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礼仪的问候语及适用场所

鞠躬礼仪的问候语及适用场所,第1张

鞠躬礼仪的问候语及适用场所

 导语:“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保持到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鞠躬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场合。

 鞠躬即弯身行礼,它既适合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常见的鞠躬礼有以下三种:

 一、三鞠躬

 三鞠躬的基本动作规范如下:

 (1)行礼之前应当先脱帽,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

 (2)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

 (3)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 ,然后恢复原样,如此三次。

 二、深鞠躬

 其基本动作同于三鞠躬,区别就在于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弯腰幅度一定要达到90° ,以示敬意。

 三、社交、商务鞠躬礼

 (1)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

 (3)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 ,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问候“您好” 、“早上好” 、“欢迎光临”等等;

 (4)朋友初次见面、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及晚辈对长辈等等,都可以鞠躬行礼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练习迎候礼、送别礼中的问候用语;问候用语和鞠躬礼综合运用

 鞠躬礼仪的问候语:

 “您好,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谢谢,请慢走” 要求:用普通话;语言标准,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调亲切,语速适中。手势优美柔和,手势和语调一致

  鞠躬礼仪的基本要点

 三鞠躬

 三鞠躬的基本动作规范如下:

 (1)行礼之前应当先脱帽,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视受礼者。

 (2)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

 (3)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然后恢复原样,如此三次。

 深鞠躬

 其基本动作同于三鞠躬,区别就在于深鞠躬一般只要鞠躬一次即可,但要求弯腰幅度一定要达到90°,以示敬意。

 社交、商务鞠躬礼

 (1)行礼时,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

 (3)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一般是60° ,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同时问候“您好” 、“早上好” 、“欢迎光临”等等。

 (4)朋友初次见面、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及晚辈对长辈等等,都可以鞠躬行礼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行使鞠躬礼的场合

 鞠躬礼既可以应用在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中,也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既可应用于社会,也可应用于家庭。如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行鞠躬礼表示敬意;上台演讲、演员谢幕等。另外各大商业大厦和饭店宾馆也应用鞠躬礼向宾客表示欢迎和敬意。

  鞠躬礼的方式

 一鞠躬礼:适用于社交场合、演讲、谢幕等。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20度,随即恢复原态,只做一次。

 三鞠躬礼:又称最敬礼。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鞠躬礼的正确姿势

 行礼者和受礼者互相注目,不得斜视和环视;行礼时不可戴帽,如需脱帽,脱帽所用之手应与行礼之边相反,即向左边的人行礼时应用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行礼时应用左手脱帽。

 行礼者在距受礼者两米左右进行;行礼时,以腰部为轴,头、肩、上身顺势向前倾约20度至90度,具体的前倾幅度还可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重程度而定。

 双手应在上身前倾时自然下垂放两侧,也可两手交叉相握放在体前,面带微笑,目光下垂,嘴里还可附带问候语,如“你好”、“早上好”、等。施完礼后恢复立正姿势。

 通常,受礼者应以与行礼者的上身前倾幅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可以欠身点头或在欠身点头的同时伸出右手答之,不必以鞠躬还礼。

鞠躬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鞠躬要脱帽,戴帽子鞠躬是不礼貌的。

 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看对方,这样做姿态即不雅观,也不礼貌。

 鞠躬礼毕起身时,双目还应该有礼貌地注视对方。如果视线转移到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

 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

 上台领奖时,要先向授奖者鞠躬,以示谢意。再接奖品。然后转身面向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以示敬意。

 行鞠躬礼注意事项

 鞠躬时须先摘下帽子,用右手(若右手持物,可用左手)抓住帽前檐中央;如戴高级小礼帽时,应拿冒顶中央前部,将帽取下,手垂下后,用立正姿势,两目注视受礼者,身体上部前倾约15度左右,而后恢复原来的姿势,向左边的人行礼,则用右手脱帽;向右边的人行礼,则用左手脱帽。

 行鞠躬礼时,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然后上身前倾弯腰,下弯的幅度可根据施礼对象和场合决定鞠躬的度数。

 大礼行三鞠躬,一般只行一鞠躬。不过,在现代中国,这种礼节已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只是在学校,或在喜庆、纪念、丧葬活动中使用。

 上级或长者还礼时可以欠身点头或同时身伸出右手,不鞠躬也可以。

 行鞠躬礼时务必注意,绝不能够把手插在衣袋里,那是极为失礼的行为。即使同日本人讲话或握手时也不能把手插在衣袋里。

 行鞠躬礼一般有三项礼仪准则

 1 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 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 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

 鞠躬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礼仪之鞠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个人礼仪之鞠躬礼仪一

  一、行鞠躬礼的姿势

 行鞠躬礼时双手垂放,双脚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男士在鞠躬时,双手应放在大腿两侧的裤线稍前的地方。女士则应将双手放在身前腹部处轻轻搭在一起,也可放在正前方。行鞠躬礼时,面对受礼者,距离约二、三步远,头和颈部要处于自然状态,以腰为轴上身前倾,视线随着鞠躬动作自然下移,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礼后起身迅速还原。施鞠躬礼前,应先将帽子摘下再施礼。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幅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握手答礼。鞠躬礼在东亚国家流行甚广,尤其是在日本盛行。

  二、鞠躬的深度和次数

 一般来说,行鞠躬礼时,下弯的幅度越大和次数越多,即表示敬重的程度越大,但也要注意场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问候、打招呼时应施15°左右的鞠躬礼,迎客与送客时分别行30°与45°的鞠躬礼,喜庆场合行40°左右的鞠躬礼,这些场合一般只需要行礼一次。唯在追悼会时才采用较大幅度的三鞠躬礼。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个人礼仪之鞠躬礼仪二

 一、鞠躬的规范要求

 1、欠身礼:头颈背成一条直线,目视对方,身体稍向前倾。

 2、15度鞠躬礼:头颈背成一条直线,双手自然放在裤缝两边(女职员双手交叉放在体前),前倾15度,目光约落在体前1米处,再慢慢抬起,注视对方。

 3、鞠躬礼行礼的距离:行鞠躬礼一般在距对方2—3米的地方,在与对方目光交流的时候行礼,面带微笑。没有微笑的鞠躬礼是失礼的。

 4、各种场合的鞠躬礼仪:

 (1)、在公司内遇见贵宾,行15度鞠躬礼。

 (2)、当客人和领导经过你的工作岗位时,问候“您好!”、行欠身礼。

 (3)、在电梯门口和电梯内遇见客人,问候“您好!”、行欠身礼。

  二、鞠躬时应避免的错误

 鞠躬也是表达敬意、尊重、感谢的常用礼节。鞠躬时应从心底发出对对方表示感谢、尊重的意念,从而体现于行动,给对方留下诚意、真实的印象。但以下六种错误做法要避免:

 1、只弯头的鞠躬。

 2、不看对方的鞠躬

 3、头部左右摇晃的鞠躬

 4、双脚没有并齐的鞠躬

 5、驼背式的鞠躬

 6、可以看到后背的鞠躬

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意思就是女生如果说追男生的话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然,现在的人对待爱情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就像在贵州的一所职业学校中,一女生摆心形蜡烛,手捧鲜花准备告白,本来以为自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是最后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男生虽然出现,但是没有接受女生的告白。

一:当众告白需谨慎。

只能说当众告白的话还是需要谨慎一点的,尤其是女生告白,如果说没有十足的把握的话,还是不要这样公开表白为好,毕竟女生的脸皮都比较薄,可能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如果说再被人说几句话闲话的话,可能都会留下阴影。不过这位女生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还是非常有勇气的。

二:女生不是男生喜欢的类型。

其实并不能说是女生不好,只不过是因为女生不是男生的理想型罢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心爱人的权利,你可以当众表白,但是别人不一定非要接受,毕竟表白与拒绝都是两个人的自由,我们作为旁人的只是看看就好。

三:男生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男生虽然说看起来比较憨憨的,但是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有的男生可能在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可能脑子一懵就直接答应了,但是这位男生并没有答应,最后还非常绅士的超女生鞠个躬后走了。

这位男生最终会出现是因为觉得应该尊重女生,所以有必要当面说清楚,在旁边的很多人都在起哄答应女生,男生还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女。其实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答应的话,伤害的是两个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8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