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文三章开头都采用了即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蒹葭》 文三章开头都采用了即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第1张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诗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们在感情上并不安于现状,并不听凭现实的摆布,而是有自己的目标、有希望、有追求的,而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往往以失败、受挫为结局,所以他们的情感结构也就表现为这样的模式或艺术框框:希望(具体而缥缈的目标)----追求----受挫(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虽然有了尽善尽美的理想,而追求之时又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明知障碍不可逾越,却还要追求,结局也就必然是失败受挫而成为悲剧。

以物起言,让人身临其境:深秋的清晨,灰白的芦苇沾着晶莹的霜花,秋风萧瑟里,茫茫苍苍的苇丛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的寻求着心上的恋人。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我们能够感受和呼吸到的是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

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是《诗经》在艺术表达上一个显著特点。

所谓重章叠唱,就是指诗的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通过每章的重复出现,反复咏唱。从而起到强化音乐节拍,深化主题、强化抒情、增加感染力的审美艺术效果。

如有的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

《蒹葭》运用了借景抒情,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原文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扩展资料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

《诗经》的历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却得到失之愈远的相反结果。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见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历史观念》),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当代性。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秦风·蒹葭》中的诗人也许是同样的感觉。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

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蒹葭》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从而引出正文。它不仅点明了季节与时间,还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开头二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水乡清秋图;诗的三、四句则是展示诗的中心意象,点明主题:“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1 蒹葭 改写成散文 600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 亚 蒹葭改编成散文800字篇一:蒹葭改编成散文800字夜已央,晨光煌,溪水荡。

蒹葭芊芊,其景泛泛,白露未干,幽影璨烂,望眼欲穿。以下蒹葭的范文,欢迎大家参阅!蒹葭改编成1凄风淅淅,子规呖呖,冷月挂残柳,寒星暗。

夜半人已醒,辗转反侧难入眠。蒹葭苍,白露霜,秋水凉,晓雾茫,伊人玉影在何方?好像在那水中央。

仿佛轻云蔽月,飘飖流风回雪。佳人似凌波而立,近若抬眼可觅,远若永不可及。

云髻半偏,秋波连转。明眸如皓月当空,朱唇似姣花待放。

白衣翩跹,蘅芜清涟,岸芷汀兰,花羞鸟无言。秀秀濯濯,影影绰绰,轻衫仙子若,多情应笑我。

萧萧罗裙,漠漠清韵,不染纤尘。蒹葭采采,彼岸花开。

魂牵梦绕,难把心事告。涉渌水,攀巉岩,欲渡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影在前。

仙袂飘飘,丹青难描。水月镜花,心事终虚化。

君子诉怀篇蒹葭森森,我心悠忧,枫叶纷飞的季节,追寻着水边伊人,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为寻她的踪迹我逆流而上,无奈路途险阻漫长;为寻她的踪迹我顺流而下,却只能遥遥默默地远望。

杜康不解优,杯酒难释情愁。究竟是谁打翻了前世柜,尽惹红尘是非。

为何我奋力追赶,却仍追不及她的身影,触不到她的衣袖。万般可怜,只因一厢情愿。

她就在那前方不远处,飘渺得好像下一秒就会消失,恍惚间她就在我的身边,转眼却又长身玉立在水的对面。我的,是雨是风,还是彩虹,都由你操控。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

2 扩写《蒹葭》或《关雎》改写成作文600字

雎鸠关关地鸣叫着,带着天籁般的对唱声,双双飞落在河中的沙洲上。我站在那云雾弥漫的树林中,向远方眺望,仿佛看见了她。她伫立在和煦的风中,脸上洋溢着恬静的笑。看着她那娴熟美好的样子,我的心中顿时泛起了圈圈涟漪……

长长短短的荇菜浮在水面,朦胧中我看见她顺着水流左右采摘嫩绿的荇菜茎。看着她那满脸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她还不知道,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她,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

尽管我是那样地想念她,她却还依旧不能到我的面前,看着天空朵朵白云飘过,在那雪一般纯白的云层中,我仿佛看见她的影子,仿佛看见了她那恬静的笑容。她使我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月色下,我带着悠悠真情,绵绵情思,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荇菜参差不齐地生长在水中,梦境中我看见她正忽左忽右不停地采摘着那荇菜。看着她步履轻盈地走来,我不由得说出了埋藏在我心中已久的话语:“贤淑漂亮的好姑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如琴瑟般相和,永远相亲相爱……”

长长短短的荇菜随着水波飘荡,依稀中我看见她左也采了右也摘。听着窗外喜庆的鞭炮声,我许下了永恒的承诺:“贤淑漂亮的好姑娘啊,我一定要敲钟打鼓把你娶来……”

3 蒹葭改写成作文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4 蒹葭改写散文300字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改写:蒹葭苍苍,弥漫在江边,白色的露水沉睡在蒹葭之上,晶莹剔透,好似霜一般。

我心目中的窈窕淑女,她正在水那方张望。逆流而上去找寻她,却发现这道路阻塞而漫长,顺流而下她似乎就在水中央那块洼地之上嬉笑呢!蒹葭十分茂盛,白色的露珠还未被晒干,我心目中的美女,就在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寻她,道路却十分难走,顺流而下她似乎就在水中的石头上招手欢迎我的到来。蒹葭十分可爱,白色露珠尚未完全干,我心目中的美女,在岸边站立。

逆流而上去找寻她,道路曲折,顺流而下她似乎就站在水中高地上歌唱呢!爱情,就像一朵永不凋零的彼岸花,让人沉醉。

5 蒹葭改写成故事,记叙文,300字左右

水塘、芦苇、白霜、秋水--- --- 迷蒙的雾气,甚凉的深秋,将心情放开,去追寻那不知是否会有的真实。

秋风轻荡,在苇的海洋上泛起波浪。张开双臂,深深的、很自由的呼吸这清晨的空气。

湿湿的,带着淡淡苇叶的味道。合起双眼,任风拂过我的长发,轻摸过我的脸颊。

扬起我的白纱裙。呵,这是不是那首诗中所说的“秋水伊人”呢?而我心中的他,在哪呢? 路上,有折断的芦苇叶子,应着清晨的湿气,和着松软的土,踩上去绵绵的,很舒服。

好似家中的波斯地毯,有着那种温柔的幸福。路转迂回,这弯弯的路带我去寻找我心中的憧憬。

晶莹的秋霜附满苇的全身,亮似珍珠。像甜蜜的恋人紧紧依偎在一起,难舍难分。

裙摆轻撩苇尖,几粒白霜化成水,寻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归宿。哦,我心中的他,是我的归宿,他在哪呢? 逆流而上,路变的艰难又险陡。

清晨的第一片阳光洒下来。天地、空间,变的温暖。

初升的苇叶青青的。白霜折过阳光的垂慕,耀眼欲滴,薄薄的雾气若隐若现,将世界瞬间化成一片充满爱的海洋。

哦,原来生活是很美的--- ---。不知我生命中的那一缕阳光何时照进我的心里呢?心中的他,又在哪呢? 停下脚步,我已来到水中的沙洲,周围雾气逐渐变淡,苇上的白霜正在慢慢融化。

和风吹来,似乎已不在有那么多的寒意。苇潮起伏,迷雾飘荡,明朗的阳光将这幅美景点缀的焕然一新,将深秋装饰的如此绚丽。

清新的晨风不断拂起我的发,我在寻找我心中的他--- --- 沿着弯曲的河道,虽然路艰难又曲折,但追寻幸福的心,是充满希望的。双手轻轻拉起左右裙角,缓缓的向前、向前,忍不住扬起我的白纱裙,摆动腰肢,在这深秋的芦苇塘边,起舞--- ---。

忽然忆起**《神话》中高丽公主为秦朝大将军蒙毅起舞的情景。还有那句深情的“------这支舞,我只为你一个人跳------”。

不知我的忘情独舞我心中的他可否看到------ 哦,心中的他,何时才会寻到你呢?。

6 改写蒹葭,一篇小作文(快

迷蒙的雾气,甚凉的深秋,将心情放开,去追寻那不知是否会有的真实。

秋风轻荡,在苇的海洋上泛起波浪。张开双臂,深深的、很自由的呼吸这清晨的空气。

湿湿的,带着淡淡苇叶的味道。合起双眼,任风拂过我的长发,轻摸过我的脸颊。

扬起我的白纱裙。呵,这是不是那首诗中所说的“qiu”呢?而我心中的他,在哪呢? 路上,有折断的芦苇叶子,应着清晨的湿气,和着松软的土,踩上去绵绵的,很舒服。

好似家中的波斯地毯,有着那种温柔的幸福。路转迂回,这弯弯的路带我去寻找我心中的憧憬。

晶莹的秋霜附满苇的全身,亮似珍珠。像甜蜜的恋人紧紧依偎在一起,难舍难分。

裙摆轻撩苇尖,几粒白霜化成水,寻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归宿。哦,我心中的他,是我的归宿,他在哪呢? 逆流而上,路变的艰难又险陡。

清晨的第一片阳光洒下来。天地、空间,变的温暖。

初升的苇叶青青的。白霜折过阳光的垂慕,耀眼欲滴,薄薄的雾气若隐若现,将世界瞬间化成一片充满爱的海洋。

哦,原来生活是很美的--- ---。不知我生命中的那一缕阳光何时照进我的心里呢?心中的他,又在哪呢? 停下脚步,我已来到水中的沙洲,周围雾气逐渐变淡,苇上的白霜正在慢慢融化。

和风吹来,似乎已不在有那么多的寒意。苇潮起伏,迷雾飘荡,明朗的阳光将这幅美景点缀的焕然一新,将深秋装饰的如此绚丽。

清新的晨风不断拂起我的发,我在寻找我心中的他--- --- 沿着弯曲的河道,虽然路艰难又曲折,但追寻幸福的心,是充满希望的。双手轻轻拉起左右裙角,缓缓的向前、向前,忍不住扬起我的白纱裙,摆动腰肢,在这深秋的芦苇塘边,起舞--- ---。

忽然忆起**《神话》中高丽公主为秦朝大将军蒙毅起舞的情景。还有那句深情的“------这支舞,我只为你一个人跳------”。

不知我的忘情独舞我心中的他可否看到------ 哦,心中的他,何时才会寻到你呢?。

7 蒹葭改写成短文,100多字,急求,谢谢

1、在那深秋的芦苇上面露水凝结成了白霜,而在那河的对岸,有着我心爱的女人。

我千辛万苦寻寻觅觅,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踪迹。明明看到了她在河的对岸,但是我仔细去寻找的时候,却又觉得她是在那水的中央,在那水中的沙洲上。

芦苇荡漾,河水流淌,或许我真的看到了她在何方,却又该如何寻找?人生思念,却只能道:“奈何?奈何?奈何?”2、清晨,晶莹剔透的露珠装点着河边白茫茫的芦苇,一个身影躲在那一片朦胧之中,你回眸一笑,登时惹起了我不尽的相思。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又肯给我那个时机吗?我所爱的人儿,你还记得我们的初遇吗?虽然你站在水的那一边,却不难勾起我对你的有限遥想,一个转身让我惊叹于你的超凡脱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想来也就是这样的了。

可美妙的事物往往很容易幻灭,忽然间你从我眼前消逝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只留下你身上胭脂的余香。我不得不在这芦苇丛里找寻你那一抹美丽的倩影,我愿逆流而上,却看见那路途的艰险与漫长,逆水而下,你又似乎在那水的地方。

芦苇还是如此的茂盛,露珠仍然没有逝去,不同的是你站在河岸边浅浅的对我浅笑,令我陶醉。假如说怀念是一种错的话,我情愿永远的错下去,只因美人如玉。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65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3
下一篇2024-0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