心情。当时这首诗被李季兰父亲发现。她的父亲认为李季兰小小年纪竟然能知道待嫁女子的心情,实在是成熟太早,便将她送去道观修身养性。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进入道观之后的李季兰更加离经叛道。她本来就年纪尚轻,根本耐不住道观冷清孤寂的日子。后来她结识了一群文人墨客,大家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

在李季兰结识的人中,有一个叫释皎然的和尚,这个和尚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释皎然对文学十分有研究,李季兰便经常和他讨论诗词。在与和尚不断相处中,李季兰竟然爱上了释皎然,还写了一首《结素鱼贻友人》,全诗如此写道“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大体意思是“我把心思都写在纸上,将纸叠成鲫鱼的形状。你如果也有意,自然会知晓我的心情”。

而和尚看后写了二十字的诗回复她。诗中将李季兰比做天女下凡来测试自己的禅心是否坚定,而自己既然皈依佛门则再无其他心思。短短四句既拒绝了对方,也为对方保留了体面。而李季兰和释皎然的这两首诗,也被后世传为经典。

在小说的第50章。

在《嫁给一个和尚》第50章中男主向女主表白。女主同意交往,然后两个人在一起了。

《嫁给一个和尚》由作者罗青梅写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玄幻小说是一种文学类型,思想内容往往幽深玄妙、奇伟瑰丽。不受科学与人文的限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励志,热血,任凭作者想像力自由发挥。与科幻、奇幻、武侠等幻想性质浓厚的类型小说关系密切。

现在的和尚都是可以婚姻的。

主要看和尚对婚姻有无向往。

佛教是一个比较注重的,你的方式、方法要注意。

注意简单,穿衣打扮不要太花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8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