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与钱钟书:最好的爱情是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杨绛与钱钟书:最好的爱情是相濡以沫,相伴到老。,第1张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古往今来,无数风云人物留下自己的爱情故事,然而我却认为,唯有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做到了“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 势均力敌的初见

1932年,21岁的杨绛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爱人-钱钟书。

和很多才子佳人的相遇类似,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一位谈吐机智幽默温文尔雅的青年才俊邂逅了一位活泼可爱的俏佳人。

两人的初见十分美好,双方聊的很愉快。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杨绛和钱钟书的第一次相遇便占了前两条,可谓是幸运之至。

而这份 看似偶然的幸运也是两个优秀的人不断努力的必然 。

杨绛,1911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教严格,父母并未因为她是女儿而轻视她,反而很重视杨绛的教育,让杨绛接受和男孩相同的教育。

杨绛聪明伶俐,意志坚定,她本打算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却因为当时清华大学在南方没有招生名额而考入了东吴大学,但是杨绛并没有放弃,她努力学习,积极争取去清华大学借读的机会。

而钱钟书,和杨绛一样,也是书香之家出身,家教同样比较严格。钱钟书本人也极富学识,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外语成绩和中文成绩几乎满分,年纪轻轻便是清华大学的风云人物。

两个有着共同兴趣的优秀的人一旦相见,便犹如金风玉露的相逢,初见面,便胜却人间无数。

知乎上曾经有知友分享过自己最喜欢女朋友的一点便是两人之间旗鼓相当。

爱情从来不是凭空得来的,势均力敌的两个人更容易遇见爱情。

2 、珠联璧合的婚姻

我遇到你时从没想过结婚,直到遇到你之后,才想结婚。

钱钟书和杨绛认识半年后便订婚,认识3年后结婚。

婚后,杨绛并没有像当时很多女性那样相夫教子,完全退到钱钟书身后,成为家庭主妇。相反,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依然进行创造,两个人之间互相阅读对方的著作,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钱钟书写《围城》时会先让杨绛看一遍,杨绛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钱钟书便对此进行修改,如此这般,历经两年,终于写出了轰动文学界的名著。

杨绛也写出了多部好看的文学著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隐身衣》《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等。

好的爱情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

3、 互相包容的相处

钱钟书虽然过目不忘,博学多才,但是他有个很严重的缺点:自理能力很差。

在杨绛怀孕期间,他在家做家务,不是把房东家桌布弄脏了,就是把家里的门轴弄坏了,帮了很多倒忙。

而孕中的杨绛,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温柔地安慰他,让他不用沮丧,他搞不定的可以交给自己,自己能够妥善解决这些小麻烦。

反观当下,现在很多人的婚姻,有很多相爱的情侣相处时因为谁洗碗,谁看孩子,谁做饭,谁管钱等等生活琐事发生争吵。

妻子认为丈夫不体谅自己照顾孩子做家务的劳累,丈夫认为妻子不关心自己在工作中的苦闷。

最后双方渐行渐远,不得不以离婚收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情侣之间的相处难免有摩擦,只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双方才能走的长远 。

4 、相濡以沫的一生

钱钟书曾称赞杨绛“ 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转眼间,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竟然携手走过了六十三年 !

这 六十三年 来,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的生活考验,有乍然成名的欣喜,有被下放的艰辛。

钱钟书写的《围城》出版后,声名大噪,很多年轻女读者想要认识他,而钱钟书并没有心动,也没有与他人暧昧,依然深爱着杨绛。

1970年左右,钱钟书与杨绛同时被下放,下放后的生活略显困顿,可是他们并没有互相埋怨,依旧恩爱如初,两个人抓紧一切机会相处,还传出“菜园相会”的美谈。

好的爱情 不是轰轰烈烈,不是香车豪宅,不是百依百顺,而 是不管贫穷还是富裕,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不管健康还是疾病,我们将一起携手度过,共同患难,共同享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杨绛钱钟书爱情语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杨绛钱钟书爱情语录,希望大家喜欢!更多杨绛钱钟书爱情语录请关注本网站实用资料栏目。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杨绛经典语录语句。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杨绛经典语录语句。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年轻时不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

 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 钱钟书

 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 —— 钱钟书

 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 —— 钱钟书

 这就是生离死别比百年团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不但鬼不会长大,不见了好久的朋友,在我们心目里,还是当年的丰采,尽管我们自己已经老了。 —— 钱钟书

 想到你还是想你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 —— 钱钟书

 女人不肯花钱买书,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的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 钱钟书

 我宁可去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让我舒舒服服做她的lordandmaster。我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 —— 钱钟书

 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 —— 钱钟书

 这种精神上的顾影自怜使他写自传写日记,好比女人穿中西各色春夏秋冬的服装,做出支颐扭颈行立坐卧种种姿态,照成一张张送人留念的照相。 —— 钱钟书

 宁可我做了官,她不配做官太太;不要她想做官太太,逼得我非做官非做贪官不可。 —— 钱钟书

 可是你将来要做官,这种乡下姑娘做官太太是不够料的,她不会帮你应酬,替你拉拢。 —— 钱钟书

 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抬头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 钱钟书

 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 钱钟书

 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 —— 钱钟书

 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防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为题目来发挥自己。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的轶事。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 钱钟书

 做文章时,引用到古人的话,不要引用号,表示辞必己出,引用今人的话,必须说‘我的朋友’——这样你总能招揽朋友。 —— 钱钟书

 有种人神气活见,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象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壁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 —— 钱钟书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 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 第二种人应该悲观,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 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这足以看得出来钱钟书先生是多么爱杨绛先生的。事实上旷世情缘并只是一方只爱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是非常爱对方的。说来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的缘分也是非常奇妙的。杨绛先生是书香世家,自幼爱好读书,读高三时一直想报考清华大学,但是当年的清华大学刚刚招生女子但是南方并没有名额。杨绛先生只好就读东吴大学。

而在大四的时候东吴大学因为一些缘故并没有顺利开学。杨绛先生当时推辞了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毅然借读于清华大学,算是满足了自己当年的心愿。也就是在哪里遇到终生所爱钱钟书先生,但是钱钟书先生已经是清华有名的才子。两人见面聊得非常投机,并且对对方都是非常有好感的。两人联系各自的地址,两人日后经常以书信来往,慢慢的便确立了关系。在1935年的时候,两人结成良缘了。

婚后的日子两人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两人当时有文坛雌雄双剑之称。其实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安稳,杨绛先生陪着钱钟书先生出国留学,在那段日子里其实是很艰难的。杨绛先生刚到国外一切都不是很熟悉,水土不服加上思乡,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有一天她起来发现钱钟书先生为她准备好了早餐,她便觉得自己是很幸福。日子虽然有些清苦,但是两人却过得有滋有味还很开心,后来阿园的出生给家里又带来了新的欢乐。

三个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华丽,反而很朴素。但是却又是那么温馨与幸福,那种关系是最为亲密的,是朋友又是亲人。但是老天总要人分离,阿园和钱钟书相继去世,杨绛先生便写到:“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

桑妮在《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中写:“生命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则是最好的陪伴。”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杨绛与钱钟书。

每当读《我们仨》时,总会想起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内心也因此而动容,那才是爱情里最完美的样子。

他们的爱,那么深沉,却又那么朴实,初见乍欢,久处不厌。

真正好的爱情,便是如此,彼此一见钟情,步入婚姻之后,久处仍然如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钱钟书曾评价杨绛时说: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和钱钟书相守一生,即便后来钱钟书走了,她虽深受打击,但爱情的模样却依然如初,此生不改。

她说,若是自己先走,他一个人难以承受。

钱钟书离世时,对杨绛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活着。

这句质朴却又深情的话,支撑了杨绛的往后余生,这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也是婚姻里最美的样子。

放眼如今的爱情,还有多少如此真情的男女?现在的爱情太快了,快到来不及好好爱对方,就淹没在物欲横流的世俗中。

因此,杨绛对于现代婚姻,曾给出这样的建议:

“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幸福的婚姻,始于感情,终于感情。

任何婚姻,想要幸福,都需要以感情为基础。

只有真心相待,才不会被生活的琐事烦扰,才不会让婚姻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情则是最好的陪伴

盖伊说:“爱情所需要的唯一礼物就是爱情。”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所要关注的重点,不应侧重于外在的物质,而应是感情。

当两个人真心相爱,所能给对方最好的礼物就是爱情,既爱自己,也爱对方。

真正的爱情,就是给予对方一生的陪伴,爱情就是陪伴最完美的样子。

杨绛和钱钟书之间的爱情,就是如此。他们相伴相守六十余载,始终如一,是世间爱情最好的典范。

他们曾经有过衣食无忧的时候,也有过生活窘迫之时,甚至有过长时间的异地相处,但是,他们却始终眼中只有对方,不离不弃。

钱钟书最崇拜的人,就是杨绛,他称杨绛是自己最好的妻子,情人,朋友。

而杨绛,也甘愿陪伴在钱钟书身边,即便在自己出名之际,也能豁达地放下写作,甘当绿叶。杨绛为钱钟书洗衣做羹汤,负责家务琐事,全力支持他写下《围城》,无怨无悔。

对于现代的夫妻来说,我们所要学习的婚姻之道,便是和自己最爱的人,相伴一生,互爱互助,经营幸福。

最好的爱情,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懂得陪伴,彼此牵手一生,共同创造出婚姻里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婚姻,始于感情,终于感情,你尊重我,我崇拜你。

众所周知,杨绛比钱钟书出名要早,但是杨绛从来没有因此而觉得比钱钟书有名。相反,她在钱钟书提出写《围城》的时候,从容地放下了自己的写作,全心全意成为背后的女人,默默付出。

在那些默默陪伴的日子里,杨绛不仅要照顾一家人,还懂得节约开支,维持家庭生活。她辞掉了女佣,烧饭砍柴,什么琐事都做,而且做得非常认真。

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始终尊重和疼爱钱钟书。

所谓“夫之前,妻在后”,杨绛默默陪伴钱钟书写作,全力支持丈夫,给了他最好的支持,也让钱钟书名满天下。

爱情,就是我陪伴你,体贴你,尊重你,心疼你。

钱钟书对杨绛也是如此,一向不善于照顾自己的钱钟书,每早必帮杨绛做好早餐。即使在杨绛面前,钱钟书像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但他依旧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体贴她,爱护她。

只要有杨绛的地方,就是家,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如此这般的爱情,亦如梁祝那般,如蝴蝶般美丽。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爱情,放在如今,这样美好的爱情,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所以,提醒现代的男女,当你牵手钟爱一生的人,即使已经身在围城,也别忘了彼此也曾因为对方的闪光点才被吸引。

真正好的爱情,便是初见乍欢,久处不厌。

初见乍欢,只是一段爱情的开始

纳兰性德在《木兰词》里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爱情里,最美的开始,莫过于初见乍欢。

刚刚认识的两个人,相视一眼,便是怦然心动。当彼此不够了解对方时,处处都是美好,即使默默无声地坐着,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但是,这样的爱情虽然美好,却不一定能一直保持下去。乍见之欢的心动,似乎是爱情里的常态,它只是一段爱情的开始。

马尔林斯基说:“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任何爱情,只有经得起考验,才能收获最终的幸福。

杨绛与钱钟书,在清华园相遇,一见钟情。才子与佳人牵手,故事自然而然发生,这是最美的遇见,也是一段美丽爱情的开始。

杨绛与钱钟书经历了乍见之欢的喜悦,始终在一起,他们的感情从未变质。在那个才子佳人辈出的年代,因爱情而扯出的纷纷扰扰很多,但像这样始终如一的爱情,却很少。

我们熟知的张爱玲和胡成兰的爱情,也不过短短几年,而林徽因离世后,梁思成便另娶他人,还有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的背后,却是在家苦守了十四年之久的结发之妻朱安……

很多爱情只有初见乍欢的开始,却没有永远维系下去的决心,也经不起爱情的考验,这是非常遗憾的。

而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却能从始至终保持干净和纯粹,这才是爱情里最好的样子。

杨绛和钱钟书,从清华到英国、法国,他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即便在留学时,他们有了孩子,也没有让生活变得一团乱麻。相反,他们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孩子,用心经营婚姻和家庭,反而过得更加幸福了。

杨绛和钱钟书的感情非常坚固,他们彼此包容和理解,相互尊重,视孩子为生命中最好的礼物,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琐事而互相推脱。

在婚姻生活里,比起计较自己受了多少委屈,他们想得更多的则是,对方付出了多少。

这样的感情,无疑是能经得起考验的,也能收获最终的幸福。

所以,初见乍欢的爱情固然美好,但能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才是幸福的保证。

久处不厌,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巴尔扎克说:“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只是对于情侣而言:至于夫妇,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地毯之处,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的。”

真正的爱情,不是由最初的怦然心动所决定,而是靠平淡的相守来维系。

感情里,恩爱的情侣很多,但能真正走到最后的情侣,却很少。

任何一段爱情,当经过了时间的洗涤,会越来越平淡。在这个阶段,并不是爱情消失了,而是彼此不懂得维系感情。

最坚固可靠的爱情,往往都是在平淡的日子里相守获得的,由爱情步入婚姻,当走过激情期,还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互爱互助,共同经营,才能维持长久不变的感情。

久处不厌,才是爱情里最美的样子,也是婚姻最基本的保障。

感情里,因为有你,生活才变得更有滋味。

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我们都需要把自己变得更好,在爱自己的同时,更要爱对方,彼此真心相爱,不离不弃,才能走到最后。

这世间,不管什么的爱情,都会最终落入平淡的生活。这时候,就需要有“久处不厌”的心境。

就算日子再琐碎,我们也需要懂得平淡相守,用心付出,以此让爱保鲜。

杨绛坐月子里,连鞋带都绑不好的钱钟书,却认真下厨煮鸡汤。当杨绛看到汤里的几颗蚕豆时,瞬间感觉到了钱钟书的用心,她为此感动不已。

杨绛曾说,钱钟书为她做的“五分钟蛋”,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早餐。

钱钟书六十多岁时,才第一次学会划火柴,并为此骄傲不已。杨绛见状,不仅没有丝毫嘲笑他,反而和他一起开怀大笑。这样的日子,才更能体现出爱情的忠贞和欢愉。

杨绛一生,竭尽全力保全了钱钟书的那份纯真,而钱钟书一生,满心都仅有杨绛一人。

也因此,钱钟书说: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时间,其实冲不散真正的爱情,相反,爱情只有经过时间的洗涤后,才能保持最真最纯的模样。

所以,真正的爱情,既有初见乍欢的心动,更有久处不厌的陪伴。

任何一段爱情,只有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沉淀,才不会被时间无情地冲散。

就像杨绛和钱钟书一般,彼此一见钟情,从此,一生都只爱对方一人。

真正的爱情,当如杨绛和钱钟书,正如钱钟书所说:

“从今往后,只有生死,再无离别。”

真正的爱情,本该如此。

初见时,有惊艳彼此的怦然心动,久处后,仍旧为对方倾心而不生厌。

这才是爱情里最美的模样。

写在最后:

木心在《从前慢》里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时,不只是日色、车、马、邮件慢,那时的人心也很慢,爱情也很慢,如此美好的模样,成为了后来的我们,一直追逐的样子。

所以,惟愿现在的爱情可以慢一点,可以一生只爱一个人。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在陪伴中慢慢体会的,当彼此都理解了什么叫“少年夫妻老来伴”时,一定会收获爱情里的幸福。

惟愿这世间的爱情,都能从初见乍欢的心动开始,也能有久处不厌的幸福结束。

一生一世,只爱一人,这才是最好的爱情!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是一次浪漫的邂逅就一见钟情,他俩一见如故,侃侃而谈。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就是这样直白,当遇到了自己心动的那个人,不需太多的言语,从对方的瞳孔,你会看到光。钱钟书曾说过: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500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