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文章思路不对

川端康成的文章思路不对,第1张

我现在手边没有纸质书,上网随便搜了一个版本,也是“我看不见道子”,但我觉得这里应该说的是“我(刚才)没看见道子”吧。我们看外国名著多数都是看译文,作家原来的意思在翻译里肯定会磨损,时刻铭记这不是原文就行了。

实不相瞒我是川叔死忠粉,买了他的全集,已经看过去一大半了。他长于感觉,弱于结构,就是有时候心思细腻到粗枝大叶的人都get不到,不过一旦看进去就会觉得特别棒。他自己写过一篇《参加葬礼的名人》,讲他从小到大亲人都是迅速凋零,而且参加过n多人的葬礼,看过很多人在弥留之际的情景,所以看到一些我觉得过于细腻的段落,我都表示理解。

再说《篝火》这一篇,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那一句“订婚就是寂寞的达观”,简直值金子。这个故事是一个有点懦弱的男青年,在朋友的陪伴支持下,去约喜欢的女孩出来跟她求婚。正常男孩子在这个时候也会很忐忑的,所以故事里就写了很多他的杂念,又自卑又徘徊,直到求完婚朋友才离开。我觉得那些看起来漫无目的的杂念就很真实,像一些简单的故事,人物的行为都是123设计好的,我倒觉得很没意思。我想去表白,不敢表白,表了白我又不珍惜,走两步退一步毫无逻辑,才是真实的人生啊。

从《雪国》窥探川端康成

《雪国》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代表作,八万字的中篇小说,与《古都》、《千纸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以《雪国》为例来看一下川端的文学和其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主人公人物:岛村,靠祖业吃饭,虚无、无聊的事业芭蕾舞评论。内心是无聊的:不满足于自己的家庭,在偏僻的雪国结交艺伎,同时又爱上了另外一个纯洁的灵魂。

驹子,从事艺伎工作,无聊的荒诞的人生。徒劳的爱上了一个无聊的且有了家室的荒诞男。

叶子,与驹子情同姐妹,而又有着微妙的情敌关系,驹子对岛村的爱,直白而又热烈;叶子则是含蓄与委婉,她一方面对少爷忠贞而怀恋,在岛村面前自尊而又自卑,她祈求岛村带她离开,是为了摆脱现状,寻求思想的解脱。剧透:如果不死将会是下一个驹子。

故事:岛村“抛家弃子”偷偷前往一个偏僻的小镇。在那里结识了艺伎驹子。他每年都去幽会他的情人。这一年在去雪国的火车车窗上看到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的脸,莫名的就爱上了她——叶子,凑巧她又是岛村情人的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驹子痴痴的爱上了岛村,可是岛村的心思却移情到了叶子的身上,可是又不敢带叶子逃脱现实生活。就在岛村内心极度矛盾的时候,叶子火灾丧生,彻底扑灭了岛村内心对崇高爱情的最求。

景物的描写占到了整篇小说的大多数文字。春夏秋冬雪国的景象,大多还是写秋天和冬季的雪国。”云雾环岳,海吼山鸣“,就是要下雪了。大到银河描述,小到虫子的细节;远到县界的群山,近到洒满朝阳的叶子。景物种类繁多:哈蒂、芭茅、西番莲、青芋、荞麦花、通草果、杉树林、温泉、荷池、蚕房、房檐、屋舍、县界的远山等等。

他同时为景色赋予极大的生命,”急于争抢在夜色降临之前不让杉树的幽黑抹去它们的身影“,”县界的群山,红锈的色彩更浓重了,在夕晖的映照下,有点像冰凉的矿石发出了殷红的光泽“,”房子里堆满了旧家具,被烟熏黑的拉门里铺了驹子的铺盖,墙上挂着赴宴的衣裳,就像狐狸的巢穴“------

人物描述更为细致,”望去,她好像一个在乡村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的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后领谭露的肩背,仿佛像一把张开了的白色扇子,那抹上了厚脂粉的肌肤,丰满的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哀,看起来像棉绒,又像什么动物“。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浸透着作者主观情绪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这与物哀是相通的,物哀不是直观的感受而是靠情绪和想象力去感受自然。在欣赏自然景物时潜藏着一种爱情的忧伤情绪,留有诗韵的余地,包含无奈的哀感和莫名的美感。

作品流露出来的,是主人公本性的问题。岛村自私,虚妄的价值观、世界观。悲调的色彩,迷茫的生命。他甚至都没提过自己的两个孩子,更别说他的老婆了。与驹子的交往只追求一种躯体的欢愉,在认识叶子之后有时候又觉得驹子的躯体是恶心的。冥冥之中好像在等待他的所谓的完美爱情——叶子,但当叶子真正的向她表白,他又矛盾的退缩了,他没有能力去安放这样叶子的热烈,胆小如鼠,像极了作者描写的初冬那只趴在窗户上的虫子,不死不活的存在于自己的内心里,从不敢公之于众,就这样乐此不彼地徒劳着。

其实每位主人公都仿佛是毫无价值的存在,只是为了活着,一个生物体行动着的躯壳,无奈的前行。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对当时的侵华战争的映射,也不敢大胆的猜想。无聊的爱情,或许都称不上爱情吧,亦或是你一个人的爱情,驹子的爱情。每年的翘首期盼,每天的每时每刻的依赖,最后以疯掉来结束自己的孤独爱情,或许对驹子来讲能忘掉岛村另外开启别样的人生。 

作者,川端康成。幼年时期父母双亡,和姐姐跟随祖父母生活。其后不长时间姐姐和祖父母又相继病故,他经历了过多的亲人逝去的伤痛,因此还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所以造就了他苦闷忧郁、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苦楚与悲哀成为了川端康成文学阴影很深的底色。川端康成据说是巨蟹座,加上他童年生活十分孤单,所以著作风格一直很内向,含蓄。他比较擅长用简单的语言隐去其中复杂的内涵和人物关系。《雪国》里面大段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阴郁缠绵的感觉;其中大量的对话巧妙的将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这就是他创作技巧的表现

“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这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日本人,也是继印度的泰戈尔之后获得该奖的第二个亚洲人。在他获得诺奖不久,日本著名的武士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家中自杀身亡,川端前去探望回来说:”该死的应该是我。“之后不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他把煤气罐子插入嘴中,自杀身亡。他的死因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雪国》续写的话会怎么写,我觉得写不下去了。有人说现在的叶子是驹子的过去,现在的驹子是叶子的未来。驹子接近于疯掉了,本来岛村就有弃她而去的念想。曾经在雪国度假过程中到过另外一个小镇,并没有告诉驹子,有的时候还厌恶驹子的身体。叶子已经死了,自己幻想的纯洁无上的爱情已然化为泡影。假如叶子不死也会是下一个驹子的下场,还不如将这样一个纯洁的灵魂随银河而去,成为岛村心中一颗最明亮的星星。

表示希望爱的人在身边。这个句子是描写一个人半夜独自醒来后,发现海棠花还开着,而心中思念的人不在身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美的思考,也突出孤独感。

出自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这是一篇说理散文,是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的下一句是: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

出自日本著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著作的散文《花未眠》: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写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美的思考。显示了作家后期散文创作秉承了日本文学“物哀”“风雅”的传统,达到了禅趣、哲理美与物哀美的高度统一。这是很细腻的感情。

其中“凌晨四点”这一时间节点、“未眠”的行为带来莫名的孤独感,通过“看”海棠花,我亦未眠,仿佛与花建立了某种关系,花的某部分与“我”的某部分产生了同构。从而产生了某种感觉。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我”之所以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小说《千纸鹤》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菊治深陷太田夫人(父亲的情人)的温柔乡中,而后将情感转移到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的身上,情感纠葛,纷纷扰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菊治该做何抉择最后,文子选择了离开,而菊治与雪子共度余生。

所有的悲剧以死亡结束,所有的喜剧以结婚告终——拜伦

似乎川端康成笔下的主人公,都具有这样的特质,其身上笼罩着淡淡的忧伤,解不开的惆怅,而《千纸鹤》中菊治同样如此,他是一个优柔寡断、懦弱脆弱的人物,时常使自己陷入忧郁与罪恶,一种自身营造的虚无缥缈的境地中去。

父母一直以来都是平淡如水的情感,而太田夫人插足父母之间,成了第三者。小说中最开始菊治对太田夫人是持着厌恶的态度,然而,直到父亲去世后,太田夫人把对菊治父亲的爱,转移到菊治的身上,而菊治也莫名沉沦在这柔情中。文中写道:

诱惑总是那般致命,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连自己都会唾弃自己,但是,情感又是不理智,不受控制的,就让自己苟且偷欢,沉醉其中吧!对于这种不伦之情,他似乎也分不清现实还是幻境,莫名将自己置于这境地,退路在何处,无从得知。文中写道: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他认为每个男子都有俄狄浦斯情结,只是道德的原因将其压抑在内心深处。然而,菊治遇上了太田夫人,他们越过道德的边界,跨进爱的禁区,一边享受爱的错觉,一边内心煎熬着,爱与伦理难以抉择,一切都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似乎当一切都成了死局时,总有人要站出来打破局面,而太田夫人以她的死划上了句点,拒绝一切的理解与原谅,但是菊治和文子却都被死纠缠住,无法背逆的伤感,渗透骨子的哀伤。

夫人的去世就像一场诅咒,久久缠绕在菊治的心头,时常错觉曾经的美好还在指尖,时常内心倍受煎熬。他常常思索太田夫人寻死的原因,终不得其解,直到文子的一番话语,“死了的人是不会强迫活着的人接受道德。”他渐渐释怀……

整部小说中,文子一直对母亲的行为深感愧疚且耻辱,尤其当母亲把对菊治父亲的爱转移到菊治的身上时,她拼命阻止母亲与菊治的交往,她深知这是错误的开始。文中写道: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来回翻阅小说,我始终感受不到文子对菊治的爱,殊不知,那份情竟会那么地深。还好,她始终是理智的,深知他们之间有太对的纠葛与阻拦,摔了志野陶,摔了与菊治有关联的一切,狠狠切断这份情,那个不该爱上的人。文中写道:

你心虽善感,却从不改变。你灵魂柔顺,却从不妥协——拜伦

善良而理智的文子,在意识到自己坠入受到道德与良心责谴的爱情时,理智地选择离开。她知道,这份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爱的重量,母亲已经以她的死,换得文子的活,不离开,她将会成为下一个母亲。

文子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子,她深知他们不能相爱,更没有未来。各种情感交织缠绕杂糅,文子竭力用最后的一丝理智,掐断了这份情,这一段错误的爱情根本就没有开始的必要。或许离开是最好的选择,救赎彼此。

她的离开,让菊治从罪恶中骤然清醒过来,她的离开,既救赎了菊治,也拯救了自己。

远方的她选择祈祷菊治幸福,然后一个人默默无闻地活着,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虽然我深爱着你,但是我也只能祝福你,放过彼此,各自幸福。

文中多次提到稻村雪子**衣物上的千纸鹤纹样,而雪子**正如千纸鹤那般,代表菊治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于美的终极幻想。

似乎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总有一个神化、理想化的人物,那人是纯洁与美好的结合,是不忍亵渎玷污的存在,是主人公菊治的精神净土。文中描写雪子**的笔墨不多,但是总给人眼前一亮之感。文中写道:

菊治一生中遇到的这三个女人,太田夫人是他的欲望宣泄,文子是他得不到的美好,而雪子才是他心灵的归宿,深感安心踏实。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的人,然而真爱在哪?不断寻找不断迷失,或许爱为何物,我们皆不明了,只是心得以安放便足够了。

庆幸故事的最后,菊治终清醒明白,这份执着且带有罪恶感的爱只会折磨两人,终逃不出道德伦理的圈子,他选择放弃了杳无音讯文子,寻得如雪花般纯洁的雪子,从此,两人相濡以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691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4
下一篇2024-0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