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商丘的句子

赞美商丘的句子,第1张

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重要活动区,颛顼、帝喾在此建都,现存有燧人氏陵、炎帝陵、帝喾陵等。千年风水八卦古城,天和地谐、韵味无穷。古城始建于夏前,与商丘的文明史一样,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遥望商丘的每一寸土地,我都会想到孔子,想起儒家学说,想起他的价值取向,想到他的持守精神和萧散脱俗。

商丘一条笔直、平展、宽阔的公路,如黑色巨龙卧在那里;公路上,样式繁多的车辆熙来攘往,像一条彩色的河流在涌动;

商丘行道树,郁郁葱葱,微风吹拂,枝叶上泛着一层淡淡薄薄的银光;阶沿旁的花圃和花池里,百花争妍,芳香四溢;一盏盏路灯,似一位位哨兵,肃然挺立。

商丘是六朝古都,形制最奇特。城池天圆地方,形似铜钱,按照木石相生、水火相克的风水八卦原理建造而成,是城郭、城湖、内城三位一体的完美古城。

商丘历史文化厚重,是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既是商朝的开国之都,又是南宋的第一个都城。

商丘,这里是许多美丽传说的发生地,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185%。

商丘市主要有回、汉2个民族,但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在此定居。这些民族是: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傣族、黎族、土家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等。汉族人口占商丘市总人口的981%,河南商丘的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皆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6年底,商丘市共有少数民族4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5%,主要有回、蒙古、满族等。回族人口16万,其中回族人口总数居河南省第二位。属于民族大市,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39个,其中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93个。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是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

1、饮食

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

2、火文化

商丘市睢阳区是“三皇之首”、“火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地方,是“火神”阏伯司火的胜地。“燧皇陵和阏伯台作为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流传地,承载着中国火的发明史和管理史。燧人氏发明的人工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3、风俗舞蹈

商丘市民间舞蹈有竹马和旱船。竹马、旱船传入朱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竹马,是以竹篾为骨架,用铁丝或绳子捆扎成形。用染上各种颜色的麻作为马身的全毛和马尾,马头用布包缠并饰以彩绘,脖子上挂一串鸡蛋大的铜铃,将竹马装扮得栩栩如生,酷似活马。马腹背处留出空位供演员站立。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多者各12人。

旱船的制作是用竹篾绑扎成船状,四周用彩绸围起来,在下部画水浪波纹。船上面用四根竹竿撑起一个布凉棚,前后以各色花朵和绣球装饰点缀。乘船人打扮成油头粉面、身穿古装的**,摇船人则扮作白发银须的老艄公。在商丘市流传的还有花篮舞、推小车、踩高跷、鬼会、舞龙灯、老背少、独杆轿等一些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节目。

扩展材料:

商丘气候

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风多日暖,干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风影响,炎热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但亦间有阵雨、冰雹带来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较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明显较短。 

商丘市市区多年来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应降水总量591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68毫米,径流总量6405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

-商丘

1、定语后置,且情况比普通话多。

如:在街头叫卖声中,“粽子热嘞”、“红芋热嘞”。

2、程度副词可叠加且后置,在普通话中无法叠加。

如:好嘞很嘞很。

3、数词省略,表示一。

如:给俺端杯水。

4善用单字 商丘话  恼喜爱/好 喷哕(yuo)喜普通话生气开心喜欢闲聊呕吐高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27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