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上有一个平面图比例是1比100,意思是不是图纸上的图的尺寸乘以100就是实际的建筑物大小?

建筑施工图上有一个平面图比例是1比100,意思是不是图纸上的图的尺寸乘以100就是实际的建筑物大小?,第1张

是的,图纸的尺寸就是建筑物的实际尺寸。

比如一个房间的尺寸为3600mm×5400mm,图纸注明的尺寸就是3600和5400。在比例为1:100的平面图中,3600mm在图纸上的画图长度为(3600/100)=36mm。即图纸上的度量长度(不是标注尺寸)乘以100就是实际建筑物的大小。

“1:100”,意思就是说:打印出来的图纸,图纸上的1米代表实际中尺寸的100米;所以譬如说,一张1:100的图纸,如果打印准确,那么你量到图纸上面1厘米长度的东西,它对应的实际尺寸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扩展资料

按照纸张幅面的基本面积,把幅面规格分为A系列、B系列和C系列,幅面规格为A0的幅面尺寸为:841mm×1189mm,幅面面积为1平方米。

B0的幅面尺寸为1000mm×1414mm;C0的幅面尺寸为917mm×1297mm,幅面面积为12平方米;复印纸的幅面规格只采用A系列和B系列。

若将A0纸张沿长度方式对开成两等分,便成为A1规格,将A1纸张沿长度方向对开,便成为A2规格,如此对开至A8规格;B0纸张亦按此法对开至B8规格。A0~A8和B0~B8的幅面尺寸见下表所列。其中A3、A4、A5、A6和B4、B5、B6七种幅面规格为复印纸常用的规格。

--纸张尺寸

使用适当的比例尺,可以把一定范围内的地表形状按比例缩小画在一张图上,使我们对区域内的地表形状一目了然,并能精确测量地物之间的距离。

比例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使用方法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此可简记为“大小详、小大略”方便应用)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缩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scale,又名缩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的工具,它也是建筑、设计和测绘行业绘制平面图、设计图和地图等图纸时使用的工具。 其主要功能是方便绘图人员精确的在面积有限的图纸上绘制大尺寸物体按比例缩小的图形,或测量图上形状对应现实中物件的大小。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图纸尺寸乘50是原尺寸。

比如:将实物尺寸按照1:50打印出图纸,图纸测量出来的尺寸乘以50即为实物尺寸,比如打印出来1mm,代表实物50mm。

比例分为比例尺和比例两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 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其中一个未知项,叫做 解比例。

扩展资料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比例尺

根据百度经验资料显示,图纸比例计算方法:(1)确定图纸的单位是厘米还是毫米。

(2)图纸一格如果是1厘米标明是50千米,就是1厘米代表实际上的50千米,换成同样单位,写成厘米之比就是1:5000000。

(3)线段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如这里1厘米代表50千米,在图纸测量的距离是3厘米,就直接使用3x50=150(千米)。

(4)数值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如1:5000000是指1厘米相当于5000000厘米,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图上测得是3厘米,设置实际距离为x。那么根据比例尺公式可列式计算实际距离。1:5000000=3:xx=3÷1/5000000=15000000(cm)。

(6)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厘米(毫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

  求线段比例尺公式:s=k/ld。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线段(segment),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1、作用不同:

比例尺,是用来衡量地图与地面相比地理实体轮廓缩小倍数的尺度,主要表现为:测制和使用地图;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反映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尺子又称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方便画平行线或垂直线。

2、使用方法不同: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将尺子放在被测量对象上,量出该物体的尺寸。

3、种类不同:

比例尺分为:放大尺和缩小尺。

放大比例尺和地图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倍数。如:原长度为1cm的零件,画在图纸上为10cm,则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0:1;缩小比例尺的分子(前项)通常为1。如:1:100(1/100),扩大比例比号(后项)通常为1如100:1(100/1)。

尺子分为:蛇仔尺、三角尺、计算尺、软尺、拉尺、游标卡尺。

“蛇仔尺”是专用来画曲线的尺。三角尺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尺,方便画平行线或垂直线。计算尺:一种计算工具。软尺:常用来量度人体部分。拉尺:用来量度建筑物、家具等。游标卡尺:用来量比较精小的东西。在尺规作图中,尺被视为可画无穷长的直线的工具。

扩展资料:

1、比例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3、尺子通常以塑胶、铁、不锈钢、有机玻璃等制造的。

不同场合使用的尺子对其要求和标准不同,一般都会在刻数值后会再烙上一层保护膜的,材料又分为塑胶、金属、木质尺子,塑胶尺子主要是一般学生使用文具类,金属尺子则更多使用在工业上,而木制的尺子则主要用于教学。

参考资料:

-比例尺

参考资料:

-尺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25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