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遇到过哪些网恋奔现的真实经历?

你曾遇到过哪些网恋奔现的真实经历?,第1张

其实我见过的网恋奔现的真实经历就是我有两个表哥,然后他们真的就是网恋

因为他们和现在的女朋友不是在同一个城市,所以他们每天靠网络联系,然后他们一年也只是能够见几次面而已,但是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

镇江十佳警嫂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警嫂:

大家好!

首先,感谢公安局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们“十佳警嫂“的殊荣,非常感谢公安局党委和我丈夫的战友们对我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同时,对于组织今天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深感荣幸,下面,我以一名普通警察妻子的身份来向大家说说心里话,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在生活中的苦与乐。

大家知道,警察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广大公安干警时刻面临着危险与挑战,加入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与亲人分多聚少,就意味着责任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危险同在。

如果说,恋爱时还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与轻松,结婚后则更多的是生活的紧张和牵挂。结婚后,我也更体会到,作为一名刑警妻子和普通人的妻子有着绝然不同。还记得有一个晚上,已经进入梦乡的他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出去了,一走就是几天。我每天晚上都企盼着他能回来,然而一次次的却总是失望。从那时起,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与寂寞、孤独相伴,也学会了坚强。

我曾听一个警嫂说过:“嫁个丈夫是警察,觉得和一个单亲家庭没什么区别,而且更多了一份牵挂。”但是,我想,如果说警察是国家的栋梁,那么警嫂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结婚以后,我更多地把对丈夫的爱意,体现在我对家庭的付出上。因此,我主动揽下家庭日常所有的琐琐碎碎,只想给自己的的丈夫一个温馨安逸的家,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日子或许艰苦,或许清贫,但警察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财富,只有真正去理解它的人才会感到幸福。

我光荣,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每当我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市公安局屡屡破获重大案件的时候,更是为这样一支甘于付出,不畏艰辛的公安队伍而感到欣慰。我自豪,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当你们的工作取得成绩,得到群众和同志们的认可时,我会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你们的工作陷入低谷,止步不前时,我会一同迎接生活的考验,为你们鼓劲加油。

今天坐在这里,我也深深体会到,局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这个家庭和我们这些民警家属的关爱。这个表彰会,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幸福,人民警察在默默奉献着、牺牲着,无怨无悔,作为一位警嫂,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辛勤操持家务,尽心孝敬老人,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要将对丈夫的爱意化为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一名警嫂的光荣称号。

作为同在政法战线工作的我,深知“保平安促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更何况,公安民警还不时会遭到群众误解,甚至还要承受莫名的责备与委屈。新的一年,公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想,在座的各位警嫂,跟我一样,必定会承担起那份属于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和丈夫一起分享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幸福感。只要他们把人民赋予的工作干好,下班后能安全的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警嫂的心里话。

最后,在这新春到来之际,祝愿所有的民警都平平安安!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谢谢大家。

几年前被全网黑的张馨予靠画画赢得了她出道以来首次大型路转粉表白,现在又嫁给军人何捷,首先,她的画好看不代表她的人品一定好,但是让我佩服的地方是她能在被舆论包围攻击的情况下静心学起自己的爱好,演技在国内影视圈属于中上水平,起码看她的角色跟戏搭,而且没有太多违和感,她嫁给何捷,爱情来了就要抓住,也发现了她对待爱情比较认真纯洁的闪光点,当然我没说物质不好,那是道德绑架

严格来说,只要是带警的人,他的老婆,肯定属于警嫂子。辅警一样具有权威性的。同样还是执法人员。所以说是算的。

虽然辅警不算正式警察,但职责也是帮助警察处理事务,所以跟警察也沾边,辅警的家属也算是警察家属。

辅警的老婆不算警嫂,辅警不是警察,没有正式编制与警号。辅警准确的说是安保,合同大部分是和当地保安公司签的,和公安机关没关系,所以谈不上是警察,不是警种一类的,所以辅警的老婆不算警嫂。

辅警不是警,辅警准确的说是安保,合同大部分是和当地保安公司签的,和公安机关没关系,所以谈不上是警,不是警种一类的,不懂得人可能觉得辅警也算是警,但是做过的人都知道,辅警在警察眼里狗都不算,真的,这都是我们自嘲的。

都是吃警务饭的,就都算双警家庭的,只是辅警不是正式工,福利待遇上享受不到,只有在重大立功的时候,才给双井待遇的。

首先,感谢公安局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们“十佳警嫂“的殊荣,非常感谢公安局党委和我丈夫的战友们对我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同时,对于组织今天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深感荣幸,下面,我以一名普通警察妻子的身份来向大家说说心里话,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在生活中的苦与乐。

大家知道,警察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广大公安干警时刻面临着危险与挑战,加入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与亲人分多聚少,就意味着责任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危险同在。

如果说,恋爱时还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与轻松,结婚后则更多的是生活的紧张和牵挂。结婚后,我也更体会到,作为一名刑警妻子和普通人的妻子有着绝然不同。还记得有一个晚上,已经进入梦乡的他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出去了,一走就是几天。我每天晚上都企盼着他能回来,然而一次次的却总是失望。从那时起,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与寂寞、孤独相伴,也学会了坚强。

我曾听一个警嫂说过:“嫁个丈夫是警察,觉得和一个单亲家庭没什么区别,而且更多了一份牵挂。”但是,我想,如果说警察是国家的栋梁,那么警嫂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结婚以后,我更多地把对丈夫的爱意,体现在我对家庭的付出上。因此,我主动揽下家庭日常所有的琐琐碎碎,只想给自己的的丈夫一个温馨安逸的家,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日子或许艰苦,或许清贫,但警察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财富,只有真正去理解它的人才会感到幸福。

我光荣,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每当我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市公安局屡屡破获重大案件的时候,更是为这样一支甘于付出,不畏艰辛的公安队伍而感到欣慰。我自豪,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当你们的工作取得成绩,得到群众和同志们的认可时,我会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你们的工作陷入低谷,止步不前时,我会一同迎接生活的考验,为你们鼓劲加油。

今天坐在这里,我也深深体会到,局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这个家庭和我们这些民警家属的关爱。这个表彰会,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舍小家,顾大家。”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幸福,人民警察在默默奉献着、牺牲着,无怨无悔,作为一位警嫂,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辛勤操持家务,尽心孝敬老人,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要将对丈夫的爱意化为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一名警嫂的光荣称号。

作为同在政法战线工作的我,深知“保平安促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更何况,公安民警还不时会遭到群众误解,甚至还要承受莫名的责备与委屈。新的一年,公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想,在座的各位警嫂,跟我一样,必定会承担起那份属于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和丈夫一起分享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幸福感。只要他们把人民赋予的工作干好,下班后能安全的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警嫂的心里话。

获得2007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 ;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NO 1: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事迹:他是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 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 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十足!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NO 2:李剑英 英雄试飞员

事迹:李剑英,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领航主任等职。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

李剑英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推荐词集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李剑英的时候这样写到:李剑英说过这样的话:“老百姓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正是军人的沛然正气与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对李剑英这样评价: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永恒的十六秒,他用军人的生命谱写了热爱人民炽烈的壮歌。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NO 3:钟期荣 胡鸿烈 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

事迹:两位均已89岁高龄,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1987年胡鸿烈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第八届开始,他连续两届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常委。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青年时代已经是民国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两人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35年来,胡氏夫妇为学校拼尽心力,生活非常节俭。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学校大楼挣工程费。据估算,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期荣、胡鸿烈两位老人这样评价: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始终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我想到了中国的武训。胡钟夫妇本为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但感于贫困学子,即抛家舍业,投身教育,一座树仁学院就是一座丰碑,永远感动中国。

颁奖词: 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NO 4: 孟祥斌 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

事迹:男,28岁。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叶庆华和女儿到市区购物。11时20分左右,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东齐河人,爱学习、肯钻研,曾当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孟祥斌这样评价: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而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孟祥斌的时候这样写到: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颁奖词: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NO 5:方永刚 把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事迹: 男,44岁,中共党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

2006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对方永刚这样评价:有人说,理论是灰色的。他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以他的实践和人生告诉人们,理论是彩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方永刚是这样写到:他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思考中国的今天和未来,他是伟大理论的真诚播火者,他所传播的理论和他的道德人品一起,赢得了青年一代。

颁奖词: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 ,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NO 6:李丽 湖南张海迪

事迹:女,45岁,衡阳人,1岁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后义务深入省内外100多个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4年多时间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被人们誉为“感恩天使”、“湖南的张海迪”、“中国的海伦•凯勒”。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对李丽这样评价:我们从李丽的事迹中感到了爱的力量。李丽也证明这样一点,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凡,无论多么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献爱心,就一定能够促成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广大。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李丽的时候这样写:孱弱的身体,强大的心灵,这个座标对太多健康的躯体是一个提示,让我们更多自省,看到真诚与善良的心灵力量是无边的。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NO 7:闵恩泽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

事迹:男,84岁。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他成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获奖人之一。

闵恩泽1955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6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科研工作,领导了多种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研究,使我国裂化催化剂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从60年代,闵恩泽已经多种疾病缠身,并被发现有肺癌,切除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没有放弃中国的石油催化事业,一直坚持工作并不断取得突破进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对闵恩泽这样评价:归国五十多年,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在推荐闵恩泽的时候这样写:青春投学,爱国有志;耄耋赤子,报国有恒。成就卓著,贡献卓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NO 8: 陈晓兰 坚守医德无私无畏医生

事迹:陈晓兰,女,55岁,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 。

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她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 “以身试针”。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

目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正式聘请她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陈晓兰这样评价: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无怨无悔,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她所作的对得起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陈晓兰的时候这样写到:一个弱妇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颁奖词: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NO 9:谢延信 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事迹: 男,55岁,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

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对谢延信这样评价:这个人对爱情忠贞,对老人孝顺。谢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在推荐谢延信的时候这样写到:家庭是什么,是人世间最可信赖的社会细胞。谢延信作到的不仅仅是孝,这是对家庭亲人的忠诚,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忠诚。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NO 10:罗映珍 700个日夜唤醒沉睡爱人

事迹:女,27岁,中共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对罗映珍这样评价: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罗映珍的时候这样写:苦难磨励爱情的坚强,爱情总因苦难而显光芒。她不仅唤醒了丈夫,也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心情感最深处的拷问。

颁奖词: 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感动中国特别奖: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事迹: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跨越。在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感动中国评委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推荐词集锦:最崇敬他们,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

最热爱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大江后浪推前浪,

丰田新穗赶旧穗。

好日月,好社会,崛起振兴

靠的就是这新一辈

(阎肃)

少年壮志当拿云。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之梦。从此,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辉辉中华,泱泱大国,开始展示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大气与辉煌。(陈章良)

嫦娥是中国美丽的传说,嫦娥一号是中国强大的现实。神话成真的设计者们飞扬着青春,飞扬着激情,飞扬着智慧,飞扬着报国志,飞扬着强国梦。70后、80后们证明他们已经接过承载着中华复兴使命的接力棒,以超越前人的速度雄心大展,剑指未来。嫦娥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转折点,更是中国航天人完成代际交接的里程碑。(王晓晖)

一个千古不变的奔月梦想,几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时间推移到公元2007年,嫦娥飞起,一个民族的心也一起飞腾。壮哉嫦娥,圆我中华千年飞天梦想;壮哉中华,崛起神州,飞腾世界。(纪宝成)

中国人对于奔月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真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当代的航天功臣们。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插上了飞天的翅膀!(刘姝威)

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合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如此精准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密斯特--潘)

重生之军嫂

2重生之窈窕薯女

3重生小保姆

4重生小媳妇

5重生之静候锦年

6重生之思思的伟大理想

7重生之黄太子记事

8温柔小传

9重生之米虫人生

10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11重生之麻雀变凤凰

12绿红妆之军营穿越

13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14重生之父未亡的美好生活

15幸福不脱靶

16长官爱人

17男人的好

18重生之军中红颜

19无糖爱情

20早安亲爱的

21优雅的制服控

22重生之过埠新娘

23嗨,我们到公园看猴子去吧!

24荒雾奇缘(长相思之二)

25嫣然人生

26都市剩女重生记录

27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28重生之妙语妖娆

29投笔从容 作者轩容(完结)

30天堂太远人间正好 by橘子树

31《天堂太远,人间正好》的第二部人间烟火

32重生一豪门妖女完

33重生娃娃亲

34一梦到兵营

35闪来的军婚

36重生之心动

37你好,中校先生(军婚 高干)

38《无处安放的婚姻(原:之子于归)》姬流觞

39《听说爱会来(原名:眼泪的温度)》(出书版完)作者沐清雨

40《军婚日记》作者孙明一(军文)

41砖红瓦绿 [完结]

42重生女大兵

43重生1975

44寂寞军婚如此妖娆

45爱情归零

46爱情螺旋

47爱如风花开

48-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

49愤怒的绵羊

50浮云寄-《战地情缘》

51江水悠悠

52娇妻十九岁--丫柒

53警嫂之红樱桃

54军警之回到十八岁

55军人大院56留学之恋

57柳叶儿《下辈子不做军嫂》

58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59天上掉下个母老虎(爱我,你敢不敢)-风羽

60为你钟情(完结)

61我的高官爱人

62系列之金牛座-《将女佣夫》魅夜水草

63《我的飞来峰》作者:木梵

64兵媚狼睿

65溷日子的岁月(袁大灰狼的爱情猜想)

66嫁给袁朗

67袁家那些事儿

68《殊途同归》 作者:四叶青

69《哪一年让一生改变》(男主是退伍军人) 作者:姬流觞

70《遇见你是我宿命的审判》(男主是退伍军人) 作者:姬流觞

71《狼牙》 作者:刘猛

72《千里因缘》 (男主:吴哲) 作者:马蹄声凌乱

73《中尉的空姐》 作者:木子志

74来不及说爱你

75《找个消防员结婚》

76《八零后小教头》

77人生只若初相见

78君子一诺

79半生熟

80我不想热血

81J情燃烧的岁月

82张参谋长那点事儿

83《我家的老男人》

84重生未来之兮然

85鱼干女的机甲生涯

86同学两亿岁

87天造地设

8880后军嫂

89重生女相士

90重生小资生活

91重生—绿军装的梦

92《放弃你,下辈子吧》

93春天的故事

94纸婚

95纸玫瑰

96朱可娃传

97挑逗狂狮的心

98砒 霜行动

99敬礼长官

100爱情是糖 甜到忧伤

101灿若晨曦

102重生之圈叉进行时

103《爱如风花开》

10410年,我们的爱105渣婚之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12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