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间书院》第三年末等榜晋升攻略

《有间书院》第三年末等榜晋升攻略,第1张

《有间书院》第三年末等榜晋升攻略不知如何解决,为此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有间书院》第三年末等榜晋升攻略解决办法,感兴趣的快来看看吧。

《有间书院》第三年末等榜晋升攻略

第三年目标:1文试武试复试三榜首(相应学生文采武学修为达到4800+)

2晋升学院榜(达到末等榜第一名,有两名学生通过乡试或复试)

★第二年五月招人月指导月★

招聘夫子学生,缺啥招啥,多余名额给自己喜欢

送书

地图居所学生处似棋夫子指导选择元俏(根骨高的夫子即可)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这时似棋大约400+)

★第二年六月观察指导月★

地图居所学生处采薇查看文采是否>4500

小于,亲自指导一个月

大于

似棋夫子指导继续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七月八月采薇乡试指导月★

参加采薇

地图居所学生处似棋夫子指导

七月中,下都不参加继续指导似棋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此时似棋约1400)

八月刷学生数值先刷满意的数值

然后在第一个确定处存档刷采薇名次及园林!!!!!!(天道酬勤处存档)

★九月至第三年二月似棋指导月★

刷出采薇解元,送的园林和之前的园林一致即可

地图居所学生处似棋属夫子指导,一直指导到第二年二月

★二月似棋称霸月★

地图居所学生处似棋属武学>2966

(单纯谨慎观察)

继续夫子指导

二月中参加似棋

存档刷园林(3000必定榜首)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二月至三月似棋指导月★

地图居所学生处似棋夫子指导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此时似棋数值应4520)

(少了的反思一下,不过问题不大,后面多指导几次就好了,自己掌握)

★四月搬空秘境月★

选择圣人书斋

这次夫子不拉了,带上夫子,双人处提前存档!!!!

后面疯狂存档刷绝品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五月至七月上分装备指导月★

不出海

首先给景易分绝品

地图居所夫子处景易属赠送道具

书籍绝品+1000

剩下的其他夫子学生分一分(随意,把好的先分出去,绝品,稀品留几本给挖墙脚挖来的夫子学生)

然后观察一下似棋,<4860就指导到4860即可

大于就练武

地图学习练武处此处习武存档

(肝不动了,只要不是三心二意小蝴蝶其他都行,遇人或遇福存档,三心二意小蝴蝶读档)

七月上辰时观察似棋,大于5000即可

小于就夫子指导临时抢救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七月上至八月参赛挖墙脚月★

七月上观察似棋>5000

则地图存档(单存一个不用位置)

地图皇城学府打听情报

夫子推荐

文:方绪回:早些年是厉害的皇商

武:顾韶华:将军义女

修真:林言淞:好像是从仙界来的人儿~(强推,绝)

学生推荐

文:南乾和:世家子

武:慕容恪:似乎不是本国人呐

修真:韶天:特别喜欢写话本子

打听情报花五两给他买酒喝处存档刷夫子学生

(夫子学生任选两个,因为学院晋升每个也只增加两个名额,多了没用,后续还会增加sl难度)

七月上前四个时辰集齐四个人,后四个时辰刷山长把柄

点打听情报花五两给他买酒喝处存档刷山长把柄,一直刷到八月上戌时!!!!!!

(集齐24个山长把柄召唤美人!!!!!)

七月中参加选择似棋

七月下参加选择洛萝(没想到吧,又是她,直接爱她,最乖巧的孩子,从来不用山长操心)

八月上戌时点散播谣言机灵乞儿界面存档

刷超长发挥(在第一句后面)

在超长发挥界面存档!!!!!(不行就第一句存档试试)

然后sl,雨露均沾,每个人-16四次

(注:雨露均沾,意思一共24个把柄,每个人6个,如果有一个人多了,那就要浪费时间再刷一个把柄)

(可以在偷偷潜入存档,成功潜入夫子,学生处查看对学府信任度,以确保雨露均沾,看完离开不消耗行动点)

然后到八月中午时点散播谣言机灵乞儿界面存档

刷-4或-8,然后雨露均沾

(此时四个人信任度都为0或-4)

八月中戌时偷偷潜入界面存档偷偷潜入成功夫子林言淞文比本院胜利

重复操作三次,四个人就可以去招新处招聘

地图招新特殊夫子(特殊学生)

(我玩的时候不知道,然后浪费时间到了九月下才弄完,后面也懒得重来了,从肝入佛)

八月下招聘完

地图居所夫子居属赠送道具

学生同理

(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刷酒鬼,把消息套玩就可以爆打酒鬼,建议分配完道具存档再干这个事)

月底存档刷学生数值

★九月至十月练武晋升月★

九月上

地图学习练武处此处习武界面存档

(肝不动了,遇人遇福存档,遇三心二意小蝴蝶读档,除了三心二意小蝴蝶,其他都行)

提示休息寝室界面存档

然后点击休息刷园林

九月中,似棋榜首,园林三座(刷同一园林)

然后继续练武

寝室界面存档,九月下刷,洛萝榜首,园林3

地图晋升

继续练武为第四年埋骨之地做准备

目前就更新到皇城,我的攻略也到此为止啦

大家可以晋升界面存档(不常用位置存档)

然后随便玩啦,比如去偶遇居民啥的

冉求:字子有,世称冉有、冉伯牛,尊称“冉子”。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曾为季氏宰。

冉季:字子产,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孔子门徒。

冉耕:字伯牛,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称,后得恶疾而亡。

冉雍:字仲弓,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孔子的学生。出身贫寒,有德行。孔子以为可任诸侯治民之官,后曾为季氏宰。

冉孺:一作冉儒,字子鲁,中国春秋时期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孔子弟子。敏于学。勤于问。

冉瞻: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十六国时后赵大臣。石虎养子。有勇力,骁猛善战,以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冉瞻之子,十六国时冉魏建立者。幼果锐,善谋策,勇力绝人。穆帝永和五年,季龙死,他利用石氏内乱,夺取后赵政权,建立魏国,史称冉魏。三年后,为前燕所败,被俘而死。

冉安昌: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唐代大臣。隋末据巴东,高祖初归唐,为招尉使,官至潭州都督。

冉实: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唐代官吏。弱冠登进士第,累迁并府参军。中八科举,授绵州司户,转扬府仓曹。又举四科,除益州导江令。所任有能名,官至河州刺史。其子冉祖雍亦出身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后因倡饮省中,被赐死。

冉琎、冉璞: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宋代名士。兄弟二人同俱文武才,辟召不起。余玠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兄弟俩遂去进见,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

冉通: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明代官吏。洪武三十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兵科都给事中。面折廷诤,颇有直声。好学问,读书不辍。

冉觐祖:河南中牟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年乡试第一,康熙三十年三甲第十三名进士,授检讨。有《四书五经详说》、《阳明疑案》、《正蒙补训》等。

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一次突围中阵亡。其侄冉天元继为元帅,继续反清,部众盛时达十万以上,攻杀清军猛将朱射斗,与诸部首领大会南充,威震一时,后在江油被德楞泰所擒,遇害于成都。

冉是个大世族了,冉氏是玄嚣后裔。冉氏血缘始祖周文王姬昌,姬昌是玄嚣的后裔。封于冉(河南平舆县西),以封地为姓,始得冉姓,司马迁写为现在的冉,去掉了左边 的耳字旁。冉姓得姓始祖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

还有: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灭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后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在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五名冉姓弟子,并称圣门五贤。他们是:冉求、冉孺、冉雍、冉耕、冉季,个个出类拔萃,千古流芳,而且他们五人统统都是鲁国人

冉 闵:字永曾,东晋十六国晋朝将军,魏国(公元350-352年)的建立者。冉求 (前522——),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 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冉。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冉求:即冉有,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因为冉求做了季孙氏的家臣,帮助季孙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所以孔子对他极其不满,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

冉闵:字永曾,晋朝将军。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

冉觐祖:字永光,清朝中牟人,康熙举人,是清初著名作家,尤对理学有深刻研究。在主持嵩阳书院期间,讲解他自己所作的《为学大指》以及《天理主敬图》,学者云集。后以进士授检讨,归主请见书院,卒年82岁。著有《五经四书评说》、《诗文杂著》等20余种。

冉(R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是帝告之后,帝告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据《姓氏寻源》记载,文王第十子季戴,武王封之于[冉阝](Nuó 音挪,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邑,称[冉阝]季戴,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成王。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冉阝”为姓,后去邑旁为冉姓。

3、出自楚国叔山氏,以父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叔山冉,其后代形成两支,一支仍以父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为姓,称冉氏,形成冉姓一支。

得姓始祖:季载。据《姓氏寻源》记载,周文王的儿子季载被封于[冉阝Nuó]邑,他的子孙后代以地名去邑旁为氏,称为冉氏。而《元和姓纂》则记载说,冉氏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的后代。我国公认的冉氏家族的始祖,就是周文王的第十位王子冉季载。根据史书的记载,武王驾崩,年幼的成王继位,辅政周公就把弟弟季载举为司空,同心协力辅佐年幼的侄子,冉季载的贤名传遍天下。冉氏于周朝初年得姓以后,主要活动于琅琊一带,即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春秋时代就有许多姓冉的人出于鲁国。望族居于武陵郡,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溆浦县南。故季载是冉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冉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个儿子名叫季载,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的哥哥周武王打败纣王,建立西周以后分封天下各路诸侯,将他封在[冉阝]邑(亦做冉,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称为冉季载。冉季载的后代就以封地名[冉阝]去邑旁作为姓氏,称为冉氏,世代相传,是今天冉姓的最早起源。春秋时候楚国有个人叫叔山冉,在朝廷里面做官,家族很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叔山为姓氏,有的以他的名冉字为姓氏,这是今天冉姓的又一起源。

三、历史名人

冉 求:中国儒学者,即冉有,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少于孔子29岁,列孔门政事科。因为冉求做了季孙氏的家臣,帮助季孙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所以孔子对他极其不满,称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又说“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唐开元年间封“徐侯”,宋又封“彭城公”,后又改称“徐公”。

冉 雍:中国儒学者,孔子弟子。字仲弓,春秋鲁人,列于孔门德行科。父为贱人,但雍极有德行,孔子称为“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极称雍曰:“雍也可使南面。”唐开元年间封“薛侯”,宋隔又封“下邳公”,后又改称“薛公”。

冉 耕:字伯牛。春秋莫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年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

冉 孺:孔子弟子。姓冉,名孺,字子鲁,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50岁。唐开元年间封“纪伯”,宋又封“临沂侯”。

冉 季:孔子弟子。姓冉,名季,字子产,春秋末鲁国人。唐开元年间封“东平伯”,宋又封“诸城侯”。

冉 闵:字永曾,东晋十六国晋朝将军,魏国(公元350-352年)的建立者。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

冉 泽:四川省江北县(现重庆市江北区)人,1912年出生。父亲是贫苦农民,他7岁开始打猪草、喂猪 、拾柴、挖树根、采野菜。8岁父亲到重庆一家小饭店当烧火工,冉泽和母亲也到了重庆,他白天拾破烂,晚上跟父亲学做篾制品。 13岁时,他在中共办的一间贫民夜校读了两年书。后来冉泽在一家鞋店当学徒,因不堪师傅的欺辱,离开了鞋店。他向亲戚借了些钱,当上了走乡串镇的货郎。1933年,他在卖货的路上,遇到红9军和四川军阀打仗,他扔下货物,和红军战士一起冲进敌阵,凭一根扁担,缴获了一支步枪,参加了红军,在红9军27师81团3营当战士。冉泽历任排长、中队长、营长、团长、作战科长、军分区参谋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围攻长春时,他是东野独立9师的参谋长,作为我方代表之一,两次和长春守敌代表谈判,终于兵不刃血。他后来担任42军155师参谋长 。建国后,冉泽任广西军区后勤部长,他曾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4年毕业后,担任41军副军长、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冉泽1964年晋为少将。获叁级八一勋章、叁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冉。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冉觐祖:字永光,清朝中牟人,康熙举人,是清初著名作家,尤对理学有深刻研究。在主持嵩阳书院期间,讲解他自己所作的《为学大指》以及《天理主敬图》,学者云集。后以进士授检讨,归主请见书院,卒年82岁。著有《五经四书评说》、《诗文杂著》等20余种。

此外,冉姓名人还有:春秋时代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冉姓弟子,像冉求、冉季、冉耕、冉雍等人。除孔子弟子之外。清代有经学家冉永光……等,都是出类拔粹的。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魏 郡:汉高帝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气量宽宏,沉默重厚,孔子夸他有人君风度,“可使南面”。

迎圣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谦逊,多才多艺,知兵,任左统帅,大败齐师,将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

============================================================

冉姓宗祠通用对联

〖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帝喾;

望出武陵。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冉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勤学好问;

多艺博闻。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孺,字子鲁,孔子弟子,少孔子50岁,以勤学好问闻名。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居政事科。孔子曾说他:“冉求多才多艺,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后做大夫季氏的家宰。

谠篪奏响;

恶画图形。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俱有文才,朝廷屡次征召,都不愿做官。后来,余玠任四川安抚使,筑招贤馆以礼贤下士,兄弟二人前往拜谒,被任为郎官,为余玠所信任、依赖。“篪”(Chí 音池),古管乐器名,用竹子制成,单管横吹,用于雅乐。

-----------------------------------------------------------------

〖冉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圣门五贤士;

蜀郡两郎官。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雍、冉孺、冉耕、冉季、冉求,都是孔子弟子(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下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事典(见上一联联释)。

鸣琴答空谷;

散步卧松林。

——清·冉正岳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冉正岳《清溪纳凉》诗集句联。冉正岳,四川酉阳人。

-----------------------------------------------------------------

〖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通毅谋深,威望弥振;

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冉闵,字永曾,善谋策,通力绝人。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屡立战功,威声弥振。宿将莫不惮之。下联典指宋代内江令冉虚中,取前令善政次第举行之。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尔公尔侯,济济圣门高弟;

允文允武,彬彬贤馆异才。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冉雍等圣五贤。皆孔子的得意门生。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俱有文武才,辟召不起。余玠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琎兄弟闻之,谒玠,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

拜将封侯,父子韬略齐备;

献策不仕,兄弟文武双全。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都督冉瞻,骁猛多力,历官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其子冉闵,位游击将军,见注1。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事典。

============================================================

附录:冉氏家规

尊祖敬宗,和家睦族,毋致因利害义,有伤风化。

祠宇整修,春秋祭祀,毋致失期废弛,有违祖训。

各宗坟墓,山林界止,毋致缺祀失管,有被占据。

读书尚礼,交财尚义,毋致骄慢啬吝,有玷家声。

富勿自骄,贫勿自贱,毋致恃富疾病,有失大礼。

婚姻择配,朋友择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亲。

周穷恤匮,济物利人,毋致悭吝不为,有乖礼体。

珍玩厅巧,丧家斧斤,毋致贪爱蓄藏,有遗后患。

冠婚讲礼,称家有无,毋致袭俗浮奢,有乖家礼。

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致僭侈繁华,有于例禁。

凡我族,如有不肖子孙玷辱祖宗,必须公同告庙出族,以全清白家风。然系万不得已之事,须郑重,慎经率。各 开后:

大不孝者,出。如骂詈父母、夺产、养之类 大不悌者,出。如骂伯叔、殴辱兄嫂、凌虐弟侄之类为盗贼者,出。 为奴仆者,出。 为优伶者,出。 为皂录者,出。妻女*乱不制者,出。 盗卖祭产者,出。 盗卖荫树坟石者,出。

以上十有犯者,族长传单通知合族会集,告于祖庙,吊齐各谱,削去名字,祠墓不得与祭。但须确有实据,众论佥同,方准出族。如其传影响,总宜容隐。所谓罪疑惟轻,以存厚道。凡有过失,另当酌其轻重,以示罚。

--------------------------------------------------------------------------------

冉氏家族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本来应该被重重描上一笔的家族——冉氏家族却由于诸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几将被历史淹没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作为冉氏后人不仅对此感到悲哀,也更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得几乎喘不出气来,不是拿自己曾经辉煌的先祖们在人们面前炫耀借此沾光,也不是为了编造一段子虚乌有的家族史为自己贴金,我仅想在此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多年来家族史研究方面所获取的点滴知识让大家有所了解。

冉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在春秋战国时代,冉氏先祖在儒学方面的贡献。其二,中国历史上最豪勇最杰出的英雄--北魏皇帝冉闵,在汉民族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东晋末年,汉族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对汉民族的延续作出的历史贡献。虽然第二个贡献最大,但是由于冉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汉民族被一些凶悍的少数民族残杀到无法生存(包括江南东晋统治区),人员大幅度减少,几乎过半,北方和中原地区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人沦为奴隶,土地被掠夺,家园被毁的情况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民族韧杀政策,让整个最强悍的中原地区势力最强大的胡羯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是他先随父亲被后赵的石勒俘虏暂获生存积蓄力量有违中华民族正史上虚伪的节烈宣教,又被那些虚荣的历史学家以不迎合所谓的汉民族固有的宽容性列入另类;还因为他出生低微,又是敢于背叛最高统治者的代表人物,以后的中国历史上那些忘本的统治阶层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愚民政策对他不仅不加褒扬,还对他采取丑化和弱化影响的手段,以至于在中国历史上少了他应有的几页,仅仅作了一些简单介绍,关于这些,我计划将来搜集够充分的资料,专门写一本书详细介绍,在这里,先介绍第一个方面。

冉氏家族

如果上溯冉氏起源,据说源自周文王十子,从姬姓,传十七代,封为曹叔(负责治理今山东菏泽地区的行政长官,有待考证),封地在冉,自此取冉为姓。

春秋末年,冉氏父子兄弟十多人师从孔子,最著名的五人,他们分别是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冉孺(字子孺、冉求之长子)、冉季(字子产,冉雍次子,笔者二世祖),另外还有冉孟(一说冉猛、冉雍长子)、冉烈等,他们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自此,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结缘。在过去,人们根据儒家典籍和有关历史记载,将儒家学派的先人这样描述:最高层次:孔子;第二层次:四圣,颜曾思孟(其中,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是子思的学生);第三层次:十二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我、子贡、冉子有、季路、子游、子夏、曾参、子张,十二哲包括四圣中二圣,其实是孔子学生中最出色的,他们是儒家诸多典籍编写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过去文庙中列孔子左右。第三层次:二十四贤,也就是比较著名的儒家弟子,对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的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分别被后世统治者追封过先贤某子的,比如子孺和子产被封为先贤冉子。这些人多被后世统治者追封为侯,比如,子孺被唐代追封为临沂侯,明代追封为公爵。他们位列十二哲之后,居文庙东西庑。第五层次:有名者七十二人,其实近百人,分别在典籍中或历史资料中提到名字的,其中包括四配和十二哲,冉氏家族中有冉耕、冉雍、冉求、冉猛、冉烈等五人。所以,冉氏家族的祖庙中多有这样的对联: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冉氏族谱跟孔氏族谱一样,是至今保留最为完好的族谱之一,每一代男性后裔全部入谱,除了少数因战乱迁徙或者因灾避难无法取得联系的之外,没有任何的间隔和遗漏,辈分一点不乱,并且明确规定冉姓后裔决不允许通婚,包括冉姓子孙因出继他人而改姓的都有详细记载。据我们的家的家谱记载,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因有典籍中写有这样一句:子曰:雍者,简也。所以,我们的堂号叫“敬简堂”,一方面表示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要崇尚节约,也表示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据记载我们的六十五世(到我为七十五世,到现在已有八十三世人出生)之前多为儒生(从教)和从政,也算是儒学传家吧。

因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的源缘,冉姓各堂长门多次随孔孟曾颜几大家族被统治册封,到清代为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至今我们河南夏邑一支还保留有皇帝封赠的杏黄旗一面,出视该旗可以免征皇粮和不拉兵车、不出徭役,据说在解放前还可以用呢,就是那些强梁好汉见了我们的旗子也不敢下手,在民国初期,我们这一带土匪横行,到现在流传着其他姓氏“借旗”之说。我们二门冉姓跟山东曲阜孔家和山东邹城孟家一样,我们有我们的冉府、冉林、冉庙,在山东菏泽西南十五华里有仲公庙,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山东菏泽城郊有冉府遗迹,毁坏时间较早;山东定陶(属荷泽地区)有冉林,多次遭战火和人祸破坏,文革中被挖掘,现在比较荒凉,保护不好。

冉氏后人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都有,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天津、四川最多,长门冉伯牛后裔多南迁,四川冉姓为巴南八大姓之一,人口众多;二门冉仲弓之后多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三门冉子有后裔多在山东、河北、天津、山西等地方最多;不过,由于太多原因,冉姓各堂子孙散居全国各地很多,也有很多已经说不清自己的堂号和世系,最近一个多世纪,海外冉姓后裔也不少。

冉姓子孙为了保持姓氏的纯正,冉姓所用任何杂役仆人一律不象其他姓氏一样随冉姓,所以,冉姓不象其他姓氏一样有太多的杂支。在历史上,冉姓曾遭两次重创,其一,由于冉姓后裔多为儒生,曾遭到秦始皇的大肆迫害;其二,冉闵所帅部队多为家乡子弟兵,而且在那个时代姓氏的号召力相当重要,冉姓子弟参军太多,失败后自然遭到杀戮过多。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冉氏后裔总人数不是太多,近一百万人。

冉氏家族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但是,元明以后没有多少人因在政治和学术上有一定成就而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可是,不甘寂寞勇于进取的冉姓子孙们在努力着奋进着。

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

同为败落贵族后裔,同是鲁国人,为冉氏父子跟孔子历史性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冉伯牛和冉仲弓应该跟孔子年龄几乎同龄,学术上的差别让他们走进孔子学生的行列,两人性情敦厚谦逊,虚心好学,修为高,所以,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他们两人比较被看重,所以在十二哲排位也很可前,众多文献典籍的记载中,孔子很少把他们当学生看,对他们的一些学术见解很尊重。冉子有稍小一些,在众多弟子中间学术造诣很高,这是历史记载中认定了的,而且,孔子让他主持政事科(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足见孔子对他的器重。子孺和子产作为三兄弟的后辈,自然比孔子小许多,但是,由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品行,他们也成为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至于他们的交往,我略举一些事例如下:

典籍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斯人而有斯疾耶?斯人而有斯疾也!(看重)

典籍载:子曰:雍者,简也。(褒扬)冉姓二门称为“敬简堂”。

典籍载: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冉子有主政事科,政事问答子有最佳。(曲阜孔子精华苑有载)

典籍载:颜子可以举一反十,子孺可以举一反三,樊迟只能举三反一,由于子孺天资聪慧,又爱好睡觉,就出现了一个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孺子不可教也。

曲阜孔庙孔子一生活动简介石碑栽:子产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博学多闻,品德高尚,威信相当高,人们很尊重他,虽然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很尊重他,由于他三十多岁就死了,孔子很悲伤,亲自撰文和主持仪式祭奠他,并且伤心和痛苦很长时间。

论语和其他典籍中,冉氏父子五人的名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之一。

冉氏先人的妻子姓氏中,曾、颜、孟、孔出现频率相当高。

在清朝乾隆皇帝赐予孔姓三十辈辈分之后,曾、颜、孟、冉也先后被同样赐予相同的辈分(希言公彦承,宏文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凡祥,令德惟纯佑,钦绍念显扬),只是同样的辈分这几姓要低于孔姓的辈分,几家被同样赏赐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

各地文庙的塑像中的十二哲塑像中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笔者正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和二十四贤塑像中子孺、子产的存在。

冉姓祖庙上的对联大多为: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

可以这样说,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在孔子那个时代关系相当密切,否则,他们不会父子十多人师从孔子,并且在众多著述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名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冉氏家族也因为世代业儒和从政跟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一辱俱辱,一荣俱荣,冉氏家族也以有这些联系而感到自豪。可是,不知道当今的文献中很少提及两个家族的关系,包括我曾经去曲阜拜谒三孔的时候,孔氏后人居然对此一无所知,甚至在孔子七十七代孙女孔德懋女士的孔氏家族介绍文章中,整整一本书提到了四圣却没有提及冉氏家族一个字,孔子精华苑中的介绍中仅仅提到了冉求,跟孔氏家族有牵连的名人介绍中一些历史上不太知名没有多少建树的曾颜孟家族中人都有所介绍,却没有冉氏家族一人,当时,我沉默了,或许由于冉氏家族的败落,或许由于孔氏家族的院墙越来越高阻隔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当我游完三孔,隔着大成殿的窗户向里翘望三位祖先的塑像时,我着实有了一种羞辱感,难道冉氏家族自豪了七十多代人的东西仅仅是自我安慰的默默自语,难道冉氏家族因为没有值得荣耀的祖先而自攀高门?多年来的圣洁感没有了,原来圣人门前也是讲究势利的,没有“势”和“利”是什么都不必讲的,可是,我又没有什么办法把那些典籍中带有我祖先名字和我们姓氏的文字抠掉,也无法把自己的祖宗从大成殿和各地的文庙中请回家里去,我内疚自己让祖先们在那里受屈辱却无能为力,只好在背后悄悄告诉冉姓后裔们:清醒一点吧,别再抱着圣人的大腿不放了,该大家奋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13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