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邓,什么邓?怎么介绍?

我姓邓,什么邓?怎么介绍?,第1张

又耳邓。

邓姓,中华姓氏,第一支相传出自黄帝时代的古邓国,第二支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第三支源出子姓,为商朝皇族的裔孙,商王武丁灭了姒姓邓国,随之封其叔父曼季于河注指汉水北的邓,并赐姓曼,侯爵,在今河南邓州。

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邓国亡,子孙以邓为氏,在西汉时形成了著名的南阳望族,曼季是邓姓族人公认的始祖,子姓邓氏是组成汉族邓姓群体的最主要成员,其历史至少有2600多年。

邓姓的始祖

武丁即邓姓出自子姓或曼姓说的得姓始祖,商朝时,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同时封其为侯爵,后来曼季建立了邓国,人们称他为邓侯,邓国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近600多年。

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至鲁庄公十六年即西元前678年,为楚所灭,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其后人尊武丁为邓姓的鼻祖。

先秦时期,邓姓主要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一带,秦汉时期,邓姓很快散布到四川,陕西,江苏等地,河南是邓姓的发祥之地,南阳郡邓姓的开基始祖为邓况,在汉朝中叶,自楚徙居河南南阳新野。

到东汉光武帝时,南阳邓姓达到顶峰,太傅高密侯邓禹是南阳邓姓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后来邓姓衍生出多个著名支派均为邓禹的子孙,东汉是邓姓最辉煌的时代,南阳邓姓对以后的邓姓家族影响极大,因此有天下邓姓出南阳之说。

西晋末,邓姓大批从河南向南方移民,直达福建,广东,唐宋时邓姓的主体已经跨过长江分布于湖南,江西,四川地区,到了明清时期,邓姓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的分布局面,明末邓姓始入台湾。

邓一般指邓姓。邓姓,中华姓氏。来源有三种说法。第一支相传出自黄帝时代的古邓国。第二支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第三支源出子姓,为商朝皇族的裔孙。邓组词有:邓山、邓沙、马邓、化邓等。

一、邓沙 [ dèng shā ] 

即澄沙。纯净的豆沙。邓,用同“澄”。

《西游记》第五五回:“女怪道:‘荤的是人肉馅馍馍,素的是邓沙馅馍馍。’”

二、马邓 [ mǎ dèng ] 

东汉明德马皇后与和熹邓皇后的并称。皆以贤德闻。

《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及元杨皇后崩,芬(左贵嫔)献诔曰:‘……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

三、化邓 [ huà dèng ] 

指古代神话夸父逐日,杖化邓林的故事。

邓姓源于邓国(今邓州市),是因国而得姓。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曼。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的著作《世本》说:“邓为曼姓。”

邓姓还有一个来源,即李姓改邓姓。据湖南安化《邓氏族谱》说,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覆亡,李后主及后妃、宗室300余人作为亡国之俘,被押往开封。从镒之子天和侥幸逃脱,迤逦来至安化隐居,为躲避追杀,便以乃父的封号为姓,改姓邓。这是邓姓的第二个来源。

扩展资料:

邓姓的迁徙:

邓国灭于楚国后,邓姓人大多数仍安居故土(已属楚地),这些邓国遗民被称为楚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拔邓帜,易楚帜,换了一个国君而已。到了汉代,由于兵燹战乱、出仕等原因,邓姓有自古邓国(时称楚地、今邓州)移居于今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者,如西汉的邓通家于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邓先家于成固(今陕西城固),邓宓家于番禺(今山东广州)。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干戈不息,匈奴人刘曜率兵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被迫播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

-邓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72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2024-0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